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技术要求解析--北京--2018-06-20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33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7〕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加快推动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项目中倡导采用现代木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
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建设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本市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二)工作目标到2018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基本形成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和技术保障体系。
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规模化企业,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技能队伍。
(三)实施范围和标准1.自2017年3月15日起,新纳入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的项目和新立项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2.自2017年3月15日起,通过招拍挂文件设定相关要求,对以招拍挂方式取得城六区和通州区地上建筑规模5万平方米(含)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应采用装配式建筑;在其他区取得地上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含)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3.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的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本市的相关标准。
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项目,其装配率应不低于50%;且建筑高度在60米(含)以下时,其单体建筑预制率应不低于40%,建筑高度在60米以上时,其单体建筑预制率应不低于20%。
北京市装配式规程
北京市装配式规程一、建筑结构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的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应遵循国家现行相关标准,采用经过认证的预制构件,并应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二、预制构件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并进行质量检测。
预制构件的尺寸、形状、重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明确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
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存储应符合相关规定,避免损坏和变形。
三、施工安装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装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并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施工安装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现行相关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
四、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
质量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检测机构进行,并应遵循国家现行相关标准。
质量检测的内容应包括预制构件的质量、安装质量、整体结构性能等。
五、验收交付装配式建筑完成后,应进行验收交付。
验收交付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共同进行。
验收交付时应检查建筑结构、预制构件、施工安装、质量检测等方面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六、维护保养装配式建筑的维护保养是保证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预制构件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损坏或老化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载和外力冲击,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七、环保与安全装配式建筑应遵循环保和安全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同时,在施工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循安全规范,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技术标准本规程遵循的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预制构件质量验收规范》、《预制构件连接技术规程》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有新颁布的标准和规范,应以新标准和新规范为准。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深度要求内容
附件1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深度要求1.总则1.0.1 为加强我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管理,保证各阶段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要求.本要求适用于地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项目设计.其它与非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同的深度规定或要求未列入本要求,设计时应符合相关规定或要求.1.0.3 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一般分为技术策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预制构件加工设计五个阶段.对于比较简单的装配式建筑,方案审查后即可进行施工图设计.结构施工图设计除应满足计算和构造要求外,其设计内容和深度还应满足预制构件制作详图编制和安装施工的要求.1.0.4 设计说明应有包含以下内容:装配式技术配置情况说明;标准化设计、预制率、装配率、建筑集成技术设计、构件加工图设计分工、协同设计及信息化技术应用说明;节能设计要点;一体化装修设计说明;预制构件及连接节点的防火措施和防水做法等.1.0.5 装配式建筑项目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深度应满足《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技术方案》专家评审的要求,应明确装配式建筑各单体的预制率和装配率,并附预制率计算书和装配率评分表.1.0.6 本深度要求未尽事宜,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第5.4节等相关要求.2.建筑专业2.0.1 建筑平面图中,应用不同图例注明预制构件位置,并在预制构件尺寸详图中标注构件截面尺寸;区分预制构件与主体现浇部分的平面构造表达.2.0.2 建筑立面图中,应有预制构件板块划分的立面分缝线、装饰缝和饰面做法以及竖向预制构件范围等.2.0.3 建筑详图中,应表达预制构件与主体现浇构件之间、预制构件之间的水平和竖向构造关系,表达构件连接、预埋件、防水层、保温层等交接关系和构造做法,并应在图纸中用不同图例注明预制构件;预制楼梯详图应有预制楼梯、预制梁、平台板和防火隔墙板的连接封堵做法.2.0.3 建筑外墙采用夹心保温复合墙体时,总平面图中应注明夹心保温墙体外叶板水平投影面积未计入建筑面积.3.结构专业3.0.1 应有装配式结构专项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装配式结构类型及采用的预制构件类型;各单体的预制率指标;预制构件深化、生产、运输、堆放及安装要求;结构验收要求等.3.0.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绘制构件布置图及屋面结构布置图,具体要求如下:1. 应用不同图例绘出现浇或预制柱、现浇或预制承重墙<墙板>、后浇节点的位置和必要的定位尺寸,并注明其编号、楼面结构标高以及结构洞口的位置;2. 绘出现浇或预制梁、板位置及必要的定位尺寸,并注明其编号和楼面结构标高;3. 应给出预制构件编号与型号对应关系以及详图索引号;4. 应标明现浇梁、柱、墙配筋,并在平面图中标注预制构件的截面及配筋;5. 应标明楼板形式、厚度及配筋.标高或板厚变化处绘局部剖面,有预留孔、埋件、设备基础时应示出规格与位置,洞边加强措施;应在平面图中表示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及宽度;电梯间机房尚应表示吊钩平面位置与详图;6. 楼梯间可绘斜线注明编号与所在详图号;也可直接绘制预制楼梯平面布置并索引相关详图;7. 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内容与楼层平面类同,当结构找坡时应标注屋面板的坡度、坡向、坡向起终点处的板面标高;当屋面上有预留洞或其他设施时应绘出其位置、尺寸与详图,女儿墙或女儿墙构造柱的位置、编号及详图;8. 当选用标准图中节点或另绘节点构造详图时.应在平面图中注明详图索引号.3.0.3 应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并应绘出构件模板图和配筋图,构件简单时二者可合为一张图.详图绘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构件模板图应表示模板尺寸、轴线关系,预留洞和预埋件编号、位置、尺寸、必要的标高等;后张预应力构件尚需表示预留孔道的定位尺寸、张拉端、锚固端等;2.构件配筋图,纵剖面应表示钢筋形式、箍筋直径与间距<配筋复杂时宜将非预应力筋分离绘出>;横剖面应注明断面尺寸、钢筋规格、位置、数量等.3.0.4 应有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节点,梁、柱与墙体锚拉等详图,绘出平面、剖面,注明相互定位关系,构件代号、连接材料、附加钢筋<或埋件>的规格、型号、性能、数量,并说明连接方法以及施工安装、后浇混凝土的有关要求等.3.0.5 结构计算书应满足以下要求:1.装配式结构的相关系数应按照规范要求调整,连接接缝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无支撑叠合构件应进行两阶段验算.2.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体时,内外层板间连接件连接构造应符合其产品说明的要求,当采用没有定型的新型连接件时,应有结构计算书或结构试验验证.4.给排水专业4.0.1 设计说明:1.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项目应说明与之相关的设计内容和范围,如安装在预制构件中的设备、管道等的设计范围;2.对预制构件图深化设计图纸的审核要求.4.0.2 需要说明的设计及施工要求:1.