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合集下载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摘要】糖尿病在我国属于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随着近些年来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糖尿病患病总数处于国际首位。

糖尿病是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非传染性且慢性发展的疾病。

我国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反复的分析研究,虽然诊断标准出现了变化,可糖尿病的上升趋势却未改变,当前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几率为12%左右,大概患病人数高达1.15亿人。

当前,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为患者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医疗以及经济负担,我国糖尿病的控制管理在经受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变化趋势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增长,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老龄化等各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每年都在增增,导致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

2017年世界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上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共有4.26亿,预计占总人数的8.8%;而我国的患病总人数高达1.15亿,居于国际首位,占国际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出四分之一,且这个数据还在上升,预测到2045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将会上升到1.2亿人。

我国不仅糖尿病患者人数惊人,并且患病率在高处国际水平,我国糖尿病患者在2017年的患病率为10.9%。

糖尿病的流行为我国社会以及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我国在2017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高达八十四万人,而小于60岁年龄的患者占33.8%。

上述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糖尿病防治工作依然经受者严峻的挑战。

1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性病学糖尿病的并发症通常包含微血管并发症与大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发生残疾、出现死亡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带来的危害主要是长期的高血糖为人们的全身脏器造成损害,从而使其功能出现逐步的减退。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课件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课件
>124u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
磺脲类药物
☺ 主要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 不良反应
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 能不全者
体重增加
! 注意事项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 也无须绝对卧床
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
妥英钠等3-7天 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 理想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同时检测空腹和OGTT2小时血糖 OGTT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第四章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
年龄>60岁的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 的患者 1)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2)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3)老年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4)老年糖尿病的筛查和预防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 多数起病缓慢,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
•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 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 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 标
2型糖尿病治疗程序图
• ——根据体重选择治疗方案
超 重
/ 肥 胖 患 者
BMI≧24
第一章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 ❖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3) 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5)表型特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第一章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要点提示:1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达到11.2%,各民族有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

2. 糖尿病的知晓率(36.5% )、治疗率(32.2% )和控制率(49.2% )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3. 糖尿病人群中T2DM占90%以上。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二、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三、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因素第二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要点提示:1. 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OGTT 2h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时必须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A )2. 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B)3. 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T1DM. 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4种类型。

(A)—、糖尿病的诊断依据静脉血浆葡萄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测定结果诊断糖尿病。

若无特殊提示,本章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和糖尿病诊断标准见表2, 3。

表2糖代谢状态分类(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肓争脉血浆葡萄糖(mmol/L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 //糖负荷后2h血糖<7.8空腹血糖受损空腹M>6.1 z <7.0//糖负荷后2h血糖v7.8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 〃糖负荷后2h血糖n7.8 z <11.1糖尿病空腹血糖》7.0 //糖负荷后2h血糖X 1.1表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n7.0mmol/L 或加上OGTT 2h 血糖>11.1 mmol/L 或加上HbAlcn 6.5%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二、糖尿病的分型采用WHO (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根据病因学证据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T1 DM )、2型糖尿病(T2DM )、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06
未来展望与挑战
糖尿病流行趋势预测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率的增加,预计未来糖尿病患病率将继续上升,成为全球性 的健康问题。
发病年龄年轻化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与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未来这一趋势可能更加明显。
地区差异与城市化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文化、饮食等方面的差异,糖尿病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同 时,城市化进程加速也可能导致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糖尿病的并发症多样且严重,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等,给患者和社会带来 沉重负担。此外,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长期投入大量医疗资源,对医疗系统构成压
力。
机遇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不断改进,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 择。同时,社会各界对糖尿病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利于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
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研究,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
THANK YOU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汇报人:XX 2024-01-23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糖尿病全球流行现状 • 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 糖尿病并发症流行情况 • 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为制定糖尿病防控策略提 供科学依据
分析糖尿病流行趋势及其 影响因素
探讨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 的流行情况
遗传因素
家族史
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 险因素,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的 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基因突变

糖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

糖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

糖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给全球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对于预防、诊断和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

一、糖尿病的总体流行情况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4 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也相当庞大,且仍在持续增加。

二、糖尿病的类型分布糖尿病主要分为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其中,2 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 90%以上。

