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凤头豹尾全文生辉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写作第7讲考场作文的凤头、豹尾教学案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写作第7讲考场作文的凤头、豹尾教学案第7讲考场作文的凤头、豹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考生在考场这个特殊而紧张的氛围下要想写成一篇让评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急就之作,就必须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如“爆竹”,结尾如“撞钟”,扮好“凤头”,饰好“豹尾”,首尾圆合,是考场作文取得高分的亮点。
一、雕饰凤头常见“8技法”高考作文中,精彩的开头(凤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锤定音的,它常常对作文的基调、氛围、情境起着引导的作用,好的开头可以吸引评卷人的目光,激发阅卷老师的兴趣。
优秀作文的开头虽方式各异,或开门见山,一览无余,或开门向壁,曲径通幽,但都是殊途同归。
对此,考生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语言简洁,切勿烦琐冗长,拖泥带水;二是快速入题,观点清晰,切勿含糊不清,故弄玄虚。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破题式开头是议论文最简捷、最鲜明,同时也是操作性最强的开头方式。
或者以哲理性的语言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给人以雄辩的力量和思想的震撼;或者对标题和相关概念的意义加以解释和阐述,表明自己的观点。
而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开头可以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的描写点题;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直接进入主题。
如:(示例一)生活是一部“作品”,我们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而那些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人则是我们的“读者”。
那么,应当怎样对待这些读者的呼声呢?我认为,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选自《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点评] 开篇扣住“怎样对待这些读者的呼声”,引出“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的观点,开门见山,入题简洁,切中肯綮,干净利索。
(示例二)江山如画,美人垂泪;英雄末路,霸王别姬。
大伯的眼泪顺着眼角落下,他浑厚、沙哑的声音,随着眼泪的落下被咽入胸腔。
我们总爱问大伯:“每次都哭,怎么还唱?”他总回答:“京剧的语言太美妙,我舍不得不唱。
凤头靓丽文生辉教学设计
第七周语文选修课教学设计凤头靓丽文生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常见的作文开头方法,能写出靓丽的开头。
2、能力目标:了解作文开头的重要性,掌握作文开头的几种写作技巧。
3、情感目标:体会到写作文的成功与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作文开头技巧在写作中的灵活而具体地运用。
(一)导入元代人乔梦符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
就是讲,开头要像“凤头”:漂亮、俊秀。
主体要像“猪肚”:饱满、充实。
结尾要像“豹尾”:结实、有力。
(展示“凤头、猪肚、豹尾”的照片,并结合照片解释。
)凤头,就是要小巧精美,新颖亮丽,赚人眼球;猪肚,就是要内容丰富充实,容量大;豹尾,就是指文章结尾时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
古人又云: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就是说结尾要像撞击铜钟一样,清音袅袅,悠然不尽。
可谓简洁隽永,令人回味。
总之,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中间要像猪肚一样丰满充实,结尾要像豹尾一样飞扬有力。
下面我们将进入这堂课的中心环节——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二)写好开头的重要性俗语云,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意思是文章开头要像燃放爆竹一样,清脆响亮,贯通全篇。
可见,文章的开头是相当重要的。
(三)作文的开头技巧既然开头这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打造靓丽的开头呢?同学们,你知道或运用过哪些常见的开头方法呢?(当然不止我列举的这些)开门见山,篇首点题写景状物,渲染烘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巧用修辞,展示文采巧用题记,揭示主旨(四)实例导学现在我列举五组例子,请同学们指出它们分别用了何种开头方法?(资料已提前印发于学生)A、第一组1、时间老人牵着我的手带着我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蓦然回首,成长的路上已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
——中考佳作《成长的脚印》2、“我们的苦如滔滔江水,倒也倒不完,我们的乐如满天星星,数也数不清,特别是到了初三,更是苦中有乐,乐中含苦……”——中考佳作《苦与乐》3、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我们身边离不开语文。
新课标高考复习作文写作专题第三十四章善始善终,精心创设“凤头”“豹尾”教案
真正写好开头结尾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一、学会积累(一)从阅读中积累:作为学生,应注重大量地进行阅读,读名着,读时文,读古诗文,读一切能给你营养,启你心智,让你明理的书,这对写作大有益处。
要让阅读变得有效就要注意读与思的结合,并进行适当的摘录。
当然,要将积累的材料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可运用点评法和归纳法:“点评法”即在每一则积累的材料旁边或下面,加上自己的圈点批注,或理解感悟,或分析质疑,或阐发道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积累与思考同步,积累的东西就会融入你的思想,渐渐变成你的东西;“归纳法”即把积累的材料当作一则作文材料,通过思考,从中归纳出若干写作的角度或论点,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读写训练方法。
