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教育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人皆知。

然而,班级管理工作,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可能不是所有班主任都考虑过。

大多数班主任可能会说,我已经尽心尽职了,而且还做得非常不错,因为我班的课堂纪律非常好,因为我班的环境卫生工作做得非常棒,因为我班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能做到这样,确实不错。

一个班级能有这样的表现,校领导如果还要找茬,那么必定会导致学校管理的失败;一个班级能有这样的表现,他人如果胆敢评头论足,那么必定会吃上大大的鼻门羹。

为此,我只能说,一个班级能有这样的表现,如果还需要“鸡蛋里挑骨头”,那么也只能班主任自己来挑——这样的成绩,是怎样取得的?取得如此成绩,是每一个学生真真实实的成长吗?
也是道听途说,有这样一个班级,正如我前面所说,课堂纪律非常好,班级卫生工作常常得到学校好评,学科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然而也经常听到有些老师这样评价这个班级:“学习还真是没得说,就是上课比较沉闷。

无论老师怎样引导提问,就是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

”有学生也告诉我,这个班有些在全年级都赫赫有名的学生,晚上学习要学到凌晨一两点。

啊!这可是初中学生啊,是一个快乐的成长阶段啊!这样的学习会是快乐的吗?如此用功难道真是
学习需求的推动?班级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班集体,作为班主任,真是可喜可贺!但是作为学生个体,当他晚年回想起自己的学习生涯,他会有一番怎样的回味?这还真是难言啊!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特别是那些“七口之家只有一小孩”的家庭的出现。

学校教育引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就有这种趋势,孩子不爱学习,因为他不用学习也能吃香喝辣,他的六个长辈只要还有一个留在人世,他就不会有受挫的风险。

此还仅仅是一个情况,或许是一个极端的情况。

但是,如果如数家珍一样地数落各种情况,那么很多教育工作者就要心灰意冷了。

然而,我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糟糕,因为不管什么样的家庭,除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挨饿之外,都还有一丝丝的“梦想”——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

“光宗耀祖”可能是一个封建陋习,却会是当下教育的一个救命草。

关键的问题是,怎样用好这个救命草。

一个能利用好这跟救命草的教育工作者,他将会是未来的成功教育者,或许还可能成为教育大家。

意识到这一点的著名教育人,在头脑里都深深地体会到,迫切需要改变的是头脑里的思维理念:管理型教育向服务型教育的改变。

在一个教室里,看到这样一则标语:“走进这个教室
不快乐,走出这个教室不学习,是这个教室所在班级的羞辱,是这个班级班主任教育的失败。

”看到这样的标语,教育人能不为之一震吗?一个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教育标语的。

教室是什么地方?学习的地方,学习的地方,就是快乐的地方;教室外是什么地方?学生愉悦的地方,学生愉悦的地方就是学习的地方。

快乐是一种学习,学习是一种快乐,为了快乐,我要学习,快乐与学习达到一种完美的融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境界?这或许是未来教育的真谛。

更可喜的是,班主任对这种境界的追求,已经上升到了自己教育事业的价值观念层。

达不到“快乐即是学习,学习才会快乐”,是班集体的羞辱,是教育的失败。

我信奉这一教育理念!
阅读了本文的网友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班主任工作反思:你凭什么做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反思:你准备怎样做班主任?]
[班主任的教育理念] 提供给班主任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艺术和教育故事转载分类:活动育人
二十一、让美德占据学生的心灵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

十年间,他们游历了很多的国家,拜访了很多有学问的人。

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是饱学之士,真是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学生说:“十年游历学,你们现在有了很多学问,长了不少见识。

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便围绕着哲学家坐了下来。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我们坐在旷野里。

”“这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弟子们感到很惊奇,他们都没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秘的老师,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先开口了:“老师,只要有把铲子就够了。

”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坪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体无完肤,父亲痛心的摇头叹息:“这下全完了??”母亲却微笑地劝慰道:“草枯了,明年还会再绿的,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了!”后来,这位孩子考入了少年科技大,最近听说现在已在中国科学院读博士。

