建筑幕墙玻璃热传导的U值和K值、R值

合集下载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如下:1.公式P r=μc /λ式中μ——动态黏度,取1.761×10-5kg/(m•s);c——比热容,空气取1.008×103J/(kg•K)、氩气取0.519×103J/(kg•K);λ——导热系数,空气取2.496×10-2W/(m•K)、氩气取1.684×10-2W/(m•K)。

G r=9.81s 3ΔTρ2/Tmμ2式中 s——中空玻璃的气层厚度(m);ΔT ——外片玻璃表面温差,取15K;ρ——密度,空气取1.232kg/m3、氩气取1.669 kg/m3;T m——玻璃的平均温度,取283K;μ——动态黏度,空气取1.761×10-5kg/(m•s)、氩气取2.164×10-5kg/(m•s)。

N u= 0.035(G r Pr)0.38,如计算结果Nu,1,取Nu=1。

H g= N u λ/s W/(m2•K)H T =4ζ(1/ε1+1/ε2-1)-1×Tm 3式中ζ——常数,取5.67×10-8 W/(m2•K4);ε1 ——外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2 ——内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1、ε2取值:普通透明玻璃ην,15% 0.837 (GB/T2680表4)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ην?15% 0.45 (GB/T2680表4)ην,15% 0.70 (GB/T2680表4)LOW-E镀膜玻璃ην,15% 应由试验取得,如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09~0.115。

h s = h g + h T1/h t=1/h s+δ/ r1式中δ——两片玻璃总厚度;r1——玻璃热阻,取1(m•K)/W。

1/U=1/h e +1/h i+1/h t式中 h e——玻璃外表面换热系数,取23(19)W/(m2•K);h i——玻璃内表面换热系数,取8(8.7)W/(m2•K)。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早期人们对玻璃的要求仅是透光、平整和外观质量好。

随着能源及环境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环境友好性建筑等概念日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迅速发展起来。

这些类型的建筑都对玻璃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要求,由此也诞生了更多的新型玻璃品种。

在实际选购玻璃时,一方面建筑设计师会提出多项指标要求企业加工玻璃产品,另一方面企业也会尽可能全面地标示出自己产品的光学热工性能供客户选择。

准确地了解和分析这些特性参数,才能选择到适合的玻璃产品,从而使建筑物符合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

但由于光学热工性能指标专业性较强,普及应用时间较短,容易出现理解不清和表达错误。

因此,本文将有关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进行列举和解释,供生产和应用中相关技术人员准确理解及使用。

玻璃表面辐射率:也称为E值。

从Low-E玻璃开始这一词汇就频繁地被使用,是判断是否为Low-E玻璃的标准,也是表征节能特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玻璃传热系数的大小。

定义为玻璃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热量同单位面积黑体在相同温度,相同条件下辐射热量之比,数据范围为0-1。

辐射率越低,玻璃吸收热量的能力越低,反射热量能力越强。

耀华在线Low-E玻璃的辐射率低于0.2,能良好地反射80%以上的远红外热量,具有优良的节能性能;而普通玻璃的辐射率为0.84,仅能反射11%左右的热量。

玻璃的辐射率使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后经计算得出,国内依据的标准是GB/T2680,国际标准是ISO10292。

可见光反射比Lightreflectance:可简写为Rvis,主要用于限制玻璃幕墙的反射“光污染”现象。

在《玻璃幕墙光学性能》标准中做了如下限定:“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主干道、立交桥、高架路两侧建筑物高20m 以下部分,其余路段高10m以下部分如使用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16的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Lighttransmittance:简写为Tvis,是最早被普及使用的玻璃光学性能参数。

[新版]玻璃传热系数k值

[新版]玻璃传热系数k值

[新版]玻璃传热系数k值玻璃传热系数K值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1.公式P r=μc /λ式中μ——动态黏度,取1.761×10-5kg/(m?s);c——比热容,空气取1.008×103J/(kg?K)、氩气取0.519×103J/(kg?K);λ——导热系数,空气取2.496×10-2W/(m?K)、氩气取1.684×10-2W/(m?K)。

G r=9.81s 3ΔTρ2/Tmμ2式中 s——中空玻璃的气层厚度(m);ΔT ——外片玻璃表面温差,取15K;ρ——密度,空气取1.232kg/m3、氩气取1.669 kg/m3;T m——玻璃的平均温度,取283K;μ——动态黏度,空气取1.761×10-5kg/(m?s)、氩气取2.164×10-5kg/(m?s)。

