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杂交品种9501繁育及应用技术

合集下载

泡桐的繁殖栽培技术

泡桐的繁殖栽培技术

泡桐的繁殖栽培技术泡桐(Paulownia)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树种,被广泛用于园林美化、经济林和木材产业。

其繁殖栽培技术对于保证种苗质量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泡桐的繁殖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泡桐的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泡桐的种子是主要的繁殖材料,栽培泡桐可以选择从种植园或者野外收集成熟的种子。

收集的种子需要先用泡水浸泡24小时,然后进行热水消毒处理,有效提高发芽率。

种子播种时,在泥土中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确保种子的生长环境。

2.水培繁殖:泡桐也可以利用水培的方式繁殖。

首先,将泡桐种子放入纯净水中,保持水温在20℃-25℃之间。

每天更换一次水,并且保持水位稳定。

大约一个星期后,种子会开始发芽。

当幼苗长到5厘米时,可以将其转移到培养土中进行继续生长。

3.扦插繁殖:利用泡桐的枝条或者嫩梢进行扦插也是一种常用的繁殖方式。

选择生长旺盛的枝条,将其切割成15厘米左右的长度,然后剪去叶子的两侧,只留下顶端的两片叶子。

将扦插枝条插入松散的培养土中,然后用塑料袋或者塑料膜覆盖,以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约2个月后,扦插苗的生长状态良好,可以转移到新的容器或者田间进行栽培。

第二部分:泡桐的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泡桐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喜欢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宜选择贫砂壤、砂-壤土、土-壤、石-壤土。

避免种植在积水地和重粘土。

2.种植密度:泡桐属快速生长树种,种植密度较高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

一般种植密度为3米×3米或4米×4米,根据每亩面积划定株行、株距。

3.施肥管理:泡桐生长期较短,生长旺盛,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

在泡桐生长旺盛期,可采用分施肥的方法,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基肥和追肥。

基肥时可施入猪、牛、羊等畜禽粪肥,追肥时可使用复合肥或者有机肥料。

4.管护管理:幼苗期要经常除草和松土,保持土壤湿润。

随着生长,可以适度修剪侧枝和茎干,以促进主干的生长。

夏季干旱时需要适当浇水,但避免水滞留。

泡桐的根繁殖育苗技术

泡桐的根繁殖育苗技术

泡桐的根繁殖育苗技术泡桐属的树种都是原产于中国的,很早就被引种到越南、日本、和亚洲各地。

目前已经分布到全世界。

树叶大,有15-40厘米;春季开花,花型类似毛地黄,因此英语有时称其为“毛地黄树”(foxglovetree),结蒴果,内有成千细小的种子。

喜光,较耐阴。

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对黏重瘠薄土壤有较强适应性。

幼年生长极快,是速生树种。

泡桐对热量要求较高,对大气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因种类不同而有一定差异。

对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疏松程度也有较高要求。

在怕水淹、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使用埋根法进行泡桐育苗,简单省工,成活率高,可当年扦插当年出圃。

1、种根采集在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液流动前,从健壮、无病虫害的幼龄母株上采取种根,也可用1至2年生苗出圃后修剪留下的健壮根。

根粗0.8至2厘米,采根后要立即保湿,防止其失水。

2、插条贮藏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挖沟,沟宽1米,深80厘米,长度视穗条的数量而定,切勿过深,防止沟内温度过高。

沙藏时,先在沟底铺3至4厘米厚的湿沙,将插条每50枝一捆,立于沟内,每放一层穗条铺一层10厘米厚的湿沙。

距地面10厘米时,用湿沙填平,封堆成屋脊状。

每隔1至1.5米插一秸秆把,以利通风换气。

3、埋根时间泡桐春季埋根应在土壤解冻后进行,越早越好。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11至12月土壤封冻前进行。

4、埋根育苗泡桐埋根育苗多采用低床,宽1米,以南北走向为宜,插前细致整地,使土壤疏松。

用1%至3%的硫酸亚铁和5%的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和灭虫。

扦插前1至2天将插穗置于阴凉通风处,使其略失水后再插。

插时上切口略低于地表,覆土1厘米左右,呈馒头状。

插后圃地要用地膜覆盖,幼芽出土后及时将出芽处的地膜穿孔,使芽苗伸出。

幼苗出土前,如土壤不太干,不宜灌水,以防因降低土温或水分过多影响发根和萌芽。

5、出苗后管理泡桐春季埋根后20天左右即发芽出土,可在发芽前扒去土堆,晒土催芽。

苗高10厘米左右时间苗,除去发育不良的、受病虫害的、受机械损伤的和过密的小苗,并抹去多余的萌蘖,及时摘除腋芽。

泡桐繁殖及造林技术

泡桐繁殖及造林技术

泡桐繁殖及造林技术泡桐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树种,其枝叶繁茂、芳香四溢,因此在园林、城市绿化以及农业林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泡桐的种植量也越来越多,因此泡桐的繁殖及造林技术也逐渐得到了研究和应用。