(二)从生活中积累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缺少生活的积累,写作将举步维艰,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学会积累。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以平淡、琐碎为主线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平淡无奇的生活就没有可供你去发现,去思考、去深味的东西,关键是你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晴,要有一颗敏锐善感的心,说到底,还是要善于思考——对生活进行思考与提炼。
二、学会多角度思维:优秀的文章不仅有文采,有思想,而且还能独辟蹊径,发人之所未发,思维十分活跃,思路亦很开阔。
可见,平时我们应注重自己的思维训练。
(一)勤做思维运动。
平时训练写作时,面对同一个写作材料,你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去思考,努力多想出几个写作角度来,如果可能的话,不妨来个一文两作甚至多作。
比如针对“东施效颦”这个典故提炼观点,写出个人的见解。
你既可以从“人贵自知”的角度来批判东施的做法,也可以从反面着手,肯定她追求美的勇气。
尽管角度各异,但如果都能自圆其说,就能给人以启迪,体现思维的开阔与思想的丰富。
如果能经常如此训练自己,一定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学会思辩学会碰撞融合。
我们的思想往往是在跟别人的不断交流中渐渐丰富起来的,我们的思维也可以在跟别人思维的合理冲撞中渐趋活跃,我们要善于寻找并抓住与别人思维碰撞的机会。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作文的“凤头”教学设计
《作文的凤头》教案设计(定稿)一、教材分析:《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六年级生写作提出来明确的要求: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鉴于六年级毕业学生的特殊情况,针对目前学生作文开头难的问题,以及如何在考场作文中博得高分的设想,来设计一堂片段作文课。
根据过去的教学总结,以及搜索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在一堂课里,能够模仿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
同时梳理一遍平时所学的技巧方法,让学生学会综合应用。
二、学情分析:古人称文章的开头为“凤头”,就是说开头要美丽精巧、新颖贴切,要有创造力、震撼力、吸引力,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产生一种必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
因此,下笔之前一定要精心构思、反复琢磨,务求精工。
作文的开头也是阅卷老师阅读的重要位置,因此打造一个精彩的开头,就会使文章出现“亮点”,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提高自己作文的分数。
所以就应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
三、学习目标:1、了解作文开头的重要性。
2、学会审题才是写好作文的第一个“凤头”。
3、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作文开头方法,能把掌握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四、学习重难点: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作文开头方法,能把掌握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五、课前准备:搜集一些典型的开头或者名著名篇的开头。
以此为例,为教学作准备。
六、教学方法:1、演示法。
利用ppt的直观、有趣的特点,我将需要介绍的方法,配以相应的例文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学习的乐趣。
2、巡视指导点拨法。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适当点拨、诱导。
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3、当堂评定法。
激发学生踊跃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全班推荐“凤头”,其他同学学习,以鼓励为主。
七、教学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1、课前小演讲,读一篇优美文字的开头部分。
(学生们谈感受并评论)2、导入:①观看一幅图,看看不同装扮的两个人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注: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白开头会给人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
作文凤头教案
作文凤头教案教案标题:作文凤头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作文凤头的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作文凤头的定义和特点;2. 学习如何观察和思考,以及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转化为文字表达;3. 掌握写作技巧,如如何开头、如何组织文章结构等;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板书:作文凤头的定义和特点;2. 教学素材:一些有趣的图片或事物,供学生观察和描述;3. 学生练习册或作文纸。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教室中的一些事物,比如窗户、黑板、书桌等,然后让他们描述一下这些事物的特点和外观。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这些描述是不是有点像作文凤头呢?那么,你们知道作文凤头是什么吗?步骤二:讲解作文凤头(10分钟)1. 板书作文凤头的定义:“作文凤头是指作文开头部分,它应该引起读者的兴趣,概括文章主题,同时也要简洁明了。
”2. 解释作文凤头的特点:引起兴趣、概括主题、简洁明了。
3. 举例说明:请给出一些有趣的作文凤头例子,并解释为什么它们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步骤三:观察和描述(15分钟)1. 准备一些有趣的图片或事物,如动物、风景等,供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让学生观察其中一个图片或事物,然后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描述,尽量使用有趣的作文凤头。
3.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评价对方的作文凤头是否吸引人。
步骤四:写作练习(20分钟)1. 提供一个话题,比如“我最喜欢的季节”,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并在开头部分加入一个有趣的作文凤头。
