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叙写

合集下载

在“核心素养目标”的新时期,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叙写

在“核心素养目标”的新时期,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叙写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如何叙写(三维目标过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承担着明确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活动设计方向、提供教学评价依据的作用。

设计合理、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构建课堂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

因此,有人说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

202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部分,都突出强调了如何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制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工作重点。

核心素养导向,既是课程标准文本的主旋律,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方向和依据。

但是,回顾我们过去的教学实践,无论是名校的名师,还是普通的一线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叙写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学目标一般可分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这里主要探讨“课时目标”)。

随着我们的课程改革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目标”,各种各样教学参考书和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色。

例如:在“双基目标”时期(2000年之前),教学目标大都这样叙写:让学生了解……;让学生理解……;使学生掌握……上述教学目标中,“让”和“使”体现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而诸如“了解”“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也很难检测学生学习后达到的能力水平。

由此可见,“双基目标”时代的教学是从知识和技能出发,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为目标。

在“三维目标”时期(2000年——2022年),教学目标的叙写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机械套用到逐渐成熟的过程: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归纳……过程与方法:运用……,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上述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出,“三维目标”课程理念在其早期让很多教师无所适从,在叙写教学目标时,机械地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为地分割开来并贴上标签,而且延续了“双基目标”中的教师主体地位和难以检测的一些行为动词。

怎样叙写教学目标

怎样叙写教学目标

怎样叙写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的叙写要目中有人随着打造高效课堂的步步深入,对于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明确精准的教学目标对课堂定位的重要意义是日益深切了。

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把教学目标置于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核心,不得不腾出时间,潜心学习,努力钻研,尽快学会写出明确精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

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是站在“以师为主”的立场上,选用描述内部心理状态的词语来陈述,只说清了“教师做什么”,至于学生经过学习后,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否能观察与检测是没有设定的。

经过深入学习与研究,我们逐步了解:如何设定教学目标,除了内容以外,还有一个目标叙写的技术问题,也就是格式的问题。

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项要素,有一套规范的陈述方式。

即,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行为词语,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教学目标定位来源于课程标准。

我们现在所说的教学目标,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首先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因此,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必须基于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来说,在具体制订课堂教学目标中,除了基于课标外,还要注意教本的特点(包括单元的绪言、课文后的习题、教参)和所教班的学情。

对于一个教龄不长的年轻老师来说,要其能明确说明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就能做到的,需要老老实实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我们多次说过,我们是实践者,不能停下来不上课专门去,不可能熟稔了庖丁解牛的技术再去解牛。

我们只能在做中学,一边学习教学目标的写法,一边叙写眼前要用的教学目标。

在目标制定时,便用两个问题追问自己:1、是陈述学生学习后的变化吗?2、如何观察、测量这个变化呢?这样做未必科学,也未必完全符合教学目标叙写的规范,但至少可以使笼统、模糊的目标向具体明晰靠拢,也起码可以说明你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是目中有人的。

例谈教学目标的叙写

例谈教学目标的叙写

例谈教学目标的叙写-政治论文例谈教学目标的叙写李仁华摘要:课时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

准确确定并规范叙写课时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确定课时教学目标需遵循解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方向;研读教科书,确定三维目标范围;分析学情,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基本路径。

目标确定后,还需选取适当的叙写方式把教学目标表述出来。

行为性目标叙写模式流程清晰,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思想政治课课时教学目标的叙写,它包含明确目标主体、选择行为动词、设定行为条件、制定行为标准四个步骤。

关键词: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叙写李仁华,江苏省丰县民族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针对所教学生提出的预期学习结果。

它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美国学者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

”因此,准确确定并规范叙写课时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教师不懂得课时教学目标制定的方法路径,致使课堂教学中目标不明、目标不准的现象比比皆是。

故笔者以《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为例,谈谈高中思想政治课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叙写。

一、课时教学目标确定的基本路径准确确定课时教学目标需要仔细解读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科书,准确分析学情。

课程标准是保证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性的根本依据,教科书是保证课时教学目标准确性的重要依据,学情是保证课时教学目标有效性的必要依据。

解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方向。

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了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

