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方式对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多媒体环境下不同形式的注释对二语词汇附带学习的影响

多媒体环境下不同形式的注释对二语词汇附带学习的影响

多媒体环境下不同形式的注释对二语词汇附带学习的影响武卫;许洪
【期刊名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32)001
【摘要】本文研究在多媒体环境下4种不同附带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除即时测试的填空任务外,汉语注释比英语注释更能促进词汇附带学习;文字和图画组合注释比只有文字的注释更有利于词汇附带学习;在4种注释中,汉语+图画的组合注释对词汇附带学习最有效;英语水平较高者利用注释附带学习词汇效果以及保持单词记忆均要显著好于英语水平较低者.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武卫;许洪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225;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13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9
【相关文献】
1.超媒体注释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J], 郑定明
2.注释方式对阅读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 [J], 高斐;陈莉萍
3.多媒体注释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 [J], 王井秀
4.注释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研究及其意义 [J], 伍笑颜;
5.注释方式对阅读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 [J], 高斐;陈莉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

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

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揭示语言学习的秘密一、引言词汇附带习得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指学习者在完成其他任务时,如阅读、听力等,偶然间习得了一些词汇。

这个现象在二、三十年前开始受到广泛,研究者们纷纷投身于探索这种现象的规律和影响。

本文将概述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主要成果。

二、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1、词汇附带习得的规律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在阅读或听力过程中,对词汇的附带习得是一个自然、无意识的过程。

这种过程在学习者处理语言信息时发生,例如在阅读文章、观看电影或者听讲座等活动中。

研究还发现,附带习得的词汇往往与学习者的兴趣和语境相关,具有高度的语境依赖性。

2、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兴趣、阅读或听力材料的难度、上下文语境等。

其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上下文语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研究表明,语言水平较高的学习者更容易附带习得词汇,而上下文语境则能提供更多的语境线索,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新词汇。

3、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研究发现,通过阅读、听力等语言活动,学习者可以附带习得大量词汇。

这些词汇不仅包括高频词,也包括一些低频词和外来词。

同时,附带习得的词汇比刻意学习掌握得更扎实、更长久。

附带习得词汇的方式也被认为是一种更为自然、高效的学习方式。

三、总结词汇附带习得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语言学习的秘密。

研究表明,附带习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学习现象,它依赖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上下文语境等多重因素。

通过阅读、听力等语言活动,学习者可以附带习得大量词汇,这种方式比刻意学习更为自然、高效。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以促进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

同时,还需要研究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在词汇附带习得方面的差异和特点,以便为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和资源。

四、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

阅读中注释方式对初中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综述

阅读中注释方式对初中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综述

阅读中注释方式对初中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综述作者:谭嘉利吴静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0期【摘要】生词注释即为生词提供较为详尽易懂的解释,用来帮助学习者理解词义以促进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

词汇附带习得作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即学生在完成其他任务的同时附带习得词汇。

它是目前最重要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之一。

本文概述了词汇附带习得的定义,以及英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研究与阅读中注释方式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并综述了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词汇附带习得注释方式初中英语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121-011.词汇附带习得定义的综述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词汇习得早已从被忽视的位置转变为比较重要性的地位,而且伴随着语言学对词汇问题的深入研究,这种重要性也随之增加(Meara, 2002)。

词汇附带习得作为词汇习得的一个深入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已成为词汇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

但是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尚未形成关于词汇附带习得的统一定义(盖淑华,2003)。

关于词汇附带习得的定义,国内外学者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但目前对其定义尚未完全达成一致。

词汇附带习得作为一种无意习得是相对于有意学习而言的,附带习得是指学生在完成其他学习任务(如阅读文章)的时候,其注意力并非在记单词上,却附带习得了单词,即学生在完成其他任务的同时附带习得词汇(ufer,2001)。

近年来,國内对于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现,但总体来看,还需进一步从多种角度探讨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促进需要更多的理论思考和经验式努力(赵龙武,2013)。

2.英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综述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起源于一语阅读和词汇习得的研究,Sternberg在1987年提出,学习者可以通过综合理解所阅读的文章,附带性习得一定数量的生词。

不同注释方式对大学生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研究中期报告

不同注释方式对大学生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研究中期报告

不同注释方式对大学生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
研究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注释方式对大学生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

在进行实验前,首先进行了文献综述和设计实验方案。

经过讨论和修正,最终决定采用两个注释方式:单语注释和双语注释,并将双语注释分为
字面翻译和意译两种方式。

实验对象为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年龄在18-24岁之间。

实验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词汇量测试,测试结果用于确定每个实验组的词汇
范围。