描述给排水管道的敷设方式;管道、管件及附件等设置在预制构件或装饰墙面内的位置;2.描述给排水管道、管件及附件在预制构件中预留孔洞、沟槽、预埋管线等的部位;当文字表述不清可以图表形式表示;3.描述预留孔洞、沟槽做法要求、预埋套管及管道安装方式及预留孔洞、管槽等的尺寸;当文字表述不清可以图表形式表示;4.描述管道穿过预制构件部位采取的防水、防火、隔声及保温措施;5.与相关专业的技术接口要求.4.0.3 给水排水平面图中,应标注预埋在预制构件中的管道的定位尺寸、管径、标高等;当平面图无法表示清楚时,应在系统图或轴侧图中予以补充.当管道在预制管槽中敷设时,应在轴测图中对该管段绘制管槽示意.必要时,应提供局部放大图、剖面图,表示预制构件中预留的孔洞、沟槽、预埋套管等的部位、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等.较复杂处,应提供管道或设备的局部安装详图.5.暖通专业5.0.1 设计说明1.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项目应说明与之相关的设计内容和范围,如安装在预制构件中的设备、管道等的设计范围,2.对预制构件图深化设计图纸的审核要求.5.0.2 需要说明的设计及施工要求:1.描述管道、管件及附件等设置在预制构件或装饰墙面内的位置;2.描述管道、管件及附件在预制构件中预留孔洞、沟槽、预埋管线等的部位;当文字表述不清可以图表形式表示;3.描述预留孔洞、沟槽做法要求、预埋套管及管道安装方式及预留孔洞、管槽等的尺寸;当文字表述不清可以图表形式表示;4.描述管道穿过预制构件部位采取的防水、防火、隔声及保温等措施;5.与相关专业的技术接口要求.5.0.3 管道平面图中,应注明在预制构件,包含预制墙、梁、楼板上预留孔洞、沟槽、套管、百叶、预埋件等的定位尺寸、标高及大小.详图应包含预制墙、梁、楼板上预留孔洞、沟槽、预埋件、套管等的定位尺寸、标高及大小.6.电气专业6.0.1 设计说明:1.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项目应说明与之相关的设计内容和范围,如安装在预制构件中的设备、管道等的设计范围;2.对预制构件图深化设计图纸的审核要求;3.说明各建筑单体的结构形式及采用装配式的建筑分部情况;4.采用装配式时本专业的设计依据及应遵守的法规与标准,及地方电气设计标准、规范、规程;5.采用装配式建筑对施工工艺和精度的控制要求.6.0.2 需要说明的设计及施工要求:1.描述管道、管件及附件等设置在预制构件或装饰墙面内的位置;2.描述管道、管件及附件在预制构件中预留孔洞、沟槽、预埋管线等的部位;当文字表述不清可以图表形式表示;3.描述预留孔洞、沟槽做法要求、预埋套管及管道安装方式及预留孔洞、管槽等的尺寸;当文字表述不清可以图表形式表示;4.描述管道穿过预制构件部位采取的防水、防火、隔声及保温等措施;5.与相关专业的技术接口要求.6.0.3 设计范围:1.明确预制建筑电气设备的设计原则及依据.2.对预埋在建筑预制墙及现浇墙内的电气预埋箱、盒、孔洞、沟槽及管线等要有精准定位.3.预制构件上电气设备<箱体、插座、开关、管、线、盒等>的设置、选型要充分考虑施工的难易程度,避开钢筋及预埋件密集区域,预埋管线的布置要充分考虑对构件安全,构件运输,成品保护的影响,电气设备不应贴构件边沿或跨构件设置.。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新标准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新标准北京市政府近日发布了新的装配式建筑标准,旨在促进建筑工业化和提高建筑物质量。
这一新标准的实施,将为北京市的建筑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一、新标准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提高建筑质量、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北京市政府开始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工厂预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新型建筑方式。
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规范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和安装过程,确保建筑质量和使用安全。
二、新标准的主要内容1.预制构件的设计与生产新标准对预制构件的设计和生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求预制构件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结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应考虑构件生产的工艺性和可行性。
在生产过程中,应对构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安全。
2.预制构件的安装与连接新标准对预制构件的安装和连接技术提出了规范。
要求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确保构件的稳定性。
同时,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3.质量检测与验收新标准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检测和验收做出了明确规定。
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预制构件的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
同时,在竣工验收时,应对整个建筑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确保建筑质量和使用安全。
三、新标准的实施效果新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通过规范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和安装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舒适度。
同时,新标准的实施还将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四、结语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新标准的实施将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应积极响应新标准的要求,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政府应加强宣传和监督力度,引导企业和民众了解和遵守新标准,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健康发展。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22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知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22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4.11•【字号】京建发[2021]103号•【施行日期】2021.04.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22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知京建发[2021]103号各有关单位: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编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施工现场装配式路面技术规程》、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主编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1部分:地基基础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3部分:混凝土结构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4部分:砌体结构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17部分:电气动力安装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18部分:照明系统工程》《地下室防水技术规程》、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编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城市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盾构法隧道修复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门式和桥式起重机安全应用技术规程》、北京市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主编的《房屋结构检测与鉴定操作规程》、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主编的《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绿色改造评价标准》、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编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和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模型细度标准》、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编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模型细度标准》、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的《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过程模型细度标准》、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主编的《幕墙工程施工过程模型细度标准》、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主编的《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过程模型细度标准》、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主编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模型细度标准》等22项北京市地方标准,已经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批准发布。
北京市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或现场制造建筑构件,然后将其组合、拼装成完整的建筑物。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工期短、质量高、节能环保等优势,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而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也在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标准化。
1.装配式建筑标准制定与推进北京市在装配式建筑标准制定与推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
首先,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工艺标准,北京市建设委员会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标准,包括设计、生产、运输、安装、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规范。
