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复习知识点
继电保护知识点
![继电保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52aaa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1.png)
第1章1、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什么?答:当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从电力系统切除,以保证其余部分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受损害。
当被保护元件发生异常运行状态时,经一定延时动作于信号,以使值班人员采取措施。
2、继电保护按反应故障和按其功用的不同可分为哪些类型?答:(1)按反应故障可分为:相间短路保护,接地短路保护,匝间短路保护,失磁保护等。
(2)按其功用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
3、何谓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答:(1)能反应整个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以最短延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主保护。
(2)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于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3)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不足而增设的比较简单的保护称为辅助保护。
4、继电保护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答: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第2章5、何谓电流互感器10%误差特性曲线?答:10%误差曲线是指电流误差10%,角度误差不超过7°时,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倍数和允许负荷阻抗之间的关系曲线。
6、怎样用10%误差曲线校验电流互感器?答:(1)根据接线方式,确定负荷阻抗计算;(2)根据保护装置类型和相应的一次电流最大值,计算电流倍数;(3)由已知的10%曲线,查出允许负荷阻抗;(4)按允许负荷阻抗与计算阻抗比较,计算值应小于允许值,否则应采用措施,使之满足要求。
7、保护装置常用的变换器有什么作用?答:(1)按保护的要求进行电气量的变换与综合;(2)将保护设备的强电二次回路与保护的弱电回路隔离;(3)在变换器中设立屏蔽层,提高保护抗干扰能力;(4)用于定值调整。
8、用哪些方法可以调整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定值?答:调整动作电流可采用:(1)改变线圈连接方式;(2)改变弹簧反作用力;(3)改变舌片起始位置。
9、信号继电器有何作用?答:装置动作的信号指示并接通声光信号回路。
10、微机保护硬件由哪些部分组成?答:一般由:模拟量输入系统;微机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人机对话接口回路和电源五部分组成。
继电保护复习资料
![继电保护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38fd428482fb4daa58d4be5.png)
一、继电保护的任务:(1)、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给控制主设备(如输电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等)的断路器发出跳闸信号,将发生故障的主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保证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2)、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发出信号,运行人员根据继电保护发出的信号对不正常的工作状态进行处理,防止不正常工作状态发展成故障而造成事故。
二、继电保护的四项基本要求:选择性、迅速性、灵敏性、可靠性。
三、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
四、动合触点:也叫常开触点。
指线圈不带电或带电不足时触点处于断开状态的这一类触点。
反之带上足够大电时该触点就闭合。
动断触点:也叫常闭触点。
指线圈不带电或带电不足时触点处于闭合状态的这一类触点。
反之带上足够大电时该触点就断开。
五、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Ⅲ段保护)就是后备保护。
后备保护分为远后备、近后备两种方式。
近后备是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实现的后备保护。
远后备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
六、电流互感器(TA )减极性原则:一次侧电流从极性端流入,则二次侧电流从极性端流出。
七、电量变换。
将互感器二次侧电压(额定 100V)、电流(额定5A 或1A),转换成弱电压,以适应弱电元件的要求。
电压变换器(UV):将TV 二次值进一步变成小电压。
电流变换器(UA):将TA 二次值进一步变成小电压。
电抗变换器(UX):将TA 二次值进一步变成小电压。
八、电流继电器:①动作电流:使电流继电器刚好动作的最小电流值,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记作 ②返回电流:使电流继电器刚好返回的最大电流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记作③返回系数:返回系数越大,灵敏度越高,一般为0.85~0.9④动作电流的调整方法:a.改变继电器线圈的连接:同一刻度下,并联时的动作电流为串联时的2倍。
继电保护复习资料
![继电保护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aef4e687fd5360cba1adb6d.png)
1. 继电保护装置是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状态时能自动、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设备或发出告警信号的一种专门的反事故用自动装置。
2.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三部分组成。
3.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拒动,不应动作时不误动。
4.所谓灵敏性是指对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的反应能力。
5.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故障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发出信号。
6.继电器的返回参数与动作参数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7. 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8. 过电流方向保护是在过电流保护的基础上,加装一个方向元件而组成的装置。
9.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K要求。
sen11.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是按阶梯原则来选择的。
12.电流速断保护定值不能保证选择性时,则电流速断保护要误动作,需要加装方向元件。
13.按阶梯时限原则整定的过电流保护,越靠近电源侧,短路电流越大,动作时限越长。
14. 微机保护装置的功能特性主要是由软件决定的。
15. 对1kV及以上的架空线路和电缆与架空线的混合线路,当其上有断路器时,就应装设自动重回闸。
16. 变压器的主保护通常采用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
17. 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的—种保护。
18.在距离保护的Ⅰ、Ⅱ段整定计算中乘以一个小于1的可靠系数,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
19.断路器失灵保护属于近后备保护。
20.数字式保护装置中适合存放保护定值的是存储器芯片。
21. 对于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相间短路,要求容量在1MW以上的发电机,应装纵差动保护。
22. 电流保护I段的灵敏系数通常用保护范围来衡量,其保护范围越长表明保护越灵敏。
23.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通常伴有电流增大,电压电压降低,以及电流与电压间相位改变等现象。
24.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四项基本要求是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
继电保护复习知识点
![继电保护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05cb54714791711cc79179a.png)
2、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是:接线组别一致、短路比一致、额定电压一致。
3、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利用对称分量可以将电流分为:正序分量、负序分量、零序分量。
4、运行中应特别注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能断线(开路);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能短路。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三相短路2、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不接地方式3、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是后备保护4、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性摆动5、所谓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潜动,是指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动作现象。
6、继电保护后备保护逐级配合是指时间和灵敏度均配合7、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或断开线路等大的扰动后仍能保持同步稳定运行,我们称之为系统暂态稳定2、若规定功率正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区内故障时两侧功率方向相同,均与正方向一致3、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是后备保护4、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性摆动6、零序电流保护的逐级配合是指零序电流定值的灵敏度和动作时间都要相互配合。
7、母线电压不能过高或过低,允许范围一般是±10%8、使电流速断保护有最小保护范围的运行方式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9、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小于110、发电机横差保护的作用是保护定子绕组匝间短路7、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电流一般为1A 、5A 。
电力系统不允许长期非全相运行,为了防止断路器一相断开后长时间非全相运行,应采取措施断开三相,并保证选择性,其措施是装设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9、单侧电源线路的自动重合闸必须在故障切除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允许发出重合闸脉冲,这是因为故障点去游离10、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对综合重合闸的动作描述正确的是跳开单相,然后进行单相重合,重合不成功则跳开三相而不再重合11、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内部故障的主保护12、若规定功率正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区内故障时两侧功率方向相同,均与正方向一致13、当中性点采用经装设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后,如果接地故障时所提供的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总和,则其补偿方式为过补偿方式5、三段式电流保护中,III 段灵敏度最高,I 段灵敏度最低。
继电保护总复习
![继电保护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0cfb2e3360cba1aa811daf0.png)
继电保护的原理
• “区分”电力系统的三种状态 • “甄别”出发生故障和出现异常的元件 • 做出反应:跳闸或发信号
利用测量量的差异,可构成不同原理的保护:
• 过电流保护 • 低电压保护 • 距离保护 • 序分量保护 • 差动保护 • 非电量保护
对继 电保 护的 要求
• 可靠性 • 安全性 • 信赖性
继电保护总复习
1. 绪论
电力系统 的不正常 工作状态
• 过负荷 • 低频、高频 • 过电压 • 系统振荡
电力系统 故障状态
• 短路 • 三相短路 • 两相短路 • 两相接地短路 • 单相接地短路
• 断线
继电保护的作用
•1. 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 除,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 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力元件的不正常运行 状态,继电保护装置发报警信 号或延时跳闸。
• 测量阻抗的概念
– 与短路点距离的关系 – 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的选取
• 距离保护的构成
– 启动部分 – 测量部分 – 振荡闭锁部分 – 电压回路断线部分 – 配合逻辑部分 – 出口部分
阻抗继电器
• 为什么动作特性是一个区域?
