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总论

合集下载

药理学笔记1

药理学笔记1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每位医生在给病人使用药物之前都会遇到以下的问题:1、究竟是否需要用药2、希望用药后病人的状况获得何种改变3、拟用的药物是应能够达到此目的4、能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使药物在合适的时刻,合适的部位,达到合适的浓度,并持续合适的时间。

5、该药可能还有哪些其他效应,这些效应是否有害。

6、权衡利弊。

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药理学知识,对每个药物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指导我们合理用药,这就是药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将在绪论中着重介绍有关药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意义,在绪论中着重介绍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什么是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什么是药物?药物是能对生物机体产生某种生理或生化作用,并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用于计划生育、杀灭病媒及消毒污物的化学物质。

包括保健药。

(一)、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规律。

可见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机体,属于广义的生理学范畴。

它与主要研究药物本身的药学科学有明显的区别,药理学是以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为指导临床各种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

(二)、药理学的主要任务:1.阐明药物作用机制2.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

3.开发新药4.发现药物新用途5.阐明机体的生理、生化现象,推动其发展。

(三)、药理学的研究方法:药理学的研究主法是实验性的。

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对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

近年来逐渐发展而设立的临床药理学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应用科学。

其任务是将药理学基本理论转化为临床用药技术,即将药理效应转化为实际疗效,是基础药理学的后继部分。

(四)、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机制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尽量避免对机体有害的不良反应。

(完整版)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完整版)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

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

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医疗药品管控]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医疗药品管控]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医疗药品管理)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什么是药品,它有哪些特性,如何进行分类,如何进行管理等等问题,于不同的社会阶段,从不同的角度或观点,将有不同的解释。

本节是从法律管理和社会学的角度来阐述这些问题。

壹、药品的定义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为了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均于该国的药品法、药事法中,规定了药品的定义,以明确管理对象。

我国《药品管理法》中关于药品的定义是:“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且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和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上述定义包含以下要点。

第壹,使用目的和使用方法是区别药品和食品、毒品其他物质的基本点。

没有任何物质其本质就是药品,只有当人们为了防治疾病,遵照医嘱或说明书,按照壹定方法和数量使用该物质,达到治疗或预防或诊断人的某种疾病时,或能有目的的调节某些生理功能时,才称它为药品。

而食品或毒品的使用目的显然和药品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第二,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传统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和现代药(化学药品等)均是药品,这和壹些西方国家不完全相同。

这壹规定有利于继承、整理、提高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医药资源为现代医疗保健服务。

这壹定义反映了对21世纪药品研究开发方向的高瞻远瞩。

第三,明确了《药品管理法》管理的是人用药品。

这壹点和日本、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的药事法、药品法对药品的定义不同,他们的药品定义包括了人用药和兽用药。

第四,确定了以“药品”作为药物、原料药、制剂、药材、成药、西药、医药等用语的总称。

“药品”壹词和美国的drugs、英国的medicines、日本的“医薬品”同义。

于《药品管理法》英译本中,药品的对应英文是“durgs”。

二、药品管理的分类药品的分类方法很多,这里介绍的是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中有关药品分类管理的类别。

执业药师药理学总论知识总结

执业药师药理学总论知识总结

执业药师药理学总论知识总结学习总论要掌握其重点和理解难点,还必需在努力学好各论时,结合各论的药物,联系重医学教.育网原创温总论的知识点,两者交互深化融合贯通,才能理解、掌握总论和各论的内容。

1.充分利用教学大纲及教材教学大纲是指导性教学文件。

药理学教学大纲规定了“重点”和“一般(不是重点)”的内容。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编写并加以阐述的。

因此必须在大纲的指导及细心听老师讲授和做好药理实验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内容。

2.掌握重点及难点内容任何章节均有重点。

总论的重点是药效学与药动学。

药效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量效关系(效能、强度、LD50、ED50、治疗指数等)、药物作用的二重性(尤其是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其产主的原因)。

药动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药物跨膜转运(尤其是被动转运规律)、首过消除(首关消除)、生物转化、消除动力学、药动学参数和多医学教.育网原创次给药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则是影响药物作用因素的重点。

当然,非重点内容也不能忽视,因为它代表学习了解总论的知识面和深度,这些内容也是医务人员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也是考试时选择题复盖的内容。

