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艾滋病宣传PPT
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 课件(共24张PPT) 主题班会
![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 课件(共24张PPT) 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3036ab2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7.png)
愿愿 世世 界界 充没 满有 爱艾
向让
零我
艾们
滋在
预防艾滋病健康主题班会
迈一 进起
——摘自吴仪副总理的讲话
艾滋病的危害
对个人的危害:
承受巨大肉体和精神痛苦、直至死亡
对家庭的危害:
家庭破裂、陷入极度贫困
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危害: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目前深受艾滋病肆虐之苦,一些国家
国民的平均寿命不到33岁。艾滋病正在摧毁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水 平倒退了几十年。由于这些国家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才导致疫情扩散,现在已经无法有效
人工喂养
洁身自爱 如做不到 要注意安全、卫生
Don’t do it If do it
Do it right
总结
艾滋病预防
责任+行动→抵御艾滋
多一份善待, 少一份歧视
艾滋病病毒是人 类的共同敌人
我们不应该歧视 艾滋病病人
作为学生来说主要预防措施是: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 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抗体。因此,有高危行为者应在3个月后再检测。
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的治疗
经过二十几年的研究, 人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 经验,发现了一些预防 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有效 方法,研制了一些能够 抑制艾滋病病毒在人体 内繁殖的药物(鸡尾酒 疗法)。
班会课件《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
![班会课件《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https://img.taocdn.com/s3/m/92ab1c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2.png)
中国
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 来, 疫情持续上升。流行伊始, 艾滋 病增长速度较慢, 到93年的8年内, 累 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1万。随后, 流行速度逐渐加快, 到95年仅两年时 间, 累计感染人数已达10万。以后的 5年时间,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以 每年10万的速度增长。2000年到Βιβλιοθήκη 六、青少年与AIDS的关系。
❖ 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约有1/3的 人年龄在15-24岁之间。中国艾滋病毒感染 者中65.6%是16--29岁的年轻人。在许多发展 中国家, 艾滋病病毒新感染多发生在年轻成年 人, 其中年轻女性尤其易感, 在全世界每天 16,000名艾滋病病毒新感染者中青年人占一 半以上。青少年已成为预防艾滋病的生力军。
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
——2002年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项目
1、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吗? 2、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吗? 3、艾滋病能否治愈? 4、血液检查HIV抗体阳性的人说明身体已有抵抗力吗
?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与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症状 吗?
6.艾滋病患者可与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症状吗? 7、艾滋病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吗? 8、性病可促进艾滋病传播吗? 9、性接触可以传播艾滋病吗? 10、血液及血液制品可以传播艾滋病吗?
三、艾滋病(AIDS)的传播途径。
❖ 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体液 中,包括血液、精液、 阴道分泌液、乳汁、 伤口渗出液等。任何能够引起体液交换的行 为,都有传播HIV的 可能。流行病学调查证 实,HIV有三种传播途径: 经性接触传播、经 血液传播及母婴 传播。
1、性传播:通过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a.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或针头注射毒品; b.通过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 c.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格的各种医疗器械 (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和美容器械等); d.通过共用剃须(刮脸)刀及牙刷等传播 3.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和哺乳传播。
艾滋病最新学生版PPT课件
![艾滋病最新学生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ffbc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b.png)
主要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 播。
血液传播
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 注射器、针头等。
性接触传播
通过与已感染HIV的个体发生无保护性行 为而传播。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逐渐崩溃。
临床表现
初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 出现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腹泻、体重下降等,最终发展为各种机会性感染 和肿瘤。
社会责任
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青少 年性健康问题,营造良好 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信 息对青少年的影响。
03 艾滋病检测与诊断方法
常见检测方法介绍
0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用于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02
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
利用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抗体,操作简便、快速。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及建议
大多数学生对本次课程表示满意,认为课程内容丰富、实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增 加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
教师点评及改进建议提
1 2
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
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 真听讲,表现出较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师指出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够自信、流畅, 可能是因为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或紧张所致。
整合酶抑制剂(INSTIs)
如多替拉韦等,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和肾功能监测。
治疗方案制定和调整原则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病毒载量、 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制定个体
化治疗方案。
第36个艾滋病日学校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ppt课件
