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语文观,整体建构单元教学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近年来,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入口,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及方法,尝试突破学科教学实际中缺乏整体性的困境,以便更好地落实发展学生的学科理念和核心素养,已成为一线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研究课题。

笔者在实践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也有切身的探索与思考,现分享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希望能更好地促发我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与精进。

标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普遍存在低效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把知识系统化,并用“教学、学习、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逐步形成可以体现学生个性的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

“单元整体教学”应该从教材出发,以“大语文观”重新归纳出每个单元组的重难点和习作要求;通过“降维设计、主题性学习、注重能力培养”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

一、单元整体教学要凸显主题,降维设计,使儿童易学易懂(一)通过主题综合性学习重建单元学习过程我们的教材编写往往是具有主题性的,此时教师应当遵循语文学习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对学习内容进行开发和重组,凸显单元教学主题。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大青树下的学校》《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等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美好的学校生活。

按顺序一篇一篇地教,孩子可能仅仅了解了大青树下的小学,感受了“花的学校”的神奇,从孙中山的故事中明白了“学习不懂就问”的重要性,所有内容与学生自身生活的相关性不足。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站在课程架构的角度,从“美好的校园生活”这一单元主题情境,设计任务主题“畅谈美好的学校生活”,对教材内容做微调,安排“分享暑假新鲜事”“学校里的新发现”“开启美好新学期”三个小任务,整体规划单元学习过程。

阅读、表达、交流、思考、探究、创造……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有了更深的体验,愿意创造更加新鲜美好的校园生活。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摘要:在目前教学实践中,课堂呈现的仍然是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现象,许多教学内容碎片化,小学语文教师习惯按部就班地进行单篇教学,割舍了单元之间内在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越来越僵化。

基于以上问题及课程改革和部编版教材编排特点的需要以及培养学生的目标导向,大单元整体教学尤显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引言随着课改的实施与推进,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已经成为教材编排的一个价值取向。

因为这种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相关内容的选择,彻底突破以往单篇教学体系的束缚,更侧重学生学习的整体性、综合性。

因此,对于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来说,强调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生成,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与中心思想,这对学生阅读能力与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1把握单元语文要素,加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的导语部分都会提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学习《花钟》第1自然段时,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大体了解了第1自然段的大意,根据本段内容特点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用画时间轴的方式学习文中介绍各种花开放的部分。

通过梳理学生会发现,课文在介绍每种花的时候是有规律的:一天之内时间为序,每种花先写花开时间,再写开放时的不同姿态,这时候学生会逐渐明确第二句话是关键句。

本节课对关键句的设计加大了难度:关键句不简练,需要修改。

因此,在引导学生基本上确定了关键句后,还要指导学生修改关键句,使语言更简洁。

本单元设计的“交流平台”通过举例,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要点清晰,易于理解,有利于学生对这个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语言运用能力。

2明确单元主题,文本相互补充对于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教师要认识到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需要树立整体教学观,能够进行单元的整体思考、整体认识和整体运用,以此来达到整体的设计目的[1]。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优化的思路与策略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优化的思路与策略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优化的思路与策略摘要:在遵循学科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教学。

以单元为基本单元,以整合为基本教学理念,以研究性学习为学习方式,更好地实现单元学习价值,促进学生发展。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单元式整体教学的方法,通过单元式整体教学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思路与策略1树立本单元学习目标在进行单元式整体教学时,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理论,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目标的确定要以新课标的要求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梳理和整合,最终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在目标导向下,教师在进行课文分析时就会更加有主有次,而不会在其他无关紧要的方面浪费大量时间。

根据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提高语文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从而实现知识积累与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

翻开语文书可以发现,教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规划了一条非常清晰的路线,形成了系统的语言能力训练体系。

从一年级到九年级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围绕着训练目标,单元内的课文要完成哪些目标,要达成的写作目标是哪些,在单元的导语页都非常明确。

例如,在《花的学校》中:“当三月的春雨落下,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的时候,花儿便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这句话就属于有新鲜感的句子,其原因在于该句运用了拟人的方式,让整个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学生明确了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就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因此确定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之前,教师要对本单元的导语页进行研究,配合整个单元的整体设计,准确把握每节课的课后习题,确保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能面面俱到,为本单2创造综合学习情境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情境的表述是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尽量真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仅要实现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大单元教学思想是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有效拓展语文课程知识的迁移、整合与发散。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引言“大单元教学”与群文阅读有趋同性,教师要正确认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对这种模式展开创新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

