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抗反射)膜介绍

合集下载

ar镀膜玻璃原理

ar镀膜玻璃原理

AR镀膜玻璃的基本原理AR镀膜玻璃,全称为抗反射镀膜玻璃(Anti-Reflection Coating Glass),是一种通过在玻璃表面镀覆特殊材料形成的薄膜,以减少光线反射并提高透过率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眼镜、显示器和摄影镜头等领域。

AR镀膜玻璃的基本原理涉及光学干涉、多层膜系和反射等知识,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光学干涉原理光学干涉是指光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光程差,从而产生干涉现象。

当光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时,一部分光波会发生反射,一部分光波会透射进入新的介质。

这两部分光波会在界面上发生干涉,形成反射光和透射光。

多层膜系原理AR镀膜玻璃的原理基于多层膜系,即在玻璃表面上镀覆一层或多层的薄膜。

这些薄膜由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层交替组成,通过控制每一层的厚度和折射率,使得反射光的干涉效果最小化,从而达到减少反射、提高透过率的效果。

具体来说,AR镀膜玻璃的薄膜系通常包括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

当光波从空气等折射率较低的介质射入玻璃表面时,一部分光波会被玻璃表面反射,形成反射光;另一部分光波会穿过薄膜系,进入玻璃内部,形成透射光。

在薄膜系中,高折射率材料的膜层会引起光波的相位延迟,而低折射率材料的膜层会引起光波的相位提前。

通过调整薄膜系中不同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可以使得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干涉效果相消,从而大大减少反射。

反射原理反射是指光波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波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当光波从空气等折射率较低的介质射入玻璃表面时,根据反射原理,一部分光波会被玻璃表面反射,形成反射光。

反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以及入射角等因素有关。

AR镀膜玻璃通过设计合适的薄膜系,使得反射光的干涉效果最小化。

在薄膜系中,通过调整不同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反射光的相位延迟与相位提前可以相互抵消,从而减少反射光的强度。

最理想的情况是,通过精确的设计和优化,使得反射光的强度接近于零,实现完全抗反射的效果。

光学薄膜AR膜系

光学薄膜AR膜系

3层膜系
0.69i 1.78H 1.01L Ni=1.62 NH=2.1 NL=1.38
400-700-4层
0.18H 0.33L 2.08H 0.99L NH=2.03 NL=1.38
400-850 8层
反射红膜 10层
透射红膜- 10层
400-900
400-1600
单层MGF2膜系
双层增透膜
0.53H 2.23L NH=2.1 NL=1.38
3层增透膜
双层增透膜的减反射性能比单层增透膜要优越,但它并没 有全部克服单层增透膜的两个主要缺点(1)剩余反射高; (2)带宽窄。为了克服以上的缺点设计出了三层以及多 层增透膜。
可以通过调整层数、厚度、材料来不断的优化设计,由于 实际工作中λ0/4的整数倍厚度容易控制,把全部由λ0/ 4整数倍厚度组成的膜系称为规整膜系,反之为非规整膜 系。
关于常见增膜系
目前已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增透膜可供利用,以满足技术光 学领域的极大部分需要。可是复杂的光学系统和激光光学, 对减反射性能往往有特殊严格的要求。
增透膜可以提高象质量、色平衡和作用距离,而使系统的 全部性能增强,因此,生产实际的需要促使了减反射膜的 不断发展。
单层增透膜
单层增透膜的出现,在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展,直至今 天仍广泛地用来满足一些简单的用途。单层增透膜是减少 界面反射的最简单途径,但是它存在着两个主要的缺陷, 首先对大多数应用来说剩余反射还显得太高,此外,从未 镀膜表面反射的光线,在色彩上仍保持中性而从镀膜表面 反射的光线就不然,破坏了色的平衔.其结果是不可能作 出良好的色彩还原,作为变焦距镜头超广角镜头,大相对 孔径等新型透镜系统中的镀层,那更是不能符合要求.

ar减反射玻璃工作原理

ar减反射玻璃工作原理

ar减反射玻璃工作原理AR减反射玻璃工作原理什么是AR减反射玻璃?AR减反射玻璃(Anti-Reflective Glass)是一种特殊处理的玻璃,通过在玻璃表面创建一层特殊的涂层,使玻璃可以减少光线的反射,提高透光性能。

它主要用于显示器、摄像头镜头、眼镜等领域,以提供更清晰、更高对比度的图像质量。

减反射玻璃的工作原理AR减反射玻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如空气)射向另一种介质(如玻璃),光线部分会被界面上的突变折射,部分会被反射回来。

减反射玻璃的涂层通过调节折射率,将反射光线的相位与环境中的光线相位形成反向干涉,从而实现抵消反射光线的目的。

具体来说,涂层的折射率被设计成介于玻璃和空气的折射率之间,这样光线从玻璃和涂层之间的交界面处通过时,反射光线和透射光线会发生波长相差的干涉现象。

通过精确控制涂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可以使得涂层中的多道反射光线之间产生相消干涉,减少反射光线的强度。

这使得光线更多地透射进入玻璃中,提高了透明度,并减少了光线的散射,从而获得了更高质量的图像。

AR减反射玻璃的应用AR减反射玻璃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显示器:AR减反射玻璃可以提供更清晰、更具对比度的显示效果,减少了外界光线的干扰,使显示器上的内容更易于观看。

•眼镜:减反射玻璃镜片可以减少镜片表面的反射,提高眼镜的透明度,减轻眼睛疲劳,提供更清晰的视野。

•摄像头镜头:AR减反射涂层可以减少镜头表面的反射光线,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使拍摄的照片更加鲜明。

•车窗:AR减反射涂层可以减少车窗玻璃的反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减少眩光,提升行车安全。

