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级经济法讲义65讲第04讲_代理制度概述、滥用代理权与无权代理、代理关系的中止、仲裁的基本原则
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考点:代理

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考点:代理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经济法》科目中,“代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理解和掌握代理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应对考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法律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代理,简单来说,就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代理的特征。
代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
这意味着代理人不是为自己,而是代表被代理人进行活动。
比如说,律师代理当事人打官司,就是以当事人的名义进行的。
第二,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独立地进行意思表示。
代理人虽然是代表被代理人,但也有一定的自主决策空间,在权限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意思表示。
第三,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代理人所实施的行为产生的权利和义务,都由被代理人来承担。
接下来,我们看看代理的适用范围。
代理适用于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
比如签订合同、履行债务等。
但并非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都可以代理,具有人身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如结婚、立遗嘱等,通常不能代理。
再说说代理的种类。
根据代理权的来源不同,代理可以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委托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代理。
被代理人通过授权委托书,明确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期限。
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委托代理有律师代理、销售代理等。
法定代理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代理。
主要适用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为其进行的代理。
比如未成年人的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为其处理相关事务。
指定代理则是基于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
然后,我们要清楚代理中的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
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进行的代理行为。
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如果被代理人追认,则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如果被代理人拒绝追认,无权代理行为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第06讲_什么是代理、委托代理、代理权的滥用、无权代理

第 3 单元代理制度本单元考点框架考点 11:什么是代理(★)( P32)1. 概念及特征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代理关系的特征及三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提示】并非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均可以代理。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如立遗嘱、结婚等)不得代理。
2. 代理与相似制度的核心区别( 1)代理VS委托① 委托是代理关系产生的原因之一,在委托代理中,委托人(被代理人)与受托人(代理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按照委托(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处理;② 委托产生的不一定是代理,如委托他人从事一般的事务性行为;③代理不一定由委托产生,如法定代理。
( 2)代理VS行纪①行纪指经纪人受他人委托以自己名义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
②代理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行纪是以行纪人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③代理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而行纪的法律效果先由行纪人承受,然后通过其他法律关系转给委托人。
( 3)代理VS传达①传达的任务是忠实传递委托人的意思表示,传达人自己不进行意思表示。
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是独立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以代理人自己的意志决定意思表示的内容。
②代理人要与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故要求代理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传达人是忠实传递委托人的意思表示,不以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条件。
③身份行为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不可以代理;身份行为可以借助传达人传递意思表示。
【例题•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传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9 年)A. 传达人以自己的名义为意思表示B. 单方意思表示不能传达C. 传达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D. 身份行为的意思表示可以传达【答案】 D【解析】选项 B:意思表示不区分单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根据“行为基于几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可以区分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
2019中级《经济法》串讲【精准提分】第一章总论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本院→提交审判委员会
再审பைடு நூலகம்
提 出
讨论 【注意】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期限是 法律文件生效后6个月内,且“不停止”已生
效的判决、裁定的执行
2019中级《经济法》
表四、民事诉讼
一般 管辖
被告住所地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经常 居住地(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满1 年”但“住院就医”的除外)
当继续审理
【注意】平等主体财产纠纷遵循或裁或审原
则,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的管辖权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
不予受理
2019中级《经济法》
仲裁 协议
仲裁 裁决
表三、经济仲裁
无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且 效 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开庭、不公开、执行回避制度、可和解亦可调解但 不能违背一裁终局原则调解书自“双方签收后”发 生法律效力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注意】区分仲裁庭未能形成一致意见和未能形成 多数意见的处理措施
原则 自愿、公平、独立仲裁、一裁终局
2019中级《经济法》
仲裁 协议
表三、经济仲裁
形式 书面
⑴独立存在不受合同影响
⑵对效力有争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
前”提出,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
另一方请求法院作出裁定的,由“法院”裁
定
效力 ★
⑶双方签订有效仲裁协议,一方向法院起诉 ,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法院受理该 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应
2019
全国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考试
经济法串讲班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民商法课件 第四讲 代理制度

