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二)
人胚发生和早期发育

第17天胚盘
神经板 原条 泄殖腔膜
神经板 神经沟 神经褶
神经沟 轴旁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
脊索
神经沟
围心腔 胚内体腔
神经沟 轴旁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
神经嵴
脊索
神经沟
神经管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将分化为脑和脊髓以及松果体、神经垂体、视网膜、内耳、嗅上皮和味觉上皮等。
02
口咽膜 泄殖腔膜
三胚层胚盘横断
外胚层 胚内中胚层内胚层
神经板 原条 泄殖腔膜
第17天胚盘
口咽膜 神经板 泄殖腔膜
第21天胚盘背面观
2
1
第四到八周,三个胚层逐渐分化为各种器官的原基。
外胚层分化:神经板(18 ~19 天) →神经沟→神经褶→神经管(22天左右开始闭合),前、后神经孔,分别于第25和第27天闭合。
神经嵴形成:神经管外侧的神经上皮细胞不进入神经管壁,而形成一条位于神经管背侧的细胞索,该细胞索很快分为左右两条,分列于神经管的背外侧称为神经嵴。
神经嵴的早期演变
PART ONE
神经嵴分化为①周围神经系统的脑神经节,脊神经节、自主神经节及周围神经;②肾上腺髓质细胞,黑素细胞、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颈动脉体的I型细胞;③头面部分骨、软骨、肌肉及大动脉根部。
组织胚胎学课件 五年制本科生专用
单击添加副标题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组胚—中文教学组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21章 人胚发生和早期发育
PART ONE
受精卵第八周末(胚胎初具人形)
01
包括胚前期和胚期
02
此时期的胚胎变化很大,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具有决定性作用。
03
人胚发生和早期发育
胚内体腔从头端到尾端分化为心包腔、胸膜腔、腹膜腔。
组织胚胎学: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精品)

胚泡结构
1) 内细胞群 :形成胚胎本身 2) 滋养层(单扁):胚泡壁,吸收营养
3) 胚泡腔: 含胚泡液
滋养层 内细胞群
胚泡腔
胚泡于受精后第4天进入子宫腔 透明带消失
回顾第一周的变化
生殖细胞和受精 卵裂和胚泡形成 一个细胞--受精卵 一种细胞分裂--卵裂 一群细胞--内细胞群 一层细胞--滋养层
三、胚层的形成
(一)、二胚层胚盘的形成
滋养层的变化
植入过程中,与子宫内膜接触的滋养层 细胞增殖、增厚、分化为2层: 合体滋养层:外 层,细胞融合 细胞滋养层:内层(单 层立方细胞)
合体滋养层 细胞滋养层
合体滋养层内出现一些小腔隙叫滋养层 陷窝,与子宫内膜的小血管相通,其内充满 母体的血液,直接吸取营养供给胚泡发育。
组织胚胎学
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
胚胎学绪论
胚胎学:研究人 体出生前的发生、 发育过程及其机 理的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 (1)生殖细胞的发生; (2)受精-受精卵形成; (3)胚胎发育; (4)胚胎与母体关系; (5)先天性畸形的形成、原因及 诊断、预防等。
人胚发育分期
精+卵 受精 受精卵 胎儿 分娩
(3)获能精子与透明带(ZP3) 结合,释放顶体酶溶解透明带
透明带
(4)精子进 入卵周腔与卵 母细胞融合, 精子细胞核和 部分细胞质进 入卵母细胞。
卵母细胞
卵丘细胞
(2)获能精子在 接触放射冠后释 放顶体酶溶解放 射冠的卵泡细胞
皮质颗粒
极体
(5)卵子浅层胞质内的皮 质颗粒释放酶类,透明带结 构发生变化,阻止多精受精
人胚早期发育
一、生殖细胞与受精
卵 子 的 发 生