这些标准有效地保证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北京市还在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与研发方面做出了努力。
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资金支持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的项目,并对相关企业进行奖励和补贴。
这些举措推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创新。
2.装配式建筑在北京的应用情况装配式建筑在北京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北京市政府已经设立了多个示范工程,如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装配式建筑展示中心等,以推广和宣传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成果。
同时,北京市还将装配式建筑应用于新建和改造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住宅小区配套设施等项目,以提高建筑的品质和效益。
3.装配式建筑带来的优势与挑战装配式建筑在北京市的推广应用带来了很多优势。
首先,装配式建筑能够大幅度缩短工期,一些建筑甚至可以在几周内完成。
其次,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相对较高,由工厂生产的构件经过质量检验后再进行组装,避免了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
此外,装配式建筑还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
然而,装配式建筑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装配式建筑的工艺和设备相对较为复杂,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和设备支持。
其次,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相对较高,对资金要求较高。
另外,装配式建筑的规模相对较小,目前还无法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求。
4.未来展望尽管装配式建筑在北京市的推广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新标准(一)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新标准(一)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新标准1. 引言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它具有工期短、环保节能等诸多优势。
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北京市制定了全新的装配式建筑标准。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2. 标准内容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设计标准,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要求。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求: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规定,确保工程质量和工人安全。
•装配式建筑的检测与验收要求:明确了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检测和验收的标准及方法,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装配式建筑的维护与保养要求:包括定期检查、保养维修等方面的要求,以延长建筑寿命并保证使用安全。
3. 标准实施意义新标准的出台对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北京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促进节能减排: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绿色建筑模式,标准对于节能减排、环保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有利于推动低碳环保的建筑发展。
•加快工程进度: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能够大大缩短工程周期,有助于提高工程进度,满足快速城市发展的需求。
4. 推广与应用为了确保新标准的顺利实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媒体、专业展览等方式,向公众和建筑行业传达新标准的重要性和优势,提高认知度。
•培训人才队伍:组织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推动装配式建筑标准的贯彻落实。
•支持科研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科研力度,开展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5. 结语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新标准的出台,标志着装配式建筑在北京市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通过严格的标准要求和有效的推广应用,相信装配式建筑必将在未来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装配式建筑和评价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
以下是可能的内容: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需求的不断增长,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建筑方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构件、材料在工厂进行加工制造,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方式。
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工期短、成本低、质量可控、能耗低等诸多优势。
然而,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北京市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着如何评价和规范这些建筑的问题。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北京市急需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只有通过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才能更好地引导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北京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点的介绍,以及北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本文希望能够为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帮助读者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顺序。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会详细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包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顺序。
最后,我们会明确阐述本文的目的,即为了推动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制定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两个小节。
在“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点”一节中,我们会解释什么是装配式建筑,以及它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在“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一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北京市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现状,包括发展情况、政策支持和面临的挑战。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展望,包括对北京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重要性的说明以及建议和展望两个小节。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新标准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新标准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的重视,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标准。
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建筑效率并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在中国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
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北京市近期颁布了装配式建筑的新标准。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新标准从多个方面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首先,新标准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要求。
装配式建筑是通过工厂预制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而成的建筑,其主要特点包括工期短、质量可靠、环保节能等。
标准要求装配式建筑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且需要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生产和施工。
新标准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和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设计方面,标准要求装配式建筑必须具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并且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和检验。
在生产方面,标准要求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必须采用优质的材料和工艺,同时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在施工方面,标准要求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必须符合相关规范,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有序,严禁违规操作和施工。