(二)代理的种类
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而发生的代理。
委托 代理
委托代理中的授权行为一般以代理证书 (亦称授权委托书)的形式表现。 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对
A.公民甲委托乙到某杂志社领取自己的论文稿酬,并出具 了委托书
B.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甲以本公司名义为朋友乙提供担保 C.大学生甲受乙之托,代替甲参加演出 D.无业人员甲谎称某企业推销员,向乙推销该企业产品
(二)无权代理的后果
1.本人的追认确定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 (1)《民法通则》规定:“没有代理权、
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特点:
1.代理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 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民事法律行为 3.代理人是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向第三人为意 思表示
4.代理人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归 属于被代理人
区别:
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 A.居间行为 B.行纪行为 C.代保管物品行为 D.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揽保行为
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为自己代理。 2.双方代理。同一代理人代理双方当事人进
行同一项民事活动的行为为双方代理。 3.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代理人和第三
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代理人应当 承担民事责任,第三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注意:滥用代理权的前提是有代理权,结果 是无效。
案例分析?
2007年7月5日,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将甲的一台 笔记本电脑出售,价格不得低于8000元。乙的好 友丙欲以6000元的价格购买。乙遂对丙说:“大 家都是好朋友,甲说最低要8000元,但我想 6000元卖给你,他肯定也会同意的。”乙遂以甲 的名义以6000元将笔记本电脑卖给丙。
第06讲_代理的界定、代理的种类、代理权的滥用、无权代理、表见代理(1)

第三单元代理制度本单元考点框架考点1:代理的界定(★)(P29)1.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2.代理的适用范围并非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均可以代理。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如立遗嘱、结婚等)不得代理。
3.代理的特征4.代理与相似制度的核心区别(1)代理VS委托①委托是代理关系产生的原因之一,在委托代理中,委托人(被代理人)与受托人(代理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按照委托(双方法律行为)处理;②委托产生的不一定是代理,如委托他人从事一般的事务性行为;③代理不一定由委托产生,如法定代理。
(2)代理VS行纪①行纪指经纪人受他人委托以自己名义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
②代理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行纪是以行纪人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3)代理VS传达①传达的任务是忠实传递委托人的意思表示,传达人自己不进行意思表示。
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是独立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以代理人自己的意志决定意思表示的内容。
②代理人要与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故要求代理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传达人是忠实传递委托人的意思表示,不以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条件。
③身份行为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不可以代理;身份行为可以借助传达人传递意思表示。
考点2:代理的种类(★)1.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代理可分为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代理方式。
2.委托代理(1)委托代理基于被代理人授权的意思表示而发生,委托代理的被代理人在授权时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职务授权①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的人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②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执行其工作任务的人员职权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经济法代理》课件

法定代理是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代理关系,与被代理人的意志无关。 在法定代理中,代理人享有广泛的代理权,可以代替被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 所产生的权利义务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
法定代理的成立与终止
总结词
法定代理的成立和终止均由法律规定,不受被代理人或代理人意愿的影响。
详细描述
法定代理的成立和终止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不依赖于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意愿。在法定代理关系成立时,代理 人即获得代理权,可以代表被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而当法定代理关系终止时,代理人的代理权即告消灭,不能 再代表被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
委托代理的设立与终止
委托代理的设立
委托代理的设立需要被代理人和 代理人达成合意,通过书面或口 头的形式进行委托授权,明确代
理事项、权限和期限等内容。
委托代理的终止
委托代理的终止可以通过协议解除 、期限届满、被代理人或代理人死 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方式进行 。
终止的法律后果
委托代理终止后,代理人不再享有 代理权,其所从事的法律行为对被 代理人不发生法律效力。
权益而设定。
代理的特征
01
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 内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02
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 为时,应当以被代理人 的名义进行。
03
代理的法律后果直接由 被代理人承担。
04
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 存在委托关系,这种关 系应当基于书面合同或 结词
法定代理是指依照法律规定而直接产生的代理关系,无论被代理人是否同意, 这种代理关系都成立。
高市场效率。
保障消费者权益
通过规范代理行为,防止欺诈 、虚假宣传等行为的发生,保
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市场秩序
代理制度的存在有助于维护市 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
民法课件-代理制度

