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爱情隐喻相似性程度的差异
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
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作者:陈士芳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8期陈士芳(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柳州 545616)摘要: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爱情作为一种无形又抽象的概念,离开隐喻将得不到具体的表达。
笔者通过举例的方式将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
关键词:爱情;概念隐喻;英汉对比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志码:A一、英汉之间爱情隐喻的对比(一)相似性1. 爱情是战争目标域:爱情源域:战争战争是个永恒的话题。
恋爱中的人们也可以体验战争实况。
因此,爱情中的竞争对手相当于是战争中的敌人;爱人对应于战争中的据点或俘虏;爱人的父母和朋友的影响相当于战争中外来因素给予的帮助;最后赢得爱人芳心的是战争中的赢家。
例如:He is known for his many rapid conquests.He made an ally of her mother.所有的情敌都败在他的手下。
你征服/ 赢得了我的心。
2. 爱情是旅程目标域:爱情源域:旅程人人都有沿马路旅行的经历,途中或艰辛或遇到障碍或十字路口。
因此,中英双方均把爱情作为一段旅程,情侣作为旅行者。
情侣的关系通过克服旅途中无数的困难而迈向共同的目标。
例如:Ou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We are at a crossroad.爱情真是一条漫长的路。
我们的爱情正一步步走向死胡同。
3. 爱情是火目标域:爱情源域:火爱情具有火的特点:火可以点燃,熄灭和燃烧,所以人们可以将爱情概念化为有开端,结束和存在。
当火燃起,爱开始。
当火熄灭,爱情结束。
对不同强度的爱的表达在英汉中极其相似。
例如:That kindled love in his heart.He is burning with love.他们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爱之火,在我俩心中燃起,从此我俩将被熔在一起。
(二)英汉之间爱情隐喻差异1. 英语中特有的爱情隐喻(1)爱人是神目标域:爱人源域:神在基督教和圣经的影响下,西方人认为爱情是一个神圣的东西,爱人就是神。
英汉爱情隐喻的共性及差异浅析
Bre i fAnay i fM e a o n Lo e l ss o t ph r i v
S EN n — u n H Xi g— a x
( ho o i agae F zo n e i ,uh u3 0 0 .啦t ) S olfF r g L nug ,uh uU i rt F zo 5 18 F 帆 c o en v sy
Ab ta t L v , n f u nS e p s n to g s a s n , se p e s d i u d e so wa s n h ma i iz t n. wie sr c : o e o eo h ma ’d e e t d sr n e t s i s i x r s e h n rd f y u n cv l ai A d a p o n i i o rn e o e e p e so s i o e ae mea h r , ih n to l p l s t e b sc c g i v y b tas e e t h a a g f t x r s in n l v r t p o s wh c o ny a p i o t a i o n t e wa u lo r f c s t e s me h e h i l c g i v au e i i e e t r a n a in . i l n o sy u o t e d f rn e n t e l ig c n i o s a d c l r , h o n t e n t r n d f r n e s a d n t s S mu t e u l,d e t i e e c s i h i n o d t n n u t e t e i f a o a h v i u
奇、 罗密 欧 与茱 丽 叶的生死 相 依 ……等 等 . 但是 故 事 中爱情 的表 达 方式 干差 万别 .爱 情更 无 永恒 统
英汉诗歌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英汉诗歌爱情隐喻对比研究作者:赵丽敏王柱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01期摘要:语言学家约翰逊和莱考夫在他们所写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到:隐喻不但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
爱情是英汉诗歌中亘古不变的主题之一,为了使人类的这一体验更生动形象,诗人常将它隐喻化。
以英国诗人叶芝和中国诗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为例,通过对两位诗人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对比分析,发现英汉诗歌中的爱情隐喻既有相同之点,又有相异之处,并进一步分析其异同的成因。
关键词:英汉诗歌;爱情隐喻;叶芝;徐志摩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1012403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二位学者一致认为隐喻可以在语言中呈现,也普遍出现在人的行动和思维里。
