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深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合集下载

深度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深度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深度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作者:张春林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2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专业,目标要求是发展。

“专业”应该包括教育和科学两大层面。

不论是哪一类的“专业”,其基本特质是“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专业,“发展”的道路千万条,归根结底就是不断地进行深度学习。

什么是深度学习?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对此有过具体的定义:“深度学习,是指在基于理解的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他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与那种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孤立地存储信息的浅层次学习相比,深度学习强调了学习者主动的学习、批判性的学习。

”一、教师深度学习的职业意义与价值教师的学习与教学,有着天然的本质联系。

可以说,学习是教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没有好的学习,一定不会有好的教学。

教学,必须从学习开始。

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学是第一位的。

在教师所担当的角色中,学习者是其最基本、最基础的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学相长的首要含义也是指教师的教与教师的学相互统一,在此基础上,才有后人所衍生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的含义。

因此,教师要将深度学习变成自觉行为,当成专业发展的权利予以自我保障和维护。

现实中有许多教师认为,工与学是矛盾的,因为教学使自己无时间、无条件、无精力学习。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工学有时在时间上的确是矛盾的,但在性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就是学习,学习也是教学,教师教学的生涯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历程。

教师学习不是单纯的自我完善与成长,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教师职业存在的内在依据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教师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会学,更应促进学生自主独立地会学。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

教师学习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不仅表现在教师自己只有亲身深刻的学习经历和体验,才会明白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而且表现在教师学习的根本指向和标志是学生学习的改善与进步。

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人生的探索何止千万,但每一次都珍贵无比, 因为他给了我们教训,给了我们希望。

每一次尝试都是那么有价值,那么充满活力,他带给我们的是进取的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也是教师渴望成长的内在需要。

然而教师的成长却离不开学习。

学习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熏陶教师的心灵,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来看,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有以下几点:一、探索途径,大量阅读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更是教师不可缺的精神伴侣和人生导师。

大量阅读不仅能提高教师人文素养,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通过专业书籍、报刊、网站等途径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随着教龄的增长,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能力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

我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可这源头的活水从哪里来呢?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读书向书籍报刊学习。

“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需要读书,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读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

其次,教科书就是我们最好的读物,它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蓝本,也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互动的、必不可缺的工具;它能提供教师丰富的阅读材料,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科书掌握丰富的知识,启迪学生美好的情感,陶冶学生美丽的情操。

再次,教师一定要阅读好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还要自主阅读好教材,教师还可以通过听专家报告、与同行交流研讨、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等方式学习。

二、探索途径,自我反思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要经常进行有意识的反思。

反思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回顾、思考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反思、经常反思。

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本班学生;反思自己设计的提问能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是否娴熟;反思课堂行为表现是否得体;反思自己的付出是否让学生收获了成长的果实。

教研活动深度学习(3篇)

教研活动深度学习(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以教研活动为切入点,探讨深度学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新的专业成长路径。

一、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研活动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其深度学习成为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深度学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

二、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1. 深度学习的内涵深度学习(Deeper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建构和思维发展、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2. 深度学习的特征(1)以学生为中心: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注重知识建构:深度学习强调知识的整合、拓展和迁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思维发展:深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自主探究:深度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深度学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1.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深度学习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度学习有助于教师拓宽知识视野,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 增强教师团队协作能力深度学习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四、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1. 营造深度学习氛围(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营造合作、互助、共赢的团队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深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深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深度 习: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学
建I

曼 工 和 学 究教 专 成 融 一 形 作 教 研 、师 业 长 为 体,成
在“ 深度学 习” 状态下 的职业 生活方式 。教学反
思制度将提速 青年教师从 “ 范化” “ 性化 ” 规 向 个 的第 一 次 飞 跃 , 助 中 老 年 教 师 从 “ 性 化 ” 帮 个 向 “ 心 化 ” 现 第 二 次 飞 跃 核 实 三 是 骨 干 教 师 培 训 制 度 。 骨 干 教 师 的传 统
专 业 成 长 质 量 , 教 师 的 专 业 成 长 质 量 只 有 在 而 深 度 学 习 中才 能 得 到 提 升
教 师 专 业 成 长 要 注 重 教 师 个 人 专 业 化 的
平 决 定 着 丰 收 的 产 量 和质 量 。 ” 校 的 “ 度 教 我 三 学 反 思 ”制 度 正 是 教 师 耕 作 过 程 精 细 水 平 的体
内涵 发 展 。 不 论 教 育 形 式 如 何 变 化 , 师 的 自 教
我 专 业 修 炼 是 一 贯 的 。 三 年 而立 , 年 而 秀 , “ 六 十 年 而 名 ” 青 年 教 师要 想 实 现这 个 目标 . 要 “ , 就 学
科 知 识 ” 教 育 知识 ”两 手 抓 。而 已经 走 过 青 年 “
头 突 破 教 改 巾 的 典 型 难 题 ;在 青 蓝 工 程 中发 挥 骨 干 教 师 的示 范 作 用 ,促 进 师 资 队 伍 整 体 水 平
障。

