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篇
2024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2024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1f3f62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a.png)
2024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024年,《港珠澳大桥》成功建成并开放通车,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里程碑意义的工程项目。
作为中国首个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桥,它不仅是一项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一项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工程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以下是我对《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
首先,我被大桥的壮观景象所震撼。
从远处望去,大桥犹如一条镶嵌在大海中的巨龙,蜿蜒曲折地延伸在天际线上。
大桥的主桥跨度超过50公里,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令我不禁感叹人类的力量和智慧。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从不同角度和高度欣赏《港珠澳大桥》都能感受到它的雄伟和美丽。
大桥上的灯光璀璨夺目,绚丽多彩,为整个大桥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
其次,在穿梭于大桥之间,我感受到了高效便捷的交通流动。
大桥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通行的需求和安全性,不仅有专门的车道和设施用于汽车通行,还有專門的行人和自行车道。
无论是地铁、公交还是私家车,通行大桥都变得快捷方便。
通过大桥,我可以方便地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大大缩短了交通时间,增加了各地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这对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我深刻感受到大桥背后蕴含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建设的艰辛。
《港珠澳大桥》是一项高度复杂、充满挑战性的工程项目。
为了克服海底坑陷、航道拥堵等问题,工程团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技术手段。
例如,施工中使用了大规模的人工岛,通过填海造地以承载大桥的重量;还采用了世界首创的“海上抽水”技术,使得桥墩安全地建立在深水区。
这一系列的工程创新和技术突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程建设的实力和创造力。
最后,我认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不仅是一项交通工程的成功,更是一种城市凝聚力的象征。
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作为中国南部沿海的重要城市,它们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早已密不可分。
大桥的建成,进一步加强了三地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和经济的发展。
同时,大桥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增加了居民的福祉。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00字(优秀7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00字(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95b3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8.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00字(优秀7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中国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
其中,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由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和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两个人工岛隔海相对,中间海浪翻飞,气势壮阔。
珠港澳大桥的修建通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座大桥的通车将极大得缩短澳门、香港、与大陆之间的时空距离,三地之间的交流将会更加紧密,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这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地的经济会因此而得到更强的辐射,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这对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也大有益处。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二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0多年前的1957年,在壮阔的长江上,一座巍峨秀丽的“梦想之桥”――武汉长江大桥凌空飞架,成为连接中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0多年后的今天,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以靓丽的容颜横卧伶仃洋上,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飞越沧海百年的历史风云,展现新时代中国的雄健风采。
观看完记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后,我的思潮澎拜海天之间,久久不能平静。
60多年前,建设万里长江一桥,需举全国之力;而今,一座座大桥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峡谷,不断刷新世界之最。
身为中国交通建设者的一员,想到我也为祖国的交通建设贡献了绵薄之力时,一股豪情便涌上心头。
作为中交青年,我要争当甘于寂寞的大桥建设者,争当锐意进取的技术开拓者,为如期圆满完成孟州黄河大桥工程建设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三10月23日上午,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2024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5篇)_1
![2024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17bb5fc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03.png)
2024港珠澳大桥观后感(5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因为有了比天空更宽阔的人的胸怀,一架倾注了施工人员十几年心血,联通香港、珠海、澳门的跨海大桥,于10月24日正式通车了,这就是伶仃洋上腾飞的巨龙——港珠澳大桥。
一个伟大的奇迹!影片《港珠澳大桥》以大桥建设最后一节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主线,真实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及施工的艰辛。
整个施工期间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建设沉管隧道,沉管一共有33节,每节重达8万吨,在海底对接的误差率只能在2—3厘米,如此高难度的精细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在沉管的关键时期,工作人员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对数据进行反复的测量、计算和调配。