3.掌握药理学的主要概论及规律药理学的主要概论及基本规律是总论重要内容。

例如一级动力医学教.育网原创学(线性动力学)及零级动力学的概论、半衰期、消除速率常数、血浆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等。

药理学规律如激动药、部分激动药、竞争性拮搞药等的作用规律,药物跨膜转运规律、多次给药动力学规律等。

了解总论这些概论的内涵,掌握药理学基本规律,从而为学习药理学各论打下良好的基础。

4.学习药理学总论中的公式药理学是一门定量科学,学医学教.育网原创习药理学总论时应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公式,不要把精力花在过多的公式推导上,应着重理解这些公式如何精确地提示了内在规律性、概论,或表明了参数的估算方法、临床意义,或反映了各种指标间的关系。

5.比较类似的或相反的要领如药物与毒物,药效学与药动学,效能与强度,质反应与量反应,耐受性、快速耐受性与耐药性,习惯性与成瘾性,副作用(副反应)与毒性,后遗效应与停药反应,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峰药浓度与稳态浓度受体向上调节与向下调节等。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药品什么是药品,它有哪些特性,如何停止分类,如何停止管理等等效果,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从不同的角度或观念,将有不同的解释。

本节是从法律管理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论述这些效果。

一、药品的定义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为了增强药品的监视管理,均在该国的药品法、药事法中,规则了药品的定义,以明白管理对象。

我国«药品管理法»中关于药品的定义是:〝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理人的生理功用并规则有顺应症或许功用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上述定义包括以下要点。

第一,运用目的和运用方法是区别药品与食品、毒品其他物质的基本点。

没有任何物质其实质就是药品,只要当人们为了防治疾病,遵照医嘱或说明书,依照一定方法和数量运用该物质,到达治疗或预防或诊断人的某种疾病时,或能有目的的调理某些生理功用时,才称它为药品。

而食品或毒品的运用目的显然与药品不同,运用方法也不同。

第二,我国法律上明白规则传统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和现代药〔化学药品等〕均是药品,这和一些西方国度不完全相反。

这一规则有利于承袭、整理、提高和发扬中医药文明,更有效地开发应用医药资源为现代医疗保健效劳。

这一定义反映了对21世纪药品研讨开发方向的鼠目寸光。

第三,明白了«药品管理法»管理的是人用药品。

这一点和日本、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度的药事法、药品法对药品的定义不同,他们的药品定义包括了人用药和兽用药。

第四,确定了以〝药品〞作为药物、原料药、制剂、药材、成药、西药、医药等用语的总称。

〝药品〞一词与美国的drugs、英国的medicines、日本的〝医薬品〞同义。

在«药品管理法»英译本中,药品的对应英文是〝durgs〞。

二、药品管理的分类药品的分类方法很多,这里引见的是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中有关药品分类管理的类别。

药剂药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药剂药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药剂药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药剂学是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药物的制备、保存、合理使用和评价,主要涉及药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而药理学则是一门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排泄等内容的学科。

两者一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使用药物及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下面我们将对药剂和药理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药剂学知识点:1. 药物的制备药物的制备是药剂学的重要内容,药物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天然提取、生物发酵等方式得到。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掌握不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晶体形态等,以便选择最合适的制剂方法。

2. 药物的保存药物的保存是保证药物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药物在保存过程中受到光、热、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分解、氧化、水解等情况,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储存条件和控制保存期限,保证药物的质量。

3. 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在制剂过程中的物理形态,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

根据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途径、速度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用药体验。

4. 药物质量控制药物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原辅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成品的质量控制等。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性。

药理学知识点:1.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通过与生物体内的靶点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生理效应的过程。

不同的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可以产生不同的药理效应,比如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来发挥抗菌作用。

2. 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的代谢与排泄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发生的代谢反应和从体内排除的过程。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主要包括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肠道排泄等。

了解药物的代谢与排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合理用药,避免药物积聚或过早排泄导致治疗失败。

3. 药物的毒性药物的毒性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有害效应的能力。

执业药师考试专业知识一之药理学笔记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专业知识一之药理学笔记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专业知识一之药理学笔记总结药物作用:药物与机体细胞间通过分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有其特异性。

