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交通发展规划
巴中恩阳至雪山旅游公路规划
巴中恩阳至雪山旅游公路规划以下是巴中恩阳至雪山旅游公路规划:20xx年,全镇围绕“种养循环示范镇、红色旅游特色镇、生态康养宜居镇”目标,以党的建设为统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现将相关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23456”发展思路,精诚团结、赓续前行,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阶段性新进步、新跨越。
一年来,我们从严从实,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史学习教育等,用好“学习强国”等载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会议精神。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区委全会精神,利用党委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干部大会等及时传达学习,确保各级全会精神入脑入心。
二是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管理。
持续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利用村级建制调整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圆满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村“两委”换届等工作,村级“两委”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班子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21%,换届后党组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6.5岁。
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名,新发展党员8名,强化日常工作监管,严格督促落实“三会一课”。
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党委班子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统筹谋划部署,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召开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推进会,统筹安排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强化宣传教育,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到党员日常思想教育中,利用党委中心组和党(总)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班子成员、普通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规章制度,解决干部思想认识问题。
巴中市公共交通规划
《巴中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一、规划背景战略之重:巴中市位于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处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带和成都、重庆、西安的旅游“金三角”枢纽位置;作为“成西渝城市群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北上东进出川的核心门户、川东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成渝-关天经济区的交通连接桥梁”,巴中需要高度重视公交优先发展,明确秦巴山区示范作用。
转型之际: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大转型给巴中市中心城区的公交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单一模式的常规地面公交已无法适应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需求。
经开区和恩阳区的开辟建设,迫切需要快速化、集约化的出行方式促进以公交导向的紧凑型开辟,多模式与精细化之路将是巴中公交发展的大势所趋。
矛盾之制:受制于狭长带状的城市空间结构,巴中老城区路网扩容能力有限,对外大通道不在、运输方式单一、道路网等级低、建设资金缺乏等造成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公共交通与小汽车之间的博弈势必在客流、路权等资源竞争上愈演愈烈,这要求巴中加快确立公共交通体系在综合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健康城市交通结构的形成以制约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发展,防止拥堵蔓延化和常态化发展。
品质之诉:巴中处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带和成都、重庆、西安的旅游“金三角”枢纽位置,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巴中市中心城区的总体发展目标为:“以发展资源深加工、现代创造、商贸物流和旅游为主,具有巴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其中恩阳区定位为宜居新城,经开区定位为宜居宜业新城。
为落实巴中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愿景,需强化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巴文化特色的城市公交体系。
二、规划范围及年限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总体规划》中划定的中心城区“一城两翼”范围,包括巴州区、恩阳区、经开区。
规划年限:本次规划近期为 2022 年,规划远期为 2030 年。
三、规划目标确定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定位,完善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架构;构建骨架公共交通设施网络,引导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调整,支撑城市用地片区组团式发展;确定常规公交发展模式,优化常规公交线网布局,提升常规公交服务水平;明确中运量公交发展模式,构建快速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布局形态,构筑一体化公共交通换乘体系。
2023年交通工作计划4篇
2023年交通工作计划4篇交通工作计划篇1,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改革发展的规划布局之年。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动和新一轮交通运输大发展。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交通综合行政执法、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现将工作情况和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为民办实事项目。
,市政府为群众办好9件实事中,我局承办的项目是完成60公里通自然村路面硬化改造任务。
截止至11月上旬,已全面完成60公里硬化任务,完成投资约2100万元。
该项目涉及全市各镇(街道办)共50个村委会,公路周边直接受益群众达8万多人。
任务的全面完成,对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服务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三溪镇杨司塘渡改桥新建工程。
桥梁全长91.0m,桥面宽5.0米,工程已于12月底完工,完成投资约330万元。
(三)y010线至省道s248线路面改造工程。
该项目长3.515公里。
目前,已全面完成。
(四)x329线龙颈至大源段路面大修工程。
路线全长16.97公里,道路按公路二级技术标准进行建设。
