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三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枣庄三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 (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1.占卜是一种起源非常古老的宗教仪式,目前发现最早的卜骨见于辽河上游北岸的富河文化遗址。

商人则特别喜用龟甲,龟甲是南方筮法的工具。

晚商至西周,卜甲之上出现了筮法的易卦,北方占卜与南方筮法这两个不同的系统进一步整合起来了。

这反映了()A.国家统一民族交融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C.区域文明交流发展 D.宗教信仰受政治影响2.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将“天志”(天的愿望)作为治理国家的“法仪”。

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他说:“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这表明()A.儒墨两家思想相互交融 B.神化君权成为社会共识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3.下表为宋与少数民族的和议表。

导致宋朝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放弃以战争手段解决边患 B.改革失败导致的财政困难C.贯彻强干弱枝的统治方针 D.奉行守内虚外的治国理念4.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有关经济活动的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万宝全书》《四民必用》等商人书,《沈氏农书》《补农书》《耕心农话》等农书,以及《杵臼经》《布经》等工艺书。

这说明当时()A.经济发展推动技术传播 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除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工商皆本成为思想主流5.康熙二十六年,清廷以台湾“新经归附,文教初开”为由,批准台地考生另编字号,取中一名。

康熙三十六年闽浙总督郭世隆以台湾“至今已历四科,人文日盛,学诣渐臻”为由,提请“乡试撤去另号,通省一体匀中”。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下表为商周时期有关史官职责的史料由此可知()A . 商朝史官不能干预商王活动B . 商朝史官受制于君主的命令C . 西周政治神权色彩有所下降D . 西周史官不再参与国家管理2. (2分) (2020高三上·辽阳月考) 先秦时期,青铜器、铁器等生产工具的制造和改进,制陶、制酒等工艺的完善,建筑的进步及其材料的改进等,很多是工匠们经验的结晶。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A . 生产技术的革新源自劳动人民的实践B . 中国手工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C . 青铜农具代表了农耕技术的最高水平D . 手工生产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3. (2分) (2019高二上·淮南月考) 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

而司法官吏在决议时也常常追求“应合古义”,从而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

该现象反映出()A . 司法官吏判案依据是四书五经B . 皇帝的诏令必须符合司法程序C . 司法成为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D . 学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4. (2分)《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

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A . 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B . 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C . 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D . 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5. (2分) (2019高二上·宁波期中) 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

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

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A . 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B . 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C . 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D . 对最高统治地位已无兴趣6. (2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期中) 下列搭配错误的是()A . 女真族——阿骨打——金B . 契丹族——阿保机——辽C . 党项族——元昊——西夏D . 蒙古族——成吉思汗——元7. (2分) (2020高二上·正定月考)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2021-2022年高三9月统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9月统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2021年高三9月统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xx年12月,“历史形象史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与会学者认为,以往的历史研究多以文字资料为主体,而形象史学则以形象资料为主体,这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以下对象适用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的是A.岩画、造像B.铭刻、史书C.器具、传说D.服饰、论著2.《汉书》记载:武帝“用主父僵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

武帝这一举措A、分割了王国管辖土地 B.导致了郡国并存C.完善了地方行政体系D.变革了宗法制度3.亚里士多德指出,判别一个城邦,不是以人口、城垣等为标准,而是要看它是否由公民组成,“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

此论述反映了雅典城邦的A.地域性特点B.分散性特点C.独立自主特征D.民主管理特征4.下面是1901年慈禧太后在北京颐和园乐寿堂接见外国公使夫人的合影。

此照片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背景是A.中国大门被迫打开B.社会习俗日益西化C.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加强D.清政府即将推行“新政”5.以下节选自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天津市宜传抵制日货的一首歌谣。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应是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6.“二月革命之谜”指的是1917年2月23日一3月1日(俄历),那个曾经看似强大的沙皇制度在短短的八天时间里面土崩瓦解了。

下列结论有助于揭开这个谜底的是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这里的“新篇章”包括①工作重心转人城市②进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③面临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④实现全党思想高度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周恩来曾说:“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试卷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试卷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试卷说明:1、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4小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的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考生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

)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3.“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述。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决,良知两字是参同。

”该诗作者的核心主张是A.“克己复礼”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经世致用”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5.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6.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7.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I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答在答题纸规定位置内,超出部分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 狂热的图腾崇拜B. 农业为立国之本C. 迷信落后的思想D. 对商业的不重视【答案】B考点:重农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得到历史结论的能力,考查的是对小农经济的理解。

“社稷”一词代指国家,体现了农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在国家中所占的地位,故选B。

2.“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落后性C.封闭性D.稳定性【答案】A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题干反映的是小农辛勤劳动还会受到水旱灾害的影响以及横征暴敛之苦,小农卖田宅和卖子孙来抵债的现象存在,所以体现的是其脆弱性,故选A。

3. “(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手工业的进步B.铁器牛耕的使用C.诸侯国的改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

题干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的变化,即这时土地属于个人所有,可以自由地买卖转让,这种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有直接密切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最能体现生产力发展的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改进,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才有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即题干所述现象,答案为B。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历史9月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历史9月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三历史9月质量检测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7小题,每题2分,共54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便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

这表明A.铁农具在农业也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B.铁农具已经在全国范围使用C.河北、辽宁地区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 D.铁犁农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2.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C.筒车已经用于农田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3.明朝中后期肩,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续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A.封建白然经济日益解体 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渐成为主导4.宋朝规定:“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