N u= 0.035(G r Pr)0.38,如计算结果Nu,1,取Nu=1。

H g= N u λ/s W/(m2?K)H T =4ζ(1/ε1+1/ε2-1)-1×Tm 3 式中ζ——常数,取5.67×10-8W/(m2?K4);ε1 ——外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2——内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1、ε2取值:普通透明玻璃ην,15% 0.837(GB/T2680表4)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ην?15% 0.45 (GB/T2680表4)ην,15% 0.70 (GB/T2680表4) LOW-E镀膜玻璃ην,15% 应由试验取得,如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09~0.115。

h s = h g + h T1/h t=1/h s+δ/ r1式中δ——两片玻璃总厚度;r1——玻璃热阻,取1(m?K)/W。

1/U=1/h e +1/h i+1/h t式中 h e——玻璃外表面换热系数,取23(19)W/(m2?K);h i——玻璃内表面换热系数,取8(8.7)W/(m2?K)。

建筑玻璃U值和K值的说明

建筑玻璃U值和K值的说明

建筑玻璃U值和K值的说明U值和K值都是衡量材料隔热性能的物理量,即传热系数。

建筑玻璃的U值和K值都定义为:在标准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的玻璃组件一侧空气到另一侧空气的传输热量。

由此看出,U值和K值的概念和定义是完全相同的。

1.习惯上采用的符号。

玻璃组件的传热系数,欧美国家大多用U来表示,日本工业标准JISR3209-1995和中国国标GB8484-87用K来表示。

在我国,多数镀膜玻璃制造商在其产品说明书上给出U值。

在国外,很多著名镀膜玻璃厂商给出U值,有些厂商给出K值,有些厂商指明U值=K值。

2.单位。

根据定义,U值和K值国际单位制为w/m2.k ,其中w为热功率、m 2为玻璃面积、k为开氏温度。

除了国际单位,还有英制单位BTU/h.ft2.℉,这里BTU为英制热量、h为小时、ft2为平方英尺、℉为华氏温度。

两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BTU/h.ft2.℉ = 5.68 w/m2.k从以上分析看出,U值和K值的概念和定义是相同的,U值就是K值,K值就是U 值。

但是由于以下原因,同一产品的U值(或K值)可能在不同的机构测试的数据有些差别。

3.测量方法。

玻璃组件的U值(或K值)有两种常用的测量方法,一种叫分光法,另一种叫标定热箱法。

分光法采用远红外光谱测量和数学物理运算相结合的方法,如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Lawrenze Berkley实验室开发的《Window4. 1窗玻璃模拟计算软件》;标定热箱法是一种热工试验法,试验箱分冷室和热室,两室之间放置待测玻璃组件,测量稳态条件下的热量传递。

2.标准条件。

玻璃组件的传热系数是一种复杂的物理量,与玻璃组件的辐射、传导、及环境气体的对流有关,换句话说不同条件下的传热系数值有点差别,因此必须指定一种所谓的标准条件。

但是这个“标准条件”在不同国家的标准中不相同。

例如,美国采用ASHRAE标准条件,它分夏季白天标准条件和冬季夜间标准条件:ASHRAE夏季白天标准条件:室外温度90℉(31.7℃),室内温度75℉(23.9℃),风速7.5英里/小时(3.4m/s),直射太阳能密度248 BTU/h.ft2(783 W/m2)ASHRAE冬季夜晚标准条件:室外温度0℉(-17.8℃),室内温度70℉(21.1℃),风速15英里/小时(7.6m/s),直射太阳能密度0BTU/h.ft2(0 W/m2)Window4.1采用上述ASHRAE标准条件。

玻璃的U值与K值

玻璃的U值与K值

在欧美国家中,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k值(u值)与国内标准中的K值有何不同?如何进行换算?测量条件不同,没有换算关系。

同一块玻璃的k值大于u值建筑幕墙及门窗节能技术的十大误区从2000年的《民用建筑规定》出台之后,这个节能文件下来之后,到现在通过市场的实践,碰到很多的开发商,材料商家、生产厂家各方面的一些问题,对节能的技术规范的标准有偏差包括我们的媒体,就个方面的问题我列出了十个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误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判玻璃幕墙死刑,这是北京晚报说的,玻璃幕墙不能随便的设计,保温差劲,强光污染很强,这个媒体上当时出现了很多。

第二个误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限定了设计师的创作,为什么我把这个列在一起,实际上是一个内容,这个观点是设计师的反观点,这两个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全面的,之所以把玻璃幕墙看为建筑物的透明部分等同起来是有问题的,建筑标准里面第一个出现的透明幕墙的概念,在这个出台之前没有这个术语,在原来的是没有的,在建筑幕墙和1025文件里面都没有这个词语。

只有在公共建筑节能标准里面出现的透明幕墙这个概念,这个定义里面关键的字眼是室内的幕墙,相对的就是不透明的幕墙,也就是不是玻璃幕墙,还有一个概念,这是一个强制性的条款,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均不准大于0.7米,并没有说透明幕墙就是玻璃幕墙,没有说玻璃幕墙的面积不达到70%,这个是有依据的,从这个图来看,讲的是透明的部分跟墙的比例,这两个是等同的,透明面积是一样的,但是玻璃幕墙大于不透明的面积。