泡桐的种植泡桐是一种发达根系的树种,其深根迅速穿透地层,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在不利生长条件下存活,并且可以长到较大的尺寸。

因此泡桐的种植不需要特别的栽培条件,只需选择良好的基地,足够的养分、水源以及适宜的土壤环境即可成功种植。

泡桐的繁殖泡桐的繁殖有多种方法,可以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或者嫁接繁殖来实现。

其中,种子繁殖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因为泡桐的种子易于获得,并且繁殖起来相对容易。

泡桐的繁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种子的选择在收集泡桐种子时,应选用成熟的、完整的种子,而且应该选择树冠较高的泡桐树的果实来收集。

收集到的种子应该立即进行处理,防止种子发芽。

(2)种子的预处理将收集到的泡桐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40℃-50℃,持续时间为10分钟左右,然后将种子放于清水中浸泡24小时。

(3)种子的种植将预处理过的泡桐种子均匀撒在肥沃的土壤上,再铺上一层薄土覆盖种子,覆盖土层厚度大约是种子直径的两倍左右。

(4)种植后的管理种植的后期管理主要包括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以确保泡桐幼苗生长健康。

泡桐的造林技术泡桐是比较适合造林的树种之一,其高大的树冠和落叶性质,使其成为城市绿化、园林林景和农田防风的理想选择。

以下是泡桐的造林技术:(1)土壤准备泡桐对土地的要求不是很高,适合在多种类型的土壤上生长。

但是在种植前要进行地力改良,以确保泡桐幼苗的生长。

所以造林前应该对土壤进行准备,如平整、松土、加入肥料、排干等处理。

(2)幼苗培育在进行泡桐的造林之前,需要对泡桐进行苗木培育。

苗木种植应该在3月至4月之间完成,这是泡桐生长的最佳时期。

苗木将种植在预先准备好的小盆中或者育苗床上。

(3)种植在泡桐幼苗生长到一定高度(0.5米-1米)时,可以将其移植到实地。

泡桐培育技术及在皖南地区的应用

泡桐培育技术及在皖南地区的应用

泡桐培育技术及在皖南地区的应用黄寿百【摘要】介绍了泡桐的生活习性,苗木培育技术、造林技术及在皖南地区的应用情况以及抚育管理要求.【期刊名称】《陕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58)001【总页数】1页(P253)【关键词】泡桐;栽培;皖南;应用【作者】黄寿百【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林业局安徽宣城242000【正文语种】中文1 培育技术1.1 选择品种优良的品种对林木生长速度,木材品质至关重要,要求选用的品种适应性强,抗病虫害,树干挺拔速生丰产。

虽说我国各地区有数十种泡桐品种,但因其品种特性和对各地区气候土壤适应性差异,引种不当会造成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不高,在引种时应特别注意。

根据皖南一些农户引种的杂交9501、白花泡桐等品种在当地生长来看,同当地泡桐相比,表现出主干分明,速生丰产的特点,是较好的品种。

1.2 苗木培育苗木是植树造林,造好林的第一物质基础,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存活率,生长和木材质量,由于泡桐是假二杈分枝,其顶芽不宜越冬,因此一年生苗木干高决定了一年干材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进行科学管理培育高干泡桐壮苗。

培育苗木的方法很多,目前最理想最普遍的是埋根育苗。

选择一年生苗木的无病虫害的根剪成长约10cm,径粗约1cm的种根,3月上中旬埋入土中,埋根前应将种根在太阳下晾晒1-2d或晾数日稍去水分,能有效防止烂根,并促进发芽。

泡桐育苗的整地需认真对待,要求细致,除去杂草,下足有机底肥深翻,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的保水性,透气性,为苗木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埋根方法可穴埋或条埋,深度10 cm,覆土后贴紧土面盖上3cm左右的细土,盖土浅遭雨水冲刷易露根影响出苗,盖土过厚抑制出苗,株距60-80cm,667m2育苗700-1 000株,当温度回升达到15℃以上时,1月左右开始发芽。

