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组织》复习提纲
《信息组织学》考试复习大纲(详细)
第一章1、信息采集: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将分散在不同时空域的有关信息,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措施采掘和汇聚的过程。
它涉及一切信息工作中的信息采集活动,包括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者们为了实现决策、管理和控制等目标所进行的信息采集。
2、信息采集渠道:①大众传播媒体②文献③政府机构④合作伙伴⑤消费者⑥信息中介结构3、信息采集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文献收集4、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信息检索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运用某种检索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从大量的信息中查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
对信息检索进行完整描述,一般必须包括信息组织和检索两个方面。
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信息组织是依据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和特征,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有序集合。
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
信息组织根据用户需要,以信息资源的一定单元为处理对象,依据预先制定的规范,对其特征加以记录,并进行标引和必要的记录,然后将这些信息记录,按照规定的方式输入检索系统。
第二章1、信息组织: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2、信息组织基本内容:按照信息组织的活动类型分“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存储”按照信息组织的流程分“信息的筛选和鉴别、信息的分类和排序、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信息的编目和组织、信息的分析和研究”3、信息描述与揭示方法:一是著录,主要描述文献信息的形式特征;二是标引,主要揭示文献信息的内容特征。
4、信息组织的类型:信息组织可归为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和语用信息组织三大类型。
从广义上看,信息采集阶段的信息组织主要是一种语用信息组织;信息组织阶段的信息组织属综合型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开发阶段的信息组织则属于优化型语用信息组织。
5、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一次信息是人们研究或创造性成果的直接记录,一般指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网上未经过处理的电子化信息等。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最终完整版
信息组织复习资料第一章信息组织引论1、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存储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
组织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检索信息、利用信息。
2、信息组织的诞生与发展:(1)按职能划分信息组织发展阶段1)清册职能时期2)查检职能时期3)组织职能时期(2)按组织对象划分信息组织发展阶段1)文献组织阶段2)信息组织阶段3)知识组织阶段3、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P8)1)系统论a)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b)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耗散结构理论a)一种自组织结构b)系统内各组成部分有强烈的相互作用c)相互影响、制约,与环境发生交互d)使自身保持稳定,动态有序的活结构3)协同论a)海尔曼·哈克4、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P9)1)语言学a)一种符号系统(形式和内容)b)词(词组)词形、发音、语义、语用2)逻辑学a)形式逻辑b)数理逻辑c)辩证逻辑3)知识分类学a)信息资源的知识分类b)知识分类体系(图书馆图书分类)5、自动分类标引(P15):是指由计算机代替人工对文献信息进行分类,赋予其分类标识,以描述文献主题内容的活动。
分为:1)自动归类自动归类是指先分析待分类对象中的特征,将其与各种类别中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比较,再将待分类对象归入特征最近的一类并赋予其相应的分类号。
自动归类根据使用的技术通常分为基于词的自动分类(词典法)和基于专家系统的自动分类(知识法)。
2)自动聚类自动聚类是指从待分类对象中提取特征,再将提取的全部特征进行比较并按一定原则将具有相同或相近特征的对象定为一类,设法使各类中包含的对象大体相等。
一般是在语词共现的基础上,通过词频统计和相似性比较加以聚类的。
6、自动主题标引技术(P16):自动主题标引是指由计算机自动确定语词标识来表达信息资源主题的过程,包括1)自动抽词标引:是指直接从原文中抽取词或者短语作为标引词来描述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
《信息组织》复习要点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文献:是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一定的信息内容记录到一定载体上形成的存储型传递媒体。
2、著录:对表示文献内容、外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标引:指在分析文献内容和情报提问的基础上,用某种索引语言或标志符号把文献的主题概念及其他有检索意义的特征标示出来,作为情报存储和检索依据的处理过程。
按照索引语言或标示符号的类型,可分为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和非主题标引。
3、款目:依据一定的方法,对表示文献内容,外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特征所做出的记录。
4、信息组织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学习信息组织?a.知识和信息的海量新和无限性与人的精力和时间的有限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b.知识和信息的无序性和污染性与人类使用的选择性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c.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原始信息本身并不能产生价值”,只有对信息资源采用相应的方法加以控制和处理才能使人们实现对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而信息组织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关键措施之一;d.深入研究与解决关于信息组织的系列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5、信息组织(信息序化或信息整理):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6、信息组织的基本专业要求是?a.信息内容有序化;b.信息流向明确化;c.信息流速适度化。
7、耗散结构论是比利时学者普里高津提出来的;协同论是德国物理学教授海尔曼.哈肯提出来的。
知识理论——H.E.布里斯提出来的。
知识组织可分为主观知识的组织和客观知识组织两种类型。
8、专指度:是指我们在信息揭示的主题标引中对信息中各个主题的内容和方面的展示过程。
9、按照信息组织的组织对象把信息组织分为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工具;依据信息组资源的注意内容,主要分为分类法和主题法。
第二章1、七分法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体系,始创于汉代的《七略》,后现于南朝的《七志》和梁朝的《七录》。
《信息组织》复习
信息组织复习第一章1•信息组织、检索语言的基本概念。
信息组织:亦称信息资源组织,是根据使用的需要,以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处理、序化,并提供的活动。
检索语言:是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英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也称情报检索语言匕2•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
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岀发点和归宿。