结论通过在玻璃表面涂层一层特殊的AR减反射涂层,AR减反射玻璃可以实现减少光线反射、提高透射率的作用。

它在显示器、眼镜、摄像头镜头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图像质量和使用体验。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AR减反射玻璃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AR(Anti-Reflection)钢化膜介绍

AR(Anti-Reflection)钢化膜介绍
1、高穿透:纳米级光学涂层技术能使超白玻璃的透光率增加2%-3% 2、防刮划硬度:镀膜后可增加1H硬度防刮划效果 3、抗积水:水滴落在上面水滴角度达到>110°,面板在倾斜状态下自动滑落,且不影响视觉 4、可见光透过率最高峰值99% ,可见光平均透过率超过95%,大幅提高LCD、PDP原有亮度,降低 了能耗。 5、平均反射率低于4%,最低值小于0.5%(检验:反射率测量) 6、有效削弱因背后强光导致画面变白之缺憾,享受更清晰的影像画质 7、抗紫外线,有效保护眼睛 紫外线光谱区透过率大幅降低,可有效阻绝紫外线对眼睛之伤害。 8、色彩更艳丽、对比更强,使图像色彩对比更强烈,景物更清晰。 9、防刮耐磨性最佳,AR玻璃膜层硬度与玻璃相当,大于7H, 10、抗冲击性强,3mm厚度玻璃的冲击性能相当于6mm压克力。 11、AR玻璃表面平整度远远优于镀膜压克力,并且尺寸越大,相差越明显。 12、保持视角,一般压克力在安装后,视角会变小;而AR玻璃装上后,视角不会变小。 13、AR玻璃冷热变形几乎可以省略不计,适用于各类环境;同时,AR玻璃具有琉璃感,外观更漂 亮。
AR钢化膜介绍
深圳市戈比太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部 Kavin
Shenzhen Gobelike Technology Co.,Ltd.
深圳市戈比太科技有限公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R原理(Anti-Reflection)
• 当光从光疏物质射向光密物质时,反射光会有半波损失,在玻璃 上镀AR膜后表面的反射光比膜前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恰好相差 半个波长,薄膜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相消,即相当于增加了透 射光的能量。并且可以通过在玻璃两面同时镀膜来让玻璃的两个 面同时减小反射效果。 • AR玻璃或叫减反射玻璃,这种产品的生产原理是在普通的强化 玻璃表面镀上一层减反射膜,有效地消减了玻璃本身的反射,增 加了玻璃的透过率,使原先透过玻璃的色彩更鲜艳,更真实。

ar镀膜工艺技术

ar镀膜工艺技术

ar镀膜工艺技术AR镀膜工艺技术是一种在光学器件表面上应用薄膜层的技术,用于提高光学器件的透光率、增强对特定波长的反射和防反射效果。

AR镀膜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眼镜、相机镜头、光学仪器等领域,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和产品性能。

AR镀膜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光学器件表面上沉积不同折射率的薄膜层,达到控制光学器件表面的反射和透射光线的目的。

常用的薄膜材料有氟化镁、氧化钛等。

AR镀膜工艺技术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基片预处理、膜层形成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基片预处理是指在开始进行镀膜之前对光学器件的基片进行清洗和表面处理。

清洗可以使用溶剂、超声波清洗等方法去除基片表面的污垢和有机物质,确保基片表面的洁净度。

表面处理可以通过机械研磨、酸洗等方法改善基片表面的平整度和粗糙度,为后续的膜层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

膜层形成是AR镀膜工艺技术的核心步骤。

一般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两种方法。

PVD方法主要通过真空蒸发和溅射技术,将薄膜材料的固态材料在真空环境下加热或击打,使其蒸发或溅射,并在基片表面沉积。

CVD方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薄膜材料并沉积在基片表面。

两种方法都具有高度控制膜层厚度、均匀性和成膜速度快的优点。

后处理是对膜层进行加工和改性的步骤。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有烧结、退火和离子束处理等。

烧结可以提高膜层的致密度和结晶度,使其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

退火可以消除膜层内部的应力和缺陷,提高膜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离子束处理可以通过辅助离子轰击,进一步改善膜层的致密性和结晶度,提高其抗介质击穿和耐腐蚀性能。

AR镀膜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眼镜领域,AR镀膜能够有效降低镜片的反射光,增强用户的透视体验,减少眩光,提高视野清晰度。

在相机镜头和光学仪器领域,AR镀膜可以提高镜头的透光率和对特定波长的反射效果,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在光学显示器、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等领域,AR镀膜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总而言之,AR镀膜工艺技术是一种在光学器件上应用薄膜层的技术,通过控制膜层的折射率和厚度,实现对光学器件表面的反射和透射光线的控制。