第二阶段为阅读实验,实验材料为一篇500词的英文文章。

实验
组分为四个:单语注释组、字面翻译组、意译组和无注释对照组。

在实验进行中,我们记录了参与者的阅读时间、阅读速度以及词汇
识别准确率。

初步结果显示,双语注释组的参与者在阅读时间、阅读速
度和词汇识别准确率上表现最好,单语注释组次之,无注释对照组表现
最差。

在双语注释组中,字面翻译组的参与者表现稍微优于意译组,但
二者之间差别不大。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注释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是否有不
同的作用,以及长期使用双语注释是否会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注释而不积
极探究未知词汇的含义。

我们将在后续实验中加以探究。

不同注释语言对阅读与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

不同注释语言对阅读与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

不同注释语言对阅读与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
王园
【期刊名称】《教师教育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从阅读中的附带词汇习得着手,探讨一语注释和二语注释分别对学习者的阅读及词汇习得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英语熟练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学习者来说,一语注释对其阅读及词汇习得产生的效果优于二语注释.
【总页数】2页(P)
【作者】王园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
【相关文献】
1.不同注释语言对阅读与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 [J], 王园
2.二语阅读中不同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J], 查沛
3.注释呈现时机对学习者二语阅读中词汇习得及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 [J], 易红波
4.二语阅读中不同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J], 查沛
5.中文注释对公共英语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附带词汇习得与保持影响的实证研究 [J], 雷晓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

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

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词汇附带习得是词汇习得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本文研究了英文阅读文章中词汇的注释方式对于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实验选取了3个自然班,分别阅读了三种词汇注释版本的两篇文章。

在阅读完成之后,进行了即时的词汇测试,两周后进行了延时词汇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多项注释组在即时测试和延后测试中均显著性优于无注释组,支持了投入量假设。

值得一提的是,多项组在即时测试中与单项测试组并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延后测试中却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单项注释对学习者的短时词汇记忆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投入量较低,这种作用无法持久,学习者的遗忘率较大。

关键词:词汇附带习得;注释方式;投入量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4语言学家wallace(1982)认为学习一种外国语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学习该种语言的词汇。

如果对文本中的词汇不理解,文本也就无从理解,无论是母语还是外国语概莫能外(laufer,1997)。

词汇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近年来,随着二语词汇习得的不断深入,不少国内外的研究都对词汇的附带习得(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展开了讨论。

词汇附带习得是由nagy 等人最先提出来的。

nagy,herman和anderson(1985)在儿童学习母语词汇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词汇附带习得这一概念,它指学习者在完成其他任务时(如阅读或交流),其意图并非在背记单词上,却无意中习得了该词(schimidt,1994)。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上下文的附带词汇习得如果不是主要因素也是词汇增长的其中一个因素(naggy,herman& anderson,1985)。

一些研究者(smith,1941;templin,1957)都指出儿童每年增加的词汇量为5000以上。

2021注释促进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范文3

2021注释促进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范文3

2021注释促进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范文 词汇学习被认为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发现在二语学习中,学习者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词汇。

大量研究表明,除了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有意词汇教学,很多的词汇都是学习者在进行阅读等活动时无意习得的,也就是附带习得的;由于泛读对于促进词汇附带习得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学者着眼于探究阅读中的词汇强化手段以促进词汇习得的效果。

注释作为一种加深学习者对陌生词汇处理深度的强化手段已被证实有效,随着科技的发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注释方式被广泛应用在二语教学。

一、词汇附带习得 词汇附带习得这个概念是Nagy,Herman & Anderson( 1985) 在研究儿童如何习得母语词汇时提出的,他们发现儿童的大量词汇是在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中无意习得的,而不是在课堂上;[1]233 -253这个概念很快被引入二语学习环境,并且被大量的研究证实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二语学习。

词汇附带习得是相对于有意学习而言的,有意学习指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如通过背单词表、做词汇练习、课堂词汇教学等方式来学习单词;而附带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完成其他任务,如阅读文章、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等过程中无意地习得了词汇,他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词汇的记忆上。

虽然不同的研究对于词汇附带习得的有效性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不可否认,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词汇习得累积起来就非常可观了。

二、注释及其功能 注释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学生为了有效学习拉丁文而自己在阅读的文章中书写附加的词汇信息,后来这些词汇信息逐渐发展演变成了单词表,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手段。

