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意象词语的作用
《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水浒传》的片段,完成19-22题。
(12分)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
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
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
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
”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②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
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③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④那雪正下得紧。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怎地好?”……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入得里面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⑤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
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
⑥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
《水浒传》中的雪意象
《水浒传》中的“雪”意象在《水浒传》中,雪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象,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作家对雪的描写不仅仅是为了展现自然的美景,更是为了在故事情节中创造一种特殊的氛围和情境,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首先,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来看,雪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作为一种推动情节发展的元素出现的。
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风雪的突然降临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还为后续林冲的遭遇和命运埋下了伏笔。
雪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现象,更是一种重要的叙事元素,它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使得情节更加紧凑和有张力。
其次,从人物性格的角度来看,雪也与人物的性格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林冲在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面对风雪的侵袭,他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里的雪成为了林冲性格的一种映照,展现了他的坚韧和无畏。
同样的,在其他角色身上,雪也往往与他们的性格特征相互呼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立体。
再者,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来看,雪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水浒传》所描述的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尖锐的时期。
而雪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在故事中,雪经常被用来象征社会的冷酷和无情,从而深化了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最后,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雪在《水浒传》中也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内涵。
无论是为了展现喜悦、悲伤还是愤怒的情感,作家都经常借助雪来进行描绘。
在描写喜悦时,雪可以营造出一种纯净和美好的氛围;在描写悲伤时,雪则常常用来渲染出一种凄凉和无助的感觉。
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中的情感更加细腻和真实。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的“雪”意象是一个多维度的存在。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自然景象,更是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时代背景和情感表达紧密相连的重要元素。
通过对雪的描写和运用,作家成功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使得《水浒传》成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学巨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风雪的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风雪的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作用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里面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里面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
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程郁缀
《林教雪山神》析程郁秀古典小《水》,在我国人民民众中流甚广,影响深。
中第十回“林教雪山神”,来是人称的有名篇章之一。
在一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表手法,着力描绘了林冲从一个封建治集的依赖者,被徽宗皇帝的臣太尉高俅诬陷得流离失所,于投靠梁山,成民革命英豪的化程。
在人物性格的精刻划和故事情的生描绘上,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若群星的“梁山泊”英豪形象中,林冲是人十分喜的一个。
他是京八十万禁教,不算低的社会地位,加上厚的俸、温暖和美的小康家庭等多种社会要素,使他封建治者和自己的前程存在想象。
然他武高,“屈沉在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却养成了他逆来受、忍辱妥的性格。
他在小中一出,就碰到高俅的干儿子“花花太”高衙内路他老婆。
当他赶来,于怒喝声中拳欲打,一看“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了”。
在妻遭的奇耻大辱眼前,任八十万禁教,英名播的林冲,竟然咽下了一腔震怒,不只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智深去追打高衙内,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受,且他一次。
”里,第一次示了林冲辱没忍的思想性格。
但是,逆来受其实不可以解脱林冲的窘境,当开林冲,妄高衙内引欺辱他老婆,林冲按捺不住了,他把咽下去的一腔怒,所有泻到无耻走狗身上。
,林冲仍旧防止涉及“本管高太尉”,但从他拿了尖刀,追的强烈行中,能够看出林冲抗争性格的慢展程。