卵子为女性生殖细胞,核型为23,X
21-人体胚胎发生

2. 桑葚胚
受精后第3天,卵裂球达16个左右,细胞排列紧密,外观 似桑葚,故称桑葚胚(morula)(图21-6)。桑葚胚已出 现明显的细胞分化:位居中央的卵裂球为成胚细胞,周边 的卵裂球为成滋养层细胞。
3. 胚泡
桑葚胚进入子宫腔后,卵裂球很快增至100个左右,细胞 分化更加明显。细胞间先是出现了一些小间隙,后融合为 一个大腔,使整个胚呈泡状,故称胚泡(blastocyst)(图 21-6)。胚泡中央的腔为胚泡腔(blastocoele),包绕胚泡 腔的一层扁平细胞为滋养层(trophoblast),胚泡腔一端 有一团细胞,称内细胞群(inner cell mass)。这群细胞是 多能干细胞(multipotential stem cell),未来分化为胚胎的 各种组织结构和器官系统,故又称成胚细胞(embryoblast) (图21-7)。
(三) 胚前期发育
受精之后的前2周,称胚前期(preembryonic period)。
1. 卵裂
受精卵形成后便开始了连续的细胞分裂,其分裂形式虽属 有丝分裂,但与通常的有丝分裂相比,有若干特点,故称 卵 裂 ( cleavage ) , 分 裂 后 的 子 细 胞 称 卵 裂 球 (blastomere)。卵裂最大的特点是:随着卵裂的进行,卵 裂球之间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差异,即细胞分化;卵裂始 终在透明带内进行,因而随着卵裂球数目的增加,每个卵 裂球的体积逐渐减少。受精后30小时第一次卵裂完成,进 入2细胞期。
4.透明带反应
精子与卵细胞膜的接触和融合引发了卵浆内皮质颗粒 (cortical granule)溶解,溶解产物进入透明带,改变了透 明带的性质,灭活了透明带表面的精子特异性受体,从而 阻 止 了 其 他 精 子 的 穿 越 , 这 一 过 程 称 透 明 带 反 应 ( zona reaction)。透明带反应使一个精子进入卵浆后,其他精子 不能进入,从而保证了单精受精,防止了多精入卵 (polyspermy)。
胚胎学绪论人胚早期发生课件

05 胚胎学应用
CHAPTER
辅助生殖技术
试管婴儿技术
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将精子和卵 子在实验室条件下结合,形成胚 胎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以帮助
不孕不育夫妇实现生育。
卵子捐赠
对于无法自行产生卵子的女性,可 以通过卵子捐赠来实现生育,这一 过程需要借助胚胎学技术。
胚胎筛选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可以对胚胎进 行遗传学筛查,以选择健康的胚胎 进行移植,降低遗传疾病的风险。
要点二
激素信号
激素是一类能够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 化学物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激素 通过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内 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参与胚胎发 育和器官形成的调控。
要点三
细胞因子信号
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够调节细胞生长、 分化和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在胚胎发 育过程中,细胞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结 合,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调 控胚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免 疫应答等过程。
胎发育异常。
环境因素