因此,它是教师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

教师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首先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作全面解读,在对课程标准有了总体把握之后,然后重点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进行解读。

内容标准中内容目标部分规定了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但它的表述一般比较概括笼统,不能直接用作课时教学目标,需要进一步分解细化。

教学目标叙写

教学目标叙写

五、教学目标叙写的作用:
1.教学目标的叙写能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成长。 2.教学目标的叙写能让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更加 关注学生的学习;能更好的设计出促进学生 学习而展开的一切教学活动。 3.教学目标叙写对检测,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 的学有了明确的标准与依据 。 4.将教学目标叙写为我所用,融入到我们手稿, 教研,课堂中来,尤其是提纲的设计,更细 致的解读考纲,更深入的挖掘教材。
教学目标叙写
-----数学学科
一、教学目标叙写的构成:
教学目标包括: A--行为主体(Au-dience) B--行为动词(Behavior) C--行为条件(Condition) D--表现程度(Degree) 四项要素。
二、教学目标的叙写规范陈述方式:
首先,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 的行为。其次,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 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的词语,如写出、说出、辨别、比较、对 比、指明、背诵等,再有,应叙写影响学 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包括允许 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 的情景等。最后,说明学生对目标所达到 的最低表现水准。
目标叙写: 1. 学生通过回顾直角坐标系下曲线与方程的 关系的基础上,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曲线的 极坐标方程的概念,并能描述极坐标方程 在与直角坐标系方程对比之下的方便之处。 2.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能建立适当的极 坐标系,并能在极坐标系下,借助作图工 具画出曲线(圆,直线)的图形,并能利 用几何知识解决圆,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的 问题。还能总结出极坐标系下极坐标方程 的求解步骤。 3.熟记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的互化公式,并能 运用该公式完成两个坐标系下方程的转化。
实例2《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我们自己的) 考纲要求: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表示的 极坐标方程。 能:熟记,推导,运用,计算,归纳总结。 图形:几何画图。 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方程的定义, 求极坐标方程的步骤, 直线,圆的极坐标方程的结构, 极坐标方程的运用, 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

语文目标叙写的方法

语文目标叙写的方法
而不是教师。在实际的表述中,行为主体可以省 略,但是从逻辑上可以判断主体是学生。例如: “说出本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并举例分析其作 用。”
02 “而不应该采用”使学生“、”教会学生“、” 培养学生“、”提高学生“、”激发学生“等用 语,这只是教师开展活动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学 生学习的预期效果。
二.行为动词多样化
三.行为条件情景化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中,要明确表达清楚学生可以借 助哪些条件或者有哪些限制才能达到目标的要求。例如: “借助检索表,认识‥”、“根据图中‥ “、”通过阅读‥ “、“在十分钟内,能‥”、“与同学合作、讨论,进而‥”
01
4、行为程度 具体化
02
教学目标表述的是最基本的、共同的、 可达到的最低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 现的最高要求。采用什么程度的标准要 依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求,应当以大多 数学生在经过必要的努力后都能做到的 事情作为行为标准。
2019
行为动词---学什么
2021
表现程度---学到什么程度。
01
即“ABCD法描述学习目标”【马杰行为目标描述法】 Audience——行为主体:教学对象(学习者) Behavior——行为动词(做什么):行为动词要具体,清晰,可操作,可监控,因此
必须辅以可行性强、结合实际的行为方式、方法。 Condition——行为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件要明确规定 Degree——水平(行为程度)——做到什么程度和标准):表现程度要有数量、水
最后叙写的表现性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和分析具体的宋词作品,自己组织语言
或举例准确无误地阐明李清照词风的转变的过程。 (2)通过阅读和分析具体作品,准确地解释转变的X个特点。 (3)在新作品中,通过同伴讨论总结李清照词风的转变在了解李清照词 中的意义。 (4)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和分析,能准确使用关键词简述李清照 词风的转变的时间和原因。