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其药理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内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传导与放大系统,触发随后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TD50/ED50或TC50/EC50称为治疗指数,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ED95与TD5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成为安全范围,越大越安全。

第一重点: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与机制1. 毛果芸香碱:M样作用(用阿托品拮抗)。

缩瞳、调节眼内压和调节痉挛。

用于青光眼。

2. 新斯的明:胆碱脂酶抑制剂。

用于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肌松药的解毒。

禁用于支气管哮喘,机械性肠梗阻,尿路阻塞。

M样作用可用阿托品拮抗。

3. 碘解磷定:胆碱脂酶复活药,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常用解救药。

应临时配置,静脉注射。

4. 阿托品:M受体阻滞药。

竞争性拮抗Ach或拟胆碱药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

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抗感染中毒性休克,抗心律失常,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禁用于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用镇静药和抗惊厥药对抗阿托品的中枢兴奋症状,同时用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或毒扁豆碱对抗“阿托品化”。

同类药物莨菪碱。

合成代用品:扩瞳药:后马托品。

解痉药:丙胺太林。

抑制胃酸药:哌纶西平。

溃疡药:溴化甲基阿托品。

5. 东莨菪碱山莨菪碱作用特点:东莨菪碱中枢镇静及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强于阿托品。

还有防晕止吐作用,可治疗帕金森氏病。

山莨菪碱可改善微循环。

主要用于各种感染中毒性休克,也用于治疗内脏平滑肌绞痛,急性胰腺炎。

6. 筒箭毒碱:肌松作用,全麻辅助药。

呼吸肌麻痹用新斯的明解救。

7. 琥珀胆碱:速效短效肌松药,插管时作为全麻辅助药。

禁用于胆碱酯酶缺乏症病人,与氟烷合用体温巨升的遗传病人,青光眼,高血钾患者(持续去极化,释放K过多)如偏瘫、烧伤病人,以免引起心脏意外。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讲课稿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讲课稿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

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

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学科,因此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主要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分类和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等方面。

以下是一份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仅供参考:一、药理学总论1. 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干扰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而产生作用。

2. 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可将药物分为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神经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等。

3. 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4. 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包括药物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二、药物分论1. 抗感染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等。

抗生素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合成抗菌药主要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2. 抗肿瘤药物:主要包括烷化剂、抗代谢类、抗肿瘤抗生素类等。

烷化剂主要包括环磷酰胺、氮芥等,抗代谢类主要包括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抗肿瘤抗生素类主要包括丝裂霉素、阿霉素等。

3. 心血管药物:主要包括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抗高血压药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抗心绞痛药主要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等,抗心律失常药主要包括胺碘酮、利多卡因等。

4. 神经系统药物:主要包括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等。

镇静催眠药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等,抗癫痫药主要包括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5. 消化系统药物:主要包括抗溃疡药、胃肠动力药等。

抗溃疡药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胃肠动力药主要包括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6. 呼吸系统药物:主要包括平喘药、镇咳药等。

平喘药主要包括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等,镇咳药主要包括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等。

以上是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的简要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药剂药理知识点总结

药剂药理知识点总结

药剂药理知识点总结药剂药理学是药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和临床药学等内容,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药剂药理学的学习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都非常重要,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剂型设计和用药指导等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系统地总结药剂药理学的知识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这门学科的基础。

第一章药物的基本概念药物是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它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机体,如口服、皮肤吸收、吸入等。

药物分为化学药物、生物制品和天然药物三大类。

化学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或半合成得到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生物制品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如重组蛋白、基因工程药物等;天然药物是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药理活性的物质,如中草药、动物器官提取物等。

第二章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性学等内容的学科。

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药物的离子通道作用、药物的酶抑制作用等。

药变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它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行为规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础。

药物的毒性学是研究药物造成的毒性效应、毒性机制和预防措施等内容,它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药物的药效学药物的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效果、剂量效应关系、药效强度和选择性等内容。

药物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三个方面。

剂量效应关系是指药物的剂量和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它是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药效强度是指相同治疗效果所需剂量的大小,它反映了药物的药理活性和生物利用度。

药物的选择性是指药物对不同受体或组织器官的作用选择性,它决定了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