![第36个艾滋病日学校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a1e6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0.png)
青少年应该树立正确的性观念,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减少感染艾 滋病的风险。同时,要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
关爱他人
青少年应该关注身边的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疫苗研发
抗病毒治疗
社会支持
挑战应对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会 出现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为 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
母婴传播风险
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可将病 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 因此青少年女性感染者存
在母婴传播的风险。
02
校园内预防艾滋病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普及艾滋病知识
提高警惕性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册、讲座等形式 ,向学生普及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 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提醒学生警惕各种可能传播艾滋病的 途径,如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增 强自我保护意识。
社会组织在抗击艾滋病中的贡献
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提供咨询检测、实施干预项目等多种方式,积极参 与预防艾滋病工作,为抗击艾滋病做出了积极贡献。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主题班会成果总结回顾
1 2 3
知识普及
通过讲解、视频等多种形式,普及了艾滋病的基 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提高了同学们 的认知水平。
随着医学的发展,抗病毒治疗 可能会更加精准和个性化,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能会加大对 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 力度,为患者和感染者提供更 多的帮助和保障。
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困 难,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和冷静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途径。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 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 战。
青少年与艾滋病PPT课件
![青少年与艾滋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1e40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0.png)
05
社会对青少年艾滋病的支持 与帮助
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
心理咨询
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以及应 对艾滋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心理疏导
通过心理疏导,帮助青少年处理因艾 滋病产生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困扰,增 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提供医疗救助与关怀
医疗救助
为青少年提供医疗资源和救助,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和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理解。
公众意识
倡导社会关注和支持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THANKS
关怀服务
为青少年提供关怀服务,包括定期健康检查、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等。
提供教育资源与职业培训
教育资源
为青少年提供有关艾滋病的教育资源, 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知识,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
VS
职业培训
为青少年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 ,帮助他们增强就业竞争力,改善生活质 量。
宣传教育与提高公众意识
宣传教育
现状
全球范围内,青少年艾滋病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部分非洲国家,青 少年感染率较高。
趋势
随着性行为的提前和性观念的开放,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有继续上升的可 能。
02
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原因
性行为与艾滋病
性行为是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性知识和保护意识,青少 年在性行为中容易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情况,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增强性教育
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让他们了解性行为的 风险和如何采取保护措施。
避免危险行为
青少年应避免与多人发生性关系、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以及 吸毒等危险行为。
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讲座PPT
![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讲座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c485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1.png)
参与公益活动,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
参与义工活动
中学生可以加入学校的义工组织, 参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公益活动,
如为感染者提供关怀和支持。
支持相关公益项目
中学生可以通过捐款、捐物等方 式支持艾滋病防治相关的公益项
目,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倡导社会关注
中学生可以在校园内倡导社会关 注艾滋病问题,让更多的人了解 艾滋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共同
尊重自主权
尊重艾滋病患者的自主权, 不干涉他们的选择和生活 方式。
倡导平等权利
鼓励中学生关注平等权利, 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排 斥,为创造一个平等、公 正的社会而努力。
05 中学生在预防艾滋病中的 责任和作用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01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中学生应该了解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避免与
积极宣传预防知识
参与学校组织的宣传活动
参与公益活动
中学生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宣传活动, 向同学、朋友和家人宣传预防艾滋病 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学生可以参与公益活动,如义卖、 募捐等,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筹集资金, 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知识
中学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有关艾 滋病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 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支持治疗
针对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进行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艾滋病药物的副作用
01
02
