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谐 治理黄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水和谐治理黄河

信息管理学院司念鹏 2008302490037

摘要:黄河下游治理应树立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理念,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水的和谐、水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水的和谐关系就是要转变观念、加强水资源流域管理和科学技术研究;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就是要解决生态系统及资源的良性循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以人为本,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等。

关键词:资源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黄河是中华的母亲,母亲的胸怀是宽广的,母亲的情感是深厚的,母亲的乳汁是甘甜的——那一道道蜿蜒前行的湾,连成一条条长的飘带,把一片片沙漠、一座座青山、一条条平川紧紧地系在一起,构筑成一条上万里长的中华血脉。她从青海进入甘肃,七扭八拐的绕兰州、银川——由北朝南,自西向东,神奇般地从山东与河北交界地流入渤海。

它以多泥沙,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从明代潘季驯开始,数百年来,人们对黄河泥沙的治理不断地进行理论探讨和具体的实践。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发展水利事业、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

一、处理好人与水的和谐关系

“黄河宁,天下安”。黄河的安危始终是关系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大事由于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历史上黄河洪水泛滥,一直以害河闻名于世,黄河大堤屡次决口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与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谐社会主张人类在发展中充分尊重自然,在观念上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因此,黄河下游治理要树立人与水的和谐发展理念,人类既要对水资源取之有道,又要保护好水资源。应“从河流的主宰者转变为河流共同体的捍卫者,在开发利用河流的活动中,只有顺应河流自身的规律,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在黄河下游治理工作中还有一些不和谐因素。如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了67%,远远超过了国际上不超过40%的水平,造成了下游严重缺水甚至断流。因此,黄河下游治理必须探索人水和谐相处的途径。

欲人水和谐相处,就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黄河下游水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问题很多。各地区、各部门、不同利益集团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当代与未来、水资源与其他资源等的关系。不能只顾自身利益、眼前利益和当代利益,决不可损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用损害水资源来换取经济和社会指标的增长,要用“量水而行”原则指导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在用水秩序上应先安排生活、生态、水环境用水,然后再安排经济活动用水。

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揭示水及河流的自然规律。人与水和谐相处需要解决很多不和谐的问题,这就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只有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在揭示了水及河流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人类才能遵循这些规律,并能与之和谐相处。

二、注重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黄河下游治理不应该只满足眼前,应最大限度的着眼于将来,着眼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黄河下游治理方略应该以建立人与河流和谐关系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正确处理发展与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解决水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通过小浪底水库的调度,平水期要维持河道基流,保证河口地区及沿河的生态需水,合理配置沿黄生产和生活用水。下游各地区用水不能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要做到量水而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发展,必须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

在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黄河下游治理开发应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原则;把防洪作为黄河治理开发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把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摆到突出的位置,把水±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黄河的一项根本措施。

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以人为本、转变观念,严格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办事。要采取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大力提高黄河下游社会的水安全意识,形成爱水、节水、保水的良好社会环境。要以人水和谐的新理念统领整个治水工作,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治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通过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统筹解决各种水问题;通过合理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等,基本满足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的需求;通过规范和调节人类水事行为,彻底制止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破坏和掠夺性开发行为,提高经济社会抗御水旱灾害风险的能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关系的两重性,决定了人类生存面临着一个很难解决的悖论:人不改造自然就不能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就不能生存;但是,人改造自然界又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而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改造自然也会造成人类无法继续生存”。要解决这一生存悖论,就不能再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对自然“异化”改造和征服的老路,而要探寻新的发展之路。循环经济就是旨在解决这一生存悖论的现实选择。

要在黄河下游火力发展循环经济,就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规定其交易和补偿规制。将发展循环经济政策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并与其它致策相配套,使循环经济逐步达到规范化、法制化、普遍化、经常化。同时,黄河下游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从全局出发,按照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状况来科学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布局。在缺水地区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并压缩耗水量大、效益低的行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鼓励火电、纺织、石油化工、造纸、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向水资源丰富地区或沿海地区转移。减少水稻等大耗水农作物种植比重,加强农作物品种改良,发展雨热同期成积极培育耐旱的优质高效农作物品种。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滁论证和行业用水定额取水管理。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制定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调整与水资源条件和供应不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与水资源配置相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