• 常用的动作特性
– 全阻抗圆 – 方向圆 – 偏移圆 – 直线特性 – 多边形特性
• 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一致 • 带负荷调分接头 • 互感器传变误差 • 励磁涌流
– 带制动特性的差动
8. 母线保护
• 装设母线保护的原则
– 利用其它元件的保护来切除故障母线 – 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
• 母线差动保护属于横保护
9. 数字式继电保护技术基础
• 硬件构成
– 数据采集单元(模拟输入); – 数据处理单元(CPU、储存器、定时器/计数器、控制
继电保护知识重点
![继电保护知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134e5d3c1ec5da50e27021.png)
继电保护知识重点第一章绪论1. 继电保护装置是什么?其基本任务是什么?答: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者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基本任务是: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2.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答: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基本组成元件——继电器(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 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测量部分:测量被保护设备相应的电气量,并与整定值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启动保护。
逻辑部分:根据各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等判断被保护设备的工作状态。
执行部分:完成保护所承担的任务,如跳闸、发告警信号等。
3. 试述对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要求的内容: 答:选择性:※ 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 主保护:正常情况下,有选择性切除故障· 但存在主保护不能够隔离故障元件的可能性,如断路器拒动 ※ 后备保护:主保护不能切除故障时起作用· 远后备:在远处(变电站)实现,性能比较完善,但其动作将扩大停电范围。
· 近后备:在主保护安装处实现,要同时装设必要的断路器失灵保护。
速动性:※ 力求保护装置能够迅速动作切除故障 ● 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 暂态稳定等面积定则极限切除时间 · 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 ● 减轻对设备、用户的损害※ 对继电保护的速动性,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要求(工程实际的考虑) ● 切除故障时间:保护装置动作时间+断路器动作时间。
·快速保护动作时间:0.01~0.04s · 断路器动作时间:0.02~0.06s 灵敏性: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继电保护基础精选全文
![继电保护基础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4684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3.png)
单位长度的线 路正序阻抗
系统的次 暂态电势
最大、小运方下 的系统电抗
21
说明: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最大保护范围 l p.max 小于线路L1的全长。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 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
满足灵敏度要求的保护范围为:最大运行方式下, 三相短路时,m≥50%;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 路时,m≥15~20%。
故障不可避免,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电力工作 者的任务就是避免电力故障酿成事故。
基本任务: 反应电力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
据运行维护条件动作于信号或跳闸。 2
第一节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1、继电保护装置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必须迅速而 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以免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 设备损坏。完成这一功能的保护装置称为继电保护装 置
第七章 继电保护基础
•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 单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 电网的接地保护 • 电力系统的主设备保护 • 10kV配电系统的保护 • 工厂供电系统的保护 • 民用建筑配电系统的保护
1
第一节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继电保护的作用 故障不可避免: 自然因素:雷击,冰灾,台风,地震 设备制造因素:设计,工艺,材料 人为因素:误操作,管理不当
2)但由于它在相邻线路上的动作范围只是线路的 一部分,不能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远后备)。
3)因此还需要装设一套过电流保护(电流III段) 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以及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29
三、定时限过流保护(过电流或电流III段)
1、基本原理
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正常运行) 来整定,并以时限来保证动作选择性。
I III op1
继电保护重点复习知识
![继电保护重点复习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50c1ee7f8c75fbfc77db21f.png)
绪论 (补充)1. 继电保护的概念:继电保护装置是指装设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上,能在指定区域快速准确地对电气元件发生的各种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作出反应,并按规定时限内动作,使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反事故自动装置。
2.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和作用:任务:切除故障 ,针对不正常运行状态报警,快速恢复供电 作用:把故障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预防故障的发生。
3. 继电保护的组成:继电保护装置可视为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4. 在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相对于正常运行状态要发生很大变化 a. 电流明显增大:在短路点与电源间直接联系的电气元件上的电流会增大b. 电压明显降低:故障相的相电压或相间电压会下降,而且离故障点愈近,下降愈多,甚至降为零c. 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角会发生变化d. 测量阻抗会发生变化:测量阻抗为测量点电压与电流相量的比值e. 电气元件流入与流出电流关系发生变化f. 出现负序和零序分量:正常运行时,系统中只存在正序分量,但发生不对称故障时会产生负序和零序分量5.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原 理: 测量电流大小,反应电流超过整定值而动作的继电器,作为测量或起动元件。
动作条件: 动作电流: 能够满足上式,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
返回条件: 继电器动作后,当IJ 减小时,继电器在弹簧作用下要返回。
为使继电器返回 返回电流: 满足上述条件,使继电器返回原位 的最大电流值。
返回系数:返回电流与起动电流的比值。
返回系数越大,则保护装置的灵敏度越高,但过大的返回系数会使继电器触点闭合不够可靠。
6. 电流互感器作用:电流互感器(TA )就是把大电流按比例降到可以用仪表直接测量的数值,以便用仪表直接测量,并作为各种继电保护的信号源。
一次大电流变换为二次小电流(额定值为5A 或1A);隔离作用。
(一次绕组和高压回路串联,应特别注意防止二次绕组开路,TA 二次回路必须有一点直接接地,但仅一点接地。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093ba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e.png)
1 .变压器故障和异常运行的类型: 答:变压器故障可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变压器的内
部故障又可分为油箱内和油箱外故障两种。油箱内的故障包 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损等。 对变压器来讲,这些故障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油箱内部故 障时产生的电弧将引起绝缘物质的剧烈气化,从而可能引起 爆炸,因此这些故障应该尽快切除。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 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短路。此外,还有由于变压器外部相 间短路引起的过流,以及由于变压器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 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变压器突然甩负荷或切空载长线路时 变压器的过励磁等。变压器的异常运行状态主要有过负荷和 油面降低以及油位过高等。
源,则流过TA1和TA2一、二次侧电流方向如图(b)所示,于是I1和I2按同一
方向流过继电器KD线圈即I=I1+I2使KD动作,瞬时跳开QSl和QS2。如果只
有母线I有电源,当保护范围内部有故障(知kl点)时,I2=o,故I=I如图(c),
此时继电器KD仍能可靠动作。
5、变压器气体保护的基本原理: 气体保护是变压器的主要保护,能有效地反
3、一条线路有两套微机保护,线路投单相重 合闸方式,两套微机保护重合闸应如何使用?