2. 学生自主写作,并互相交换作文,评价对方的作文凤头是否吸引人。
步骤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写的作文凤头,让其他同学评价其吸引力。
2. 总结作文凤头的重要性和特点,并强调在写作中的应用。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在家中观察一些有趣的事物,并写下观察和描述,再加上一个有趣的作文凤头。
初中作文指导凤头豹尾ppt(微课)[优质作文]
十、出人意料 戛然而止 如某同学创造性地写《龟兔赛跑续》:正当乌龟为自己的
聪明而夺得冠军沾沾自喜时,裁判宣布了一个令大家非常意外 的结果——兔子赢了。原来,比赛的规则是比赛谁跑得慢。
十一、含蓄深刻 余味无穷 如《挑山工》一文的结尾: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
—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 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 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凡……
俗语开关:中国有句俗语说:“三棒
槌打不出一个屁来。”我的爸爸就是
2、引 用经典 彰显底 蕴
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名人名言开头:如一学生写《自信》:著 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 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
能获得成功。
故事导入: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
凤头
4、借物联想 引 发情趣
5、巧设悬念 曲径通幽
《感受生活之美》:
《路》:日常行走
“我快要死了——
的路有大路、小路 我躺在病床上,四
之别,人生之路有 周黑漆漆的一片,
正路、歧路之分。
十分寂静,偌大的
人,应该择路而行。 房间里,只能听得
见我微弱的呼吸
声。”
6、名人作答 启人深思
《幸福》的开篇:有人问:幸 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 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 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 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 “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 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 的幸福。”
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
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 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
部编版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打造作文的凤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打造作文的凤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打造作文的凤头教学目标1.实例引领,学习常见的作文开头方法。
2.学以致用,灵活使用这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作文开头常见毛病:拐弯抹角,离题千里;千篇一律,格式固定;追求花样,弄巧成拙;抄袭提示语。
过渡:如何写好开头,为作文增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打造作文的凤头》的学习一、引导自学(一)明确作文开头的重要性。
学生自学,同桌合作探究交流。
元代乔梦符提出作文“六字诀":凤头、猪肚、豹尾。
明代的谢榛形容文章开头用了一个比喻:“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二)作文开头有哪些方法呢?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二、展示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常用“凤头"打造法:(一)开门见山点主“题”;(“题"可以是题目、话题、主题)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二)设疑置问布悬念;例如:世上的事无奇不有:青蛙会弹琴,老牛能上树,有谁见过?,可真让我遇上了。
(三)巧用修辞展文采;(四)巧述故事吸引人;(五)多方引用添底蕴;古诗文、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用在开头既言约义丰,又能为你代言,美化文章意境,增添文章底蕴。
三、精讲点拨由此你还想起了哪些开头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随机进行明确、强调或点拨。
(一)生活是爱的海洋,人人都呼吸着爱,感受着爱。
生活就像一片夜空,在流星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壮丽的美;生活就像一涓细流,在穿石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坚持的美……但人间最美的,是爱。
(修辞)——无锡市《精彩瞬间》(二)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
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写景)——(金华市《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三)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却孕育生命。
作文凤头教学设计
巧设“凤头”,“出首”不凡【设计意图和依据】:议论文是高考作文最常见的文体之一。
考场作文,时间紧迫,篇幅有限,怎样用最直接的方式擦亮评卷老师的眼球?有人总结了四个短平快的途径:标题应有画龙点睛之效、开头要有先声夺人之势、结尾要有“回眸一笑”之功、卷面要有青春靓丽之态。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开头呢?——我国元代乔梦符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
这种说法形象地说出好的开头要娇小、美丽、灵活。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巧饰凤头,展现我们的才情?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