教学目标叙写

教学目标叙写

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的叙写举例
行为动词
例:《空气》(第二单元课题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对空气组成的学习,转变原有的关于空气的认识; (2)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和科学家们探求 空气奥妙的科学史,增进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 求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行为程度 (3) 认识到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4) 学习从化学角度初步 认识和理解人与空气的关系,意识 到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应该珍视。
(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
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的叙写举例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例:《空气》(第二单元课题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空气组成的学习,转变原有的关于空气的认识; (2)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和科学家们探求 空气奥妙的科学史,增进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 求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行为程度 (3) 认识到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4)学习从化学角度初步认识和理解人与空气的关系,意识到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应该珍视。
(限制词&#学习目标)的叙写举例
例:《空气》(第二单元课题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对空气组成的学习,转变原有的关于空气的认识; (2)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和科学家们探求 空气奥妙的科学史,增进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 求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认识到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4)学习从化学角度初步认识和理解人与空气的关系,意识到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应该珍视。
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的叙写举例
例:《空气》(第二单元课题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对空气组成的学习,转变原有的关于空气的认识; (2)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和科学家们探求 空气奥妙的科学史,增进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 求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认识到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4) 学习从化学角度初步认识和理解人与空气的关系,意识 到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应该珍视。

如何叙写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如何叙写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如何叙写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一、确定教学目标确定目标首先紧扣课标和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

因此之前必须认真课标,依据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系统和每单元的教学任务,制定出详细可行的教学目标。

围绕学习内容,全面理解三维目标,使各工程标与详细学习内容有机的整合,这既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其次把握尺度。

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是教师进展教学的起点,对于教学目标确实定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不能无视。

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应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的尺度,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承受能力的教学目标,既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违背教学中的量力性原那么,又不能降低教学要求。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施目标确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就必须讲究方法。

出示目标是目标教学的一个根本环节。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出示目标的方法,能正确进展学习引导,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向既定目标挺进。

1.直接了当。

通过教师简单的谈话直接了当地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人人明白本堂课要学,到达什么要求;2.分步出示。

鉴于学生对目标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通过分步到位有层次展示目标,并对出示的第几个详细目标作必需的解释;3.画龙点睛。

在教学根本完毕进展课堂小结时,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出示学习目标。

在这一方面洋思中学走出了成功之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中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学指导,然后在给定时间内让学生去自学,目标确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自学指导确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时间规定了效益。

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节约了大量时间为后面进展自学检测,当堂训练留足了时间。

1.行为主体行为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

在实际的行为目标表述中,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是从逻辑上去判断主体应该是学生。

例如:“能够独立解答某种类型的问题”这个目标的逻辑主语是学生。

化目标为过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

化目标为过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

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行为主体 。例如苏教版语文九年级
标, 学生就有 了清楚可行 的语文学 习 目标 。 围绕教学 目标展 开课 上册课文《 在烈 日和暴雨下 》 的知识 与能力 目标可表述为 “ 学生 堂教学 , 能最大 限度地减 少随意性 、 盲 目性和模糊性 , 提高教学 能从文中找 出运用 比喻 、 拟人 、 夸张等修辞手法写景状物 的语句 的方向性 、 针对性和有效性 ,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
化 教学流程 , 提高教学实效 , 它能促进学生 学习活 动 的开展 , 让 观察 与测量 的。 美 国著名教育家马杰认为 , 要克服传统教学 目标
学 生明确学 习任务和 目标 ,引导课堂教学流程 。明确 的教学 目 标, 可以帮助教师预测课 堂上会发生的情况 , 从而选择和创造有 利 于学生掌握教学 目标的活动 ,使教学行为朝着预期 的方 向发
为, 对学生的学习作 出有效 的指导 。同时 , 学生也能从教师 的指 学 , 而不是教师如何 教。教师不再是主角 , 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
导中得 到反馈信息 , 并及 时调整 自己的学习行为。 在语 文课 堂教 中起引导作用 。要把每项教学 目标描述成学生 的行为而不是教 学活动的开始 阶段 向学生明确地陈述教学 目标 ,能激发学生达 师的行 为 , 只有这样 才是把课堂 的主动权真正交还 给了学 生 , 学 到学习 目标 的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 了课堂教学 目
表述 的含 糊 性 ,必 须 用 描 述 行 为 的术 语 代 替 描 述 内在 心 理 状 态
的术语 来陈述课堂教学 目标 , 即“ 要求学 生做什么 , 根据什么标 准去做 , 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 。 ” 要 清晰而明确地表述教学 目标 ,