两套微机重合闸的选择开关切在单重的位
置,合闸出口连接片只投一套。如果将两套 重合闸出口连接片都投入,可能造成断路器 短时内两次重合。
谢谢观看!
4.什么是距离保护? 所谓距离保护是利用阻抗元件来反映短路
故障点距离的保护装置。阻抗元件反映接入 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即反映短路故障 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因线路阻抗与距 离成正比,所以叫做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 5.什么叫差动保护? 通过测量被保护设备或被保护线路两端的 电流大小和相位构成的保护。
继电保护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继电保护需要掌握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5ac455804d2b160b4ec078.png)
第一章
1、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2、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3、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主保护、后备保护(远后备、近后备)的概念。
第二章
1、互感器(TA、TY)的概念及作用。
2、变换器(UV、UA、UX)的概念及作用。
3、对称分量虑过器的概念。
如何实现零序、正序、负序电流(电压)虑过器。
4、继电器的继电特性是什么?
5、简述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
第三章
1、三段式电流保护(单侧、双侧)的组成、优缺点、整定原则及计算。
2、单侧电流保护接线方式。
3、方向电流保护接线方式。
4、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的分布特点。
5、接地电流电压保护。
第四章
1、距离保护的概念及构成。
2、各种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和动作方程。
3、阻抗继电其的接线方式。
4、距离保护的整定原则及计算。
继电保护知识点
![继电保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56f1634b73f242336c5f72.png)
1.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分为正常工作状态、不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
2.继电保护的作用• 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 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3.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找出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系统中电气量或非电气量的变化特征。
装置: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4. 影响短路电流的大小的因素:(1)故障类型(2)运行方式(3)故障位置5.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在保证可靠性和选择性的前提下,强调灵敏性,力争速动性。
选择性——让最靠近短路点断路器跳闸。
速动性——尽量快。
灵敏性——有足够的故障反应能力。
可靠性——不误动、不拒动。
6.电网的方向性电流保护:解决方法: 加装方向元件,规定功率为正方向时保护动作;而功率为反方向时保护不动作。
可以利用功率方向继电器来判别方向。
跳闸条件:① 短路电流大于整定值② 短路功率方向为正。
原则:动作延时最长的且仅有一个,其他的加方向元件;动作延时最长的不止一个,所有的都加7.两种接线方式性能分析:(1)各种相间短路:相同之处: 两种接线方式均能正确反应;不同之处:动作的继电器个数不同。
(2)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三相星形: 可反应各相的接地短路;两相星形:不能反应B相接地短路。
(3)△侧故障,滞后相电流2倍大;Y故障超前相电流2倍大解决方法:为了提高灵敏度,采用两相三继电器接线方式8.什么是90︒接线?采用90°接线方式的优缺点指系统三相对称且功率因数cosφ=1时,Ir超前Ur 90︒的接线方式优点:① 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因为继电器加入的是非故障的相间电压,其值很高;② 对线路上各种相间故障都能保证动作的方向性。
缺点:正方向出口处三相金属性短路时仍有死区。
9.对零序电流保护的评价优点:1.零序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高2.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要小3.不受系统振荡和过负荷的影响4.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没有电压死区5.简单、可靠缺点:1.对短线路或运行方式变化很大时,保护往往不能满足要求2.单相重合闸的过程中可能误动3.当采用自耦变压器联系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时,将使保护的整定配合复杂化,且将增大第III段保护的动作时间10. 距离保护的作用原理: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全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全](https://img.taocdn.com/s3/m/25e4821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a.png)
工作原理: i ik ik N
2024/10/18
58
微机保护硬件系统
2024/10/18
59
各组成部分作用
数据采集系统的作用: 完成输入信号的预处理工 作。即对取自被保护元件的连续模拟信号进行
必要的处理并将其变成离散信号,最后转换成 数字信号,输入给微处理机。
CPU 主 系 统 的 作 用 : 由 微 处 理 器 执 行 存 放 在 EPROM 中 的 程 序 , 对 由 数 据 采 集 系 统 输 入 至 RAM区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完成各种 继电保护的功能。
U1
1 3
•
(U
a
•
aUb
a2
•
U
c)
•
U2
1 3
•
(U
a
a
2
•
Ub
•
aU c)
•
U
0
1 3
•
(U
••
a Ub U
c)
a e j1200
2024/10/18
30
三组对称分量的相量图
•
U a1
•
U a2
•
••
U a0 U b0U c0
•
U c1
•
U b1
•
U b2
•
U c2
2024/10/18
31
对称分量滤过器
可靠性是指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 生了它应该反应的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 靠地动作;而在不属于该保护动作的其他 任何情况下,则不应该动作。
2024/10/18
13
复习思考题
1-2 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其任务是什么? 1-3 举例说明继电保护选择性的概念。 1-4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3621f2310661ed9ad51f367.png)
继电保护知识学习一、名词解释:1、短路:指线路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短接,以及电机或变压器同一相绕组不同线匝之间的短接。
2、短路故障的危害:(1)、短路点通过短路电流将形成电弧,可能烧毁故障设备。
(2)、短路电流可达几倍至几十倍,其热效应和电动机效应,可能使短路回路内的电气设备遭受破坏或损伤。
(3)、短路时部分电力系统的电压大幅度下降,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受破坏,严重时可能造成电压崩溃,引起大面积停电。
(4)、短路故障可能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遭到破坏,产生振荡,甚至造成系统瓦解。
(5)、接地短路时出现的零序分量电流,对附近的通讯线路及铁路自动信号系统产生干扰。
5、继电保护的分类:(1)、按反应故障的不同,可分为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失磁保护等。
(2)、按其功用不同可分为主保护、辅助保护和后备保护。
(3)、按被保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母线保护。
(4)、按继电保护所反应的物理量不同,可分为电流保护、电压保护、方向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高频保护、瓦斯保护等。
6、过流保护: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元件通过短路电流,其数值大大超过正常运行时的负荷电流,利用短路时电流增大这个条件构成的保护,称为过流保护。
7、低电压保护: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的另一特征是电压降低,越接近故障点电压降得越多,这种反应故障时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保护,成为低电压保护。
8、主保护:指能按要求的速度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范围内的某种短路故障的继电保护。
9、辅助保护:辅助保护一般用于弥补主保护某些性能的不足而设置的保护,如用作加速切除线路首端故障的电流速断保护就是一种辅助保护。
10、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起作用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有远后备和近后备两种方式。
它与主保护的关系如下:当线路XL-2发生短路故障而线路XL-2的保护2或断路器2DL拒动时,线路XL-1的保护动作,跳开1DL将短路故障切除,这种后备作用方式称为远后备。
继电保护知识点
![继电保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5c4f522cfc789eb172dc8c8.png)
知识点 1.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等。
2.继电保护装置: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与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
3.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4.整套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组成。