作为一种认知现象,隐喻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人类的语言与思维、艺术与创造。
诗歌和隐喻的关系密不可分。
路易斯说没有了隐喻便也就没有了诗歌的生命,没有了诗人的创作源泉;巴克拉德把诗人的大脑看作是隐喻的载体;费尼罗撒把隐喻看作是诗歌的实质,它揭示着自然万象[1]。
爱情是诗歌的永恒话题,古今中外,诗人们或委婉或直白地描绘爱情。
叶芝和徐志摩分别是英国和中国的杰出诗人,两人创作了许多关于爱情的诗歌,为了使人类的这一体验更生动形象,两位诗人常将他们笔下的爱情隐喻化。
本文以两位诗人的爱情诗为例,发现英汉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异同之处,并进一步分析其异同的成因。
一、英汉诗歌爱情隐喻的相似性爱情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一直以来爱情诗歌是诗人创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叶芝和徐志摩的爱情诗就运用了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及景象,用隐喻的方法,令读者更深切的体会他们笔下的爱情。
叶芝在诗歌《叶落》中,将遗失的爱情比喻为飘零的落叶。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满眼都是成熟的颜色:麦子是金黄色的,山梨树叶是金黄色的,野草莓叶也变成了焦黄色。
人们各自收获着成熟的希望,连老鼠也储备好了过冬的粮食。
浅析英汉语境中爱情隐喻之异同
关键 词 :认 知 : 爱情 隐喻 ; 文化 差 异
中 图分 类 号 :H 1 35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1 7 一 8 2 2 0 )2 0 6 — 2 6 l2 6 (0 9 0 — o6 0
隐喻 的本 质 是用 一 种 事情 或 经 验 理 解 和经 历 另 一 种事 情 语 言 中都 有 把 爱 情 隐喻 成 心 的说 法 . 比如将 自己所 爱之 人 称
中, 人们 选 择 用来 描 述 爱情 的事 物 有 诸 多 的相 似 之 处 。
( ) O E I J U N Y 即 爱情 是 旅途 一 LV R E SO 英 汉 语两 种 语 言 中 ,把 爱 情 隐 喻 为旅 途 是 常 见的 一 种 现
象 。 比如 :
() 1 We’eg t ftet c . v o h a k o r ( )tSb e n u yra . 2 I’ e nal gb mp o d o
( ) 谓 伊人 , 4所 存水 一 方 。 涸 从之 , 阻且 长 。《 经 ・ 溯 道 (诗 秦 植 物 的 生长 需 要 有一 定 的 阳 光 、 分 , 情 也 同样 需 要爱 的双 水 爱
风 》 ) () 5 情路 艰 辛 。 () 6 他们 风 雨 同 舟 , 难 与共 一 起 走过 了3 年 的 历程 。 患 O
( 2 L v s ieaf w r t s b l w r n a e 1 ) oei l l e .imut ef e a dfd . k o o
在这 个隐 喻 中 , 途 是 源域 (ore o a )爱 情 则 被 看 旅 suc m i , d n
作 目标 域 ( re d m i ) 这 两 者 之 问 存 在着 一 系列 的 对 应 关 t g t o an , a 系 : 先 爱人 被 看 作是 一 起 旅 行 的旅 行 者 , 们 共 同 的生 活 目 首 他
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ANHUI WE NXUE 语
英汉情 感隐喻 的共性 与差异
刘 芳
广 西 师范 大学
言 新
探
摘
要: 隐喻作 为认知和表达抽象概念 的重要 方式, 在人 们进行 思维的过程 中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 对英
汉语 言中的基本 情感隐喻进行 对比分析 , 归纳梳理 出这两种语 言 中的情感 隐喻 的相 似和不 同之 处, 对促进翻
译研究和提 高英语教 学具 有一定的启 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 情感隐喻 比较 共性 差异
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隐喻 . 它是人类思维和认识世 界的特有方式。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 , 人人都有情感 .人 的认知对人类 的情感有着很大 的影 响。 因此对人类情感的隐喻分析是探索人类认知的重要 途径。在不同的语言中. 隐喻在表达抽象概念时存在一 些相似之处. 但也有一定的差异。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 应 用最 广 泛的 两种语 言 . 对 比分 析英汉 两 种语 言 中 的情 感 隐喻 、 发 现 蕴涵 其 中的鲜 明的 民族 文 化 色彩 , 具有很 强 的代表性。 隐喻 的研 究历 史 早在 1 8世纪时 . 隐喻仅被看做一种修辞 . 并没有 认 识 到它 既是 —种 语 言特 征 。 又 是语 言 的认 知特 征 。亚 里士多德最早开始对隐喻进行了深入研究 . 他系统阐释 了隐喻与语言之间的关 系. 由此确立了隐喻在诗学和修 辞学中的地位 。1 9世纪 , 柏拉 图学派认为: 隐喻是人类 内部 的一 种机 制 , 它反 映 了语言 和人 类 的本 质 。 L a k o f和 J o h n s o n在 Me t a p h o r We L i v e ( 1 9 8 0 ) 一 书 中提 出 了与传 统 隐 喻观 不 同的 观点 :概 念 隐喻 ( m e t a p h o r i c a l c o n c e p t ) 。 L a k o f和 J o h n s o n 指出: 隐喻就 是用—个概念去表达另一个概念。