以后,他在与高衙内一步下圈套,阴伤害下,入白虎堂、刺配州道、遇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伤害中,林冲的抗争性格逐渐展和增。
只管这样,他依旧想从妥退中求偷安,没有放弃“扎着回来”的想象。
林冲思想性格上种矛盾斗争,在“雪山神”一回中,达到热潮,生了突,在酷的眼前,他于断了逆来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索,抗争性高度升,走上了造反、起的道路。
第十回一开,作者先写了李小二和小酒店,是一个不行缺乏的重要安排。
林冲被陷下,刺配州,在中突然遇故人李小二。
作者笔交待了林冲在京曾救援他,使李小二免遭官司,他了,又接他路。
一短的插叙,既表了林冲扶危困的性格特点,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图报的行得通情达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的多维解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的多维解析作者:孙喻琦来源:《牡丹》2019年第03期在《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家对“雪”这一景象的描写,与林冲的人物特征、情绪状态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作为情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凄凉悲壮的气氛;作为意象,暗示了社会环境;作为媒介,表现了人物性格。
以景写情是汉语言文学中一种常用的表现形式,文学作品中意象往往与故事、情感、人物性格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理想状态是“情景交融”。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生动刻画了农民反抗斗争的壮丽景象,是一部极具现实英雄主义风格的长篇小说。
作为较早使用白话文写作的章回体小说,《水浒传》对景物的描写极为生动,一个个梁山好汉的形象也极为鲜明。
在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家(施耐庵,或包括罗贯中)对“雪”这一景象的描写,与林冲的人物特征、情绪状态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对“雪”的描写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烘托了凄凉悲壮的气氛。
“雪”的刻画和描摹具有多维功能。
一、作为情景:推动故事发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记叙的是林冲遭到高俅、陆谦等人陷害,被发往沧州看守草料场,在前往草料场的途中,正值寒冬,天降大雪。
“卷下一天大雪来”是作家首次引入了“雪”的意象,烘托了当时的寒冷气氛。
在寒冬季节,“雪”这一意象以动态的方式将寒冷加剧,促使林冲外出买酒。
在买酒过程中,作者进一步通过“雪”来推动情节发展。
林冲到达草料场之后,见到一个老兵,告诉林冲附近有卖酒的场所,并将火盆、锅碗等用具交给林冲,在简单收拾之后,林冲便外出买酒。
刚走出草料场,作家便以“那雪下的正紧”来进一步渲染气氛,以雪势和雪量来表明林冲外出买酒承受了较大的风雪影响,也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这样的描述将风与雪生动自然地诠释出来,给读者呈现了一张“大风雪天买酒图”,读者甚至能够感受到林冲在当时急躁、不安、迷茫的心境。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一、课文原文林教头连年不赴米)梦无限,龙头一壶真。
连连三日雨,万里江山碧铺金。
天地霜雪载,松篁寒作吟。
西山骑边去,归来骏马化伶俜。
鸡鸣山更北,雁投江无人。
骨肉重相见,江南犹丈人!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林教头的英雄形象。
2. 学习感悟诗词意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巩固基础知识,丰富词汇储备。
4. 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理解林教头的形象特点。
2. 学习诗词鉴赏方法,感悟诗词意境。
3. 掌握关键词汇,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江南意象,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进行表达。
3. 提升学生对林教头形象的细致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课后习题。
2.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林教头的形象,与学生共同探讨他的英雄事迹以及在课文中的重要性。
2. 学习课文分段教学,逐句解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帮助他们领略作者的用词技巧。
3. 感悟诗词意境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意象描绘,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感和深意。
4. 重点知识点介绍与课文相关的关键词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例如:“天地霜雪载”中的“载”表示承载,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骨肉重相见”中的“重”表示再一次,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通过默写、填空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更多关于诗词和古代文化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7. 总结(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写一篇感悟诗词的文章,表达自己对林教头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雪景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雪景描写作者:孙杨与月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5期孙杨与月内容摘要:景物描写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文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着墨不多的雪意象描写的作用,来揭示雪意象与小说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小说主题的关系。
关键词:雪意象作用传统意义上对小说的定义是: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其中环境似乎是小说当中最不受关注的一部分,但景物描写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文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说家必须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环境之中进行塑造,对景物的描写便是这种环境描写的一个组成部分。
诚然,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要有环环相扣的情节,生动逼真的人物和错落有致的结构,但作为景物描写之一的自然环境描写,不仅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也对这三方面的叙写起了巨大的辅助作用。
除此之外,景物意象还可以通过其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传达出某种独特的意义。