5.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6.(1)选择性要求:由距故障点最近的保护装置动作,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2)速动性要求: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情况下工作的时间,以及缩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3)灵敏性要求: 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任何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在事先规定的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度电阻,都能敏锐感觉,正确反应。
(4)可靠性要77在该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任何其他该保护装置不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
7.无论起动和返回,继电器的动作都是明确干脆的,它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位置,这种特性称之为“继电特性”。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可靠动作,其动作特性要有明确的“继电特性”。
8. 对每一套保护装置来讲,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方式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而短路电流最小的方式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
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阻抗最小(m in .s s Z Z =),最小运行方式下系统阻抗最大(max .s s Z Z =)。
9. 速断保护对被保护线路内部故障的反应能力(即灵敏性),只能用保护范围的大小来衡量。
继电保护知识要点
![继电保护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94be8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7.png)
继电保护知识要点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要求:了解有哪三种状态,各种状态得特征正常状态:等式与不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不正常运行状态:所有得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得不等式约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就是故障得工作状态故障状态:电力系统得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故障.2、故障得危害要求:(了解,故障分析中学过)①过短路点得很大短路电流与所燃起得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②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与电动力作用,会使其得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③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得电压大大降低,使大量得电力用户得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
?④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列运行得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
3、继电保护定义及作用(或任务)要求:知道定义,明确作用.定义:继电保护就是继电保护技术与继电保护装置得总称基本任务:①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②反应电气元件得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4、继电保护装置得构成及各部分得作用要求:构成三部分,哪三部分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
5、对继电保护得基本要求,“四性”得含义要求:知道有哪四性,各性得含义选择性: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速动性:就是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
灵敏性:在规定得保护范围内,对故障情况得反应能力。
可靠性:在保护装置规定得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得故障时,应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动;而在任何其她不该动作得情况下,应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作。
6、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得概念要求:什么就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主保护: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得故障得保护装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知识点总结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11ca1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c.png)
第一章、绪论1、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概念及对应三种状态:正常(电力系统以足够的电功率满足符合对电能的需求等)不正常(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还未形成故障,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的情况)故障(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故障)2、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目的:通过自动和人工的控制,使电力系统尽快摆脱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能够长时间的在正常状态下运行.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和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4、事故: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停电或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允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损坏的事件。
5、故障: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
6、继电保护装置: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7、保护基本任务: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障其它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8、保护装置构成及作用:测量比较元件(用于测量通过被保护电力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其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给出“是”“非”“0”“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启动)、逻辑判断元件(根据测量比较元件输出逻辑信号的性质、先后顺序、持续时间等,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该使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不动作,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执行输出元件(根据逻辑判断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9、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要求: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最根本要求;不拒动,不误动);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10、保护区件重叠:为了保证任意处的故障都置于保护区内。
继电保护复习重点总结
![继电保护复习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1e1ecf4028915f804dc237.png)
第一章1.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是对继电保护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所谓安全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不需要它动作时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作。
所谓信赖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绝动作。
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速动性是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短路电流、低电压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第二章2. 过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动作电流: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动作电流I op 。
返回电流:能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I re 。