小学生面对诸多阅读任务会表现出茫然性,教师要在单元教学策略设计、单元教学执行、单元教学活动、单元教学训练等多个环节展开创新探索,以顺利启动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使之形成崭新的学力认知基础。

一、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开展的条件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化,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

教师如何才能将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以实现学生的多维度发展?笔者认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提供了很好的依托和抓手。

其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紧扣、相互配合、自成系统。

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走近中国古典名著”,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

围绕人文主题,该单元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前两篇为精读课文,后两篇为略读课文。

《草船借箭》是根据原文改写,《景阳冈》《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是原著节选。

它们难易程度不同,学习方式也不同,但四篇课文的学习都指向语文要素的落实。

同时,该单元的“交流平台”对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安排了“学习写读后感”“快乐读书吧”,由课内得法到课外用法,一线贯穿,自成体系。

2024年语文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

2024年语文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1、接触动物世界,了解一些动物,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3、学习辨别文章的优劣,选择指定内容的文章,能初步理解并向别人推荐。
4、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
5、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社会宣传。
二、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1篇)
编订教学计划是一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由有关的科学家、教育实际工作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干部共同研究编订教学计划,将会提高其理论性和实践性。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1篇),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一、 Nhomakorabea情分析:
本人担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所处地域的问题及语文基础不扎实,众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较差,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薄弱,积累较少,阅读面狭窄。只有个别同学的学习目的较明确,学习较主动,但仍不够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引导。
3、走进学生,了解思想拨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计划。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初一的学生来说,由于本身爱动、好玩,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还有个别学习好的学生有时也会找借口不完成作业,对于这种种不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在初一的时候就给他们彻底改掉,因此这就需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计划,尤其是在学困生的转化上,对其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尽量避免用尖锐的语言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大单元教学设计

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大单元教学设计

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大单元教学设计作者:官卫娟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年第09期摘要: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

本文探讨了如何基于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

首先分析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现实困境与价值意义,进而提出相关的策略,意在引领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从而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设计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9.04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明确了语文课程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做出改变,找准教学设计的落脚点,让教学设计与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效对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提高教学内容的宽度与厚度,落实大单元教学设计势在必行。

一、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困境1.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的核心素养受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影响,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的方向性与针对性的把握不够到位,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影响着其他素养的形成,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需要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等)去提高,去培育良好语感,去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从而形成个体语言经验,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设计不到位,学生没有足够真实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过程,语言直觉和感受不够强化,很难建构语感。

繁杂的知识点、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原因,致使教师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变成空谈,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断下降。

很多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往往侧重教学结果,不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过程。

新《课标》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轴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心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心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心得这段时间,我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拜读夏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认真记录,用心思考,受益匪浅。

下面就肤浅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新课标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新课标准明确指出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施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因此,识字、写字不单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九年语文教育要一以贯之。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过程,努力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注意板书规范、端正,这样才能給学生做好样子。

二、新课标大力倡导课外阅读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它既表明了读书、积累是语文的学习之道,又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重大意义。

所有的“学”都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是谁也不能否定的。

这一次课标的修订,阅读教学从原先过度挖掘文本、理解文本的“理解阅读”转为语言规律的探寻和运用的“表达阅读”。

在课标中讲到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新课标要求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究【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想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对于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被不断改进和完善,单元整体教学成了如今新型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将语文内容以“单元”的方式对课本知识进行整合,目的是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以此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究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和单元整体教学的运用方针。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教学探究【正文】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在结合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每单元的主题进行讲解,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结合教学需求以单元大主题为主、其余文章次主题为辅、相互关联、建立一个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使教学能够围绕一个完整的主题设定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在了解单元整体主题的基础上对其余单独的文章主题进行学习和提炼,逐步建构基于整个单元主题的大观念。