AR(减反射)膜

AR(减反射)膜

AR 膜的加工方法
• 常用四分之一波长的薄膜,并没有使透射光的光强 达到最大,也就是说没有使反射光达到最弱。主 要是要增透的光往往不是单色的,而是有一定的 频宽,而对于一个增透膜只对某一波长的单色光 有完全增透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多层镀膜技术 来改善增透效果,同时也增加了透射光的线宽△ 波长,也就是频宽。随着人们对增透膜的应用和 发展,有人设想为细小的光纤进行镀膜,由此可 见这需要多么精密的镀膜技术。
面理论计算,其理想的增透膜的折射率为1.23,但现能利用的薄膜的 最低折射率是1.28(MgF2)。
• AR 膜的两个主要的缺陷:
• 对于常用的玻璃基底,很难实现零反射 • 只能实现单一波长零反射,色中性差。
AR 膜分类
• 二 多层减反膜
• 在层比单层有更 好的性能,如下图,左边是单层AR 膜,右边是多层AR 膜。
AR 膜产品结构
• AR膜产品结构图
保护膜 AR HC PET PSA 离型膜
AR 膜增透原理
• 光具有波粒二相性,即从微观上既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波、又可以把 他理解成一束高速运动的粒子(注意,这里可千万别把它理解成一种 简单的波和一种简单的粒子。它们都是微观上来讲的。 红光波的波长 =0.750微米 紫光波长=0.400微米。 而一个光子的质量是 6.63E-34 千 克. 如此看来他们都远远不是我们所想想的那种宏观波和粒子.) 增透 膜的原理是把光当成一种波来考虑的,因为光波和机械波一样也具有 干涉的性质。
AR 膜用途
• 主要应用
• 望远镜,眼镜,数字相机镜头,LCD投影系统,光学窗 口,保护镜,笔记本,电脑,手机,电视,眼镜, 触摸屏等
AR 膜使用原料
• 光学增透膜的研制,不仅要考虑它的透射率,而且还要考 虑它的硬度,耐热、耐寒性,与玻璃等光体的接合力度, 耐光照射性,吸热强度等因素,能满足这么多条件的材料 可想而知是很困难的。根据适合不同的需求,目前人们发 现、常用的材料有、氟化镁、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三氧 化二铝、二氧化锆 、ZnSe、ZnS陶瓷红外光红外增透膜、 乙烯基倍半硅氧烷杂化膜等。由于一般光学介质都是玻璃, 并在空气中使用,那增透膜的折射率应接近1.23。现实中 折射率小于氟化镁(折射率为1.38)的镀膜材料很少见, 而且像氟化镁那样很好的满足各种条件的材料更是稀少。 因此,现在一般都用氟化镁镀制增透膜。虽然金刚石是迄 今为止自然界中性能最优良的材料,但是存在工艺条件过 于苛刻和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大规模的使用金刚石薄膜 的条件还不具备。通过人们对增透膜的不断发展和研究, 相信会有比金刚石更为合适的材料被我们所发现利用,或 者金刚石被大规模的使用。

CG表面镀膜功能介绍

CG表面镀膜功能介绍

CG表面镀膜功能介绍CG表面镀膜功能介绍3D玻璃盖板镀膜好比女人化妆,不仅可以使玻璃盖板、背板更漂亮,还能起到抗氧化、耐酸碱、抗紫外线的作用。

所以说,手机3D玻璃镀膜在如今“看脸”的时代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玻璃镀膜也绝非一种,不同的镀膜起到不同的作用,本文重点讲讲AF、AG、AR镀膜,相信您看完后不会分不清了。

一、名称解释及原理1.AF----Anti-fingerprint,中文为抗指纹。

一般SiO2+AF材料(DON,M4、道康宁AF材料),一般采用真空蒸发镀膜法。

原理:AF防污防指纹玻璃是根据荷叶原理,在玻璃外表面涂制一层纳米化学材料,将玻璃表面张力降至最低,灰尘与玻璃表面接触面积减少90%,使其具有较强的疏水、抗油污、抗指纹能力;使视屏玻璃面板长期保持着光洁亮丽的效果。

适用材料:各类玻璃或有机玻璃PC、PMMA、PET…2.AR-anti-reflection,中文为抗反射增透,通过提高玻璃(屏幕)透光率,降低玻璃(屏幕)反射率达到增透目的。

可选择材料比较多,一般用高低折射率材料交叉堆叠镀上去,可采用真空蒸发镀也可采用磁控溅射镀。

原理:当光从光疏物质射向光密物质时,反射光会有半波损失,在玻璃上镀AR膜后,表面的反射光比膜前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恰好相差半个波长,薄膜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相消,即相当于增加了透射光的能量。

并且可以通过在玻璃两面同时镀膜来让玻璃的两个面同时减小反射效果。

适用基材:玻璃、压克力(PMMA)、PC、CR39等其它有机玻璃。

3.AG---anti-glare,中文为防炫光,是将玻璃表面进行单面或双面特殊处理后达到多角度漫反射的效果,从而提高画面的可视角度,降低环境光的干扰,减少屏幕反光。

可采用喷涂+烘烤的方法成膜,采用的是SiO2之类的胶体溶液。

原理:通过光的散射和漫反射作用,降低反射而达到防眩晕,防刺眼的目的,以创造清晰透明的视觉空间,从而有更佳的视觉享受。

下面我们具体讲一下防指纹处理的工艺流程。

ar涂层 原理

ar涂层 原理

ar涂层原理以ar涂层原理为标题,介绍一篇涂层技术的文章。

一、引言AR涂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特殊的涂层材料,使光在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射和折射过程中能够减少反射损耗,提高透过率和透射率,从而达到改善光学性能的目的。

二、AR涂层的原理AR涂层的原理基于光的干涉现象,通过在光学元件表面上涂覆一层厚度为λ/4的高折射率薄膜,使得入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干涉现象能够相互抵消,从而减少反射损耗。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薄膜的折射率匹配:AR涂层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薄膜材料,使其折射率与光学元件表面的折射率相匹配。

通过调节薄膜材料的厚度和折射率,使得入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干涉现象能够达到相消干涉,从而减少反射损耗。

2. 干涉现象的利用:AR涂层利用入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干涉现象来实现反射损耗的减少。

当光线从介质A入射到介质B时,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选择合适的薄膜材料和涂层厚度,使得入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从而实现相消干涉。

3. 多层薄膜结构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AR涂层的效果,常常采用多层薄膜结构。

多层薄膜结构可以通过调节不同层次的薄膜厚度和折射率,来实现更好的折射率匹配和干涉效果。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使得AR涂层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反射损耗降至最低。