我们做教育的,还是好好地向这位母亲学习吧。

二十三、留些时间思考
荀子曰:“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说:“终日学习而不思考,难以有所成也。

”最早完成原子弹核裂变实验的英国学者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当时已经很晚了,见他的一名学生已然伏在工作台上,于是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又问:“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答:“我也在工作。

”又问:“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答:“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在工作。

”这时,卢瑟福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分析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绩得人,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除了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之外,都给自己留下了一些思考的时间。

据说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用了十年的时间。

他说:“学习知识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着这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伟大的思想家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六年,不露锋芒。

在这六年中,他以思考为主,钻研哲学。

哲学史学家认为,这平静的六年,其实是黑格尔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做长时间的思考罢了。

” 卡笛尔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诚然。

写到这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又记起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
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习上落伍。

”推而广之,无论干什么事,只要注重思考,学会思考,就一定成为先进者。

二十四、爱是最高的教育艺术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曾国藩问自己的一个幕僚对张之洞、李鸿章和自己的评价,幕僚说:张是“威,不敢欺”;李是“智,不能欺”;您是“德,不忍欺”。

回想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开始时,对学生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学生确实“老实”了,但班级的各项工作总搞不到前面去。

后来,请教了许多老班主任,学到了一些教育学生的方法,学生开始活跃起来,班级工作也有了起色。

再后来,我读了《学生心理学》和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书,才真正认识到,对学生的爱才是最高的教育艺术,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学生的一生发展着想,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班级工作大有起色,无论学校搞什么活动,我班都是
员。

这一切,他们都说最该感谢的是当年的一位小学教师。

继任者找到当年的小学教师,此时她已是迟暮晚年了,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话任何人都听得懂:“我爱这些孩子。


二十五、其实,爱也需要艺术
有一句教育名言:爱是最高的教育艺术。

确实,教育如果不以爱为前提,就难以取得成功。

然而,仅有爱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爱的艺术。

大家知道,母爱是最无私的,但爱的方法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

据说,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的影响。

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

一封来自白宫一位知名人士,一封来自一位服刑的犯人。

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心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大小小,各[班主任的教育理念]不相同。

我一眼就看到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

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拿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要的那一个。

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

我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以后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
西,我不择手段。

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的一天,妈妈拿来了各式各样的苹果。

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却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局在手中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嘴好吃,谁都想得到它,那么,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

我把门前的草坪平均分成三份,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的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比赛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它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付出努力。

作为教师,因为与学生没有血缘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必然成为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但是,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还要讲究艺术。

美国的E·琳格写过一个《苏珊的帽子》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可爱的女孩叫苏珊,可是,当她年一年级的时候,医生却发现她那小小的身体里面竟长了一个肿瘤,并且必须住院接受三个月的化疗。

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神情也不如以前那样活泼了。

更可怕的事,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掉光了。

虽然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不上被拉下的功课,然而,每天盯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

老师非常理解小苏珊的痛苦。

在苏珊返校上课前,她热情而庄重的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
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

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月的苏珊
了事情得原委,开始对他表现出鄙夷和不屑。

他开始有些承受不住,想摆脱这种情形,然而,每次考试不变的位置安排让他难堪又难受,终于他忍不住了,找到了我。

还没等他解释什么,我说:“我知道你会来找我的,从你成绩突然上升的那一次开始,我就觉得定有蹊跷。

后来我知道了原因,想批评你,但我最终没有去找你,我想,一个虚荣生命的底色是要强,你也不会例外。

所以,我故意每次都那样安排座次,我预计,总有一天,你的自尊会对自己的做法不满,让虚荣的自己沉没,让要强得自己浮现出来,或许那时候,正是你和我都需要的。

现在你来找我,我想一定是那个要强得你来找我了。

我一直认为你是聪明的,再加上你的要强,你最终会成为最棒的??” 后来这个学生,好像彻底变了一个人,
老师,面对特别的学生,面对有缺点有错误的学生,我们在教育时,可有多种思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实施恰当的教育方式,只有那些有实效的教育方法才称得上教育艺术。