新标准还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进行了强调。
标准要求装配式建筑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同时,标准明确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方面。
新标准对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和维护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标准要求装配式建筑需要配备相关设备和设施,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同时,标准还提倡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维护,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机制,及时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延长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寿命。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新标准的实施,标志着装配式建筑在北京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政策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政策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科技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北京市也逐渐成为了建筑业的一大亮点。
下面我们一步步来探究一下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政策。
首先,北京市政府对于装配式建筑一直是十分重视的。
自2016年起,北京市就开始了装配式建筑指导性文件的制定和发布,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京津冀统一规划布局,北京市实施10%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和13个重点领域推广应用”政策。
这一政策规定,从2016年到2020年期间,北京市的新建及改建工程中应用装配式建筑应达到10%,并且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13种示范建筑。
为了推动这一政策的实施,北京市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如优惠地价、政府奖励等。
其次,北京市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审核也十分严格。
政府部门会对建筑企业、施工队伍、装配式建筑材料等都进行全方位的审核,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装配式建筑也需要满足相关规范,如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节能标准等。
审核合格后,政府部门才会进行验收和批准。
最后,北京市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政府部门会定期举办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交流会、展览会等,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向公众发布最新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趋势。
此外,政府还会与专业领域的企业合作研发新材料、新技术,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综上所述,北京市政府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十分看重,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其发展。
在未来,装配式建筑将会成为建筑业的一大趋势,也会对北京市的城市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1部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关于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21部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8年北京市地方规程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发(2018)20号)要求,组织编制《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21部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工作。
二、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北京住总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主要起草过程1.2020年11月22日,编制组召开了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标准编制单位及业内专家共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介绍了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及前期调研成果并对编制大纲进行了认真讨论,并进行了分工及进度计划安排。
2.2020年11月至12月,召开了2次标准编制组研讨会,介绍了编制具体要求和编写格式,修改完善了编制大纲。
3.2021年1月至12月,编制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多次工作研讨交流会,修改和完善,形成了初稿。
4.2022年1月至6月,编制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了多次初稿讨论会,并对初稿进行反复逐章逐节逐条的研讨、修改和完善,形成了征求意见初稿。
5.2022年6月至7月,形成征求意见稿。
四、主要结构目录1总则2基本规定3装配式结构转换层施工4预制墙板构件安装5钢筋套筒灌浆施工6预制PCF板安装7预制叠合板安装8预制柱安装9预制梁安装10预制楼梯安装∏预制阳台、预制空调板安装12预制阳台分户板、预制楼梯间分隔墙安装13预制女儿墙安装;14预制装饰挂板安装15现浇节点施工16装配式结构工程细部构造五、主要内容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施工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规程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主要预制构件和连接的安装工艺进行了规定,按材料要求、主要机具、作业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注意事项7节内容进行编写。
规程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从材料进场、吊运、安装工艺、安装质量、运输、存放等全过程进行了具体规定和要求,并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提出了要求。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明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明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8.01•【字号】京建发〔2018〕371号•【施行日期】2018.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明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京建发〔2018〕371号各区住房城乡建设委,东城、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条例》《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规定》(京建法〔2018〕2号)和《关于加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全过程管控的通知》(京建法〔2018〕6号)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要求,强化本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以下简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管,进一步提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水平,现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工作要点明确如下:一、总体原则本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遵循属地监管与分类监管相结合、以属地监管为主的原则。
市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全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对各区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行监督、考核,按分工承担部分重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各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受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体负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二、基本要求(一)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根据所监管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特点、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等情况,编制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实施差别化监管。
(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所监管的每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监督抽查频次原则上不少于3次,且每3个月不少于1次;应当重点抽查构件安装与连接、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防水处理等部位或环节,加强对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对需要进行监督抽测的建筑材料和施工现场预制构件等项目,可以委托有资质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抽样检测。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深度要求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深度要求附件1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深度要求1.总则1.0.1 为加强我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管理,保证各阶段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要求。