而这就需要教师树立起单元整体教学思维,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推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接下来,本文将在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分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运用现状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由于单元整体教学方式发展的时间短暂,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还没有培养出进行整体教学的意识,同时由于低年级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导致部分学校片面地认为低年级教学不需要复杂的教学手段,导致许多低年级语文教材在内容之上,出现一个单元只是由简单的字词和短文组成的现象,课文内容过于简单化,虽然考虑到了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弱的现状,却忽略了小学语文对于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使得课文内容少且简单,同时部分教师只会按照课本内容顺序和学校规定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个人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单元整体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帮助和价值,导致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依旧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主,教学方式没有得到完善,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实施方式流于表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1.大语文教学观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重课内传授,轻课外实践。

一直以来,我们都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课程资源,紧抠教科书,隔绝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以致充满生命力的语言文字成了学生眼里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

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主题单元教学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它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拓展知识的外延,吸纳丰富的课外知识,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语文。

其次,新课程以九年一贯的思路来设计,消除了小学与初中的界线,使语文学习更具连贯性,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有“全盘考虑”的意识,对于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及策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实行单元主题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同一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全局性的有机整合,可以跨学科,也可以跨年级,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2.教材编排特点的需要尽管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几乎每一个版本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的,如人教版的教材,首先确定贯穿 1-6 年级的主题领域,然后再确定每个年级、每册的主题单元,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两三篇主体课文(选编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类型、各种体裁的作品)和一个“语文园地”。

一个主题单元就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

编者试图通过一个单元板块实现某一方面主题的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相对完整的体验或知识体系。

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孤立地进行单篇教学,割舍了内在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走向僵化。

单篇文章与整个单元之间有何关系,如何做到点与面的结合,让学生获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体验?这些都值得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进行尝试。

3.“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需要“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的基本思想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情景”而学习,认为教育应该关心学生走向社会时世界将要发生的情况,并据此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情景、问题情景中学习,获取各种不同的知识,既包括认识结果,也包括认识过程。

抓住语文要素 发展核心素养

抓住语文要素 发展核心素养

抓住语文要素发展核心素养作者:吴宁静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21年第06期[摘要]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

在展开单元教学时,教师要立足整体的视角,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并通过整体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实践活动,进行阅读思辨,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

同时,教师要厘清语文要素,处理好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迁移、内化过程中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要素;语文素养;语言实践;阅读思辨[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6-0020-02统编语文教材以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为线索来组织单元内容。

语文要素涵盖面广,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方面内容。

要提高单元教学质量,就要把握语文要素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强化教师的语文要素意识。

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语文要素认识不到位,未能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将其标签化,背离了教材设置语文要素的初衷。

那如何才能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展开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呢?一、站在学生视角,在语言实践中落实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实,应站在学生的视角,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方面来展开。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关键。

有了语言基础,才能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因此,对语文要素,可以理解为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的一系列语文关键知识和能力。

这些语文要素,与教材单元内容紧密相关,并成为单元课文组织的一部分。

从整体来看,语文教学要整合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而语文要素的落实就是要从显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挖掘其隐性的价值,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是一大特色。

如何呈现语文要素?如何将蕴涵的知识、思维、审美、文化揭示出来?需要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学生的视角来学习和掌握语文要素。

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观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研究的能力等。

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

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研究、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研究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研究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

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惯的具体量化规定。

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一、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

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

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XXX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大语文观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大语文观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大语文观
观点:
一、大语文观,“大”在课程设置的着眼点上
中小学语文的开设,更多地着眼于语文知识的把握,语文习惯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

大学语文的开设,更多地着眼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健康审美观念的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树立。

二、大语文观,“大”在课程选文的覆盖面上
内容覆盖面广、体裁覆盖面广、是时空覆盖面广
三、大语文观,“大”在课程建构的立体性上
语文教材走向立体化、教学活动走向立体化、课程设置走向立体化
四、大语文观,“大”在课程讲授的宏观性上
视野宽、容量大、线条粗
评价:
一、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与其水平相关的知识。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及价值实现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及价值实现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及价值实现作者:凌士彬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1年第06期摘要:以大概念、大任务串联起文本阅读和语文活动,建立不同文本、相关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核心素养融通文本与活动壁垒,是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应有之义。

在语文“学科大概念”统整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主题化价值引领、案例化多维体验、结构化缕析内容、任务化落实目标,是大单元教学最显著的特点。

教师应以哲理的眼光,循文理的途径,用专家的经验,点燃莘莘学子智慧建构的火花,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优质课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语文课标,“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1],体例新颖,特色鲜明。