二十七、生态位现象引发的教育思考
生态位现象是俄国科学家格乌司发现的,因此,也叫格乌司原理。

有一天,格乌司在实验室将一种叫双小核草履虫和一种叫大草履虫的生物,分别放在两个相同浓度的细菌培养液中,几天后,格乌司发现这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都呈“S”型曲线。

接着,他把这两种生物又放入同一环境中培养,并控制一定的食物,16天后,培养基中只有双小核草履虫自由地活着,而大草履虫却消逝的无影无踪。

在其培养中,格乌司对现场进行过仔细观察,他没有发现一种虫子攻击另一种虫子的现象,也未见两种虫子分泌出什么有害物质,只发现双小核草履虫在与大草履虫竞争同一食物时增长比较快,将大草履虫赶出了培养基。

于是,格乌司又做了相反的一种实验,他把大草履虫与另一种袋状草履虫放在同一个环境中进行培养,结果两者都能存活下来,并且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水平。

这两种虫子虽然也竞争同一食物,但袋状草履虫占据食物中不被大草履虫竞争的那一部分。

这种现象就叫生态位现象。

如果把生态位作进一步的解释,那就是在大自然中,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出现。

如果它们在同一区域内出现,大自然将会用空间把它们各自隔
开,如虎在山上行,鱼在水中游,猴在树上跳,鸟在天上飞;如果它们在同一地方出现,它们必定利用不同的食物生存,如虎吃肉,羊吃草,娃吃虫;如果它们需要的是同一种食物,那么,它们寻食的时间必定要相互错开,如狮子是白天出来寻食,老虎是傍晚出来寻食,狼是深夜出来寻食??在动物世界里没有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物种亲缘关系接近或相似而使生态位部分重叠,这时就会出现严酷的竞争,如一山不容二虎。

如果强者进入弱者的生态领域就会出现“龙游浅滩遭虾贱,虎落平原被犬欺”的状况;如果弱者进入强者的生态领域中就会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的状况。

因此,强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是强者,弱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才能自由生存。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它不仅适应于生物界,同样适应于人类。

因为,人首先是生物,生物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人类都具有。

因此,生态位现象使我对教育产生了一些思考。

思考一:人类的优势是智慧,智慧的传递靠教育,智慧的源泉是思考,因此,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物竞天泽,适者生存。

”经过几千万年的生物进化,最终,
大自然给每个物种,提供了一个适应其生长的特殊环境——生态位,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每个物种都具有其它物种所没有的优势。

它只要保持和发展这种优势,就会继续繁衍下去,否则,就会被大自然淘汰。

人作为其中一种生物,也有自己的生态位,在生态位上,人类也有自己独有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智慧”。

有这么一个寓言:上帝在造完万物及人类之后,让他们在地球上按照各自的生活方式去
下页班主任工作应坚持的十个教育理念一、学生立场与教师立场
现代教育强调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大家也一致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服务。

既然教育是为了服务学生的成长,教师是在帮助学生成长,那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就要摒弃传统的站在教师立场来处理学生问题的做法,代之以学会用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以对学生的利益最大化作为教育的
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

如果只站在教师的立场处理问题,教育的过程可能就是教师极尽对学生讽刺挖苦之能事,去抽打、撕剥、
伤害学生仅有的一丝尊严。

学生不但不服气,还会和教师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教育的结果也多是不欢而散。

如果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处理问题,教师则往往能够能体会学生的难处,给学生更多的期待和宽容,同时也能
够启发学生在问题行为中省思自己的错误,通过教育行为及其教育的过程还能够让学生从错误的事件中获得生命成长的经验。

二、关注表象与探究原因
许多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执迷于表象而偏离了对事情深层原因和本质问题的关注和探究。

如在教育工作中,他们在对待学生矛盾冲突中喜欢动手打架的女学生时,往往只关注于该学生能不能认识错误,能不能向教师检讨错误并做出保证,能不能向对方赔礼道歉等有助于平息事件的表象层面。