1.0.2 本要求适用于北京地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项目设计。
其它与非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同的深度规定或要求未列入本要求,设计时应符合相关规定或要求。
1.0.3 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一般分为技术策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预制构件加工设计五个阶段。
对于比较简单的装配式建筑,方案审查后即可进行施工图设计。
结构施工图设计除应满足计算和构造要求外,其设计内容和深度还应满足预制构件制作详图编制和安装施工的要求。
1.0.4 设计说明应有包含以下内容:装配式技术配置情况说明;标准化设计、预制率、装配率、建筑集成技术设计、构件加工图设计分工、协同设计及信息化技术应用说明;节能设计要点;一体化装修设计说明;预制构件及连接节点的防火措施和防水做法等。
1.0.5 装配式建筑项目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深度应满足《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技术方案》专家评审的要求,应明确装配式建筑各单体的预制率和装配率,并附预制率计1. 应用不同图例绘出现浇或预制柱、现浇或预制承重墙(墙板)、后浇节点的位置和必要的定位尺寸,并注明其编号、楼面结构标高以及结构洞口的位置;2. 绘出现浇或预制梁、板位置及必要的定位尺寸,并注明其编号和楼面结构标高;3. 应给出预制构件编号与型号对应关系以及详图索引号;4. 应标明现浇梁、柱、墙配筋,并在平面图中标注预制构件的截面及配筋;5. 应标明楼板形式、厚度及配筋。
标高或板厚变化处绘局部剖面,有预留孔、埋件、设备基础时应示出规格与位置,洞边加强措施;应在平面图中表示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及宽度;电梯间机房尚应表示吊钩平面位置与详图;6. 楼梯间可绘斜线注明编号与所在详图号;也可直接绘制预制楼梯平面布置并索引相关详图;7. 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内容与楼层平面类同,当结构找坡时应标注屋面板的坡度、坡向、坡向起终点处的板面标高;当屋面上有预留洞或其他设施时应绘出其位置、尺寸与详图,女儿墙或女儿墙构造柱的位置、编号及详图;8. 当选用标准图中节点或另绘节点构造详图时.应在平面图中注明详图索引号。
北京装配式建筑政策
北京装配式建筑政策
北京装配式建筑政策
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意识的提高,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关注。
北
京市政府也对装配式建筑政策进行了制定和推广,以下是相关政策和
措施:
政策一、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
北京市政府将对装配式建筑提供多方面的扶持政策,包括优惠政策、
技术支持、文化扶持等。
同时,政府将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宣传
力度,提高市民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政策二、推动装配式建筑用地配套服务
政府将根据装配式建筑市场需求,推出包括用地、设计、施工、监理、物流等在内的全方位配套服务。
同时,政府将加大推广智能化、数字
化等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
政策三、规范装配式建筑市场行为
政府将严格规范装配式建筑企业的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管,整合行
业资源,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政府将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和品质。
政策四、鼓励装配式建筑创新和应用
政府将大力鼓励装配式建筑企业推陈出新,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政府将提供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
政策五、建立装配式建筑标准化体系
政府将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标准化体系,提高行业标准化水平,规范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和质量管理。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相关信息的共享,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互联互通。
总之,北京市政府将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和引导力度,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专项检查原则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专项检查原则北京市装配式建筑专项检查原则导语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然而,由于该技术相对较新,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可靠,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的专项检查原则。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些原则,并提供我个人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观点和理解。
一、背景介绍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建筑元件在工厂内预制,然后在现场组装的建筑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效率高、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优势。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在工艺、材料和施工等方面与传统建筑存在差异,需要额外的专项检查和监管。
二、专项检查原则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专项检查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合规性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设计单位应该具备相应的资质,并依据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
设计文件需要经过审查和核准,确保其满足安全、可靠和舒适的要求。
2. 原材料质量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主要受限于原材料的质量。
北京市要求装配式建筑企业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并进行强度、密度、防火等性能测试。
在进场使用之前,原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 工程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全程监控和质量检验。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施工工艺,确保所有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北京市鼓励装配式建筑企业引进现代化施工设备和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现场监管与验收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业的监理单位进行现场监管和质量验收。
监理单位应该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负责检查和核实施工单位所提供的材料和工程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充满信心。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然而,要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
北京装配式建筑政策要求
北京装配式建筑政策要求
北京市近年来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以促进绿色和
可持续建筑发展。
这些政策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北京市要求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优先使用北京市建设工程推广型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
这意味着在建设新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时,应优先选择采用推广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并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北京市要求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质量管理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和规范。
这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等。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需要满足建筑安全、结构稳定性、隔热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进行,确保装配式构件的安装质量和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另外,北京市要求装配式建筑项目必须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装配式建筑的材料和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环保标准。
例如,使用低
VOC(挥发性有机物)材料,可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最后,北京市要求装配式建筑项目应注重建筑节能和节水。
装配式建筑在保持
良好的隔热性能的同时,还应优化建筑外墙、屋顶、窗户等部位的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装配式建筑项目还应考虑节水措施,包括使用高效的水龙头、淋浴器和厕所等。
综上所述,北京市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要求主要包括优先使用推广型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用环保材料和产品以及注重建筑节能和节水。
这些政策旨在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质量,保护环境。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说明及示例
DESIGN
提纲
1 2 3
DESIGN
项目设计介绍
? 某普通商品住宅楼
项目
位置
? 建筑面积约12,000m2
? 建筑高度80米,地上27层,层高2.9m
?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按公式二计算:
? 装配率 ?