第四章药物的剂型设计药物的剂型是药物在临床应用时所采用的给药形式,它主要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气雾剂等四大类。

《药理学》笔记整理

《药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药效学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

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药物(drug):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能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化学物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与机体细胞相互分子之间的初始作用。

[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 effect):在药物作用下,引起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

[结果] 按基本类型分:兴奋:原有功能的增强;抑制:原有功能的减弱选择性: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组织器官发生比较明显的药理效应, 而对其它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药理效应。

选择性强——范围窄,针对性强;选择性差——范围广,针对性差,副作用多。

治疗作用:药物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

按效果分:对因治疗:治疗病因,治本;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治标。

补充疗法/替代疗法: 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

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副作用(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性质无关。

药理学重点归纳笔记(前三单元)

药理学重点归纳笔记(前三单元)

药理学一、序言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熟练掌握)(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药学与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科学。

(2)、内容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药动学:指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规律的科学。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3)、药理学科的任务:◆阐明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提供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药理学证据,是新药和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阐明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其本质,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

(4)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整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药物和毒物并无严格的界限,任何药物都可能对机体产生包括毒性作用在内的不良作用。

◆毒理学研究化学物质(包括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

药物毒理学是新药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5)、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的目的。

它区别于基础药理研究的主要特征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系在人体内进行的。

临床药理研究是评价新药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新药药理学二、药效学1、药物的作用(熟练掌握)(1)、药物作用选择性: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表现明显的差异,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而对其他组织的作用很弱,甚至对相邻的细胞也不产生影响,这种现象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产生原因:①药物对不同组织亲和力不同,能选择性地分布于靶组织②药物在不同组织的代谢速率不同③受体分布的不均一性,不同组织受体分布的多少和类型存在差异。

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总论

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总论

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总论2010级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名词解释:10’=5*2’1.药物:指⽤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的地调节机体各种功能和改变机体所处病例状态的物质。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物体之间相互作⽤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3.药物效应动⼒学:简称药效学,主要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作⽤规律及作⽤机制。

4.药物代谢动⼒学:简称药动学,主要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即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的变化及其规律。

5.药物基本作⽤:药物对机体原有⽣理功能或⽣化反映的影响。

形式:兴奋,抑制。

6.药物的治疗作⽤:指符合⽤药⽬的,药物作⽤的结果有利于改变患者的⽣理,⽣化功能或病理过程,常使患者的机体恢复正常。

7.药物不良反映:与⽤药⽬的⽆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8.副反应:指是由于药物作⽤选择性低、作⽤范围⼴,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的⽆关的作⽤。

9.毒性反应:是由于⽤量过⼤或⽤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10.后遗效应:停药后⾎药浓度降低到阈值以下时所残存的药理效应。

11.停药反应:指长期应⽤某些药物后,突然停药反⽣病情恶化的症状。

12.耐受性:指连续⽤药后出现的药物反应性下降。

13.耐药性:机体连续多次⽤药后反应性降低。

14.效能:药物所达到的最⼤效⽤。

15.效价:药物达到同等效应所需的剂量。

剂量越⼩,效价越⼤。

16.治疗量:最⼩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范围,能产⽣治疗效果⽽⼜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极量:最⼤治疗量。

17.治疗指数:指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值表⽰药物的安全性。

治疗指数越⼤,药物越安全。

18.受体激动药:指既有亲和⼒⼜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效应。

19.受体拮抗药:指只有较强的亲和⼒,⽽⽆内在活性的药物。

20.离⼦障:药物分⼦解离成离⼦,脂溶性降低,跨膜运转速度变慢,出现障碍,即为离⼦障。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解离,则在⼩肠中吸收慢,肾脏中排泄加快。

药物制剂知识点总结

药物制剂知识点总结

药物制剂知识点总结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的配方制成固体、液体或气体剂型的制剂形式。

药物制剂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药物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主要研究药物在不同剂型中的制备方法、原理与技术规范。

药物制剂学的发展使得药物在制剂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以下是关于药物制剂的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制剂的分类1. 固体制剂固体制剂是指含有固体药物的制剂,主要包括固体剂、颗粒剂和压片剂等。

其中,固体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压制或模压制成的品味良好、质地坚硬、不易分散的剂型。