在建第15节沉管时,遇到海底淤泥填平了历经重重困难构建的沟槽,导致安装失败,要将沉管重新运回岸边,令很多经过多日劳累的工程师都流下了眼泪。
是啊!多么沉重的打击,看的我也是泪流满面。
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对接成功后,工程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终于可以安心地好好睡一觉了,看他们不择而眠,我已经难以自抑,和他们相比,自己是那么的渺小。
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了,总工程师林鸣完成了他的大桥马拉松梦,看的出他是那么的自豪,沧桑的脸上挂着的笑容看起来是那么的美。
年轻的工程建设人员,带着自己的爱人和他的“第二情人”合影留念是那么的幸福!这其中又有多少人在建大桥的过程中结婚生子,有多少对夫妻并肩作战,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观看影片《港珠澳大桥》,从开始感叹这一超级工程的宏伟、壮观,到后来对晒得黝黑的工程师们油然而生的敬意,我感觉到了路桥人的伟大与不凡。
是什么样的情怀让他们不畏艰难,不分昼夜的为一件事去坚守、去努力、去付出!是他们宽阔的胸怀!是他们坚定的信念!是他们忘我的崇高境界!港珠澳大桥的成功通车,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祖国的强大,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从此以后,香港、珠海、澳门的距离不再遥远,伶仃洋上人们将不再“叹息”!向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师以及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致敬!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去观看《港珠澳大桥》这部电影,看着看着,我不由地发出感叹;港珠澳大桥真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骄傲,更是中国工人科技创新,勇于拼搏的见证,这就是中国力量,厉害了,我的国。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488e97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c.png)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第1篇:《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这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纪录的故事之一港珠澳大桥。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港珠澳大桥这一国家工程、国之重器的背后,是一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桥梁建设者队伍。
建设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历时14年,建设者们顺境不骄、逆境不馁,在伶仃洋上“作画”,在大海深处“穿针”,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彰显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奋斗精神。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是我国自主创新发展的又一进步,依靠内生动力解决了前进中的问题。
建国以来,**凭借勤劳智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港珠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所遇情况纷繁复杂,建设者们集思广益,遇到问题勇于面对,积极解决,不断地改良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棘手问题,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作为一名中交高速人,我们在学习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精神的同时,更应该把学习的精神融入自己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勇于攻坚克难,为中交高速未来发展做出新贡献。
看完基建工程题材纪录片“港珠澳大桥”,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感受到我们祖国基建工程的强大,在浩瀚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就像一条巨龙飞跨三地,将*、*和珠海连为一起,从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时间,长度达55k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港珠澳大桥是一部我观过的最具震撼力的记载片,剧中讲述了港珠澳大桥这个超级工程建造的不易。
她是世界史上一大奇迹,是建筑工程中一个新的标杆。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历时近十年的施工扶植,饱含着国家对这项巨大工程的看重,也饱含着所有施工人员的*勤的汗水和默默无闻的支付。
打破了重重的阻力与施工上的历史*难题,都在充溢智慧的扶植者手中一步步霸占,谱写了*桥梁史上新的篇章,令世界桥梁专家为之赞叹,为之敬重。
本是“天方夜谭”,不服输的*人硬是把它建成了,不能不嗣魅这是桥梁史上的巨大奇迹和创举。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276753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b.png)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精选篇1《港珠澳大桥》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纪录的故事之一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国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
影片中真实的记录了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从复杂的海洋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常的跨海距离,可以说每一个项目都是在挑战工程师们的极限,经过六年的时间,完成了跨海大桥,海底遂道,人工岛的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更为中国工程师和工人们完成如此浩瀚工程而震撼。
观看影片后,对于我作为隧道设计者来说,受到很大启发,首先让我感动的是工程师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影片中很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海底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安全,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实验数据不厌其烦的搜集和反复的推敲,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示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心灵上的感动。
对于我们现实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施工条件不足等等,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第二让我敬服的是探索创新,大桥离各个机场非常近,每天有数架飞机从大桥头顶飞过,有数艘轮船经过,桥不能太高,影响航班,那就只能是隧道,因为太长,中间没有岛屿,只有建造人工岛。
而人工岛普通建造行不通,只能以圆钢筒代替,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建造人工岛所需要的所有圆钢筒全部制成,但是隧道安装,圆钢筒安装所遇到的许多难题给工程师们带来了空前绝后的挑战,历史上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只能自己摸索创新,一个个创新,创造出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一个个摸索,摸索出港珠澳美好发展前程。