Lomicka( 1998) 把注释定义为: 注释提供有关陌生词汇的信息,一般出现在页边或者页尾,它们的存在使学习者免于阅读过程中不断要查询字典的困扰。

[2]42Nation( 2001) 指出,“注释是一种简短的定义或目标词的同义词,可以以一语或二语的语言呈现,也可以通过单项或多项选择的形式出现”。

阅读中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研究述评

阅读中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研究述评

2018年50期总第438期ENGLISH ON CAMPUS阅读中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研究述评文/涂孟玮一、引言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熟练运用一门语言往往需要大量词汇支撑。

有意识的词汇学习虽好,但在学习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限。

研究者认为,词汇还可以通过其他学习活动附带习得,附带习得意味着学习者的主要注意力并不在于词汇,却在无意中增加了词汇知识,是一种注意力聚焦于其它活动时顺便出现的认知活动(苗丽霞 2014)。

阅读是词汇附带习得的主要方式。

大量研究肯定了广泛阅读对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

然而单纯通过阅读促进词汇量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效率很低,还需要大量输入来确保学习者对目标词汇的充分接触。

关于如何提高阅读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效率,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输入增显和任务干预两大块进行研究。

二、输入增显不少学者发现,外语词汇输入时的增显形式,如加上黑体、下划线或配以注释等,可以引起学习者对词汇形式的注意,从而留下深刻印象,对词汇学习有积极作用。

周榕、吕丽珊(2010)发现为词汇搭配加下划线可以显著增强学生对于词汇搭配形式的习得。

段士平、严辰松(2004)比较了无注释、单项定义注释和多项定义注释三种不同注释方式对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肯定了注释对词汇学习的促进作用,而多项定义注释效果更优于单项定义注释。

曹佳学、宋娇(2014)也得出类似结论,他们还发现,如果只给单项注释,那么中文单项注释会优于英文单项注释;孟春国、陈莉萍(2015)通过实证研究还发现,不仅使用中文注释生词的效果好于英文注释,而且旁注好于尾注。

三、任务干预在任务干预方面,研究者认为,伴以适当任务的阅读比单纯阅读对词汇习得所产生的效果更好。

Paribaket & Wesche(1997)比较了课堂环境下单纯阅读与“阅读+任务”模式对学习者外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成阅读理解任务和翻译任务的两个实验组的单词习得效果皆优于单纯阅读组。

生词注释语言对阅读理解与词汇习得的影响

生词注释语言对阅读理解与词汇习得的影响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生词注释语言对阅读理解与词汇习得的影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王园【摘要】词汇注释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都有促进作用。

对于英语熟练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学习者,一语注释和附带习得条件对于英语水平提高有更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词汇注释 附带习得 刻意学习 阅读理解 词汇习得生词注释即通过为阅读材料增加词汇的注释,既有助于学习者识记生词,也有助于对材料的理解。

关于注释以何种形式呈现,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

针对第二语言掌握程度不同的学习者,一语注释和二语注释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是不同的。

另外,二语学习者的词汇是通过刻意学习和附带习得同时获得的。

刻意学习词汇虽有助于词汇的识记,但鲜有研究表明:学习者有限的注意力是否会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

本文拟就不同的注释语言对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的影响展开研究,进而找出能够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的词汇注释方式,同时引起教师对相关课堂教学的重视。

修正分级模型(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指出“随着学习者对二语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二语词汇表征与其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会逐渐增强。

”但对于二语熟练程度较低的学习者,一语词汇表征与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则更为密切。

Ko 的研究显示,在词汇即时测试中,生词注释对于词汇习得有促进作用。

在词汇延时测试中,注释组的成绩仍然高于无注释组,但在该实验中,一语注释和二语注释对于词汇习得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Al-jabri比较了阿拉伯语注释和英语注释对于学习者阅读理解的影响。

英文阅读材料中分别提供了不同的词汇注释。

研究发现,一语注释组较二语注释组的优势明显,且问卷调查也显示了学习者更倾向于借助一语注释。

孟春国等以中国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阅读材料中分别增加了一语和二语的旁注及尾注,研究不同的词汇注释对词汇附带习得和阅读理解的影响。

结果显示,一语注释较二语注释对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的效果明显。

但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更倾向于一语注释和二语注释相对照的注释方式。

注释语和频次对英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眼动研究

注释语和频次对英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眼动研究

注释语和频次对英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眼动研究注释语和频次对英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眼动研究引言二语习得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习得起着关键作用,因为词汇是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基础。

然而,词汇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注释语和频次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基于眼动研究的方法,探讨注释语和频次对英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方法参与本研究的对象为30名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研究采用了眼动追踪仪器,以记录被试的注视轨迹和注视持续时间。