三、AR涂层的应用AR涂层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例如眼镜、相机镜头、光学仪器等。

AR涂层可以减少反射损耗,提高透过率和透射率,使得镜片更加透明和清晰,同时降低眩光和反射干扰,提高视觉体验。

此外,AR涂层还可以用于激光器、光纤通信等领域,提高光学元件的传输效率和性能。

四、AR涂层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AR涂层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AR涂层将更加注重材料的研发和性能的优化,以实现更好的光学效果。

同时,随着人们对光学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AR涂层技术也将更加普及和应用于各个领域。

总结:AR涂层是一种基于干涉现象的光学技术,通过在光学元件表面涂覆一层薄膜,减少反射损耗,提高光学性能。

AR膜详解

AR膜详解

用于玻璃和塑料基底上的增透膜在众多的光学系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镜片上能降低反射的镀膜。

在很多应用领域中,增透膜是不可缺少的,否则,无法达到应用的要求。

就拿一个由18块透镜组成的35mm的自动变焦的照相机来说,假定每个玻璃和空气的界面有4%的反射,没有增透的镜头光透过率为27%,镀有一层膜(剩余的反射为1.3%)的镜头光透过率为66%,镀多层膜(剩余的反射为0.5%)的为85%。

在这篇文章中,列举了一些简单的增透膜和使用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玻璃可以被高温加热,而塑料不能,因此,对玻璃和塑料必须选用不同的膜料和膜层设计。

用于玻璃基底的增透膜经典的单层增透膜由一薄层MgF2构成,MgF2在510nm时的折射率为n=1.38,需要的膜厚为d=92nm。

因此,在510nm波长时膜层有一个光学密度(厚度)n*d为1/4的波长。

镀在加热到250-300°C的玻璃基底上的MgF2,不但牢固,稳定,并且相当方便,经济,直接使用蒸发船便可。

想得到更低的反射率,最简单的方法是镀一层CeF3和一层MgF2(各为1/4的光学厚度),可用蒸发船。

图1是单层和2层膜的反射曲线。

2层膜的优点是在可见光范围的中段有更低的反射率,缺点在于在红,蓝端的反射率上升过快。

由于2层膜的效果不理想,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使用3层或多层膜。

经典的3层膜由一层1/4光学厚度的中折射率物质(1.6-1.7),一层1/2光学厚度的高折射率物质(2.0-2.2)和一层1/4光学厚度的低折射率物质组成。

最常用的是Al2O3,ZrO2和MgF2。

图1显示在整个光学敏感段(410-680nm)的反射率低于0.5%。

3层增透膜的膜料选择膜料对膜层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

除了理想的折射率,每次镀膜时稳定的折射率,均匀的膜层,低吸收性,牢固性,稳定性也非常重要。

MgF2是最常用的第三层低折射率物质。

但是,由于塑料不能被高温加热,用MgF2会使膜层变软和不稳定,此时,SiO2是最佳的选择。

减反射膜-AR

减反射膜-AR
定义及其设计: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增透膜促进了薄膜光学的早期发展.对于技术光学的推动来说,在所有的光学薄膜中,增透膜也起着 最重要的作用.直至今天,就其生产的总量来说,它仍然超过所有其他的薄膜 因此,研究增透膜的设计和制备教术,对于生产实 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当光线从折射率 n0 的介质射入折射率为 n1 的另一介质时,在两介质的分界面上就会产生光的反射.如果介质没 有吸收,分界面是一光学表面,光线又是垂直入射,则反射率 R 为透射率为
减反射膜(增透膜)工作原理
光具有波粒二相性,即从微观上既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波、又可以把他理解成一束高速运动的粒子(注意,这里可千万别把它 理解成一种简单的波和一种简单的粒子。它们都是微观上来讲的。 红光波的波长=0.750 微米 紫光波长=0.400 微米。 而一个光子 的质量是 6.63E-34 千克. 如此看来他们都远远不是我们所想想的那种宏观波和粒子.) 增透膜的原理是把光当成一种波来考虑的, 因为光波和机械波一样也具有干涉的性质。
折射率较高的火石玻璃则表面反射更为显著这种表面反射造成了两个严重的后果光能量损失使象的亮度降低表面反射光经过多次反射或漫射有一部分成为杂散光最后也到达象平面使象的衬度降低从而影响系统的成象质量特别是电视电影摄影镜头等复杂系统都包台了很多个与空气相邻的表面如不敷上增透膜将完全不能应用目前已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增透膜可供利用以满足技术光学领域的极大部分需要可是复杂的光学系统和激光光学对减反射性能往往有特殊严格的要求例如大功率激光系统要求某些元件有极低的表面反射以避免敏感元件受到不需要的反射的破坏此外宽带增透膜提高了象质量色平衡和作用距离而使系统的全部性能增强因此生产实际的需要促使了减反射膜的不断发展在比较复杂的光学系统中入射光的能量往往因多次反射而损失

手机3D玻璃表面AF、AG、AR镀膜

手机3D玻璃表面AF、AG、AR镀膜

手机3D玻璃表面AF、AG、AR镀膜,不要傻傻分不清!2016-08-24华仔手机3D玻璃镀膜好比女人化妆,不仅可以使玻璃盖板、背板更漂亮,还能起到抗氧化、耐酸碱、抗紫外线的作用。

所以说,手机3D玻璃镀膜在如今“看脸”的时代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玻璃镀膜也绝非一种,不同的镀膜起到不同的作用,本文重点讲讲AF、AG、AR镀膜,相信您看完后不会分不清了。