项目总投资万元,资金________为上级补助及地方自筹,目前下达省计划资金850万元,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阶段。
(五)y623线至王坪段路面大修工程。
路线全长8公里,道路按公路二级技术标准进行建设。
项目总投资960万元,资金________为上级补助及地方自筹,目前已有上级计划资金840万元,目前已进场施工。
(六)y014线至鹅湾段路面大修工程。
路线全长5.12公里,道路按公路二级技术标准进行建设。
项目总投资614万元,资金________为上级补助及地方自筹,目前已有省计划资金256万元,该项目已完成招投标,近期可进场施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川府函〔2024〕65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65号巴中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巴中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平台,打造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巴中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78.0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27.1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673.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0.59平方千米以内。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屏一区、一核三副六廊”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加强生态空间保护,筑牢米仓山生态屏障,强化农牧业特色空间保护利用。
发挥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南江、通江、平昌市域副中心,推动交通干道沿线城镇协同联动发展。
巴中未来的发展趋势
巴中未来的发展趋势巴中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具备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以下是巴中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城市建设。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巴中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这包括改善交通网络,修建高速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提升交通运输效率。
同时,加强城市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和环境质量,建设更加宜居和宜商的城市。
第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巴中拥有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未来,巴中将进一步加强能源工业的发展,提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技术,并且加大对能源的开发利用。
此外,巴中还将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材料等领域,以促进创新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第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巴中是四川省的农业重镇,未来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注重发展特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第四,促进旅游业发展。
巴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具备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未来,巴中将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推广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同时,加强旅游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第五,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
巴中将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加大对学校和教师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教育条件,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引进和培养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第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巴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未来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加强对水源、森林、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批复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7.11•【字号】巴府函〔2022〕89号•【施行日期】2022.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批复巴府函〔2022〕89号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你局《关于审定〈巴中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请示》(巴文广旅〔2022〕49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巴中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新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全域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事业与产业相统筹、保护与开发相协调、融合与创新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原则,紧扣“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聚焦“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发展目标,积极扩大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构建现代文旅综合产业体系,重塑北旅南城经济版图,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
三、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完善推进机制,强化政策保障,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四、市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市级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做好行业规划实施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统筹衔接,在资源配置、项目规划、财政投入、人力资源等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巴中文化事业、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要把规划主要任务进行分解,加强综合协调与服务,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推动《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四川省交通强县实施方案