1 型糖尿病相对较少,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

妊娠糖尿病则是在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

特殊类型糖尿病较为少见,包括因遗传缺陷、药物或化学物质、感染等引起的糖尿病。

三、糖尿病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但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更快。

这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结构和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较为普遍,导致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西化,体力活动减少,使得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上升。

四、糖尿病的年龄分布糖尿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逐渐增加。

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 40 岁以上的人群。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功能逐渐下降,胰岛素抵抗增加,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然而,近年来,糖尿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这与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五、糖尿病的性别差异在总体患病率上,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大致相当。

但在某些年龄段和特定类型的糖尿病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例如,在妊娠糖尿病中,女性的患病风险明显高于男性。

而在 2 型糖尿病中,男性在年轻时的患病风险可能略高于女性,但在绝经后,女性的患病风险则逐渐增加。

糖尿病及其进展

糖尿病及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失明原因:主要有黄斑病变、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 分2类6级: 背景性 微血管瘤 硬性渗出 软性渗出 增殖性 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 机化物增生 视网膜脱离,失明
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肢端感觉异常(慢性、隐匿性、对称性、下肢比上肢严重,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伴麻木、针刺、灼热或踩棉花样感觉)
重 点
代谢紊乱症群:许多无症状,体检发现(约2/3)
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血糖增高( >160mg/dl)→尿糖阳性→渗透性 利尿→ 多尿、多饮。 糖利用下降、Pr分解增多、脂肪分解增多 →消瘦、多食。
临床表现
糖尿病并发症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糖 尿 病 人 数 (百万)
1980 0.67%(1.00) ----
1994 2.51%(3.75) 3.20%
1996 3.21%(4.79) 4.72%
全球糖尿病:
1
估测 1994年约 1.20亿,1997年约 1.35亿
2
2000年约 1.75亿
3
预测 2010年约 2.39亿,2025年约 3.00亿
4
在发达国家上升45%,
5
在发展中国家上升200%
6
21世纪在中国、印度、非洲某些发展中国家流行。
7
流行病学
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
1
2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防措施
微血管并发症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PART 01
糖尿病肾病
临床特点:持续的蛋白尿或白蛋白尿 肾功能下降和血压升高。 分5期: 初期:高灌注、高滤过、高球内压; 基底膜增厚期: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 早期肾病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20~200ug/min); 临床肾病期:尿白蛋白>200ug/min(尿蛋白 >0.5g/24h),肾功能逐渐减退; 尿毒症期 肾衰(美国25%)

得糖尿病有什么特点

得糖尿病有什么特点

得糖尿病有什么特点
得糖尿病有什么特点
1、流行发病:糖尿病是目前发病人数第三位的慢性病。

2、病因复杂: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发病。

3、病程缠绵。

4、全身罹难: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最常见的损害部位:眼、肾、神经、心脏、脑血管、足及下肢血管。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凝状态的综合治疗是预防慢性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5、异质多变:糖尿病的发病诱因、起病年龄、高血糖程度、临床表现、药物反应和预后等均有很大差异,并须强调个体化治疗,病人之间不要攀比具体的治疗措施。

6、可干预性:通过长期合理控制体重、血糖、血脂和血压可明显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总体预后。

7、预后迥异:预后差别很大。

影响预后的因素有不可更改因素(如年龄、病程、遗传等)和可更改因素(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糖尿病知识、治疗合理性),应积极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努力改善预后。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是什么
1、病情轻,进展慢,比较稳定
老年人糖尿病往往症状较轻,也可仅有慢性并发症或伴随症的临床表现,如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痛风、神经病变、肾脏病变、白内障、眼底病变等。

当其发生脑血管意外,或因外科手术,或因伴发严重感染时,才发现糖尿病。

因此,对老年人应定期检查血糖及尿糖,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作者:齐峰来源:《糖尿病天地》2017年第08期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但是对于我国的糖尿病流行,也具有一定的特色。

本文简单分析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注文中指南均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一、糖尿病人群以2型糖尿病为主指南指出:在我国2型糖尿病占90.0%以上,1型糖尿病约占5.00,%o,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0%。