颗粒剂是由粉末状的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经过适当的加工形成的颗粒状制剂。

压片剂是将含有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物通过压片机压制成的片剂。

2.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是指含有液体药物的制剂,主要包括溶液剂、悬浮液剂、乳剂等。

其中,溶液剂是将固体或液体的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剂型。

悬浮液剂是将微粒状的药物分散于惰性液体制成的剂型。

乳剂是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混合而成的分散系统。

3. 气雾剂气雾剂是含有气雾剂原、药物及助推剂等的混合物,适用于通过喷雾器喷出形成细小液滴,通过呼吸道或皮肤等途径给药。

气雾剂主要包括喷雾剂和雾化剂等。

4. 凝胶制剂凝胶制剂是将溶剂吸附在多孔固体载体上,形成半固态的凝胶制剂。

凝胶制剂主要包括栓剂、贴剂等。

二、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1. 药物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在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的药物在溶剂中所达到的最大溶解度,通常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2. 药物递释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对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控制药物在体内释放速度的技术称为药物递释技术。

药物递释的主要方式包括缓释、控释、延时释放等。

3. 药物的稳定性药物在制剂中容易受到热、光、氧、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降解而失去治疗效果。

因此,药物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药物在制剂中可以长期保存而不降解。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 药理学笔记整理[精品文档]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 药理学笔记整理[精品文档]

药理学课程特点:强化冲刺班,课时约13个小时;课程要求:听课——考点、重点、难点;记忆——表格、结构图、顺口溜;练习——做题目课前导入:第一节绪言第二节药效学第三节药动学第一节绪言考纲:一、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一)药理学的概念: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基础学科。

药物机体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可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或人工合成其有效成分;机体:有机整体;离体组织器官;培养的细胞;病原微生物。

(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

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二、新药药理学新药——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若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制造工艺或增加新的适应症,亦按新药管理。

1.临床前药理研究(以非人体为研究对象)(1)主要药效学;(2)一般药理学: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3)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长期毒性;一般毒性;特殊毒理:致癌、致畸、致突变;(4)药动学(药代研究)。

2.临床药理研究(以人体为研究对象):(1)I期临床试验:20~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初步的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试验,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

目的:为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II期临床试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病例不少于100例。

目的:观察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3)Ⅲ期临床试验:上市前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病例不少于300例。

目的: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

(4)Ⅳ期临床试验(售后调研):上市后监测,长期广泛考察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现不良反应。

第二节药效学考纲续表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机体各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药物对某些组织器官有作用或作用强,而对另外一些组织器官无作用或作用弱,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剂学整理笔记复习重点

药剂学整理笔记复习重点
光学显微镜可以测定0.5~100μm级粒径,一般需测 定200~500个粒子。 ②等价径:即粒子的外接圆的直径。
③体积等价径:即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球体的直径,可用库尔特计 数器测得。
本法可以用于测定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 药物等的粒径分布。
④有效径:即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因此 又称Stocks径。
具有两亲基团,亲水、亲油。 二、分类: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 肥皂类:高级脂肪酸的盐,硬酯酸、油酸、月桂酸 一般外 用。
2、 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叶桂醇硫酸钠,SLS), 乳化性强,稳定,软膏剂乳化剂。
3、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广泛应用的洗涤剂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合物 新洁尔灭等,由于其毒性较 大,常用作消毒杀菌剂,在酸、碱性溶液中均稳定。 (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 制成可溶性盐(如难溶性弱酸或碱制成盐可增加药物溶解
度。)
2、 引入亲水基团
1.烃基:药物分子中引入烃基,可改变溶解度、离解度、分配系数,还可增加位阻,从而增加稳定性。 2.卤素:卤索是很强的吸电子基,可影响分子间的电荷分布和脂溶性及药物作用时间。 3.羟基和巯基:引入羟基可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增加水溶性,改变生物活性。
常用的助溶剂:一类是无机化合物如碘化钾、氯化钠等;一类
是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
钠等。
4、 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增加难溶性药物
的溶解度
潜溶剂:混合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的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极大 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第三节 粉体学