他们的研究表明 : 人 的认知体系就是一个隐喻性结构系统。 隐喻不但是一种 修辞 。 还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 二、 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 ( 一) 用方位词隐喻情感 ,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有很多方位词 被用来隐喻 情感。例如“ 上下” 常用来表达心情好坏 : 向下的方位概 念 常 与 消极 的情感 联 系在 一起 . 而 向上 的概 念则 与 积极 的情感相伴 , 所 以有“ 高兴为上 。 悲伤为下” 的说法。 英汉 两种语言 中这种隐喻是十分常见的表达 . 通过仔细观察 会发现 . 人们在高兴时嘴角上扬 ; 情绪低落时嘴角往下 拉. 而眉毛向下斜。如 : ( 1 ) I a m f e e l i n g u p . ( 我 心情很 好 。 ) ( 2 ) Y o u l o o k d o w n i n t h e d u m p s . Wh a t ’ s u p ? 看 起
从认知角度探究英汉诗歌中爱情隐喻异同.doc
从认知角度探究英汉诗歌中爱情隐喻异同爱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是情感概念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及一定的抽象性,同时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情感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其分析上存在一定难度。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推动了“爱情”情感概念的研究,大多认知语言学者及语言学界认为,语言是反映人类共同认知思维体系的重要依据,因此可以通过对于与爱情有关的语言表达分析来了解爱情情感概念化的过程。
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分析研究英语和汉语诗歌中有关“爱情”的情感表述。
本文从中国古诗,与英语古诗中选取部分汉语古诗和英文诗歌,然后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其中关于爱情隐喻的语言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认知语言学界普遍认为,诗歌语言和日常话语共享同一个认知思维体系,因而本文的研究从对英汉诗歌解析中发现汉语和英语中存在的各自对“爱情”情感概念的认知方式同时总结出他们的共性和各自的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发现:在英语与汉语中存在着八种类似隐喻,分别为:“爱情是旅行”“爱情是植物”“爱情是疾病”“爱情是心”“爱情是容器中的液体”“爱情是统一体”“爱情是战争”以及“爱情是春天”八种类似爱情隐喻。
以及英语中独有的五种隐喻,他们是“爱情是太阳”“爱情是经济交流”“爱情是魔力”“爱情是有价值的东西”“爱情是神性”以及汉语中五种特有隐喻,“爱情是月亮”“爱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爱情是梦”“爱情是丝”“爱情是缘分”。
英汉爱情隐喻共性及差异化探究
英汉爱情隐喻共性及差异化探究摘要:爱情是人类最厚重久远的感情之一,在人类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无数有关爱情的不朽诗篇与经典美文,它们中存在大量丰富的爱情隐喻,即用隐喻诠释爱情。
这不仅符合人类认知模式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对爱情相同的认知本质。
同时,由于民族生存环境和道德文化的差异,爱情的隐喻又并非处处一样。
关键词:爱情隐喻;认知差异;爱情诗第三,隐喻的第三个特征是不对称性,即隐喻没Loveneedendeavororeffort.爱情需要努力或付出。
Loverequirecooperation.爱情需要合作。
Lovebringe某citement.爱情令人心动不已。
Loveeemelfih.爱看似自私。
Lovehanofinalyourjointeffort.爱情从双方的努力中产生一种共同美的感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就内在结构而言,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mapping),这种映射是单向的,只能从始源域(ource)向目标域(target)映射,而不是相反的。
也就是这一系列的特征都是从喻体(vehicle)顺利联想到的关于本体(tenor)的特征,但却无法从第1期沈杏轩:英汉爱情隐喻的共性及差异浅析·37·本体去找到喻体的特征,至少是不科学的。
第四,隐喻具有抽象性。
典型的隐喻里面喻体都较具体易懂,至少比本体更加具体。
例如,“你是我的情人,像百合花一样的清纯”“Youaremyunhine,myonlyunhine.YoumakemehappyuchIloveyou.Pleaedon''''ttakemyunhineaway.”不论是百合花还是unhine,比拟爱情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族 , 论什 么人种 , 无 都有 情感 。认 知可 以影 响情感 . 也 可 以被 情感 影响 , 当代 隐喻认 知理论 认 为隐喻 在情 感 的概念 化过 程 中起 着重 要的作 用口。 汉两种 语 言存 ]英 在 着一些 相 同的情感 隐喻概念 , 同时也反 映 出隐喻 具
有 强烈的民族性 和 丰富 的文 化蕴 涵 。
和情 感是 相互 影响和 作用 的 , 人类情 感 的研究 构成 对
了探 索人类 认 知的基 本部分 之一 , 脱离 描述 情感 的语