房亲着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

”(《宋刑统》卷13)这说明宋朝A.田业买卖还会受到家族宗族势力的干预 B.执行“不抑兼井”的土地政策C.买方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自由意志买卖田业 D.朝廷对民间土地买卖管理较弱5.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

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

”材料反映了()A. 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B. 小农经济走向衰落C. 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6.《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真题

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真题

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一、单选题1.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历史由部族时代到封邦建国,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

孔子说,夏商周三代之间是“相递损益”的关系。

这说明()A . 方邦联盟是当时华夏政治的共同体B . 中原文化是各部族聚合裂变的产物C . 西周的封邦建国是一项伟大的创举D . 华夏文化体系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2. 北魏道武帝拓跋硅雄心勃勃率兵伐燕,部下思北还。

他说:“四海之人,皆可为与国,在吾所以抚之耳,何恤乎无民?”拓跋硅的话()A . 具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B . 具有大一统的家国意识C . 具有仁政亲民的政治思想D . 具有崇尚武力的统治理念3. 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 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B . 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C . 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 . 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4.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有的地方仕绅以维护纲常名教的名义组织起来镇压这场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部分仕绅开始质疑皇权体制,公开向其挑战。

这一变化说明()A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仕绅代表了先进生产力B .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仕绅代表了资本的力量C . 民族危机冲击了传统的政治思想及其秩序D . 从太平天国到维新变法仕绅阶层的大分裂5. 辛亥革命后,据当时《独立周报》记载,有人曾与农夫交谈,问其代议制及选举投票的好处,农夫皆瞪目而不解,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

”这说明()A . 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需先解决土匪问题B . 《独立周报》认为共和政治不适合中国C . 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想的影响极其有限D . 当时的中国农民反对民主与共和的政治6. 民国七年底,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认识到,“自从机器发明、工业革命以还,生计组织起一大变动,从新生出个富族阶级来。

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偏枯也愈甚。

历史丨2023届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历史丨2023届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枣庄三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9月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第Ⅰ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1.据《竹书纪年》记载,西周末年,幽王宠幸褒姒,废太子宜臼及其母申后,立褒姒为后,以褒姒子伯服为太子。

申后之父西申侯联合缯国等诸侯和犬戎,与王军战,幽王和伯服均被杀,西周灭亡。

西申侯等诸侯共尊宜臼为周王,即周平王。

该事件表明当时()A.贵族等级秩序败坏B.宗法制已不被认可C.诸侯竞争愈演愈烈D.中央集权遭到破坏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

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

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

这反映了()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仁之美者在于天。

天,仁也”“人之主大,天地之参也”“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君子(一般指高层)是社会民族的栋梁,可以驾驭万物,自然也就是人民的父母。

由此可知,董仲舒()A.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B.强调完善个人的修养C.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D.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4.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

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5.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

历史--枣庄三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史--枣庄三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0-202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测试时间:2020年9月第I卷(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B.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C.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倾向于以“礼仁”为核心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国家,而荀子则倾向于以“礼法”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

这说明先秦儒学A.强调仁义礼法B.成为主流思想C.主张中央集权D.蕴含统一思想3、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

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4、宋代主管沿海港口对外贸易的机构为市舶司,其长官初由当地知州兼任,后由中央派驻地方的各路转运使兼领其事,最后才设立专官专司其职。

这反映了宋代A.海外贸易带来的税收有限B.地方财政自主权逐步增加C.地方机构职能由紊乱到清晰D.海外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5、宋朝明确规定,地主打死佃客,减罪一等,发配邻州。

而在《明律》中规定:“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叫殳六十”,还要“各计一日追给工钱六十文”,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代法律的内容更加细密严苛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社会矛盾日趋缓和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7、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

山东省枣庄三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山东省枣庄三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山东省枣庄三中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自1950年到1952年底,我国农产品采购价格提高了21。

6%,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了9.7%。

工农产品比价平均指数以1950年为100,1952年则为90。

3。

这一变化说明我国当时A.土地改革推动了工业化B.农业生产有了快速发展C.国家干预经济效果明显D.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拉大2.1954年前后,毛泽东多次以瑞金时代“左"倾错误的教训提醒全党:“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A.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路线B.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C.要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C。

中国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D.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4.“新阶层”党员指非公有制单位中的党员,下表“新阶层”党员比例变化反映了A.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健全完善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5.下图是1998—2008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及占外贸比重情况图。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A.高新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大B.科技创新能力进步明显C.高新技术产品成为经济发展动力D.高新科研水平居世界前列6.雅典(伯里克利时代)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有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山东省莱西一中、高密一中、枣庄三中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在线)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山东省莱西一中、高密一中、枣庄三中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在线)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山东省莱西一中、高密一中、枣庄三中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在线)联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20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

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

”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A. 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B. 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C.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D. 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及“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政体强调贵族在政治统治中的重要作用,即君主的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故B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是继承方式并非是政体,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可知,此政体并不是君主专制政体,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贵族在政治统治中的重要作用,而D项没有体现贵族在此政体中的作用,故D项错误。

2.下面秦朝部分法律反映的是A. 农业上的精耕细作B. 法律体系十分完备C. 经济管理的军事化D. 户籍管理较为严密【答案】C【解析】【详解】“中央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奖罚制度十分明确”“严格明确规定”说明秦朝对于农业管理非常严格,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秦朝对于农业管理的措施,不是说农业上的精耕细作,排除A;材料中只是针对农业管理的法律条例,并不能说明法律体系十分完备,排除B;材料不是说明对于户口的管理,排除D。

故选C。

3.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