环境污染、辐射、药物 、病毒等环境因素也可 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
母体因素
母体健康状况、生活习 惯、年龄等母体因素也 可能影响胚毒等 不良嗜好也可能导致胚
胎发育异常。
常见的胚胎发育异常
01
02
03
04
先天性畸形
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唇裂 、先天性足畸形等。
非编码RNA调控
非编码RNA是指不能被翻译成蛋 白质的RNA分子。在胚胎发育过 程中,非编码RNA通过与DNA、 RNA或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基 因的表达和表观遗传修饰,参与 胚胎细胞的命运决定和分化过程 。
04 胚胎发育异常
CHAPTER
胚胎发育异常的原因
遗传因素
组织胚胎学: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精品)

放射冠 (1)获能精子接 近卵冠丘复合体
受精过程模式图
次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
雌、雄原 核形成
雌、雄原 核融合
受精卵 形成
受精过程三步曲:
① 精子穿过放射冠;
② 精子穿过透明带;
③ 精、卵质膜融合,细胞核融合。
2个概念
• 顶体反应: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解放射冠 和透明带的过程。 • 透明带反应:精、卵结合后,卵子浅层 胞质内的皮质颗粒释放酶类,使透明带 的结构发生变化,阻止了其它精子穿越 透明带。保证了正常的单精受精。
内细胞群的变化
第二周胚泡植入的过程中,内细 胞群的细胞增殖分化为两层细胞构成 的一圆盘状胚盘。
二胚层胚盘
上胚层 :靠近滋养层 的一层柱状细胞。
下胚层:面临胚泡腔 的一层立方细胞。
出现两个囊腔
羊膜腔:上胚层和滋养层之间,含羊水。 卵黄囊:下胚层周缘细胞向腹侧生长围成
卵黄囊
胚外体腔的出现
胚外中胚层
绒毛间隙
绒毛间隙
初级绒毛干
次级绒毛干
三级绒毛干
(3)分类
丛密绒毛膜:邻接基蜕膜。绒毛密集分支多, 形成胎盘胎儿部。
平滑绒毛膜:邻接包蜕膜。 绒毛稀少、退化
基蜕膜
绒 毛 与 绒 毛 间 隙
绒毛间隙
绒毛
脐带
(4) 异常发育
发育不良:胚胎缺乏营养或死亡。
葡萄胎:滋养层细胞过度增生,绒毛呈水泡
状,胚胎死亡。
植入理论的临床应用
人卵体外受精(IVF)技术建立于1969 年。用IVF技术获得的受精卵在体外发育到 桑葚胚或早期胚泡,再移植到子宫内的技 术称胚胎移植( ET )。应用 IVF 和 ET 技 术于 1978 年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 我国大陆于 1988 年春天诞生了首例“试管 婴儿”。 IVF 和 ET 技术的开展,可以解决 因输卵管堵塞而引起的不孕。
第21、22章 胚胎发生总论

第21章胚胎发生总论(杨展源)胚前期(第1~2周)→胚期(第3~8周)→胎期(第9~38周)第一周:精子获能+卵子(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皮质反应)→受精卵→卵裂球(卵裂)→桑葚胚→胚泡(滋养层,极端滋养层,内细胞团)→着床/植入(滋养层分化为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并形成滋养层陷窝。
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反应)第二周:二胚层胚盘(上胚层、下胚层)→上胚层增殖形成羊膜腔(腔内有羊水,靠近细胞滋养层为成羊膜细胞)、下胚层形成卵黄囊。
(保护与营养作用)→胚外中胚层(胚泡腔内出现星状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填充于细胞滋养层与羊膜囊卵黄囊之间。
