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夏洛特烦恼》的改编看剧场IP的银幕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电影《夏洛特烦恼》的改编看剧场IP的
银幕转换
对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艺术而言,改编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当下,曾经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正以影像的形式获得意义的延伸,经典的好莱坞故事通过融入动漫游戏而再度席卷全球,广受追捧的网络小说成为音乐或漫画创作的素材来源,而在消费时代相对小众的戏剧艺术也在极速繁荣的IP改编模式中备受瞩目。
2015年国庆档,改编自同名舞台剧的小成本影片《夏洛特烦恼》在《港�濉贰毒挪阊�塔》等众多热门商业大片中脱颖而出。电影不仅连映长达62天,获得超过14亿人民币的票房,还被视为“2015年最受认可的国产电影”{1}。《夏洛特烦恼》的成功提升了国产电影市场对戏剧故事的关注热度。随后,《恶棍天使》《驴得水》《你好,疯子》等众多改编自热门话剧的电影作品也先后登上银幕。尽管这些影片均改编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的成熟话剧作品,然而,在这众多改编案例中,仅有《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等个别作品取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本文在对电影改编理论进行简要梳理与阐释的基础上,分析影片《夏洛特烦恼》改编的得失之处,并借此从内容、文化和产业角度对IP电影
的改编实践进行思考。
一、电影改编理论的发展脉络
在百余年的光影长河中,改编始终是中外电影史上常见的创作手法,而戏剧艺术因兼具叙事性和表演性,更成为电影改编的重要对象之一。在中国电影诞生早期,电影人就创作出《黑籍冤魂》{2}《一剪梅》{3}《西厢记》{4}等等改编自戏剧的电影作品;而美国好莱坞更自1920年代开始,将几乎所有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作品改编为电影,《欲望号街车》{5}《为戴茜小姐开车》{6}《心灵触洞》{7}等等奥斯卡佳作也由此诞生。
伴随着不断演进的改编实践,电影改编理论也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长期以来,“忠实性”始终是电影改编研究的关键词。其中,“力求忠实”的改编原则多产生于电影艺术诞生初期,这一观点基于新生艺术形式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内容依赖,认为作为范本的文学作品“能为电影提供复杂的人物,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小说更严谨、更精巧,银幕还不习惯做到这一点。”{8}而与相对保守的早期改编理论家相比,其后的改编研究者大多秉持原有文本与改编文本对立统一的准则,一方面承认原作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强调改编生成的媒介语境和文化语境,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忠实程度对改编创作进行划分。例如美国学者克莱・派克将改编总结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改编严格忠实于原著的“叙事”“中心思
想”“主要人物的特征”“环境气氛”和“风格”;第二种仅“保持了原作叙事结构的核心,但对它进行了明显的重新阐释,或者在某种情况下进行了重新结构”;第三种则是“把原著完全看作一种原始素材”。{9}与此相似,美国学者杰・瓦格纳也以“忠实度”为标准,总结了出“移植式”、“注释式”和“近似式”三种改编类型。{10}我国艺术理论家汪流在《电影编剧学》一书中则更细致地总结出了六种改编方式,分别为移植、节选、浓缩、取意、变通取意和复合。{11}然而,不管是克莱・派克和杰・瓦格纳的三分法,还是汪流的六分法,都以电影相对于原著的忠实程度作为划分准则。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始普及,媒介力量日益凸显。一些学者开始突破聚焦“忠实性”的改编研究范式,将改编视为一种跨媒介的内容流动。在这一理论视角下,电影改编被视为“故事从一种媒介向另一种媒介的转换”{12},而改编研究则需要建立在媒介本体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在新世纪,随着媒介融合{13}进程的迅速推进,尤其是动漫、游戏、互联网等多媒体改编实践的丰富和积累,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在传统的改编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跨媒体叙事”的概念,并将其描述为“跨媒体故事横跨多种媒体平台展现出来,其中,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14}与传统的改编研究相比,这一概念表现出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其倡导消解
中心文本,强调改编文本的多元性和异质性。其中,“跨媒体”不仅体现在“横跨多种媒体平台的内容流动”方面,还体现在“多种媒体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那些四处寻求各种娱乐体验的媒体受众的迁移行为”。{15}据此,这一概念不仅关注改编文本的变化,还关注跨媒体改编中产业形态和受众角色的变化。可以说,“跨媒介叙事”不仅是对改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也为改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当下热门的IP改编提供了有力的阐释角度和理论支撑。
就影片《夏洛特烦恼》而言,在改编过程中,电影一方面忠实地保留了话剧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人物;另一方面也有意识地发挥电影的艺术特性,注重对“电影本性”和“戏剧本性”进行区分。与此同时,作为“互联网+”�r代的传媒艺术产物,电影同样带有一定的“跨媒体叙事”特点,对当下繁荣的IP改编产业具有启示意义。
二、《夏洛特烦恼》电影改编的得失
话剧的电影改编不仅意味着将故事内容从剧场再现到银幕,或将原本受制于舞台的表演空间无限扩大,更重要的是将戏剧思维转为电影思维。对于长期从事舞台剧创作的导演闫非和彭大魔来说,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创作思维的转换。倘若将《夏洛特烦恼》的话剧版本和电影版本进行对比,会发现电影既继承了话剧作品的故事内核以及主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也依据电影的媒介性,在情节设置、叙事手
段等方面做出删节或改动。
1. 情节选取与叙事手法
电影和话剧版本的《夏洛特烦恼》拥有相似主题。两部作品都通过讲述小城青年夏洛的时空旅行而追忆一代人的成长经历、表现真挚情谊与平凡生活的可贵之处。与话剧版本相比,电影版《夏洛特烦恼》的时长更短、叙事节奏更快。在剧情方面,电影《夏洛特烦恼》移植了话剧版本的绝大部分情节,仅舍弃话剧版本中开家长会、海边游乐、众人探病等少数为增强喜剧效果或讽刺意义而设立的情节,使得电影故事脉络更加清晰、剧情也更为集中。
在叙事结构方面,话剧和电影都采用了插叙手法。囿于极其有限的表演空间,话剧《夏洛特烦恼》严格依循着“现实――梦境――现实”的叙事顺序。而电影版《夏洛特烦恼》则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影视语言的叙事特性,建立了更为复杂的叙事结构:影片情节不仅在真实与虚幻中切换,也在往事与现状中穿梭。例如,在表现袁华坐在夏洛豪宅里回忆冬梅和陈凯的往事时,电影画面折回到中学时代两人在小树林的场景;冬梅在夏洛病床前唱歌时,画面又切回二人少年时代,展现旧日的美好时光等等。叙事在时空间的自由跳跃,不仅彻底解放了电影的表现空间,同时,也通过现实与梦境、过往与当下的对比呼应,细腻地表现了人物情感和际遇的变化,增强了影片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