一、名称解释及原理1.AF ---- Anti-fingerprint,中文为抗指纹。

一般SiO2+AF材料(DON,M4、道康宁AF材料),一般采用真空蒸发镀膜法。

原理:AF防污防指纹玻璃是根据荷叶原理,在玻璃外表面涂制一层纳米化学材料,将玻璃表面张力降至最低,灰尘与玻璃表面接触面积减少90%,使其具有较强的疏水、抗油污、抗指纹能力;使视屏玻璃面板长期保持着光洁亮丽的效果。

适用材料:各类玻璃或有机玻璃PC、PMMA、PET…2.AR - anti-reflection,中文为抗反射增透,通过提高玻璃(屏幕)透光率,降低玻璃(屏幕)反射率达到增透目的。

可选择材料比较多,一般用高低折射率材料交叉堆叠镀上去,可采用真空蒸发镀也可采用磁控溅射镀。

原理:当光从光疏物质射向光密物质时,反射光会有半波损失,在玻璃上镀AR膜后,表面的反射光比膜前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恰好相差半个波长,薄膜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相消,即相当于增加了透射光的能量。

并且可以通过在玻璃两面同时镀膜来让玻璃的两个面同时减小反射效果。

适用基材:玻璃、压克力(PMMA)、PC、CR39等其它有机玻璃。

3.AG --- anti-glare,中文为防炫光,是将玻璃表面进行单面或双面特殊处理后达到多角度漫反射的效果,从而提高画面的可视角度,降低环境光的干扰,减少屏幕反光。

可采用喷涂+烘烤的方法成膜,采用的是SiO2之类的胶体溶液。

原理:通过光的散射和漫反射作用,降低反射而达到防眩晕,防刺眼的目的,以创造清晰透明的视觉空间,从而有更佳的视觉享受。

镀膜工艺简介AF,AG,AR

镀膜工艺简介AF,AG,AR
真空溅射镀膜的优缺点:
理想的单层减反膜的条件是:
摩擦后水接触角>100°,水滴角下降<3°
1、高穿透:纳米级光学涂层技术能使玻璃的透光率增加2-3%,透光率可达95%以上;
AR 膜的两个主要的缺陷:
括热蒸发和EB蒸发(电子束蒸发)
注意对于单面防眩玻璃须测试防眩处理面。
尺寸>20"的大尺寸玻璃要求同一片玻璃光泽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20。
12-20nm
涂层硬度:
测试条件:使用7H三菱铅笔,1KG压力,摩擦速度60次/分钟,摩擦行程40mm,摩
擦次数1次
表面无划痕
人工汗液
摩擦测试仪
摩擦测试仪
AR抗(减)反射增透膜简介

AR膜又称减反射膜又称增透膜,
为什么我从来没有看到没有反光的镜头?
原因很简单,因为可见光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而膜的厚度是唯一的,所以只能照顾
动摩擦系数:
测试方法:使用BEMCOT无尘布,面积10mm*10mm,负载100G,擦拭速度
500mm/min
动摩擦系数<0.04水滴角测试仪摩来自测试仪动摩擦系数测试仪
AF性能测试参数
耐汗液测试:
测试条件:汗液浸泡后的无尘布包裹,温度45℃,湿度55%,放置时间48H,水接
触角>100°
涂层厚度:
真空溅镀:利用辉光放电将氩气(Ar)离子撞击靶材表面,靶材的原子被弹出而堆积在基板表面形成薄膜。
术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测试条件:使用0000#钢丝绒,1KG压力,接触面积10mm*10mm,摩擦速度30次/分钟,
给靶材施加高电压(形成等离子状态),使正荷电气体离子撞击靶材、
• 在很多应用领域中,增透膜是不可缺少的,否则,无法达到应用的要求。 就拿一

AR膜应用

AR膜应用

光电薄膜节能薄膜薄膜装置
ITO AR Film HR Film特种Coating建筑膜汽车膜In-Line
AR Film
AR简介:
采用Sputter工艺,利用光干涉原理在Glass、PC、PMMA、PET等基材表面沉积一层或多层抑制反射的功能产品。

主要产品为平面显示器(例如,LCD/PDP/LED/OLED等)所需之防反射光学涂层,可使画面更清晰亮丽,是新一代世界领先纳米技术防反射涂层。

豪威镀膜技术与装置:
豪威AR 产品系列
AR Film
AR镀膜/贴膜面板涵盖领域
镀膜光学面板(glass/PMMA)
利用纳米材料的光学显示特性,通过在光学材料(GLSS、PMMA)上进行多层镀膜。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平面显示器件之面板,手机及数码产品面板与视窗等。

大尺寸光学贴膜面板(PET Film)
以GLASS或PMMA为基板,利用精密贴合技术,为大尺寸面板贴AR膜。

其功用在于能使得影像在光线量度足够时保持清晰,并且能提高对比度10-15%。

豪威光学面板种类
AR应用。

AR膜介绍

AR膜介绍

大面积多层膜沉积技术一、大面积薄膜沉积设备介绍及工艺流程1、溅射原理定义:溅射镀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溅射沉积过程中,一般把受到离子轰击的表面看作供应材料,作为生长薄膜的源。

1.电离工作气体,Ar等; 2.使工作粒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并轰击源物质的固体表面; 3.与源物质分子或者原子交换能量,使源物质从固体表面溅射出来; 4.固体分子或者原子溅射出来后,向基片方向输运;5.薄膜的形成2、连续溅射镀膜线配置靶材的结构和尺寸Si靶或者Ti靶110mm×1150mm中频交流反应磁控溅射3、基架回件与抽气系统2、需有高低折射率材料形成交替的叠层,产生对特定波长光的干涉效应;3、各层材料需由真空蒸发、溅射或者溶胶-凝胶法(Sol-Gel)等方法形成膜层,高低折射率层形成干涉界面;4、同一层必须保证为各向同性(保证膜层厚度一致,折射率一致);5、各层膜层在工作波长内区域内吸收很小或者没有吸收。