2.让学生掌握议论文开头的几种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仔细分析的治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认知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文章开头。
2.指导学生掌握议论文开头的几种方法。
教学方法:以高考题作切入点,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引导,结合实际练习,加深认识。
媒体选用: PPT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议论文开头的原则。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特别是阅卷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彩不少,必将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
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今天我们就看看怎样的作文开头才是好的。
二、评价优劣,启发思考2008高考湖北省作文题目: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藓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初二语文 第11讲怎样写好“凤头”“豹尾”教案
一、复习1.回顾学过的课文,哪一篇文章的开头结尾方式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2.回忆自己的作文,哪一篇作文的开头结尾写得比较成功?二、知识讲解考点1:怎样写好凤头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
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
元代乔梦符提出“凤头”一说,凤头的重要标准之一即形式美和语言美,以美来吸引读者;凤头的另一标准是要求开篇简洁短小,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拖沓冗长。
而考场作文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记叙文写作中开头的写法。
凤头技法之一:开门见山落笔扣题“开门见山”,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主旨。
旗帜鲜明,简明扼要,集中表达文章的内1容,起到点睛的作用。
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技巧点拨:上文用开门见山的技法开头,写我对父亲的背影难以忘怀,为全篇奠定感情基调。
凤头技法之二: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是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技巧点拨:引用闻老的原话,起笔点题,形成对比,造成悬念,引出下文。
除了名人名言,还可引用诗词歌赋、谚语、对联。
凤头技法之三:精辟修辞韵味悠长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
如: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冰心《观舞记》)技巧点拨: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意蕴深厚,耐人寻味,为文章增光添彩。
初中作文《迎中考作文训练二:凤头豹尾》教案
迎中考作文训练二:凤头豹尾教学目标:1、认识文章开头与结尾的重要作用。
2、学习拟写好开头与结尾的方法。
3、努力尝试好开头与结尾的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1、学习拟写好开头与结尾的方法。
2、努力尝试好开头与结尾的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程序一、作文素材积累展示(组织小组同学积累的优秀作文素材进行展示,教师适当进行评价。
)二、导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中考作文能不能引人入胜,有没有一个靓丽的开头至关重要,因为靓丽的开头会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愉悦感,让他们不得不对你的作文“刮目相看”,并最终给你的作文打出高分乃至满分。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
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
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
三、示标1、在感悟好的开头与结尾中学习写好开头与结尾的方法2、努力尝试好开头与结尾的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四、知识讲解(结合范文,侧重学生悟道、动笔)文章开头:技巧一:设置悬念法如《上帝也困惑》的开头:在争取获得诺贝尔奖的特殊的冲刺比赛中,上帝看到有那么多国家的科学家均有所斩获,而唯独缺少中国科学家席位的时候,上帝想,也许是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潜质太差了,于是,他把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物理学奖的爱因斯坦、化学奖和物理学奖的居里夫人等三人降生中国,并希望他们三人能够帮助中国实现获得诺贝尔奖的梦想。
(读到“上帝”把“泰戈尔”、“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三人“降生中国”,“并希望他们三人能够帮助中国实现获得诺贝尔奖的梦想”时,读者不禁会产生“这三人”到底会有怎样的“经历”,他们能否帮助“中国”实现“获奖梦想”等疑问,这些疑问就是悬念。
课堂教学的“凤头”和“豹尾”
课堂教学的“凤头”和“豹尾”内容提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要讲究导入和结束环节。
导入的设计要或营造意境,或引发情感,或激发兴趣;结束环节则或渗透德育,或强化情境,或拓展思维。
精心设计导入和结束环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优化教学环节;导入;结束;激发兴趣;拓展思维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课堂教学同样如此。
“猪肚”是一堂课的主体,每位教师都会重视,不必赘言。
在此,我从“凤头”和“豹尾”----课堂教学的导入和结束环节,来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仅作引玉之砖,供同行切磋。
一、以“凤头”导入,引人入胜。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
是否能“点燃”学生兴趣,使学生有一种“向往之”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别出心裁、形式多样的导入,能创设与课堂相适宜的氛围,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它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段好的导入语,听来令人如沐春风,而差的导入语则味同嚼蜡,使人兴味索然。