这座大桥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与自强不息,创造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超级工程。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精选篇25月17日晚上,我们全体项目员工一起在影院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记录片。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38a39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0.png)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看了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电影,那感觉就像是被超级英雄的故事震撼到了一样,只不过这超级英雄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建设者们。
电影一开场,看到那片茫茫的大海,我就想,这要在上面建一座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啊。
可是咱中国人就有这个本事,把“天方夜谭”变成现实。
那些工程师们,就像是一群超级聪明的魔法师,拿着图纸和各种仪器,对着大海开始施展魔法。
这座桥可不像咱们平时看到的小桥,那是超级复杂的大工程。
从打桩开始,我看着那些巨大的桩子被一点点打到海底,就好像是在给大海的底下种上一颗颗超级坚固的大树根,要让大桥稳稳地站在上面。
电影里那些建设者们面临的困难可多了去了,狂风巨浪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坏家伙,老是来捣乱。
有时候刚弄好的东西,一下子就被海浪给毁了。
可是他们没有放弃,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顽强。
还有那个沉管对接,我的天呐,这就像是在大海里玩超级精密的拼图游戏。
那误差得控制在很小很小的范围内,感觉比我小时候玩的那种最小块的拼图还难。
那些建设者们在水下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我在屏幕前都替他们捏把汗。
每次对接成功一点点,我都想欢呼起来,就像自己在玩游戏过了一个超级难的关卡一样。
当看到港珠澳大桥最终建成的时候,那场面太壮观了。
桥像一条巨龙一样横跨在大海上,连接着香港、珠海和澳门。
这不仅仅是一座桥啊,它就像是一条把三个地方的人们紧紧拉在一起的友谊纽带。
以后三地的人来往就方便多了,可以互相串门,做生意,就像走亲戚似的。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里满满的都是自豪。
咱们中国人真的太牛了,只要想干成一件事,不管多困难都能克服。
这港珠澳大桥就是一个超级大的证明,证明了咱们中国的实力,也证明了咱们中国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我就想啊,以后要是我在生活中遇到啥难事,就想想这些建设者们,他们那么大的困难都能解决,我这点小问题算个啥呢?。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7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e71ee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7.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7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看完基建工程题材纪录片“港珠澳大桥”,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感受到我们祖国基建工程的强大,在浩瀚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就像一条巨龙飞跨三地,将香港、澳门和珠海连为一起,从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时间,长度达55Km的超级工程为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带来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中交建设者,虽未参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但我从内心感到无比骄傲,在深海中建设大桥难度更大,尤其是世界最大沉管从加工到运输、安装至最后合龙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号称世界最大难度的“深海之吻”E30节沉管在环境复杂的海底受多种环境介质影响,最终实现了无人准确对接。
中交集团承建的海底隧道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沉管工艺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沉管隧道,不仅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也反映了世界最高水平。
从事建筑行业马上快十年了,时常也会问自己“累吗”,回答是“累!”有时候也很苦恼,“离家太远了,不能照顾日渐老去的父母”“放假时间太少了,不想和我的那个她一直异地”……但如果问自己“要放弃吗?”我会非常坚决地回答“不!”理由只有一个,望着一座座平地而起的桥梁,看着他们由自己的努力,一天天的打造成一座城市的血脉,满满的自豪,足够填补我所有的遗憾。
今后我们会继续向港珠澳建设者学习,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绽放风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为了学习敢于攻坚克难的劳动精神,资阳项目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港珠澳大桥纪录片》,影片讲述的是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的珠港澳大桥全长55公里,造就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的艰辛过程。
港珠澳大桥是所有参建工程师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跨过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整部记录片气势恢宏,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一种自豪;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并不是大桥的建成,而是建造过程中的建设者面对挫折的勇气。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3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dee4476f1aff00bfd51e6d.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3篇1《港珠澳大桥》以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后一节沉管E30号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展示了大桥项目涉及地质、水文、环境、防风以及满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复杂的建设难题,将大桥主体工程桥、人工岛、隧道三大部分的理念和世界领先的关键技术如万花筒般呈现出来,大桥的建设者孤岛筑梦、奋战七年的峥嵘岁月载入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史册,举世瞩目的大国工程闪耀伶仃洋上。
港珠澳大桥的完工是世界的又一大奇迹,这份奇迹的创造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夜以继日的付出及精诚通力的合作。
在伶仃洋上“作画”,在大海深处“穿针”,我们的工程师顺境不骄,逆境不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海上搭积木,海底穿针线,为了对接34个隧道结构,数万吨沉管在13米至44米不等的水深处进行无人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滴水不漏。