实验设立了两个条件:注释语和频次。

在注释语条件下,研究对象在屏幕上看到了一系列英语词汇,并且每个词汇后跟随一个注释。

注释提供了关于词汇的定义、示例句子等信息,以帮助被试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在频次条件下,被试所看到的词汇按照出现的频次进行了分类。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对象需要根据屏幕上的指示作出选择,以测试他们对词汇的识别和理解程度。

结果通过对眼动追踪仪器获取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注释语和频次对英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在注释语条件下,研究对象的注视时间明显增加。

这表明注释语的存在可以吸引被试更多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此外,在词汇识别和理解方面,注释语条件下的正确率也较高。

这说明注释语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另一方面,在频次条件下,研究对象表现出更短的注视时间和低的正确率。

这表明频次对词汇的习得效果不如注释语明显。

可能是由于频次无法提供额外的词汇信息,使得被试无法充分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讨论根据研究结果,注释语和频次对英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有着不同的影响。

注释语可以吸引被试的注意力,提供额外的词汇信息,从而促进词汇的理解和习得。

而频次虽然提供了词汇的重复出现,但缺乏具体的词汇信息,导致词汇习得效果较差。

结论本研究通过眼动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注释语和频次对英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不同的注释方式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的注释方式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的注释方式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的研究的开
题报告
题目:不同的注释方式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背景和动机:
阅读是第二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词或者不熟悉的词汇,此时学习者通过注释的方式获取词汇意义。

然而,注释形式的不同可能会对词汇的习得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的注释方式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研究问题:
1. 不同的注释方式对阅读中词汇的认知效果是否存在差异?
2. 学习者在不同注释方式下词汇的运用能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注释方式的不同是否会对词汇的习得产生影响?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实验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进行研究。

具体地,将研究对象分为初、中、高三个水平等级,采用随机分组实验的方式,将学习者分别分配到“文字注释组”、“图像注释组”和“文字+图像注释组”中进行阅读任务,比较三种注释方式下学习者对词汇的认知效果和运用能力的差异。

另外,还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学习者对不同注释方式的认知和评价。

预期结果:
1. 经过实验比较,不同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2. 高水平学习者对注释方式的选择和利用更为灵活和有效。

3. 学习者对文字+图像注释方式的认知和评价较为积极,这种注释方式更有助于词汇的习得。

意义:
本研究对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改善词汇教学的方法、探究学习者个体差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研究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注释对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的影响

注释对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的影响

第20卷第4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Vol.20 No.4 2018 年 8 月JOURNALOFNINGBOINSTITUTEOFEDUCATION Aug.2018注释对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的影响王晓玲(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张掖734000)摘要:通过抽样调查注释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的影响,发现母语注释和二语注释对阅读 理解都有促进作用,且两者的效果无太大差异。

在词汇习得方面,母语注释比二语注释更能促进词汇学习。

对学生阅读 理解以及词汇测试上的表现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测试得分与词汇测试得分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但词汇即 时测试与延时测试得分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研究发现母语注释对词汇初步学习和长期记忆保持都有积极效果。

关键词:注释;阅读理解;词汇习得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60(2018)04-0080-04_'弓I言词汇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

近年来,研究者从多角度对二语词汇学习进行了探究,阅读中的词 汇附带习得就是其中的一个研究分支。

相关研究表明,阅读虽然有助于词汇习得但并不总是有效的。

如果文章中的生词太多,词汇习得就不太可能发生。

此外,词汇习得还取决于学习者是否注意到生词、词汇的出现频率、以及是否有可用的语境线索等多方面的因素。

Laufer认为,在真正的自然阅读中,生 词词义的猜测往往是很难的,而且错误较多。

[1]Davis和Jacobs等人都指出,为了促进学习者的阅读理 解和词汇习得,给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加注释成为二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2][3]注释是语篇中以 母语或目标语对重点词汇、较难词汇给出的简短定义或同义词,注释一般位于页边或页底,或者是以 词汇表形式附在文章后面。

二、研究综述很多学者认为注释能够促进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

Ko总结前人研究后指出,注释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注释能够帮助学习者准确理解词义而非胡乱猜测;(2)注释可以减少学生词典 查阅次数,使阅读中断最小化;(3)注释可以为学习者搭建先前旧知识和经验与文中新信息之间的桥 梁;(4)注释有助于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释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研究及其意义