所有在一个楼面去除结构部分的话,顶多在70%,是这样概念,如果把这个解释了,我们刚才的观点是不是要考虑一下,实际上设计师也过滤了。

还有一点,即使我这个透明部分的节能指标达不到要求,在一定的提醒系数,在一定的窗墙比例的条件下,我可以通过综合、权衡、判定,我一个相似的建筑模型比较调节整体外部结构的共性,所以根据建筑物的体型系统,窗墙比的规定,同时允许采用“面积加权”的原则,他是一个整个对外围结构的判定和综合的分析结构,而不是仅仅强调一个窗墙的比值。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如下:1.公式P r=μc /λ式中μ——动态黏度,取1.761×10-5kg/(m•s);c——比热容,空气取1.008×103J/(kg•K)、氩气取0.519×103J/(kg•K);λ——导热系数,空气取2.496×10-2W/(m•K)、氩气取1.684×10-2W/(m•K)。

G r=9.81s 3ΔTρ2/Tmμ2式中 s——中空玻璃的气层厚度(m);ΔT ——外片玻璃表面温差,取15K;ρ——密度,空气取1.232kg/m3、氩气取1.669 kg/m3;T m——玻璃的平均温度,取283K;μ——动态黏度,空气取1.761×10-5kg/(m•s)、氩气取2.164×10-5kg/(m•s)。

N u= 0.035(G r Pr)0.38,如计算结果Nu,1,取Nu=1。

H g= N u λ/s W/(m2•K)H T =4ζ(1/ε1+1/ε2-1)-1×Tm 3式中ζ——常数,取5.67×10-8 W/(m2•K4);ε1 ——外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2 ——内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1、ε2取值:普通透明玻璃ην,15% 0.837 (GB/T2680表4)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ην?15% 0.45 (GB/T2680表4)ην,15% 0.70 (GB/T2680表4)LOW-E镀膜玻璃ην,15% 应由试验取得,如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09~0.115。

h s = h g + h T1/h t=1/h s+δ/ r1式中δ——两片玻璃总厚度;r1——玻璃热阻,取1(m•K)/W。

1/U=1/h e +1/h i+1/h t式中 h e——玻璃外表面换热系数,取23(19)W/(m2•K);h i——玻璃内表面换热系数,取8(8.7)W/(m2•K)。

玻璃传热系数k值

玻璃传热系数k值

玻璃传热系数k值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如下:1.公式P r=μc /λ式中μ——动态黏度,取1.761×10-5kg/(m?s);c——比热容,空气取1.008×103J/(kg?K)、氩气取0.519×103J/(kg?K);λ——导热系数,空气取2.496×10-2W/(m?K)、氩气取1.684×10-2W/(m?K)。

G r=9.81s 3ΔTρ2/Tmμ2——中空玻璃的气层厚度(m); 式中 sΔT ——外片玻璃表面温差,取15K;ρ——密度,空气取1.232kg/m3、氩气取1.669 kg/m3;T m——玻璃的平均温度,取283K;μ——动态黏度,空气取1.761×10-5kg/(m?s)、氩气取2.164×10-5kg/(m?s)。

N u= 0.035(G r Pr)0.38,如计算结果Nu,1,取Nu=1。

H g= N u λ/s W/(m2?K)H T =4ζ(1/ε1+1/ε2-1)-1×Tm 3式中ζ——常数,取5.67×10-8 W/(m2?K4);ε1 ——外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2 ——内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1、ε2取值:普通透明玻璃ην,15% 0.837 (GB/T2680表4)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ην?15% 0.45 (GB/T2680表4)GB/T2680表4) ην,15% 0.70 (LOW-E镀膜玻璃ην,15% 应由试验取得,如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09~0.115。

h s = h g + h T1/h t=1/h s+δ/ r1式中δ——两片玻璃总厚度;r1——玻璃热阻,取1(m?K)/W。

1/U=1/h e +1/h i+1/h t式中 h e——玻璃外表面换热系数,取23(19)W/(m2?K);h i——玻璃内表面换热系数,取8(8.7)W/(m2?K)。

建筑节能玻璃参数解读

建筑节能玻璃参数解读

建筑节能玻璃参数解读1.热传递系数(U值):热传递系数是评价建筑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玻璃从室内传递到室外的热量。

U值越低,说明材料的隔热性能越好,能够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通常,建筑节能玻璃的U值应该小于2.0W/m²·K。

2.太阳能光热系数(g值):太阳能光热系数表示玻璃透射太阳辐射的比例。

g值越高,表示玻璃更能吸收太阳光热,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建筑,可以帮助减少供暖能源的消耗。