四川省交通强县实施方案为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促进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四川省决定实施交通强县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加大投入、优化布局、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加大投入,确保资金保障为了实施交通强县计划,四川省将加大对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将增加财政预算安排,加大对交通强县计划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资金保障。
同时,鼓励各县域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资金保障机制。
二、优化布局,提高交通网络覆盖率四川省将优化县域交通布局,提高交通网络覆盖率。
通过规划设计,合理布局交通线路,强化交通枢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县域内部和与外部的交通连接性。
同时,加强对交通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改造,提高设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交通运输服务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四川省将加强对县域交通管理的监督和指导,推动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监管,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推动智慧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交通建设管理水平为了提升交通建设管理水平,四川省将加强对交通建设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加强对交通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的交通建设管理人才,提升交通建设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推动交通强县计划落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四川省将加强对交通强县计划的组织实施和进度监督,推动计划落地。
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交通强县计划的实施。
同时,加强对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确保交通强县计划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六、总结通过实施交通强县计划,四川省将加快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巴中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修订巴中市人民政府2014年1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 (1)第二章建设用地................................................... . (1)第一节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和适建范围 (1)第二节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 (2)第三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6)第三章建设工程 (7)第一节建筑间距 (7)第二节建筑物退让距离 (10)第三节建筑物高度、层高 (11)第四节建筑形态和色彩控制 (13)第五节其它规定 (15)第四章设施配套 (17)第一节公共服务 (15)第二节市政、管线 (19)第三节道路交通 (20)第四节绿化 (21)第五节环境卫生设施 (22)第五章夜景照明 (25)第六章建设工程规划核实 (25)第七章附则 (26)附录一名词解释 (28)附录二计算规则 (35)附录三巴中市建设项目规划指标审查表 (38)附录四幢号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值明细表 (40)附录五各类用地建设内容适建表 (43)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和《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及国家相关法规、规章、技术规范,结合巴中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巴中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使用、建筑和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规划区内临时建设、村(居)民建房按有关规定执行。
通江、南江、平昌县城所在地规划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
对城市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应开展城市设计,提出分地块及城市设计导则。
各类专业性规划应符合已颁布的相关专业技术规范及规定。
第四条在本市规划区内制定城市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采用巴中市城市独立平面坐标系和国家1985高程基准。
巴中兴文发展规划2020至2025
《兴文县城市总体规划(2020-2025)》主要内容介绍《总体规划》包括文本、图纸、说明书、专题研究、基础资料汇编等五个部分。
《总体规划》纲要文本包含总则、县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县域镇村体系规划、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城市性质与规模、中心城区用地布局、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中心城区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旧区更新规划、中心城区公用设施规划、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中心城区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规划、规划实施措施、附则等十六个章节。
主要内容如下:(一)规划期限和范围1、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20-2025年。
2、规划范围:(1)县域:兴文县的行政管辖范围,面积1379.89k㎡。
(2)规划区:总面积153.95k㎡。
(二)城市性质定位总规确定的城市性质为:西部地区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为产业特色,宜居宜业的山水城市。
(三)县域镇村体系规划1、县域人口预测和城镇化水平。
预测至2020年,县域常住人口41万,城镇化水平为40%;预测至2025年,县域常住人口45万,城镇化水平为55%。
2、县域空间布局结构规划:“一心、二轴、四区”。
一心:中心城区,是兴文县综合商业、经济、政治、文化行政、旅游以及交通中心。
二轴:以S309省道(G547国道)为主的东西向发展轴线,形成的“玉屏镇-共乐镇-中心城区”经济发展主轴;以县域主干线形成的“九丝城镇-石海镇-麒麟乡-中心城区-莲花镇”经济发展次轴。
四区:东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西部经济区和中部经济区。
3、城镇等级、职能结构规划:完善“中心城区-中心乡镇-一般乡镇”三级城镇结构,强化综合型、农贸旅游型、旅游型、工贸型、农贸型城镇特色与分工。
(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1、城市发展方向:重点向北发展高铁新区和太平工业园区,其次向南拓展温水溪片区并向西发展久庆片区。