少部分与滋养层相连形成体蒂)第三周:三胚层胚盘:原条(上胚层部分细胞形成),原结(原条头端略膨大)→原沟、原凹(原条中线形成浅沟)→中胚层(一部分细胞在上下胚层间形成夹层)、内胚层(一部分细胞进入下胚层并代替下胚层)、外胚层(原上胚层)→脊索(原凹向头端增生细胞,在内外层之间形成的一条单独的中胚层细胞索),口咽膜(脊索头端无中胚层)、泄殖腔膜(原条尾侧无中胚层)第四~八周:内中外胚层均起源于上胚层→神经板→神经沟、神经褶(前后神经孔,愈合)→神经管→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等外胚层→神经嵴→周围神经系统的原基等→表面外胚层→皮肤的表皮及附属器等→间充质→各种结缔组织、肌组织、血管等中胚层→轴旁中胚层→体节→背侧皮肤真皮,骨骼肌,中轴骨骼(脊柱),髓核→间介中胚层→泌尿生殖系统主要器官→侧中胚层→体壁中胚层→胸腹部和四肢的皮肤真皮、骨骼肌、骨骼血管→脏壁中胚层→消化呼吸系统的肌组织,血管、结缔组织和间皮内胚层→原始消化管→咽喉及其以下消化管、消化腺、呼吸道和肺的上皮组织以及甲状腺等三月已能分性别,四月可感胎儿动五月生毛始吞咽,六月眉甲肤皱红七月睑开睫毛生,八月睾丸下降中九月嗅味体渐丰,十月毛脱足月生胎膜胎膜包括羊膜囊、卵黄囊、尿囊、脐带、绒毛膜。
1)羊膜囊:结构:由单层羊膜上皮和薄层胚外中胚层构成半透明膜演变:渐扩大,与绒毛膜相接,胚外体腔消失从背侧向腹侧包卷,包裹卵黄囊,尿囊,体蒂。
胚胎学绪论人胚早期发生[可修改版ppt]
![胚胎学绪论人胚早期发生[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29a8c714791711cd791709.png)
五、胚层的形成
第18天胚盘示意图
五、胚层的形成
(二)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第3周)
2.脊索的形成 脊索:逐渐替代原条,为新中轴线
3.口咽膜和泄殖腔膜的形成 脊索头侧和原条尾侧
六、三胚层的分化
神经管形成和中胚层分化示意图
六、三胚层的分化
(一)外胚层的分化(第4-8周)
神经外胚层 神经板 神经沟 神经管 脑、脊髓及松果体、神经垂体、视网膜等
6.子宫内膜变化 蜕膜:植入后的子宫
内膜 基蜕膜 包蜕膜 壁蜕膜
五、胚层的形成
胚泡植入过程示意图
五、胚层的形成
(一)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第2周)
1.上胚层:邻滋养层的内细胞群呈单层柱状细胞 2.下胚层:邻胚泡腔的内细胞群呈单层立方细胞 3.二胚层胚盘:上下胚层以基膜相贴,成圆盘状结构
五、胚层的形成
二、受 精
受精过程
二、受 精
1.定义:精子穿入卵中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部位:输卵管壶腹部 3.时间:排卵后12h内(精子射出24h内) 4.条件:①生殖管道畅通
②配子正常发育 ③时间恰当
二、受 精
排卵、受精、和植入示意图
二、受 精
人精子和卵子体外结合早期相差显微镜图
二、受 精
人受精卵相差显微镜图 (示雄、雌原核)
三、卵裂及胚泡形成
(二)胚泡形成
滋养层:胚泡壁的单层细胞
胚泡
内细胞群:滋养层内的细胞群 极滋养层:内细胞群外的滋养层
胚泡腔:胚泡内的腔,含胚泡液
三、卵裂及胚泡形成
胚泡形成光镜图
四、植 入
排卵、受精、和植入示意图
四、植 入
1.定义:胚泡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着床) 2.时间:受精后第5-6天开始,第11-12天完成 3.部位:子宫体或底
21人体胚胎发生

精子和卵子发生(2)
次级精/卵母细胞几乎不经过分裂间期便进入了第二次减数 分裂。此时,两条姊妹染色单体赖以连在一起的着丝粒分 裂,于是两姊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即 精细胞或卵子。这样,每个精细胞或卵子中既含单倍数的 染色体,又含单倍量的DNA(1nDNA),成为真正的单倍 体细胞。精细胞经过形态结构的变化而成为只含少量细胞 质、由头尾构成的蝌蚪形的精子。卵子不再发生形态结构 的变化。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两次减数分裂和复杂的形 态结构变化,可生成4个男性配子——精子,其中2个精子 的性染色体为X,其余2个精子的性染色体为Y。一个初级 卵母细胞经过两次减数分裂,只生成一个女性配子——卵 子,另外3个细胞为极体,其性染色体均为X(图21-1)。