这种意义不仅使故事的叙述更加生动有力,还能起到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自然环境----雪景的描写,就值得我们琢磨一番。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经典篇章,是我们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林冲就是在纷飞的大雪的陪伴下上了梁山的。
作者把林冲安排在雪夜上梁山,借雪景意象的冷色调描写暗示当时腐朽的社会背景及那个时代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这点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雪景在小说中的作用又不仅仅如此。
仔细重读,着意品味这篇小说中关于雪景这一意象的描写,竟别有一番妙处。
一.“风雪”正紧,推动情节发展一篇成功的小说必须有紧凑而引人入胜的情节,这就要求作家在构思作品时,不但要将情节安排的错落有致,还要巧妙地将情节与景物描写统一在一起.就是要做到“以景辅情.景现而情不滥”。
[1]以描绘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中国古典小说,对景物的描写一般比较简略。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
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
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同罪。
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
又也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
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
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
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
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托一个酒店里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
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
主人家有个女儿,就招了小人做女婿。
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
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不想今日到此遇见。
”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面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
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
“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
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晚送回天王堂。
次日,又来相请。
因此林冲得李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勤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
迅速光阴,却早冬来。
林冲的绵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身整治缝补。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入来。
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
跟着也来坐下。
李小二入来问道:“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
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李小二道:“官人请甚客?”那人道:“烦你与我去营里请管营、差拨两个来说话。
具象感知,以象逆志
具象感知,以象逆志作者:王丽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21年第10期象喻是人类体认和表达世界的重要方式,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经典作品里存在着十分丰富的象喻现象,经作者艺术加工塑造出来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且常与文本情理、脉络、结构有着重要关联,具象感知,以象逆志,是读者生成体验、获取意义的必经之路,是文本解读的题中之义。
此外,经典文本中的象喻艺术对高中生的语言面貌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也有诸多启发。
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象喻手法,激发学生象喻思维的觉醒,从而更自觉地去探究文学作品中象喻手法的奥妙,成为象喻艺术的养育者与创造者,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也会事半功倍。
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探寻文学作品之“象”与文本解读之间的关联,发掘援用象喻手法推进文本深读的路径。
细处探幽——以“象”证文心在经典作品中,作者微妙、婉曲的情感和思想,时常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细细品读。
由于汉字本身的象形特征,很多时候,抓住作品中的关键字词,把握字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往往是解读文心的管龠。
《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中,鲁迅以一段饱含深情的排比对《孩儿塔》的价值表达了高度的肯定,其中“这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中的“大纛”一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容易因陌生而被忽视,其实这一陌生词语正是破解作者情感的密钥。
“纛”是个会意字,指古代军中的大旗,许浑《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中有“柳营出号风生纛”的诗句。
军中大旗有标志、引领的作用;“爱的大纛”就是爱的标志,爱的引领;军中大旗的招展由鏖战、牺牲换来,《孩儿塔》的问世同样伴随着鏖战和牺牲,白莽及其战友就是证明。
通过对“纛”字的字义溯源、具象感知,可以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鲁迅对烈士白莽及其诗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热情礼赞。
《诗经·小雅·采薇》一诗中,“薇”是切入文本核心的重要意象。
薇是野生豌豆苗,在戍边的荒野中俯拾即是,粮草不济,采薇充饥是戍边战士们的生活常态,现实苦况引发了戍卒思归的忧愁,这是兴。
2024年苏教版选修语文上册月考试卷752
2024年苏教版选修语文上册月考试卷75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对文中的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B. 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
C. 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
失怙,指死了母亲;失恃,指失去父亲。
D. 省:探望。
古代一般是看望父母、尊亲的意思。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下面对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此诗首二句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