返回系数:返回系数是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即opre I I re K 3.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最大运行方式:对继电保护而言,在相同地点发生相同类型的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电流最大,称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对应的系统等值阻抗最小, Zs =Zs.min ;最小运行方式:对继电保护而言,在相同地点发生相同类型的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电流最小,称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对应的系统等值阻抗最小, Zs =Zs.max 。
4. 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包括动作电流、动作时限、灵敏度校验):5. 三段式电流保护如何保证选择性:电流速断(Ⅰ断):依靠整定值保证选择性;限时电流速断(Ⅱ断):依靠动作时限和动作值共同保证选择性;定时限过电流保护(Ⅲ断):依靠动作电流、动作时限、灵敏系数三者相配合保证选择性。
6. 相间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和各种接线方式的应用场合:相间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分为三相星形接线、两相星形接线。
继电保护复习重点
![继电保护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00b3826529647d27285216.png)
继电保护复习大纲一、继电保护的四个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选择性: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是指电力系统中有故障时,应有距故障点最近的保护装置动作,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是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速动性:快速地切除故障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情况下工作的时间,以及缩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灵敏性:继电的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任何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可靠性: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在该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任何其他该保护装置不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
二、短路:电力系统的相和相之间、相与地之间发生通路的情况。
三、如何理解这些要求 p4继电器:是一种能反应一个弱信号的变化而突然动作,闭合或断开其接点以控制一个较大功率的电路或设备的器件。
三段式电流保护:优点: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也能够满足快速切除故障要求。
缺点:部分线路带延迟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三段式电流保护是如何整定的p42对阻抗继电器接线有什么要求:P102加入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应满足以下要求;(1)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应正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对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应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分布电容的影响以满足这一要求;(2)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应与故障类型无关,也就是保护范围不随故障类型而变化。
分析影响距离保护的正确工作的因素及消除方法:P139影响因素1:过渡电阻。
消除方法:(1)采用能容许较大的过渡电阻而不致拒动的阻抗继电器,可防止过渡电阻对继电器工作的影响。
(2)利用所谓瞬时测量回路来固定阻抗继电器的动作。
影响因素2:电力系统振荡。
消除方法:(1)利用短路时出现的负序和零序分量开放保护。
(2)利用短路时负序和零序分量的突变量起动振荡闭锁回路。
继电保护基本理论知识
![继电保护基本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93b111e227916888486d7ef.png)
一、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1.3.7按保护的作用分类
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 • 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 择地切除所保护范围内的故障。
• 后备保护指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所保护范围内 故障的保护装置,可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远后 备保护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近后备保护 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当主保护拒动 时),或者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当断路器拒动时, 只动作于母联断路器和母线分段断路器)。 • 辅助保护是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 后备保护退出运行时所增设的简单保护。
电动型
静态型
3 1970s后期以来
机电型
2 1940s~1990s
2
数字化、智能化
1 1890s~1960s 1 无触点化、小型化 低功耗
一、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1.5继电保护名词解析
• 系统最小运行方式:系统在该方式下运行时,具有最大的 短路阻抗,发生短路后产生的短路电流最小的一种运行方 式。 •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系统在该方式下运行时,具有最小的 短路阻抗值,发生短路后产生的短路电流最大的一种运行 方式。 •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不直接接地系统。 • 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一、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1.3继电保护分类 1.3.1按反应的电网运行状态分类
• 反应故障(包括短路和断线)状态,保护动作于相应断路 器跳闸; • 反应不正常运行状态(如过负荷等),保护动作于告警信 号。
1.3.2按保护对象分类 :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发电机
保护、母线保护等。
1.3.3按判据特征物理量分类: 电流保护、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复习
![继电保护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18660c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3.png)
继电保护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组成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元件、逻辑元件和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1 测量元件作用: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物理量如电流、电压、阻抗、功率方向等,并与已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给出“是”、“非”、“大于”、“不大于”等具有“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启动;2 逻辑元件作用:根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输出的逻辑状态、出现的顺序或它们的组合,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布尔逻辑及时序逻辑工作,最后确定是否应跳闸或发信号,并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元件;逻辑回路有:或、与、非、延时启动、延时返回、记忆等;3 执行元件作用;根据逻辑元件传送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如:故障时→跳闸;不正常运行时→发信号;正常运行时→不动作;二、分类1 按被保护的对象分类: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母线保护等;2 按保护原理分类: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零序保护等;3 按保护所反应故障类型分类:相间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匝间短路保护、断线保护、失步保护、失磁保护及过励磁保护等;4 按构成继电保护装置的继电器原理分类:机电型保护如电磁型保护和感应型保护、整流型保护、晶体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等;5 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又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①远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②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后备的保护;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近后备保护;辅助保护: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三、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即保护的四性; (1) 选择性在发生故障时,应由距故障点最近的保护动作,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距故障点最近的保护拒动时后备保护动作,后备保护分远后备在主保护安装处以外的远处和近后备在主保护安装处;当k3点短路时,保护6动→跳6DL,母线D 