语文教学目标叙写(具体)

语文教学目标叙写(具体)

语文教学目标叙写(具体)语文教学目标叙写语文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教授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时,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叙写需要明确、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

以下是一些教学目标的叙写示例:1.通过阅读《红楼梦》的前五回,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在学习诗歌《静夜思》时,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并且能够背诵和默写诗歌。

3.在学习《猫》这篇*时,学生能够理解*中的动物描写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在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剧本时,学生能够理解剧本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并且能够表演其中的一段。

5.在学习《论语》时,学生能够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出来。

这些教学目标都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成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语文教研组教学目标怎么写语文教研组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献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具体来说,语文教研组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和价值。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口语表达、写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5.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

6.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7.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能够自豪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评一致性学习目标的叙写策略

教学评一致性学习目标的叙写策略

教学评一致性学习目标的叙写策略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教学评一致性成为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要求。

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大纲的要求,来设立教学的最终目标,然后再进行教学。

必须要在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下,结合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完善地叙写教学目标。

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叙写的现状,讨论教学评一致性的特点和优点,并研究教学评一致性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课堂的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定,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十分关键的。

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贯穿在教学中的教、学、评的三个过程中,将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融入教学目标的设立,可以促进教、学、评三个过程的平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大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叙写的现状,讨论教学评一致性的特点和优点,并研究教学评一致性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叙写的现状分析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持续推进,教学和课堂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要求。

为了改善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将教学、学习、评价三个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

但是在以往的或者说传统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中,常常仅立足于课本不加以扩展,以一种固有的不变的教学观念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现状。

首先,传统教学方式常常教学目标混乱,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前,未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只是为了完成课时任务而完成教学,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其次,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设置不一致,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它是小学语文课堂的中心思想。

在进行教学时,有些教师会出现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相背离的现象,导致教学质量较差。

还有就是对于新兴技术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在大多数的学校依然是空白的,这些问题都会制约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归根结底必须要在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下,建立适当的教学目标。

叙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叙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叙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叙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如下:
1.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2.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即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来实现目标。

3.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应该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能够体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4.目标要具有层次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即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级,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5.目标要具有个性化: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来制定,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6.目标要具有挑战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7.目标要具有可评价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评价性,即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标准来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8.目标要具有时限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时限性,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能够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9.目标要具有灵活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10.目标要具有系统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系统性,即各个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总之,叙写教学目标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既要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同时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只有制定出明确、具体、可衡量、具有挑战性和时限性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编写范例(精选5篇)

教学目标编写范例(精选5篇)

教学目标编写范例(精选5篇)第一篇:教学目标编写范例教学目标编写范例:提供10个图形,二年级学生能够识别哪些是长方形、哪些不是长方形,C A B 在10个图形中,至少有8个识别正确。

D教学目标的编写(2012-05-27 00:05:39)转载▼教学目标的设定和编写是一种教学技能,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回答;1、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2、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或能观察到学习者是否已经达到了目标?所以,教学目标是要向教师或学生提供教学的目的或传递期望,并作为开发教学活动和为教学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如果目标表述不精确,不仅教学的指向不明确,而且对目标的达成也变得模糊,因为无法检测或观察,那么,教学的效果也就无法证实。

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具体、明确、可操作。

下面介绍几种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一、美国学者马杰(Robert Mager)的ABCD法以研究行为目标而著称的美国学者马杰(Robert Mager)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

他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编写》中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三个要素,即行为、条件、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基础上,加上对教学目标的描述。

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 D——标准(Degree):说明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对象A(Audience)即指需要完成行为的学生、学习者或教学对象。

行为B(Behavior)在教学目标的构成要素中,实际的行为及其结果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

教学目标的叙写

教学目标的叙写

教学目标的叙写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规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确定合适的目标。

首先,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并且容易理解。

学生应能够准确地理解、记忆和解释这些目标,并能够了解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它们。

例如,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是:“学生将能够准确地计算整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或者“学生将能够描述一个历史事件的主要细节和影响”。