是 校 本 研 修 制 度 。 它不 同 于 以往 的传 统
教 研 活 动 , 再是 单 一地 传 承教 学 经 验 、 一 教 不 统
“ 恐 期 ” 走 过 桃 李 芬 芳 的 “ 血 喷 洒 期 ” 职 诚 , 热 和 称 评 审 的 “ 级 期 ” 中 老 年 教 师 , 想 使 自 己 高 的 要 对 教 育 的坚 守 更 加 持 续 , 教 育 活 动 的投 入 更 对

深入教学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深入教学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深入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转变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研究氛围幼儿园的生存靠管理,幼儿园的发展靠教研,教育研究是促进课程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所在。

因此,要想促进教育研究的发展,必须提高幼儿园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要想贯彻实施新《纲要》教育理念,必须有适宜的管理做保障,要想促进教学研究的发展,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园长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将原有的封闭型,静态型,外控管理性的管理方式变为开放性、动态性以及自我管理性的管理模式,为教师搭建一个平台,创设一个宽松的研究氛围,让每位教师能够主动的、自主的、有创造的工作、学习和发展。

具体做法概括起来是:一个表率、两个支持、三个突出。

(一)一个表率要想让教师成长为研究者,园长首先要成为研究者,因此,在教学研究中,我们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必须率先垂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做到及时的、为教师提供帮助、支持和指导。

(以下是与教师交流指导的照片)(二)两个支持1、支持教师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对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及一日活动安排去做弹性调整,大胆尝试主题生成课程,允许过错研究,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每班的课程安排上都可以看到。

2、支持教师根据自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对本班幼儿发展水平和教学实际情况的把握以及个人的兴趣及特长进行个性化的创新研究。

例如:发挥教师的个性特点,在教育活动中支持教师敢于大胆创新。

开放的管理,给教师带来的是创新的空间,开放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不断发展的空间。

(三)三个突出1、突出人人参与研究一个<BR><P></P>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整体素质,而非一个或几个优秀教师力所能及,所以,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求每位教师都是参与者、研究者,为了使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我们建立了园长――业务园长――级部主任――教研组长――全体教师等五级研究网络,强调问题来自于教师、强调自下而上的研究。

深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深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深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作者:沈建清来源:《江苏教育》2010年第18期我始终认为,学校发展的希望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质量,而教师的专业成长质量只有在深度学习中才能得到提升。

教师专业成长要注重教师个人专业化的内涵发展。

不论教育形式如何变化,教师的自我专业修炼是一贯的。

“三年而立,六年而秀,十年而名”,青年教师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丽手抓。

而已经走过青年“诚恐期”,走过桃李芬芳的“热血喷洒期”和职称评审的“高级期”的中老年教师,要想使自己对教育的坚守更加持续,对教育活动的投入更加专注,就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和“充电”,将深度学习进行到底。

从学校层面讲,要为教师构建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二次成长。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

学校应该具有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应该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重点。

学校三项制度建设是促进教师深度学习,实现教师二次成长,进而培养名教师的有力保障。

一是校本研修制度。

它不同予以往的传统教研活动,不再是单一地传承教学经验、统一教学目标进度和规范教学行为,而是建立专业引领、直接对话、同伴互助、分享交流的研修制度。

它需要教师养成大胆尝试、主动反思的探究习惯,补充课程开发,三维立体地进行课程开发。

2009年底,我校教学工作重心以“探究方案”为抓手,配合课改,提出“探究方案”的二次创建,形成“组内研讨修订一课后个人反思一组内二次修改一反馈检测”的内循环,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教师“行为”过程,从而打造有效课堂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校本研修将为未来的名师提供成长的环境气候。