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3•根据对象与特点划分,检索工具有哪些类型。
检索工具类型有: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4•两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
1 •以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为检索依据,进行检索的途径。
特点:迅速.确切地查找特左文献,必须预先掌握相应的数据。
2•以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为依据,进行检索的途径。
主要有分类法和主题法。
特点:不必事先了解相应的数据,可直接从主题内容查找;但不如前一种方法直接和准确。
第二章1•检全率、检准率的基本概念。
检全率=(检出相关文献数/系统相关文献总数)*100%o检准率二(检出相关文献数/检出文献总数)*100%o2•信息组织中规范控制包括:描述控制、词汇控制、句法控制。
第三、四章1 •信息描述、元数据.检索点.MARC格式.计算机标识语言的基本概念。
信息描述:亦称信息资源描述,是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
MARC格式:是机读编目格式的简称,是根据文献特点和文献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需要建立的标准化的讣算机可读形式。
计算机标识语言:是一种利用特泄的文本句法描述信息资源的语言,目的是用来界左文献的结构成分以作为未来计算机处理之用。
第五章第一节1•信息资源分类、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而组配式分类法的基本概念。
信息资源分类法分:等级列举式.分而组配式、列举组配式。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要点-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信息组织导论1.1信息组织的环境与背景一、信息检索工具的变化1.手工检索时代:目录、题录、索引等2.计算机检索时代:各种检索系统,核心是数据库3.网络检索时代:检索型、目录型、混合型检索工具4.各种检索工具的涌现,目前互联网上运行的搜索引擎至少有几千种之多。
二、信息检索技术的进步1.按照信息存储的载体和实现查找的技术手段,信息检索可以分为手工检索、机械检索、光电检索、计算机检索。
2.网络信息检索采用的检索技术包括:布尔逻辑检索、自然语言检索、多语种检索、字段检索、区分大小写检索、限制检索、二次检索、自然语言检索、多语种检索、加权检索、模糊检索、概念检索、相关反馈检索等1.2 信息组织的相关概念与内容一、组织与组织系统1.组织:①组织是一种有意识地行为;②其目的是为了创造次序与结构2.组织系统:资源与交互3.组织系统的三层体系:用户界面、业务逻辑、数据4.组织对象的种类:物理实体、关于物理实体的信息、数字资源、关于数字资源的信息5.资源、文献与馆藏(1)资源:资源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任何价值, 可以支持面向目标的活动,如实体、对象等。
资源在网络体系结构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通常, 描述网页、图像、视频等资源, 以及访问它们的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使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RI)。
(2)文献:文献通常用于数字或物理格式的信息资源; 工件是指由人创造的资源, 以及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的资产。
(3)馆藏:馆藏是已为某一目的选择的一组资源。
相似的期限被设置(数学), 聚合(数据建模), 数据集(科学和商业) 和语料库(语言学和文艺分析)。
6.元数据:描述或与其他资源相关联的数据(1)挑战1:决定哪一个资源是主要的(2)挑战2:用于描述一个人或过程的元数据再用于描述其他资源7.信息组织:为了方便人们检索、获取信息而奖庞杂、无序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信息搜集与选择、信息分析与揭示、信息描述与加工、信息整理与存储。
信息组织复习资料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资料1.信息组织、文献目录、索引、检索语言的基本概念。
信息组织:亦称为信息资源组织,是根据使用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进行分析、选择、处理、序化,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提供的方式。
文献目录:通常是以各种媒体的文献单元为对象,对其进行记录、报道与揭示的工具,包括文献收藏目录和书目。
索引:是以文献集合中的文献单元或文献中的信息单元为揭示对象的检索工具。
检索语言:是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
2.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目的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反向过程。
3.信息资源组织的类型。
按组织对象分为信息资源和检索工具;按检索工具的类型分为目录、索引、数据库和网络搜索引擎;按照标识特征和提供的检索途径分:题名检索工具、责任者检索工具、分类检索工具、主题检索工具、按照引文关系的检索工具;按照组配方式分:先组式检索工具、后组式检索工具;按照是否控制:受控检索工具、自然语言检索工具;4.检索工具的类型(依据对象与特点划分)。
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和网络搜索引擎。
①文献目录:以各种类型的文献单元为对象,对其进行揭示、报道的工具。
包括:(1)文献收藏目录——以一个或多个文献单位收藏的文献为对象加以描述和揭示;(2)书目——通常以某一领域、地域、或时限内出版的文献为对象进行组织和揭示,也可以根据应用需要编制,为用户提供较为全面的文献信息。
②索引:是以文献或文献集合中包括的信息内容为其揭示单元的工具,包括期刊索引、书后索引等;③机读数据库:是由文献资源为对象的机读记录的有序集合,是一种依托现代计算机技术、以机读形式建立的检索系统。
包括:(1)参考数据库——书目数据库收录文献目录或索引数据;全文库收入文献全文,可进行文本检索;(2)源数据库——包括事实数据、数值数据、图像数据等类型。
信息组织复习资料
信息组织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信息组织:是根据使用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进行分析、选择、处理、序化,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P1)2.标引:指在对信息资源进行主题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类表、词表等,进行检索标识的过程。
(P62)3.主题法:指直接以表达主题内容的语词做检索标识、以字顺为主要检索途径的标引和检索信息资源的方法。
(P184)4.情报检索语言:一种由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
(P9)5.叙词:是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已基本概念的基础的表达文献主题的词和词组。
(P187)6.标引语言:7.主题标引:是依据一定的主题词表或主题标引规则,赋予信息资源语词标识的过程。
(P253)8.分类法:以表达信息资源内容的标记符号为标识,按照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组织。
(P5)简答题:1.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的关系。
(P2、3,图1—1)答:⑴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是密切联系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因果;⑵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进行信息资源处理和有序化组织,才可以利用它有效地进行检索查找;⑶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只要目标之一;2.什么是句法控制?方法有哪些?(P16、17)答:含义:是指根据信息资源标引和检索需要,通过一定的组词造句的规则,对检索语词的组合方式作出规定。
方法:⑴引用次序:指复合主题标引和检索时,各个主题因素的组合次序;⑵辅助符号:是检索语言揭示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意义,进行检索操作的标识形式,包括:关系符号、逻辑组配符号、联系符号、职能符号。
⑶句式转换:根据需要,对句法形式加以转变和调整,包括:轮排转换、链式转换、分析转换。
3.MARC机读编目的应用(P50、P53图3—6)(论述题中也涉及此知识)答:MARC格式是根据文献特点和文献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需要建立的标准化计算机可读形式。
《信息组织》复习要点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文献:是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一定的信息内容记录到一定载体上形成的存储型传递媒体。