Q i ? 100 %
100 ? q
(公式二)
式中:Qi──各指标实际得分值,具体要求详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评
分表; q ──单体建筑中缺少的评价内容的分值总和。
DESIGN
项目评价依据
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
【说明】
? 预制率最低指标选择的界限是建筑高度—60m 建筑高度是指建筑± 0.000标高至建筑檐口标高,与女儿墙、建筑 屋面构架、屋面局部突出物等高度无关 ? 建筑±0.000标高 泛指建筑室外地坪以上首层建筑地面标高的部位 ? 缺少的评价内容—q项取值范围 是建筑不存在的功能,不是没做的评价项内容 如:在学校教学楼中,无厨房这种建筑功能,则q=10;卫生间没有 采用干式工法地面,则该项评分为0,但不能在“q”中扣除该项分 数
1~3* 4
1~5* 6
1~3* 4
1~3* 4
1~3* 4
1~4* 4
DESIGN
项目评价依据
【说明】
? 外围护墙中的“非砌筑”计算 针对非承重的建筑外墙 “非砌筑”泛指所有以“干法”施工为主要方式的墙体技术和产品 如:在剪力墙结构建筑中,现浇墙体部分不属于非砌筑墙体 又如:在剪力墙结构建筑中,所有外墙均由 剪力墙结构受力的预制 构
北京装配式建筑设计要求
北京装配式建筑设计要求咱来说说北京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哈。
一、结构设计方面。
1. 稳得很是关键。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得稳稳当当的。
在北京这种有时候风大、偶尔还可能有点小地震“骚扰”的地方,结构体系得精心选择。
像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这些常用的装配式结构形式,要根据建筑的高度、功能等因素来确定。
比如说住宅,要是比较高的楼,剪力墙结构可能就更靠谱,就像一个坚强的卫士一样,能抵抗侧向力,让楼里的居民安心住。
2. 连接得像拼图一样严密。
构件之间的连接那可不能马虎。
预制构件之间就像是拼图块,得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
像梁柱连接、墙板连接,都得有可靠的连接方式。
不能是那种风一吹或者稍微有点震动就散架的连接,得采用高强度的螺栓连接、灌浆套筒连接等靠谱的方法。
这就好比是给建筑的各个部件之间系上了结实的安全带。
3. 拆分要合理。
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想好怎么把建筑拆分成一个个预制构件。
这可不是乱拆的,得考虑运输条件、吊装能力等。
比如说预制墙板不能做得太大,不然运输的时候卡在半路上就麻烦了,就像一个大汉想挤进一个小胡同,肯定不行。
而且拆分还要考虑到现场施工的方便性,要是拆得七零八落,现场工人组装的时候肯定要骂娘的。
二、建筑功能设计方面。
1. 保温隔热要到位。
北京的冬天冷,夏天有时候也热得够呛。
所以装配式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得好。
外墙的保温层得设计得厚一点、质量好一点。
不能像有些老房子,冬天屋里像冰窖,夏天像蒸笼。
采用一些新型的保温材料,像聚苯板、岩棉板之类的,把热量死死地挡在外面或者留在里面,让室内温度舒舒服服的。
2. 防水不能漏。
不管是屋顶还是外墙,防水要是出了问题,那可就是大麻烦。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预制构件的接缝处是防水的关键部位。
就像衣服上的针线缝,要是缝不好就会漏水。
要采用有效的防水措施,比如说密封胶条、防水涂料之类的。
屋顶的排水坡度也要设计合理,不能让雨水在屋顶上积水,不然时间长了屋顶就会像泡了水的饼干一样,软塌塌的。
3. 空间布局要人性化。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预制装配式构件标准化技术要求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预制装配式构件标准化技术要求一、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提出以下技术要求:(一)预制楼梯宜一端设置固定铰,另一端设置滑动铰,其转动及滑动变形能力应满足结构层间变形的要求,且预制楼梯端部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搁置长度应符合表1.2的规定。
(二)北京地区楼梯间净宽一般2500mm。
构件编号建议选用如下:(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中,对剪刀梯情况下,防火隔墙的处理并无明确阐述。
目前,北京地区有2种常用做法可供参考:防火隔墙自承重落至于基础之上、防火隔墙分段搁置于预制梯段板之上。
二、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 1003—2013 ,对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提出以下技术要求:(一)预制板厚度:60mm。
(二)现浇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0mm,不宜小于60mm,推荐采用70mm。
(三)桁架钢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不应大于700mm,边距不应大于300mm。
(四)预制板开孔补强措施。
1.与需预留洞口的专业协商,是否能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洞口的位置予以微调,避开桁架钢筋;2.当开洞位置无法避开桁架钢筋时,需要截断桁架钢筋,桁架钢筋补强措施可参考如下做法,附加桁架钢筋与被截断桁架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500;受力钢筋的补强方法详见《11G101-1》;(五)叠合板接缝尺寸按单向板设计的叠合板,其接缝构造可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1003-2013),建议叠合板之间预留一定宽度的后浇带,带宽宜为40mm~200mm之间。