二是教学反思制度。

美国教育家古斯基认为:“教师的态度和理念的改变发生在行为改变之后,而不是在行为改变之前。

”这说明了反思的重要性。

天一中学沈茂德校长更精辟地分析道:“教育过程犹如一个耕作过程,教育工作者劳动的程度和工作精细的水平决定着丰收的产量和质量。

学习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学习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学习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传承者,教师自身素养与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线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文和道德修养,做到“身正为范”;要通过学习和研修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做到“学高为师”。

近年来,教师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培、省培、市培及校本培训等都为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良好平台。

教师必须在各级各类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学习、主动研究,将教育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一、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对“核心素养”“学科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日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

作为教育主力军的一线教师,应积极学习“人的素养”“学生素养”“学科素养”“专业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跟上时代的步伐。

1.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教师素养是教师在学习、教育、教学及教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及学业学习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广泛涉猎本学科以外的社会、科学以及人文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

这种人文积淀,既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又能较好地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还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与进步,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只有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在教学、教研上的应用,不断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资源在课程整合与教学中的应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注重学科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相结合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强调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而且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用高超的教学技能和艺术,高效地开展日常教学活动。

【原创】深度认识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原创】深度认识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深度认识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前言: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第一次参加校长培训,且一下子就是提高班培训,有点不适应。

在这次闽南师范大学短短十天的培训,给自已充了下电,培训过程中有许多收获、许多感悟。

老师们的一个个讲座,充满了理论性、知识性、生活性,让我对“校长”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想。

其中感想最多的是“文化”、“专业化”、“教学常规”等几个词。

作为分管教学的我更多是在“有效教学”、“教研”、“教学常规”这些词上有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下面结合这次培训的体会和工作实际,谈谈我对化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理解。

我认为只有深度认识教学,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每一次的教学中都在思考着:“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问题。

而然由于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缺乏理性的思考,对什么是教学、教学的目的及如何开展教学等方面未能上升到理论建构的角度去认识,所以很多有着丰富教学实践的教师没能在学科教学的视角上专业化成长。

我认为只有深度认识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如何深度认识教学?应从以下三个角度去认识,一是学科理解,二是学情理解,三是教学理解。

一.学科理解,让课堂教学更有学科味作为一名化学学科教师,与其他学科一样,应对所教学科有着专业的理解。

化学之所以是化学而不是物理、不是数学或其他,应该有其学科的特质。

对学科特质的认识恰恰决定了一名学科教师对学科专业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这句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及其任务作出了具体的阐述,一研究现有物质,是从微粒的层面上去研究;二是创造新物质。

从这个任务及学科特点出发,进行学科的专业理解。

首先,应该对于化学专业的基本观念有所理解。

在教学过程让学生形成对化学核心观念比让学生记清一些化学物质的具体事实性知识更为重要。

毕华林教授对化学基本观念进行了界定:“所谓化学基本观念,简单地讲就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认识。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论文(五篇范例)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论文(五篇范例)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论文(五篇范例)第一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论文摘要:青年教师是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学的主力军,其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通过分析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能力一、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1.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的新教学理念应用技术型院校是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新型大学,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让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让学校更好地具备服务地方、服务产业的能力。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对其教学工作将产生深远影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新教学理念将取代传统的以理论传授、科学研究为主的理念。

这就要求青年教师不但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社会实践应用能力。

2.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应有的知识结构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者和训练者,不仅要具备把专业基础性知识与行业经验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还要有善于主动吸收不同学科精华以形成开放式知识结构,并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的能力。

因此,要求青年教师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参与工程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以多种形式,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操作技能,将生产、管理、服务等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

3.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应有的实践教学能力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更加强调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企业需求,把综合职业培养能力逐一分解到具体的课程、项目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较为规范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传授能力,又有将企业生产实际引入课堂、实施产教融合的教学能力。

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为深度学习而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编者按:技术始终都是不可无视的革新力量,微课与翻转课堂正是教育领域的一种革新力量。

微课是一种微型教学视频,以“主题明确、视频承载、网络传播〞为主要特点,具有资源性、系统性、开放性和传播性。

翻转课堂如此是调换传统教学中的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的顺序,通过视频、活动学习进展混合教学,使学生进展自主、个性、探究学习,真正回归“学为中心〞的教育原点。

