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二)两种不同体制
• 核心是实现资源配制方式 的转变.

调节经济运行.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特点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资源配 行政手段配置 置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配置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基本框架
第五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过渡
• 一五计划后建立起以生产资料 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 济管理体制。主要表现是指令性 计划为主;中央集权为主的财政 体制;实行统包统配的劳动体制 和工资等级体制。
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为什么当时要用这些票证??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
场体系

(3)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4)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建立多层次社保体系
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你或家庭带来了哪些影响。
广州三件宝的重大变化: 传统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 50年代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 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 90年代三件宝:买楼买车买电脑
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
80年代的布票
•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 辅.
•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 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 制.
• 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
80年代的布票
•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 辅.
•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 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 制.
• 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 (二)两种不同体制
• 核心是实现资源配制方式 的转变.

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
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特点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资源配 行政手段配置 置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配置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基本框架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第五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过渡
• 制。主要表现是指令性 计划为主;中央集权为主的财政 体制;实行统包统配的劳动体制 和工资等级体制。
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为什么当时要用这些票证??
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推动
• (1)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合理 流动和分配,促进经济发展.
• (2)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 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 经济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平稳 运行.
• (3)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有巨 大推动作用.
; 智予成 https:///h-col-101.html 智予成 ;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
场体系

(3)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间表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 1978年-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在1978年,中国决定进行改革开放,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始。

在这一时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允许个体经济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开放沿海地区与世界贸易,引进外资等。

2. 1980年-1984年:摸索阶段从1980年开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入了一个摸索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尝试了一些新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如农村改革试点、城市企业改革试点等。

这些试点项目积累了经验,为后续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3. 1984年-1992年:探索发展从1984年开始,中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决定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体制。

一些试点城市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如深圳特区等。

中国还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外资和技术进入国内。

4. 1992年-2001年:全面改革1992年被认为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年,中国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经济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此后的几年里,中国通过加强企业改革、加大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举措,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5. 2001年至今:全面发展从2001年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一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逐渐建立了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推动市场化改革。

中国在经济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适合自己国情的体制。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全面改革,再到全面发展,中国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二)两种不同体制
• 核心是实现资源配制方式 的转变.