双向叠合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力方向上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接缝可采用后浇带形式,构造要求遵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1003-2013)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马涛20182018年年0606月月2020日日· · 北京北京依据文件1《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7]8号—2017年2月22日发布,3月15日实施—2020年之前我市工作的指导总纲2《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建筑2017年工作计划》—京装配联办发[2017]2号—2017年5月22日发布—8号文系列配套文件之一3《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2017年12月12日发布,2018年2月1日实施—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全国术1依据文件重点解读8号文—✓总体要求—高难紧—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引领作用(全方位,实质!)—全面提升建设水平(规划、设计、建造、管理等)(规划设计建造管理等)—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建造?全寿命期!)—促进本市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全产业链)✓工作目标—数量(10%?→20%→30%)企业(规模化总承包专业化)两率)、技术体系(混凝土、钢结构)✓实施范围(广)、标准(两率✓重点任务(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创新设计优化生产提升装配施工水平全装修绿色建材推行工程总承包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保障措施政府层面:健全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大政策支持专家委员会—健全工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工加大政策支持—形成合力:加强科技创新?强化队伍建设?做好宣传引导?2文件解读—重点解读2017工作计划✓工作目标—数量上达到新开工面积的10%以上?初步形成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产业能力—初步形成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产业能力?✓实施范围—总体内容同8号文—增加工业建筑,补充了可不实施装配式建筑的三类具体情况及实施办法实率算✓实施标准—两率及计算说明✓其他(略)总体成果✓开局良好!深度欠缺深度欠缺,,后劲不足后劲不足??✓对照住建部“一体两翼,两大支撑”的发展思路找差距建筑体系—完善完善、、成熟和可复制成熟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推广的建筑体系建筑体系,,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EPC )和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BIM ),创新体制机制管理和促进产业发展3技术要求解析1目前北京市的实施标准:2017工作计划①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应不低于50%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率应符合以下标准✓建筑高度≤60米时,单体建筑预制率应≥40%✓建筑高度>60米时,单体建筑预制率应≥20%—是政策的延续,而非技术体系的不足—发展的重点内容允许根据建筑的特征而有所差别总体要求的精神,并应持续发展、完善—试点示范项目必须符合8号文总体要求③水平构件采用预制/叠合构件(砼)或免支模(钢)的比例应≥70%—投影面积,符合国标最低要求,可按国标方法计算④装单建筑制率装率要求装配率的要求预制率和装配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单体建筑应同时满足预制率装配率的要求钢结构单体建筑应满足装配率4技术要求解析2对象:单体建筑单体建筑的地上部分地上部分①主楼与裙房可分开计算与评价✓裙房面积较大✓主楼与裙房在建筑功能建筑功能、结构形式结构形式、工程做法工程做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分与合的基本原则是便于操作和准确评价—与国标做法一致如:大底盘多塔,主楼是酒店、办公、公寓等,裙房是商业或主楼是混凝土结构,裙房是钢结构②地上部分一般是指✓建筑地下室楼盖结构顶面以上,包括首层建筑地面✓按层计算,地下室高出地面部分可不计算5技术要求解析3预制率的定义和计算:主体结构①预制率定义:单体建筑±0.000标高以上,结构构件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用量占全部混凝土用量的体积比②预制率计算:预制率=V1/(V1+V2)×100%—结构构件包括:剪力墙延性墙板柱支撑梁桁架屋架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女儿墙雨棚等文件列举的,也包括文件以外的—外叶墙—与结构构件一体化生产的非结构部分,如复合外墙板的外叶墙—包覆在结构构件内部的非预制砼部分,如轻质填充材料、灌孔砼0000✓建筑高度是指建筑±0.000标高至建筑檐口标高的垂直距离✓不代表只在地上用预制构件,如预制楼梯等✓与国标(主体结构竖向构件评价项)的比较米与国标竖向构件—≤60米:与国标竖向构件≥35%的标准大体相当—>60米:明显低于国标!如果进行等级评价,需要同时满足国标要求6技术要求解析4钢混组合结构的判定说明:主体结构-①型钢混凝土框架-现浇混凝土核心筒(或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应按混凝土结构计算②钢管混凝土框架-现浇混凝土核心筒(或剪力墙)结构—当采用钢梁且钢管为结构构件时,主体结构可按钢结构计算—当采用混凝土梁或型钢混凝土梁时,主体结构应按混凝土结构计算—当钢管仅作为施工模板时,主体结构应按混凝土结构计算③钢框架-现浇混凝土核心筒(或剪力墙、延性墙板、支撑)结构—主体结构可按钢结构计算—需要合理设置过渡层方案合理的基本原则!