而在炎热地区的建筑中,应该选择g值较低的玻璃,以减少太阳热量的进入。

3.可见光透射率(VLT):可见光透射率表示玻璃透射可见光的比例。

较高的VLT值可以提供较好的自然光线,使室内更明亮,减少对人眼的疲劳。

在选择建筑节能玻璃时,应该同时考虑VLT值及其与g值的关系,以在提供足够自然光线的同时,减少太阳能热量的进入。

4.紫外线透射率(UV-A):紫外线透射率表示玻璃透射紫外线的比例。

较低的UV-A值可以帮助减少紫外线的透射,从而减少室内家具、地板和墙纸的褪色和老化速度。

另外,还有一些高级的建筑节能玻璃参数也值得关注:1.双层中空玻璃(IGU):双层中空玻璃将两块玻璃之间的空间封闭起来,形成一个层间空气层。

这个层间空气层具有隔热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能量的传递。

2.颜色选择:建筑节能玻璃的颜色选择也会影响其热学性能。

通常,较深的颜色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建筑;而较浅的颜色则能够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适用于炎热地区的建筑。

3.纳米涂层:一些建筑节能玻璃采用了纳米涂层技术,通过在玻璃表面上涂覆纳米级的金属薄膜,使玻璃能够反射和吸收大部分的太阳辐射,从而提高玻璃的隔热性能。

总而言之,建筑节能玻璃的参数解读需要综合考虑U值、g值、VLT、UV-A等指标,以及双层中空玻璃、颜色选择和纳米涂层等高级参数。

合理选择建筑节能玻璃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新版]玻璃传热系数k值

[新版]玻璃传热系数k值

[新版]玻璃传热系数k值玻璃传热系数K值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1.公式P r=μc /λ式中μ——动态黏度,取1.761×10-5kg/(m?s);c——比热容,空气取1.008×103J/(kg?K)、氩气取0.519×103J/(kg?K);λ——导热系数,空气取2.496×10-2W/(m?K)、氩气取1.684×10-2W/(m?K)。

G r=9.81s 3ΔTρ2/Tmμ2式中 s——中空玻璃的气层厚度(m);ΔT ——外片玻璃表面温差,取15K;ρ——密度,空气取1.232kg/m3、氩气取1.669 kg/m3;T m——玻璃的平均温度,取283K;μ——动态黏度,空气取1.761×10-5kg/(m?s)、氩气取2.164×10-5kg/(m?s)。

N u= 0.035(G r Pr)0.38,如计算结果Nu,1,取Nu=1。

H g= N u λ/s W/(m2?K)H T =4ζ(1/ε1+1/ε2-1)-1×Tm 3 式中ζ——常数,取5.67×10-8W/(m2?K4);ε1 ——外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2——内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1、ε2取值:普通透明玻璃ην,15% 0.837(GB/T2680表4)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ην?15% 0.45 (GB/T2680表4)ην,15% 0.70 (GB/T2680表4) LOW-E镀膜玻璃ην,15% 应由试验取得,如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09~0.115。

h s = h g + h T1/h t=1/h s+δ/ r1式中δ——两片玻璃总厚度;r1——玻璃热阻,取1(m?K)/W。

1/U=1/h e +1/h i+1/h t式中 h e——玻璃外表面换热系数,取23(19)W/(m2?K);h i——玻璃内表面换热系数,取8(8.7)W/(m2?K)。

玻璃的节能参数K值与U值的区别

玻璃的节能参数K值与U值的区别

K值与U值的区别
现在很多同学可能把这两个值搞混,一位一样的,所以在这里为大家详细阐述一下虽然它们都是传热系数,但U值与K值还是有区别的,尤其当你投标的工程如果是国外建筑师设计的话,就必须要知道它们的区别,否则,在玻璃的选型上你就要犯错误。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由于来自不同的标准体系,中国在玻璃工业最早取用日本数据,所以中日两国用的K值是一样的,美国叫U值,欧洲也叫K值,中国标准为GB10294,欧洲为EN673,美国为ASHRAE标准,美国与欧洲的U值是不一样的,这主要由于测试环境不一样导致的,欧洲测K值的测试环境为外部温度2.5℃,内部温度17.5℃,风速4m/s,无阳光直接照射(相当于夜晚环境)。

美国与众不同,它分冬季U值与夏季U值,冬季U值的测试环境为外部温度-20℃,内部温度21℃,风速3.3m/s,相当与夜晚环境;夏季U值测试环境为外部32℃,内部23.8℃,风速6.7m/s,相当于有阳光照射下的环境。

