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XXXX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的神圣使命,培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章职业道德第二条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第三条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结协作。
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第四条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第五条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第六条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经验;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第三章教育教学第七条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人身与生命安全。
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
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八条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区别
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区别一、中职专业教学标准1. 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规定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素质和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教育部门对中职专业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2. 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主要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要求,教学内容的规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要求,教学条件的要求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
3. 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是为了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定的。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学校或教育部门对中职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规定和安排。
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对学生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实习实训安排,毕业要求和学生评价等方面的规定和安排。
3.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为了实现中职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而设计的。
三、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区别1. 定位不同: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主要是规范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重在规定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则是为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具体安排学生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实训安排。
2. 内容不同: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规定;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则主要包括学生的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安排和毕业要求等方面的安排。
3. 理念不同: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注重规范和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实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是中职教育的基础,它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是中职教育的“标尺”和“准绳”;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贯彻落实中职教学标准的具体安排,它具体规划学生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实训安排,是中职教育的“蓝图”和“路径”。
总结回顾: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中职教育中起着不同但又相辅相成的作用,规范和指导着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中职教育的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一、引言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培养目标,制定的用于规范和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本标准将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新的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基本原则1.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为核心。
2.以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确保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
3.以课程资源适应教学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4.以课程评价为导向,传统的分数评定方式,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
三、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2.职业素养类课程: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职业安全与环境保护、职业技能与实训、职业生涯规划等,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3.专业技术类课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如机械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酒店管理、护理技术等。
4.实践教学类课程:包括实验实训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为目标。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1.通识教育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2.职业素养类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3.专业技术类课程:根据专业需求设置相应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实践教学类课程:提供实验实训和实习实训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训、案例分析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评价方式:取消传统的分数评定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实践表现、综合能力考核等。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4]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部组织制定了首批涉及14个专业类的95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现将目录予以公布,有关标准具体内容以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文本为准。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各地要认真组织对专业教学标准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
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专业教学标准的能力。
要为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各地在实施专业教学标准过程中,如有问题、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教育部办公厅2014年4月30日附件: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专业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01 农林牧渔类011100 棉花加工与检验011300 现代林业技术011400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011600 园林绿化011700 木材加工012700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012900 农业与农村用水013300 土地纠纷调解02 资源环境类020900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021400 矿山机电(金属矿方向)021600 矿井建设(金属矿方向)03 能源与新能源类031000 水电厂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031100 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04 土木水利类040100 建筑工程施工040200 建筑装饰040500 工程造价040700 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041100 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041200 市政工程施工04150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041600 工程测量041800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05 加工制造类050100 钢铁冶炼050200 金属压力加工050400 钢铁装备运行与维护050700 有色金属冶炼051100 机械制造技术051200 机械加工技术051300 机电技术应用051400 数控技术应用051500 模具制造技术051600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051700 汽车制造与检修051800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052200 焊接技术应用052300 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应用052400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应用052500 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052700 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052900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053000 电气运行与控制053100 电气技术应用06 石油化工类060100 化学工艺060200 工业分析与检验060400 化工机械与设备060500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060600 精细化工060700 生物化工060800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060900 橡胶工艺07 轻纺食品类070400 纺织技术及营销071300 粮油饲料加工技术071400 粮油储运与检验技术08 交通运输类08070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08080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080900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081100 船舶驾驶081300 船舶水手与机工09 信息技术类090100 计算机应用090200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090300 计算机平面设计090400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090500 计算机网络技术090600 网站建设与管理090800 软件与信息服务090900 客户信息服务091000 计算机速录091200 电子与信息技术091300 电子技术应用10 医药卫生类100100 护理100200 助产100300 农村医学101100 药剂102000 制药技术102400 制药设备维修12 财经商贸类120900 连锁经营与管理121000 市场营销121100 电子商务121200 国际商务121900 物流服务与管理122000 房地产营销与管理13 旅游服务类130100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130200 旅游服务与管理130300 旅游外语130500 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14 文化艺术类140900 舞蹈表演141300 杂技与魔术表演142100 美术绘画18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180100 办公室文员180200 文秘180400 公关礼仪180700 物业管理181000 社区公共事务管理181400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181500 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教育类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教育类1. 简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专业教学标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和指导,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2. 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具体包括以下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教育基础,使其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完成专业任务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学内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标准应包含以下教学内容:3.1. 教育基础•语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以满足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数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支持专业技能的应用。
•外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其未来的国际交流和跨国合作打下基础。
3.2. 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传授与教育类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
•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教育类专业工具和设备,完成教学任务。
3.3. 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升其职业素质和沟通能力,使其具备从业者必备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技巧。
•职业道德:教育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使其成为遵法守纪的从业者。
4. 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标准应体现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综合评价。