教师应以大概念、大任务串联起超文本阅读,建立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核心素养融通跨体裁文本壁垒。

在2020年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中,许多优秀教师根据语文必修教材变化,对大单元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耳目一新、令人仰止的成果,本文试结合此次优秀课例,努力探寻大单元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一、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语文大单元教学是建立在“学科大概念”基础上,运用群文(整本书)阅读或活动任务形式,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内容的主题化取舍和任务性优化。

“大单元”教学的哲理意蕴就在一个“大”字: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相关教学素材进行系统化处理和安排。

主题化价值引领、案例化多维体验、结构化缕析内容、任务化落实目标,是大单元教学最显著的特点。

1.大概念,统整资源“学科大概念”是个相对概念,是指统领学科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上位概念。

语文教学的大概念就是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素养,其要义在于二者之间所形成的呼应关系。

学科主干知识和大概念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服务,核心素养是语文知识的升华。

以文本阅读为例,实用文本、论述文本和文学文本大概念是不一样的,就是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文学,其大概念也是有區别的,古文和现代文大概念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把握语文要素,落实单元整合——让语文教学落地生根

把握语文要素,落实单元整合——让语文教学落地生根

把握语文要素,落实单元整合——让语文教学落地生根摘要:2022年新课标发布,教育课程发生许多改变。

其中统编教材出现的语文要素通过新课标再次展现在一线教师眼前。

落实语文要素是用好统编教材,贯彻课程标准,推动语文学科教学专业化的重要抓手,这应形成广泛的共识。

教材的编排是一个整体,小学六年教材是一个整体,每一册教材是一个整体,每一单元也是一个整体。

落实单元整合,会让课堂卓有成效。

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阅读会让课堂更有深度。

关键词:语文要素单元整合课内外阅读一.把握语文要素,让语文课堂生根1.什么是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个核心概念,缘起于探索语文教材建设的科学化发展道路。

阐明语文要素的内涵及其对于明确语文课程内容,解决语文学科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建构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目标训练序列的价值与意义。

1.根据语文要素明确语文学习目标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撰写教学设计,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一定要设计好。

根据语文要素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让教学事半功倍。

比如我执教统编教材一上《日月明》,我以单元要素:初步认识会意字,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我在教学时渗透学习方法给学生,比如“明”是日加月,日月都与光有关,日月组合意为光明。

学生便能举一反三:小大尖,上小下大就是尖,像我们的笔尖。

整堂课学生是满腔热爱,积极主动去学习。

3.语文要素不能单独脱离课本语文要素虽然重要,但是不能为了讲语文要素而讲课文,生字教学课文大意,都是重点,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讲。

叶圣陶在《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的功课,“听、说、读、写四种本领同样重要,应该作全面的考查”。

在学生对课文学习较透彻的基础上讲解语文要素,效果更佳。

二、落实单元整合,让语文课堂发芽1.改变以往单篇教学很多教师备课都会临时抱佛脚,明天要教这课,今晚教参看看,课件网上找一找,第二天口若悬河讲得口干舌燥。

但是这个弊端一天两天看不出来,长期下来学生素质就降下来了。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

从主题上来看,都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

本单元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

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在写作方面,“表达要得体”是本单元的训练对象,意在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地点,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单元知识建构】【课标导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并“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在语言的形式上契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表达的内容上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古诗文名篇,“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根据语境,借助工具书,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理解汉字的意思”,通过朗诵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并“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120__年6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及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__老师的讲座及__等老师展示的观摩课,收获颇多,尤其是她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

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

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单元整组教学”按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到“整体感悟”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即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让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

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言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活学习活动中心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融合。

遵循新《课标》的理念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所选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利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时,为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范例。

大单元教学研究的现状及范围

大单元教学研究的现状及范围

大单元教学研究的现状及范围阅读了《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教学研究期刊,还在 CSSC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网站上搜索了大量的文献。

通过文献阅读分析可知,对大单元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从 2019年开始发表。

从国内教育界对大单元教学的研究范围来看,主要以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及策略方面研究为主。