导入语关涉全局,不可等闲视之。
导入语的设计,要遵循三条原则:1、引人入胜,导入语要在短时间内安定学生情绪,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规定的情境中;2、目标明确,导入必须紧密地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或设置悬念,或营造意境,或引发情感,不能只注重生动有趣而哗众取宠,否则会弄巧成拙;3、简明精练,导入语要简洁明了,恰到好处。
根据导入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我把导入分为三种:(一)意境导入意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用意境导入,可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在心灵上受到感染,从而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亲悟其意。
例如,我在教《雨霖铃》时,先播放李叔同作词的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作文指导教学设计(凤头篇)
漂亮的开头是怎样炼成的一、导引名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进行中考作文系列训练。
临近中考,我们在初一初二常规作文练习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打造亮点,赢得高分。
怎样做到呢?那就是要掌握一些特别的作文技巧。
上一次我们进行的了拟题训练,今天我们来进行作文开头的技巧训练。
开头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呢?明代李渔有一句话说得好:“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一个漂亮的开头常常有先声夺人之势,引人入胜,让人眼前一亮,一下子赢得读者芳心。
这样的话,你的作文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二、引用材料,探讨标准。
我们来看几段作文开头,选自上次大家以“告别”为话题的作文。
大家讨论一下,你认为好的作文开头有哪些标准?例1.落叶是大地不要的孩子,只好乘着北风到处流浪。
——陈玉婷《滋味.落寞.风》(运用了比喻、拟人,内涵丰富,隐喻多舛的命运,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忧伤但不失坚强)例2.午后的阳光总是暖暖的,偌大的操场上总有几个熟悉的身影荡漾而过。
风摇晃着枝头,散落一地的微笑,该用什么去打扫,也许彼此心中都希望告别的只是岁月,而不是心。
——王斯瑞《用“心”来回忆》例3.记忆是倒在手掌里的水,不论是推开还是握紧,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刘茜《再见,小时候》第一,要明。
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注意一定要扣题。
这个“题”就是要扣住“话题”、“题目”、“主题”,让读者一读开头便能感受到你的观点、思想或者情感。
第二,要美。
只有美,才能达到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目的。
文章开头的美,不仅指语言美,还主要指形式美,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巧修辞”等等。
语言美、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三者相辅相成。
(有美的语言,美的句式,美的修辞,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内涵,美的技巧)第三,要简。
简洁的才是明朗的。
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性强,而且极有表现力。
昨天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一部现在正热映的香港电影《岁月神偷》,说是感动了所有观众。
ppt_作文指导课(二)——凤头豹尾
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我真想对那蓝 天、对那白云,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呼喊: “我真快乐——”因为,我生活在这样 一个时时充满着快乐的集体里。 《快乐在我们的集体里》
二、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法
点明题旨要水到渠成。“因为 有了这样的事,自然有了这样的 理。”这样才不给人突兀之感。点 明题旨还要少讲空话、俗话、套话。
五、其他结尾方式:
引用结尾法、归纳哲理法……
上帝说:现在一无所有的人,注定他将来很富 有。父亲是为了将来的富有而现在才一无所有。可 父亲的“富有”是什么呢?我不禁 对着眼前的书本, 感受到了肩头的重担。 《父亲一无所有》 一个朋友说过:“我若是灯,我就要用我的光 明来照彻黑暗。”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 做一块木柴吧。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 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添一点 点温暖。 《奉献》
《把爱心带给他人》 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欢乐无谱的 乐章;童年是一只船,承载父母无数 的心愿;童年是一座博物馆,展出天 真稚嫩的作品;童年是一个故事,讲 述单纯生动的片段。 《童年》
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 雷雨推开了夏天的门 果实推开了秋天的门 瑞雪推开了冬天的门 书籍推开了知识的门 智慧推开了理想的门 理想推开了成功的门 听,到处都是开门的声音……
“好的那种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 后,愿把他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读一遍。” ——俄国作家· 托尔斯泰 “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明朝· 谢榛《四溟诗话》
常见结尾误区:
结尾以空洞的口号或表决心结尾,看 上去慷慨激昂,其实苍白无力。
结尾时说一些与内容无关的话,费 力不讨好,有偏题的感觉。
八、托物起兴,暗渡陈仓
曾见过一篇优美的习作,题为《关爱永远》,开头给我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凤头豹尾__全文生辉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凤头豹尾全文生辉曹禺中学李能艳训练目标:1、了解记叙文开头、结尾的重要性。
2、掌握入题要快、扣题要紧、点题要明、结尾要翘的行文原则。
3、学会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作文中加以灵活运用。
训练重点:学会设计记叙文开头、结尾的方法。