停电,有选择性;保护6不动或6DL 不跳,保护5动→跳5DL,母线B 、D 停电,也有选择性,保护6是保护5的远后备;若保护6和6DL 正确动作于跳闸,保护5动→跳5DL,则保护5为误动,或称保护5越级跳闸保护5失去选择性当k2点短路时,保护5动→跳5DL,母线C 、D 停电,也有选择性;当k1点短路时,保护1、2动→跳1DL 、2DL,切线路AB,母线B 、C 由另一条并列的非故障线路连接,不停电,有选择性;小结:选择性就是故障点在区内就动作,在区外不动作;当主保护未动作时,由近后备或远后备切除故障,使停电面积最小;因远后备保护比较完善对保护装置拒动、DL 拒动、二次回路和直流电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绝动作均起后备作用且实现简单、经济,应优先采用;但远后备保护切除故障的时间较长;在高压电网中,应加强主保护;2 速动性:在发生故障时,应力求保护装置能迅速切除故障;快速切除故障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缩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防止大电流流过非故障设备引起损坏等;保护的动作速度应尽可能快速;快速切除故障的好处: 1提高系统稳定性;2减少用户在低电压下的动作时间;3减少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故障切除时间包括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之和:bh dl t t t =+t -故障总切除时间,t bh -保护动作时间,t DL -断路器动作时间; 快速保护 ,最快 ,一般保护 ,最快 ; (3) 灵敏性通常,灵敏性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并表示为K lm;对反应于数值上升而动作的过量保护如电流保护对反应于数值下降而动作的欠量保护如低电压保护其中故障参数的最小、最大计算值是根据实际可能的最不利运行方式、故障类型和短路点位置来计算的;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400-91中,也对各类保护的灵敏系数K lm的要求都作了具体规定;4可靠性要求保护装置在应该动作时可靠动作;在不应该动作时不应误动,即既不应该拒动也不应该误动;影响可靠性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内在的:装置本身的质量,包括元件好坏、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制造工艺水平、内外接线简明,触点多少等;外在的:运行维护水平、安装调试是否正确;上述四个基本要求是设计、分析研究继电保护的基础,也是贯穿全课程的一个基本线索;在它们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条件下统一的一面;四、发展:原理随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1从保护原理看过电流保护1901年、最早熔断器1908年、电流差动保护、方向性电流保护1910年, 距离保护50年代、高频保护70年代诞生、50年代有设想、微波保护、行波保护、光纤保护2从构成保护装置的元件看机电型 20世纪50年代电子型60年代末提出、电磁型、感应型1901年、电动型晶体管70年代后半期集成电路微机型80年代第二章 继电器一、电磁型继电器22122Ke I M K K φδ==式中,212,,,,,e K M I K K φδ 分别是电磁转矩、气隙磁通、线圈电流、气隙长度和两比例系数;非线性方程1312()th th M M K δδ=+-式中,1123,,,,th th M M K δδ分别是弹簧反力矩、弹簧反力矩的初力矩,气隙的初始和终止的长度,比例系数;线性方程继电器动作条件:e thf M M M ≥+式中,,,e th f M M M 为电磁转矩、弹簧反力矩、摩擦力矩;2.221K actact I M K δ=式中,.12,,,act K act M I K δ分别为启动力矩、动作电流、气隙初始长度和比例系数; 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条件:e thf M M M ≤+式中,,,e th f M M M 为电磁转矩、弹簧反力矩、摩擦力矩2.221K rere I M K δ=式中,.12,,,re K re M I K δ分别为返回力矩、返回电流、气隙初始长度和比例系数;..K rere K actI K I =二 、感应型继电器sin e M K φφθ=式中,12,,,,e M K φφθ••分别是感应旋转力矩,有相位差的两气隙磁通,两磁通的相 位角和一个系数;三、晶体管型继电保护四、集成电路型继电保护五、微机保护将反映故障量变化的数字式元件和保护中需要的逻辑元件、时间元件、执行元件等合作在一起用一个微机实现,称做微机保护,是继电器发展的最高第三章 电流的相间电流、电压保护和方向性相间电流、电压保护 第一节 单侧电源网络的相间电流、电压保护一、瞬时电流速断保护1短路电流的记号:3..max k B I 最大运行方式母线B 线路AB 末端三相短路电流,也记做..max k B I2..min k B I 最小运行方式线路B 线路AB 末端两相短路电流,也记做..min k B I3..max k C I 最大运行方式线路BC 末端三相短路电流,也记做..max k C I2..min k C I 最小运行方式线路BC 末端两相短路电流,也记做..min k C I注意: 3..max 2..max 3..max 3..min 2..min 3..min ()k B k B k B k B k B k B I I I I I >=>=<>= 2瞬时电流速断定值.1act i '节点1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对应运行方式Ι、方式П有两点,方式П的点距离l 小,.2acti '节点2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对应运行方式Ι、方式П有两点,方式П的点距离l 小,2..max .min rel actrel k B S ABK E I K I Z Z ϕ'''==+1..max .min ()relactrel k C S AB BC K E I K I Z Z Z ϕ'''==++2..max actrel k B I K I ''=>1..max act rel k C I K I ''=,一般.2.1act act I I ''> 可靠系数 1.2 1.3relK '=-- 灵敏性保护范围α,以保护2为例:2..max .min .min rel k actrel k B k S ABS ABK E K E I K I I Z Z Z Z ϕϕα'''====++上式k I 左等号左边的式子是一定子不随运行方式变化,右等号右边的式子是随运行方式变化的,由上式解出:.min k rel S k S rel relAB K K Z K Z K K Z α'-=-'' α受运行方式的影响表现在S Z 的取值,还与故障方式有关表现为K K 取值; 最大保护范围为最大方式三相短路,下式表明AB Z 充分小时可能为负值:.min .min max 1,:(1)1k S S rel S rel relAB K Z Z K Z K K Z α=='-=-'' 最小保护范围为最小方式两相短路,下式表明AB Z 充分小时可能为负值: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1动作电流并与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比较:.1.1,actact i i '''节点1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 .2.2,actact i i '''节点2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 限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2.1actact i i '''≥ ,.2.1act rel act i K i '''''=,可靠性系数 1.1 1.2rel K ''= 限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时限:21.1.2.2,QF t t in r t t t t t t t t t '''∆=+∆∆=++++ 上式时间依次是,故障线路跳闸时间、中间继电器时间、时间继电器时间、测量元件返回惯性时间、裕度灵敏度校验:..min.2k B sen actI K i ='', 1.3 1.5sen K ≥三、 定限时过电流保护可作为线路全长的远后备保护 动作电流并与定时电流速断保护比较:.max .max .max 111rel Ms act re rel Ms rel Ms l l re re re reK K I I K I K K I I K K K K ====式中,,,re rel Ms K K K 分别是继电器返回系数、可靠性系数、负荷电动机自启动最大电流与额定或正常运行最大电流比例几倍;.max .max ,,,act re Ms l I I I I 分别为定限时过电流保护定值全段,保护装置返回电流,负荷电动机自启动最大电流,额定或正常运行最大电流;单侧放射形的网络,时间配合21324354,,,,t t t t t t t t t t t t =+∆=+∆=+∆=+∆ 时间配合第一式针对的短路是图中的k1,第二式针对的短路是图中的k2,依次类推;k1短路时,对于过电流保护1而言,可以是主保护,灵敏系数sen.1 1.3 1.5K ≥;这时保护2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灵敏系数sen.1 1.2K ≥ ,以此类推:sen.1sen.2sen.3sen.4K K K K >>>;四、 阶段式流保护动作电流和时限比较:第二节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式电流、电压保护一、双侧电源电流保护示意图双侧电源网络图3-1与单侧电源放射形网络图3-1、3-2、3-3、3-5、3-6、3-9、3-10、3-14等对比:1单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只在始端设断路器和保护双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都分别在始端、末端设断路器和保护2单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短路都只有一个电源向短路点提供短路电流,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流出;双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短路都会有两个电源向短路点提供短路电流,电流方向是从两个电源流出;3双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始端、末端所设断路器和保护,如按单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在始端所设断路器和保护同样设置,就会“误动”二、功率方向继电器工作原理图中:1继电器0°接线方式,k A k A U U I I ==.max .max 1.90arg90A sen sen k AU I ϕϕ••+≥≥-.max1.90arg90sen j A k AU e I ϕ•-•≥≥-2继电器90°接线方式A 相电流,BC 线电压接线:,k BC k A U U I I ••••==,因所用电压k