详细描述
指定代理的法律效果是指被代理人因他人的行为而遭 受损失时,可以依法通过法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或组织 申请赔偿。这种赔偿通常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两 个方面,具体的赔偿范围和标准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来确定。在指定代理中,由于代理权的授予 是有关机关或组织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因此被代理 人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或组织申请赔偿,以维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指定代理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和 规章的规定,其适用范围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指定 代理主要适用于涉及公共利益和社会管理的事项,如诉讼 、行政许可、公证等。在这些领域中,由于涉及到的利益 关系较为复杂,需要有关机关或组织根据法定程序进行规 范和管理,以确保代理权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民法课件-代理制度
目录
• 代理制度概述 • 法定代理 • 委托代理 • 指定代理 • 无权代理
01
代理制度概述
代理制度的定义
代理制度是指一方(代理人)在另一方(被代理人)的授权 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 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应当根据被代理人的指示独立地、自 主地、认真地完成代理任务,保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维 护社会公共利益。
委托代理的设立与终止
终止:委托代理的终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 代理期限届满;
2. 解除合同;
委托代理的设立与终止
3. 代理人或被代理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4. 其他法定终止情形。
04
指定代理
指定代理的定义
总结词
指定代理是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在特定情形下,由有关机关或组织依 照法定程序,将特定事项的代理权授予特定个人或组织的代理制度。
2019中级经济法65讲第04讲民事法律行为概述、成立与生效

第二单元民事法律行为本单元考点框架考点1:民事法律行为概述(★★)(P4)1.概念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提示1】民事法律行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完全不影响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例如,共进晚餐、代为在宴会上致辞等)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提示2】区别于事实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对民事法律关系产生何种影响是由意思表示决定的,而非由法律规定直接决定的。
常见的事实行为有拾得遗失物、建造房屋、侵权行为、创作行为等。
1【提示3】无论行为的法律效果是有效、无效、可撤销或效力待定,均可以称为法律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23【答案】AD【解析】(1)选项B:该约定对甲、乙两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没有任何影响,纯属道德规范调整,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2)选项C:该行为对甲、乙两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没有任何影响,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属于纯粹的事务性行为。
【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2017年)A.陈某拾得一个钱包B.李某种植果树C.杨某与某商场签订购买机器的合同D.王某盗窃他人财物【答案】C【解析】(1)选项A:陈某拾得钱包,负有返还义务,陈某所负返还义务并非由陈某的意思表示决定,而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因此,陈某拾得钱包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2)选项B:李某因种植果树而取得该果树、果实的所有权,李某与果树、果实的上述关系由法律直接规定,并非由李某的意思表示决定,因此,李某种植果树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3)选项D:王某因盗窃行为可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甚至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些法律后果均由法律规定,并非王某的意思表示决定,因此,王某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2013年)A.甲商场与某电视生产企业签订购买一批彩电的合同4B.乙捡到一台电脑C.丙放弃一项债权D.丁完成一项发明创造【答案】AC【解析】(1)选项A:属于多方民事法律行为;(2)选项C: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3)选BD:法律后果不由意思表示决定,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司考】代理之代理制度概述和代理权