2、中心城区规模:由古宋城区、高铁新区和太平工业园区构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6.94k㎡,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12万人,规划至2025年,城市人口达到20万人。
巴中市资源调查报告区域分析与规划
巴中市资源调查报告一,前言1,调查目的:了解家乡资源状况,增强家乡自豪感。
2,调查对象:四川省巴中市3,调查方法:图书馆查阅相关图书和上网搜集先关资料。
4,调查时间:2014年12月6日5,调查主体内容:巴中市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
是四川和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的北部门户。
距离成都约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
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四区县,250个乡(镇)、2354个村。
二,巴中市主要资源调查:1,森林资源:图表4巴中南江森林资源丰富巴中市位于川东北米仓山南麓,全市林地面积984万亩,森林覆盖率54%,林木蓄积量3652万立方米,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466万亩,商品林568万亩,我市通江县2008年被列为全省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县,试点面积60万亩。
全市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
“十一五”期年森林采伐限额44.1579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材11.348万立方米,非商品材32.8094万余立方米,年森林实际消耗量近39万立方米,年森林增长量130万立方米,年净增90万立方米。
全市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林分质量逐年不断提高,从根本上奠定了绿色巴中、生态巴中地位。
在这些丰富的森林资源中,共有木本植物九十一科,二百三十三属,六百余种。
特别是南江的光雾山原始森林保存完整,被专家成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基因库”南江境内的巴山水清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被列为世界保护树种,是生产各类人造板和家具上等的优质木材。
林副产品丰富,银耳香菇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等畅销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通江县陈河乡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
林下蕨菜山露菜等已批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
2,动物资源巴中市共有野生动物一百九十九种,其中兽类五十六种,鸟类一百二十三种,爬行类一十四中,两栖类十一种,鱼类七十六种。
巴中最新概况
巴中概况行政区划截至2011年巴中市人口400万,下辖地区巴州区、恩阳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2013年2月国务院批准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划出24个乡镇设立,是巴中市的第二个市辖区,区政府驻恩阳镇恩阳大道88号。
)[1]基本情况巴中市(b o zh o ngs),是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北部门户。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 分至107 度45 分,北纬31 度15 分至32 度45 分。
市政府所在地西距成都308 公里,北距西安650 公里,距重庆498 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 公里左右。
辖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南江、平昌,正在建设的区的有兴文经济开发区,三区三县,188个乡(镇)、2354个村。
巴中的公路交通较为方便,与周边各市均有道路顺畅连通。
乐巴铁路于2009 年12 月31 日全线贯通,2012年3月23日开行首趟客运列车,广巴高速公路于2009 年底已形成通车能力,2010年5月1 0号正式通车,巴南高速已于2013年3月31 日建成通车,现在成都到巴中最快仅需3 小时,巴中到达州的铁路已开工建设,巴中到达州、巴中到陕西界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巴中机场、南充到巴中到汉中的铁路、巴中到广安到重庆的高速,巴中到万源的高速公路都列入了省规划。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
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北魏置巴州。
巴人部族素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而著称。
汉高祖刘邦在南江大坝建牟阳城筑巴峪关,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截贤岭(误传,实际上在汉中留坝)。
境内始建于梁魏、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 余尊,以布局精巧、艺风平实而著称,再现了唐代辉煌的宗教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巴中既是国家粮食储备基地,又是商品粮输出基地。
骨干经济作物中的蚕桑、烟叶、茶叶、油菜、水果、甘蔗、生姜等已形成规模优势,通江“天岗银芽”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南江大叶茶被国家列为优质品种推广,“绿水金针”、“云顶绿芽”、“云顶茗兰”、“光雾茗峰”等跻身国家名茶行列,获国家AA 级绿色标志。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规划区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通知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规划区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1.12.01•【字号】巴府办发〔2011〕90号•【施行日期】2011.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规划区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通知(已于2018年1月3日宣布失效)巴府办发〔2011〕9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巴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进一步减少城市噪音和粉尘污染,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根据国家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商商贸发〔2009〕361号)和《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市政府研究决定,现就巴中市限期禁止在城市规划区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巴中中心城市规划区的建设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工程)从2012年2月1日起禁止在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搅拌砂浆,强制使用预拌砂浆(即由专业厂、站生产,用于建设工程的各类砌筑、抹灰、找平、保温和饰面等普通预拌砂浆);巴州区恩阳镇、清江镇、曾口镇从2012年2月1日起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从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施工现场搅拌砂浆;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在2012年10月30日前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依法强制推广使用预拌砂浆。
