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与计算植株蒸腾49页PPT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与计算植株蒸腾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2.4 农业技术
农业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水量消耗的速度。 粗放的农业栽培技术,可导致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 灌水后适时耕耙保墒、中耕松土,将使土壤表面形成
一个疏松层,这样可减少水量的消耗。
2.1 作物因素
不同种类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的差异,如就小麦、 玉米、水稻而言,水稻>小麦>玉米;
不同品种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差异,如耐旱品种需 水量小;
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不同; 不同长势的作物需水量不同。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2.2 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是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它不仅 影响蒸腾速率,也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气 象因素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往往是几个因素同 时作用,很难将各个因素的影响一一分开。
由于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生产实际中, 必须因时、因地、因作物、因气候等各种自然与人 为条件确定作物的需水量,以利于指导生产。
作物需水量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所必需的重要 资料,同时也是灌排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 依据。
二、作物需水量(蒸发蒸腾量)的试验测定
1.器测法—蒸渗仪
蒸渗仪是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设计的一种用来 计算农田水 文循环各主要成分的专门仪器。
国外利用Lysimeter研究作物蒸发蒸腾非常 普遍。我国利用Lysimeter进行作物蒸发蒸 腾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
二、作物需水量(蒸发蒸腾量)的试验测定
蒸渗仪可分为:称重式与水力式
称重式:又可分 为充填式与整块 式两种。前者在 器内充填均匀的 土壤或沙土混合 物,后者在器内 装整块原状土。
当气温高、日照时数多、相对湿度小时,需水量 会增加。
《蒸腾作用》PPT

第四节 蒸腾作用
a c
太阳 b
有机物
B
A
C
D
(4)物质C表示水分,此过程表示叶片正进行__ _蒸_腾_作_用 (5)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体内上升动力主要来自 _蒸_腾_作_用_
(6)所需要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植物根尖_根_毛_区吸 收来的.
阴雨天移栽植物
森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与运输。 2、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 3、促进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第四节 蒸腾作用
1.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要多次进行灌溉,小麦吸收的水
第四节 蒸腾作用
4.下图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下列有关它的说法,
错误的是( D )
A.①是保卫细胞,它们
①
成对存在
②
③
B.②是气孔,它正处于
张开状态
C.②若关闭,蒸腾作用就会减弱
D.②通常是夜间张开,白天闭合
5.南方地区气温高,天气炎热,绿色植物常具有较大
的叶片,且叶片的气孔较大,这有利于( B )
第五章
第四节 蒸腾作用
-.
第四节 蒸腾作用
资料分析: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 水,大致情况如下: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
204.228K g
1.872Kg
0.250Kg 202.106K
g
100% 0.92% 0.12% 98.96%
吸收的水中近99%的水哪去了?
上述过程被称为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四节 蒸腾作用
概念:
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 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公开课ppt课件

4将上述的实验装置置于阳光下,照射3h以后观 察现象。
甲装置
乙装置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 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 和空气流动状况等因素的 影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植物为什么要进行 蒸腾作用呢?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叶片的结构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下表皮 保卫细胞 气孔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三章 作物蒸发蒸腾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
农田水分消耗消耗的途径主要有植株蒸腾、 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田间渗漏)三部分。
农田水分消耗
植株蒸腾 株间蒸发
腾发
深层渗漏(田间渗漏)
植株蒸腾是指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 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的现象。 试验证明,植株蒸腾要消耗大量水分,作物 根系中吸入体内的水分有99%以上是消耗于蒸腾, 只有不足1%的水量留在植物体内,成为植物的 组成部分。
冬小麦生育期从9月到翌年6月, 气温变化是高 低 高
蒸发蒸腾强度的变化过程高
低
高
夏玉米生育期从6月到9月,中稻生育期从5月到9月 气温变化是低 高 低
蒸发蒸腾强度的变化过程低
高
低
2.在正常的灌溉条件下,蒸发蒸腾强度还与作物 因素有关,其中最明显的是与叶面积指数有关, 在同样气象条件下,叶面积指数高,则耗水强度 高,叶面积指数增长率高,则蒸发蒸腾量上升率 亦高。见(p35)
中稻、早稻、晚稻蒸发蒸腾强 度以及相应叶面温度昼夜变 化过程如图3-6~3-8所示。
图3-6~3-8反映如下规律:
1.在正常(丰水)灌溉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 强度、蒸腾强度在一昼夜内基本上随气候因 素呈同步变化。 晴天, 蒸发蒸腾强度夜间低, 凌晨(4~6时)最 低 , 随后上升 , 至中午最高 , 下午到晚上不断下 降。 不同的天气类型, 其气候因素在昼夜间的变 化过程不同,作物蒸发蒸腾强度与蒸腾强度的昼 夜变化过程亦不同,且均与当天气候因素变化过 程相吻合。
因此,在此条件下,水稻蒸发蒸腾量的主要影响 因素是气象条件,它只受水稻本身适当调节。
§3—3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基本模型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是作物需水量研究 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虽然实测方法是获取作物蒸发蒸腾量资料最 可靠的途径,但实测资料的地区分布和时间系 列均十分有限。计算作物蒸发蒸腾量不仅有助 于作物蒸发蒸腾量资料在空间上的插补和时间 系列上的延长,而且研究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方法,还有助于加深对作物蒸发蒸腾的认识。
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