5.精子细胞核进入卵细胞质
由于在顶体反应中覆盖在顶体前膜上的质膜已经消失,精 子头部后份的质膜与卵膜融合,精子头部的细胞核及头尾 部的少量细胞质进入卵细胞质,精子的细胞膜变成了卵细 胞膜的一部分(图21-4)。精子的进入不仅引发了透明带 反应,而且启动了静息在分裂中期的第二次减数分裂,很 快完成了第二次成熟分裂,生成了一个成熟的卵子和一个 几乎不含细胞质的极体细胞(polar cell)。
植入的完成
受精后第9天,胚泡已深入子宫内膜,表面上皮的植入口 由纤维蛋白凝栓(fibrin coagulation plug)封堵(图21-9)。 与此同时,合体滋养层增厚并形成若干陷窝,称滋养层陷 窝(trophoblastic lacunae)(图21-9)。
受精后第12天左右,胚泡已完全进入子宫内膜,内膜表面 的植入口已被表面上皮完全覆盖,从子宫腔内可以看到一 个轻微突起。此时,合体滋养层内的陷窝增多,并相互沟 通成网。子宫内膜中的小血管被合体滋养层侵蚀而破裂, 血液流入陷窝网(图21-10)。
21人胚发生和早期发育

中胚层 分化
内胚层 分化 胚体形 成
• 脊索→椎间盘的髓核
受精
外胚层 分化
胚泡形成
胚层形成
三胚层分化
图27~28
• 内胚层→原始消化管→
咽喉以下的消化管、消化腺、气管和 肺的上皮
中胚层 分化
内胚层 分化 胚体形 成
• 由扁平形胚盘演变为圆柱形胚体
外胚层生长迅速、中胚层向背侧隆起、
内胚层被包入体内、胚体凸入羊膜腔
外胚层 分化
胚泡形成
胚层形成
三胚层分化
图25~26
• 轴旁中胚层→体节(44 对)→ 背侧的真皮、骨骼肌和中轴骨
中胚层 分化
• 间介中胚层→泌尿、生殖系统
内胚层 分化 胚体形 成
受精
外胚层 分化
胚泡形成
胚层形成
三胚层分化
图27
• 侧中胚层 骨骼肌
体壁中胚层→胸腹、四肢的真皮、骨骼、 脏壁中胚层→消化、呼吸系统的肌组织、 结缔组织 胚内体腔→心包腔、胸膜腔、腹膜腔 • 间充质→结缔组织、肌组织、血管
血液循环
丛密绒毛膜+基蜕膜
胎盘隔,15~30 个胎盘小叶 40~60 个绒毛干,绒毛 间隙 充满母 体血
功能
胎膜
胎盘
双胎和联胎
• 2 套血液循环系统
结构
母体:子宫螺旋动脉→绒毛间隙→子宫 静脉
血液循环
胎儿:脐动脉→绒毛毛细血管→脐静脉
• 胎盘膜(胎盘屏障):
图44
功能
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基膜,
• 双胎和联体的成因
• 内细胞群演化为三胚层的一般过程,畸
胎瘤的成因
• 神经管、神经嵴的形成和演变
• 胎膜(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
第二十一章 人胚发生和早期发育

晚期胚泡
• 桑椹胚:受精后3天,卵裂球形成12~16 个C组成的C团,如桑椹,故称~。 • 胚泡:桑椹胚C继续分裂,C间出现小的 腔隙,逐渐融合为一个大腔,腔内充满 液体。此时透明带开始溶解,胚呈现为 囊泡状,故称为胚泡。由滋养层和内细 胞群构成。
二细胞期
四细胞期
八细胞期
桑椹胚
早期胚泡
晚期胚泡
第一周胚胎发生
第7天时植入
细胞滋养层
内细胞群 极端滋养层 子宫内膜
第八天两胚层分化
下胚层
上胚层
羊膜腔 合体滋养层
初级卵黄囊 胚外中胚层 胚盘 羊膜囊
第10天人胚
第13天人胚发育
胚外体腔
初级卵黄囊 次级卵黄囊
体蒂
第十四天人胚发育
三、胚盘的形成
(一)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
1. 二胚层胚盘的形成
在第二周胚泡植入的过程中,内细胞群的
(二)植入
• 胚泡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又
称着床。于受精后5 ~ 6天开始,第
11 ~12天完成。
• 通常位于子宫体部和底部。
• 植入后,子宫内膜出现蜕膜反应。蜕
膜分三部分:基蜕膜、包蜕膜和壁蜕
膜。
• 植入异常:前置胎盘和宫外孕。
名词解释
1. 何谓受精? 受精的部位? 2. 何谓植入? 植入的部位?