2、著录:对表示文献内容、外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标引:指在分析文献内容和情报提问的基础上,用某种索引语言或标志符号把文献的主题概念及其他有检索意义的特征标示出来,作为情报存储和检索依据的处理过程。
按照索引语言或标示符号的类型,可分为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和非主题标引。
3、款目:依据一定的方法,对表示文献内容,外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特征所做出的记录。
4、信息组织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学习信息组织?a.知识和信息的海量新和无限性与人的精力和时间的有限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b.知识和信息的无序性和污染性与人类使用的选择性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c.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原始信息本身并不能产生价值” ,只有对信息资源采用相应的方法加以控制和处理才能使人们实现对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而信息组织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关键措施之一;d.深入研究与解决关于信息组织的系列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5、信息组织(信息序化或信息整理):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6、信息组织的基本专业要求是?a.信息内容有序化;b.信息流向明确化;c.信息流速适度化。
7、耗散结构论是比利时学者普里高津提出来的;协同论是德国物理学教授海尔曼. 哈肯提出来的。
知识理论——H.E. 布里斯提出来的。
知识组织可分为主观知识的组织和客观知识组织两种类型。
8、专指度:是指我们在信息揭示的主题标引中对信息中各个主题的内容和方面的展示过程。
9、按照信息组织的组织对象把信息组织分为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工具;依据信息组资源的注意内容,主要分为分类法和主题法。
第二章1、七分法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体系,始创于汉代的《七略》,后现于南朝的《七志》和梁朝的《七录》。
信息组织学复习资料
信息组织学复习资料第一篇:信息组织学复习资料第2章信息组织概述1.λ信息组织的内涵信息组织(information organization)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λ从层次上看,信息组织包括了序化和优化两个层次,序化是基础,优化是延伸。
2.信息组织要素λ属性与序、规范和操作是信息组织的两对基本要素,是信息组织进行的依据,信息组织学科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些要素之上。
(1)属性λ属性反映了信息的本质特征事物的属性总体上可以分为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在信息组织工作中,外在属性称为外表特征,内在属性称为内容特征。
λλ信息组织的过程就是按照事物属性之间的同一性、包容性、交叉性和排斥性等关系对信息实施序化的过程。
(2)序λ序是事物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指事物或系统的各个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在时空中的表现,即事物发展中的时间序列及排列组合、聚类状态、结构层次等空间序列。
(3)规范λ有序无序是针对一定参照系而言的,这个参照系就是规范。
信息组织规范主要包括:λ①基本术语规范;②有关信息技术规范(信息交换格式、程序设计与数据库语言、网络标准与协议等);③信息组织技术规范(如信息描述规则、信息代码、信息标引规则和信息组织成果编排规则等);④其他相关规范。
(4)操作λ操作指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和特征,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标引,并将其组织进相应系统的过程。
λ这一操作一般是依据一定的信息资源描述处理的规范,对信息资源的特征和内容进行分析、归纳、选择、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组织进信息资源集合和检索工具。
3.信息描述规范λ描述项目规范:如题名、责任者、出版社、关键词等传统文献著录时基本描述项目分为9个大项。
依次为:题名和责任者项目;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
02117信息组织复习资料(2021)
02117信息组织复习资料(2021)第一章一.信息组织的含义信息组织,即信息序化或信息整序,也就是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序是事物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指事物或系统的各个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表现。
二.信息组织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1.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与环节包括信息的采集,组织,开发和利用。
信息组织在其中属于关键因素,处于关节点的地位。
现在社会信息的基本特征是庞杂性和分散性,人们对信息需求的特点是专业的高度选择性,内容的精良性,时间的紧迫性。
2.信息组织是一个信息增值过程。
3.信息组织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思想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做好信息组织工作,会促进信息流通,发挥信息效用,使信息流形成良性循环,使信息在时间上更快速的传播。
4.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利用的基础。
三.信息组织的发展阶段1.清册职能时间:它主要通过对信息的记录和登载,如同“信息账房先生”,告诉人们有什么信息而已。
2.查检职能时期:信息组织活动不仅告诉人们有什么信息,而且告诉人们怎样找到信息。
3.组织职能时期: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不满足告诉人们有什么信息和怎样找到信息。
它不仅可以告诉人们我们这里有什么信息,而且还可以告诉人们其他地方有什么信息。
人们还可以知道什么信息适合于自己,可以多途径多角度地查检信息。
四.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使信息组织有了理论基础。
五.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语言学,逻辑学,知识分类是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
要把庞杂分散的信息组织成有序优化的整体,就必须建立符号系统,但都和自然语言一样,有着共同特征:有语词,有词汇,有语法,这就是信息组织的语言学基础。
知识分类是一门研究知识体系结构的学问。
六.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它们是信息组织的基本对象和管理依据。
《信息组织》考试重点.doc
《信息组织》考试重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信息组织概述1.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英特网及其他网络获取的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
2.信息组织:是指对信息(包括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的一种序化或整序。
即依据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向有序信息的流转,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存取、利用以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3.信息资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4.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只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符号论与编码理论,语言学,逻辑学,科学分类和目录学等。
5.信息组织的内容:广义的信息组织内容包括信息搜集与选择、信息分析与标引、信息描述与加工、信息整理与存储。
狭义的信息组织包括信息标引、信息描述、信息排序。
6.信息组织的功能:1.揭示、描述、报道、信息特征的整序功能。
2.再现、重组信息单元联系的增值优化功能。
3.规范、控制信息流向的社会目标功能4.方便、有效提供用户利用目标功能。
7.信息资源种类:体裁、文献、实物、网络四种8.信息标引:依据一定的标引规则,在对信息资源内容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信息资源属性的检索标识过程。
9.信息标引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主体分析和转换标识。