展现了 __的风采,造就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持之以恒。
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就就骄傲自满,不求上进。
要有明确的工作,对于每一件小事,都要认真对待,不要敷衍了事。
要培养自己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毅力和韧劲,干一行爱一行,保持对于职业的敬畏心和忠诚度,做一个工作中的好工匠。
作为工程师,我会以工匠精神为榜样,扎扎实实一步步走,精益求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2《港珠澳大桥》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纪录的故事之一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国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
影片中真实的记录了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从复杂的海洋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常的跨海距离,可以说每一个项目都是在挑战工程师们的极限,经过六年的时间,完成了跨海大桥,海底遂道,人工岛的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更为中国工程师和工人们完成如此浩瀚工程而震撼。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通用25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通用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32d63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2.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通用25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1“我建桥我骄傲”,把港珠澳大桥比作自己的情人,这些都是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建设者们的心声,发自肺腑。
影片沿着E30沉管作业为主线,演绎了国之重器、国之桥梁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现实工作带来了很大启发,只有一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要把事情做对,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也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每一步都要脚踏实际。
严谨的工作态度,节约就是利润的目的,严格控制制造成本,是我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2观看影片后我不禁为如此伟大的工程赞叹,感叹大桥的气势恢宏,感叹建筑大桥的众多阻碍,感叹建筑者们坚韧不拔地克服重重困难。
港珠澳大桥突破了以前的建桥工程;提出了大胆的构思,兴建人工岛;一半是桥,一半是隧道;这座桥体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毅力,建筑者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是用信仰在完成工作,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动。
于此同时,我也联想到了现实工作,我们总是习惯在工作中找困难,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勤动脑勤动手,脚踏实地,用办法解决困难!《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3作为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场55公里,海底隧道6.7公里,历时14年,总投资1200亿元。
这些震撼世界的数字背后,是建设者们共同努力创造的奇迹,作为一名中交人,我感到热血沸腾,无比自豪。
影片一开始就从多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这座世纪大桥的恢弘与壮丽,远远的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整个施工期间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建设沉管隧道,一共有33节,每节重达8万吨。
影片以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后一节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真实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以及施工的艰苦。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4dad1458fb770bf78a5536.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1 俗话说“耳闻不如眼见”。
爸爸带我到港珠澳大桥珠江口岸,亲身感受这个超级大工程。
我们来到出发平台,一股温热湿咸的空气迎面扑来,海风轻轻地拂过脸颊,舒服极了。
蔚蓝的天,悠悠的云,茫茫的海水,来往的车辆。
它们与那犹如巨龙横空出世的港珠澳大桥形成一幅隽妙的“中国画”。
我们不约而同地按下拍摄键,记录这美好瞬间。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飞越珠江出海口一片2100平方公里的水域,自古称为伶仃洋。
说到伶仃洋,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马上想到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呢?伶仃洋又称“零丁洋”。
当年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过伶仃洋时曾悲叹:“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他感叹家国之恨,进而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气,那舍身取义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文天祥绝不会想到,700多年后,与他艰难过伶仃洋时的悲愤情绪截然相反,他的“后人们”能开开心心地登上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方便地跨过伶仃洋。
我们乘上通行大巴,驶上了港珠澳大桥。
透过宽大的车窗,眺目远望,阳光下蜿蜒伸向远方的白色桥体变得清晰,微微起伏的湛蓝海水和天空中不时掠过的飞鸟,让这幅“中国画”更加赏心悦目。
“哇,好美啊”“噢,真是壮观”……乘客们情不自禁地发出声来。
大巴在“画”中高速平稳地穿梭,九州航道桥的“风帆”塔、海岸线与城市高楼相得益彰。
江海桥的3只出水“海豚”灵动活泼、栩栩如生。
嵌有“中国结”的青州塔桥,如同海上的灯塔,寓意着三地共同开创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未来。
宏伟的港珠澳大桥,怎能不让人惊叹:“厉害了,我的国”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2 今年的10月24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了。
这座历经6年调研和8年施工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影片一开始就从多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这座世纪大桥的恢弘与壮丽,远远的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861cad89eb172dec63b712.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篇港珠澳大桥是国之骄傲、中交之骄傲,观看完《港珠澳大桥》影片后对此感触尤为强烈。
那么,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篇,欢迎大家来参阅。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货车聚集、人流涌动——港珠澳大桥24日9时正式通车运营。