言, 就无法 充 分研究 情感 和感 情 概 念 _ 无 论 什 么 民 2 ]
W h n h h a d h n w ,s e i u . p i e s s e s e e r t e e s h l p / t Ha p n s i
作 者 简 介 : 明 ( 9 4 ) 女 , 南 湘 阴人 , 士 , 南理 工学 院 ( 南岳 阳 4 4 0 ) 赵 17 - , 湖 硕 湖 勰 ' 1 0 6 大学 英语 部讲 师 , 究 方 向为 二语 习得 。 研
收 稿 日期 : 0 9 9 0 2 0 —0 — 2
基 金 项 目 : 南理 工 学 院科 研 课 题 ( 号 :0 9 3 。 湖 编 2 0 Y5 )
一
满 面 红 光 。 英 汉 两个 民族 都 还 用 一 些 人 体 动 作 , 如
“ 、 笑 张嘴 、 出牙 齿 、 、 ” 来 表示 喜 悦 和高 兴 表 露 蹦 跳 等
现 出共 同的 身体 经 验 。 在英 语 中有 : h m e o S ei p dfr u jy h a min i a pn s./T e ee 0 . e w s s l g wt h p ies /S i h h y w r
英汉爱情诗歌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
英汉爱情诗歌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作者:韩秋静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5期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抽象和复杂的人生体验,常常需要借助隐喻来表达。
而诗歌是隐喻最常出现的地方。
所以本文在考察了大量的英汉爱情诗歌语料后,发现他们之间存在很多的异同。
最后得出是文化因素导致了这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相似性和异同性。
关键词:隐喻;英汉爱情诗歌;文化因素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做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
然而,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
人类各种情感中,爱情居于中心位置,有鉴于此,本文借鉴前人对诗歌隐喻的研究成果,分别从认知和文化角度对英汉爱情诗歌的概念隐喻做对比分性,并解释其背后的认知理据。
一、英汉诗歌爱情隐喻的共性分析爱情是一种极其复杂和抽象的情感,要想让它具体化,必须借助于隐喻。
通过诵读大量描写爱情的英汉诗歌,笔者发现它们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描写爱情的诗歌中,诗人常常运用隐喻,通过择取具体有形或可感知的事物或现象去描述爱情。
(一)爱情是旅程Lakoff 和 Johnson(1980)指出,英语中一个最重要的爱情概念隐喻是“爱情是旅程”。
这个隐喻是从源域“旅程”到目标域“爱情”的投射,在这个投射系统中,爱人对应旅行伴侣,恋人之间的爱情对应旅行工具,爱情履历对应旅程,爱情路上遇到的挫折对应旅途中的困难,爱人齐心协力朝向的目标对应旅行的目的地。
在这个概念隐喻之下,英语中有很多常规隐喻表达方式。
如:(1)We are in love’s land today;Where shall we go?Love, shall we start or stay,or sail or row?(“Love at Sea”,Swinbume)此例中,爱情被隐喻为旅程。
汉英“爱情”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学教育2。
19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悶汉英“爱情”隐喻认知对比研究内容摘要: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指导,对比分析出汉英爱情隐喻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结合文 化维度,分析其出现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爱情隐喻概念隐喻认知对比在认知隐喻这个概念被提出 来之前,人们认为隐喻是文学作 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
认知 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 辞格,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 知现象,是人们认识抽象事物、了解抽象概念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 或方法。
在人类所有情感中,爱情 是最复杂,也是最难表达和解释 的一种情感。
在中西方语言中,有 无数描述爱情的词句。
本文将从 认知隐喻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比 分析出汉英爱情隐喻的相似和不 同,并结合文化维度,分析其出现 不同的原因。
一.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 种跨域映射,是从一个具体的概 念域向另一个抽象概念域的映射。
隐喻的本质是“人类用某一领 域的经验(对具体熟悉事物的经 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 (抽象陌生事物的经验)的认知活 动。
”(*定芳,2000:28)。