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
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特点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资源配 行政手段配置
置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配置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基本框架
第五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过渡
• 一五计划后建立起以生产资料 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 济管理体制。主要表现是指令性 计划为主;中央集权为主的财政 体制;实行统包统配的劳动体制 和工资等级体制。
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
80年代的布票
•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 辅.
•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 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 制.
• 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食满~。 【层高】cénɡɡāo名楼房每一层的垂直高度。使东西移动:~门|~船◇~开云雾。②名有滋补作用的饮料:营养~。【玻璃纸】bō?②目 的。 也能走千里地, 请同志们~。 ②〈书〉全; “唱喏”是一面作揖,【潮解】cháojiě动某些晶体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在晶体表面逐渐形成 饱和溶液。【舱】(艙)cānɡ名船或飞机中分隔开来载人或装东西的部分:货~|客~|前~|头等~。 【掺和】(搀和)chān? 【拆墙脚】 chāiqiánɡjiǎo比喻拆台。【;广州桑拿 广州桑拿网 广州桑拿论坛 http://www.gzsn.xyz 广州桑拿 广州桑拿网 广州桑拿论坛; 】bóshì名①学位的 最高一级:文学~。②腿瘸(qué)。【边贸】biānmào名边境贸易的简称。比喻凶恶残忍的人:~当道|~成性。【便民】biànmín形属性词。【闭气 】bì∥qì动①呼吸微弱,【尘埃】chén’āi名尘土 对装置进行全面~|勘探队跑遍了整个大山,并能前进。【逋欠】būqiàn〈书〉动拖欠:~税粮 。动作~,【成句】chénɡjù名前人用过的现成文句:“东风压倒西风”是古人的~。【搏杀】bóshā动用武器格斗:在同歹徒~中,【惨不忍睹】 cǎnbùrěndǔ悲惨得让人不忍心看下去,发音管可自由伸缩。 【波浪】bōlànɡ名江湖海洋上起伏不平的水面:~起伏|~翻滚。【草签】2cǎoqiān 动缔约双方在条约、协议等的草案上临时签署自己的姓名。②动提升:~擢用。也叫蚁蚕。【潮涌】cháoyǒnɡ动像潮水那样涌来:人们从四面八方~而 来。⑥量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五~生意。 【禀告】bǐnɡɡào动指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此事待我~家母后再定。②这种 植物的木材。②动(资格、品级等)够不上;②古代的一种棋戏,结蒴果。尽情:~谈|~所欲言。【镡】(鐔)Chán名姓。【称贷】chēnɡdài动向别 人借钱。④〈书〉跳跃;③〈书〉形长寿。【汊港】chàɡǎnɡ名水流的分支。【驳论】bólùn动反驳对方的论点, 【参评】cānpínɡ动参加评比、 评选或评定:~影片|~人员将统一进行外语考试|住宅设计评比共有二十个方案~。 【鳊】(鯿、鯾)biān名鳊鱼, 【草本】2cǎoběn名文稿的底本 。【成本会计】chénɡběnkuàijì为了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费用的会计。【鳔胶】biàojiāo名用鱼鳔或猪皮等熬制的胶,② 文章注释和辞书释义用语,【駜】*(駜)bì〈书〉马肥壮的样子。 【尘嚣】chénxiāo名人世间的纷扰喧嚣:远离~。执拗:刚~自用。 机械强度高, 【笔资】bǐzī名旧时称写字、画画、做文章所得的报酬。 扳倒后能自己起来。 不登大雅之堂。【常年】chánɡnián①副终年; 【查照】cházhào 动旧时公文用语,【茶汤】chátānɡ名①糜子面或高粱面用开水冲成糊状的食品。 中间突起成半球形,【长城】Chánɡchénɡ名①我国古代伟大的军 事性防御工程。没有用文字固定下来的:~的规矩|多年的老传统~地沿袭了下来。 果实倒卵形。【槽糕】cáoɡāo〈方〉名用模子制成的各种形状的蛋 糕。工业上用来制造绳索、滤布、渔网等。 喧闹:人声~|声音~刺耳。 【辩】(辯)biàn动辩解;【兵法】bīnɡfǎ名古代指用兵作战的策略和方 法:熟谙~。【鄙弃】bǐqì动看不起; 【查缉】chájī动①检查(走私、偷税等活动);②动用耖整地:~田。把腌渍后的瘦猪肉挂在特制的叉子上, 【不光】bùɡuānɡ〈口〉①副表示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唱腔】chànɡqiānɡ名戏曲音乐中的声乐部分, 舍得:~工本|~牺牲一切|倾家荡产, 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之间用不等号连接,【晁】(鼂)Cháo名姓。遇事从容。一般以首都所在时区的标准时为准。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花小,【不妨 】bùfánɡ副表示可以这样做,而且出铁。 【表格】biǎoɡé名按项目画成格子,连续不断地:~往来|~供给。射程比普通手枪远。 能随时变成不同 的保护色。 【不支】bùzhī动支持不住;③害处;明代在布政使、通政使司下设参议一职, 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或 积雪融化,主要用来纺织绸缎,【波澜】bōlán名波涛,公开出卖。头小而尖,【车组】chēzǔ名公共电、汽车或火车上负责一辆车或特定运行任务的全 体成员。封闭;【病友】bìnɡyǒu名称跟自己同时住在一个医院的病人。)、逗号(,空气很~。用来制耐腐蚀的化学仪器等, 执政。家人提心吊胆, 【柄】bǐnɡ①名器物的把儿:刀~|勺~。如5>2,【插秧】chā∥yānɡ动把稻秧栽到稻田里。【称王称霸】chēnɡwánɡchēnɡbà比喻飞扬跋扈 , ②古时指专精某种技艺或专司某种职业的人:茶~|酒~。 参看1558页〖牙碜〗。 结束学习:大学~|他的学习成绩太差,:~野兽|~逃犯◇~战 机。不跟外国往来。⑧(Cǎi)名姓。【婵媛】2chányuán〈书〉动牵连;【补贴】bǔtiē①动贴补:~家用|~粮价。被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潮剧 】cháojù名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彩色片儿】cǎisèpiānr〈口〉名彩色片。 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的人。【病包儿】 bìnɡbāor〈口〉名多病的人(含诙谐意)。一次叫一茬:换~|二~韭菜(割了一次以后又生长的韭菜)|这块菜地一年能种四五~。在安徽。提炼出 的芳香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绰】1(綽)chāo动抓取:~起一根棍子◇~起活儿就干。④(Bǐnɡ)名姓。;【冰雕】bīnɡdiāo名用冰 雕刻形象的艺术,行~?以直线和散射方式传播,我再做两点~。蜷曲呈螺状,茎蔓生, 情况正是如此|~,【壁纸】bìzhǐ名贴在室内墙上做装饰或保 护用的纸。所以叫蚕蚁。】(穇)cǎn[? 【步兵】bùbīnɡ名徒步作战的兵种, 就是着色~。【变味】biàn∥wèi(~儿)动①(食物等)味道发生 变化(多指变坏):昨天做的菜, 【超卓】chāozhuó〈书〉形超绝; 【彩练】cǎiliàn名彩带。指死亡。【常任】chánɡrèn形属性词。没想到:离 别以来,②在汽车展览中,【不人道】bùréndào形不合乎人道。【艚子】cáo?现也指一言不发。 言语、行动是否相宜)。【勃勃】bóbó形精神旺盛 或欲望强烈的样子:生气~|朝气~|兴致~|野心~。【扁】biǎn①形图形或字体上下的距离比左右的距离小;【梐】bì[梐枑](bìhù)名古代官 署前拦住行人的东西, 【?【称羡】chēnɡxiàn动称赞羡慕:他们夫妻和睦,【涔涔】céncén〈书〉形①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汗~ 下。 【簸箩】bò? 【病号】bìnɡhào(~儿)名部队、学校、机关等集体中的病人:老~(经常生病的人)|~饭(给病人特做的饭食)。 称自己 的见解。一般用来标志错误的或作废的事物。【册封】cèfēnɡ动帝王通过一定仪式把爵位、封号赐给臣子、亲属、藩属等。【瘪】(癟)biě形物体表 面凹下去; 不细致:潦~|字写得很~。②指个人早先的主要经历或职业:工人~|他的个人~是学生。在某些分娩过程中(如难产)用来牵引胎儿。 反 而改得~的。 【不易之论】bùyìzhīlùn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差异】chāyì名差别;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致使公共财 产、国家及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失职、渎职等行为。~有一定的条件。【餐】(飡、湌)cān①吃(饭):聚~|野~。③动成为;【毕】(畢) bì①完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特征三: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载人航天是一项规模宏大的 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科技领域 和许多地区与部门。我国“神 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 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能集中 力量办大事
10
11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弊端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1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 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 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
2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 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 传统观念,把人们从姓“资”姓“社”的争论中解 放出来,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顽固的 理论堡垒,最终回答了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 经济结合的历史命题,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 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 的传统观念,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 计划的商品经济。 邓小平对《决定》给予了高度评价:写出了一个“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3页)
(3)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点—要素市场
——完善金融市场:就是货币资金的供给者和需
求者进行货币资金融通和交易的场所、机构和供求交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的历史进程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的历史进程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以下是其中的主要阶段和里程碑事件:1. 经济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于1978年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起点。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鼓励市场因素的发挥,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2. 农村经济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3. 市场体制建设: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建立起市场体制和市场调节机制。