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市场需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科学编制、实施预拌砂浆发展规划,负责全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行政管理工作,市散装水泥办公室负责行政管理的具体工作。
三、市建设工程造价站及时编制预拌砂浆预算定额,会同物价部门发布预拌砂浆指导价,依据指导价格办理工程预决算。
四、预拌砂浆专用运输车为城市建设特种工程车辆,公安、交警、交通管理部门对预拌砂浆运输车需通行市区和禁行路线,依法及时办理通行手续,提供通行便利。
恩阳区综合交通规划汇报
一、规划背景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国家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
一、规划背景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划分“11+3”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巴中全域
一、规划背景
十八大精神 扶贫开发
3590 36
3463 91 68 220 11.8 1
四、规划布局方案
运输枢纽
一般干线网络 主干网络
一个 网络
综合交通衔接 支线网络系统
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
一个
一个
系统
平台
运输服务系统
支持保障平台
四、规划布局方案
综合 交通 基础 设施 网络
主干网络 一般干线交通网 枢纽站场体系 综合交通衔接系统 支线网络系统
0
恩阳区
7001
四川省
人均GDP(元)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30%
8755
恩阳区
29579
四川省
二、发展基础及形势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
第三产业 37%
第一产业 42%
第二产业 21%
工业处于初级阶段
第一产业比重大 传统农业地区
三、发展目标
现状
1. 综合交通网里程 其中:铁路总里程 公路总里程 航道总里程
2. 高速公路里程 3. 国省干线里程 4. 二级以上公路比重 5、综合客运枢纽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 个
2637 0
2546 91 37 64 4.16 0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8.29•【字号】巴府办发〔2023〕13号•【施行日期】2023.08.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巴府办发〔2023〕1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市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单位:《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8月29日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目录第一章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第一节国外肉牛产业继续领跑第二节我国肉牛产业加速跟进第三节巴中市肉牛产业潜力巨大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一节法律法规第二节国省规划及政策性文件第三节行业规范及技术标准第四节巴中市政策文件第三章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第一节发展思路第二节发展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四节区域布局第四章重点任务及措施第一节“种子”自给工程第二节饲草料振兴工程第三节标准增效工程第四节种养循环工程第五节龙头联农带农工程第六节科技赋能工程第七节农机装备工程第八节延链补链工程第九节品牌培育工程第十节财政金融助力工程第五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强化组织领导第二节强化政策支持第三节强化督查考核为加快构建巴山肉牛产业体系,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巴中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转变,示范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第一节国外肉牛产业继续领跑一、生产消费持续增长2017年以来,全球肉牛产业平稳增长。
2022年全球牛存栏量超过10亿头、出栏3亿头,其中:印度牛存栏超过3亿头、出栏超7000万头,居世界第一;巴西牛存栏超过2.5亿头、出栏近6000万头,居世界第二;中国第三,美国、欧盟次之。
巴中市城乡规划条例
巴中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 (3)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7)第一节一般规定 (7)第二节建设项目选址 (9)第三节规划条件及建设用地规划 (10)第四节建设工程规划 (12)第五节乡村建设规划 (16)第六节临时建设 (19)第七节规划放验线和核实 (20)第四章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 (22)第五章监督检查 (25)第六章法律责任 (27)第七章附则 (3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优化人居环境,提高依法治理能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巴州区、恩阳区、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为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服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
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其辖区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镇、乡人民政府依照法定权限或按授权委托负责其辖区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根据城乡规划管理的需要,镇、乡人民政府应当设臵专门的机构承担规划管理工作,并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人员。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市、县(区)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委会)是市、县(区)人民政府对城乡规划进行决策的议事机构,负责审议和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涉及空间布局的专业、专项规划同城乡规划间的衔接;审议和协调城乡规划制定、修改和实施中的重大事项,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审议意见。