3、抗反射(AR)增透膜定义:减反射增透膜( Anti-Refletance简称AR膜)是在玻璃基片上镀多层复合光学膜,采用低折射率(L)和高折射率(H)材料交替形成膜堆,通过精心的膜层设计和膜厚严格控制,利用干涉效应减少基片表面反射。

抗反射增透膜的应用领域。

AR Coating的LCD显示屏1、减小反射光强度,表面反射降低到%以下,防止产生眩光;2、表面为光滑的镀膜面,减少图像失真;3、增加LCD的出射光强度,增加图像的对比度;4、可以产生更宽的视角;5、LCD显示色彩更鲜明。

6、抗反射膜的膜结构设计AR(Anti-Reflective Glass)光学技术与护眼涂层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防眩防反光,同时具备最高达%的超高的透光率及超亮彩性能。

抗反射膜的膜结构设计:应用领域:汽车玻璃、太能电池等;抗反射特点:1、可见光透过率最高峰值99%可见光平均透过率超过95%,大幅提高LCD、PDP原有亮度。

2、平均反射率低于4%,最低谷值%有效削弱因背后强光导致画面变白之缺憾,享受更清晰的影像画质。

增透膜的原理

增透膜的原理

增透膜的原理
增透膜是一种表面改性技术,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来提高材料的透光性。

其原理基于折射率的调节和反射的减少。

增透膜一般由多个透明材料层堆叠而成,在每个材料界面上都存在反射,这些反射会降低透光性。

为了减少反射,增透膜采用了抗反射(AR)涂层。

AR涂层通常由多层薄膜组成,每一层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都经过精确设计。

在光线通过增透膜的过程中,由于每一层薄膜的折射率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遇到每一层薄膜面时会发生部分反射和折射。

通过合适的设计,这些反射和折射可以相互干涉,使得某些波长的光线发生相消干涉,而其他波长的光线则相长干涉。

如此一来,增透膜中各层薄膜之间的光程差和入射角度可以被精确控制,以实现对光的干涉效果,使得带有该膜的材料对特定波长的光线具有更高的透过率。

总体来说,增透膜的原理是通过设计合适的多层抗反射涂层,控制光线的入射角度和波长,在界面处引入干涉效应,从而减小表面反射和折射,提高材料的透光性。

AR(抗反射)膜介绍

AR(抗反射)膜介绍

AR(抗反射)膜介绍⼤⾯积多层膜沉积技术⼀、⼤⾯积薄膜沉积设备介绍及⼯艺流程1、溅射原理定义:溅射镀膜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溅射沉积过程中,⼀般把受到离⼦轰击的表⾯看作供应材料,作为⽣长薄膜的源。

1.电离⼯作⽓体,Ar等;2.使⼯作粒⼦获得⾜够的能量,并轰击源物质的固体表⾯;3.与源物质分⼦或者原⼦交换能量,使源物质从固体表⾯溅射出来;4.固体分⼦或者原⼦溅射出来后,向基⽚⽅向输运;5.薄膜的形成2、连续溅射镀膜线配置靶材的结构和尺⼨Si靶或者Ti靶110mm×1150mm中频交流反应磁控溅射3、基架回件与抽⽓系统2、需有⾼低折射率材料形成交替的叠层,产⽣对特定波长光的⼲涉效应;3、各层材料需由真空蒸发、溅射或者溶胶-凝胶法(Sol-Gel)等⽅法形成膜层,⾼低折射率层形成⼲涉界⾯;4、同⼀层必须保证为各向同性(保证膜层厚度⼀致,折射率⼀致);5、各层膜层在⼯作波长内区域内吸收很⼩或者没有吸收。

3、抗反射(AR)增透膜定义:减反射增透膜(Anti-Refletance简称AR膜)是在玻璃基⽚上镀多层复合光学膜,采⽤低折射率(L)和⾼折射率(H)材料交替形成膜堆,通过精⼼的膜层设计和膜厚严格控制,利⽤⼲涉效应减少基⽚表⾯反射。

抗反射增透膜的应⽤领域。

AR Coating的LCD显⽰屏1、减⼩反射光强度,表⾯反射降低到0.5%以下,防⽌产⽣眩光;2、表⾯为光滑的镀膜⾯,减少图像失真;3、增加LCD的出射光强度,增加图像的对⽐度;4、可以产⽣更宽的视⾓;5、LCD显⽰⾊彩更鲜明。

6、抗反射膜的膜结构设计AR(Anti-Reflective Glass)光学技术与护眼涂层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防眩防反光,同时具备最⾼达99.5%的超⾼的透光率及超亮彩性能。

抗反射膜的膜结构设计:应⽤领域:汽车玻璃、太能电池等;抗反射特点:1、可见光透过率最⾼峰值99%可见光平均透过率超过95%,⼤幅提⾼LCD、PDP原有亮度。

手机屏镀膜和玻璃钢化膜AF AR AG技术

手机屏镀膜和玻璃钢化膜AF AR AG技术

关于手机屏玻璃镀膜和钢化膜AF、AG、AR技术手机屏幕保护贴钢化玻璃膜就好比女人化妆,不仅可以使玻璃盖板、背板更漂亮,还能起到防摔、耐磨、减反射、更清晰的护眼功能。

所以说,手机屏幕保护膜在如今“看脸”的时代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玻璃钢化镀膜也绝非一种,不同的镀膜起到不同的作用,本文重点讲讲AF、AG、AR镀膜技术和工艺。

一、名称解释及原理1、AF---Anti-fingerprint,中文为抗指纹,一般AF材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液态的AF防指纹药水,一种是AF防指纹靶丸,对应两种不同的生产方法,防指纹药水适用于喷涂法制备AF,AF防指纹靶丸适用于真空蒸发镀膜法制备AF。