训练难点: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开头、结尾的方法。
课前准备:积累一些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课时建议:2课时训练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元人乔梦符说过,写文章需要“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内容丰富,健美充实,容量大),“豹尾”(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
我们写作文时,必须重视文章的开头。
特别是阅卷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将会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
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便是这个理。
二、例文导学1、教师质疑那么,怎样的作文开头才是好的呢?有哪些常见好用的方法呢?2、学生阅读示例,探究方法示例A“我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
”(《我有一个好习惯》)方法: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要点: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描写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等点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进入主题。
?示例B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
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
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暖巢的小鸟。
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方法:写景状物,渲染气氛??要点: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
示例C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
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蜡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作文教学彩绘凤头,点缀文章之美》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写得亮眼。ຫໍສະໝຸດ 教学策略选本节课采用讲练法、指导法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方
择与设计 法。
一、导入
有人说:“好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
叫人一见钟情。”如何在一开头就先声夺人、令人一见
钟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把文章的开头写
好。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学习巧用修辞使作文开头出彩的写作技巧。
2、学会运用修辞把作文开头写亮眼。
这道理。本节课内容就是一起探索巧用修辞使作文开头
出彩的写作技巧。从学生的写作基础来看,我先介绍用
修辞使作文开头出彩的写作技巧,把学会运用修辞把作
文开头写亮眼实践训练。
1、学习巧用修辞使作文开头出彩的写作技巧。
教学目标
2、学会运用修辞把作文开头写亮眼。 教学重难点:
学会运用修辞把作文开头写亮眼。
学生平时写作基础差,就作文的开头也存在着这样
神笔,在你汩汩流淌的笔端之下绘出活灵活现的“凤头”
来。
(课堂小结主要是对这节课内容的一个概括,让学
生进一步明确可以借助哪些写作技巧可以使你的作文
开头耳目一新。)
八、作业布置
用今天你学到的方法,修改你写过的 2 篇作文。
作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一个不
断摸索探究的过程。作文的教学除了加强课外阅读量,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作文教学彩绘凤头,点缀文章之美》教 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
《作文教学彩绘凤头,点缀文章之美》
称
古人将文章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文章开篇
的重要,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
不仅能使你笔下生花,增加文采,而且也会让文章在众
多作文中脱颖而出。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就是 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巧妙引用,突出主题 要点: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 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 等 3、教师引导,归纳点拨 三、要点点拨 记叙文开头的作用,一是点题,二是引出下文。 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四当。所谓简,就是开头力 求简洁明了,不罗嗦重复。所谓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 致。 所谓美,就是开头力求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所 谓当,就是要符合内容的需要,开头为内容服务。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几种常见的写法。在写 作当中,有时并不是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 的需要出发,来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板书设计 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写景状物,渲染气氛 凤 抒情议论,确定基调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欲扬先抑,波澜起伏 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头 巧妙引用,突出主题 四、实战演练 1、精美开头赏评。(学生从自己积累的开头中筛选,从方法和好处两 方面评析。) 2、以“我的财富”或“重读父亲”为题,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写两个开 头。 3、交流评析。