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喜欢通过武力处理问题这一劣迹,也没有去深究学生这一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所以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该学生在今后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其实这样的做法只是给了教师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一种心理满足感,并没有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就需要
持有一种探究的态度来对待问题,不妨和学生一起唤醒早期记忆进而分析原因,并让学生承担打架带来的后果,让学生在体验与冲突中自己教育自己,从而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

三、服从教师与服从规则
在许多学生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我们的班主任教师往往在不知觉之中总会把自己推向矛盾斗争的前沿。

他们以自己的教师名号为护身符,习惯于赤膊上阵,与学生争个面红耳赤,希望学生能够屈从或服从于自己,却往往不但得不到预期效果,还使自己颜面扫地,成为恶化师生关系的导火索。

既然学生的问题行为发生在集体,危害于集体,所以最有发言权的也应该是集体。

作为教师,要从裁判员、审判员向协调员和规劝者的角色转变。

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后,不妨及时组织班级成员进行讨论:他的做法对不对?错在哪里?违反了班级的哪条规则?应该接受什么处理?通过和学生谈行为,讲规则,论纪律,让问题行为者在集体的声讨中主动向道理、规划和制度来妥协,而不是向教师个人来妥协。

而教师在学生的论辩中还可以保持自己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儿童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的好行为。

”而人性最深刻的原则,也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赏识。

教师要做学生善良火种的添柴人。

通过不断地鼓励和赞美,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

现实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教师肯定什么,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学习模仿什么。

所以,教师要习惯拿起心中爱、鼓励、赞美、肯定、理解、关注的工具,去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和学习兴趣,以及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七、配合教师与配合家长
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书籍、网络、朋友等共同塑造的过程。

作为教师要认识到教育的边界问题,知道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哪些是需要别人来做的。

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老师要主动将教育的对象向家长适当延伸。

让家长认识到教师其实是学生人生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支流,他只能陪伴学生一段而不是全程,所以是教师在配合家长教育学生,而不是家长在配合教师教育学生。

只有家长负责任地担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职责,教师才有可能全心地予以配合并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八、壁垒森严与人文关怀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所以,在班级工作中,教师要坚持人文关怀的教育立场,重视通过情感激励来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进而达到无为管理的目的。

绝对不能让制度和规章变得壁垒森严、密不透风,而应当让管理充满人性,让规章制度成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精神状态的啦啦队,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加油站。

九、注重个别与顾全大局
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是把80%的精力用在了20%的学生身上,所以显得精疲力竭,往往还不见成效或成效甚微,其实这是教师工作的一个误区。

班级里占绝大多数的基本群众被教师忽视或缺少关注,不利于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

理性的教师应该具有大局意识,要善于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分配到组织好班级活动中来,通过活动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精神状态;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和中等学生的交往上来,了解她们,亲近她们,关注她们的精神成长。

“抓中间,带两头”,通过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来带动问题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共同进步与成长,才
是班级管理和学生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无私奉献与专注成长
许多教师只求将自己衣兜中知识的种子撒向学生,却不思种
子撒播的均匀程度,埋藏的
深浅与否,然后就急急地盼望着来自学生的收获。

殊不知农
民是通过种地来学会种地的,要想取得更大的丰收,需要播
种者不断地去查找原因,也许是施肥不足,也许是浇水不够,又或者是日照时间过长,原因不一而足,但他们唯一不做的
事是抱怨和责备。

农民获得种植经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民
成长的过程,而科学的经验和自身的成长更决定了来年的收成。

教师同样如此,需要关注的不只是学生,更有自己是否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会了教育,收获了经验,获得了成长。

由此,从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学会反思和总结,让教育的过程变
成教师成长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且非常有必要。

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在付出中学会创造,在付出中获得来自学生和
自己的双重回报,才能在工作中更多地体会到自身职业的幸
福感。

[班主任的教育理念] “牢骚太胜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新时期的班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