03
04
胃肠道不适
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 适症状。
肝功能损害
长期服药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
骨髓抑制
部分药物可能导致骨髓抑制, 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等。
神经毒性
部分药物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 不良影响,如头痛、失眠等。
艾滋病知识讲座-青少年篇PPT课件
![艾滋病知识讲座-青少年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31af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1.png)
通过教育青少年,我们可以培养 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关爱心的
未来领导者。
加强艾滋病防治意识
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识和理 解,让他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 径、预防措施以及如何关爱和支
持艾滋病感染者。
培养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 力,让他们在面对性行为、毒品 等风险因素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
策。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 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
•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性行为 中艾滋病毒和其他性传播感染的传播风险。
04
社会对青少年的支持
学校和家庭的支持
学校教育
学校应提供全面的性教育和健康 教育,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 方式、预防方法以及对待艾滋病 感染者的正确态度。
家庭沟通
家长应与孩子进行开放、坦诚的 沟通,教育他们正确看待性行为 和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并给予 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
艾滋病知识讲座-青少年篇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什么是艾滋病 • 青少年与艾滋病 •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 社会对青少年的支持 • 结论与展望
0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定义
01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攻击 人体免疫系统,导致身体虚弱,容 易感染各种疾病。
02
避免吸毒和注射毒品
青少年应该远离毒品,不尝试吸毒和注射毒品,以免造成血液传播,感
染艾滋病病毒。
03
接受检测和治疗
青少年应该接受艾滋病检测,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检测结果为阳
性,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03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2024版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内容PPT课件
![2024版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内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d925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5.png)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内容PPT课件目录•艾滋病基本知识•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校园内预防艾滋病措施•家庭中预防艾滋病策略•社会环境对预防艾滋病的影响•总结与展望01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的定义与传播途径定义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毒的特点与危害特点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力下降。
危害感染HIV后,患者易感染各种疾病,且难以治愈,最终导致死亡。
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现状全球现状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疫情依然严峻,每年新增感染者数量居高不下。
我国现状我国艾滋病感染者数量逐年上升,且青少年感染者比例增加,防控形势严峻。
02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了解性知识尊重自己和他人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价值观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性知识,理解性行为的含义和责任。
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和感受。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
避免过早尝试性行为,以免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
拒绝过早性行为了解安全性行为寻求帮助和支持学习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避孕方法,降低性疾病传播的风险。
如果遇到性问题或困惑,及时寻求家长、老师或专业机构的帮助和支持。
030201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拒绝毒品,远离注射器共享认识毒品的危害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坚决拒绝尝试和吸食毒品。
不参与注射器共享避免与他人共享注射器、针头等医疗用品,减少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
寻求帮助和支持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吸食毒品或参与注射器共享等危险行为,及时告知家长、老师或相关机构,寻求帮助和支持。
03校园内预防艾滋病措施1 2 3邀请专业医生或健康教育专家,为学生们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定期开展艾滋病知识讲座制作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艾滋病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等,放置在校园显眼位置,供学生们随时取阅。
制作宣传资料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们开展艾滋病主题班会,通过讨论、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艾滋病。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课件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8037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b.png)
青少年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危险行为
避免共用注射器
01
青少年应了解注射器共用的危害,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以
降低血液传播的风险。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
02
青少年应避免与多人性行为、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等不安全的
性行为,以降低性传播的风险。
06
结论
总结重点内容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 道分泌物和母乳等体液传播,日常接 触不会感染。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使用安全套、避免共享注射器、接受 定期检测、避免高风险行为等是有效 的预防措施。
艾滋病的症状和检测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可能没有 任何症状,检测是唯一确定是否感染 的方法。
症状和影响
症状
感染HIV后,经过数年的潜伏期,可 能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咳 嗽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 淋巴结肿大、口腔念珠菌病等。
影响
艾滋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 低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