代理之代理制度概述和代理权一、代理制度概述(一)代理的限制(1)根据法定或约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2)在法律有特别规定需要代理资格的代理事务中,非取得代理之特别能力,亦不得为代理。
如证券买卖代理,非有证券业务资格的商事特别法人,不得从事该商事代理业务。
(3)违法行为不得代理。
如张三委托李四打人,则张三和李四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二)代理的特征1.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2.代理实施的行为必须是有法律效果的行为3.代理人进行代理活动时独立地进行意思表示4.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三)代理的法律要件1.须有三方当事人,即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第三人。
2.代理的标的须为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变动或者救济民事权利的行为,也可准用代理,如代理申请专利商标、办理登记、代理诉讼等。
3.须依代理权代理权的取得因法定代理与委托代理而不同,但代理权是任何代理关系的核心要件。
4.须为本人计算利己代理、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等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都被法律所禁止。
(四)代理的类型1.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以是否显明为区分标准)(1)间接代理分为显名的间接代理、隐名的间接代理。
(2)间接代理的效果①自动介入权。
这是指在第三人与受托人缔约时知道受托人是为委托人处理事务的,该合同亦对委托人有约束力。
②被动介入权。
这是指在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不能履行对第三人的义务,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时,第三人因行使选择权选定委托人为义务人时,委托人成为债务人。
2.意定代理与法定代理(以代理权发生原因为区分标准)(1)意定代理=委托代理+职务代理,共同特点是代理权皆产生于授权行为。
(2)法定代理主要是为民事法律行为能力欠缺者设计的。
法定代理人原则上应代理被代理人的有关财产方面的一切民事法律行为和其他允许代理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全权代理。
3.一般代理与特别代理(以代理权有无特别限制为标准)对代理权限无特别限制的代理,称一般代理;对代理权限有特别限制的代理,称特别代理。
2019中级经济法讲义65讲第03讲_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合同、

第二单元法律行为制度【考点2】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2018年多选题)1.特征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绝对无效。
2.无效法律行为的种类(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通谋虚假)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解释】债务人为避免财产被强制执行,虚假的将房子卖给自己的朋友,与朋友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即阴阳合同)。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1【解释】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当事人所表达的意思是真实的,但这种意思表示是非法的,因此是无效的。
(4)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因此并非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律都是无效的。
3.无效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无效的法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1)恢复原状;(2)赔偿损失(谁错谁赔);(3)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第三人(恶意串通);(4)其他制裁(行政制裁或刑事制裁)。
【考题·多选题】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法律行为的有()。
(2018年)A.6周岁的王某将自己的电话手表赠与赵某B.宋某以泄露王某隐私为由,胁迫王某以超低价格将祖传古董卖给自己C.张某以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将房屋出售给李某D.甲公司代理人刘某与乙公司负责人串通,以甲公司名义向乙公司购买质次价高的商品2【答案】AD【解析】(1)选项B:宋某以胁迫手段,使王某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王某(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选项C:不存在导致无效、可撤销的情形,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考点3】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2012年单选题、2018年判断题、单选题)1.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1)在该行为被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无权代理和代理权滥用