2016年3月,某某市花园小学召开“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小学对话课堂实践与策略的研究〞经验推广会。

主持人〔冯桂敏〕:深度学习,这个国际教育新概念经学校的教师聚焦后,正在不断地发酵。

让人欣喜的是这个话题不是越谈越深奥,而是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学校教师的全新学习场,越来越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开展,越来越清晰地指向对话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下面我们的几位教师代表仅就深度学习、研修、实践过程中的微思考做一次微研讨,与大家进展微分享,首先观看一段微课视频。

孙琰艳:刚刚大家看到的这节微课就是由我来录制的。

迈入微课时代,翻转课堂的教学曾令我一度迷茫困惑,一堂常规教学40分钟的内容,要缩减到5、6分钟的微课里,就需要教师将教学环节科学取舍、教学内容合理精简,也就是微课教学要直指教学的重难点,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这对我这个拥有近20年教龄的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就拿“乘法分配律〞这节微课来说,我的教学原本仅停留在浅显而根底的乘法分配律的定律内容与符号表示形式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多是模仿,没有理解的机械记忆,可想而知做起题来一定会漏洞百出的,也就不能有效达成微课教学的预设目标了,这样的微课就如无本之木,没有活力,毫无意义。

经过反复研读教材,我最终设计了利用情境得出的2个不同的式子“为什么结果会相等〞的问题。

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乘法的意义,深入透彻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从而游刃有余地解决课后练习,达到后续利用乘法分配律进展简算的教学目标。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在教育不断变革和发展的当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开拓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深度融合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

教师应当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教学实践中。

例如,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优质的课程视频、教学课件、练习题等,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此外,虚拟实验室、教育游戏等新兴技术也为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

教师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进行一些在现实中难以操作的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

教育游戏则能够以一种更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

通过这些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教师能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基于实际教学问题,通过自我反思、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等。

通过开展行动研究,教师能够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改进。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和记录教学中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反思和分析,然后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而且,行动研究的成果可以在教师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这种基于实践的研究方式,能够让教师更加关注教学中的细节和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参与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共同体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组成的学习组织,他们共同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问题、开展合作研究。

读《深度学习》有感,深度学习,让师生更有“深度”

读《深度学习》有感,深度学习,让师生更有“深度”

深度学习,让师生更有“深度”--读《深度学习》一书有感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深度学习,让师生更有“深度”》。

寒假期间,学校在全体干部教师中开展了寒假读书活动,学校为每一位干部教师免费提供了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的《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我认为,这是学校建设学习型校园和文化校园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着眼新时代、新形势,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理论素养并最终提升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

寒假期间,我根据学校要求,对该书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深刻的领会,感觉触动很大,收获很多。

现就阅读该书的几点肤浅体会与大家分享,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准确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我们学习深度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而运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

书中提到,“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智慧之旅,这个旅程的终点是让学生能够积极、充分、灵活的运用知识去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并获得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成长。

在这里,深度学习强调的是师生共同经历,这对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作者也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发展素养的学习,是理解性学习,是符合学科基本原理的学习。

尤其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研究团队于2015年提出了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概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该研究团队将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结合体,它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体悟,是学生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我们知道,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也是我们新时期的育人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必须对应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深度学习可以说恰逢其时。

论教师专业学习深度化新路径

论教师专业学习深度化新路径

摘要:深度教师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然而, 现实中浅层专业学习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 因此迫切要求教师专业学习深度化, 即从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

教师浅层学习问题集中体现为学习逻辑缺陷、学习历史萎缩与学习风格受蔽。

全人学习是教师专业学习深度化新路径, 具体包括主题生成、主线延伸与主义形成三部曲, 主题生成注重教师深度专业学习的逻辑力量, 主线延伸侧重教师深度专业学习的历史表征, 主义形成强调教师深度专业学习的范式表达。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深度学习;全人学习一、问题提出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爆炸与终身学习的时代,学生发展需求日趋多元,教学情境日益复杂,更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以满足社会对教师的期待以及学生发展对教师的需求。

然而,现实中教师学习状况不尽人意,其中浅层学习问题较为严重,往往表现为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式机械、学习知识零散、学习效果不明显。

这种浅层学习难于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为此,教师迫切需要将浅层学习转化为深度学习,从而为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支撑。

那么,到底如何改造教师的浅层学习,促其深度化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一基本问题。