体节的分化:
巩节或生骨节:骨软骨和纤维性CT
生皮节:真皮和皮下组织
生肌节:骨骼肌
( 2)间介中胚层分化为泌尿生殖系统。
(3)侧中胚层分化
胚内体腔出现使侧中胚层分化为:
胚内体壁中胚层:腹侧和外侧体壁中的肌
肉、CT、腹膜、胸膜、心包膜的壁层。
胚内脏壁中胚层:消化管上的肌肉、
20胚胎学绪论21人胚早期发生_PPT课件

八、胎膜和胎盘
2020/8/8
第3周初胚立体示意图
八、胎膜和胎盘
(一)胎膜
1.绒毛膜 定义:植入后滋养层增殖分化的三层结构, 表面有指状突起 合体滋养层 组成:细胞滋养层 胚外中胚层
2020/8/8
八、胎膜和胎盘
2020/8/8
绒毛干的分化发育
八、胎膜和胎盘
(一)胎膜
1.绒毛膜 绒毛: 初级绒毛干: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 次级绒毛干: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 胚外中胚层 三级绒毛干: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 胚外中胚层+血管
2020/8/8
神经管形成和中胚层分化示意图
六、三胚层的分化
(二)中胚层的分化(第4-8周)
轴旁中胚层(体节) 生骨节、生肌节、生皮节 脊柱肋骨、躯干骨骼肌、真皮
间介中胚层 泌尿生殖系统 脏壁中胚层 内脏平滑肌、结缔组织等
侧中胚层 原始体腔 心包腔、胸膜腔、腹膜腔 体壁中胚层 胸腹壁和四肢骨骼、骨骼肌、真皮和血 管等
(二)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第3周)
1.原条及中胚层的形成 胚内中胚层:原沟细胞在上、下胚层间形成的新细 胞层 内胚层:原沟细胞增生置换下胚层 外胚层:原上胚层改名 三胚层胚盘:内、中、外三胚层组成梨形胚盘
2020/8/8
五、胚层的形成
2020/8/8
第18天胚盘示意图
五、胚层的形成
(二)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第3周)
2020/8/8
二、受 精
人受精卵相差显微镜图 (示雄、雌原核)
2020/8/8
二、受 精
2020/8/8
受精过程录像
二、受 精
5.意义:①新生命启动 ②稳定核型(23对) ③既遗传又变异 ④决定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尾的腹侧。
五:胎膜和胎盘
A:第7周
B:第4月
C:第4月
五、胎膜和胎盘
功能:保护、营养、呼吸、排泄和 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衣胞:胎膜+胎盘+子宫蜕膜 绒毛膜 羊膜
(一)胎膜: 卵黄囊 尿囊 脐带
1、绒毛膜
合体滋养层 内细胞群
滋养层
胚泡腔
胚外中胚层 细胞滋养层
3、胎盘的功能:
1)物质交换 胎儿经胎盘吸收 O2与营养物质, 排出CO2与代谢 产物。
胎儿血
胎盘膜
母体血
氧气 水、电解质
单糖 游离脂肪酸
氨基酸 维生素 激素、抗体
一些药物
某些病毒 母体血
二氧化碳
尿素 尿酸 胆红素
水、电解质) 内分泌功能(合体滋养层):
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进母体黄
多指与并指(趾)
全部唇裂 血管瘤
色素痣
食管闭锁及狭窄
膈疝
唐氏综合征
幽门肥大 先天性心血管病
内脏外翻 直肠及肛门闭锁