当天,记者在珠海公路口岸现场看到,首批满载货物的货车快速过关,旅客出发顺畅,标志着历时九年建设而成的这座“国之重器”正式走入普通百姓生活,开启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崭新未来。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据珠海市口岸部门介绍,大桥通车后,可通行车辆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车、货运车辆、跨境私家车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桥实行客货分流,口岸穿梭巴士是粤港及港澳口岸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提供频密接驳服务。
珠海、香港、澳门三地口岸均实行24小时通关,其中珠澳之间采取“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创新模式。
此外,三地口岸均为港珠澳大桥的旅客提供多种多样的出入境交通换乘方式。
通车当天,“便利”是大桥给群众的最直观感受。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旅客很早就抵达珠港出境大厅,希望尽早上桥体验。
常年在香港居住、生活的珠海市民张贵莲特意提前一天乘船回到珠海,就是为了在大桥通车运营后,体验搭乘穿梭巴士返回香港的便利生活。
她说,自己此前每次都要搭车、乘船,花费3个小时以上才能从香港回到珠海,如今大桥通车运营,她的行程已经缩短到最快两个小时以内,换乘难度也显著降低。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我打算每周都回家一次。
”她说,“这是国家的大工程,更是我们老百姓的福音。
”大桥的通车,还让粤港澳三地众多企业触摸到了市场的喜人前景。
经营业务涵盖国际物流、仓储物流、代理通关等服务的稳建供应链公司市场总监李梅蕊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让企业极大地节约了运营成本,促使业务更好地辐射到云南、贵州等地,预计业务会有20%至30%的增长。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bffa8a79563c1ec5da7181.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港珠澳大桥跨,一座主要连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钢铁巨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3篇,供大家参考。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1 “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中交人!”这是我看完影片后发自内心的感慨。
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也掩饰不住我作为中交人的幸福。
在广袤的伶仃洋上,横卧着这样一条跨海长龙:它集桥梁、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工程,也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海洋工程,建造过程中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
它就是港珠澳大桥。
这是一项4000人共走钢丝完成的工程。
施工用了7年,设计也同样用了7年。
岛隧部分总共涉及到一百多道工序。
整个工程也是边勘察边设计,边设计边施工。
真真的:不可思议。
整合全球资源是做事的正确方式,但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
想向国外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工程师去的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我们的人员在日本学习到了最先进最精准的细节,然后加进了自己的思维,加进了适合我们国家的技术,我们成功了。
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的心血,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的智慧。
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国家的力量。
尤其难忘的是那段潜水隧道,我们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我们原本要向国外买这项技术的要领,哪里知道他们漫天要价,他们其实我们中国民族的行为和眼神令我们难以忍受。
我们的科技人员一咬牙一跺脚,从此后开始了自己没日没夜的研究,从此也开始了自己没日没夜的实验,头发由黑变白,思维也越发灵秀,从此诞生了这灵秀的跨海大桥。
五十六公里,这只是一段很小的距离,可是这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也是一段人类的桥梁发展史。
这哪里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这哪里是“图纸简单,进程快速”。
这分明就是我们向桥梁发展史的冲刺,这分明就是我们向世界桥梁发展史的挑战。
我们的工程师,我们的设计师,我们的工程人员,他们牺牲了自己美好的十四年的年华,证明的自己的价值,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寒来暑往,多少个难关攻克。
2023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7篇_1
![2023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7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2789031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7.png)
2023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7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为了学习敢于攻坚克难的劳动精神,资阳项目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港珠澳大桥纪录片》,影片讲述的是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的珠港澳大桥全长55公里,造就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的艰辛过程。
港珠澳大桥是所有参建工程师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跨过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整部记录片气势恢宏,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一种自豪;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并不是大桥的建成,而是建造过程中的建设者面对挫折的勇气。
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是遇上失败更能展现出工作人员对大桥所付出的心血。
在建E15号沉管时,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的淤泥填平了历经重重困难构建的沟槽——安装失败,要将沉管重新运回岸边,这件事令很多经过多日劳累的工程师都流下了眼泪。
最后,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对接成功后,很多几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员都因为太困了而就地而眠。
这令我们很是感动。
大桥的工程人员早已把这个项目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
有工作人员打趣的说,大家都有两个恋人,一个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个就是大桥这个项目。
结婚生子和建桥都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影片结尾,体现了伟人邓小平写的诗词:“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在这句诗词里,我看到了一波又一波的台风并未击退工程建设者们前进的心;看到了建设期间建设者们为它熬过的一个又一个夜;读到的是为大家舍小家的家国情怀,这是大国的骄傲,是我们民族的自豪,也是作为一名工程建设者的自豪。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去观看《港珠澳大桥》这部电影。