二、教师浅层专业学习内涵及其弊端厘清什么是浅层学习,并揭示浅层学习的弊端,是改造浅层学习的前提。

教师浅层专业学习是指教师为专业发展而学习的动机不足、方式被动、内容零碎、效果不明显的一种学习。

虽然这种学习多多少少会带来一定的学习效果,但是难以满足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时代需求,难以支撑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最终会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基础问题。

真正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学习应该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理念与经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然而,教师的浅层专业学习弊端集中体现为学习逻辑的缺陷、学习历史的受阻与学习风格的受蔽。

首先,教师的浅层专业学习存在着严重的知识逻辑、实践逻辑与存在逻辑三大逻辑缺陷。

深度学习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深度学习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深度学习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漆艳春蔡德清摘要:深度学习与现有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之间存在专业化与综合化、主体性与客体性、人文性与科学性三大矛盾。

通过创建“三位一体”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潜能、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培养具有融合化知识、情境化能力、核心化素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时下基础教育广大教师的行为取向,逐步成为广大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价值选择。

开展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深度学习的开展与现有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之间存在诸多矛盾,迫切需要构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特质深度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过程。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

1.深度学习是教学中的学习,强调教师的引领。

深度学习不是学习者的自学,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一方面学生在开展深度学习过程中,需要的是有逻辑、有体系的知识,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知识,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对当前知识架构展开联想,激活现有的经验体系,将现有知识和自身需要相融合,进行个性化的吸收改造,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深度学习是体验中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投入。

深度学习中的体验,不是简单的肢体活动,也不是盲目的试探,而是在教师组织下开展的有意义的教学体验。

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是容纳知识的器皿,通过教师设计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得以主动经历、探索、发现知识,全身心体验知识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与价值。

3.深度学习是质变中的学习,强调学习的迁移。

学习迁移指的是在某种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对其他学习的影响或在其他情境中的合理运用[2]。

深度学习既强调知识量的积累,更注重知识质的变化。

学生通过深度学习获得一定情境下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师引导下掌握非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将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新的情境下,实现触类旁通的学习目标,教师则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教师成长需要深度学习

教师成长需要深度学习

教师成长需要深度学习教师成长需要深度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专业化,目标要求是发展。

“专业”应该包括教育和学科两大层面。

不论是哪一类的“专业”,其基本特质就是“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专业。

“发展”的道路千万条,归根结底就是学习。

教师的工作内容在整体上都属于学习的范畴,教师的工作成效从根本上讲是由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决定的。

许维诚先生在为《学习科学大辞典》作序中写道:“从个人来说,在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如何快速的获取自己的那一部分知识?随着事业的发展,又如何补充知识来满足新的需要?面对知识本身的不断发展,又如何能做到不落后于时代?这些问题都告诉我们,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的事情。

”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学习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格调。

在时代和教育的发展要求下,作为现代人的教师,则应该进行深度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水平和施教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专业成长。

什么是深度学习?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对此有过具体的定义:“深度学习是指在基于理解的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的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与那种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孤立地存储信息的浅层学习相比,深度学习强调了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批判性的学习。

”在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还是十分重视学习的,但学习的成效却存在较大差异,仔细分析起来,不外乎是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区别。

因此,有效学习一定是深度学习。

一、教师需要学会学习深度学习的起点是浅层学习。

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教师从教的基石,《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该是两个科目: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

”学会学习就是要学会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探索,独立地进行有效的学习。

我们认为,学会学习的突出任务有三个:一是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论文:走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每位教师充满行动力

论文:走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每位教师充满行动力

论文:走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每位教师充满行动力论文:走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每位教师充满行动力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老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先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本文从拓展多种教学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反思、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三个方面探索促进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师专业化;教学模式;教学反思;学习平台众所周知,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它包含了两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也进步的过程。

在国际教师教育的改革中,许多国家开始注意到教师发展的问题。

重新发现教师、促进教师发展将逐步成为21世纪教师实践创新的主流话语。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一种很鲜明的观点,“教师不单是一种职业,且是一种专业,性质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相类似"。

但至今,人们对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仍未形成共识。

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义务。

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

具体表现在:(二)专业道德潜伏危机,教师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在《教师法》中对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育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但是,我们也能看出教师队伍中极个别人员的素质比较差,甚至在职业道德方面是缺失的,所以潜伏着极大的危机。