出土达15cm时要及时对一根多苗去弱留强,进行定苗,加强水肥管理防止回芽,促进幼苗生长。

泡桐树苗选择有学问

泡桐树苗选择有学问

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成果之一的泡桐优良杂交新品种9501为例经过几年的引种栽培与其他品种相比具备明显的优势:①树干通直主干通直圆满树冠卵形至长卵形冠幅较窄至中等;该品系为连续接干型自然接干能力强。②生长迅速树高年生长量 1.5 m胸径年生长量 2.8 cm主干材积年生长量达0.053 立方米。③抗病力强丛枝病是危害泡桐的严重病害新品种抗病能力明显提高9501 的感病指数为0.212 5。④材质优良 木材密度高 、白度高 达到优质桐材标准。⑤适应性强9501 属种间杂交种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9501 生长迅速接干性强单株出材率高轮伐期短投资回报快具有成材早、易繁殖、质轻、不翘、不裂、不易变形、易加工、易雕刻、绝缘性好、纹理美观、隔潮性好、声学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建筑、装潢、家俱、航空、人造板生产等领域9501泡桐是适合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引种的优良品种!
泡桐我国山东等地也称梧桐属玄参科泡桐属(aulownia)植物在我国分布较广为主要的阔叶速生树种有速生树之王的美誉。但要达到泡桐“一年一根杆两年像把伞五年可锯板”的速生效果正确选择泡桐树苗大有学问。
首先选择泡桐苗要选择泡桐良种。全国各地自然分布的泡桐种类与品种很多但适于大面积泡桐速生丰产林营造的是人工培育的泡桐良种。泡桐良种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1 泡桐优良无性系(人工育成品);2 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品种;3 泡桐的速生性;4 泡桐的材质;5 泡桐的抗逆性。
其次是选择高干壮苗。泡桐生长具有假二叉分枝的特点主干不能直接向上延续生长所植苗高往往即决定了第一段干材的利用价值。一般泡桐原木在800-1200每立方米但材长6米小头30cm以上的无节良材(称铭木)若出口每立方米可换取8吨小麦。因此选择泡桐高干壮苗造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选择正确的商。我国上世纪70年代曾经搞过一次大规模的泡桐引种涉及9个种和变种(野生型、半野生型)引种范围包括20多省、自治区。随着泡桐综合利用和加式技术的发展老一代的无性系根本不适合当今天的需要。另一方面各地盲目引种也导致品种混杂给泡桐丛枝病的漫延造成很大危险。所以商一定要选择要遵循有规模讲数引种的基础上于2011年首先将泡桐杂交新品种9501引进山东现在已经有包括山东临沂、湖北襄阳、江西九江、河北南宫在内的近千亩苗圃年可各种规格泡桐高干壮苗50万株是全国最大的泡桐行道树商。我们以沂蒙人民的朴实与热情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与朋友!

优良杂交泡桐品种“9501”营造技术探讨

优良杂交泡桐品种“9501”营造技术探讨
基金项 目: 安徽省广德县林业局科研资助项 目( o 0 9— 1 。 N .20 0 )
的土壤 ; 同时又怕盐 碱 、 水 淹 , 选择 湿 润肥 沃 、 水 良 怕 应 排
好、 地下水位低 、H值 6 75 p — . 为宜, 无风害的壤土或砂壤
l na ot ̄i Se . e a ) o if r w u ( em )H m 1 的造林对 比试验。结果表 明: 交泡桐 “ 5 1 各项生物 学性状指标表现 与 国家林业 . 杂 90 ”
局泡桐研 究中心栽培测试点测试结果一致 , 中以速 生性和通直 高干性在皖 南岗地上 的表现 最为 突出。根 据近年泡 其
2 主要 营造技 术
造林实践 表 明 , 杂交 泡桐 “ 5 1 的 速生 、 90 ” 高干 通直 性
表现 除与 F 代 杂交种 优势 有 关外 , 与是 否运 用 了合 理 l 还
的营造 技术密 切相关 。 2 1 造 林地 的选择 . 泡 桐喜肥 沃 、 喜土层 深厚 、 气性好 通
桐研 究成 果 , 结合 当地 实 际 , 论 了该 品 种 在 皖 南 岗地 上 的 营造 技 术 。 讨 .
关键词 : 杂交泡桐 品种“ 5 1 ; 南岗地 ; 90 ” 皖 营造技术
中 图分 类 号 ¥9 .3 7 2 4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0 0 13— 3 0 7— 7 1 2 1 )7— 6 0
供试 品种为 杂 交泡 桐 “ 5 1 对 比树 种 为 白花泡 桐 9 0 ”,
“ ” 123 、0. % 、1.% , 高 1% , 直 度 I C 的 0.% 147 l52 增 7 通 级, 明显优 于 C 遗传 增益达 1. % , 。 , 63 白度值 比对照 提高 2. % 。 04 3月 , 16 20 年 笔者等从 国家泡 桐研究 中心安徽 贵

9501泡桐生长特性及良种壮苗培育技术

9501泡桐生长特性及良种壮苗培育技术

2019年第16期现代园艺研究苗木栽培技术,这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基本条件。

由于速生杨树具有优良的生长习性以及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林业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速生杨树栽培技术以及种植密度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保障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李青阳,梁龙,李尚.浅谈杨树栽培技术及造林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7(5)[2]廖启平,周武江.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的相关性探究[J].现代园艺,2017(6)[3]赵亮,韩清华.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4(33)[4]何景鑫.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J].四川林勘设计,2012(2)(责任编辑禾初)栽培技术泡桐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适宜于土质较为沙化的土壤,对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生长分布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其生长快、木质好,经济价值较高。

要实现泡桐的优质、丰产,选用良种壮苗是关键。

不同的种类和品种,适应能力、生长速度、抗逆性等都有很大差异。

泡桐9501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期间重点研究开发的泡桐优良品种,也是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3家联合研究育成的泡桐新品种。