10.信息标引类型:按照信息标引所用的检索语言可分为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
按照使用标引设备,可分为手工标引、自动标引和机助标引。
11.分类标引:依据特定的分类法和分类规则,按信息资源内容的学科属性赋予分类检索标识,揭示和组织信息资源的方法。
12.文献分类标引:是依据本单位所采用分类法和分类规则,按文献的学科内容属性及其他显著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的揭示和组织文献的方法。
内容包括:编制文献分类表、进行分类标引、建立分类检索体系和检索工具。
13.主题标引:是指对信息进行主题分析,依据特定的主题法和主题标引规则,直接用主题语言表达分析出的主题,赋予信息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
信息组织与检索复习提纲
信息组织、检索与存储复习纲要第一章信息组织概念即信息序化或信息整序,即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表征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外在特征:信息的物质载体所直接反映的外在、形式的特征;例如:语种、作者、出版社、标题等内在特征:信息所包含和承载的具体内容。
例如: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等信息组织发展阶段:清册职能时期------古代信息管理时期查检职能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时期组织职能时期------现代信息管理时期知识组织时期------知识管理时期信息组织一般过程:???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先有信息组织,再有信息检索;信息检索质量来衡量信息组织。
第二章分类法类型(按照分类法的编制方式):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半分面分类法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列举式分类法、体系分类法)——中图法类目体系的几种关系:?从属关系:用上位类和下位类表示,如:生物力学与生物学;化学与有机化学;同一关系:同义词,如:概率论(或然论)?.边缘科学,如:宇宙医学;一个类目涉及几个方面,如:工业经济?交叉关系:共青团员和大学生?并列关系:如:茶和可可?对立关系:如: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矛盾关系:如:黑色金属冶金学和有色金属冶金学(对立关系与矛盾关系的区别在于:矛盾的关系的双方加起来等于全集,而对立关系双方则不是。
)标记符号:码的编制方式包括:顺序制、层累制、混合制层累制的优缺点?优点:分类号能够体现类目的等级关系,便于扩检或缩检。
?缺点:类目越细类号越长,影响类号简短性;同位类超过10个时采用阿拉伯数字难以按等级编码,必须采用一定变通方法。
顺序制的优缺点?优点:配号简单,号码简短,容纳性强。
?缺点:表达性、助记性差。
标引概念对文献主题进行主题分析,从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的检索语言的过程,即对主题分析结果赋予检索标识的过程。
信息组织考试重点
信息组织考试重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信息组织概述1.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英特网及其他网络获取的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2.信息组织:是指对信息包括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的一种序化或整序..即依据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向有序信息的流转;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存取、利用以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3.信息资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4.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只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符号论与编码理论;语言学;逻辑学;科学分类和目录学等.. 5.信息组织的内容:广义的信息组织内容包括信息搜集与选择、信息分析与标引、信息描述与加工、信息整理与存储..狭义的信息组织包括信息标引、信息描述、信息排序..6.信息组织的功能:1.揭示、描述、报道、信息特征的整序功能..2.再现、重组信息单元联系的增值优化功能..3.规范、控制信息流向的社会目标功能4.方便、有效提供用户利用目标功能..7.信息资源种类:体裁、文献、实物、网络四种8.信息标引:依据一定的标引规则;在对信息资源内容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信息资源属性的检索标识过程..9.信息标引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主体分析和转换标识..10.信息标引类型:按照信息标引所用的检索语言可分为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按照使用标引设备;可分为手工标引、自动标引和机助标引..11.分类标引:依据特定的分类法和分类规则;按信息资源内容的学科属性赋予分类检索标识;揭示和组织信息资源的方法..12.文献分类标引:是依据本单位所采用分类法和分类规则;按文献的学科内容属性及其他显着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的揭示和组织文献的方法..内容包括:编制文献分类表、进行分类标引、建立分类检索体系和检索工具..13.主题标引:是指对信息进行主题分析;依据特定的主题法和主题标引规则;直接用主题语言表达分析出的主题;赋予信息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14.主题标引工作内容包括:编制主题词表、进行主题标引、通过参照系统等方法揭示词间的关系、建立主题检索体系和检索工具..15.信息资源描述:是依据的规则和技术标准;对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全面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16.信息排序内容:包括信息资源描述款目记录的排序和信息资源的排序组织..17.信息组织必要性:1.现今信息资源数量大、种类多、来源广;使信息数量剧增;加剧了信息增长与使用矛盾;2.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就是发展信息产业;开发信息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与环节包括信息组织检索和利用;3.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础;信息检索与利用是信息组织的目的和归宿..它为查找;选择和获取信息提供方法和工具..综上所述;信息组织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信息资源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建立信息系统的重要条件;是信息检索和咨询的基础;是开展用户服务的有力保障..18.信息组织类型1按对象分文献实体组织和信息内容组织2按层次分语法语义语用信息组织..19.信息组织方法分类主题描述集成组织法 ..20.古代图书分类体系七分法七略七志七录四分法中经新簿四库全书总目十二分法通志·艺文略主题法永乐大典索引法皇览受DDC影响仿杜威书目十类法世界图书分类法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中国图书分类法中国十进分类法..21.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1.信息组织环境变化:社会信息资源数量、质量发生变化;技术环境变化大;用户发生改变;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工作对象发生变化;信息组织的成果共享和国际化2.信息组织方法集成化:有分类主题一体化兼容词表规范语言与自然语言混合系统三种形式3.信息组织技术智能化4.信息内容揭示的知识化5.信息组织系统兼容化与标准化6.信息组织工具易用化7.信息组织理论多元化..22.我国近代分类标引的特点:1.在编制原则上;提出了以学科为分类标准;确定了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立类、分类原则..2.在分类体系上;冲破了四部法的框框;大多采用了与DDC相同或相近的分类体系..3.在编制技术上;均为类目体系配备了标记符号;还普遍设置了复分表;有的编有分类法索引..4.在编制目标上;力求解决中外图书、古今图书的同一分类..5.在编制中缺乏统一的原则和标准;缺乏理论研究;不利于分类法的发展..第二章信息组织分类法23.分类的涵义:分类是指依据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进行区分和类聚;并将区分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次序以组织的活动..24.文献分类的含义:是用来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标引的规范化工具;又称文献分类表..