初中英语课堂深度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

初中英语课堂深度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

初中英语课堂深度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作者:黄建欣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21年第07期【摘要】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学习深度,利用深度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增长英语知识的同时,切实培养出真实可用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而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则是确保初中英语深度学习教学质量的前提,初中英语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学生奉献出高质量的教学指导。

本文在初中英语课堂深度学习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教师专业成长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深度学习的促进价值研究,并进行了初中英语课堂深度学习策略探究,最后进行了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分析。

希望通过实践,能够探索出一条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路径,进一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深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作者简介】黄建欣,福建省莆田市仙游金石中学。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深度学习,与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通过英语教师对于自身专业成长地不断完善,能够在切实提升学生学习深度的基础上,帮助其建立真实可用的英语学习能力,从而取得出色的英语课堂教学成效。

我们在具体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紧抓深度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两条主线,为学生构建起了易于学习、利于成长、益于发展的良好初中英语教学环境,促使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取得了根本性的提升。

下面笔者结合具体初中英语教学的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一、初中英语课堂深度学习的可行性分析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为内容,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方法。

初中英语的课堂深度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

所谓“深度学习”,一方面,要加深课堂教学的深度,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过程深入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取得有效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
深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我始终认为,学校发展的希望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质量,而教师的专业成长质量只有在深度学习中才能得到提升。

教师专业成长要注重教师个人专业化的内涵发展。

不论教育形式如何变化,教师的自我专业修炼是一的。

“三年而立,六年而秀,1年而名”,南年教妻想实现这个日标,就要“学
科知识”“教育知识”两手抓。

而已经走过青年“诚恐期”,走过桃李芬芳的“热血喷酒期”和职称评审的“高级期”"的中老年教师,要想使自己对教育的坚守更加持续,对教育活动的投入更加专注,就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和充电”,将深度学习进行到底。

从学校层讲,要为教师构建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二次成长。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

校应该具有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应该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学校可持发股的工作重点。

学校三项制度建设是促进教师深度学习实现教师二次成长,进而培养名教师的有力保障。

一是校本研修制度。

它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数研活动,不再是单一地传承教学经验统一教学目标进度和规范教学行为,而是亞立专业引领、直接对话、同伴互助、分享交流的研修制度。

它需要教师养成大胆尝试、主动反思的探究习惯,补充课程开发,三维立体地进行课程开发。

2009年底,我教学工作重心以“探究方案”为抓手,合课改,
提出“探究方案”的二次创建形成“组内研讨修订一课后个人反思一组内二次修改反馈检测”"的内循环,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教师“行为”过程,从而打造有效课堂和提高教帅专业水平。

校本研修将为未来的名提供成长的环境气候。

二是教学反思制度。

关国教育家古斯基认为;“教师的态度和理念的改变发生在行为改变之后,而不是在行为改变之前。

"这说明了反思的重要性。

大中学沈茂德校长更精辟地分析道:“教育过程犹如一个耕作过程,教育工作者劳动的程度和工作精细的水平决定着丰收的产量和质量。

”我校的“三度教学反思”制度正是教师耕作过程精细水平的体现。

“度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心待,对某个题解决情况的分析,对潜伏问题的分析。

二度反思: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対重点难点列出解决议程;对学生学的燃、教师教的问题、管理者管的问题的反思。

三度反思:对课程准如何达成的分析;对解决题和改进质量应当建立怎样的策略系统和方法系统;如何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

三个“深度反思”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促进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的提高,使口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深度学习”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

教学反思制度将提速青年教师从“规范化”向“个性化”的第一次飞跃,助中老年教师从“个性化”向“核心化”实现第二次飞跃。

三是骨干教师培洲制度。

骨干教师的传统标准是“上得出好课、教得出好成绩、写得出好文章、做得出好师表”。

我认为现代骨干教师应做到:引领教研朝校本研修方向转化,并能够带头突破教改中的
典型难题;在青蓝工程中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把由“术”向“道”的品位递进作为工作必需,从专业技术提升到专业精神和专业境界提升,从而増强社会对教育的信心,对学校的认同,对教师的尊。

我校将全力打造骨千教师晋级工程,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促使教师以“有作为”求得“有地位”,从内而外地向名师靠拢。

2010年2月5日,我带着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到华东师范大学就“教师的专业成长新思路”冬训三天。

在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引领之后,我再次由衷地体会到深度学习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实现教师的二次成长,促进和深化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