此外,教学目标应该能够量化和测量,以便教师和学生可以对学习进展进行评估。

教师可以使用课堂观察、测试、作业和项目来评估学生是否已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一个可量化的目标可以是:“学生将能够解决10个包含整数加法和减法的数学问题”或者“学生将编写一个500字的关于历史事件的报告”。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

教学目标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兴趣相关,以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一个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来教授整数加法和减法运算,以使学生更加乐意参与学习。

此外,教学目标应该是可行和可实现的。

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限制,制定合理的目标。

一个合理的目标应该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对于一个初学者,一个合理的目标可以是“学生将能够正确地识别和书写10个常见的字母”。

最后,教学目标应该是具有挑战性的。

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促使他们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教师可以将目标设置在学生的学习区域边缘,以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己。

例如,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可以是“学生将能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并给出详细的解释和解决步骤”。

总之,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要素,它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学习成果并规划学习活动。

一个明确、可量化、与学生兴趣相关、可行和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的叙写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的叙写
❖ 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解读与分解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学情的充 分关注与具体分析,即基于学情确定“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用可 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以学生为主体,准确描述教学目标,其根本用意 在于为学生指出明晰的课堂学习方向,加强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提高学习 效益。
2021/11/14
2021/11/14
3
基于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学目标的研究和学习
目标设计不规范的原因:
一是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仍然施行以“教”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仍然把自己(教师)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而忽视对学情的研究 与分析;
二是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到位,研究不深入; 三是对目标的确定与设计缺乏理论性的指导与学习。
2021/11/14
7
基于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学目标的研究和学习
五、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理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研究这个问题上,需要理清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相互联系。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 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是一种课程终结目标,是长期的目标。而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目标,是某节课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有关 教材内容必须要达到的具体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的环节性分解结 果,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比课 程标准要具体,要更具有可操作性。
内容要求的基本内涵,对各个知识点或不同特点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 与界定,确定教学内容,着力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对 课程标准的分解则是立足于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依据课程目标及内容 标准、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学情进行更细化的描述,着力于技术层面,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 一句话,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目标分解,其实就是将相对宽泛的内 容目标具体化。做好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过程,就是把上位的内 容目标细化为更下位、更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叙写行为动词

教学目标叙写行为动词

教学目标叙写——行为动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一)认知领域:1.知识:知识水平的目标要求学习者记忆或回忆一些信息,诸如事实、术语、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规则等。

以下动词描绘知识水平的学习结果;定义排列回忆叙述匹配朗诵界定命名选择标明概括陈述2.理解:要学生某种程度的领会,期待学生能够变换表达形式,翻译或重述读到的内容,以及信息在各个部分之间发现联系或者关系(解释),或者从信息中得出结论或发现结果(推理)。

以下动词描述的是理解水平的学习结果:转换估计推理辩护解释释义辨别延伸预测判断概括总结3.应用:在应用水平上要求学生在不同学习的环境下,运用先前获得的信息。

应用目标与理解目标的区别在于,它要求在一个不同的而且是应用的背景下呈现问题。

这样,学生要解决问题,既不能依赖最初学习的内容,也不能以来最初学习的环境。

以下动词描述的是应用水平的学习结果:改变修改叙述计算操作解决演示组织转换发展准备使用4.分析:要求学生接顶出逻辑错误(比如矛盾或错误的推理)或者区分事实、意见设想、假说和结论等。

在分析水平上,期待学生找出思想之间的关系,比较并对比。

以下动词描述的是分析水平的学习结果:分解区分指出演绎说明叙述图解推理分离区别概括细分5.综合:要求学生创造出一些独特的、原创性的东西。

在综合水平上,期待学生一独特的方式解决某一不熟悉的问题,或者把各个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独特而新颖的解决方法。

以下动词描述的是综合水平的学习结果:分类创造制定编写设计预测创作发明产生6.评价;综合水平上的目标要求学生对于具有特定目的的方法、想法、人或产品价值进行判断,并做出决定。