对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不同的发病原因。

1型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其患病的影响因素包括季节(这种季节性升高的发病趋势可能与感染、日照有关)、环境(包括感染、地域、气候及日照时间等环境因素,感染已被证实与1型糖尿病发病率升高相关,环境因素中的病毒感染,包括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科萨奇B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以及脑炎心肌炎病毒等与1型糖尿病发病关系较为密切)、饮食、年龄性别(多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以及种族等有关。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40岁;(2)有糖调节受损史;(3)超重(BMI≥24千克,米2)或肥胖(BMI≥千克/米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4)静坐生活方式;(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千克)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7)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8)血脂异常者;(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10)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2型糖尿病为我国主要的糖尿病人群,一定要做到积极预防糖尿病发生,除了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之外,其他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前期、代谢综合征以及肥胖、能量摄入过高等,都要做到积极控制,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

二、经济发达程度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指南指出:在1994年的调查中,高收入组的糖尿病患病率是低收入组的2~3倍。

专题4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

专题4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

专题4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糖尿病己经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

它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形势更是发人深省,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的控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控制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中华糖尿病学会最近公布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近1/20的患病率确实令人担忧,并且还以一定的速度增长。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多,影响机制复杂,医学界仍然在不断探索研究之中。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糖尿病的发病率主要跟遗传因素、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年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具有某一共同特点地区生活的人群很多方而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研究具有不同地区特点人群的糖尿病发病情况可以使得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也有着不同的生理特征、生活方式、健康认识,同一年龄段人群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多共性,研究我国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情况可以了解糖尿病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程度,确定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引起他们足够重视,做好预防糖尿病工作。

我国糖尿病的城乡分布糖尿病导致的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糖尿病的发病率,根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城市糖尿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大城市的糖尿病死亡率大大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

一是由于城市人口老年化程度高于农村,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二是城市居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意识以及对疾病的认同程度较农村高,自报疾病比农村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人口,餐餐精米口而,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城市人群的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我国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还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人群一味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当工作与健康发生矛盾,当情绪与健康发生矛盾,当享受与健康发生矛盾,选择工作,选择享受,恣意妄为,抛弃健康者大有人在。

中国糖尿病的趋势

中国糖尿病的趋势

中国糖尿病的趋势
在中国,糖尿病的趋势是不断增加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加,糖尿病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1.15亿人,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3左右。

同时,糖尿病患病群体也在不断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甚至儿童也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饮食结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转变,以高脂、高糖、高盐的西式快餐和加工食品为主,摄入过多的能量和不健康的营养素,导致肥胖和糖尿病风险的增加。

2. 不健康生活方式: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普遍缺乏运动,长期久坐、缺乏体育锻炼,导致体重增加和脂肪堆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3.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导致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加,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使人们易患糖尿病。

为了应对这一趋势,中国政府加大了糖尿病的防控力度,提倡健康饮食、定期体检和加强锻炼,推广糖尿病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糖尿病流行与特点

糖尿病流行与特点

糖尿病流行与特点一、全球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简介1、全球糖尿病患病情况:2000年在全球有糖尿病患者1.51亿,而目前全球有患者2.85亿2、我国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9240万(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3、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2型为主、高收入群体居多4、流行的原因:城市化、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肥胖二、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

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98年标准:WHO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浆葡萄≥200mg/dl(11.1mmol/L)⏹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126mg/dl (7.0mmol/L)⏹OGTT 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 (11.1mmol/L)注:具备其中一条并有糖尿病症状即可诊断⏹2010年ADA(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A1C≥6.5%。

糖化的检测必须与DCCT规定的NGSP(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标准一致⏹FPG ≥126mg/dl(7.0mmol/L)空腹定义为无任何能量摄入至少8 小时⏹OGTT2 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有糖尿病典型症状或高血糖急性并发症者,随机血糖≥200mg/dl(11.1mmol/L)*没有高血糖典型症状时,1-3应重复检测。

仅单点糖化血红蛋白≥ 6.5%时不足以诊断糖尿病四、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糖调节受损(IGR )指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包括:1.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IFG) 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 之间2.糖耐量低减(IGT)OGTT2小时血糖介于7.8 —11.1mmol/l 之间五、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是疲乏、倦怠,尿量增多,口渴,饮水量增加,易饥饿,饭量增加,但是体重减轻。