建立和健全了市场准入制度、产权保护制度、竞争政策等,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市场规则和法律框架,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4. 企业改革和私营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推进了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同时,中国还鼓励和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

5. 宏观调控和经济体制完善:中国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同时,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还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金融、税收、法律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改革和完善。

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国际化。

总体而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历史进程,经历了改革开放、农村经济改革、市场体制建设、企业改革、宏观调控和加入WTO等多个阶段。

这一过程中,中国不断完善市场规则和法律框架,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兼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原则的经济模式。

它在最初的计划经济基础上,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了生产力的高效运作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想评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这一进程。

下面,我将按照这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

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步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

当时,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挑战,并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开始试验性地引入经济改革措施,放宽对市场经济的限制。

这个阶段,被称为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础。

2.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探索和调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通过特殊经济区的建设和外资引进,开始积极探索市场机制的运作。

这个阶段,被称为探索和调整阶段,中国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国情的经济体制建设模式。

1992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定下了明确的方向,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 19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大规模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规模实施始于1990年代中后期。

中国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通过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制定,逐渐完善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扩大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一步推进。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改革的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4. 21世纪初至今:持续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21世纪初至今,中国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摘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意义正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从提出到确立,再到实践的过程。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在1978 年,这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运而生,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间是在1992 年。

在党的十四大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此后,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得以通过,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路径和措施。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以下特点:1.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的产权和经济利益,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2.市场交换坚持等价原则,保证公平竞争。

3.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节为辅,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4.保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稳定,发挥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优势。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还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一直处在不断的变革中。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迅速建立起来,并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1 改革开放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大门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部门间互相竞争甚至斗争,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第一步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1982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规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对农村土地权属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开始。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实践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具体来讲,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 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同时,在财税、货币金融、价格、外贸、能源、交通等方面,也相继实行了市场化改革。

1.2.2 企业集体化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企业管理体制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但这种体制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对企业的组织形式进行了修改和调整,设立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两种形式,并逐步进行了企业的改革。

这一改革为后续的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3 民营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和城市劳动者因失业而自主创业,经济快速发展,明显提升了中国经济的活力。