它是将表示各种主题内容的类目;按知识分类的原理进行系统排列;并以数字、字母等符号来代表类目和固定其次序的类目一览表..一部完整的分类法通常由类目、标记符号、注释与说明及索引四部分组成..25.文献分类的作用:1.进行文献组织 2.文献检索 3.分类统计 4.兼容工具26.文献分类法类型: 按照其编制方法通常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三种类型..27.电子分类法:是指使用软件程序描述分类法的类目和类目体系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软件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分类法..28.等级列举分类法:又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是一种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制概念标识系统..它的结构一般是等级式树桩结构;它用等级体系显示类目的从属关系、并列关系等各种关系..等级分类法是一种传统的分类法类型;也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分类法形式..着名的等级列举法有杜威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29.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特点:1.分类结构显示直观;易于把握;便于使用..2.类目体系展开比较系统;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对类目的等级进行适当调整;3.标记简明;适于分类排架;也可以用于组织分类检索工具..30.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的不足:1.揭示专门主题能力差;往往无法满足确切分类的需要;不能充分揭示信息资源中大量存在的细小专深主题;2.先组式标记不能很好地实现多元检索;3.无法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自己生成新类;难以与科学发展保持同步..4.大型列举式类表;一般篇幅较大;相对稳定的类表结构;不利于随时修订..31.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的代表:冒号分类法CC;布利斯书目分类法BC2等..32.分面分类法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分面分析;分面引用次序;分面标记制度..33.分面分类法的特点:1.分面标记具有较强表达性;对文献进行多方面标引;进行多元检索;提供多种检索途径;2.通过概念组配方式;分类表能随时生成或增补新主题概念;3.分面组配式类表结构;便于修订管理..34.分面分类法的不足:1.类目体系不如等级列举式分类法那样直观;一目了然;2.类目标结构和标记方法比较复杂;号码偏长;不易用于组织文献排架..3.标引难度较高;要求分类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35.列举-组配式分类法:又称半面分类法;是以等级列举式的类目体系为基础;在类目拓展方面采用分面组配的方法;实现等级列举式类表与分面组配同等标引的功能;这是半面分类法的特点..36.列举-组配式分类法代表:国际十进分类法和俄国的图书馆书目分类法..37.列举-组配式分类法特点:以等级列举式的类目体系为基础;在类目拓展方面采用分面组配的方法;实现等级列举式类表与分面组配同等标引的功能..38.体系分类法:吸收组配技术体现1.运用类目仿分;设置专类复分表和通用复分表增强细分能力;提高标引专指度;2.使用主类号直接组配表达新主题;3.通过采用各种辅助号提高组配能力..39.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特点:DDC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03年出版22版..特点 1.类目体系完整;覆盖全部知识;文献;类目详尽;等级分明;便于理解使用;2.首次采用小数标记制;3.首创以简明的号码标记类目的方法;便于图书排架;目录组织和检索;4.首次使用复分和仿分方法;5.首创图书馆的类目相关索引;6成立常设管理机构;不断修订更新;保持分类法长久生命力..40.国际十进分类法:简称UDC;1905年you比利时的奥特勒和拉封丹在杜威十进分类法的基础上扩充而成;是世界上第一部半分面;也是列举式体系分类法向分面分类法发展的先驱.. 特点:1.最先提出概念分析原理;并将其用于文献标引;是组配分类先驱;2.在分析史上起承前启后作用;有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向分面组配分类法发展的桥梁;3.类别列举详尽;组配灵活;不仅可利用复分表进行组配;而且可使用各种辅助符号进行类目间的组配;充分揭示文献主题..41.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Lc或LCC;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列举式分类法..它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分类体系;采用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的混合号码..特点:1.目的明确 2.类目详尽3.列举式分类法 4标记简短;容纳性强;使用组配少;便于号码配置5.有专门机构负责修订;及时反应新情况.42.世界三大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DDC、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CC..43.冒号分类法:简称CC;是由印度阮冈纳赞独创的分面组配分类法;提出了分面分类理论;对世界分类法具有巨大的影响..特点 1.类表十分简练;标记表达性强;揭示文献主题同时;揭示复杂主题关系 2.类表采用的分面组配结构;对新出现的主题有较强的接纳和揭示能力;较好的适应科技变化发展;成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分类法的全新的分类法类型 3.所提出的分析兼综合原则;分面分析;分面标记的学说;极大丰富了分类法的理论.44.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一部以马列毛思想为指导编制;采用层累制;号码纯阿拉伯数字.. 特点:1.首次将马列毛思想作为基本大类置于首位;构成的四大部为后来的五分法奠定基础;大类序列对后来分类法影响甚大;2. 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结构完整的分类法..由大纲;简表;基本类目表;详表;复分表;索引组成;3.标记符号采用小数层累制;用双位加点表示;突破阿拉伯数字十进制束缚..45.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特点 1.自然科学的类目详尽;科学系统性强;较好反应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2.采用类目交替参见等方法;使分类法既适合大型综合性图书馆使用;又方便专业图书馆使用;3.只采用阿拉伯数字作基本标记符号;单纯简便;易写易记;4.采用顺序制与小数层累制相结合;并运用灵活的配号方法;八分法;双位制;借号法;使类号有较强灵活性;助记性和容纳性;5.结构完整;除主表外;有多个通用附表及相关索引;主表中还有专类复分表;并采用仿分..46.中图法的系列版本的形成:1.详略不同有三种版本;即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简称中图法.简本..2.类分专门信息文献的分类表版本;如中图法.期刊分类表、中图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本等..3.用于不同专业图书情报机构使用的版本;如中图法.教育专业分类表、中图法.测绘学专业分类表、中图法.公安科学文献分类表、中图法.农业专业分类表、中图法.医学专业分类表、中图法.劳动科学专业分类表等..4.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版本如中国分类主题词表..5.用于计算机编目和检索的版本;如中图法第四版电子版..6.方便使用中图法的工具;如:用于子顺查找的工具中图法索引;用于引用使用的工具中图法使用手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标引手册;用于文献改编使用的工具中图法修订类目对照表;用于编制书次使用的工具通用汉语着者号码表..47.中图法的发展趋势:1.印刷版本会朝着更适合计算机编目和检索的方向发展..2.电子版将逐步成为用户使用的主要版本;在电子版本的基础上还将发展网络版..3.在电子化、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类主题一体化、通过后控词表的自动实时更新、实现自然语言检索功能..4.编辑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人工辅助完成日常管理..5.将向互联网信息的组织与检索方向迈进..6. 中图法的系列也将不断扩大;各种类型和专业的版本也将向电子化和分类主题一体化的方向发展..48.中图法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有囊括人类一切知识领域的知识体系..2.具有满足大型综合性图书情报机构使用的类目体系;同时又能兼顾不同规模和专业的机构需要..3.有详略不同;专业不同;针对文献类型不同;载体不同的版本;以满足各种文献信息分类的需要..49.中图法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编制说明、基本大类表、基本类目表、主表、附表、索引、使用手册;微观结构指类目的构成要素及其组织;类目结构包括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50.