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
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B. 三、四句反用典故。
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
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
王粲依刘表,寄人篱下。
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十分贴切。
C. 五、六句抒写志趣。
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见《史记•货殖列传》)。
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头飘白发之日,身入扁舟。
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怀。
D. 七、八句借助庄子寓言,自比为鹓雏,将猜忌者比为腐鼠。
不但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猖介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A.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C. 此言得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D. 不赂者以赂者丧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了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的。
雪的意象特点
雪的意象特点:1.“雪”象征着美好高洁。
雪是白色的,晶莹剔透,入手入手即化似真似幻,具有着很吉利的寓意,可以作为祝福语使用,如瑞雪兆丰年。
《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一个大雪的日子,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正是这场大雪救了林冲,这是瑞雪。
雪除了具有美好外,还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质,自古以来雪被比喻成心灵的纯洁,高尚的品质。
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了张岱在晚上去赏雪时所看到的景色,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冰雪纯洁的品质。
2.“雪”象征着寒冷,摧残压迫。
雪还具有寒冷的性质,因此雪也象征着寒冷,当大雪覆盖着万事万物时,还具有摧残压迫的象征义。
如艾青诗歌中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雪便象征着中国人们所受到的寒冷与压迫。
林冲雪夜上梁山的雪景图更是把寒冷和压迫写到了极致,林冲杀了陆虞侯三人后遇到了柴大官人,柴大官人觉得现在挨家挨户搜林冲不安全,于是便推荐他去梁山泊投靠王伦三位好汉,林冲别了柴大官人后,上路行了十数日,那时正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早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行不到二十余里,只见满地如银。
林冲冒着大雪上梁山,这里的雪象征着林冲所遭受的寒冷,雪夜上梁山暗示林冲勇于对抗封建官僚的压迫的精神。
林冲这么一个最符合制度标准、对制度完全忠心不二的人,他的生活就开始大雪纷飞,世界都成了白茫茫一片,对强加给他的无妄之祸,他一次又一次的隐忍,一次又一次的心怀侥幸,以自己善良端方的心揣测敌人。
殊不知,手握权力狂妄自大的小人是没有底线的,在自己欲望满足的前面,一个小官吏的身家性命不如蝼蚁。
最后林冲在这种希望和现实的巨大差异,使他一步步被动到了极点。
被卢谦构陷时,寄希望于高太尉,被高太尉抛弃时,寄希望于制度(野猪林鲁智深劝他跑,他拒绝了),直到在沧州再次被陷害,大火烧了草料场,听到贞娘已被高衙内逼死,自己手上沾满了三个敌人的鲜血,才大梦初醒,对那个自己曾经万分留恋的官场失望至极,他的心也像雪一样寒冷,于是成为了第一位被逼上梁山的人物。
部编九年级上册名著《初三名著阅读》检测题(含答案)3试题
部编九年级上册名著《初三名著阅读》检测题(含答案)3试题一、名著阅读题1.阅读有关《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适合填入①②③④处的一组诗篇是()A.①《向太阳》②《煤的对话》③《伞》④《启明星》B.①《煤的对话》②《向太阳》③《启明星》④《伞》C.①《向太阳》②《启明星》③《煤的对话》④《伞》D.①《煤的对话》②《伞》③《向太阳》④《启明星》2.名著阅读。
同学们阅读了《艾青诗选》,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作答。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诗中的“它”指的是______,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3.(阅·有知)回顾《水浒传》中有关“闹”的回目,结合具体情节分析鲁智深的人物形象。
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4.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人曾为《水浒传》创作了一副长联:何人耐住贫寒,草庵斟万字,曰耻,曰荣,曰仁,曰义,思来痛打郑屠拍案,怒杀李鬼快心,传古行文,且观一卷英雄谱;哪本躲开誉诟,巨著历千年,论成,论败,论死,论生,读至苦征方腊伤怀,讥笑黄巢振袖,警今叙事,再唱几回好汉歌。
(1)“怒杀李鬼”的是________(人名),“讥笑黄巢”的是__________(人名)。
(2)在《水浒传》108位英雄好汉中,武松称得上是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请根据下面表格的相关内容,填出相应的主要故事情节。
回目主要故事情节主要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宋江却将军马分作五起进发,克日起行。
只见鲁智深忽到帐前,合掌作礼,对宋江道:“小弟自从打死了镇关西,逃走到代州雁门县,赵员外送洒家上五台山,投礼智真长老,落发为僧。
不想醉后两番闹了禅门,师父送俺来东京大相国寺,投托智清禅师,讨个执事僧做,相国寺里着洒家看守菜园。
为救[甲],被高太尉要害,因此落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语文课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语文课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一篇描写林教头的山神庙的故事的课文。
这篇课文以林教头的形象为主线,通过描写他在风雪山神庙中的种种特点和事迹,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勇敢无畏以及坚定的信仰与正义。
下面是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赏析。
首先,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林教头在风雪山神庙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
无论是面对巨大的风雪、险峻的山路,还是解开神庙中的谜题和机关,在关键时刻,林教头总是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种聪明才智不仅仅体现在技术能力上,更体现在他对人性和善恶的洞察力上。
他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揭示出神庙内各种陷阱的本质,从而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同伴。
其次,这篇课文展示了林教头的勇敢无畏。
无论是面对恶势力还是险阻艰难,林教头总是能够坚定勇敢地前进。
他不畏风雪的寒冷,不惧神庙的险恶,始终按照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前进。