河南省国有西华林场于2000年引进,经过多年的育苗及栽植实践,现总结如下良种壮苗培育技术。

泡桐9501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9501泡桐树皮灰色,幼时平滑,老时有浅纵裂,假二杈分枝,单叶对生,叶大卵形,全缘或有浅裂,具长柄,柄上有绒毛,花紫色,主干通直圆满,树冠卵形,冠幅中等,分枝角度大,其生长速度快,若栽植丰产林,则4年可间伐,8~10年可主伐,经济效益非常可观,9501属于泡桐属种间杂交,其亲本分别来自我国南、北2个泡桐分布的不同种类,因此杂交的9501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其适应范围包括北纬20°~40°,东经98°~125°,海拔2400m以下的平原及丘陵地区,都适应9501泡桐的生长。

泡桐9501体外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体细胞同源四倍体诱导

泡桐9501体外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体细胞同源四倍体诱导

并 采 用 根 尖 染 色体 计 数 和 成 熟 叶 片 单 细胞 的 D A含 量 测 定 进 行 诱 变 植 株 的倍 性 分 析 . 果 表 明 , 桐 9 0 N 结 泡 5 1叶
片为最佳外植体 , 愈伤组织、 其 芽和 根 诱 导 的 最 适 培 养 分 别 为 MS+ . g・ ~ N A + 0 7m L A 6mg・ ~ 6一B L A和 12 /
用 质 量 分 数 为 0 1% 的 氯 化 汞 消 毒 5m n 无 菌 水 . i,
清洗 3次后 , 接种 于不含 任何 植物 激素 的 P c基本 培养基 ( 附加蔗糖 2 L 琼 脂粉 3 0 g・ ) 5 g・ ~, . L
上 , 后 置 于 温 度 ( 5±2 ℃ 、 照 度 1 0 m 1 然 2 ) 光 3 o .
ZHAO e l ,HE Ja,ZHAO a — a ,F Zh n—i i Xi o g i AN o q a g Gu — in
(ntueo P uo na H n na r utrl nvri , h n zo 5 0 2 C ia Is tt f al i, e a gi l a U i sy Z e gh u4 0 0 , hn ) i w c u e t
泡 桐 90 5 1体 外 植 株 再 生 体 系 的 建 立 及 体 细 胞 同 源 四倍 体 诱 导
赵振利 , 何 佳 , 晓 改 , 国 强 赵 范
( 南农业 大学 泡桐研 究所 , 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郑 州 4 00 河 河 5 0 2)
摘 要 : 泡桐 9 0 以 5 1无 菌苗 的 叶 片 、 柄 为外 植 体 , 立 了其 体 外 植 株 再 生 系统 . 此 基 础 上 进 行 了四 倍 体 诱 导 , 叶 建 在

宣城市宣州区泡桐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宣城市宣州区泡桐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宣城市宣州区泡桐幼林抚育管理技术摘要从幼苗保护、追肥灌溉、抹芽修枝、抚育间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宣城市宣州区泡桐幼林抚育管理技术,以为广大林农提供指导,以期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

关键词泡桐;幼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安徽宣城;宣州区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属于玄参科泡桐属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1]。

近年来,随着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中心选育的泡桐优良品种9501(Paulownia 9501)的推广应用,泡桐造林规模迅速扩大。

9501泡桐具有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繁殖容易、发叶晚、落叶早的特点[2],是泡桐栽培的首选树种。

宣城市宣州区属皖南山地丘陵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境内地形呈南高北低,以丘陵为主,土壤自北向南逐步由黄棕壤过渡为红壤,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9501泡桐在宣州区丘陵岗地栽植表现优良,5~8年即可成材,林农一般采用移苗和埋根2种方法造林,现成片造林面积已近666.67 hm2。

随着林业承包大户对泡桐造林积极性的提高,其造林面积正逐年增加。

然而,在泡桐种植规模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出现了林木生长慢、低干矮林、病虫害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经走访了解,主要原因是林农对泡桐的科学经营缺乏足够认识,急于求成,造林随意性大,特别是不重视幼林的抚育管理,造林后管理粗放,致使部分泡桐林在造林后不到3年就进行改造更新,增加了造林成本,延缓成材时间,严重挫伤了林农的造林积极性。

该文对泡桐的幼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简要论述,旨在为泡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幼苗保护新栽植的泡桐幼苗,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因根系不发达,土壤尚未沉实,容易受风和雨水的影响造成侧翻、倒伏现象,要及时扶苗培土。

因幼树皮较薄,易遭受损伤,伤口很难愈合,随着树干的粗生长加快,伤口逐渐加深,变成沟状裂痕,严重可造成树干畸形发展,对材质影响很大,必须加强保护,严防人、畜损伤[3]。