注释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研究及其意义
9 3
如何 通过 最科 学有效 的 注释来促 进 阅读 中词 汇
注 释语 言的研究 成果 对英语 词 汇教学 和阅读 材 料 编纂 提供 了启 示 : 1 . 教 师要根 据学 生 的实际水平 推荐最 有益 的阅 读 书籍 。对 中低 水平 的学 习者来 说母语 注 释更 有利 于促 进词 汇 的附带 习 得 , 教 师可 以向这 类 学 生 推荐 带 中文 注释 的阅读材 料 。 2 . 母语 注释 在词 汇学 习的初级 阶段作 用更 为 明
收 稿 日期 : 2 O l 2 一l 2 -2 0
作者简介: 伍笑颜( 1 9 6 4 一) , 女, 广东广州人,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讲蝇, 中錾翻译。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与教学、 英语翻译。

项 目简介: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 目“ 多媒体注释对高 职学生英语词 汇习得 和阅读理解 作用的 实证研究 阶段 性成果 之 ( 编号 : 1 0 2 2 ) 。
于词 汇学 习 。近年 来 , 就 如 何 在 阅读 中 增 强 词 汇 习 得这 一 问题 , 研 究者 从多 角度 进行 了探 讨研 究 , 而 阅
读注释就是其中的一个研究分支。 许多研究表明, 为生词提供注释 , 不仅能够提高 学习者的阅读理解 能力 , 而且能够促进词汇附带习 得 。J a e o b s 等人 ( 1 9 9 4 )以学 习西 班 牙 语 的 美 国 学 生作为实验对象 , 发现在词 汇的即时测验 中有注释 的学 习 者 表 现 优 于 没 有 注 释 的 学 习 者 。 C h e n ( 2 0 0 2 ) 在台湾开展实验 , 三组大学生分别 阅读带有 不 同注释方式 ( 中文注 释 、 英 文 注释 和 无 注 释 ) 的文 章, 词 汇测试 结果 表 明有 注释组 优 于无 注释组 。 认 知心理 语 言学 的可 理解输 入理 论 和注 意理 论 为注释 促进 词汇 附 带 习得 的研 究 提 供 了理 论 依 据 。 K r a s h e n ( 1 9 8 5 ) 的可 理 解 输 入 假设 认 为 一 个 人 习 得 种语 言 只 有 一 种 途 径 , 那就是通过 理解性输 入。 学习者 接受 了有 意 义 可理 解 输 入 , 并 且 稍 微 高 于 其 现有 的能力 水平 之 后 , 第 二 语 言 习得 才 有 可 能 发 生 ( i +I ) 。在词 汇 习得研 究 中 , 该 理论 可理 解成 : 学 习

多项选择注释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多项选择注释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收稿 日期 :0 90 ・O 2 0 -9 l
基金项 目: 浙江省社科联科研项 目(7 0 ) 0 B 2
作者简介 : 百军(94)男 , 刘 17 ., 浙江新昌人 , 讲师 , 士 , 硕 从事外 国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研究 ; 楼荷英 (95) 女, 16-, 浙江诸 暨人 , 教授 ,
硕士 , 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
浙 江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
第 8卷
英语 专业学 习者 。只有把 词汇间 接学 习和 直接学 习结合 在一起 才会对 学习者 词汇 能力提高 起 到显著 帮
助, 直接学习是间接学习的有效补充口 。所以, 对于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来说 , 通过词汇表直接学 习
仍然是 他们 的首选 。
使用词汇表学习单词简便可行 , 非常通用 。然而, 现在很少有人推荐使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词汇。也
许反对者 认为直接从 词汇表 学习单词跟 不上从 上下 文学 习词汇 的潮流 , 一种倒 退 , 是 但是通 过 词汇 表学 习单 词并不是 一件坏事 。Pu N tn【J al ao 】就认 为利用 词汇表 学习单 词有诸 多优点 : 1 i 2 ( )大 量研 究证 明这 种 学习方法在 获得词汇 的量和速度 上非 常有效 。 ( )通过 对上 下文 学 习词 汇 的研究 , 现 这 学 习方式 2 发
附带 习得 的促进 作用 。尽 管在上 述 研究 中词 汇附带 习得 被证 明是 一种很 重要 、 有效 的词 汇学 习方式 , 很 但是其 缺点 一样 明显 : 词汇 学 习过程 无法控 制 和预测 、 汇 的深度 难 以掌 握 、 词 学习进 度缓 慢 缺乏 系统性 。
此外 , 附带习得词汇也有一定的门槛。Laa i &N tn 叫 出, n ao u 指 i 只有在学 习者掌握 30 0基本单词 的基 , 0 础上, 他们才能够在未作任何简写的文章中附带习得词 汇。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 由于语言输入环境 缺乏、 词汇有限而无法通过大量阅读等方法附带习得词汇。因此 , 词汇附带习得教学法并不适合中国非