原理:AF防污防指纹玻璃是根据荷叶原理,在玻璃外表面涂制一层纳米化学材料,将玻璃表面张力降至最低,灰尘与玻璃表面接触面积减少90%,使其具有较强的疏水、抗油污、抗指纹能力;使视屏玻璃面板长期保持着光洁亮丽的效果。

适用材料:各类玻璃或有机玻璃PC、PMMA、PET…2、AR---anti-reflection,中文为抗(减))反射增透。

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者消除玻璃(屏幕)等光学表面的反射光,从而增加玻璃(屏幕)的透光量,减少或者消除系统的杂散光。

可选择的膜层材料比较多,一般用高低折射率材料交叉堆叠镀上去,可采用真空蒸发镀也可采用磁控溅射镀。

原理:当光从光疏物质射向光密物质时,反射光会有半波损失,在玻璃上镀AR 膜后,表面的反射光比膜前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恰好相差半个波长,薄膜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相消,即相当于增加了透射光的能量。

减反射增透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在光学玻璃或者镜片表面镀上AR膜,使得膜层前后表面产生的反射光互相干扰,从而抵消了反射光,达到增透减反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在玻璃两面同时镀膜来让玻璃的两个面同时减小反射效果,此镀膜工艺能极大程度缓解眼疲劳、减缓视力下降。

只是暂时这个护眼镀膜技术在电子屏幕和屏幕保护钢化膜领域应用较少,只有正星光电生产的大眼境护眼钢化膜具备这个特点。

减反射膜原理

减反射膜原理

减反射膜又称增透膜.AR膜.AR片.减反射膜.AR滤光片,它的重要功效是削减或清除透镜.棱镜.平面镜等光学概况的反射光,从而增长这些元件的透光量,削减或清除体系的杂散光.最简略的增透膜是单层膜,它是镀在光学零件光学概况上的一层折射率较低的薄膜.假如膜层的光学厚度是某一波长的四分之一,相邻两束光的光程差正好为π,即振动偏向相反,叠加的成果使光学概况对该波长的反射光削减.恰当选择膜层折射率,这时间学概况的反射光可以完整清除.一般情形下,采取单层增透膜很难达到幻想的增透后果,为了在单波长实现零反射,或在较宽的光谱区达到好的增透后果,往往采取双层.三层甚至更多层数的减反射膜.减反射膜是运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一种光学薄膜,是以,它至今仍是光学薄膜技巧中重要的研讨课题,研讨的重点是查找新材料,设计新膜系,改良淀积工艺,使之用起码的层数,最简略.最稳固的工艺,获得尽可能高的成品率,达到最幻想的后果.对激光薄膜来说,减反射膜是激光毁伤的单薄环节,若何进步它的损坏强度,也是人们最关怀的问题之一.光具有波粒二相性,即从微不雅上既可以把它懂得成一种波.又可以把他懂得成一束高速活动的粒子(留意,这里可万万别把它懂得成一种简略的波和一种简略的粒子.它们都是微不雅上来讲的. 红光波的波长=0.750微米紫光波长=0.400微米. 而一个光子的质量是 6.63E-34 千克. 如斯看来他们都远远不是我们所想想的那种宏不雅波和粒子.) 增透膜的道理是把光当成一种波来斟酌的,因为光波和机械波一样也具有干预的性质.在镜头前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是"氟化钙",微溶于水),假如膜的厚度等于红光(留意:这里说的是红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时,那么在这层膜的两侧反射归去的红光就会产生干预,从而互相抵消,你在镜头前将看不到一点反光,因为这束红光已经全体穿过镜头了.为什么我从来没有看到没有反光的镜头? 原因很简略,因为可见光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彩,而膜的厚度是独一的,所以只能照料到一种色彩的光让它完整进入镜头,一般情形下都是让绿光全体进入的,这种情形下,你在可见光中看到的镜头反光其色彩就是蓝紫色,因为这反射光中已经没有了绿光.膜的厚度也可以依据镜头的色彩特征来决议.界说及其设计:二十世纪三十年月发明的增透膜促进了薄膜光学的早期成长.对于技巧光学的推进来说,在所有的光学薄膜中,增透膜也起着最重要的感化.直至今天,就其临盆的总量来说,它仍然超出所有其他的薄膜是以,研讨增透膜的设计和制备教术,对于临盆实践有侧重要的意义.我们都知道,当光线从折射率n0的介质射入折射率为n1的另一介质时,在两介质的分界面上就会产生光的反射.假如介质没有接收,分界面是一光学概况,光线又是垂直入射,则反射率R为透射率为透射率为:例如,折射率为1.52的冕牌玻璃,每个概况的反射约为4.2%阁下.折射率较高的火石玻璃,则概况反射更为明显.这种概况反射造成了两个轻微的后果:光能量损掉,使象的亮度下降;概况反射光经由多次反射或漫射,有一部分成为杂散光,最后也到达象平面,使象的衬度下降,从而影响体系的成象质量,特别是电视.片子摄影镜优等庞杂体系,都包台了许多个与空气相邻的概况,如不敷上增透膜将完整不克不及运用.今朝已有许多不合类型的增透膜可供运用.以知足技巧光学范畴的极大部分须要.可是庞杂的光学体系和激光光学,对减反射机能往往有特别严厉的请求.例如.大功率激光体系请求某些元件有极低的概况反射,以防止迟钝元件受到不须要的反射的损坏.此外,宽带增透膜进步了象质量.色均衡和感化距离,而使体系的全体机能加强.是以,临盆现实的须要促使了减反射膜的不竭成长.在比较庞杂的光学体系中, 入射光的能量往往因多次反射而损掉.例如,高等拍照机的镜头有六.七个透镜构成.反射损掉的光能约占入射光能的一半,同时反射的杂散光还要影响成像的质量.为了削减入射光能在透镜玻璃概况上反射时所引起的损掉,常在镜面上镀一层厚度平均的透明薄膜(经常运用氟化镁MgF2,其折射率为1.38,介于玻璃与空气之间),运用薄膜的干预使反射光能减到最小,如许的薄膜称为增透膜.如今我们来看一下简略的单层增透膜.设膜的厚度为e,当光垂直入射时,薄膜两概况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2ne,因为在膜的上.下概况反射时都有相位突变 ,成果没有附加的相位差,两反射光干预相消时应知足:单层增透膜单层增透膜膜的最小厚度应为(响应于k=0 )因为反射光相消,因而透射光加强.单层增透膜只能使某个特定波长λ的光尽量削减反射,对于邻近波长的其他反射光也有不合程度的削弱,但不是减到最弱,对于一般的拍照机和目视光学仪器,常选人眼最迟钝的波长λ=550nm作为“掌握波长”,在白光下不雅看此薄膜的反射光,黄绿色光最弱,红光蓝光相对强一些,是以镜面呈篮紫色.有些光学器件须要削减其透射率,以增长反射光的强度.如氦氖激光器中的谐振腔反射镜,请求对波长λ=632.8nm 的单色光的反射率达99%以上.假如把低折射率的膜改成同样厚度的高折射率的膜,则薄膜高低概况的两反射光使干预加强,这就使反射光加强了,而透射光就削弱,如许的薄膜就是增反膜或高反射膜.一般的单层增反膜可使反射率进步到30%以上,而多层增反膜可以进步的更多.因为这种介质膜对光的接收很少,所以比镀银.镀铝的反射镜后果更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面积多层膜沉积技术
一、大面积薄膜沉积设备介绍及工艺流程
1、溅射原理
定义:溅射镀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溅射沉积过程中,一般把受到离子轰击的表面看作供应材料,作为生长薄膜的源。