9501泡桐埋根育苗技术图解

9501泡桐埋根育苗技术图解
泡桐9501埋根育苗技术图解
• 1、苗圃整地。苗圃整地前每亩施农家肥 5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每亩匀撒50% 辛硫磷颗粒剂1.5公斤,硫酸亚铁15公斤, 进行土壤消毒。耕地深度25厘米,随耕随 耙,然后制成高垄苗床,垄底宽50厘米, 高25厘米,垄距为1米左右。
• 2、种根采集。在1年生泡桐苗出圃时,从 苗木根部剪下的多余和过长健壮根,或深 翻泡桐圃地挖取留在土壤中泡桐根,晾晒35天再制种根,选择1—2厘米粗、无机械损 伤健壮根,剪取长度15厘米,上剪口平下 剪口斜,要求剪口平滑、无劈裂现象。剪 好的种根按粗细分级,50根一捆,待储藏。
• 床北筑高30厘米的矮墙,南筑10厘米高的矮墙, 东西墙与南北墙顺接,呈斜坡形,南墙外挖一排 水沟。在坑内填20~30厘米厚的由40%麦秸和60 %牛粪等组成的酿垫物,加水拌匀种根间用湿沙或湿土充填, 种根上覆盖细砂土3~5厘米,然后用塑料薄膜覆 盖,床温应保持20~30℃之间,超过35℃时应掀 开薄膜降温。种根7~10天即可愈合萌动,15天 左右当芽长至1厘米时,即可育苗。坑内覆盖的湿 土,含水量应在15%左右,即手握成团,触之即 散。
• 5、适时埋根。泡桐埋根育苗采用低床,宽1米, 采用南北走向。具体要求如下:(1)埋根株行距 为1×1米,每亩埋根667株。(2)埋根方法。在 垄上按株距挖好穴,将种根大头向上直立穴内, 顶端埋入土中1厘米,两边土壤压实,使种根与土 壤密接(催过芽的种根,如芽长到5厘米以上,埋 根时将芽露出地面),埋根时上切口略低于地表, 覆土1厘米左右,呈馒头状。插后圃地要用地膜覆 盖,覆膜在埋根后随即进行,用厚0.0015毫米透 明地膜,顺垄铺于垄面,拉紧、铺平、封严、压 实、严防漏气。幼芽出土后及时将出芽处的地膜 穿孔,并用湿土将口封好,使芽苗伸出。

泡桐新品种“9501”的引种与推广

泡桐新品种“9501”的引种与推广

泡桐新品种“9501”的引种与推广
疏贵平
【期刊名称】《安徽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泡桐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用材林树种,它生长迅速,树干通直高大,可以在短期内生长成材。

目前全国泡桐的新品种较多,根据生产经验在皖南低山和沿江丘陵地区大多选用泡桐新品种“9501”等优良新品种。

贵池区近几年泡桐新品种“9501”的引种与推广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其在贵池区引种与推广技术整理如下: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疏贵平
【作者单位】贵池区涓桥林业站,24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3.3
【相关文献】
1."9501"杂交泡桐埋根育苗及丰产技术 [J], 夏四清
2.泡桐新品种9501的特征特性及埋根育苗技术 [J], 高一龙
3.泡桐(9501)在河南省确山县西部丘陵区的引种推广可行性分析 [J], 伊娟红;崔全福
4.9501泡桐育苗试验初报 [J], 刘俊龙;于一苏;吴中能
5.9501泡桐生长特性及良种壮苗培育技术 [J], 何启超; 李颖华; 王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泡桐新品种9501的特征特性及埋根育苗技术

泡桐新品种9501的特征特性及埋根育苗技术

术. 为90 以 5 1的 推 广 种 植 提 供 借 鉴 。 关 键 词 泡 桐 9 0 ; 征 特 性 ; 根 育 苗 5 1特 埋 中 图分类 号 ¥ 9 .3 7 24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0 — 7 9(0 1 2 — 2 8 0 0 7 5 3 2 1 )0 0 1 — 2
泡 桐 杂 交新 品 种 9 0 5 1经 由中 国林 科 院泡 桐 研 究 中 心 选 育 . 过 几年 的 引种 栽 培 , 经 与其 他 品种 相 比具 体 明 显 的
优 势 I1 树 干 通 直 , 干 通 直 圆 满 , 冠 卵 形 至 长卵 形 , l: -① 2 主 树
冠 幅 较 窄 至 中等 ; 品 系 为连 续 接干 型 , 该 自然 接干 能 力 强 。
在进 行 种 根 条 剪 切 时 。 大 头直 径 分 成 3级 : .~ . 15 依 1 1 .- 0 5、
2 25e 以 上 。 . . m 5、
资 回报 快 , 有成 材 早 、 繁 殖 、 轻 、 翘 、 裂 、 易 变 具 易 质 不 不 不 形、 易加 工 、 易雕 刻 、 缘性 好 、 理 美观 、 绝 纹 隔潮性 好 、 学性 声
土 或 壤 土作 为 圃 地 。 下 水 位 过 高 、 质 黏 重 的黏 性 土 、 地 土 地
杉 松 针叶 树 为 主 , 阔叶 树 种 植面 积 相 对较 少 。 年 来 。 而 近 伴 随 该 县生 态 公 益林 工程 建 设 的全 面 推 行 , 供 采 伐 利 用 的 可 人 工 商 品林 资源 逐渐 减 少 , 木材 供 需 矛盾 更加 突 出 。 此 . 为
行, 一般 在 2月下 旬至 3月中旬 结合起 苗进 行 。