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综述

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综述

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综述作者:吴怡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14期文/吴怡【摘要】在二语习得领域,词汇习得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故而国内外学者对词汇习得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

本文从词汇附带习得的概念入手,回顾了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基本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二语阅读;词汇附带习得;综述【作者简介】吴怡(1995-),女,汉族,浙江余姚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也是语言用来表意的主要承担者,所以词汇习得在二语习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就是说,二语习得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语词汇的习得效果。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就广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就二语词汇知识的习得而言,一般认为可以通过两种类型的词汇学习方式实现,即刻意词汇学习和词汇附带习得。

其中,后者被普遍认为是二语词汇习得的一个重要方式。

刻意词汇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一些刻意的学习方式来习得新词汇,比如学习者通过记单词表或者做习题来记忆词汇等。

相反,词汇附带习得是指学习者在进行其他的认知活动时,如做阅读理解、听英文听力时,注意力并没有刻意地放在词汇记忆上而伴随性地习得了词汇知识。

一、词汇附带习得的概念“词汇附带习得”这一术语最早是由Nagy, Herman和Anderson (1985) 在基于儿童母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基础上首次正式提出来的。

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大量母语词汇是通过反复出现在不同的有意义的语境中而被儿童习得的。

后来,Krashen (1985) 将“词汇附带习得”这一概念引入二语习得的研究中。

根据他提出的“输入假说”,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在阅读中接收“可理解的输入”来习得新词汇,并且这种无意识的学习过程与附带学习类似。

Nation (1990) 将“词汇附带习得”定义为附带习得词汇知识的过程。

生词注释语言对阅读理解与词汇习得的影响

生词注释语言对阅读理解与词汇习得的影响

生词注释语言对阅读理解与词汇习得的影响作者:王园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11期【摘要】词汇注释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都有促进作用。

对于英语熟练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学习者,一语注释和附带习得条件对于英语水平提高有更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词汇注释附带习得刻意学习阅读理解词汇习得生词注释即通过为阅读材料增加词汇的注释,既有助于学习者识记生词,也有助于对材料的理解。

关于注释以何种形式呈现,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

针对第二语言掌握程度不同的学习者,一语注释和二语注释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是不同的。

另外,二语学习者的词汇是通过刻意学习和附带习得同时获得的。

刻意学习词汇虽有助于词汇的识记,但鲜有研究表明:学习者有限的注意力是否会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

本文拟就不同的注释语言对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的影响展开研究,进而找出能够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的词汇注释方式,同时引起教师对相关课堂教学的重视。

修正分级模型(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指出“随着学习者对二语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二语词汇表征与其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会逐渐增强。

”但对于二语熟练程度较低的学习者,一语词汇表征与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则更为密切。

Ko的研究显示,在词汇即时测试中,生词注释对于词汇习得有促进作用。

在词汇延时测试中,注释组的成绩仍然高于无注释组,但在该实验中,一语注释和二语注释对于词汇习得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Al-jabri比较了阿拉伯语注释和英语注释对于学习者阅读理解的影响。

英文阅读材料中分别提供了不同的词汇注释。

研究发现,一语注释组较二语注释组的优势明显,且问卷调查也显示了学习者更倾向于借助一语注释。

孟春国等以中国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阅读材料中分别增加了一语和二语的旁注及尾注,研究不同的词汇注释对词汇附带习得和阅读理解的影响。

结果显示,一语注释较二语注释对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的效果明显。

但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更倾向于一语注释和二语注释相对照的注释方式。

夹注式单词释义对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夹注式单词释义对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夹注式单词释义对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赵珺;王世庆
【期刊名称】《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9)002
【摘要】用一语夹注、二语夹注及无注释三种方式对同一篇英语文章中的生词加以处理,探究夹注式单词释义对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我国某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的3个平行班.实验时,控制班使用的阅读材料不含生词注释,两个实验班使用的阅读材料分别含有一语夹注和二语夹注.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词形辨认和形义联系两项即时测试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于旁注及尾注等注释形式,夹注对二语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附带习得并无显著的帮助作用.
【总页数】6页(P143-148)
【作者】赵珺;王世庆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天津 3002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话题熟悉度和二语水平在阅读中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基于交互阅读模式理论框架下的试验研究 [J], 张玉姣
2.阅读中影响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 [J], 韩婷;
3.注释方式对第二语言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研究综述 [J], 高斐
4.注释方式对阅读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 [J], 高斐;陈莉萍
5.自然阅读中学习者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研究 [J], 黄书珂;潘翠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方式对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研究概述摘要:注释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已得到证实。