诊断和治疗
诊断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进行诊断。抗体检测呈阳性者,需进一步确诊。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讲 座课件
• 引言 • 什么是艾滋病 • 青少年与艾滋病 •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 青少年与艾滋病的关系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攻击人体 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 较高。
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的重要性
青少年应了解定期检测的重要性, 通过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感染,及 早进行治疗和管理,降低传播风 险。
初中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病 课件 (26张PPT)
![初中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病 课件 (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7e52e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1.png)
3 易感染人群
07
接受过未查艾滋病病 毒抗体的组织、器官、 精液等进行组织器官 移植或人工授精者。
08
经常诊治、护理艾滋病病人的 医护人员,特别是曾被污染艾 滋病病毒的针头、刀剪或其他 锐器刺伤皮肤者,或针灸医生 自觉不自觉用污染艾滋病病毒 的银针自行测试针感染,经常 为艾滋病病人做血液及各种分 泌物化验检查者,以及医院病 区的清洁工们。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国家对个人接受艾滋病自愿咨
询检测的信息保密。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提
2
供艾滋病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各地县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机 构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也
提供检测服务。个人还可以购买自我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如果检
测阳性,要及时到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确诊。
4 艾滋病的预防
(3)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应及时采取医学手 段阻止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怀孕妇女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孕期和产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 减少损伤性危险操作以及产后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传播的措施,可大大减少将艾滋病病毒传染
给胎儿或婴儿的机会。
4 艾滋病的预防
(5)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 防手段。
者150万人
➢ 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我国
02
艾滋病报告死亡数在甲、乙、丙三类法定传染病中居首。
2 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 不遥远。艾滋病是一种 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 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
愈、无疫苗预防。
感染艾滋病会给生活 带来巨大影响,需要 终身规律服药,精神
中学生青少年艾滋病知识(课件)
![中学生青少年艾滋病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97da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7.png)
案例一
某感染者通过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 疗,成功战胜了心理障碍,重新树立 了生活信心。
案例三
案例二
某感染者通过参加职业培训,掌握了 一技之长,实现了稳定就业和自主创 业。
某感染者通过加入感染者互助组织, 得到了同伴的支持和帮助,重新找回 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案例四
某地区通过建立完善的青少年艾滋病关怀支 持服务体系,成功帮助了大量感染者回归正 常生活,为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积极 贡献。
《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 规为青少年艾滋病关怀支持提
供了法律保障。
政策法规在推动青少年艾滋病 关怀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措施,加强了对感染者的
关怀和支持。
政策法规还促进了社会各界对 青少年艾滋病问题的关注和参 与。
成功案例分享:如何帮助感染者回归正常生活
人共用注射器等。
寻求帮助和支持,如遇到困惑 或问题时,及时向家长、老师
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拒绝毒品、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关键信息传达
毒品对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青 少年应坚决拒绝毒品。
了解并遵守性健康知识,正确使用安 全套等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措施。
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传播的主 要途径之一,青少年应避免过早发生 性行为,并学会保护自己。
全球流行现状
截至2022年底,全球约有3840万人感染HIV,其中约有150万人为新增感染者。 艾滋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国内流行现状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感染人数逐年上升。截至最新数据, 全国报告现存艾滋病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例,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且青少 年感染比例逐年上升。
关怀支持服务体系构建原则和目标
学校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
![学校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b4d6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f.png)
母婴阻断治疗 产科干预:剖腹产 新生儿出生后的早期干预治疗 综合预防方案,母婴传播几率可降至1%~2 %
阻断母婴传播
每次使用
01
无论是否固定性伴,每次性行为都应该使用
02
全程使用
03
必须在性器官接触前戴上,避免中途戴上
04
整个性行为过程中确保安全套没有发生破裂、脱落或中途拔出
05
0607Βιβλιοθήκη 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HIV感染的必要条件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同性之间:男男性行为(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异性之间 影响因素: 性别、避孕套、频率、性伴数、方式、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阶段
血液传播
医疗:
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吸毒:共用注射器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
感染成功
抗体转阳
诊断艾滋病
死亡
2周-3月-
出现症状
8-10 年
1年
2年
HIV抗体-
HIV抗体+, 无症状
有症状
HIV抗体+
艾滋病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自然发展过程
急性感染
部分人感染HIV2周左右,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肌痛、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容易受到心理作用影响
窗口期
从人体感染HIV到可检测到HIV抗体的时间,一般为2周至3个月,极少数人在感染6个月或1年后才检测到抗体 最后一次高危行为满3个月后进行检测
HIV
艾滋病病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Human 人类 I-Immunodeficiency 免疫缺陷 V-Virus 病毒 具有很强的变异性 目前仍无彻底治愈的药物或有效预防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