南方丘陵山地泡桐造林技术

南方丘陵山地泡桐造林技术
过去南方栽泡桐,多在房前屋后等四旁地带;山地营造泡桐林的,鲜有成功的先例。可如今不同了,南方丘陵山地营造泡桐林不仅取得了成功,而且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已在江西成立了江南泡桐研究所,南方丘陵山地泡桐造林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 选用良种
南方丘陵山地营造泡桐林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用了良种,尤其是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中心“九五”科技攻关期间选育出的泡桐优良新品种--“9501”,它属于泡桐属种间F1代杂交种。
房前屋后等四旁地带还要注意地下水位不超过1.5米。
三、细致整地
用机械化整地,不仅成本低而且质量高,通常用挖掘机全垦整地。造林一个月前先清除地表上树林、杂灌和地下树蔸,全垦深50厘米,然后按4米×4米或5米×3米行株距挖大穴,穴的规格为1米×0.8×0.8米,挖穴时,应把表层土、中层土和底层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先把表层土回填,并每穴施45%三元复合肥0.25-0.3公斤,有条件的可施腐熟农家肥15-20公斤与回填土混匀,再将中、层底土填入至穴沿30-50厘米深。
四、挑选壮苗
选用一年生埋根培育的大壮苗造林,其苗木标准是:干高与地径数值比例在60-70比1;苗干节间短,尖削度大,节数多,髓心小,组织充实,大,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大面积造林要选用一、二级壮苗,苗高达3米以上,地径4厘米以上。
五、认真栽植
3、及时追肥。泡桐生长必须要有充足的营养供应,才能保障它速生的需要,因此要及时进行养分补给。一年生幼树追肥方法有两种:一是穴施追肥;二是喷施叶面肥。一般追肥以穴施为主,其方法是:在5-9月份,最好是在雨前进行,先离树蔸50厘米以外(距离视树冠大小)挖20-30厘米的圆形沟或坑,然后按每株0.2-0.3公斤施入氮肥或高氮复合肥,施后及时复土覆盖,并用脚踏实。一年一般2-3次,施肥量宜前少后多,品种宜前氮后钾。

楸叶泡桐嫁接无性系苗期生长优良品种选择

楸叶泡桐嫁接无性系苗期生长优良品种选择

楸叶泡桐嫁接无性系苗期生长优良品种选择乔杰;王炜炜;王保平;崔令军;周海江;伊焕;杨代贵【摘要】2014年,在河南省原阳县黄河滩沙地,对13个楸叶泡桐无性系和对照(CK)无性系嫁接苗的高、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参试无性系嫁接苗的基部断面积(S0)和高(H)生长过程均可用Richards方程准确描述.其生长曲线的渐近值、反映生长函数类型的、调节生长时间3个拟合参数和求解出的生长时间参数、生长速度参数、生长量参数,在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②综合不同无性系间S0和H二指标各参数的差异性分析结果,CHB03楸系的各参数除了H生长速度参数显著低于CK外,其生长量参数和S0生长速度参数均与CK无显著差异,而其生长时间参数显著优于CK(S0的速生期和生长期,分别长12d和24d;H生长的速生期和生长期,分别长14d和29 d);CHB02和CSD03楸系具有S0生长量和生长速度较高的特点.③选择17个生长和质量参数对参试无性系进行系统聚类,将13个楸系分为4类.其中第1类的CHB03楸系,S0和H生长量分别达17.19 cm2、420.58 cm,具有速生期和生长期长、S0生长速度高、生长量大、高径比和削度适中的特点,为速生类楸系,可作为苗期优良无性系;第2类的CHB02、CSD03和CSD06三个楸系,S0和H生长量分别达13.97 cm2、348.10 cm,具有速生期和生长期较长、S0生长速度和生长量较大、高径比低的特点,为较速生类,可作为备选的苗期优良无性系.【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43)010【总页数】7页(P35-41)【关键词】楸叶泡桐;无性系;嫁接育苗【作者】乔杰;王炜炜;王保平;崔令军;周海江;伊焕;杨代贵【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郑州,450003;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郑州,450003;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郑州,450003;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郑州,450003;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郑州,450003;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林业局;湖北省荆门市林业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3.2;S792.4楸叶泡桐是典型的北方泡桐种,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

“9501”杂交泡桐埋根育苗及丰产技术

“9501”杂交泡桐埋根育苗及丰产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8,24(02)“9501”杂交泡桐埋根育苗及丰产技术夏四清(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政府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安徽铜陵244100)摘要:“9501”作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期间选育出的泡桐新品种,以其主干通直、材质优良、生长迅速、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效益凸显而闻名,成为林农致富的首选用材树种。

该文以“9501”泡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性及生长习性,提出泡桐育苗的较佳方案及营林丰产技术。