代理权滥用的法律后果
01
02
03
民事责任
代理人滥用代理权,给被 代理人造成损失的,应当 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如果代理人的行为违反了 行政法规,还可能承担行 政责任。
刑事责任
如果代理人的行为构成犯 罪,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03
防止无权代理和代理权 滥用的措施
严格审查代理人资格
代理人在从事代理行为时,必须 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应 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经验和
无权代理和代理权滥 用
目 录
• 无权代理 • 代理权滥用 • 防止无权代理和代理权滥用的措施 • 案例分析
01
无权代理
无权代理的定义
01
未经被代理人授权或超越代理权 范围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法 律行为。
02
无权代理通常包括三种情形:未 经被代理人授权、超越代理权范 围和代理权终止后仍实施代理行 为。
02
代理权滥用
代理权滥用的定义
代理权滥用是指代理人利用代理关系,实施违背被代理人真实意思的行为,或者利 用代理关系为自己谋取私利,或者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
代理权滥用通常表现为代理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损害被代 理人的利益。
代理权滥用是违背代理制度宗旨的行为,不仅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也会破坏代 理制度的正常秩序。
信誉。
在选择代理人时,委托人应当对 代理人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确 保代理人具备从事相关业务的能
力和资质。
委托人可以通过查询代理人的资 质证书、业绩记录等方式,全面 了解代理人的能力和信誉,避免 选择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代理人。
明确代理权限范围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应 当明确授权范围,确保代理人 只在授权范围内行使代理权。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考点讲义(完整版)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考点讲义第一章总论【考情分析】本章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为8%,属于非重点章节,但侧重法学原理的介绍,对后续章节影响较大。
2019年本章内容调整不大,考核侧重为“法律行为、仲裁、民事诉讼”三项内容,考生须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应对案例型客观题。
本章属于纯法理性的内容,虽然是全书最枯燥的一章,但请让我们一起来努力让它变得欢乐起来,其实掌握知识本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最近三年题型题量分析题型2018年2017年2016年卷二卷一卷二卷一单选3题3分3题3分3题3分2题2分3题3分多选2题4分2题4分1题2分1题2分1题2分判断1题1分2题2分1题1分1题1分1题1分简答—————综合————1/6题2分合计6题8分7题9分5题6分4题5分5又1/6题8分第一节经济法概述知识点经济法渊源(☆)(11年单选)政权组织形式:渊源(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名称法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最高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地方××条例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办法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地方××办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非“判决书”【考题·单选题】(2011年)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D.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的渊源。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点:几种特殊的代理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点:几种特殊的代理开始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复习后,我们要充分的肯定自己,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动力,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点也要及时学习,现在的付出是完成自己人生中一个个小的阶段性目标。
有了明确的学习动力,自然就会有了学习状态,注意力也会随之而提高,事半功倍。
同时一定要劳逸结合,这样可以使自己保持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
几种特殊的代理:有效代理;滥用代理;无效代理;表见代理无权代理代理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但是实施了代理行为。
无权代理的法律规定(1)没有代理权,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点(2)超越代理权,(3)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
无权代理—效力待定1.被代理人--追认权2.任何相对人---催告权(一个月)3.善意相对人--撤销权(通知的方式)表见代理表见代理是一种无权代理,是建立在没有代理权的基础上的。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即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例:被代理人将某种有代理权的证明文件(如盖有公章的空白介绍信、盖有公章的授权委托书等)交给他人。
(★)例:被代理人对第三人表示已将代理权授予他人,而实际未授权。
例:被代理人在代理关系终止后,未采取必要的措施告知对方。
注意:表见代理下,被代理人有一定的过失,而相对人是善意的。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点也要及时学习,结合自己的复习进度,合理规划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备考时间。
针对两个科目考试重点及时查漏补缺。
对掌握不好的知识点,认真听基金从业老师的讲解,一定要把这些知识理解透彻。
勤动笔、勤动手,在做题的过程中掌握思路。
赛优教育—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知识点:代理详解