审查重点★采用钢钢-混组合结构混组合结构的参评项目必须坚持方案合理审查重点7技术要求解析5装配率的定义和计算:除主体结构以外的建筑各系统①装配率定义:单体建筑±0.000标高以上,围护和分隔墙体、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装配率率=∑Q i/(100-q)×100%②装配率计算:装配—q:单体建筑中建筑功能不存在的评价项分数之和公共区域装配化装修卫生间厨房各算项(包含2小项)厨房各算一项(包含一般情况下,项次应≤2项如:在学校的试验楼中,一般不存在厨房的建筑功能,则“整体厨房”评价项的分数计入q项—Q i:各指标实际得分值,具体要求详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评分表计算过程中按“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低于最低标准不得分,高于最高标准得满分,中间按线性插值低于最低标准不得分高于最高标准得满分中间按线性插值—装配率计算结果:应按“四舍五入”取整数8技术要求解析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分值非砌筑★应用比例≥80%11应比例6装配率评分表外围护墙(22)墙体与保温、装饰一体化50%≤应用比例<80%5~10*应用比例≥80%11内隔墙非砌筑★应用比例≥50%11墙体与管线饰面一体10*(22)墙体与管线、饰面一体化50%≤应用比例<80%5~10应用比例≥80%11全装修(10)★—10公共区域装配化装60%≤应用比例<80%1~5*修(10)干式工法地面应用比例≥80%6集成管线和吊顶60%≤应用比例<80%1~3*应用比例≥80%4注1表中带“★”的评价内容评价时应满足该项最低分值的要求9注:1.表中带“★”的评价内容,评价时应满足该项最低分值的要求。
2.表中带“*”项的分值采用“内插法”计算,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技术要求解析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分值卫生间干式工法地面70%≤应用比例<90%1~5*%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评分表(续)生间(10)应用比例≥906集成管线和吊顶70%≤应用比例<90%1~3*应用比例≥90%4厨房70%≤应用比例<90%1~5*应用比例(10)干式工法地面应用比例≥90%6集成管线和吊顶70%≤应用比例<90%1~3*应用比例≥90%4电气管线盒与支撑~3*管线与支撑体分离(12)电气管、线、盒与支撑体分离50%≤应用比例<80%13应用比例≥80%4给(排)水管与支撑体分离50%≤应用比例<80%1~3*应用比例≥80%4采暖管线与支撑体分离70%≤应用比例≤100%1~4*BIM应用(4)设计阶段设计阶段410技术要求解析对比:国标装配率评分表评价项评价要求评价分值最低分值主体结构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35%≤比例≤80%20~30*20~*(50分)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件70%≤比例≤80%1020围护墙和内隔墙非承重围护墙非砌筑比例≥80%510墙体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50%≤比例≤80%2~5*内隔墙非砌筑比例≥50%5(20分)墙体管线装修一体化50%≤比例≤80%2~5*装修和全装修—66干式工法的楼面地面比例≥70%6注:表中带“*”项的分值采用“内插法”计算,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设备管线(30分)─集成厨房70%≤比例≤90%3~6*集成卫生间70%≤比例≤90%3~6*管线分离50%≤比例≤70%4~6*★内容和标准大体一致内容和标准大体一致,,增加2项“控制项控制项””,细化了细化了““装修和设备管线装修和设备管线””11技术要求解析—7装配率计算说明1:外围护墙外围护墙和内隔墙内隔墙的非砌筑非砌筑控制项①此项中外围护墙和内隔墙均是指非结构承重的墙体—剪力墙结构中,现浇的围护墙和内隔墙不属于非砌筑②围护墙和内隔墙采用非砌筑做法的选项✓大中型板材墙体幕墙木骨架或轻钢骨架复合墙体新型砌块墙体等“非砌筑”的要求针对的是完整的墙体而不仅仅是墙的支撑体③非砌筑的要求—针对的是完整的墙体,而不仅仅是墙的支撑体✓工厂生产现场组装✓干法施工为主充分体计集成集成产应✓充分体现设计集成与集成产品集成产品应用应用④设计集成的要求✓材料配合与部品部件配套关注完整性技术与构造细节材料配合与部部件配套尺寸与公差配合工序组织与工艺施工控制检验与验收要求等12技术要求解析非砌筑控制项外围护墙和内隔墙内隔墙的非砌筑—7装配率计算说明1:外围护墙⑤计算规则—计算方法统一即可✓围护墙:墙面面积按外表面积计算,各层墙高可取建筑层高等✓内隔墙:墙面面积按墙体单面面积计算,墙体高度应按实际高度取值✓第二种计算方式:围护墙和内隔墙均可按墙体的横截面积计算评✓与国标的评分大致相同—满分5分/5.5分⑥工程应用建议✓避免在一个建筑功能区内,墙体材料、做法多样化的方案—以促使墙体质量保障措施简单化、一致化等为目标以促使墙体质量保障措施“简单化一致化”等为目标✓现阶段应加强建筑公共区域内隔墙的非砌筑应用—防火分区、隔声隔振、装饰等具有功能的墙体允许采用砌筑推广与“体化”各项的内容配合使用✓推广与“一体化”各项的内容配合使用—基本解决外墙的质量问题✓提倡与“管线分离”项的内容配合使用13技术要求解析外围护墙和内隔墙内隔墙的一体化7装配率计算说明2:外围护墙内隔墙的““一体化””①计算规则—计算方法统一即可✓围护墙:外表面积,“内嵌式”围护墙可按整层计算等✓内隔墙:双面计算,墙体高度应按实际高度取值✓与国标的评分大致相同—最低分2分/2.5分,满分5分/5.5分②围护墙体化的要求围护墙“一体化”的要求✓集成设计是前提,包括性能要求、材料及部品部件、做法和构造、组装及工序安排、质量标准等设计文件的内容应完整深度应满足采购生产组装及检验验收等✓设计文件的内容应完整,深度应满足采购、生产、组装及检验验收等的需要✓采用集成产品时,设计文件亦应满足上述要求如,预制夹心保温(隔热)复合墙板预制混凝土墙板+保温-装饰面层如预制夹保温(隔热)复合墙板预制混凝土墙板保温大型条板+干挂石材+保温14技术要求解析外围护墙和内隔墙内隔墙的一体化7装配率计算说明2:外围护墙内隔墙的““一体化””③内隔墙的技术和产品系统基本成熟,但在性能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建筑部品的观念不强,技术与产品的系统性欠缺✓完整建筑部品✓设计集成度不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需要极大地提升✓技术和产品研发机制、模式和团队构成方面需要改变④与评价项管线分离的关系与评价项“管线分离”的关系✓管线与墙体分离是一体化的一种形式✓一体化强调的是集成,设计集成与集成产品应用二者有相似的内容但在工程上的角度不同✓二者有相似的内容,但在工程上的角度不同15技术要求解析7装配率计算说明3:全装修控制项—全装修: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全装修: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