第五条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应当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或者在专门场所及时公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未经公布的城乡规划不得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大交通”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方案》的通知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大交通”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0.19•【字号】巴府办发[2009]68号•【施行日期】2009.10.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大交通”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方案》的通知(巴府办发[2009]6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市经济开发区商贸园、工业园管委会:《巴中市“大交通”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月十九日巴中市“大交通”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巴南高速公路、巴达高速公路、巴桃高速公路、巴达铁路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确保大交通建设顺利实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此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征收土地坚持按法定程序办理,对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拆迁安置坚持按法定标准给予补偿;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好宣传工作,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实际困难,特别是拆迁户的住房安置、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等问题;根据工程建设进度需要,及时提供建设用地,保障施工临时用地。
二、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县(区)政府是征收土地的责任主体,对征收土地负总责,要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业主签订工作协议,并按法定要求发布征收土地公告。
各县国土资源局和巴中市国土资源局巴州分局是征收土地的工作主体,要按法定要求发布征收土地安置补偿公告,组织对征收土地面积的测量、青苗及附着物的清点、拆迁房屋的丈量,按法定标准计算安置补偿费用并公示;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支付拆迁安置补偿费用。
项目业主要按照与政府签订的工作协议有关要求,将征收土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存入县(区)财政专户(不含工作经费),由国土部门管理使用。
征地完成后,由国土部门、项目建设业主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土地移交确认书。
巴中廊桥拆出公告
巴中廊桥拆出公告
巴河廊桥项目位于巴中市巴州区大佛寺片区,西接回风北路、东接佛江路。
该项目为市级民生重点项目,建成后,不仅有利于优化城市路网,畅通城市交通通行能力,而且有利于城市景观改善,提升城市品质。
个别项目业主以假乱真,将违规建设项目虚假推向市场的行为,造成后期业主难登记、难交易,无法将资产变资金,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严厉打击违反规划建设行为,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有序良性发展,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期限本规划分为近期(2008~2015年)、远期(2016~2020年)两个阶段。
第二条规划范围本规划分为市域和城市规划区两个层次:1. 市域:巴中市行政区范围,总面积12301平方公里。
在该区域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城市规划区:包括巴州城区四个街道办事处(东城、西城、城南和江北街道办事处)和兴文、清江、恩阳、曾口、平梁五镇乡的部分行政区范围,东至保丰、金字村,南至燕山村,西至一字村,北至岳家坡、白岩村,总面积为279.78平方公里。
在该区域编制中心城区规划。
第三条强制性内容本规划文本中,有下划线的条文和黑体字的附表为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第四条总体目标规划期末(2020年)将巴中建设成川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观光休闲地、绿色产品加工基地及天然气化工基地,并将巴中中心城区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良、城乡共同繁荣、社会和谐文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川东北地区现代化中心城市。
第五条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GDP总量达到51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2:28:40;2020年全市GDP总量达到104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5:30:45,达到四川省中等发达地区的水平。
第六条社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社会服务设施。
规划期末(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第七条总体发展战略1. 接轨战略:一是空间接轨,巴中市必须立足于处理好与区域三大核心城市(成都、重庆、西安)的关系,主动承接三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实现优势互补。
二是时间接轨,以资源为基础,发挥“后发优势”,使巴中市发展取得质的飞跃。
2. 极化战略:突出发展个性,发展优势产业,强化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定位和特殊职能,提高竞争力;极化优势产业的规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 优化战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用地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营造宜人的城市空间。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9.30•【字号】川府函[2009]228号•【施行日期】2009.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川府函[2009]228号)巴中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巴中曾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具有光荣的红色革命传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特殊贡献。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巴中革命老区的发展,省直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
但总体来看,秦巴山区仍是国家规划的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巴中作为秦巴山区扶贫的核心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明显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其它革命老区。
为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和实行连片扶贫开发支持巴中革命老区发展。
一、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定位(一)总体要求。
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必须按照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巴中的资源状况和现有基础,着眼全局和长远,以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改善发展条件;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巴中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定位。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力争实现以下目标定位:--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川陕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建成我省重要的生态农业、生态红色旅游、清洁能源基地和绿色经济示范区。