明媚的阳光,一碧如洗的天空,似乎正显现此刻我们的美好心情。
电影的前半部分介绍了我们国家的建桥历史以及港珠澳大桥的特点,后半部分全面展现了建设港珠澳大桥的艰辛。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最大的两个特点:长、坚固。
它横跨伶仃洋,全长约五十多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达6。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f1c5f2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3.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港珠澳大桥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港珠澳大桥》的电影。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它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横跨在广阔无垠的伶仃洋上,这条长长的巨龙把珠海、澳门和香港连起来了。
港珠澳大桥最难的工程就是建造水下40米,长6.7公里的海底隧道。
可是,当在沉放第15个沉管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工人们两次尝试将大大的沉管放入深不见底的海水里时,都被勇敢的潜水员阻止了,潜水员说:“海底有大量的淤泥不能放下沉管。
”可是工人们并没有放弃,一个月后仍然进行了第三次尝试。
终于,第15个沉管成功放入了大海里。
我觉得工人们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渝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全长55公里。
这座世纪大桥的宏伟与壮丽,远远地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贯穿整个电影的,是情感。
尽管大桥是现代史上最长海上桥梁,建造过程亦有多项“世界之最”,但闫东导演没有花太多篇幅着墨于大桥的.雄壮宏伟。
正如影片中,“比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导演的视线,着眼在每一个大桥建造者的传奇。
因此,对比起数据成就,电影演绎的是真实,是有温度的“匠心”。
为了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花了六年去筹备,用了八年去建设,四百多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
这么多工程人员的青春,便放在了这大桥建设上。
有人从二十多岁干到三十多岁,也有三十多岁,现在已成中年男子。
从前的单身汉,转眼成家立业,却不忘了穿着婚服在即将竣工的大桥上走走拍拍,有人携妻带眷到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为大桥奋斗,一座桥,有汗水,也有泪水。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0d137b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5.png)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当我观看关于珠港澳大桥的电影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读到这里我感觉这座大桥的建造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奇迹。
影片中展示了那浩瀚无垠的伶仃洋,在如此宽阔、波涛汹涌而且地理环境复杂的海面上建造大桥,这是多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每一个桥墩的伫立,每一段桥面的拼接,这里面包含着数不清的工程难题。
像在深海中打桩,那可不是在陆地上轻易就能做的工作,需要精确控制各种数据,稍有偏差,可能就前功尽弃。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伟大的古代建筑,比如长城,不过长城是可以依山势而建,有更多可借助的地势条件,可珠港澳大桥却是在茫茫大海上从无到有。
特别触动我的是建设者们的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工程师们为了解决一个连接技术的难题,无数次的试验,日夜不休的研究,不怕失败。
他们的脸上有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执着。
我就在想,他们为什么能够如此坚持?后来我明白了,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座连接三地的交通枢纽,它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
它代表着中国人敢于挑战不可能,敢于突破极限。
我觉得导演想表达的也是这种民族自豪感和工程人的伟大奉献精神。
从这部电影我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我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想要退缩。
比如说我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语法难题和生词就产生放弃的念头。
可是跟这些建设者相比,我的那些困难简直微不足道。
这座大桥的建成也给了我未来的启发,在之后再遇到困难时,我要像建设者们一样,勇敢面对,坚持到底。
对了还想说,这座大桥也体现了一种协同合作的精神。
工程师、技术员、建筑工人等等来自各个岗位、各个地区的人汇聚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
这种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任何团队工作或者生活场景中,都要学习这种协同合作的精神,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751ae9a27d3240c8547ef21.png)
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11篇)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兼具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它将香港、澳门、珠海三地连为一体。
下面我们来看看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11篇),欢迎阅读借鉴。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5月17日晚上,我们全体项目员工一起在影院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记录片。
在一个多小时的观看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中交建设者们在工程建设中表现出来的聪明和才智所折服,被他们不惧困难,百折不饶的精神而感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桥梁创造了众多的“世界第一”,这其中有很多是我们中交人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大桥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也成了我们中交人引以自豪的强项之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大桥,被英国人称之为世界第七大人工奇迹之一。
六百年前,当文天祥一身枷锁,被忽必烈的军队押着从这个地方经过,回中原赴死时,他满腔的爱国情怀中有多少悲愤与痛苦呀?那时的亡国耻辱与现在国人的自豪感是多么让人感慨!物是人非,然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那份爱的情怀却是一样的。
港珠澳大桥带给了我们不仅只是眼前的奇迹,通过完成这样一座大桥。
我们中交集团建造跨海大桥的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将过去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行,同时也会将时空的距离越拉越小。
一个个割开血脉和亲情的天堑将不复存在。
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看到大湾区经济带将在这里形成,它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热土。