4.1. 教学方法•授课与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演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实践:通过项目实践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2. 评估方式•考试评估: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评估。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框架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填写。
如:设施农业生产技术(010100)。
二、入学要求满足专业学习的条件。
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规定的学制填写,如:3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等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一心健康;掌握××××专业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从事××××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规格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一)职业素养1.2.……(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1.2.……专业(技能)方向111.12.……专业(技能)方向211.12.……七、主要接续专业高职:××××专业本科:××××专业八、课程结构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公共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九、课程设置(一)公共基础课程(二)专业技能课程十、教学时间安排(一)基本要求1.教学时间安排针对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
周学时一般为28。
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
三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课程开设顺序和周课时安排。
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标准中等职业教育是指在高中毕业后,通过职业学校或技术学院进行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
为了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需要制定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标准,以指导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
下面将介绍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结构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标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课程结构,即确定所需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是指针对其中一职业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的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选择的增强能力的进修课程。
课程结构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职业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
二、课程目标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标准还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即学生应该在学习结束时达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课程目标可以分为基本技能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
基本技能目标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如阅读、写作、计算和沟通等。
职业能力目标是指学生应具备的与特定职业相关的能力和技能。
课程目标的设定需要充分考虑职业需求和行业标准,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关职业的工作。
三、课程内容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标准需要详细规定每个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课程内容应围绕核心技能和知识展开,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
通过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还应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四、评价方法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标准还需要确定适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考试、实践任务、实习报告、综合评价等形式。
评价标准应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制定,既能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能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标准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
通过明确课程结构、设定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和确定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实施,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需要不断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和行业需求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变化。
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对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开设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实习实训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是保障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首先要求明确各专业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行业发展需求,既要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又要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培养。
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结构完整,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所属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内容。
教学内容要求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具体明确,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胜任相关工作。
三、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要达到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教学要求要科学合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能够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
四、实习实训。
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还要求对实习实训进行规范。
实习实训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途径。
实习实训要求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时限和要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环节。
教学评价要求科学、公正、客观,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教学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表现。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要严格执行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不断完善和更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
中职普车专业的教学标准
中职普车专业的教学标准
中职普通车辆维修专业教学标准。
中职普通车辆维修专业是为培养具备基本车辆维修技能的专业
人才而设立的。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教育和培训,教学标
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中职普通车辆维修专业的教学标准:
1. 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应包括车辆结构与原理、汽车电气与电
子技术、汽车发动机与燃料系统、汽车传动系统、汽车制动系统、
汽车悬挂系统、汽车车身与安全系统等基础课程,以及实习实训课程。
2. 实践教学,学校应提供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包括汽车维修
实验室、模拟维修车间等,以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技能。
3. 教学人员,学校应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4. 教学质量评估,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学
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 实习实训,学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6. 资源支持,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工具、设备等,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
以上就是中职普通车辆维修专业的教学标准,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才能够确保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其专业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位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的要求和规范,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一、岗位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教学、教育管理、科研和实践指导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责和任务。
二、专业素养。
1. 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素养;2. 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3. 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4. 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变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专业能力。
1.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2. 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3. 具备较强的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4. 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
四、专业发展。
1. 具备良好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意识,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进行职业发展规划;2. 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3. 具备较强的职业发展适应能力,能够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职业发展活动。
五、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位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的要求和规范,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完善教师专业标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各位教师和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包括了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于每个专业来说,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教学标准的首要内容。
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具体,既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包括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只有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才能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还包括了教学内容的规定。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内容载体,对于每个专业而言,都应当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规定应当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适应,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就业并胜任相关工作。
再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还包括了教学方法的要求。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它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要求包括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操作等方面。
最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还包括了教学评价的规定。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它应当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的规定包括考试考核的方式和方法、实践操作的评价标准、学业成绩的管理和使用等方面。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只有严格依照教学标准的要求,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希望各位教师和管理者能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促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后义务教育教育发展,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质量及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素质,特制定本标准。
一、专业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综合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和能力及职业态度,掌握本科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2、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能在工商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中胜任本职,具备进修及创新能力。