糖尿病课件【2024版】

糖尿病课件【2024版】
1型糖尿病(T1DM)
有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呈酮症酸中毒倾向,有两种亚型1、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 证据:①HLA基因-DQA、DQB、DR位点的某些等位基因频率增高或减少出现; ② 体液中存在着针对胰岛B细胞的抗体;③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病如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和Addison病。起病急,年龄小,有酮症倾向。部分为“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
2型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 和自然史
2型糖尿病
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史
第一阶段----遗传易感 性第二阶段----胰岛素抵 抗和B细胞的功 能缺陷第三阶段----葡萄糖调 节受损(IGT和 IFG)第四阶段----临床糖尿 病
三、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的病因学分类(1997,ADA建议)
一、1型糖尿病(B细胞破坏,常引起胰岛素绝对不足) 1. 免疫介导 2. 特发性二、2型糖尿病(其不同程度可从显著的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显著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略)四、妊娠期糖尿病(GDM)
(三)第3期—免疫学异常 此期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虽维持正常,但由于处于自身免疫反应活动期,血循环中会出现自身抗体。①ICA:新诊1型糖尿病中80%阳性,6月至3年后逐渐降低;②IAA:新诊的患者中40%-50%阳性,但不能区分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的抗体,IAA也不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抗体,它还可出现于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症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中;③GAD65:新诊患者中阳性率60%-96%,敏感性强、特异性强、持续时间长,有助于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并提示应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
二、目前的流行病情况?
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糖尿病人口数位居世界第二,中国人群中的25岁-64岁年龄段人群中的患病率已经从80年代的0.9%上升至90年代的 2.5%,另外还有 3.2%的成年人患有糖耐量减低。

糖尿病的流行趋势

糖尿病的流行趋势

糖尿病的流行趋势
近年来,糖尿病的流行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浓度长期高于正常水平。

以下是糖尿病流行趋势的一些重要因素:
1. 饮食习惯:现代社会高度加工和高糖饮食的普及导致了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高糖饮食、高脂饮食和大量摄入加工食品都是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2. 身体活动水平: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人们的身体活动水平下降,缺乏运动成为糖尿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3. 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随着全球肥胖率的上升,糖尿病的流行率也在增加。

4. 年龄:糖尿病在中年和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糖尿病患病率也相应上升。

5. 遗传因素:糖尿病有着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有亲属患有糖尿病,个体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6. 环境因素:一些环境污染物、毒素和化学物质被认为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相关。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流行趋势与现代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身体活动水平,控制体重,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1、疾病背景及流行病学1型糖尿病(T1DM)特指因胰岛β细胞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具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T1DM具有以下特点:年龄通常小于30岁;“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常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

T1DM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多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

在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T1DM所占比例约为80-90%。

目前,中国是全球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中国研究课题组2010至2013年在全国13个地区进行了T1DM流行病学研究,覆盖了全年龄段T1DM和10%的全国总人口,结果显示全年龄段T1DM 发病率为1.01/10万人年[1]。

2型糖尿病多在35~40 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 以上。

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包括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2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不如1型糖尿病明显,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性低[2],发生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几率比1型糖尿病更高,更易合并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多囊卵巢综合征、冠心病等等[3]。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3%(4.63亿人),预计2045年将增加至10.9%(7亿人)[4]。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达到11.2%2。

2、疾病治疗现状二甲双胍为T2DM患者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

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TZD)、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胰岛素是主要联合用药。

(1)治疗药物1型糖尿病必须必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口服药效果欠佳。

2型糖尿病则往往可以应用口服降糖药降糖,达到很好的效果,主要治疗药物见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发表时间:2019-09-18T09:53:23.1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作者:潘靖敏
[导读] 糖尿病在我国属于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随着近些年来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糖尿病患病总数处于国际首位。

潘靖敏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4191
【摘要】糖尿病在我国属于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随着近些年来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糖尿病患病总数处于国际首位。

糖尿病是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非传染性且慢性发展的疾病。

我国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反复的分析研究,虽然诊断标准出现了变化,可糖尿病的上升趋势却未改变,当前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几率为
12%左右,大概患病人数高达1.15亿人。