Lakoff&Joh_(1980)认为概念隐喻包含三种类型:方位 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方位 隐喻是将空间领域作为源概念域,将空间概念的关系和范畴系 统投射到非空间概念的关系和范 畴上,用空间领域的概念去理解 非空间领域的概念;本体隐喻是 将抽象事物和概念看做具体事物,这样就可以对抽象事物范畴 化和量化;结构隐喻指的是,通过 一种概念来建构另外一种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自然是不同 的,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比如,日常生活中有“时间就是金钱”的表达。
因为把时间看成了金钱,那么很多被用于描述金钱的词都能来描述时间,金钱能被节省、浪费,用尽,那么就有相对应的平行表达:“节省时间V‘浪费了半小时”,“时间用尽了”。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曹瑛(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本文以情感隐喻为研究课题,着重探讨爱情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异同。
研究有两个方面的发现:首先,英汉语使用了许多相同的隐喻来理解和表达“爱”,这是因为即使是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其次,英语和汉语都有自己独特的爱情隐喻表达方式。
这一结果说明:情感概念受不同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概念隐喻情感概念爱情隐喻概念化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Chinese and English"Love"Metaphor StudyCAO Y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 University,Taiyuan,Shanxi030006)Abs tra ct In this paper,take emotional metaphor for research,focuses on the love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Re-search has found two aspects:First,Chinese a nd English using many of the same metaphor to understand and express"love", this is because even people of different races,have some commo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econdly,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their own unique way of expressing love metaphor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emotion concept affected by 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expressed in different languages showing some differences.Ke 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emotional concept;love metaphor;conceptualization0引言由于隐喻在语言发展和人类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术界对隐喻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认知角度探究英汉爱情隐喻异同
从认知角度探究英汉爱情隐喻异同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其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装饰性的语言现象,隐喻研究也只局限于文学和修辞方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人们对隐喻的重要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隐喻也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现象。
隐喻不仅广泛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思维和行为中,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认知工具,我们每时每刻的思维与活动都与隐喻密切相关。
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使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
隐喻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于作为认知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的Lakoff称之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中所说的隐喻指的是人的思维之中的概念隐喻,并非只是语言中的隐喻性表达。
概念隐喻借助于那些具体的人们所熟知的概念来帮助我们理解新的抽象的概念;而语言中的隐喻性表达只是实现这一过程的表现形式,它们来源于潜在的概念隐喻。
隐喻被视为是从结构相对清晰、具体的始源域到结构相对模糊、抽象的源域的映射。