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1. 引言1.1 背景介绍植物蒸发蒸腾量是指植物体表面蒸散水分的总和,包括通过蒸腾和气孔蒸腾两种方式。
蒸腾是植物体内部水分向大气中传递的过程,是植物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蒸腾量的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对水分的利用和需求情况,从而指导植被管理和水资源利用。
随着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对植物蒸腾量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研究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对于推动气候与水文过程研究,促进植物生长调控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能够深入挖掘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的潜力,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2 研究意义植物蒸发蒸腾量是指植物体内水分向大气中转移的过程,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植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测定植物蒸发蒸腾量可以揭示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生理特性。
这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优化灌溉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植物蒸发蒸腾量研究对于揭示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生态系统水循环、气候变化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对植物蒸发蒸腾量的准确测定也对于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研究植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正文2.1 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概述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是研究植物水分利用和生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植物蒸发蒸腾过程是植物体内水分通过气体交换作用蒸发到空气中的过程,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途径。
准确测定植物蒸发蒸腾量对于了解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生长状况以及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气象站观测方法、土壤水分平衡法测定方法、同位素示踪法测定方法以及流量计法测定方法。
植物的蒸腾作用复习PPT课件

__叶____ 上。
(2)将图示装置放置在阳光下一
段__时塑__间_料_后_袋_你_ 能内观壁察上到的有现水象珠是
(3)比较甲、乙两实验装置,你
认为其中比较正确的是_乙____,原 因是 _乙___塑___料____袋___上_ 。的水珠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
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 主要器官是叶
1、甲装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_植_物__通_过__叶_片__散_失__大__量_水. 分
2、乙装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_植_物__通_过__茎_散__失_少__量_水分
3、这个实验进一步证明茎__和__叶_都__能__散__失__水_分__,__但_.叶是散失
水分的主要器官
8
探究:植物的叶片上有气孔;
未做处理
下表面 涂上凡 士林
上下 表面
切去叶片 并在切口 涂上凡士 林
(3)比较上述实验结果,对叶片上下 表面的气孔的相对数量做出推断。
(4)假如将装置A放在暗室中,对实 验结果会有什么手
下图从左到右是甲、乙、丙、丁四支试管,均放入相同的培养液
后同时各放入一支杨树枝条(它们的叶数、大小相同),再在水
涂上凡士林,C枝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涂上凡士林, D枝切去叶片并
在切口涂上凡士林(如图)。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
80克,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装置的质量。绘成曲线表示实验结果
1、曲线Ⅰ代表A、B、C、D中哪组装置的实验结果?为什么?
2、曲线Ⅱ、Ⅲ分别代表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
3、 比较图中显示的实验结果,指出该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哪一 面的气孔数量多? 为什么?
封严瓶口,将这两棵芹菜都放在阳光下,
其中甲瓶用电风扇吹风。一段时间后,请
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

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植物蒸发蒸腾是指植物通过叶片表面蒸发水分和排出水分的过程。
蒸发蒸腾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之一,也是植物水分利用的重要环节。
准确测定植物蒸发蒸腾量对于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原理和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理植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通常采用重量法和蒸腾流量法两种方法。
重量法是通过称量植物盆土或整株植物在一定时间内重量的变化来计算植物蒸发蒸腾量;蒸腾流量法是通过测定植物叶片上的蒸腾通量来计算植物蒸发蒸腾量。
本文主要介绍重量法测定植物蒸发蒸腾量的方法。
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需要测定的植物样品、盆土、植物盆、称重天平、砝码等实验仪器和设备。
2. 实验植物处理:将植物移栽到植物盆中,并让植物适应新环境一段时间,保证植物处于正常生长状态。
3. 培养条件控制:控制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保证实验条件的稳定性。
4. 盆土浸水平衡:在进行测定前,将盆土浸水平衡,让盆土充分吸水饱和,保证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供应的均匀性。
5. 植物盆土称重:使用称重天平测定植物盆土的初始重量,并记录下来。
6. 植物盆土周期性称重: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周期性地对植物盆土进行称重,记录下每次称重时的盆土重量变化。
7. 计算蒸发蒸腾量:根据盆土的重量变化,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植物的蒸发蒸腾量。
三、注意事项1. 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控制是保证测定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光照和温度方面的控制要严格。
2. 盆土的浸水平衡是保证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供应均匀的关键步骤,应该充分考虑。
3. 植物盆土周期性称重的时间间隔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水分利用情况,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较为合适的时间间隔。
4. 在进行蒸发蒸腾量测定时,一定要注意杜绝水分的损失和外界环境的干扰,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步骤的操作,可以测定出植物的蒸发蒸腾量,并为进一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13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与计算(蔡焕杰)——ppt课件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2.4 农业技术
✓ 农业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水量消耗的速度。 ✓ 粗放的农业栽培技术,可导致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 ✓ 灌水后适时耕耙保墒、中耕松土,将使土壤表面形成
一个疏松层,这样可减少水量的消耗。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1.1作物需水量的概念 作 物 需 水 量 : 生 长 在 大 面 积 上 的 无 病 虫 害 作 物 , 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 得高产 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棵间蒸发、 组成植株体所需要的水量。
在实际中由于组成植株体的水分只占总需水量中很微小的 一部分(一般小于1%),而且这一小部分的影响因素较复杂, 难于准确计算,故人们均将此部分忽略不计,即认为作物需 水量就等于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即所谓的“蒸发 蒸腾量” ,气象学、水文学和地理学中称为“蒸散量”或
“农田总蒸发量”,国内也有人称之为“腾发量”。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作物需水量包含生理和生态需水两个方面. ➢ 作物生理需水:作物生命过程中各种生理活动
(如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所需要的水分。植 株蒸腾实际上是作物生理需水的一部分. ➢ 作物生态需水:指生育过程中,为给作物正常生 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所需要的水分。棵间 蒸发即属于作物的生态需水.
➢间接计算 通过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与作物系数Kc估算的方法。
➢间接计算分为以下两步:
✓ 第一步:考虑气象因素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计算参 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 第二步:考虑土壤水分及作物条件的影响,对参考作 物需水量进行调整或修正,而计算出实际需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