根据以上不同的测试环境,中、美、欧有关传热系数对应关系如下:欧洲K值<中国K值
<美国U值
用深圳南玻的一款玻璃举例说明,以6CEB21+12A+6C为例,欧洲K值为1.61,中国K值为
1.68,美国冬季U值为1.77,夏季U值为1.95,但美国U值一般使用冬季值。

所以,当国外建筑师设计的工程发布招标文件时(一般这样的工程,国外建筑设计单位做的图纸很细致),一定要搞清楚它的取值标准,相应转化为国内值,以免犯错。

玻璃的节能参数K值与U值的区别

玻璃的节能参数K值与U值的区别

玻璃的节能参数K值与U值的区别第一篇:玻璃的节能参数K值与U值的区别K值与U值的区别现在很多同学可能把这两个值搞混,一位一样的,所以在这里为大家详细阐述一下虽然它们都是传热系数,但U值与K值还是有区别的,尤其当你投标的工程如果是国外建筑师设计的话,就必须要知道它们的区别,否则,在玻璃的选型上你就要犯错误。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由于来自不同的标准体系,中国在玻璃工业最早取用日本数据,所以中日两国用的K值是一样的,美国叫U值,欧洲也叫K值,中国标准为GB10294,欧洲为EN673,美国为ASHRAE标准,美国与欧洲的U值是不一样的,这主要由于测试环境不一样导致的,欧洲测K值的测试环境为外部温度2.5℃,内部温度17.5℃,风速4m/s,无阳光直接照射(相当于夜晚环境)。

美国与众不同,它分冬季U值与夏季U值,冬季U值的测试环境为外部温度-20℃,内部温度21℃,风速3.3m/s,相当与夜晚环境;夏季U值测试环境为外部32℃,内部23.8℃,风速6.7m/s,相当于有阳光照射下的环境。

根据以上不同的测试环境,中、美、欧有关传热系数对应关系如下:欧洲K值<中国K值<美国U值用深圳南玻的一款玻璃举例说明,以6CEB21+12A+6C为例,欧洲K值为1.61,中国K值为1.68,美国冬季U值为1.77,夏季U值为1.95,但美国U值一般使用冬季值。

所以,当国外建筑师设计的工程发布招标文件时(一般这样的工程,国外建筑设计单位做的图纸很细致),一定要搞清楚它的取值标准,相应转化为国内值,以免犯错第二篇:WindowShowModalDialog的参数问题传值WindowShowModalDialog的参数问题传值.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

Window.ShowModalDialog的参数问题(父窗体向子窗体传值)文章分类:综合技术Window.ShowModalDialog的参数问题(父窗体向子窗体传值) create date:2009-5-12description:window.showModalDialog打开子窗口并刷新主页面param strUrl:子页面路径param width:子页面显示宽度param height:子页面显示高度-----------------------------*/function openDialog(strUrl,width,height){window.showModalDialog(strUrl,window,'dialogWidth:'+wi dth+'px;dialogHeight:'+height+'px;center:yes;status:no;scroll:off ;');window.location.href = location.href;return false;}function openDialogEmail(strUrl,width,height){window.showModalDialog(strUrl,window,'dialogWidth:'+wi dth+'px;dialogHeight:'+height+'px;center:yes;status:no;scroll:ye s;');return false;}基本介绍:showModalDialog()(IE 4+ 支持)showModelessDialog()(IE 5+ 支持)window.showModalDialog()方法用来创建一个显示HTML内容的模态对话框。

玻璃U值和K值

玻璃U值和K值

K值和U值的区别概念和定义相同。

U 值和K 值都是衡量材料隔热性能的物理量,即传热系数。

建筑玻璃的U 值和K 值都定义为:在标准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的玻璃组件一侧空气到另一侧空气的传输热量。

U- 值:U- 值主要用来量度穿过玻璃系统的传热量,计算方式是华氏一度的温差下每小时穿过一平方英尺玻璃的热量。

单位制为BTU/h.ft2. ℉这里BTU 为英制热量、h 为小时、ft2 为平方英尺、℉为华氏温度。

K- 值:K- 值主要用来量度穿过玻璃系统的传热量,这个数值是一个温度函数。

计算方式是摄氏一度的温差下每小时穿过一平米玻璃的热量。

单位制为w/m2.k ,其中w 为热功率、m2 为玻璃面积、k 为摄氏温度。

换算公式为:1 BTU/h.ft2. ℉= 5.68 w/m2.k由此看出,U 值和K 值的概念和定义是完全相同的。

但实际上K 值和U 值完全不同, 现在美国是有标准的U 值,也有中国的标准的K 值 . 比如说美国的U 值,拿中国的K 值的标准来衡量是有问题的。

美国冬季U 值与夏季U 值,冬季U 值的测试环境为外部温度-20 ℃,内部温度21 ℃,风速3.3m/s ,相当于夜晚环境;夏季U 值测试环境为外部32 ℃,内部23.8 ℃,风速6.7m/s ,相当于有阳光照射下的环境。