我们是一群建设者,更是一群拓荒者,我们创造的不仅是实体的奇迹,更是在修筑起祖国繁荣强大的基石。
我们中交人在用自己的那份担当,在用林鸣那样的敬业精神,与亿万中华儿女一起用我们的勤劳与智慧,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港珠澳大桥》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纪录的故事之一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国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23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a3fd3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0.png)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23篇)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篇1虽然早已久慕港珠澳大桥的盛名,却是一直无缘得窥其貌。
正好,学校组织我们去观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我才有幸一睹其风华绝代的英姿。
晓月银钩花初绽,歌舞瑶台宴正欢。
玉皇酒醒寻碧带,唯见游龙卧清湾。
举世闻名的港珠澳大桥,东西绵延数十公里,沟通港珠澳三地,如一条巨龙,静卧在伶仃洋的万顷碧波之上。
远望港珠澳大桥,它真的彷如一根仙人们遗落人间的玉带。
它纤细柔美,蜿蜒绵长,悠悠渺渺,伸向天际,又在人们目力所极之处消失于云海之间。
近看港珠澳大桥,它却是一条遒劲有力、雄伟壮观的钢铁巨龙。
它如同是堕入人间的敖广,一会儿作神龙摆尾状戏水弄澜,一会儿又逞飞龙在天状怒射苍穹。
在它身上,刚与柔被同时赋予;在它身上,力与美在双双绽放!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主桥东起香港新界大屿山岛西北部散石湾,向西依次经过珠江口铜鼓航道、伶仃西航道、青州航道、九洲航道,止于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全长约55公里,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海底隧道长6.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此外,大桥还在沿途设置了多个观景平台,从上面一览碧海、蓝天、绿岛、白云,非常惬意。
大桥下还有许多绝美的海岛,日落时便有最美的景观。
如若到时,你也正好驾车路过,便就能有幸领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港珠澳大桥的壮伟,不仅源于它的气度和绝美,更源于人们为它所耗费的心力和汗血!港珠澳大桥的构想最初在1983年提出,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总投资达720多亿元。
整个工程,从立项、审批到设计、建设,无数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45491b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a.png)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看了关于珠港澳大桥的电影,我心里就像有只小兔子在蹦跶,特别激动。
电影里那珠港澳大桥,可壮观啦。
它就像一条超级长的巨龙,横跨在大海上。
那桥身的颜色在阳光下闪着光,感觉像是给大海戴上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电影里有很多工人叔叔阿姨的故事。
他们在海上建桥,那可不容易。
大海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就狂风大作。
我看到有一次,大风暴来了,海浪就像一座座小山似的扑向建桥的地方。
那些工人叔叔阿姨们紧紧抓住东西,不被海浪冲走。
他们的脸被海风吹得通红,衣服都湿透了,可是眼睛里还是透着坚定。
就像我们在学校参加拔河比赛的时候,不管对方多强,我们都不会轻易放弃,要坚持到最后。
还有啊,建桥的时候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
比如说,要把那些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放到海底。
这就好比我们搭积木,要把一块很大很重的积木准确地放在合适的位置,可难了。
但是那些聪明的工程师们,想了好多办法。
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这座大桥建好了,它的用处可大了。
它把珠海、香港和澳门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以前,从香港到珠海要坐好久的船,还会晕船呢。
现在有了大桥,很快就能到达。
就像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小伙伴,串门儿变得特别方便。
我想象着,大桥上有很多车在跑,那些车里坐着去上班的叔叔阿姨,去旅游的爷爷奶奶,还有像我一样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小朋友。
看完这部电影,我特别佩服那些建桥的人。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么伟大的奇迹。
我觉得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在学习上遇到难题的时候,不害怕,要努力想办法解决。
要是以后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做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那该多好啊。
我还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珠港澳大桥上走一走,感受一下那雄伟的气势。
我要摸摸那坚实的桥栏杆,看看那广阔的大海。
这座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它还是大家团结、努力、智慧的象征。
它就像一座闪闪发光的灯塔,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969b70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e.png)
珠港澳大桥电影读后感电影一开场,那宏伟的大桥画面就像一个超级巨星闪亮登场。
我当时就想,这哪是桥啊,这简直是一条横卧在大海上的巨龙,还自带那种超级酷炫的现代感。
这桥连接着香港、珠海和澳门,就像把三个好伙伴的手紧紧地拉在了一起,让我一下就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种把大家团结起来的神奇纽带。
电影里讲到建造这桥的时候,那可真是困难重重,就像游戏里不断升级的超级大BOSS一样。
大海这个调皮的家伙可没少给工程师们捣乱,狂风巨浪那都是家常便饭。
可是那些聪明的工程师们,就像一群超级英雄,什么困难都不怕。
他们想出的那些点子,什么沉管技术之类的,我听着就觉得好高大上,像是从未来世界带来的魔法一样。
我就想啊,这些工程师们的脑子到底是什么构造的?怎么能这么厉害,感觉就像把宇宙的奥秘都掌握在手里了。
看到那些建设者们在海上辛苦工作的场景,我都有点心疼他们。
大太阳晒着,海风呼呼吹着,他们还得一丝不苟地把每一个零件都安装好。
我想,要是我在那海上待一会儿,估计都得晕头转向的,更别说还要干那么精细的活了。
他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为了这座大桥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没有他们,这桥可就只能是个美好的梦想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咱们国家的实力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港珠澳大桥就像一个超级大招牌,上面写着“中国很牛”四个大字。
它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咱们中国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有超级厉害的现代科技。
我感觉自己就像沾了这座大桥的光一样,走在路上都能挺直腰杆,特骄傲地说:“看,那就是我们中国造的港珠澳大桥!”这座桥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奇迹,它更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灯塔。