赛优教育—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知识点:代理详解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科目——代理(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1. 概念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2. 特征(二)代理的适用范围【注意】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订立遗嘱、婚姻登记、收养子女等)。
(三)代理的种类1. 委托代理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数人为同一代理事项的代理人的,应当共同行使代理权,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 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定的代理。
法定代理一般适用于被代理人是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情况。
(四)滥用代理权、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1. 滥用代理权——本质上有代理权,但是给点阳光就灿烂(1)自己代理: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2)双方代理: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项民事活动(3)恶意串通: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法律后果:(谁的过错谁承担)(1)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不得进行,但被代理人同意或追认除外。
(2)代理人和相对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相对人负连带责任。
【注意】“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恶意串通的代理行为无效。
2. 无权代理——本质上没有代理权(1)没有代理权而实施的代理(2)超越代理权实施的代理(3)代理权终止后而实施的代理法律后果:(谁的过错谁承担)(1)经被代理人追认——“被代理人”承担(2)未经追认——一般由“行为人”承担,但有特殊情况①相对人明知——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②满足表见代理条件3. 表见代理——属于广义的无权代理范围(1)概念“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使“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被代理人”应当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代理制度
【考点1】代理制度概述(★)(2015年单选题)
1.代理的特征
【解释】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1)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
(3)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提示1】行纪(寄售)不属于代理,因为行纪合同中的行纪人必须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
【提示2】由于“传递信息、居间行为”不能独立地进行意思表示,不属于代理。
【提示3】由于“代人保管物品”不涉及第三人,不属于代理。
2.代理的适用范围
依照法律规定或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如遗嘱、婚姻登记、收养子女等。
本人未亲自实施的,应当认定行为无效。
1
3.代理的种类
(1)委托代理
基于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面或口头)而发生的代理。
委托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2)法定代理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3)指定代理
按照人民法院或有权机关的指定而发生的代理。
2
【考题·单选题】在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下列行为可以由他人代理完成的是
(
)。
(2015年)
A.订立遗嘱
B.登记结婚
C.租赁房屋
D.收养子女
【答案】C
【解析】依照法律规定或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
代理,如遗嘱、婚姻登记、收养子女等。
【考点2】滥用代理权与无权代理(★★)(2009年判断题)
1.滥用代理权与无权代理界定
3
【提示1】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提示2】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4
D.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
【答案】BD
【解析】(1)代理权滥用的情形: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
(2)选项BD:属于代理权滥用;(3)选项AC:属于无权代理行为。
2.表见代理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解释1】相对人有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合同签订人持有被代理人的介绍信或盖有印章的空白合同书,使得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
(2)无权代理人此前曾被授予代理权,且代理期限尚未结束,但实施代理行为时代理权已经终止。
5
【解释2】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考题·判断题】甲公司长期委托张某向乙公司购买原材料,后因张某有过错,甲公司解除了与张某的委托关系,但并未就此事通知乙公司,后张某仍以甲公司的名义向乙公司购买原材料,甲公司应对张某该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民事责任。
()(2009年)
【答案】√
【解析】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使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被代理人应当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
本题张某属于无权代理,但由于甲公司解除了与张某的委托关系,但并未就此事通知乙公司,客观上使善意相对人乙公司有理由相信张某有代理权。
【例题·单选题】2014年3月,甲公司聘用乙为业务经理,委托其负责与丙公司的业务往来。
2015年4月,甲公司将乙解聘,但未收回乙所持盖有甲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亦未通知丙公司。
同年5月,乙以甲公司业务经理的身份,持盖有甲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
下列关于该买卖合同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同无效
B.合同有效
C.合同效力待定
D.合同可撤销
【答案】B
6
【解析】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在本题中,乙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买卖合同有效。
【考点3】代理关系的终止(★)(2013年单选题、2016年多选题)
7
8
【考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委托代理终止的法定情形是()。
(2013年)
A.代理期间届满
B.代理人辞去委托
C.被代理人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D.被代理人取消委托
【答案】C
【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1)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3)代理人死亡;(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5)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选项C是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终止的情形之一。
【考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委托代理终止的法定情形是()。
(2016年)
A.代理事务完成
B.代理人死亡
C.代理人辞去委托
D.代理期间届满
【答案】ABCD
9
代理小结
第四单元经济仲裁
10
【考点1】仲裁的基本原则(★)(2017年判断题、2018年多选题)
1.自愿原则
当事人如果采取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必须首先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仲裁组织不予受理。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合理解决纠纷原则
3.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原则
4.一裁终局原则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但是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11
【考题1·判断题】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2017年)
【答案】×
【解析】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但是,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考题2·多选题】根据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仲裁基本原则的有()。
(2018年)
A.自愿原则
B.一裁终局原则
C.公开仲裁原则
D.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原则
【答案】ABD
【解析】选项C: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
【考点2】《仲裁法》的适用范围(★★)(2014年单选题、2017年单选题)
12
13
B.农户之间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的纠纷
C.纳税企业与税务机关因纳税发生的争议
D.公司之间因买卖合同发生的纠纷
【答案】D
【解析】(1)选项AC:不能仲裁;(2)选项B:不适用《仲裁法》。
【考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仲裁法律制度适用范围的是()。
(2017年)
A.融资租赁合同纠纷
B.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C.离婚纠纷
D.行政争议
【答案】A
【解析】(1)选项B: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但专适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不属于仲裁法律制度适用范围;(2)选项C: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属于财产性纠纷,不能提请仲裁;(3)选项D: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但不能提请仲裁。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