中图法类目注释种类:依据类目注释的作用来分主要有1.类目内容注释2.类目范围注释3.类目关系注释4.复分方法5.指出特殊分类规则6.指出互见分类方法7.指出同类书区分方法8.类目沿革注释..51.中图法索引:第四版是题内关键词轮排索引..52.中图法的类目关系:从属关系又分属种关系;整部关系;方面关系;并列关系;交替关系;相关关系..53.中图法的标记系统:1.类号是先组式的..标记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具有很好的容纳性、表达性、易记行、简短性和扩充性..2.标记符号采用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3.编号制度;也称标记制度或配号制度..是指在类目体系中为类目编制配备标记符号的方式和方法..中图法的编号制度基本上是层累标记制;又采取了多种变通措施;如八分法、双位制、借号法、空号法、统一配号法、对应编号法等..54.中图法的辅助标记符号:为了进一步增加标记符号的表达能力;适应类号灵活组合的需要;中图法还另外采用了一些其他特殊的符号作为辅助标记符号... 是间隔符号;读作点; a是推荐符号;读作小a;/ 是起止符号;读作起止符号; - 是总论复分号;读作短横;是交替符号;读作方括号; = 是时代区分号;读作等号;:是组配符号;读作冒号; + 是联合符号;读作加号;“”是民族、种族区分号;读作双引号; <>是通用时间、地点区分号;读作尖括号..55.标记符号的组合及排列顺序:分类号组合时如涉及多种辅助符号的使用;如果其前各位符号相同;按—、、“”、=、<> 的次序进行比较排列..56.中图法的运用组配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编制各种类型的复分表;作为全表或某个局部组配复分的依据;二是采用部分类目仿照已列出的类目进行细分;即类目仿分;三是主类号之间使用冒号直接组配;合成新的主题..57.中图法的通用复分表8个:总论复分表、世界地区表、国际时代表、中国地区表、中国时代表、世界种族与民族表、中国民族表、通用时间地点表、通用复分表只对主表类目起复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 58.中图法类目仿分两种形式:临近类目仿分、仿总论性类目分..使用规则:按规定的范围使用、按次序使用、配好的转换、复分依据的转换..59.冒号组配法:冒号组配是用组配符号“:”;将主表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目号码;组成一个复合类号;用以表达更复杂的主题概念..60.中图法加0作用:防止重号、合理安排类目的位置..61.电子分类法:使用软件程序描述分类法类目和类目体系各要素之间联系;通过软件在计算机上使用的方法特点分类法数据化;类目属性和内在逻辑联系被程序详细记录和解释;其载体是光盘;磁盘;从而实现多功能检索中图法电子版意义:1推动分类法研究和应用发展;2推动图书情报自动化系统发展;3缩短分类法修订周期;4电子化提高了分类法管理的质量..设计原则1与国际兼容 2充分描述类目的特点并留有扩展的余地功能和使用:1系统的界面 2浏览显示功能3检索功能 4用户注释功能5实用的剪贴板功能 6链接功能..中图法电子版评价应用范围广泛;可适用任何图书馆;档案馆;情报所;书店;电子网站等各类型;各载体形式的文献信息的分类..既适用传统文献分类标引及快速查找类目;又适用网络信息电子信息的有序组织;为实现机助标引和智能自动标引奠定基础;文献信息脱机标引和联机网络标引不足:主题检索功能不足;无中图法使用手册的相关内容;未实现分类主题一体化62.分类标引方式:是根据文献特点和具体需要确定的标引和揭示文献主题的形式..依据对文献内容的揭示特点;分类标引方式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整体标引;又称浅标引或概括标引;2全面标引;又称深标引;3重点标引;又称对口标引;4综合标引5分散标引6分析标引7互见标引63.分类标引工作程序:1查重 2主题分析 3主题概念转换-归类 4确定标识-给号 5审核64.分类法使用本的意义:是指具体单位根据自己的文献情况和用户需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对通用分类法作适当的调整、补充、说明后;确定下来作为分类标引最后依据的本子..65.确定分类法试用本时需要具体规定的内容:1规定使用类目的级别 2规定类目复分仿分组配的使用级别和范围 3规定“集中”或“分散”的选择4增加必要的细分类目 5用注释将新的主题概念归入相关类目6说明特殊分类方法7规定某些类下的同类书区分方法..66.分类标引规则:包括1基本规则2一般规则3特殊规则4补充细则基本规则包括1以文献内容属性为主要依据;形式特征为辅助依据学科性质;国家;民族;时代2体现分类法的系统性、逻辑性、等级性;凡能归入某一类的文献必须符合其上位类的属性从属关系3进行周密的主题分析4必须归入用途最大的类5保持分类的一致性..67.分类标引的一般规则:1单主题文献分类标引规则;单主题是指文献只论述或研究一个对象;即只有一个主题内容..如果这个主题是事物主题;就以事物的学科性质归类;如果这个主题是学科主题;就以学科在类目体系中的位置归类..2.从不同学科或;不同方面来研究同一主题的文献;则以研究它的学科标引..3.论述同一主题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献;如果论述的不同方面属于分类法的同一类列;则归入其共同上位类;如果属于同一类;一般应根据文献论述的重点;确定该文献的主要类目;必要时可适当进行附加分类..68.多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多主题文献是指文献研究或论述的主题内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主题文献包括并列关系、从属关系、联接主题等基本类型..1.并列关系主题的分类:论及两个并列关系主体的文献;若并列主题属于同一个类列或有共同的上位类;可归入其上位类;否则可按重点或在前的主题归类;同时为另一个主题附加分类..对同时涉及两个货三个以上并列主题的文献;一般可根据其涉及的范围;将其归入共同的上位类或概括性类目;无共同的上位类;依据重点主题或专业主题归类;若重点不明确;依据在前的主题归类;并为另外的主题作互见分类..2.从属关系主题的分类:从属关系的主题是指文献各主题之间具有包含关系、属种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标引文献时应按其大主题归类;但如果该文献并未对大主题展开论述;其研究重点为小主题;则可以标引小主题..3.联接关系主题的分类:联接关系主题的文献是指该文献涉及两个货多个具有联接关系的主题对象;包括应用、比较、影响、因果等关系类型;通常在分析其关系类型的基础上;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标引..如:论述某一事物或学科应用到另一事物或学科的文献;一般应归入应用到的事物或学科的有关类目;论述两个主题相比较的文献;一般按照着者重点论述的或赞同的主题归类;若比较或论述没有重点或倾向而且分类表有相应的类组或上位类组能概括比较的两个或多个对象;则归入相应的概括性类目..影响关系主题;是指文献内容的几个主题;其中一个主题对另一个或多个主题产生影响;或多个主题对另一个主题产生影响..一般应按照被影响或表示结果的主题对象归类..因果关系的主题;是指文献涉及几个主题;其中一个主题是两一个或多个主题的原因;或者一个主题是另一个或多个主题作用的结果..在标引时;一般将文献分入结果方面的主题所属类目;如果一个原因产生多个结果;则按原因方面的主题所属学科进行归类..69.各类型的文献标引工作:丛书的分类标引:鉴于丛书的特点;丛书分类标引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集中分类标引;二是分散分类标引多卷书的分类标引:多卷书是指同一着作分成若干卷册;逐次出版或一次出版的文献..多卷书应集中归类;并依据全书整体内容的所属学科归类..工具书的分类标引:综合性的参考工具书;归入Z综合性图书下的有关各类;专科性的参考工具书一般应依据内容的学科性质归入有关各类;并加相应的总论复分号C类和N类除外..检索工具书的分类标引:1.集中分类;即不论是综合性的检索工具书还是专科性的检索工具书;均集中归入综合性的图书的有关类目;只是专科性书目文摘、索引集中后;要采用组配编号法;按学科细分..2.分散分类;即综合性检索工具书归入“综合性图书”类的有关类目;专科性的检索工具书;按其学科或专业性质分别归入有关各类;并在各学科的类号后加总论复分号“-7”..专书的索引:一般应随原书归类或按分类法的规定归类;其中马列经典作家的着作及研究书目、索引等中图法在A大类设有专类;可归入有关专类..语言工具书的分类标引:除专科性词典归入有关各类外;其它语言工具。
信息组织复习要点
信息组织复习要点第一章一、名词解释:信息组织、检索语言、索引三、其它要点:1.信息组织处理层次2.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关系3.控制语言4.检索工具的类型第五章一、名词解释:分类法、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类目索引、引用次序、同位类、交替类目、网络分类搜索引擎、复分表二、问答题:1.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其特点和不足是什么?3.怎样判断分类法基本大类设置的优劣?4.分类法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什么是基本部类、基本序列、基本大类、简表?我国分类法的基本部类是什么?5.复分表的作用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6.分类标记制度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7.分类标记采用哪些标记技术?8.分类法对横向关系的处理采用了哪些方式?9.文献分类法类目之间有哪些基本关系?它们的表现形式有哪些?10.网络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有哪些不同?三、其它要点:1.类目索引的类型期末考试信息组织考试要点2.对标记符号有哪些基本要求?3.分类标记的种类4.引用次序的作用第七章一、名词解释:分类标引、使用本、同类书区分号二、问答题:1. 确定使用本通常包括哪些内容?2. 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有哪些?3. 试述同类书区分的意义和排列方法。