本文简要回顾了为二语阅读中提供词汇注释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对于注释的不同形式的研究,分析了注释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旨在为促进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提供启示。

关键词:注释词汇附带习得二语阅读一、引言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重中之重的环节,听、说、读、写、译每一项语言能力的学习和进步都离不开词汇的支撑。

对语言学习者而言,词汇不仅是他们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而且词汇量直接影响他们的语言学习水平和能力。

因此,针对如何有效提高词汇教学,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

研究发现,词汇附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习得词汇的途径,尤其通过阅读词汇附带习得的实现最为有效。

但是研究发现,阅读中的生词会阻碍学习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词汇习得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为阅读中生词提供注释成为一种惯用解决方法。

注释,简单而言,就是为阅读材料中的生词提供同义词或简短的释义。

二、国内外关于词汇注释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1.词汇附带习得“词汇附带习得”这一概念最早由Nagy,Herman 和Anderson提出,他们在研究儿童母语词汇学习时发现,儿童是在阅读、复述大意等其他任务中附带习得词汇的,而不是有意地学习词汇。

后来,Nation将词汇学习划分为直接词汇学习和间接词汇学习,前者指运用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策略去学习词汇的形式和用法;而后者则主要指词汇是学习者在以其他学习任务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中附带习得的结果。

大量研究表明,词汇附带习得的发生更普遍,如阅读文章、观看电影电视、听音乐新闻等,因此更具有研究意义。

2.理论基础(1)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由Krashen最早提出,他认为语言习的前提是输入信息的可理解性,即输入信息为“i+1”,“i”是指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1”是指输入信息要稍稍超过学习者现有水平。

该理论强调输入信息可以在语言学习者的努力下吸收掌握。

注释的使用解码了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减轻了学习者理解文章的困难,因此被认为给文章理解和词汇学习提供了可理解的输入。

(2)“注意”理论。

Schmidt的注意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者注意到了语言输入,才有可能习得它们。

阅读中的注释一般以目标词加粗、下划线等形式呈现,实现目标词的凸显,促使阅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到目标词上,从而促进词汇的习得。

(3)双编码理论。

双编码理论由Paivio提出,该理论假定记忆和认知有两个独立的系统,一个专门处理语言信息,如文本;另一个则专门负责处理非语言信息,如声音和图片。

这两个系统独立工作,却又紧密相连。

Paivio认为,学习者将目标词与合适的非语言信息(包括声音、图片、事动画等)结合得越紧密,语言和视觉系统的联系就越有效,从而加深信息处理程度,帮助促进知识的掌握。

多模态注释正是基于此种理论,文本信息与其他非文本信息的结合激活了语言系统和图像系统,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好地强化词汇习得效果。

3.注释促进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实证研究基于词汇注释能够帮助学习者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这一研究发现,大量研究应运而生,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调查不同的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

研究者通过调研发现,国内外对注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1)注释位置。

从注释位置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三种:页边注释、页尾注释和附页注释。

在Holley 和King的研究中,110名以德语为二语的美国学生阅读标在三个不同位置的目标的目标词注释,分别为文章旁边、文章底端及另附的单词表。

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位置的词汇注释在促进学生词汇附带习得方面,并未产生显著差异。

然而,Nagata的研究发现,页边注释更为有效。

因为这种注释的位置对学习者使用更为便捷,更容易吸引学习者对目标词的注意力,从而促进词汇附带习得。

在国内,孟春国和陈丽萍调查了不同注释位置对词汇附带习得的不同影响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页边注释明显优于页尾注释,因为页边注释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加接触生词的机会,进而促进词汇附带习得。

(2)注释语言。

从注释的语言看,一般可以分为一语注释、二语注释和三语注释,其中以一语注释和二语注释的研究最为丰富。

Jabobs等人在实验中对比了三个注释环境:①L1(英语)注释;②L2(西班牙语)注释;③无注释,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效果。

阅读之后的词汇即时测试和延时测试结果均表明,有注释项和无注释项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差异显著,但是一语注释和二语注释在促进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方面没有明显区别。

而Miyasako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在实验中,他比较了无注释、一语注释和二语注释三种注释条件对187名日本高中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差异,结果显示,一语和二语注释均比无注释条件更能显著促进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而一语注释和二语注释相比,二语效果又显著好于一语注释,尤其是对于高水平学习者而言;对于低水平学习者,一语注释更为有效。