它让我看到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我都开始畅想以后自己走在这座桥上,感受着海风,看着周围美丽的海景,心里肯定满满的都是对国家的热爱和对那些建设者们的敬意。
这港珠澳大桥,真的是酷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篇
学习《港珠澳大桥》精神凝聚一心迎难而上
为了贯彻落实好上级党组织关于开展“攀登新高峰奋斗新时代——2019我的电影党课”的工作要求,丰富形式, 8月1日,党支部组织观看了电影《港珠澳大桥》,党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业务骨干参加本次观影活动。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以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沉管E30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以国际视角多维度、宽视野、全景式再现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过程,重点挖掘了港珠澳大桥之所以成为二十一世纪伟大工程的原因和意义;揭示了这座“超级工程”背后,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勇于攻克难关、不断挑战极限,用智慧和汗水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确立“中国标准”的奋斗历程。
观影活动结束后,在党小组群中发表自己的观影体会:“今天看了电影很有感触,面对自然,人类是如此渺小,但我们的工程人员用智慧,寻找自然规律,攻克技术难关,完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
在困难面前不屈服、不放弃,凭借智慧、勇气和力量,创造奇迹!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学习和发扬好不畏困难,团结一致的精神,做好每一颗螺丝钉,少一点计较,多一点付出,勇于担当,勇于承担,我们的团队才更有战斗力。
感谢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
”
正如 * * 所说“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是中华的骄傲。
每位党员都
应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砥砺前行的精神,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公司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5月17日晚上,我们全体项目员工一起在影院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记录片。
在一个多小时的观看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中交建设者们在工程建设中表现出来的聪明和才智所折服,被他们不惧困难,百折不饶的精神而感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桥梁创造了众多的“世界第一”,这其中有很多是我们中交人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大桥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也成了我们中交人引以自豪的强项之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大桥,被英国人称之为世界第七大人工奇迹之一。
六百年前,当文天祥一身枷锁,被忽必烈的军队押着从这个地方经过,回中原赴死时,他满腔的爱国情怀中有多少悲愤与痛苦呀?那时的亡国耻辱与现在 * 自豪感是多么让人感慨!物是人非,然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那份爱的情怀却是一样的。
港珠澳大桥带给了我们不仅只是眼前的奇迹,通过完成这样一座大桥。
我们中交集团建造跨海大桥的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期盼着有一天在台湾海峡上也能够修筑起一条这样的大桥。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将过去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行,同时也会将时空的距离越拉越小。
一个个割开血脉和亲情的天堑将不复存在。
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看到大湾区经济带将在这里形成,它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热土。
我们是一群建设者,更是一群拓荒者,我们创造的不仅是实体的奇迹,更是在修筑起祖国繁荣强大的基石。
我们中交人在用自己的那份担当,在用林鸣那样的敬业精神,与亿万中华儿女一起用我们的勤劳与智慧,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令人心情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的珠港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影片一开始就从多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这座世纪大桥的恢弘与壮丽,远远地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珠港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贯穿整个电影的,是情感。
尽管大桥是现代史上最长海上桥梁,建造过程亦有多项“世界之最”,但闫东导演没有花太多篇幅着墨于大桥的雄壮宏伟。
正如电影中的旁白所指,“比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导演的视线,着眼在每一个大桥建造者的传奇。
因此,对比起数据成就,电影演绎的是真实,是有温度的“匠心”。
为了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花了五年去筹备,用了八年去建设,四百多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
不少工程人员的青春,便放在了这大桥建设上。
有人从二十多岁干到三十多岁,也有三十多岁的,现在已成中年男子。
从前的单身汉,转眼成家立业,却不忘了穿着婚服在即将竣工的大桥上走走拍拍,有人携妻带眷到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为大桥奋斗......
一座桥,有汗水,也有泪水。
无论是总工程师还是一位焊接的小工,
为了建好这座桥都热情投入,甚至把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亦因此他们都成了“英雄”。
通过导演细腻的镜头,留在观众的心中,让大家每当奔驰于大桥上,隧道中,都会想起因为他们,才有这外媒口中的“现代七大奇迹”。
最令我感动的,并不是大桥的建成,而是建造过程中的挫折。
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是遇上失败更能展现出工作人员对大桥所付出的心血。
在建E15 号沉管时,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的淤泥填平了历经重重困难构建的沟槽,导致安装失败,要将沉管重新运回岸边,这件事令很多经过多日劳累的工程师都流下了眼泪。
最后,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对接成功后,很多几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员都因为太困了而就地而眠,这令我们很是感动。
大桥的工程人员早已把这个项目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
有工作人员打趣的说,大家都有两个恋人,一个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个就是大桥这个项目。
结婚生子和建桥都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电影记录了大桥蕴含的时代精神,记录了大桥建设过程中的很多历史瞬间和工程人员的感人故事,讲述了他们不畏困难,努力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
今后我会继续向港珠澳建设者学习,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绽放风采。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