他的勇敢激励了他身边的人,给予了他们力量和希望。
他敢于挑战神庙的机关和谜题,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疑问,最终成功解开了谜题和机关,获得了宝藏。
最后,这篇课文强调了林教头的信仰与正义。
林教头是一个有着强烈信仰的人,他相信正义会战胜邪恶,信奉公正和正义的价值。
他在面对邪恶势力时,毫不犹豫地与之抗争,维护了山神庙的安宁和正义。
他在神庙中的行为和选择都是出于对正义的坚守和追求。
他的正直和勇敢也对人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励着更多的人追求正义和公正。
综上所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语文课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通过描写林教头具有聪明才智、勇敢无畏和坚定信仰与正义的形象,展示了他在风雪山神庙中的冒险经历和成长。
这篇课文通过对林教头的赞美和描写,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引导读者追求智慧、勇气和正义。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18上真题+答案
什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 生“:风流人物”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衬托英雄的,说明周瑜是特别浪漫、懂爱情的。
2018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共 8 页)
—5—
师:对!在苏轼看来,只会打打杀杀不能算“风流人物”,“风流人物”不仅要有侠胆,还要有柔肠。 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懂得爱情。苏轼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 块儿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的周瑜的完美形象。“英雄人物”容易让人们只想到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就 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
关系的是( )(易错)
A.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D.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 讲解《锦瑟》时,教师列举含有典故的诗句,向学生解释古代诗词创作的用典传统。下列诗句不适合
生“:雄姿英发”。 师:“雄姿英发”描写的是“风流人物”英雄气概的一面,那么“羽扇纶巾”说的又是哪一面呢?注意 啊“,羽扇纶巾”是文臣的装扮。 生:是不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 师:正是!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实际是写他风流倜傥、智慧超群。如果说,“公瑾当年” 和“小乔初嫁”是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那么后两句“雄姿英发”与“羽扇纶巾”写的是周瑜的什么呢? 生:既能武,又能文。 师:好。这下我们就把“苏轼为什么用‘风流人物’”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实他心目中的周瑜就是这 样一个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风流人物”! [问题] 16.(1)说明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的教学意图。(10 分) (2)评析该教师是如何发挥引导作用的。(10 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习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习题(1)1.选出对加点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结束,了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惹事 )B.我自来又和你没甚冤仇(从来)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就着菜把主食吃下)C.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人讲了礼(说明礼节)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给)D.权在营里开了个茶酒店(姑且),多得林冲看顾(多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加点字词的理解。
加点词都是宋元时期的口语,辨析词义时要结合语境去理解。
A项中的“生事”不作“惹事”讲,应当理解为“设计制造事端”或“找麻烦”;B项中曲“下饭”在句子中作“菜肴”讲,而“就着菜把饭吃下”是今天的意思;C 项中的“讲了礼”应该理解为“互相致礼”。
排除A、B、C三项。
正确答案是D项。
2.下列句中的“将”与“只见林冲走将入店来”的“将”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卖炭翁》)B.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
C.林冲钻将出来。
D.果品酒馍只顾将来。
3.下列的“与”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B.独卿与子敬与孤同。
进,与操遇于赤壁。
C.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D.传令与诸将。
报与三藏。
4.《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第一部分(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它对全篇有什么作用?以下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了李小二从偷东西到自办酒店、自食其力的经历,表现林冲仗义助人的品质。
B.通过插叙和对话交代了这一回中主要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C.揭示了林冲与高俅的矛盾和斗争。
D.点明了林冲与李小二的亲密关系,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准备。
5.林冲巧遇李小二,这一情节并未展现林冲与官府冲突,为什么一开始就写这一段?它对表现林冲性格起什么作用?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虽然落难,林冲仍然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表现了林冲性格的丰富性。
B.由于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为后来李小二感恩图报留下伏笔。
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几个物象的特殊含义及作用
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几个物象的特殊含义及作用很多经典的小说中,都会用某些特定的物象来作为行文线索,刻画人物形象,或者表达一些特定的象征含义。
如《红楼梦》中用老梅、海棠、红杏、芙蓉、牡丹、桃花、石头等意象分别来表现李纨、湘云、探春、黛玉、宝钗、袭人、宝玉等人的性格及命运。
再比如《水浒传》话剧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次宋江下班回家,阎惜娇正在家扎鞋子,宋江谄媚:大姐,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阎惜娇头也不抬回答:杯子。
宋江说:你手里明明拿的是鞋子,为什么说是杯子呢。