这一结果与吕红梅、姚梅林和杜煜在2005年得出的结论不同。

他们的实验表明,在词汇释义和造句测试中,一语注释达到的效果更明显,而后通过对比不同语言水平者的习得效果,结果则与Miyasako 一致:对低水平语言学习者而言,一语注释更有利于词汇的掌握,因为母语的介入能够给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支架,减轻其认知负担。

在各种研究中,学习者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影响因素,可能对于不同语言注释对词汇附带习得效果产生不同的结果。

(3)注释形式。

从注释的形式来看,一般分为单项定义注释和多项选择注释。

单项定义注释指为生词直接提供释义。

这种注释方式较为传统,而且使用普遍,但有学者认为其阻碍了学习者从语境中自主推断词汇意义,不利于词汇习得;而多项选择注释则指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注释选择,让其自主挑选合适的注释信息。

多项选择注释最早由Hulstijn引入词汇附带习得研究中,他认为这种注释方式比传统的单项定义注释更有优势。

近年来,多项选择注释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

研究者认为多项选择注释加深学习者对生词的处理深度,增加投入量,因而更有利于词汇的习得。

Nagata使用了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注释形式,反而将多项选择注释与计算机使用结合在一起。

在这种注释条件下,当受试做出正确选择后,计算机会提供正误反馈并给出正确答案。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多项选择注释明显优越于单项定义注释。

然而,在Watanabe的研究中,对比了单项定义注释组、多项选择注释组和无注释组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实验结果却表明,尽管单项定义注释组和多项注释均明显优于无注释组,但是单项定义注释组与多项选择注释组之间的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

在国内,段世平、严辰松也对中国学生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多项选择注释比单项定义注释更有利于促进词汇的习得。

(4)注释的多模态。

从注释的模式来看,分为单模态注释和多模态注释。

前者指仅提供单一的注释形式,如文本或声音;后者则包含更为丰富的注释信息,包括与词汇有关的图片、声音、视频等。

大多数研究都证明了多模态注释比单模态注释更能有效地提高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效率。

这种多模态注释的研究随着计算机辅助应用教学的兴起而日渐备受关注。

Chun和Plass研究采用多模态方法对词汇加以注释。

在实验中,160名大学生阅读不带注释、附有图片的注释及附有视频的注释的德语文章,研究表明,附有图片的多模态注释对词汇的掌握和记忆有明显的效果。

Yoshii和Flaitz的研究证明:语言注释加上图片注释信息的模式要优越于单模态的注释形式。

国内相关研究也相继展开,李红和李于南在2007的研究中发现,文本加图片的多模态注释方式比单一的文本注释更有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词汇的即时记忆,还能帮助学生更长久地保持词汇。

同样地,武卫和许洪研究了多媒体条件下四种不同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

这四种注释分别为:汉语注释、英语注释、汉语加图片注释及英语加图片注释。

结果表明,文本加注释的多模态注释方法明显优于单一的文本注释,尤其是汉语加图片的注释效果最明显。

三、结语注释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通过阅读习得词汇。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注释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包含信息越来越丰富,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因此,这一注释的研究成果对英语教师、英语学习者及英语阅读材料的编纂者均有积极的启示。

英语教师应该合理地将多种多样的注释方式应用于日常词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效率;英语学习者应该合理选择适用于他们的英语课外读物及教辅材料,以有效地提高词汇附带习得能力;英语阅读材料的编纂者应该更多地考虑不同注释方式对不同水平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不同效果,从而合理编排适合不同水平学习者的英语读物。

参考文献:[1]Hulstijn,J.H.Retention of inferred and given word meanings:Experiments in incidental vocabulary learning.In P.J.Armaud & H.Bejoint (eds.).Vocabulary and applied linguistics.London:Macmillan,1992:113-125.[2]Jacobs,G,Dufon,P.,& Hong,F.C..L1 and L2 glossesin reading passages:Their effectiveness for increasing comprehension and vocabulary knowledge.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1994,17(1):19-28.[3]Krashen,S.We acquire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by reading: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 inputhypothesis[J].Modem Language Journal,1989:73(4).[4]Nation,I.S.P.Learning V 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5]Paivio,A.Imagery and verbal processes.New York:Holt,Rinehart,& Winston.1971 Nagy,W.E.,P.A.Herman & R.C.Anderson.Learning words from context[J].Reading Research,1985(20):233-253.[6]Schmidt,R.Deconstructing consciousness in search of useful definition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LA Review,1994.11,1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