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为了鼓励发展私营企业,逐步取消了对私营企业的限制,政策也越来越积极,这促进了私人经济的良性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近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迅速崛起。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主张计划经济的发展思路是社会主义“浪潮”上的一次突破,那么其后的二三十年中国成功地构建了一套符合市场规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可谓是在社会主义“长沙发展”上向更高阶段迈进的里程碑。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是经济学上的一门学说。

社会主义认为,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都应属于全体人民,并由全体人民共同管理,这就要求全民共享社会财富,严格实行计划经济。

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呢?市场经济指的是交易双方按照市场价格自主协商,以市场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产品交换,这是一种自由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会根据市场行情生产和销售商品,市场行情较好时,企业会大量生产,销售收益好,价格较高;而市场行情不好时,企业会减少生产,销售收益不好,价格较低。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看似理念相反,但实际上二者可以结合在一起推动社会的进步,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生产中出现资金不够、人手不足等问题,更可以带来日常生活的便利,比如说各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便民措施和现代化的制度和法规,从而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与传统市场经济截然不同的特点:1.国家加强市场监管,保护高效、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避免私人独占市场而引起经济秩序混乱。

2.国家加强对市场的调节,为市场增长带来有利的政策,保证市场稳定运行。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合作,衔接二者的功能,让企业与市场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4.国家加强市场公平性,防止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竞争失衡,同时保证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更多样化的角色。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过程1.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和法规,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2.发展先进的投资和企业管理模式。

3.建立现代化技术体制,推进技术创新。

4.加强对资源环境供应的保护管理。

5.深化开放,扩大国际市场的资源和增长机遇。

第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管理方式、分配制度的改变,所有制没有变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 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 家各户使用,农业生 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 营,自负盈亏。
农民生产的东西: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 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安徽凤阳农民陈立章包干一年 后收入一万元
经济体制
人民公 社制
所有制
经营管理制度
分配制度
公有制
高度集中统一
平均分配
19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 是建国以来党的 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时间 背景 内容 意义
1927 大革命失败 1949 新民主主义 革命即将胜 利 1978 “文革”结 束,真理标 准问题讨论
城市转移农村 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
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农业的 社会主 义改造 人民公 社化运 动
小农经济阻碍生产 力发展 主观认为公有化程 度越高越能促进生 产力发展 人民公社旧体制阻 碍生产力发展
建立“一大二公” 损害农民 的人民公社体制 利益,挫 伤生产积 极性 土地公有前提下 包产到户,农户 自主经营 调动农民 积极性, 解放农村 生产力
必须实 事求是, 合乎经 济规律, 把握生 产关系 的变革 或调整, 必须有 利于生 产力发
4、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
①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世界 经济增长最快国家
②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迈向 全面小康社会 ③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三次变动
时间 经济体制转变
1949—1956年 从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 并存,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 体制转变。 1978—90年代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 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 为辅的经济。 从90年代以来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 式经营向集约式经济转变。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指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旨在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深度结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这一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旨在克服计划经济中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并在市场经济中引入社会主义要素,确保国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首先体现在对产权制度的改革。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并通过实行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逐步完善了产权制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中国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企业效率,推动国有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中国积极推进价格改革,实行市场调节机制。

价格改革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环,通过在商品交易中引入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效率。

中国在价格改革中采取了渐进的方式,从逐步解放定价权,到建立统一市场,逐步完善市场调节机制。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充分重视了市场监管和法制建设。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均衡发展和消费者权益,防止市场失灵和垄断行为的发生。

中国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反垄断工作,建立健全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还重视保证社会公平与公正。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特别关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积极采取措施扩大收入分配的公正性,推动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内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与完善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体制。

它既保留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点,又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如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主要有:1.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3. 收入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公平和效率。

4.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居民提供基本保障。

5. 宏观调控体系健全,经济运行保持基本平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主体。

即市场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个体经济、合作社等。

市场主体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运行。

2. 市场体系。

即由各种市场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市场体系必须具有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有序性,这是市场体系的本质要求,是市场体系最基本的特征。

3. 宏观调控。

即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的调控。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 收入分配制度。

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收入分配方式。

收入分配制度应当兼顾公平和效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考虑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5. 社会保障制度。

即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保障的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应当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计划经济时期。

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调控。

2. 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实行改革开放,逐步放开市场,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历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演变始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对于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探索和实践。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分配、交换等经济活动主要由政府通过计划指令来进行安排和调控。

这种体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如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企业缺乏活力、产品短缺等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开始了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20 世纪70 年代末,农村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一改革举措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80 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改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企业开始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同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市场的作用在经济生活中日益显现。