阎惜娇说,你明明知道是鞋子,为什么还要问呢?宋江很尴尬,又谄媚:大姐,你每天在家干吗?阎惜娇回答:“我哇?左手拿了一个大蒜,右手拿一杯凉水,我咬一口大蒜喝一口凉水,喝一口凉水咬一口大蒜,从东边走到西边,从西边走到东边……”“杯子”和“大蒜”两个物象本来是不带感情的,但是在本段中却能巧妙地表达了阎惜娇的孤独与寂寞和对宋江的厌恶之情,为她后来的出轨便埋下了伏笔。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像“酒”、“钥匙”等一些普通的物象,在文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作用。
1 钥匙就是希望片段一: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林冲买酒仅仅是为了抵御身体的寒冷吗?酒有什么作用?托尔斯泰说过,在我们喝醉酒的时候,我们对痛苦的感觉就迟钝了,我们就可以和这个世界更好的妥协了。
所以,酒能够调动我们身体的体温,但我们喝醉的时候,还往往感谢是世界给了你温暖,其实这温暖不是世界给的,是我们自己的体温。
所以,林冲买的不是酒,买的是温暖,能够在荒山野岭温暖自己的唯一办法;所以,林冲买的不是酒,买的的是坚韧,买的是让自己度过人生中最大难关一种消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江海
内容摘要: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火”“花枪”“风雪”等意象词语的探究,有助于丰富小说的主要人物性格,探析它们在本篇小说中的作用,突显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火”“花枪”“风雪”作用
先说“火”。
关于火的描写在文中出现了好多次,本来草料场应当是最怕火的地方,但作者故意不厌其烦的写火,甚是有趣。
如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
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坐下来生起“焰火”来了,火渐写渐大。
针对这一点,还是金圣叹能够悟出作者的构思之妙:“题目是火烧草料场,读者读至老军向火,犹不以为意也;又读至此处生些焰火,未有不动心,以为必是因此失火者;而孰知作者却是故意于前边布此疑影,却又随手即用‘将火炭盖了’一句结之,令后火全不关此。
绝妙之文也。
”
的确,作者在写火的时候用笔极为精细。
层层布疑,而又逐一了结。
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
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这个细节突出的写了林冲性格精细的一面,也为后文作了一个明确的交代,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绝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原因。
等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倚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的响声,从壁缝里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内烈火冲天。
这才是作者真正要写的火。
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至此我们读者和林冲一样才恍然大悟,远处燃烧的是草料场的熊熊烈火,而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也从林冲的心头熊熊燃起。
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场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他迎着风雪,映着烈火,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斗杀三个泼贼;风雪与火,这两个本不相容的事物此时却交织在一起,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再说“花枪”。
花枪和尖刀本是小事物,不值一提。
但细细想来,也很有趣味。
自从林冲在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去草料场时“拿了条花枪”后,就枪不离手,作者似乎也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它们。
如:
“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
“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
这些在常人看来近似于哕嗦,但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不厌其烦的写呢?分析起来,首先是为后文做铺垫,不至于林冲在大显神通时花枪和尖刀凭空而来。
果然后面的花枪和尖刀都派上了用场,为林冲报了仇,真是大快人心。
还有一个原因,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林冲虽然天性善良、仁义,前面寻找陆谦不着,虽然“自心下慢了”,但未完全放弃戒备之心,复仇之心,而是时时提防,处处留心小人暗算,不愧为一英雄人物,他遇事从长计议,深谋远虑。
可见其反抗之心并不是突兀而来,而是早已有之,只不过未到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之时而已。
林冲从一开始的忍耐顺从,随遇而安到最后的忍无可忍,走向反抗。
这一性格发展过程就显得真实可信,有力的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主题。
最后说“风雪”。
风雪描写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小说中的又一个亮点。
小说对风雪的描写虽然着笔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具体说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如林冲刚到草料场,小说这样写到“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这里的“纷纷扬扬”言雪花之大,“卷”言朔风之烈,“一天”言时间之长。
二是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如林冲看住处草屋时,课文说“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的很。
”这里的“摇振”写
出了狂风之烈,雪势之大。
三是描写人物动作不忘风雪。
这一点首先表现在用人物的感觉暗写风雪,如林冲回到四下里崩坏了的草屋,“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再次是用动作直写风雪,如林冲冲出大门“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小说中还说“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的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是,只得叫苦……”等等。
综观全文,风雪描写在这篇小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1、它把这场越来越紧越来越大的的风雪特点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小说中人物活动的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烘托了人物感情,为人物活动渲染了气氛。
2、由于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振,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直到暗中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促使林冲杀敌复仇,在性格上出现了重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