BC U U ••=滞后与电流A I •同名相电压A U •90°,习惯称90°接线在.max 90sen ϕ±范围为动作方向见图3-26,a,写作:.max .max 1.90arg90BC sen sen k AU I ϕϕ••+≥≥-.max1.90arg90sen j BC k AU e I ϕ•-•≥≥-写成功率:.max cos()0A A sen U I ϕϕ->或cos()0BC A U I ϕα+>继电器90°接线方式,还可以结成B 相电流,CA 线电压接线,k CA k B U U I I ==,C 相电流,AB 线电压接线,k AB k C U U I I ==;注意:2(/).max 180+=150BC A k U I sem ϕϕ=也是在不动作区的中央;三、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死区:...min ...min ,k act k act k act k act U U I I ≤≤四、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图中,B 相得KPD 功率方向继电器少了一根电流流出的线;继电器90°接线方式,A 相电流,BC 线电压,k BC k A U U I I ==结成B 相电流,CA 线电压,k CA k B U U I I ==,C 相电流,AB 线电压,k AB k C U U I I ==;TA 的两个黑点表示一次电流和二次电流正方向的端,KPD 的两个黑点表示电流和电压二次正方向端五、双电源网络中电流保护整定的特点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1 2.max 1.max .1.2 2.max ,k k act act relk I I I I K I '>== {}max 1..max 2..max 2..max 2.max .1.2 2.max max ,k B k A k B k act act relk I I I I I I I K I ==='==图3-35中,k1是电源Ⅱ的最远短路点,k2是电源Ⅰ的最远短路点,k1、k2都在区外,短路时保护1、2都应不动作,所以动作电流要大于其中较大者;小电源侧保护2的保护范围缩小,两侧电源容量差别越大,影响越明显;2在保护2装设方向元件,只当电流从从母线流向被保护线路才动作;.2 1.max act relk I K I '= 但这是保护1不需要安装方向保护,因为已经从动作电流定值避开k1短路的反向电流.1 2..max 2..max act relk B k A I K I I '=>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正常:.2.1atcatc I I '''≥ .2.1atcrel atc I K I '''''= 可靠性系数=1.1 1.2relK '',比=1.2 1.3rel K '略小;有助增或外吸电源的情况.2.1relatcatcbrK I I K '''= 助增1br K >,外吸1br K <=1br K 即正常情况六、方向性保护的死区少用方向性保护的措施(1) 对于电流速断保护,从定值上躲开反方向短路 (2) 对于过电流保护如果保护6动作时间大于保护1动作时限加一个时间台阶,即61t t t ≥+∆,则保护6可以不设方向元件,但保护1要设方向元件;七 双侧电源网络中方向性电压速断保护图3-35中, k1、k2都在区外,短路时保护1、2都应不动作;对于保护1 ,k1短路,电压低,电压速断保护会误动;加电流闭锁,又因电源Ⅱ提供了短路电流,仍然不起闭锁作用,所以要装设方向性元件来防止电压速断保护误动;第三章第一节作业题参考答案P38P70P41过电流保护P70P33P37P45第一问:第二个“定时限”要改为“反时限”第二问P33P36第三问P41第三章第二节参考答案111027 1 分析图3-22中方向继电器应用情况;双侧电源网络图3-22与单侧电源放射形网络图3-1、3-2、3-3、3-5、3-6、3-9、3-10、3-14等对比:1单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短路都只有一个电源向短路点提供短路电流,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流出;双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短路都会有两个电源向短路点提供短路电流,短路电流方向是从两个电源流出;图a 、b 是实际电流方向;2单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只在始端设断路器和保护,双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都分别在始端、末端设断路器和保护;3双侧电源网络,如按单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在始端所设断路器和保护同样设置,就会“误动”:例如,k1短路,保护2、6正确动作外,保护1、5还会误动,把变电站B 、C 全停;K2短路,保护1、7正确动作外,保护6、8还会误动,把变电站C 、D 全停;4规定短路电流正方向是从母线流向线路,4、3、2、1为一组,反映电源Ⅰ一侧的电流实际电流与正方向同, 8、7、6、5一组,反映电源Ⅱ的一侧电流实际电流与正方向同,按单侧电源网络每段线路在始端所设断路器和保护同样设置,就不会“误动”;例如,k1短路,保护2、6正确动作,保护3、7虽方向允许,但时限较保护保护2、6长,在保护2、6正确动作后,短路消失也不会动作;1、58、4因功率方向相反不会启动;又如,K2短路,保护1、7正确动作,保护2、3虽方向允许,但时限较保护保护1、7长,在保护1、7正确动作后,短路消失也不会动作;保护4、5因功率方向相反不会启动;2 试推导,k CA k B U U I I ••••==的方向继电器原理公式一A 相电流,BC 线电压接线原理公式 1、图规定短路电流正方向是从母线流向线路;K1、k2短路点在保护1安装处的短路电压和电流记做,k k U I ••2、,k BC k A U U I I ••••==的继电器90°接线方式原理1,k BC k A U U I I ••••==A 相电流,BC 线电压接线:,k BC k A U U I I ••••==,因所用电压k BC U U ••=滞后于 电流A I •同名相电压A U •90°,习惯称90°接线 2k1短路区内在保护1处:1(/)11.argarg arg 60A A A k UI k Z k AU Z Z I ϕϕ••=====≈设线路阻抗角arg 60Z Z ϕ=≈1(/)1. 1.1argarg90arg 90arg 9090609030BCA BC A k UI k Ak Ak Z U U I I Z Z ϕϕα••••===-=-=-=-≈-=-==α称为继电器内角30α=-;3k2短路区外,在保护1处,A 相短路电流相位滞后BC 相电压约150°角,或称超前210度角图b :2(/)2. 1.1(/)arg180arg18018018030150BCA BC A BC BC k UI k Ak Ak U I U U I I ϕϕα••••===+=+=+=-=4设最灵敏角.max 30sen ϕα==-在.max 90sen ϕ±范围为动作方向见图3-26,a,写作:.max .max 1.90arg90BC sen sen k AU I ϕϕ••+≥≥-.max1.90arg90sen j BC k AU e I ϕ•-•≥≥-写成功率:.max cos()0A A sen U I ϕϕ->或cos()0BC A U I ϕα+> 注意:2(/).max 180+=150BC A k U I sem ϕϕ=也是在不动作区的中央; 二B 相电流,CA 线电压接线原理公式继电器90°接线方式,还可以结成B 相电流,CA 线电压接线,k CA k B U U I I ==,C 相电流,AB 线电压接线,k AB k C U U I I ==;1、图2、,k CA k B U U I I ••••==的继电器90°接线方式原理继电器90°接线方式B 相电流,CA 线电压接线:,k CA k B U U I I ••••==,因所用电压k CA U U ••=滞后与电流B I •同名相电压B U •90°,习惯称90°接线2k1短路区内在保护1处:如前,规定短路电流正方向是从母线流向线路;在保护1处,k1短路区内B 相短路电流滞后CA 相电压约-30°角超前30°图a :1(/)1. 1.1argarg90arg 90arg 9090609030CA B CA C k UI k Bk Bk Z U U I I Z Z ϕϕα••••===-=-=-=-≈-=-==α称为继电器内角30α=-在保护1处,k2短路区外A 相短路电流相位滞后BC 相电压约150°角,或称超前210度角图b :2(/)2. 1.1(/)arg180arg18018018030150BCACA B CA CA k UI k Bk Bk U I U U I I ϕϕα••••=+=+=+=-=.max 30sen ϕα==-在.max 90sen ϕ±范围为动作方向见图3-26,a,写作:.max .max 1.90arg90CA sen sen k BU I ϕϕ••+≥≥-.max1.90arg90sen j CA k BU e I ϕ•-•≥≥-写成功率:.max cos()0B B sen U I ϕϕ->或cos()0CA B U I ϕα+> 注意:2(/).max 180+=150CA B k U I sem ϕϕ=也是在不动作区的中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是:接线组别一致、短路比一致、额定电压一致。
3、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利用对称分量可以将电流分为:正序分量、负序分量、零序分量。
4、运行中应特别注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能断线(开路);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能短路。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三相短路
2、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不接地方式
3、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是后备保护
4、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性摆动
5、所谓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潜动,是指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动作现象。
6、继电保护后备保护逐级配合是指时间和灵敏度均配合
7、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或断开线路等大的扰动后仍能保持同步稳定运行,我们称之为系统暂态稳定
2、若规定功率正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区内故障时两侧功率方向相同,均与正方向一致
3、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是后备保护
4、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性摆动
6、零序电流保护的逐级配合是指零序电流定值的灵敏度和动作时间都要相互配合。
7、母线电压不能过高或过低,允许范围一般是±10%
8、使电流速断保护有最小保护范围的运行方式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
9、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小于1