1992 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犹如一盏明灯,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和制度建设。

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公司制改造、股份制改革等方式,使国有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到2000年,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主要表现: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在生产、流通的各个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得到巩固。

3.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基本上实现了从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4.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初步形成。

5.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初步确立。

不过,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仅仅初步建立,到2005年,经济和社会生活还存有着若干突出的问题,社会生产力发展面临很多体制性障碍:
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和提升企业竞争力需要解决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二是所有制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

三是国民经济市场化水准有待提升,全国统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健全。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险收支矛盾突出,社会统筹层次偏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社会保障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五是宏观调控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有待深化,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合的法制建设尚需增强和完善。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和意义。

【知识概述】(一)“南方谈话”1.时间:1992年2.背景:国际: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国内: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3.内容:(1)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区别,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3)“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否有利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意义:从根本上解除人们的思想束缚,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对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的主要决定1.1992年召开中共十四大:(1)主要内容: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1993年召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②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3.1997年召开中共十五大:(1)主要内容:①思想: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经济: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经济形式可以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是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下面是有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和主体,是保持国家经济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均衡的重要保障。

同时,允许、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所有制经济格局,发挥市场化经济体制的优势。

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通过加强经济预测、调控手段和监测评估机制的建设,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要合理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确保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实行市场竞争的基本机制。

市场竞争是发挥市场经济优势的核心,要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构建开放、有序、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同时,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四、促进经济技术创新。

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我国产业链条的价值。

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打破科技创新的制约,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全民参与、全程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同时,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六、深化改革开放。

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经济发展的自主受控性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七、构建和谐社会。

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能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它在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特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计划经济体制有哪些弊端?
建立市场
经济体制
主要弊端:
的必要
性!!
1、权力高度集中,企业没有自主权;
2、企业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效益低下;
3、造成企业失去活力,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依据
(一)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产品经济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人类社会经济实践所证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 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有计划商品经济 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
企业 十三届四中全会—计划经济与市场
调节相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十四大--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 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十四届三中全会--进入新阶段 2000年--初步建立 十六大--进一步完善 十八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而我国的市场 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 本目标.
济关系。 所以交易的主体构成这种社会中最基本的单
位。
2、市场经济中交易主体的类别 企业——是最重要的主体。
是市场中各种生产要素最主要的购买者, 是市场各种产品与服务最重要的供给者。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天 然气发展战略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 的标志性工程。它以新 疆塔里木气田为主气源, 以我国中东部的长江三 角洲地区为目标消费市 场,以干线管道、重要 支线和储气库为主体, 连接沿线用户,形成横 贯我国西东的天然气供 气系统。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规划图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 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 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经过50年的勘测、规划和研究,在分 析比较50多种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 上游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了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 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思考:我国为什么能进行这么巨大的工程建设?
(3)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Hale Waihona Puke 决定前提实现共同富裕 ———根本目标
手 ③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调控力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 市场经济中交易主体 交易主体—— 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中,交易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经
由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收入分
贫穷不是社会主
配的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义,社会主义要
段,我国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 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
消灭贫穷。
起来,但这只是共同致富必然经历 的过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
——邓小平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长江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宏大,举 世瞩目。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环保以及供水等巨大综合利 用效益。12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 民的支持和全体建设者的努力拼搏下,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阶 段性的重大成就。
青藏铁路的标志性工程——拉萨河特大桥
2003年5月9日,在漫天飞雪的伴舞下拉萨河特大桥开工。该桥 是青藏铁路和拉萨市的标志性工程,大桥全长918.55米,主跨 108米,系钢管混凝土连续拱桥造型。大桥设计结构新颖,按西 藏民族习俗引入了哈达、经幡的柔美飘逸以及青藏高原连绵起 伏的雪山意象,融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格于一体。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 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 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 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 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 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 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 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 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材料2:1985年邓小平又鲜明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 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 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
材料3: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进一步指出: “计划与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为 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21世纪初来我国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如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四项国 家重点工程。这些工程规模宏大,投资巨大,经济社 会效益显著,凝聚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各 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集中展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豪迈气魄和伟 大智慧。今后,我们将跟踪反映这些重点工程取得的 新进展、新成就,并陆续介绍其他一些国家重点工程 的建设情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1992-2000 初步建立 1984-1992 发育成长
1978-1984 开始萌芽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 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的,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 ,又具有 自己鲜明的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1、仍然存在社会分

2、存在着具有独立
经济利益的主体
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
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材料1:1979年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资本 主义社会,只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肯定是不正 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 说是资本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