畸形足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愚型 (A伸舌样痴呆 B猿掌纹)
埃及成功地将一名双头女婴多余的头颅切除。该女婴名叫马纳尔, 只有11个月大。是同发育正常的孪生姐妹同时出生的。
八、先天性畸形
在人类的各种先天性畸形中,约25 %主要由遗传因素导致,75%病因不 明,推测可能是环境和基因相互作用 的结果。
遗传因素:染色体畸变 基因突变
环境因素 生物致畸:病毒,弓形体和螺旋体等。 理化致畸:放射线和重金属、农药等。 药物致畸:如反应停致肢体畸形。 其它因子:酗酒和吸烟。
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分化 原始血细胞
尾侧壁内胚层分化 原始生殖细胞
尿囊
4、尿囊
(1)形成:卵黄囊尾侧向体蒂内伸出的一个 小盲管。随着胚体的卷折开口于原始消化管 尾端的腹侧。
(2)组成:内胚层 + 胚外中胚层。
(3)演变:遗迹性器官。脐尿管,闭锁以后
形成脐中韧带。
(4)意义:
☆ 尿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形成4条血管
胎盘结构:
1)绒毛膜→绒毛干(40-60根)→绒毛
2)绒毛间隙(母血)
3) 胎盘隔→胎盘小叶
羊膜
绒毛间隙
胎盘
胎儿面
母体面
环胎 盘 的 血 液 循
母体血 胎儿血
3、胎盘的血液循环和胎盘膜
螺旋动脉
脐静脉
母体
绒毛间隙
毛细血管
胎儿
子宫静脉
脐动脉
胎盘内两套血液 循环,互不相通
胎盘膜/胎盘屏障
合体滋养层------晚期很薄 细胞滋养层------晚期消失 基膜 绒毛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
1、绒毛膜
1、绒毛膜
滋养层 合体滋养层
(1)组 成
细胞滋养层
胚外中胚层
2周: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 初级绒毛干
3周: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胚外中胚层
(2)发育
次级绒毛干
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胚外中胚层+结
缔组织、血管 三级绒毛干
绒毛干分类
绒毛间隙
绒毛间隙
初级绒毛干
次级绒毛干
三级绒毛干
(3)分类
性阻塞,羊水引起过 敏性休克,血管反应 及羊水内凝血致活酶 样物致DIC。
第 七 周 胚 羊 膜 囊 与 绒 毛 膜
3、卵黄囊
3、卵黄囊
(1)位置:原始消化管的腹侧。 (2)组成:内胚层 + 胚外中胚层。 (3)演变:越变越小,最后退化,被包于脐带。
卵黄蒂 闭第锁6周 卵黄囊退化 (4)意义:
体的生长发育。
②人胎盘催乳素。 ③孕激素、雌激素:第4个月开始分泌。
2个月
胚体各期的外形特征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七、双胎、多胎和联胎
七、双胎、多胎和联胎
1、双卵孪生:两个卵子同时受精。 特点:有各自的胎膜和胎盘;
性别相同或不同; 相貌和遗传特性如同一般兄弟姐妹
2、单卵孪生: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胚胎
致畸敏感期:第3-8周。
胚胎发育时期(周,受精龄)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20 38
中枢神经系统 心脏 眼 耳 上肢 下肢 唇 牙 腭 外生殖器