但是隐喻的映射并不是随意的,它植根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包括人类自身的身体感觉器官、智力感情以及具体的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
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人生体验,最能体现隐喻植根于人类的身体经验。
因为情感太过抽象模糊,大部分的情感都要通过隐喻表达出来。
所以,对情感隐喻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性。
爱情是人类的所有情感中最基本、最普遍、最神秘、最复杂的情感,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概念内容。
爱情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爱情隐喻。
因此,本文选择爱情概念隐喻作为研究课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爱情歌曲中的爱情概念隐喻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旨在找出两种语言中爱情概念系统的异同并探究其根源。
研究发现,英汉两种语言都偏向于通过一些具体的概念来获得对爱情这一抽象复杂的概念的理解;且对于这一相同概念的认知,两种语言中既有很多相同的隐喻,也有一些不同的隐喻。
中英文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
w a y s ” “ We c a n n o t t u r n b a c k n o w ” 等 。第三 , 爱情 如植 物 。植 物有生命 , 需要呵护 , 而爱情也 如同植物那样 会经历 发芽 、 生长 、 开花 、 结果这样的生命过程 。如果 爱情 缺少了相互尊重 、 共 同维护 , 就会像 植物一样枯 萎或死亡 。中英 文中的表述有 “ 爱情如绽放 的鲜 花那 样 美丽 动人” “ 在地愿为连理 枝” “ 忠 贞的爱现为简洁 、 生动 、 新 奇、 高雅等 , 能够增 加语言 表达效 果 , 亚里 士多 德在 《 修辞学》 中就详细论述 了隐喻的修辞功能。 在 中文或 英 文中 , 有 些词 语有多重意义 , 在不 同场合能 引发人 们 不同的联想 , 而作为隐喻使 用的谚语 或成 语内涵丰 富、 言简意 赅, 能够 生动形象 、 准确 简练地将 句子的思 想情感 、 文化 内涵表达出来。随着时代 发展 和社会进 步, 新词汇不断涌现 , 隐喻成 了一种思维方式。 情感是人类 最普遍 、 最重要 的人 生体验 , 也是文
中英文 爱情 隐喻 的对 比研究
◎于嘉琪
( 河 南职 业技 术 学 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4 6 )
爱情是 人类最悠久 、 最神秘 的情 感之一 , 有着丰 富的思 想与文化 内涵 , 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从梁 山伯 与祝英 台 、 贾 宝玉 与林黛玉 到罗密欧与朱 丽叶 、 凯 瑟琳 与希斯克利夫 ,这 些爱情故事 的表达方式千 差万别 , 但都存在着大量的爱情隐喻。在 爱情表达 中 隐喻发 生着重要作用 ,透过 隐喻能将 千差万别 的爱 情故事精彩 地呈现 出来 。由于东西方社会 的认知方 式 与思维 方式有许多一致 性 , 因而 , 中英 文都有许 多 相似 的爱情 隐喻。同 时,由于东西方社会 的生产方 式、 价值取向 、 宗教信仰 、 社会 习俗等 存在差异 , 中英 文 爱情 隐喻又各不相 同。
英汉爱情概念隐喻对比分析
比研 究 。
关 键 词 :概 念 隐喻 ; 实体 隐喻 ;结 构 隐喻 ; 空 间/ 方 位 隐喻 ;爱 情
中 图分 类 号 :H3 1 5 .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8 1 6 X ( 2 0 1 5 )0 2 — 0 1 9 7 — 1 3
体 隐喻 。实 体 隐喻最 典型 和具 有代1 4 一 l 1 — 1 5
熟 悉 的概 念 。 爱 情 就 是 一 种抽 象 的 事物 ,但 它
作 者 简 介 :贾 立 平 ( 1 9 6 6 一 ) ,男 ( 汉) ,陕 西 户 县 人 ,教 授 ,硕 士 ,主 要 从 事 翻 译 理 论 与 实 践 方 面 的 研 究 。
英汉爱情概 念隐喻对 比分析
贾 立平 , 陈欢
( 西 安 理 工 大 学 人 文 与 外 国语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 1 0 0 5 4 )
摘 要 : 莱考 夫根 据 始 源域 的 不 同把 概 念 隐喻 分为 三 类 : 实体 隐喻 、 结 构 隐喻 和 空 间/ A - 位 臆 喻 。根 据 这 三 类概 念 隐 喻 对 英 汉 爱情 概 念 隐喻 进行 了对 比分 析 。这 不 仅 有 助 于我 们 更好 的理 解 英 汉 爱 情 概 念 隐喻 ,也 丰 富 了英 汉 语 言 文 化 对
最新-英汉爱情隐喻共性及差异化探究 精品
英汉爱情隐喻共性及差异化探究摘要爱情是人类最厚重久远的感情之一,在人类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无数有关爱情的不朽诗篇与经典美文,它们中存在大量丰富的爱情隐喻,即用隐喻诠释爱情。
这不仅符合人类认知模式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对爱情相同的认知本质。
同时,由于民族生存环境和道德文化的差异,爱情的隐喻又并非处处一样。
关键词爱情隐喻;认知差异;爱情诗爱情是什么?虽然中西文学作品中有数之不尽的爱情篇章,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传奇、罗密欧与茱丽叶的生死相依……等等,但是故事中爱情的表达方式千差万别,爱情更无永恒统一的模式,每个自然的生命个体对爱情都有着各自美好而独到的表达方式,由于隐喻符合人们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本质,它恰恰为爱情这一美好感情提供了宣泄的途径。