3、培养具有健全的职业精神,理论联系实际、技术熟练,服从管理,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二、专业方向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方向应综合客观条件和社会发展需要,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该校的设备资源和师资配置等情况,确定具体实施的专业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方向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机电、计算机、园艺、医药、建筑、交通、服装、金融、旅游等传统行业的专业。
二类是以时代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而出现的新兴专业,如电子商务、物联网、智能技术、材料技术、文化传播、休闲服务、车辆维修等。
三、专业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应包括理论专业课、技能实践课(技能练习、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专业课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专业课程应有效结合于本专业学科门类及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区域发展特征,重点突出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学科的功能在服务社会中的作用。
四、教学管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应加强对专业课教学的指导,切实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充分调动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授课能力等进行严格考核,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保证专业课有效实施。
五、实训实习中等职业学校应将实训实习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强化实训实习教学。
实训实习内容应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主,引导学生实地观摩、实践体会,以实践为经,变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掌握实际工作知识技能及企业文化精髓,提高学生实践思维能力。
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标准
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标准
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标准是指对于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和规范,是为了
保证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
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学校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标准应当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目标。
学校的办
学宗旨应当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目标应当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社会需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标准应当明确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要求。
包括教学计划
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管理的规范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教学管理科学有效。
再次,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标准应当明确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
包括教师的岗位设置、招聘条件、培训要求、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保证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此外,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标准应当明确教学资源和条件的保障要求。
包括教学
设施、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要求,保证学校教学条件良好,为教学提供保障。
最后,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标准应当明确教学评价和监督的要求。
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监督和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学校教学行为,提高教
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中等专业学校能够严格按照教学标准要求,不断完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旨在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满足国家人才培养的需求,有效推动专业发展。
一、基本要求1. 专业课程建设要遵循素质教育和终身发展的原则,努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结合中等职业学校自身专业建设实际情况,组建专业团队,确立专业主题。
2. 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专业特点,确定课程体系结构,确定课程目标及学习要求,确定课程内容与集中性,结合专业特点编制课程设置。
3. 编制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精确细化专业课程要求,控制教学活动进度,做到实施有序、精确高效。
4. 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有效的教学计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二、课程教学原则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注重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的结合,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2. 教学重点突出,紧扣市场需求,强调实战能力的训练和毕业设计完成,培养高技能人才。
3. 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4. 根据教学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等手段,夯实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和加强学生学习。
1. 树立规范意识,落实学生管理规定,认真落实专业教学管理办法,科学规范教学活动。
2. 把握教学质量,控制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强化课堂纪律,促进学生学习。
3. 推行多样化评价,坚持量衡质量,强化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加强学生课堂素质的考核。
4. 加强专业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制定有效的发展计划,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优化课程质量。
四、课程综合测评原则1. 坚持“评价教学”的原则,以质量为标准,以效果为导向,从教学设计、课程内容、学习成绩以及教学改革等三个层面完成课程综合测评。
2. 注重比较分析,突出课程优势和不足,着重审视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学习状况,改进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3. 注重专业影响力,加强专业指导,强调素质提升,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把专业教学作为加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大了办学实力,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专业教学标准。
首先,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强有力地协调各类教育资源,遵守严格的办学规范,实行强有力的教学管理,健全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教学整体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师资和教学资源的良好利用。
其次,明确专业教学的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不仅仅只局限于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自我完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注重学生的应用性能力提升。
以实际国际环境为基础,研发出更多贴合当今不同岗位的专业课程,充分考虑实际应用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性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拥有基础应用能力的素质,以应对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
最后,专业教学指导要素系统建立,确保教学质量。
规范化的培养计划、明确的课程设置、强有力的教职员工培养、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系统性的教学督导等要素系统性地建立,以确保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的新要求。
总之,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不仅要从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办学目标、专业教学等方面加强教育规范,而且还要注重提升学习能力,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塑造学生良好的专业作风,为社会培养和塑造一支实用的、高素质的中等职业人才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
教职成厅[201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部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
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为做好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专业化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2.坚持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制订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依据,努力满足行业科技进步、劳动组织优化、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和产业文化对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
3.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突出职教特色。
4.坚持整体规划、系统培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严格教学评价,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
5.坚持先进性和可行性,遵循专业建设规律。
注重吸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兼顾行业发展实际和职业教育现状。
三、专业教学标准内容
专业教学标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基本学制、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主要接续专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要求、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实训实习环境、专业师资等(详见附件1)。
四、主要内容说明
(一)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要建立更加灵活多样、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制度,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二)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各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置与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
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课为必修课,学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
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
不同专业还应根据需要,开设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
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的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
专业技能课程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专业核心课程加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的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部分基础性强、规范性要求高、覆盖专业面广的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
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训实习包含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实训实习形式。
实训实习应明确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及其必备设备等实训实习环境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四)教学时间安排。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
1周一般为28学时。
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
3年
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学时。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
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累计总学时约为1学年。
允许不同专业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2/3,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原则上为1学年。
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作适当的调整。
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
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校内校外评价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六)实训实习环境。
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实训、教研及展示等多项功能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
校内实训基地应包括岗位技能实训室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专业教学要求。
实训设备配置应不低于相关标准。
(七)专业师资。
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并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专任教师应为相应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