在评价水平上,期待学生陈述判断的依据(比如他们为形成结论所采用的外部标准或准则)。

以下这些动词描述的是评价水平的学习结果:评价批判证明比较辩护支持对比判断证实(二)情感领域:1.接受:要求学生觉察或积极注意某些现象和刺激。

这一水平期待学生去听或者去注意。

以下动词描述的是接受水平的学习结果:注意识别看觉察听到注视控制听分担2.反应:要求学生注意某些刺激或者作出反应,从而遵从所给的期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叙写昨日,省示范高中3+2联合体研讨活动在我校进行。

论坛期间,陶校长等领导专家介绍了目前课堂教学最新状况,谈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叙写问题,我深受启发,以此为缘起,开展主题定向研究,收集整理核心文章以飧同仁,求取共振与共鸣。

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叙写研究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其本质来讲,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现代教学观的具体体现,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强调教师的教学行为,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由传统的教学目的确定到现代教学目标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一场变革,这一变革是以教学目标的设计为导向,从根本上体现的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知识与技能上,而且还要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有具体的培养指向,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观的具体化,倡导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范式,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关键。

一、由教学目的向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目标的制定受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制约,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不同,教学目的属于传统教育思想下的教学要求,依据的是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依据的是新课程理念,体现先进教育思想的化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差异主要表现:所以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不同,其实质就是两种教学观、教学理念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一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谁?二是课堂教学的归属是什么?三是教师的角色如何重新定位?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颁布,我们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其中首要的一项就是,要学会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叙写的要素第一,行为主体(Audience)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预期学生通过学习后产生的行为变化,内在的能力和情感变化。

学习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预期描述,是以学生为目标行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判断教学有没有效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这是新课程与原教学大纲的描述方式的不同之处,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

如培养学生……,使学生……,提高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等描述都不符号学习目标描述的要求。

虽然在目标描述中常常将行为主体“学生”省略,但行为主体已隐含在目标中。

以初中“氧气的制法”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对照两种教学理念的差异:第二,行为动词(Behavior)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

不能是模糊、笼统、抽象、不可测的。

借鉴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思想,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即结果性教学目标和体验性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描述动态性的目标,新标准使用了大量的行为动词。

教师在叙写教学目标时要以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为依据,科学、合理、准确用词。

高中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第三,行为条件(Condition)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如“能正确解答己知反应物求生成物和己知生成物求反应物的简单计算题”。

第四,表现程度(Degree)评判该项能力的标准。

即新课程中学生对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如时间限制、正确的程度、所要求的正确反应比例、量化标准等,在水平层次的叙写上要有层次性。

如“能正确写出某某反应的方程式”、“至少举出三个二氧化硫对环境影响的例子”,“能独立完成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

2.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叙写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很多教师受过去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以及不清楚教学目标的概念、理论,所以在叙写教学目标时,常常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目标模糊、笼统、抽象、不可测,2)目标单一性、非全面性,3)目标的主体错位,4)目标确定的经验性,5)目标定位的非恰当性等问题,使得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要使叙写的教学目标情晰、操作性强,关键要抓住叙写的中心——学习后学生的行为,并选择不同的行为动词进行表述。

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是可以选择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选择不同的叙写方式。

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陈述方法有以下几种:行为性目标的叙写: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具体学习结果(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如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所列的认知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在转化为教学目标时可作为行为性目标来叙写,并且尽可能满足:Audience- Behavior- Condition- Degree 即“ABCD”的要求。

这类目标的叙写的句式为:行为条件+行为主体+行为动词+程度标准+行为结果。

(C)(A)(D)(B)例如,高中化学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的探究教学,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可叙写成:通过查阅资料,学生能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举例生活中能源使用的现象,提出至少一条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

内部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的叙写:该方法是指将内部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结合起来陈述目标的方法。

分两步来陈述,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来表述一般性学习目标,以反映理解、运用、分析、创造、欣赏、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然后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例子以表述具体性目标,使内在心理变化可以观察和测量,一般用于陈述那些难以行为化的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

例如,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情感目标“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可陈述如下:一般性目标: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具体性目标:学生能够以愉快的心情认真地观察化学的颜色变化、对称的结构、规范的操作,精美化学仪器等。