概念研究,早在1993年,邓禹南和肖红耘就在《试论“大单元教学观”——兼谈义务教材单元构建的创新》一文中,对“大单元教学”这个概念进行了阐述。

他们认为大单元教学与单元教学是不同的,所谓“大单元教学”就是用整体联系的观点,“以教学的阶段性、渐进性、目标性为基本思路去进行教材设计和教学设计,具有“宏观化、综合化、联系多变化、实现多样化”的特点”。

1995年李吉林也在《优化教材结构,进行“四结合”大单元教学》中提出“大单元教学”是遵循系统论的整体原理,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必须使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而要建立其“知识链、知识块”。

胥加洲在《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中以“自学合作、领悟表达、随文阅读、自主阅读、读书汇报、读写联动”的教学环节也对进行大单元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孟亦萍在《让大单元教学设计成为语文课改新路径》中也对大单元概念进行界定:“大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将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确立为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

江苏省教育学会的陆志平在《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追求》中表明大单元教学的概念,他认为语文大单元教学是将目标融合进行设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最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式。

张树苗、曾毅等人在《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的内涵、理念和实践路径》中,指出了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助推器——大单元教学。

他们认为“大单元教学是指以单元为单位,以教材为导向,以具体驱动任务为支撑,以充分开发课内外资源为保障,深入开发文本价值的教学方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金瑶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金瑶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金瑶晶发布时间:2023-06-19T01:23:31.243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7期作者:金瑶晶[导读] 在现阶段中,小学语文教育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方法,大单元教学的模式可以高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基础学习的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地理解文章,掌握现代教学的目标,树立出一个既符合现代发展又符合学生不同的情况的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作为小学中最为重要的教育学科,在实施教育手段的过程中,对于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会更为加强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效果,为学生们的成长教育奠定基础。

义乌市龙回实验小学 322000摘要:在现阶段中,小学语文教育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方法,大单元教学的模式可以高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基础学习的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地理解文章,掌握现代教学的目标,树立出一个既符合现代发展又符合学生不同的情况的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作为小学中最为重要的教育学科,在实施教育手段的过程中,对于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会更为加强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效果,为学生们的成长教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大单元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仅改善了单篇教学的弊端,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还实现了新旧语文知识的衔接,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大单元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既要灵活安排单元教学内容,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要照顾到不同水平学生的感受,体现全面进步。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大单元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革,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将大单元教学渗透到课堂上,层层递进,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求知,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有可以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其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树立大语文观,整体建构单元教学
作者:李栋显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04期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教材编排的单元课时教学。

按照教学进度一个单元教学2周左右,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学生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运用,缺乏整合。

因此,我们在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实施了单元整体阅读课教学,旨在改变资源浪费、课堂效率低、学生阅读面窄的现状,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单元整体阅读的内涵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属于学校课程第二层次实践类课程下基于教材阅读的拓展课程,是指以国家课程内容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

具体指把一个单元的课文作为一个教学单位,使每一单元的阅读精要的语文知识点指引下,充分发掘各种教学资源,在整合中形成一种语文知识更系统、容量更大的教学过程。

按照以上理念,单元整体阅读体系是将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进行单元整合,可以按照题材、体裁、作者等主题进行。

下面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的整体阅读为例进行说明。

二、单元整体阅读的基本结构
基础知识课(第一讲1课时);精讲阅读课(第二、四讲2课时);对比拓展阅读课(第三、五讲2课时);自由阅读与感悟交流课(第六、七、八讲3课时);习作指导课(第九、十讲2课时);写作展示与点评课(第十一讲1课时)。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穿插单元综合性
活动课和单元阅读指导课。

(一)基础知识课(第一讲 1课时):将整个初中教材按照题材、体裁、作者等主题进行整合,首先处理基础字词,积累字词基础;然后介绍作者及背景,积累文学常识;最后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二)精讲阅读课(第二、四讲 2课时):这一阶段主要由教师梳理知识点的联系与体系,了解单元内容的“知识链”,明确主攻目标。

然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识进行精讲分析,让学生熟悉知识点。

(三)对比拓展阅读课(第三、五讲 2课时):在知识点梳理与精讲的基础上,紧接着让学生们进行同类文章(教师指定)的对比拓展阅读与积累(从体裁、作者、人物命运、主题、语言、结构等方面入手)。

比如在《藤野先生》一文的拓展阅读课上,首先让学生复习回顾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