人卫版 药理学 第七版 笔记及总结

人卫版 药理学 第七版 笔记及总结

人卫版药理学第七版笔记及总结人卫版药理学第七版笔记及总结;写在前面:此总结综合了前届所留资料以及个人总结,;使用说明:建议将书看一遍或者结合书来看,这样效果;2013年1月24日;第一篇总论;第一章;1.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2.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3.临床前药理研究:药效学研究、一般药理学研究、;4.药物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第一篇总论第一章1.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2.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

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及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3. 临床前药理研究:药效学研究、一般药理学研究、药动学研究、新药毒理学研究。

4. 药物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第二章药动学1.药物转运体:2.首过效应:(first past effect) P14 :某些药物经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进入人体循环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其属于吸收过程)3.半衰期(half-life,t1/2):血浆药物浓度降一半所需的时间4.表观分布容积:(Vd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体内药物总量按血药浓度推算时所需的体液总体积5.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所得曲线下的面积,是计算生物利用度的基础数值6.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bioavailability F ):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程度用AUC表示,速度用达峰时间表示7.总体清除率(total body clearance, CLtot):体内诸多消除器官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体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量被清除。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问题回答:第一章总论基础知识1、药物运转的基本规律:方式:①被动转运:指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简单扩散是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

(影响药物简单扩散的主要因素有:药物分子量的大小、脂溶性高低和极性大小。

pH值对弱酸(碱)性药物转运的影响(弱酸性药物喜欢碱性环境,反之亦然)。

)②主动转运:指药物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换、排泄2、首关消除:指药物经过肠粘膜及肝脏时被部分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无首关消除。

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特点:①两者结合具有可逆性和饱和性,其在血液中维持结合与游离的动态平衡;②结合后分子变大,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而暂时“储存”在血液中,不能到达靶位发生作用;③结合具有非特异性,而可供药物结合的血浆蛋白及结合位点有限,多个物质可能竞争结合同一蛋白或相同位点而发生置换现象。

4、肝微粒体酶:肝微粒体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中,是一个酶系统。

可催化数百种药物的氧化过程,又名单加氧酶。

特点是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和活性可受药物影响5、酶诱导和抑制: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或减弱,增强的为酶诱导剂,减弱的为酶抑制剂。

酶诱导可引起合成的底物代谢速率加快,血药浓度下降,因此药理作用减弱。

6、一级消除动力学:特点: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体内药物浓度比值恒定,也称恒比消除。

其药—时曲线在坐标图上为曲线,但在半对数坐标图上为直线,也称线性动力学过程。

7、零级消除动力学:特点: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不论血药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在半对数坐标图上药—时曲线下降部分呈曲线,又称非线性动力学。

半衰期不稳定,与给药剂量或血药浓度有关。

8、药物消除动力学的重要参数(1)药物半衰期(t1/2):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其可以确定给药间隔时间,通常间隔一个t1/2。

药理总论上笔记

药理总论上笔记

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一些重要规律: 三、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一些重要规律: 1.药物停止吸收后 约经5 T1/2,一般可认为体内药物已基本消除 药物停止吸收后, 一般可认为体内药物已基本消除。 1.药物停止吸收后,约经5个T1/2,一般可认为体内药物已基本消除。 2.恒量恒速 等量等间隔)反复给药: 恒量恒速( 2.恒量恒速(等量等间隔)反复给药: 约经5 T1/2,药物的吸收速率与消除速率基本达到平衡, ①约经5个T1/2,药物的吸收速率与消除速率基本达到平衡,这时血 药浓度相对稳定于一定水平,称稳态浓度(也称坪值)。 药浓度相对稳定于一定水平,称稳态浓度(也称坪值)。 首剂加倍可即达坪值(稳态浓度) ②首剂加倍可即达坪值(稳态浓度)。 缩短给药间隔也不缩短到达坪值时间,而是减少坪值的浓度波动】 【缩短给药间隔也不缩短到达坪值时间,而是减少坪值的消除(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规律: 药物在体内消除 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规律: 1.恒 比消除(又称一级动力学消除): ):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1.恒(定)比消除(又称一级动力学消除):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单位时间血药浓度按恒定的比逐渐下降) (单位时间血药浓度按恒定的比逐渐下降)。 2.恒 量消除(又称零级动力学消除): ):单位时间都消除恒定的药量 2.恒(定)量消除(又称零级动力学消除):单位时间都消除恒定的药量 单位时间血药浓度都按恒定的量逐渐下降) (单位时间血药浓度都按恒定的量逐渐下降)。 3.大多数药物在常用量时以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 大多数药物在常用量时以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 3.大多数药物在常用量时以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 4.消除速率单位 消除半衰期(简称半衰期,符号T1/2): 消除速率单位—消除半衰期 4.消除速率单位 消除半衰期(简称半衰期,符号T1/2):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级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名词解释:10’=5*2’1.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机体各种功能和改变机体所处病例状态的物质。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3.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4.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5.药物基本作用:药物对机体原有生理功能或生化反映的影响。