关键词:泡桐;育苗;丰产技术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02-0071-02泡桐是铜陵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树种之一(北宋时期铜陵人陈翥曾著《桐普》一书),也是营造丰产林的首选乡土树种。

“9501”杂交泡桐新品种,是国家林业局泡桐及经济林研究中心“九五”科技攻关的成果。

铜陵始于2000年引种栽培,该品种属玄参科泡桐属,除具有白花泡桐等一般特性外(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不挠不裂、易于加工;气干容重轻、隔潮性好、不易变形;声学性好,共鸣性强;不易燃烧,油漆染色度好。

可供建筑、家具、人造板和乐器等用材),还具有质地亮如白纸、髓心空隙小如牙签、胸径年生长达5cm以上,是山区、平原最具开发潜力的优良用材树种。

1“9501”杂交泡桐的概述1.1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冠卵形,冠幅中等,树皮灰褐色、浅裂。

侧枝较粗,小枝初有毛,后渐落。

叶宽卵形.,长20~30cm,宽20~25cm,先端渐夹,全缘,稀浅裂,基部心形。

花蕾倒卵状椭圆形;花冠漏斗状,乳白色带紫色。

蒴果椭圆形,花期3—4月,果期9—10月。

1.2生物学特点“9501”杂交泡桐为强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温暖气候,不耐水湿。

对土壤适应性强,在黏土、沙地、干旱瘠薄、弱碱性地及含石砾的山场上均能生长,根系肉质,怕水耐旱,适宜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疏松环境,最能发挥其速生特性。

pH值以6~7.5较好。

泡桐的繁育与管理技术

泡桐的繁育与管理技术

泡桐的繁育与管理技术曹丽蓓【摘要】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总结了泡桐播种育苗、营养钵育苗和埋根育苗的技术方法以及苗期管理技术,以期为林农进行林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3(054)004【总页数】2页(P29-30)【关键词】泡桐;繁育;管理【作者】曹丽蓓【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林业局,安徽宿州 2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43泡桐(Paulownia siebel)为玄参科泡桐属乔木树种的通称,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分布范围广泛,北起辽宁南部、北京、延安一线,南至广东、广西,东起台湾,西至云南、贵州、四川均有分布,包括23个省、市、自治区[1-3]。

其生长迅速,树干通直高大,木材色浅质轻,结构均匀,纹理美观,不翘裂,防潮性好,广泛应用于家具、乐器制造、航空、人造板生产、包装等领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木材品种。

泡桐树体高大,形态美观,先花后叶,花朵繁盛,清香宜人,是常见的四旁绿化树种。

近年来由于杨树商品材市场的迅速扩大,致使包括泡桐在内的乡土树种繁育与种植面积迅速减少。

2013年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将有力促进全省林业大发展。

为改变目前造林树种过于单一的局面,笔者介绍泡桐繁育与管理技术,以期为林农进行林业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1 育苗1.1 播种育苗1.1.1 采种选择生长健壮、树干通直、无丛枝病、树龄在10年以上的优良单株作采种母树。

在10月中旬前后,当蒴果呈黄褐色、个别开始开裂时,为最适采种期。

采后晾至果皮开裂、种子脱出,除去杂质,装入袋内,置于通风干燥处贮藏。

1.1.2 苗床整理选择排灌方便、不积水、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作圃地。

在冬季深翻,施足基肥,春季浅耕细耙作苗床。

整地做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

苗床高20 cm以上,整地时施硫酸亚铁75 kg/hm2进行土壤消毒。

1.1.3 浸种催芽用40℃左右的温水浸种,并搅拌至自然冷却后继续浸泡1 d,然后取出放入盆内,保持25℃以上继续催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热性低 、 耐腐性较强 、 容易 天然干燥 、 易磨 很 不
损、 没有气味 、 声学性能好 、 材色与纹理美观和容易
加工等。桐材广泛用作家具材 、 建筑材 、 内装饰 室
材、 胶合板材 、 刨花板材 、 拼板 、 细木工板 、 中密度纤 维板 和造纸 材等 。
13 适 应 性 .
2 0世 纪 7 0年 代 引 种 到 新 疆 的 泡 桐 也 长 得 很
始从事泡桐 新品种 “5 1培育推 广试验 , 90 ” 经过 1 0
好。现在除东北和西藏等高寒地 区外 , 泡桐遍及全
年探索 , 现将泡桐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1 泡桐 的优 良特 性
11 速 生 性 .
国各地 ,并作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广泛栽培 , 尤 其以黄河流域中下游的河南和山东等省栽培最多。
22 容 易接 干 .
自5 月中旬开始除草松土,每除一次草培土一 次, 直至 8 月初 。当苗生长达 5 大致在 6 中 0 m( c 月 下旬 )每周撒尿素一次 , , 每次 10 2 5 g m , 5 2 / z k h 直至
8 中下旬 。 月
3 . 灌 溉 6
新 品种 有 较强 的接 干 能力 ,9 0 ” 连续 接 干 “5 1为
质不 变 。” 材具 有许 多独 特优点— — 材轻 质优 、 桐 不
布在毫州 、 阜阳、 淮北和宿州市。20 — 09 04 20 年整个 南方形成一个栽植泡桐 的热潮 ,自20 年 以来贵 04 池区已新栽泡桐 86 6 .h ,池州市栽培约 2 6 . 7m 7 6 7 h 主要用于冈地 、 m, 低山丘陵、 中山下部冲积土壤的 低产林改造 、 退耕还林 、 速生丰产林 , 房前 、 屋后 、 路
修 回 日期 :0 1 0 — 7 2 1 — 8 1
作者 简介 : 陈元祥( 9 1 , 工程师 , 16 一) 男, 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 广工作 。
3 7卷 5期
陈元祥 : 泡桐 杂 交品种 90 繁 育及 应 用技 术 51
3 . 除草 追肥 5
7 3
上 , 1 年生测定林 中 ,90 ” 在 2 “5 1平均单株材 积比对 照品种豫杂一号高 4 . 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 5 %, 7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泡桐及其杂交新品种优 良特性的介绍 , 结合 笔者 1 0年来在泡桐繁 育及 营造 林方面积 累的经验