表述性目标的叙写:化学新课程标准中的体验性目标通常涉及情感领域,往往是难以直接观察、无形的、不易测量的抽象目标,一般用一些“过程性”动词来表述结果,不提出可测量的学习结果。

主要用于陈述长期才能实现的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或无须结果化的目标,它是对以上两种方法的补充。

例如,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可以这样来叙写:学生在实验时能够认真观察和操作,遵循科学方法能根据自己观查的情况如实描述、解释或说明现象。

“过程性”的叙写,如: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养成助人为乐的精神,形成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叙写不是唯一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但无论怎样调整,一定要符合新课程学习目标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描述技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

( 浙江师范大学孙建新)教育目标的叙写要目中有人唐江澎编者按:教学目标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订得是否精当,关系到这节课的实效,也就是学生是否真正有收获。

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叙写不明晰、空而泛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把教学内容与进度作为教学目标。

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三维目标更是存在着大量的误读。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进行的教学目标叙写研究实践证明,制定具体清晰且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刊编发该校校长及教师的一组稿件,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课程改革有太多的理念与尝试,但集中到课堂教学领域,人们的种种努力都在追求由比较注重“教”切实地转向注重“学”,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学习者在历经教学活动之后是否有实在的变化。

在思考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应把目光放在教学目标上。

明晰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本不是什么新话题,而现实却不乐观:许多教师对发现目标没有思考,有的为应付检查而罗列几条到纸面,有的从教学参考中照搬几条。

并且,传统教学目标叙写的主要问题是,站在“教师本位”的立场上,选用描述内部心理状态的词语来陈述,之说清了“教师做什么”,至于学生学习后是否切实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否被观察到,则没有设定。

香港“电子与电学”的课程纲要,其中关于课程“目的”与“目标”的叙说方式,清楚的显示了两者的区别:目的通过电子与电学课程的学习,旨在:1.提高学生对电子与电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应用的认识。

2.培养学生对电子与电学作为一实用科目的兴趣。

3.鼓励学生在电子与电学科上发展有关技能及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安全的意识。

4.提供给学生电子与电学的基本知识,以备将来在有关科目上进修。

目标完成此课程后,学生能够:1.描述课程提及的电子器件和元件的特性。

2.描述电子器件和元件在简单电子线路上的功能。

3.运用在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设计问题。

4.设计、制造及测试一简单电子与电器装置和报告该装置的制作过程。

5.选择适当的电子与电器元件和仪器来有效及安全地去完成设计作业。

6.遵守电子与电器装置的操作安全守则。

“目的”英文作goal,常常是一种指针和方向;“目标”英文作objective,是目的的具体化,是可观察、可界说、可测量、可评价的。

由此回顾多少年来,我们走进课堂开始教学的时候,预案设定的可能只是整体的“目的”,而不是具体明晰的“目标”。

这是否也应视为造成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呢?深入学习研究,我们逐步了解:如何设定教学目标,还有一个目标叙写的技术问题。

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项要素,有一套规范的陈述方式。

即,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动词,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我曾在有限的资料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接触布卢姆、马杰、加涅、格伦兰等人的理论,在一次受到启蒙之后,又不禁对这一套经院化的、严密科学而又显繁琐的理论在学校广大教师中的推广应用产生了疑虑。

然而,如果我们不限于学理的论争,致力于探索一种便捷的应用形式,那么这种理论必将对课堂教学目标明晰化产生重大影响。

拿出从前的教案对比分析传统叙写方式的问题,展示给老师,以帮助他们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

如老教案中“难老泉”的目标这样叙写:1.使学生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写景状物散文“意蕴其中”的特点。

3.提高学生的学生写景的基本能力。

4.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热爱。

且不说目标3、4多半只是空话而已,就还比较具体的目标1、2而言,问题就不少。

在此,“理解”、“掌握”都属于“内部心理状态”,怎样才算达到目标,怎样才是达到“理解”、“掌握”甚至“进一步掌握”,我们都无法知道。

经研究以后对1、2进行了这样的修改:1.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

(1)学生能够依次找出课本中选用了哪些材料;(2) 能够找出体现文章意旨的句子;(3)能够说出这些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4)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难老泉”文题的含义和作用;(5)能够说出对本文行文顺序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