10、发电机横差保护的作用是保护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7、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电流一般为1A 、5A 。
电力系统不允许长期非全相运行,为了防止断路器一相断开后长时间非全相运行,应采取措施断开三相,并保证选择性,其措施是装设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
9、单侧电源线路的自动重合闸必须在故障切除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允许发出重合闸脉冲,这是因为故障点去游离
10、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对综合重合闸的动作描述正确的是跳开单相,然后进行单相重合,重合不成功则跳开三相而不再重合
11、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内部故障的主保护
12、若规定功率正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区内故障时两侧功率方向相同,均与正方向一致
13、当中性点采用经装设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后,如果接地故障时所提供的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总和,则其补偿方式为过补偿方式
5、三段式电流保护中,III 段灵敏度最高,I 段灵敏度最低。
8、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保护范围的大小来表示。
1、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内部故障的主保护
5、电力系统不允许长期非全相运行,为了防止断路器一相断开后长时间非全相运行,应采取措施断开三相,并保证选择性,其措施是装设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
11、当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可考虑与下一级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
11、短距离输电线路比长距离输电线路受过渡电阻的影响要大 12、变压器纵差动保护是变压器的主保护。
14、工作负责人可以填写工作票但不能签发
15、 220KV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为5米。
1、中性点可接地或不接地运行变压器的接地后备保护由零序电流保护和零序电压保护组成。
2、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的线路上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由继电保护动作跳开故障相,经一定时间延时后重合故障相,若不成功再跳开三相。
3、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缺额将引起电压降低。
4、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的线路,在其发生接地故障时,线路电源侧零序功率的方向与负序功率的方向相同,零序功率的方向是由线路流向母线的。
5、过电流继电器的启动电流大于返回电流,其返回系数小于1。
6、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拒动,不应动作时不误动。
7、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8、三段式电流保护分别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9、后备保护包括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
1、空载长线充电时,末端电压会升高。
( √ )
2、继电保护动作速度愈快愈好,灵敏度愈高愈好。
( × )
3、相间距离继电器能够正确测量三相短路故障、两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单相接地故障的距离。
(×)
4、变电站中将一次侧高电压转换成二次电压,供给控制、测量保护等二次设备使用的电气设备是电流互感器(×)
5、重合闸前加速保护第一次保护动作有选择性。
(×)
6、在断路器的动作时限选择中,应考虑故障点的电弧熄灭并使周围介质恢复绝缘强度的时间。
(√)
7、零序电流保护的逐级配合是指零序电流保护各段的时间要严格配, ( × )
8、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
9、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短。
( √ )
10、在断路器的动作时限选择中,应考虑故障点的电弧熄灭并使周围介质恢复绝缘强度的时间。
(√)
8、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对于多组电流互感器相互有联系的二次回路接点点应设在保护屏上。
(√)
9、电力系统有功出力不足时,不只影响系统的频率,对系统电压的影响更大。
( × )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短。
( √ )
1.何谓主保护、后备保护?何谓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
答:所谓主保护是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
考虑到主保护或断路器可能拒动而配置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当电气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近后备。
当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上一元件的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远后备。
2.什么是重合闸后加速保护?主要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就是当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有选择性动作,然后进行重合。
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则在断路器合闸后,再加速保护动作瞬时切除故障,而与第--次动作是否带有时限无关。
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应用于35kV以上的网络及对重要负荷供电的送电线路上。
3.变压器保护包括哪几种?(至少说出五种,答案不唯一)
答案:瓦斯保护,纵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过负荷保护,过励磁保护等等。
4. 什么是消弧线圈的过补偿?
答: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后,补偿后的感性电流大于电容电流,或者说补偿的感抗小于线路容抗,电网以过补偿方式运行。
5.简述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值如何确定和灵敏度校验。
答:整定值的确定:采用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下的三相短路电流来确定。
灵敏度校验:采用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的为最小的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电流来确定。
6.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中,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是:
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的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一致
变压器带负荷调节分接头
电流互感器有传变误差
变压器的励磁电流
7.电流保护三段式都分别是什么?它们是如何组成电流保护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答:第Ⅰ段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或无时限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保护,第Ⅱ段为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或带时限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保护,第Ⅲ段为过电流保护或低电压闭锁的过电流保护;
Ⅰ段和Ⅱ段保护作为本线路相间短路的主保护;Ⅲ段作为本线路相间故障的近后备保护及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8.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包含哪两层意思?
答:(1)安全性:要求继电保护在不需要它动作时,可靠不懂做,即不发生误动作。
(2)信赖性:要求继电保护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动。
9. 系统振荡与短路故障电气量的变化有哪些主要差别?
答: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主要区别是:
(1)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值均作往复性摆动,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
此外,振荡时电流、电压值的变化速度较慢,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突然变化量很大。
(2)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功角的变化而改变;而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角度是基本不变的。
(3)振荡时系统三相是对称的;而短路时系统可能出现三相不对称。
10.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值需遵循什么原则?
答:(1)在任何情况下,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均能保护本线路全长(包括本线路末端),为此,保护范围必须延伸至相邻的下一条线路,以保住在有各种误差的情况下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
为了保证在相邻的下一线路出口处短路时的选择性,本线路的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在动作时间和动作电流两个方面均须和相邻线路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