示例B 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 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它 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暖巢的小鸟。这画面,这 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 方法:写景状物,渲染气氛 要点: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 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 示例C 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 来,明眸含情。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蜡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 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 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经编制过的那个七彩 的梦幻!(《情寄春风》) 方法:抒情议论,确定基调 要点: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 下文。 示例D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 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 树》) 方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要点:用悬念法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 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示例E 唉,我怎么跟这么个“出土文物”同桌:不买零食,自带饮水;不 穿新衣,补丁巴巴;还用布袋缝了个文具盒……浑身上下冒出土气酸气 小气。(《我的同桌》) 方法:欲扬先抑,波澜起伏 要点:就是以退为进,先抑住某一个人或事物,然后确立自己的观点或 主题,以达到突出的目的。 示例F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 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 人用善,待人和善。(《待人和善》) 方法: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要点:修辞是作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文章的开头巧妙地运用比喻、 拟人、排比或对偶等修辞手法,常常会令文章语言风采倍增。 示例G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 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展现出一幅画来。 (《陶醉》)
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蜡、粉笔、蚕》) 方法:抒情议论法 要点: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 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 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 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示例G[开头] 当历史的车轮压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 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 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结尾] 那天,奥斯维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 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那极端的功利者和道貌岸然的战争者宣 判。胜利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整个胸膛。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维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示例H[开头] 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 [结尾]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 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颤一颤 的手…… (《母亲手中的稻草绳》) 方法:首尾呼应法 要点:结尾时既呼应开头又不是开头的简单重复,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 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 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示例J 冬季的智,冬季的爱,冬季的锐…… 此季是漫长的,而此季给予的情意,是绵绵的……(《季节》) 示例K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到底消逝了多少这般决绝的女子,到底封存了多少 美丽的初次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然的寂寞。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晨晖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 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 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 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2、以“我的财富”或“重读父亲”为题,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写两个结 尾。 3、交流评析。 五、拓展阅读 精美开头结尾欣赏(一) 开头 1、“大风起兮云飞扬”,深秋一路放歌,来到了一片树林。枯叶正在泛 黄,摇摇欲坠,经歌风一震,便化为蝴蝶飘向了四面八方。(《枯叶与 落红》) 点评 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浓绿不在、芳菲凋零的感伤,引出了下文枯 叶与落红间的对话,作者酿造的意境之美,令阅卷老师折服。 2、你可见过《八骏图》中那昂首嘶鸣的骏马?你是否记得孟德笔下“老 骥伏枥”的豪言?你是否仍能听见那踊跃田间垅上,躬耕不辍的群马嘶 言?