当前,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为患者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医疗以及经济负担,我国糖尿病的控制管理在经受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变化趋势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增长,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老龄化等各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每年都在增增,导致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

2017年世界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上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共有4.26亿,预计占总人数的8.8%;而我国的患病总人数高达1.15亿,居于国际首位,占国际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出四分之一,且这个数据还在上升,预测到2045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将会上升到1.2亿人。

我国不仅糖尿病患者人数惊人,并且患病率在高处国际水平,我国糖尿病患者在2017年的患病率为10.9%。

糖尿病的流行为我国社会以及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我国在2017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高达八十四万人,而小于60岁年龄的患者占33.8%。

上述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糖尿病防治工作依然经受者严峻的挑战。

1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性病学
糖尿病的并发症通常包含微血管并发症与大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发生残疾、出现死亡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带来的危害主要是长期的高血糖为人们的全身脏器造成损害,从而使其功能出现逐步的减退。

为此,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加强了解至关重要,但是,因为并发症的出现和很多因素有关,包含了,年龄、遗传、血糖控制水平、性别、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病程等,因此,在进行糖尿病并发症流行学的调查时,难度较高,不仅应该调查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明确判断并发症的含义与辨别。

现阶段,我国仍旧缺少设计较好的糖尿病并发症流行病调查资料。

1.1糖尿病视网膜出现的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导致的病变是造成患者实名的重要因素,相关调查显示,我国21.5%的Ⅰ型糖尿病与36.7%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眼部疾病的概率为35.3%,包含了背景视网膜发生的病变、增生性视网膜实现的病变、失明、白内障;当然Ⅱ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随着年龄以及病程的上升而增长。

除此之外,我国糖尿病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患病率体现出了区域性差异,城市低于农村,南方低于北方。

1.2糖尿病引发的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肾病是导致肾功能出现慢性衰竭的重要因素,患病率较高的区域就是亚太地区。

相关研究显示,34.6%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肾脏并发症,而Ⅰ型患者的出现率为23.5%,Ⅱ型患者为35.7%。

1.3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神经病变
病人在患有糖尿病后十年以内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其发生几率和病程有着直接联系。

如果吸烟的年龄超出40年且血糖控制很差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会更高。

在门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周围组织出现病变的患病率大概在17.03%到52.98%,不同的研究之间患病的差异很可能和选择的检查与诊断方式的不同存在联系。

1.4心脑血管的并发症
心脑血管疾病是Ⅱ型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出现死亡的重要因素。

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是16.9%,Ⅰ型患者的患病率为4.1%,Ⅱ型患者为17.2%;出现脑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是12.3%,Ⅰ型患者的患病率为1.9%,Ⅱ型患者为13.3%。

导致我国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新蹙额管疾病的因素包含:血压、血糖、血脂。

经过我国国权范围内大型权威医院的多年调查显示,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人体代谢紊乱有着直接联系,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高血压异常、血脂加上高血压异常对比单独患有Ⅱ型糖尿病的患者,合并高血脂、高血压异常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出六倍。

2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带来的变化
2.1人口老龄化
我国超过六十岁的老年人逐年增多,从2001年至2007年之间我国老年人增长了14%。

2008年到2009年之前经过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糖尿病的几率超过20%,要比年轻人高出十倍不止。

在对其他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年龄每上涨10岁,患病的几率就会上升67%。

2.2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城市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变化,体力劳动日益减少,饮食的结构出现变化,脂肪摄入量逐渐增加。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体力活动大幅度降低,而因为我国人群缺少活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人数接近三千万人。

在人群的饮食方面,摄入较低的全谷物与摄入较高的精制谷物是我国现阶段糖尿病高发的重要膳食风险因素,因为膳食方面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人员已高达四千万人。

3中国糖尿病的主要流行特点
3.1诊断率偏低、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都需要加强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多是以Ⅱ型糖尿病为主,占患病总人数的91%以上,Ⅰ型糖尿病大约为4%,其他类型的大约为5%。

通过对最近10年发生的大型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大约在9.8%到11.7%,未诊断出来的大约为61%到71%,而治疗率、控制率、
知晓率的状况比较不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