中国的测K 值的测试环境为外部温度2.5 ℃,内部温度17.5 ℃,风速4m/s ,无阳光直接照射(相当于夜晚环境)。

这个值测出来是不一样的。

用深圳南玻的一款玻璃举例说明,以6CEB21+12A+6C 为例,中国K 值为1.68 ,美国冬季U 值为1.77 ,夏季U 值为1.95 ,结果是:中国K 值<美国U 值。

建筑幕墙玻璃热传导的U值和K值、R值

建筑幕墙玻璃热传导的U值和K值、R值

建筑幕墙玻璃热传导的U值、R值和K值的区别热导率(k值)热导率是用来度量材搜索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热导率愈高,热量在该材料内的损耗就越少。

热导率定义为单位截面、长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公制单位是瓦/米·开尔文(W/m-K)。

通常用k或λ来表示热导率。

不同单位制下热导率的换算公式如下1 BTU/ft hr F = 1.73 W/m-K = 1730 mW/m-K12 BTU-in/ft2 hr F = 1 BTU/ft hr F = 1.73 W/m-K1 BTU-in/ft2 hr F = 0.144 W/m-K = 144 mW/m-K和热导率相对应的是热阻率,用来表示材料阻止热量在某方向上传导的能力。

热阻系数的单位是米·开尔文/瓦(m-K/W)热阻值(R值)热阻值R的定义是:在指定的温度下,某种材料在单位面积上阻止热量穿过的能力。

材料的R值越高,就越适合作为保温材料。

热阻值的单位是 m2·K/W(英制:ft2·hr·F/BTU)材料厚度/k值 = R值连续的绝热材料的R值可以相加R值和材料厚度具有线性关系R/in = 144/k (mW/m-K) -> 12 mW/m-K 相当于每英寸厚度R值 = 12和热阻值对应的是热导系数,单位是W/m2·K,在系统中这个值通常被称为总传热系数(OHTC)。

热阻值常常被用在建筑工程中,用来评价材料或者系统的相对保温能力。

热导系数(U值)U值用来度量导热能力,表示材料在单位面积上允许热量通过的能力,单位为W/m2·K。

U值为R值的倒数,即U=1/R。

U值越低说明材料保温性越好(和k值概念很类似)OHTC和U值常常被认为是同义的。

U值与K值的区别概念和定义相同。

U值和K值都是衡量材料隔热性能的物理量,即传热系数。

建筑玻璃的U值和K值都定义为:在标准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的玻璃组件一侧空气到另一侧空气的传输热量。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如下:1.公式P r=μc /λ式中μ——动态黏度,取1.761×10-5kg/(m•s);c——比热容,空气取1.008×103J/(kg•K)、氩气取0.519×103J/(kg•K);λ——导热系数,空气取2.496×10-2W/(m•K)、氩气取1.684×10-2W/(m•K)。

G r=9.81s 3ΔTρ2/Tmμ2式中 s——中空玻璃的气层厚度(m);ΔT ——外片玻璃表面温差,取15K;ρ——密度,空气取1.232kg/m3、氩气取1.669 kg/m3;T m——玻璃的平均温度,取283K;μ——动态黏度,空气取1.761×10-5kg/(m•s)、氩气取2.164×10-5kg/(m•s)。

N u= 0.035(G r Pr)0.38,如计算结果Nu,1,取Nu=1。

H g= N u λ/s W/(m2•K)H T =4ζ(1/ε1+1/ε2-1)-1×Tm 3式中ζ——常数,取5.67×10-8 W/(m2•K4);ε1 ——外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2 ——内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1、ε2取值:普通透明玻璃ην,15% 0.837 (GB/T2680表4)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ην?15% 0.45 (GB/T2680表4)ην,15% 0.70 (GB/T2680表4)LOW-E镀膜玻璃ην,15% 应由试验取得,如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09~0.115。

h s = h g + h T1/h t=1/h s+δ/ r1式中δ——两片玻璃总厚度;r1——玻璃热阻,取1(m•K)/W。

1/U=1/h e +1/h i+1/h t式中 h e——玻璃外表面换热系数,取23(19)W/(m2•K);h i——玻璃内表面换热系数,取8(8.7)W/(m2•K)。

玻璃传热系数k值

玻璃传热系数k值

玻璃传热系数k值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如下:1.公式P r=μc /λ式中μ——动态黏度,取1.761×10-5kg/(m?s);c——比热容,空气取1.008×103J/(kg?K)、氩气取0.519×103J/(kg?K);λ——导热系数,空气取2.496×10-2W/(m?K)、氩气取1.684×10-2W/(m?K)。