--建成川东北经济区重要的中等城市。
--通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最终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二、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工作重点(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巴中市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确定的重要交通节点城市之一,近三年以“六路”建设为重点,打通对外通道,构建交通骨架,完善市域路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中市交通发展规划第一章“十五”回顾与评价巴中建地设市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既为公路水路交通带来了巨大需求,也为其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交通行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部省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实行党政领导、群众参与、部门支持、交通主抓的建设模式,先后掀起了以干线公路改造、县际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公路建设大会战,交通建设快速发展,交通面貌日新月异,成绩斐然,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状况基本得到缓解。
第一节“十五”期间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成就一、运输服务(一)公路运输快速发展,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巴中市境内无航空,水运比重小,铁路仅有1.6公里,公路运输承担了89%的客运量和91%的货运量,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
公路运输持续增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2005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981万人,旅客周转量116538万人公里,货运量1662万吨,货运周转量54961万吨公里,分别比2000年增长98%、27.5%、146%和4%,2000~2005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9.6%、5.5%、29.2%、0.8%。
水路运输发展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2005年完成客运量286万人,旅客周转量920万人公里,货运量98万吨,货运周转量346万吨公里,2005年分别比2000年增长6.7%、12.7%、15.3%、货运周转量萎缩5.2%。
(二)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十五”期间,针对全市物流、人流需求,努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相继组建了6个专业运输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企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市场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个体运输发展较快,不少乡镇成立了运输协会,涌现了一批运输大户,加快了农村商品流通,初步解决了农民出行难、乘车难、运输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运输结构调整进展明显,旅游客运、汽车租赁、物流服务、货运代理等运输服务方式正在成为道路运输业新的趋势。
农村客运通达深度有较大提高。
(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运输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行业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
“十五”期间,针对交通运输市场存在的问题,相继展开了对农村客运市场、危险货物运输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对站外揽客、途中转客和老旧车、报废车、农用车、摩托车参营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正当输进行了大规模整治,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装备发展(一)公路建设加速发展“十五”期间,巴中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完善干线,建好主骨架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债,县际公路和二级路网补助,在加大境内干线公路建设投入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建设。
伴随交通“十五”规划和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巴中市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干线公路技术等级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突飞猛进,汽车场站建设加快,公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长期制约巴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状况基本得到缓解。
公路总里程增长较快,公路主骨架网络初具雏形。
基本形成了以省道S101线成南路、省道S202线广开路、省道S201线通宣路、省道S302线万阿路以及县道双江路(南江马跃溪至通江平溪)和县道通平路(通江至平昌)构成的干环线主骨架,辐射县(区)、乡、村的公路网。
2005年底,全市乡以上公路达到4228公里(不含村道),其中省道682公里,县道1525公里,乡道1989公里,专用路32公里。
全市公路总里程较“九五”末增加288公里。
公路总里程中等级公路达到283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67.1%,其中二级公路604公里,三级公路770公里,四级公路1465公里,分别占总里程的14.3%、18.2%和34.6%。
高级、次高级路面1528公里,占总里程的36.1%。
省道好路率达到75.2%,县道好路率达到66.3%,建成县乡标美路2400公里。
全市有村道667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477公里,占村道总里程的22.14%。
公路网密度达到34.37公里/百平方公里。
坚持“两个依靠”,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
巴中市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会议精神,坚持依靠各级党政的重视和领导,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发扬当年的红军精神和新时期的巴中精神,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统筹城乡,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把交通工作,特别是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行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当成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大力宣传和发动群众,培育农村群众转变观念,从宏观经济的发展上进行宣传引导,利用典型进行启发引导,科学规划进行利益引导,使广大干群真正认识到“公路通、百业兴”和“要致富,先修路”的深刻含义,从而增强了全民修路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了心往路上想、钱往路上投、力往路上使、人到路上干的意识,掀起了农村公路的建设高潮。