形式:兴奋,抑制。

6.药物的治疗作用:指符合用药目的,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常使患者的机体恢复正常。

7.药物不良反映: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8.副反应:指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9.毒性反应:是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10.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低到阈值以下时所残存的药理效应。

11.停药反应:指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后,突然停药反生病情恶化的症状。

12.耐受性:指连续用药后出现的药物反应性下降。

13.耐药性:机体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

14.效能:药物所达到的最大效用。

15.效价:药物达到同等效应所需的剂量。

剂量越小,效价越大。

16.治疗量: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范围,能产生治疗效果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极量:最大治疗量。

17.治疗指数:指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治疗指数越大,药物越安全。

18.受体激动药:指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19.受体拮抗药:指只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0.离子障:药物分子解离成离子,脂溶性降低,跨膜运转速度变慢,出现障碍,即为离子障。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解离,则在小肠中吸收慢,肾脏中排泄加快。

】21.首关消除/首过消除/首关效应:药物经过胃肠道黏膜和肝脏后,部分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即为首关效应.22.药酶:能够催化药物代谢的酶类。

23.肝药酶:存在于肝细胞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和胞浆中的,能够催化外源性药物代谢的酶类。

24.诱导剂:能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的物质,称为诱导剂。

/(凡能使肝药酶活性加强或合成加速的药物)25.抑制剂:能减弱肝微粒体酶活性的物质,称为抑制剂。

/(凡能使肝药酶活性降低或合成减慢的药物)26.肝肠循环:药物经胆汁排入肠腔,再经肠黏膜吸收入血的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27.血浆半衰期: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28.抗菌药:指抑制或杀灭作病原菌的一类药物。

29.杀菌药:指既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能力,又具有杀灭作用的一类抗菌药。

30.抗生素:能够从某些微生物中提取的,可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代谢物,也包括一些半合成的衍生物。

31.抗菌谱:抗菌药的抗菌作用范围。

32.抗菌活性: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33.化学治疗(化疗):针对微生物、寄生虫等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

34.抗遗后效应:指抗菌药作用于细菌一定时间后撤药,血药浓度已低于MIC时,细菌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注:MIC指最低杀菌浓度。

)【重点记忆:传出神经系统的四大效应!】M样效应—-M1-R:胃壁细胞(分泌胃酸↑)M2-R:心脏(-)M3-R:血管内皮(舒张)内脏平滑肌(收缩,而括约肌松弛)腺体(分泌↑)眼睛(缩瞳、近视)N样效应----- N1- R:神经节(+)、肾上腺髓质(分泌AD ↑)N2- R:骨骼肌(收缩)α型效应-----α1-R: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内脏括约肌(收缩)- 眼睛(扩瞳)α2-R:突触前膜(NA↓)β型效应----β1-R:心脏(+)、肾脏(肾素↑)β2-R: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冠脉、骨骼肌血管(舒张)糖原细胞(分解↑)肥大细胞(稳定)β3-R:脂肪细胞(分解↑)【四大效应是用药选药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在明晰掌握四大效应的基础上,才能更加清晰准确快速的记忆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简答题25’=5*5´或30’=6*5’1、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药理作用:1)抑制腺体分泌2)扩瞳,升高眼内压3)松弛内脏平滑肌4)兴奋心脏5)扩张血管6)兴奋中枢【便于记忆:随剂量增加,依次作用于腺体→眼→平滑肌→心脏→血管→CNS】临床应用:1)抑制腺体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治疗严重盗汗流涎2)扩瞳升眼压,用于检查眼底,、验光配镜和虹膜炎3)胃肠痉挛性疼痛、膀胱刺激症4)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5扩张血管,抗休克6)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的临床应用: 两解(解痉、解毒)两抗(抗心律失常、抗休克)一止(止泌)一扩(扩瞳)】阿托品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副作用,即出现口干、便秘、尿潴留。