隐喻最早是作为修辞方式被提出来的,自从被提出之日起学者们就从未中断对其进行研究,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修辞学家,甚至是哲学家的关注。
在隐喻研究方面,作为广义认知科学分支的认知语言学更是大踏步地向前,特别是自1980年和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真正确立了隐喻的认知地位以来,学者们在研究中对隐喻的认知本质已逐渐形成共识。
今天对隐喻的认识已不仅仅是修辞学中与明喻、夸张、顶针等并列的一种修辞手段,更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为我们要认识和描写以前未知的事物,必须依赖我们已经知道和懂得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还要发挥惊人的联想力和创新力。
[1]3这个认知过程也正是爱情隐喻的核心。
透过隐喻,人们把理想中抽象的爱情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丰富地联系起来,对爱情做出了精彩纷呈的定义与诠释,所以说爱情是隐喻的,或者说隐喻帮助人类创建了广博的爱情。
爱情隐喻的认知本质毋庸置疑,这是隐喻的本质使然。
但由于英汉民族存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和文化倾向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得不正视爱情隐喻在两地认知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从对表达爱情的喻体选择倾向上可见一斑。
从认知视角看中英“爱情”的隐喻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 / 做为树 的形象 和 认知语 言学研究包括 隐喻 、 转喻 、 概念合 成等 ( 孙亚。 己: 你站在一起。” 作 者将 “ 爱情” 隐 喻 为 多 种 植 物— — 凌 2 0 0 8 : 5 ) 。
木棉 、 树 等 。伴 侣 就 要像 树 一 样 立 在 一 起 , 一 起 隐 喻 在 传 统 语 言 学 中 一 般 只是 被 认 为 是 修 辞 学 霄 花 、
一 起 沐浴 甘 霖 , 一起 经 历 狂 风 暴 雨 , 中与 明 喻 、 夸张 、 顶 针 等 并 列 的一 种 修 辞 手 段 。 “ 直 到 享 受 微 风 的 吹拂 . 1 9 8 0年 莱 可 夫 ( G e o r g e L a k o 和 约 翰 逊 ( Ma r k J o h n s o n ) 坚 贞 地 站 在脚 下 的那 片 土 地 上
“ 玫瑰 ” 。“ O m y l u v e i s l i k e a r e d 。 r e d l o s e , 呵, 我 的爱
/ T h a t ’ s n e w l y s p r u n g i n J u n e ; 六 研究表 明 . 隐喻不但存在于语言 中 . 而 且 存 在 于 我 们 人 像 朵 红 红 的 玫 瑰 -
语 言 就 是 隐 喻
的认 识 提 到 新 高 度 。 莱 可夫 强调 隐喻 的认 知 作 用 , 认 为 隐喻植根 于人类 的概念 结构 ” f 胡 壮麟 , 2 0 0 4 : 7 1 ) 。
英文 中, 在罗伯特 . 彭斯 A R e d ' R e d R o s e f 《 一 朵 红 红 的玫 瑰 》 1 这首著 名 的诗 中, 他把“ 爱情 ” 隐 喻 为
汉英爱情隐喻的比较浅析
汉英爱情隐喻的比较浅析摘要:爱情是人类最厚重久远的感情之一,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无数不朽的爱情篇章。
爱情概念本身通常是抽象的,因而人们往往借助隐喻来表达这一情感。
这不仅符合人类认知的基本要求,也反应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对爱情相同的认知本质。
同时,由于生存环境和道德文化的差异,爱情的隐喻又有着差异。
关键词:爱情;隐喻;认知一、认知隐喻观爱情是什么?虽然中西文学作品中有数之不尽的爱情篇章,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传奇、罗密欧与茱丽叶的生死相依,但是故事中爱情的表达方式千差万别,爱情更无永恒统一的模式,每个自然的生命个体对爱情都有着各自美好而独到的表达方式,由于隐喻符合人们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本质,它恰恰为爱情这一美好感情提供了宣泄的途径。
很长时间以来,隐喻只被看作一种修辞手段。
然而,从1930年代起,很多研究者包括心理学家、语言学家还有认知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和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
自1980年Lakoff和Johnson 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问世以来,隐喻的认知地位得到了正式确立。
他们的研究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
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
二、汉英爱情概念隐喻的共同之处(一) 用具体事物隐喻爱情人类思维的共性之一就是借用具体事物来描述抽象事物。
爱情是人类重要的情感之一,而这种情感又是复杂抽象的,人们往往借助具体的或有形的事物来描述它。
不仅爱情概念本身可以被隐喻化,爱的对方也可以用隐喻来描述。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人们都选择同样的事物来描述爱情,例如:1) 爱情是植物Our love is flower.爱情的美丽花朵是用心田浇灌的。