三、其它要点:1.分类标引有哪些基本要求?2.《中图法》组配标引的类型3.标引工作程序:归类、给号4.单主题信息资源的分类标引5.多主题信息资源的分类标引6.分类索书号的编制第八章一、名词解释:主题法:所谓主题法,一般是指直接以表达主题内容的语词作检索标识,以字顺为主要检索途径的标引和检索信息资源的方法。
标题法:是一种以标题词作为主题标识,以词表预先确定的组配方式标引和检索的主题法。
元词法:是以元词作为主题标识,通过字面组配的方式表达信息资源主题的主题法。
期末考试信息组织考试要点叙词法:以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的,经过严格处理的语词作为文献主题标识,通过概念组配方式表达文献主题的主题法类型。
《信息组织》复习大纲共11页
《信息组织》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一本章主要内容:1.信息组织概述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与种类;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内容及功能;信息标引的含义及类型;信息资源描述的含义;信息排序的内容;信息组织的必要性;信息组织的研究内容、类型和方法;信息组织手段。
2.信息组织的发展我国分类法、主题法及文献编目的发展史;国外分类法、主题法及文献编目的发展史;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二、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信息组织,它有哪些功能?2.简述信息标引过程的主要环节;按所用的检索语言分,信息标引可分为哪两种主要类型?3.为什么要进行信息组织?目前常用的信息组织的方法有哪几种?4.我国古代主要的图书分类体系有哪几种?分别有哪些较有影响的图书分类目录?5.DDC传入我国后,对我国近代分类法产生了哪些影响?请列举我国近代受DDC影响产生的部分分类法。
6.简述国外主题语言的演变历程(主题法类型、有代表性的词表)7.请列举近现代欧美国家影响较大的编目规则或条例。
8.简述当前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信息组织分类法一、本章主要内容:1.分类法概述类与分类的概念;文献分类的作用;文献分类法与电子分类法的概念;文献分类法的类型。
2.国内外主要分类法简介《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冒号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概况、体系结构、标记制度及其特点。
二、复习思考题:1.文献分类有何作用?2.什么是文献分类法?按编制方法,它可分为哪三种类型?3.试比较等级列举式分类法与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的特点,并请分别列举国外对应的有代表性的分类法作品。
4.试比较DDC、UDC和LCC的特点。
5.简述《人大法》的特点。
6.简述《科图法》的特点。
第三章《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一、本章主要内容: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中图法》的概况、系列版本及发展趋势;《中图法》编制的依据和原则;《中图法》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中图法》的类目注释和分类法索引;《中图法》的类目关系;《中图法》的标记系统。
信息组织历年复习大纲
Disclaimer: this is a collaborative work of several students taking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with Professor Ma. I think this is a very good effort to review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in preparation for the final exam; but I did not review all the details in this document, so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1) all the content is correct; 2) I will cover the same topics in my lectures or in my final exam.免责声明:这是历年多位上马老师的“信息组织”课的同学整理的复习大纲。
这是复习课程内容的一个很细致的大纲。
但不保证本文档中的内容都正确,不保证课上会讲到本文档所有内容、也不保证考试题目全部或大部分来自本文档。
上课认真听讲是关键。
张鹏翼,2013年秋季学期--------------------------beginning of the original document-----------------------------期末季到啦!本人考完试之后收到了无数的咆哮和pia飞,声称我回去围观乃们考试是不地道的行为。
可是我是善良的好菇凉!不会这么不地道!于是鉴于众多师弟妹索取复习资料并吐血三百次说这学期多么的苦逼……,就接着圣诞的由头给乃们来个圣诞礼包吧!声明:此复习资料最初是Wengweng原版,感谢我系05级翁荔师姐(据彦神说后来去Stanford了。
)经过张磊师兄以及本人的修改和标黑。
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组织》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复习方法以本复习提纲作为复习的主要线索,掌握提纲中所涉及的各知识点。
二、参考资料1 马张华《信息组织》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版2 《信息组织》网络课件注:教材与课件在编排顺序和内容详略上有所不同,具体的对应关系见学期初挂在论坛上的“学习指导”。
所以在复习时请以教材为主,配合使用网络课件。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采用闭卷方式。
考试的具体形式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
名词解释――主要帮助掌握术语体系;为了方便复习,本课程提供完整的名词复习范围。
填空和选择――帮助掌握基本知识;问答题――帮助掌握内容的深度了解。
四、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一、名词解释信息组织、文献目录、索引、检索语言二、简答题1.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了解)2.根据对象与特点划分,检索工具有哪些类型(掌握)3.两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掌握)4.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做法。
(掌握)第二章一、名词解释检全率、检准率二、简答题(了解)1、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信息组织中的规范控制主要有哪些方法。
第三四章一、、名词解释信息描述、元数据、检索点、MARC格式二、几个典型的信息描述规范,如《文献著录总则》、《都柏林核心集》的基本描述项目(了解)三、简答题:信息描述的作用有哪些(了解)第五章分类法第一节一、名词解释信息资源分类、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二、简答题1. 简述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
(了解)2. 信息资源分类法的含义是什么?分为哪几种类型?(要求能根据实例判断类型)(掌握)第二节一、名词解释基本部类、复分表(了解)、顺序标记制、层累标记制、八分法、双位制、预留空号法、类目索引(掌握)二、简答题1、分类法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掌握)2、类目体系的结构组成。
(掌握)3、复分表的作用。
(了解)4、标记符号的要求、种类、编号制度、常用标记技术(掌握)5、类目索引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定义。
(掌握)第三节一、名词解释引用次序、同位类、交替类目二、简答题1、引用次序对于类目体系展开的作用(掌握)2、传统分类法对于横向关系的处理方法(掌握)3、类目体系中类目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及表现形式。
(掌握)第四节一、简答题1、网络分类工具在类目组织和揭示形式上较传统分类法有什么变化。
(掌握)第六章1、书中国内外主要传统分类法的全称和简称(中英文)、编制方式。
(掌握)第七章一、名词解释分类标引、确定使用本、书次号、种次号、著者号。
二、简答题1、如何进行类目辨析。
(掌握)2、确定使用本的范围。
(掌握)3、分类标引工作程序以及注意的问题。
(掌握)4、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包括哪些内容?(掌握)5、掌握教材中分类标引规则的举例。
(掌握)6、分类索书号的构成。
(掌握)第八章一、名词解释叙词法、叙词表、范畴索引、轮排索引、先组词二、简答题1、主题法的类型。