G r=9.81s 3ΔTρ2/Tmμ2——中空玻璃的气层厚度(m); 式中 sΔT ——外片玻璃表面温差,取15K;ρ——密度,空气取1.232kg/m3、氩气取1.669 kg/m3;T m——玻璃的平均温度,取283K;μ——动态黏度,空气取1.761×10-5kg/(m?s)、氩气取2.164×10-5kg/(m?s)。

N u= 0.035(G r Pr)0.38,如计算结果Nu,1,取Nu=1。

H g= N u λ/s W/(m2?K)H T =4ζ(1/ε1+1/ε2-1)-1×Tm 3式中ζ——常数,取5.67×10-8 W/(m2?K4);ε1 ——外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2 ——内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ε1、ε2取值:普通透明玻璃ην,15% 0.837 (GB/T2680表4)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ην?15% 0.45 (GB/T2680表4)GB/T2680表4) ην,15% 0.70 (LOW-E镀膜玻璃ην,15% 应由试验取得,如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09~0.115。

h s = h g + h T1/h t=1/h s+δ/ r1式中δ——两片玻璃总厚度;r1——玻璃热阻,取1(m?K)/W。

1/U=1/h e +1/h i+1/h t式中 h e——玻璃外表面换热系数,取23(19)W/(m2?K);h i——玻璃内表面换热系数,取8(8.7)W/(m2?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幕墙玻璃热传导的U值、R值和K值的区别热导率(k值)热导率是用来度量材搜索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热导率愈高,热量在该材料内的损耗就越少。

热导率定义为单位截面、长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公制单位是瓦/米·开尔文(W/m-K)。

通常用k或λ来表示热导率。

不同单位制下热导率的换算公式如下1 BTU/ft hr F = 1.73 W/m-K = 1730 mW/m-K12 BTU-in/ft2 hr F = 1 BTU/ft hr F = 1.73 W/m-K1 BTU-in/ft2 hr F = 0.144 W/m-K = 144 mW/m-K和热导率相对应的是热阻率,用来表示材料阻止热量在某方向上传导的能力。

热阻系数的单位是米·开尔文/瓦(m-K/W)热阻值(R值)热阻值R的定义是:在指定的温度下,某种材料在单位面积上阻止热量穿过的能力。

材料的R值越高,就越适合作为保温材料。

热阻值的单位是 m2·K/W(英制:ft2·hr·F/BTU)材料厚度/k值 = R值连续的绝热材料的R值可以相加R值和材料厚度具有线性关系R/in = 144/k (mW/m-K) -> 12 mW/m-K 相当于每英寸厚度R值 = 12和热阻值对应的是热导系数,单位是W/m2·K,在系统中这个值通常被称为总传热系数(OHTC)。

热阻值常常被用在建筑工程中,用来评价材料或者系统的相对保温能力。

热导系数(U值)U值用来度量导热能力,表示材料在单位面积上允许热量通过的能力,单位为W/m2·K。

U值为R值的倒数,即U=1/R。

U值越低说明材料保温性越好(和k值概念很类似)OHTC和U值常常被认为是同义的。

U值与K值的区别概念和定义相同。

U值和K值都是衡量材料隔热性能的物理量,即传热系数。

建筑玻璃的U值和K值都定义为:在标准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的玻璃组件一侧空气到另一侧空气的传输热量。

U-值:U- 值主要用来量度穿过玻璃系统的传热量,计算方式是华氏一度的温差下每小时穿过一平方英尺玻璃的热量。

单位制为BTU/h.ft2. ℉这里BTU为英制热量、h 为小时、ft2 为平方英尺、℉为华氏温度。

K-值:K-值主要用来量度穿过玻璃系统的传热量,这个数值是一个温度函数。

计算方式是摄氏一度的温差下每小时穿过一平米玻璃的热量。

单位制为w/m2.k,其中w为热功率、m2为玻璃面积、k为摄氏温度。

换算公式为:1 BTU/h.ft2.℉= 5.68 w/m2.k由此看出,U值和K值的概念和定义是完全相同的。

但实际上K值和U值完全不同现在美国是有标准的U值,也有中国的标准的K值比如说美国的U值,拿中国的K值的标准来衡量是有问题的。

美国冬季U值与夏季U值,冬季U值的测试环境为外部温度-20 ℃,内部温度21℃,风速3.3m/s,相当于夜晚环境;夏季U值测试环境为外部32 ℃,内部23.8 ℃,风速6.7m/s ,相当于有阳光照射下的环境。