1.电离工作气体,Ar等;
2.使工作粒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并轰击源物质的固体表面;
3.与源物质分子或者原子交换能量,使源物质从固体表面溅射出来;
4.固体分子或者原子溅射出来后,向基片方向输运;
5.薄膜的形成
2、连续溅射镀膜线配置
靶材的结构和尺寸
Si靶或者Ti靶
110mm×1150mm
中频交流反应磁控溅射
3、基架回件与抽气系统
2、需有高低折射率材料形成交替的叠层,产生对特定波长光的干涉效应;
3、各层材料需由真空蒸发、溅射或者溶胶-凝胶法(Sol-Gel)等方法形成膜层,高低折射率层形成干涉界面;
4、同一层必须保证为各向同性(保证膜层厚度一致,折射率一致);
5、各层膜层在工作波长内区域内吸收很小或者没有吸收。

3、抗反射(AR)增透膜
定义:减反射增透膜( Anti-Refletance简称AR膜)是在玻璃基片上镀多层复合光学膜,采用低折射率(L)和高折射率(H)材料交替形成膜堆,通过精心的膜层设计和膜厚严格控制,利用干涉效应减少基片表面反射。

抗反射增透膜的应用领域。

AR Coating的LCD显示屏
1、减小反射光强度,表面反射降低到%以下,防止产生眩光;
2、表面为光滑的镀膜面,减少图像失真;
3、增加LCD的出射光强度,增加图像的对比度;
4、可以产生更宽的视角;
5、LCD显示色彩更鲜明。

6、抗反射膜的膜结构设计
AR(Anti-Reflective Glass)光学技术与护眼涂层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防眩防反光,同时具备最高达%的超高的透光率及超亮彩性能。

抗反射膜的膜结构设计:
应用领域:汽车玻璃、太能电池等;
抗反射特点:
1、可见光透过率最高峰值99%
可见光平均透过率超过95%,大幅提高LCD、PDP原有亮度。

2、平均反射率低于4%,最低谷值%
有效削弱因背后强光导致画面变白之缺憾,享受更清晰的影像画质。

3、色彩更艳丽、对比更强
使图像色彩对比更强烈,景物更清晰。

4、抗紫外线,有效保护眼睛
紫外线光谱区透过率大幅降低,可有效阻绝紫外线对眼睛之伤害。

5、良好的导热性
良好的导热性能,克服了目前使用的镀膜压克力不易导热的弱势,从而防止PANEL过热,延长了LCD寿命。

6、膜层附着能力强
"新济达“AR玻璃使用是磁控溅射沉积膜层,通过光学折射原理,提高玻璃透光度。

7、耐高温
AR玻璃耐温>500度(一般压克力只能耐温80度)
8、防刮耐磨性最佳
AR玻璃膜层硬度与玻璃相当,大于7H,(一般PC板硬度约为2H至3H)。

9、可耐各种清洁剂清洗
耐酸、碱清洗剂之擦拭,膜层不受损坏。

10、抗冲击性强
3mm厚度玻璃的冲击性能相当于6mm压克力。

11、保持视角
一般压克力在安装后,视角会边小;而AR玻璃装上后,视角不会变小。

12、外观
AR玻璃表面平整度远远优于镀膜压克力,并且尺寸越大,相差越明显。

13、AR玻璃冷热变形几乎可以省略不计,适用于各类环境;同时,AR玻璃具有琉璃感,外观更漂亮。

7、技术难点
§1、多层膜连续反应溅射气路设计;
§2、多层膜连续反应溅射靶材布置;
§3、多层膜大面积镀膜均匀控制;
§4、多层膜光学设计与厚度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