到2005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0900公里(含村道),较“九五”末增加2431公里;等级公路达到3606公里,较“九五”末增加789公里。
实现了86.2%的村通公路,较“九五”末增长5.7%;通油路(水泥路)的乡(镇)达到49.6%,较“九五”末增长14.8%,通油路(水泥路)的行政村达到6%。
客货运输站场建设在数量和等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截止2005年底,全市有汽车站44个,其中一级汽车站1个,二级汽车站3个,三级汽车站14个,四级汽车站26个。
较“九五”增加28个。
乡镇汽车站发展较快,总体趋势较好。
(二)内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全市水运主要以巴河、通江河、恩阳河为内河航道,以化城、三江等库区为辅助,河道总里程1201公里,通航里程649公里,覆盖全市110个乡(镇)。
“十五”期间,巴中市乡(镇)水运虽然有所发展,船舶种类数量增多,新建码头41个,运力运量不断发展,在全市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受境内江河自然条件限制,其发展相对滞后,处于持续萎缩状态。
表1-1 公路水路“十五”基础设施完成情况项目单位2000年2005年2005年比2000年增长公路总里程(不含村道)公里3940 4228 288公路网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31.97 34.37 2.4二级及以上公路公里378 604 226等级公路公里2741 2839 98高级、次高级路面公里1199 1528 329省县道好路率% 70.2 69.1 -1.1村道里程公里4539 6672 2133公路通村率% 53 86 33油路(水泥路)通乡(镇)率% 34.7 48.8 14.1汽车站个16 44 28码头和渡口个210 229 19(三)运输装备发展较快民用汽车快速发展。
到2005年,全市民用汽车达到17200辆,“十五”期年均增长6.9%。
营业性车辆数持续增长,客车达到7172辆,货车4793辆,分别增长31.9%和28.7%。
客运车辆逐步向高档化、舒适化方向发展,货运车辆逐步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调整。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加快“十五”期间,在国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宏观政策支持下,巴中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部省补助资金的有力支撑,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交通面貌焕然一新,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
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84亿元,其中公路建设15.7274亿元,水运建设1161万元。
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国家和部省投入约占38.5%,地方自筹约占54.6%,银行贷款约占6.9%。
(五)支持系统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巴中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断加强交通运输安全意识,在汽车维修、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公路安全配套设施等易产生安全事故隐患方面采取积极有力措施,明确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职责,逐级签定交通安全责任书,奖惩逗硬。
不断加大对维护安全的投入、保障条件和安全管理的力度,交通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在交通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有效整合配置施工技术资源,不断提高施工科技含量,为科技兴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积极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了一批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交通建设和管理人才。
同时,不断加强交通法治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以《公路法》为主的一系列交通法规、规章,有力推动和保障了交通快速发展。
巴中市交通建设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广泛的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环保意识,统筹交通建设与生态环保协调发展。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合理掌握建设标准,致力于发展以生态、环境友善的可持续交通运输。
把交通建设与周边环境改善有机结合,与当地的山、水、林、田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尽量降低交通建设对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使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自然。
三、公路水路交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巴中交通快速、持续发展,既扩大了需求,增加了就业机会,又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改善了投资环境,缩短了时间距离,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流通,促进了生产要素最快捷、最优化配置,增强了地方对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促进了对外开放,促进了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建设,使公路沿线乡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善了沿线农村广大地区的交通条件,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城乡商贸流通加快,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个体私营经济园及水果示范基地等具有先进性生产力特征的排头兵,促进了区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已成为农业发展,农村脱贫致富的助推器,巴中农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第二节公路水路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五”期间,巴中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巴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交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对于仍然处于贫困中的巴中来说,交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
1、公路总里程增长较快,但境内无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比重小,里程少,农村公路数量大、低等级,整体路网等级低、通达性差,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有待提高。
全市路网等级为3.87(含村道为4.42)。
主要河流航运条件差,开发程度低,等级航道比重低。
2、干线公路主骨架尚未完全建成,个别路段等级低,行车条件差,通行能力弱,设施配套不完善,安全隐患多。
3、县城过境公路和进出口不畅,交通阻塞严重。
4、农村公路标准低,质量差,抗灾能力弱,晴通雨阻,尤其是通村公路通而不畅,通而不稳,通而不安,通达深度、广度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