中国的测K值的测试环境为外部温度2.5℃,内部温度17.5 ℃,风速4m/s,无阳光直接照射(相当于夜晚环境)。

这个值测出来是不一样的。

用深圳南玻的一款玻璃举例说明,以6CEB21+12A+6C为例,中国K值为1.68,美国冬季U值为1.77 ,夏季U值为1.95,结果是:中国K值<美国U值。

导热系数与热导率的区别导热系数:在稳态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热导:稳定传热条件下,平板材料两表面温差为1K,单位时间(1h)内通过单位面积(1m2)的传热量;传热系数: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K值只有经试验确定,试验方法上有计算公式热流系数应该就是两侧温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热量热阻值(R值)与导热系数(U值)R值和U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R值代表建筑材料阻止热量穿过的能力。

R值越高,材料的阻热和隔热性能越高。

U值的意义则与之相反。

U值代表不同材料表面之间的热传导量。

U值越低,表示热传导量就越低,材料的隔热效果就越好。

基本材料的热导率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有各自的热导率,热导率的单位是W/Mk。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的传热条件下,单位截面、厚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单位是"瓦/(米·开尔文)。

材料的热导率越低,代表产品的隔热性能越好。

岩棉是最理想的隔热材料之一,其热导率很低,因而产品隔热效果良好。

材料的热导率(用K或λ表达),有不同的标准,比如欧盟标准(EN),美国标准(ASTM)以及其他国际或地方标准。

利用K值可以衡量材料或的热阻值(R值)和热导系数(U值)。

R值(热阻值)热阻值(R值)与材料的厚度和热导率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在热导率恒定的前提下,材料厚度越高,热阻值也越高。

R = d / k其中:R 表示热阻值d 表示材料厚度(单位米)k 表示热导率材料的热阻值(R值)会影响房屋及屋顶的建造效果。

传统的建筑材料通常是砖、水泥、瓦片、钢筋和木头,这些材料的热阻性能不是很好。

采用特殊材料进行隔热处理,效果非常良好。

采用岩棉隔热,同等厚度岩棉的隔热效果超过砖头的隔热效果20倍,同等厚度岩棉的热阻性能是水泥热阻性能的40倍以上。

第三方独立研究显示,采用隔热材料改善能效是最可行的方法。

U值(热导系数)建筑物的热导系数(U值)表示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单位面积的建筑截面材料,两表面在单位空气温差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单位是"瓦/(米2·开尔文)。

U = 1 / Rt其中Rt代表材料总的热阻值:Rt = Ro + d1 / k1 + d2 / k2 + ........... dn / kn + Ri在该等式中:Ro 代表外表面的空气薄层热阻单位(m2K/W)Ri 代表内表面的空气薄层热阻单位(m2K/W)k 代表基本材料的热导率单位(W/mK)d 代表基本材料的厚度单位(米)建筑材料的U值越低,代表抗热性越好。

空气薄层的热阻物体间的热传递会通过空气进行,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物体表面空气薄层的流动性会影响热量传导。

空气流动性会对热传递产生阻碍,导致热量在传导过程中温度降低。

空气薄层热阻受风速影响,因此不同环境下的空气薄层热阻值不同,其表达如下:Ro 代表外表面空气薄层热阻(空气流动状态)Ri 代表内表面空气薄层热阻(空气静止状态)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瓦/(米·度),w/(m·k)(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防火标准关于非可燃性的测试标准多种多样,诸如英国标准(BS467:第四部分),美国标准ASTM (ASTM E136)、澳大利亚标准(AS1530.1)等。

在这些标准中,绝大多数都参照或者采用ISO标准(ISO1182)中的主要方法与原理来进行非可燃性测试。

欧洲已经将非可燃性测试方法标准化,制定了新的EN标准。

这一EN标准覆盖了主要的遇火反应情况,并且已经开始实施。

英国标准BS476标准:A1 非可燃A2-s3, d2一定的可燃性——BS476标准内没有该等级B-s3, d2 0级C-s3, d2 1级D-s3, d2 2、3级E4级F无s3 代表冒烟的级别,根据大火中的冒烟量以及冒烟速度判定d2 代表燃烧焰滴的释放等级按照上述判定标准,所有的建筑材料(地板除外)可以分为7类。

最安全的产品定为A1级,其次是A2 和B 级。

建材的防火等级有几个呢?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防火标准,防火材料划分等级都是不一样的。

国标GB8624,德国标准DIN 4102-1,英标BS 476,法国标准NF P92-501等等。

GB8624中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6级。

GB8624在实施的十多年中,作为中国建筑材料及建筑物内部使用的部分特定用途材料燃烧性能分级的准则,对进行材料防火性能评价、指导防火安全设计、实施消防安全监督、执行防火设计规范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材料防火等级有5个:A 级:不燃性建筑材料:几乎不发生燃烧的材料。

A1级:不燃,不起明火A2级:不燃,要测量烟,要合格。

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难燃类材料有较好的阻燃作用。

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不易很快发生蔓延,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

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可燃类材料有一定的阻燃作用。

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燃烧,易导致火灾的蔓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等。

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无任何阻燃效果,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很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2001年修订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