■致畸敏感度高 ■致畸敏感度低致
我国监测的19种先天畸形
无脑儿
短肢畸形(上、下肢)
脊柱裂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脑积水
尿道上、下裂
腭裂
丛密绒毛膜:邻接基蜕膜。绒毛密集分支多, 形成胎盘胎儿部。
平滑绒毛膜:邻接包蜕膜。 绒毛稀少、退化
基蜕膜
绒
毛
绒毛间隙
与
绒 毛
绒毛
间
隙
脐带
(4) 异常发育
发育不良:胚胎缺乏营养或死亡。 葡萄胎:滋养层细胞过度增生,绒毛呈水泡
状,胚胎死亡。 绒毛膜上皮癌:滋养层细胞恶性增生。
羊 膜 囊 中 的 胎 儿
(四)胚体的形成
第4周时,人变成一圆柱体
生长速度不一样: 头比尾快 头弯 头褶、尾褶 正中比边缘快 背侧隆起 外胚层比内胚层快 侧褶
胎膜生长慢:
头大尾 小圆柱状 胚体。
胚体的形成:头、尾褶
卷折:
1)胚体凸入扩大的羊膜腔; 2)胚体表面包以外胚层; 3)内胚层卷入胚体内形成原始消化管; 4)体蒂和卵黄囊于腹侧合并,外包羊膜
时更新一次。 羊水组成:98%水、2%胎儿代谢产物。 羊水正常量:1000ml—1500ml
羊膜腔穿刺检查羊水,诊断胎儿发育。
羊水的来源和去路
羊膜 上皮
分泌
吞咽
胎
羊水
儿
吸收
排泄
◆保护胎儿,缓冲外力;
3) 羊水的功能 ◆利于胎儿运动,防止粘连;
◆维持胎儿体温; ◆生产时扩张宫颈,冲洗产道。
4) 异常情况
◆羊水过多:>2000ml 提示无脑畸形、脑积水或食管闭锁。
◆羊水过少:<500ml 提示无肾、尿道闭锁,可引起粘连。
羊水栓塞
分娩过程中发生,罕见
子宫强烈收缩,尤其在羊膜破裂逢胎 儿头阻塞出口,可将羊水压入破裂的 子宫壁静脉窦内
肺循环栓塞
患者突然严重呼吸困 难,紫绀、休克、抽 搐和昏迷,多数死亡
机制:肺循环机械
• 性别和相貌相同。 • 血型和遗传基因相同。
• 卵裂阶段→两个胚泡 •早期胚泡→两个内C群 •二胚层胚盘阶段→两个
原条与脊索
2、多 胎
胸腹联胎
臀联胎
头联胎
联胎种类
寄生胎
3、联体双胎: 两个未完全分离的单卵双胎
罕见的联体
(双头颈,单躯 干, 双腿三臂, 双脊髓、心、胃 ,三肺、肾,脐 以下器官共用)
2条尿囊动脉
2条脐动脉
2条尿囊静脉
1条脐静脉
卵 黄 囊 与 尿 囊
脐带
5、脐带
(1)定义:连接胚胎脐部与胎盘间的索状结构
5、脐带
(2)组成:外:羊膜 内:体蒂-演变成粘液性结缔组织 尿囊-演变成脐动脉、脐静脉 卵黄囊-退化
(3)作用: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通道。 (4)长度:正常是40-60cm,粗1.5-2cm
<35cm为脐带过短-引起胎盘早剥 >80cm为脐带过长-引起脐带绕颈
2条脐动脉 1条脐静脉
脐带事故
(二)胎盘
1、 组成 胎儿部 丛密绒毛膜 母体部 基蜕膜
2、形态
足月时:圆盘形,d=15-20cm,t=2.5cm,w=500g。 胎儿面:光滑,覆有羊膜,附有脐带。 母体面:粗糙,15 - 30 个胎盘小叶。
2、羊膜
组成:羊膜上皮和胚外中胚层。
特点:无血管、薄而韧、透明。
羊膜标本
羊
膜 腔
基蜕膜
扩 大
合体滋养层
示
细胞滋养层
意
图
胚外体腔
1
羊
膜
腔 扩
羊膜腔
大
示
胚外体腔
意
图
绒毛膜
2
羊
膜
腔 扩
脐带
大
羊膜腔
示
胚外体腔
意
图
3
子宫腔
2)羊膜的意义
(1)包绕原始脐带:外包羊膜,内 有体蒂、卵黄囊、尿囊。
(2)羊膜上皮产生羊水: 羊水性质:弱嗜碱性,淡黄色,每3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