(掌握)2、叙词表的显示类型。
(掌握)3、叙词表字顺显示的形式、系统显示的形式。
(了解)4、叙词表组成一般应包括的部分。
(了解)5、叙词表中词义控制的形式。
(掌握)6、叙词表中词间关系控制的类型以及表示方式(参照符号)。
(掌握)第九章1、书中国内外主要主题法的全称和简称(中英文)、类型。
第十章一、名词解释主题标引、整体标引、分析标引、主题分析、分解转换、限定组配二、简答题1、比较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异同。
(掌握)2、我国采用的主题分面公式的基本主题因素及其次序。
(了解)3、什么是分解转换?在分解转换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掌握)第十一章一、名词解释文本检索、后控词表、Ontology五、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注:简答题只给出了答题要点供参考,考试时需要在此要点的基础上展开更详细、充实的阐述)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使其成为有序化集合的过程。
2.信息检索:根据检索需要,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
3.文献目录:通常是以各种媒体的文献单元为对象,对其进行记录、报道与揭示的工具,包括文献收藏目录和书目。
4.索引:以文献集合或文献中包括的文献单元或信息内容为其揭示对象的检索工具。
5.检索语言: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也称情报检索语言。
二、填空题1.信息组织的目的,是建立起(信息资源收藏系统)和(检索工具)之间的关系,方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四种类型。
3. 从内容角度进行检索的方法主要有(分类法)和(主题法)两种。
三、简答题1.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答:一方面,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真正原因。
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2.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方式。
答:(1)对信息资源的特征进行描述;(2)对信息资源的内容进行浓缩;(3)提供检索点。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检准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数与检出的信息资源总数之比。
2.检全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索系统中与该提问相关的实有信息资源总量之比。
二、简答1.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答:(1)检全率;(2)检准率;(3)检索速度和系统的及时性;(4)系统的易用性;(5)检索的成本效益2.信息组织中规范与控制包括的常用类型。
答:描述控制;词汇控制;句法控制。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信息描述: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
2.检索点:检索信息资源所使用的题名、责任者、分类号、主题词等各种供检索使用的数据。
3.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
通常是从信息资源中抽取出来的用于说明其特征、内容的数据。
4.MARC格式:机读编目格式,是根据文献特点和文献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需要建立的标准化的计算机可读形式。
二、简答1.信息描述的作用。
答:(1)识别,使用户能识别被组织的资源对象;(2)定位,提供信息资源位置的信息,以便供用户访问时使用;(3)检索,通过在描述数据中提供检索点,方便用户对资源的检索和利用;(4)选择,通过记录信息资源的各种特征,供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判断,并作出选择。
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信息描述工作:依据描述规则,对信息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操作过程。
2.集中编目:由一中心编目机构进行编目,向其他机构提供编目数据的编目方法。
3.在版编目:在文献出版过程中进行编目,使编目数据得以与文献一起提供,方便文献机构使用。
4.共享编目:指两或多个编目机构共同进行编目活动,通过各个参加机构通力协作,使编目结果为各参加机构共享的一种编目形式。
二、填空1. 信息描述工作的要求主要有:(准确)、(规范)、(完备)。
三、简答1.信息描述工作的程序。
答:查重——描述——标引——复核并输入系统。
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信息资源分类: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属性和其他特征,将资源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和揭示的方法。
2.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将所有的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统,并且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
3.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一种依据分析兼综合的原则编制的分类法类型,以简单概念组成复合类目的方式。
4.同位类:从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一组处于同等地位的子类。
5.层累标记制:按照类目划分的等级配置相应位数号码,号码不仅可以反映类目次序,并可以根据标记的位数判断出类目的等级。
6.八分法:在采用层累数字标记的情况下,当同位类超过10个,不足18个时,前9位以0-8表示,8后面的标记用两位数字表示一次划分,用于解决同位类的号码配置问题。
7.类目索引:为了克服类目查找的困难编制的一种辅助工具8.交替类目:在为一个知识门类设置使用类目的同时,于相应门类下设置的供选择使用的类目。
这类类目本身不用来分类,起引向使用类目的作用。
二、填空题1.信息资源分类法按其编制方式,通常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三种类型。
2.阮冈纳赞将引用次序确定为:(本体)——(物质)——(动力)——(空间)——(时间)。
3.类目之间的关系包括(从属)、(并列)、(交替)、(相关)等。
4.一种良好的分类标记一般应当符合(简明性)、(表达性)、(容纳性)、(助记性)的要求。
三、简答题1.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
答:特征:是按照内容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组织的;是从一定角度出发组织和揭示信息资源的;采用一定的标记符号作为排序工具;往往通过类目索引提供从字顺角度查找类目的途径。
作用:进行资源组织;建立分类检索工具;分类统计;兼容工具。
2.分类法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类目体系:是分类法的主体,是分类语言进行词汇控制的主要依据,一般是以知识分类为基础,按照信息资源分类的实际需要建立的。
通常由基本大类、简表、详表、复分表组成……标记符号:表示类目的次序和关系。
分类号具有固定类目次序,显示类目之间关系的作用,是现代分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与注释:帮助用户了解和使用分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法一般通过它说明类表的编制原则、类目体系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等,通常包括编制说明、大类说明和类目注释三种形式……类目索引:为了克服查找困难编制的一种辅助工具……3.引用次序的含义以及对于类目体系展开的作用。
答:含义:引用次序指复合主题在标引和检索中不同主题因素的组配次序。
作用:分类标准使用的先后次序规定类目体系的展开方式,确定复合主题如何集中;选择何种属性为分类标准以及按照何种次序加以引用,决定着类目体系展开方式,对分类体系的性能有直接影响。
4.传统文献对横向关系的处理方式。
答:设置交替类目、建立参照、设置选择类目、设置选择类表、规定类目的归属。
5.网络分类工具在类目体系的组织和揭示形式上较传统分类法有什么变化?答:改进主题之间多维关系的揭示;从多个角度组织信息资源;进行轮排;通过设置形式类目,提前设置重点类目;动态组织分类体系;用于联结不同的检索系统;联结说明与规则系统。
第六章一、填空题1.(DDC)、(UDC)、(LCC)号称世界三大分类法。
2.中图法的复分表包括(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两种。
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分类标引:依据一定的分类语言,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判断、选择,赋予分类标识的过程。
2.书次号:表示同类书先后次序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