(《骏马,自当嘶哮江山》) 点评 作者开头连用三个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 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 果忘记是秋天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 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 香的雪梅!(《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 点评 作者用一组排比句、比喻句开头,通过自然现象诠释忘记与铭 记,取譬贴切,意蕴丰厚。 4、“冬末春初,天空很纯净,纯净得像一块没有灰尘的玻璃,仿佛敲一 下就可以听到很清脆的声音。没有风,开着窗,那一串风铃静寂无声, 仿佛是沉睡了。伫立窗前,我抬头看那一串风铃,绿色的丝线连缀着淡 黄色的橘皮——这是一串很特别的风铃,想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 吗?”(《聆听幸福的声音》) 点评 这个开头既用细腻生动的描写烘托了一种静谧美好的气氛,又设 置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来统领全篇。 5、“回首岁月碾过的痕迹,发觉总有那么一些东西是生活的风雨无法抹 去的。”(《轻叩记忆的门环》) 点评 这个开头用简洁的语言提示了文章的要点,让人一看便知作文要 写的是生活中使人无法忘怀的一些事情。 结尾 1、作文《窗外》大意是:自己坐在教室内上课,被窗外的情景所吸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作文的结尾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 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浑然天成,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 媚生”,这一笑,可使人驻足,令人心动。 二、例文导学
1、教师质疑 那么,打造记叙文的结尾有哪些较好的方法呢? 2、学生阅读示例,探究方法 示例A 今年的秋天不一样,林子里没有落叶,小根带着他离开后学校寄 来的学费全免通知书上学去了。他相信,明年的夏天是凉爽的,愉快 的……(《季节》) 示例B 今夏,我又回去了一次,在快到外婆家拐弯的那个路口,一株枝 叶繁茂的石榴树映入了我的眼帘,红星点点,生机盎然,我的童年的记 忆之门在刹那间被打开。有外公慈祥的笑容,有小东西的成长,还有又 红又大的石榴和我的眼泪,它们都化成了树上的红星,在微风吹拂下摇 曳着、飞舞着,只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外公亲手为我种的那一棵。(话 题“行走在消逝中”,题目《石榴树》) 方法:自然结束法 要点: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 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 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 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文。 示例C 一花如此,对人则毋庸多言,记得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落红 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文材料:丛飞的故事。题目《落 红》) 示例D 当我成功了,再来回顾摔的这一跤,我心中成功的喜悦将会把疲惫吹 尽。 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方法:画龙点睛法 要点: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 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 写作意旨交待清楚,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有时,用来总结 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也能起 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示例E 今天。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 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沉默的父爱》 示例F 你正是鲁迅赞扬的那种人:“将血一滴一滴地润过去,以饲别
淡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淡笑无痕》) 方法:含蓄暗示法 要点: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 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直截了当表述出来,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 象化的方式加以暗示,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余地,让读者有所思,有 所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示例L 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道门坎,她颤抖地扶着 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 的小脚。 车渐行渐远。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 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必须跨过这道坎》) 示例M 枫竹林飘荡着幸福的歌谣,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门,它闪着幽蓝幽 蓝的光,我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黄金般的人生!(《一 步与一生》) 方法:描写法 要点: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往往会在朴实中渲染一种或恬淡、 或哀伤、或明丽、或迷蒙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 3、教师引导,归纳点拨 三、要点点拨 古人云:“结尾如撞钟。”文章结尾是全篇内容的升华之处,也是意境的 深邃之处。因此写作文一定要在结尾处多下些功夫,将结尾这个“钟”撞 响:一是要收束全文,二是要简洁有力,三是要令人回味。作文的结尾 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所有这些开头和结尾的技巧方法,我们不 能生搬硬套,要学会在这些“死法”中求变,从实际出发,真正进入文 章“无法”的自由境地。 板书设计: 自然结束法 画龙点睛法 首尾呼应法 抒情议论法 含蓄暗示法 描写法 四、实战演练 1、精美结尾赏评。(学生从自己积累的结尾中筛选,从方法和好处两 方面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