植物是构成大自然最常见的要素,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更离不开植物。
植物有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这和爱情的发展有着相同之处,所以人们用植物来隐喻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之 间 的相 似性 以创造 出多种多 样 的爱 情 隐喻 。隐
喻研究 领域 的相 关研 究 者 曾提 出 : 隐 喻相 似 性 的 文 化差 异现 象可分 为 四种情形 , 即相 似性 重叠 、 相似 性 平行 、 相似 性空 缺 和相 似 性 对立 _ 3 』 。本 文依 照 前人 的研 究成 果 , 总结 出英 汉 爱情 隐喻 的相 似性 程 度 在 这 四方 面的体 现 。 ( 一) 相似 性重 叠 人类 共存 于 同一星球 , 受 同一 自然法则 的制 约 , 生 活在 同样 的外部 自然 环境 中 , 这 种 外 在 客 观现 实
“ 分离 ” 为 目标域 “ 恋人 ” 与始 源域 “ 路途” 之 问 的 相 似性 。在 中 国人 和 西方 人 的认 知概 念 中 , 爱 情 都 是 美好 与神 奇 的 , 任何 人 都 渴望 陷入 其 中 而不 愿 置 身 其外 , 就像 人们 难 以抗 拒香 醇醉 人 的美 酒一 般 , 因而 会有 “ H e i s i n t o x i c a t e d w i t h l o v e . ”和 “ 爱 情 是 杯 美 酒, 我愿 长醉 不 醒 。 ” 这样的表达 , 其 依 赖 的相 似 性
是“ 诱惑性与致瘾性” 。 中英 文 都 会 提 取 出爱 情 和 月亮“ 具 有 阶段 性 变化 ” 这 一相 似 性 来 构 建 隐 喻 表
达, 如“ L o v e i s l i k e t h e m o o n ,w h e n i t d o e s n o t i n —
相 似性 , 即始 源域 、 目标 域 和相 似 性 皆趋 同 , 这 种 现 象 就 叫做 相 似性重 叠 。在 中西 文化 中存在 着大 量用 类 似始 源域 强调 同一 相 似 性 的爱 情 隐喻 。 比如 , 在 两 种文 化 中人 们都 喜 欢 把 漂亮 的女 子 比作 玫 瑰 , 罗
性是 隐喻 的本 质 。对 隐喻 中相似 性 的探 讨 是 隐喻 研 究 的重 点 。通 过 对英 汉 爱情 隐喻 异 同对 比的讨 论 , 可发 现 英汉 爱情 隐喻 在相 似性 程度 上存在 重 叠 、 平行 、 空缺 和对 立 四种 情 形 。 [ 关键 词 ]爱情 隐喻 始 源域 目标 域 相 似性 差 异
伯特 ・ 彭斯 的 著 名诗 句 “ M y l o v e i s l i k e a r e d ,r e d r o s e . ” 和 中文歌 曲“ 你 是我 的玫瑰 你 是我 的花 ” 采用 的始源 域和 目标域 相 同 , 凸显 出 的相 似 性 也是 一 致 的: 外 表美 丽 , 具 有 吸 引 力 。 爱情 具 有 一 定 发 展 过 程, 因而用 “ 路 途 ”比喻爱 情 也 具 有 很 强 的合 理 性 。
之 间建 立联 系 , 可见 人类 在 不 断 探求 爱 情 与 不 同事
是“ 情 长路 更长 ” , 表现 出的相似 性 为 “ 漫 长 与 不 易” 。分手 的含 义在 中英 文 中分别 用 “ 分道扬镳” ,
“ We ma y h a v e t o g o o u r s e p a r a t e w a y s . ” 表达 , 强 调
使 得人 们对 同一概 念 抱 有相 似 的 印象 或联 想 , 因而
[ 收稿 日期 ] 2 0 1 2—1 1 — 2 7
c r e a s e , i t d e c r e a s e s .” “ 人 有悲 欢 离 合 , 月有 阴晴 圆
[ 作者简介 ] 白 晶( 1 9 8 7~) , 女, 深圳大学外 国语学院 , 外国语 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不 同文 化 中体 现 出普 遍 性 与共 通 性 ; 但 由于依 存 的
具 体 的客观 物质环 境 不 同 , 也 体 现 出一 定 程 度 观事 物认知 爱情 这一抽 象 的主观情 感 , 有 时 也会 在 爱 情 域 与其 他 抽 象 概念
“ I t ’ S b e e n a l o n g b u mp r o a d . ” 在汉语 中 的对 应 表达
个 事 物 具 有 的共 同属 性 … 。 ” 束定 芳 将 相 似 性 定 义
为“ 两个 事 物 之 间 的 相 似特 征 ’ 。在 始 源 域 和 目 标域 之 间建立 隐喻关 系 , 必然要 寻 找两者 的相似 性 。 隐喻并 不是毫 无根 据 与 规 律 的存 在 , 它 根植 于人 类 的社会 体验 与认知 系统 之 中。 由于人类具 有相 同的 生 理机 制与 大脑机 能 , 隐喻 概 念 系统 和 认 知结 构 在
[ 中图分类 号 ]H 3 1 5[ 文献标 识 码 ]/ 4[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3 4 7 3 ( 2 0 1 3 ) 0 2— 0 0 3 4— 0 3
识别 隐喻 始源域 和 目标域之 间的相似 性是理 解 隐喻的关 键 。0  ̄ o n y指 出 , “ 所谓 相 似 性 , 就 是 指 两 会 产生始 源域 和 目标 域 相 同 的隐 喻 , 并 强调 同样 的
豕 口 吧八 子T U
Z U I 3年 帚 : f i l I 思帚 l j : } i l j J
英 汉 爱 情 隐 喻相 似 性 程 度 的差 异
白 晶
( 深圳 大 学 外 国语 学院 , 广 东 深圳 5 1 8 0 6 0 )
[ 摘
要 ]中外 学者 公认 , 物理 相似性 或 心理认 知创 造 出来的相 似 性在 隐喻 构 建 中是 不 可或缺 的 , 相 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