总结了泡桐的繁育及 栽培技术 , 为各地在 引种 、 育苗、 造林和 管理 时提供 参考。
关键词 : 泡桐 杂交新品种“5 1 ; 90 ” 育苗; 造林 ; 树干管理
中图分类号 : 9. ¥ 23 7 4
安徽 林 业科技 ,0 13 ( )7 ̄ 4 21 ,7 5 :27
An iFo e ty S in ea c noog hu r sr c e c nd Te h l y
泡桐 杂交品种 9 0 繁 育及应用技术 51
陈元祥
( 池 区林 业局 , 贵 安徽 池 州 270 ) 400
的西山位于现今的铜陵市钟鸣镇 的清凉山一带( 铜
陵过 去一 直属 池州 管辖 ) 。
正常情况下 , 胸径每年增 长 4 m, 生长较快时每年 c
增 长 8 1 0c m。 1 木材 特性 . 2
“ 是桐材的特色和优势 , 泡” 其用途十分广泛 。 《 帝王世纪》 “ 有 禹衣衾三领 , 桐棺三寸 ”证明夏禹 , 曾以桐木为棺材 。《 桐谱》 夫桐之材 , 中“ 则异于是 。
类型 , 树形挺拔 , 主干通直圆满 , 树高 、 主干高 、 接干 高和接干材积都 明显超过对照 , 平均单株接 干材积
比对照 高 176 8 .%。
23 抗 病性 强 .
出现干旱时应及时灌溉 ;漫灌则应及时松土除
安徽省泡桐资源较为丰富 ,根据 20 — 05 0 2 20
年安徽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结果 , 现有泡
桐 林 地 面 积 2 1 m , 积 11380m , 250h 蓄 4 8 主要 分
采伐不时 , 而不蛀蚀 ; 渍湿所加 , 而不腐败 ; 风吹 日 曝, 而不 拆 裂 ; 溅 泥 淤 , 雨 而不 枯 苏 ; 干濡 相 兼 , 真 而
边造 林 。 泡桐 杂交新 品种 “5 1(al na9 0 ) 90 ”Puo i 5 1是 w 近 几 年推 广 的 , 要 栽 培 在 宣 城 、 湖 、 庆 、 州 主 芜 安 池 市 等地 , 目前 面积 近 6667h 者从 2 0 开 6. m 。笔 02年
易变形与翘裂 、 耐湿 隔潮 、 电绝缘性 强 、 耐火性强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9— 122 1) —020 2 5 05(0 10 07— 3 0 5
安徽是泡桐的故乡 , 早在 1 0 年前 , 0 0 池州伟大
的学 者 陈 翥 ( 元 9 2年 至 16 公 8 0 1年 ) 曾著 书 一 百 ,
誉 。我国桐区广为流行“ 一年一根杆 , 三年象把伞 ,
2 泡 桐 杂交新 品种 “5 1 简介 90 ”
21 生 长 迅 速 .
泡桐是生长最快 的树木 ,其速生性位于我 国 20 0多种乔木树种之首而享有 “ 0 速生冠军 ”的美
“5 1 的优 良特性 突出的表现在其速 生性能 90”
收稿 日期 :0 1 0 — 5 2 1- 4 2
五年 能锯板 ” “ 和 三年成 檀 、 五年成 梁 ” 的谚 语 。泡 桐 生长非 常快 , 一般 栽植后 5~8 就能成 材 。泡桐 在 年
八十一部 , 中《 其 桐谱》 是一部比较完整并传承下来 的最伟大的林学专著。《 桐谱》 , ……茶有《 , 里 “ 经》 竹有《 , 谱》 吾皆略而不具 , 吾植桐乎于西山之南 , 乃 述桐事十遍 , 桐谱》 作《 一卷 , 其植桐则有记志存焉 , 聊以示于子孙……” 。据《 池州府志》 记载 , 陈翥植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