2、比较毛果芸香碱和阿托品对眼睛的作用、眼科应用及注意事项?毛果芸香碱: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主要用于青光眼、虹膜炎。

注意治疗虹膜炎时要与扩瞳药交替应用,滴眼时应压迫内眦,避免药液经鼻泪管流入鼻腔吸收而产生副作用。

阿托品: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主要用于虹膜睫状体炎、检查眼底、验光配镜。

注意阿托品可与缩瞳药毛果芸香碱交替使用,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3、东莨菪碱用于麻醉前给药主要应用哪方面作用,是否优于阿托品?答:东莨菪碱的作用要优于阿托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比阿托品强;2)对心血管与内脏平滑肌的兴奋作用比阿托品弱;3)兴奋呼吸中枢;4)对中枢系统作用于阿托品相反,即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而出现良好的镇定、催眠、浅麻醉作用。

4、当解救有机磷中毒导致的阿托品过量时,能用毒扁豆碱、溴新斯的明、毛果芸香碱哪个药解救?为什么?答:只能用毛果芸香碱。

因为有机磷酸酯属于胆碱酯酶抑制药,与毒扁豆碱、溴新斯的明属于同一类,均会产生M样症状和N样症状,若使用毒扁豆碱或溴新斯的明则会在解救阿托品过量引起的中毒时加重有机磷酸酯酯类中毒。

5、简述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对眼睛的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项?答:毛果芸香碱对眼睛作用: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用途: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的缓解药、辅助治疗虹膜炎。

注意:pilocarpine治疗虹膜炎时要与扩瞳药交替应用,滴眼时应压迫内眦,避免药液经鼻泪管流入鼻腔吸收而产生副作用。

6、简述溴新斯的明(neostigmine)的临床应用?答:1)重症肌无力的首选药2)筒箭毒碱中毒解救3)阿托品中毒解救4)术后腹气胀、尿潴留7、请简述肾上腺素AD的临床应用答:肾上腺素是α受体激动药,主要临床应用如下:1)心脏骤停首选药2)过敏性休克首选药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8、过敏性休克的主要作用机制如下:1)稳定肥大细胞,减少组胺递质释放;2)收缩血管,兴奋心脏,升高血压;3)能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4)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9、请简述镇静催眠药如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抗焦虑,用于焦虑症;2)镇静催眠,用于失眠;3)抗惊厥,用于癫痫持续状态;4)中枢性肌肉松弛,用于肌肉僵直。

10、β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记忆:“五心一高”】答: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噻吗洛尔,其主要临床应用如下,即主要用于治疗以下几种疾病:1)心律失常2)心肌缺血3)心绞痛4)心力衰竭5)肥厚性心肌病6)高血压11、请简述吗啡为什么能用于心源性哮喘而不能用于支气管哮喘的原因?吗啡用于心源性哮喘的作用机制为:1)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2)因镇静作用而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减少耗氧量;3)降低呼吸中枢对CO的敏感性,减弱过度的反射性呼吸兴奋。

大剂量吗啡对支气管平滑肌有2收缩作用,会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故支气管哮喘禁用。

12、不同剂量的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0.3~0.5g 解热镇痛(感冒发热,慢性钝痛)2)大于1g 抗炎抗风湿(风湿类风湿急性发作)3)小于0.1g 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预防心肌梗死,脑血栓)13、镇痛药如吗啡与解热镇痛药作用的对比?14、扑热息痛与阿司匹林的作用特点对比?扑热息痛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ASA相似,但是ASA起热更快,ASA镇痛作用更强,且扑热息痛无抗炎抗风湿作用。

15、请简述一线降压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1.利尿药(diuretics):如噻嗪类(thiazides),吲哒帕胺(indapamide)2. α1-R(-):哌唑嗪(prazosin)3. β-R (-) :如普萘洛尔(propranolol)4.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5.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ACEI,如卡托普利(captopril)6. AT1受体阻断药AT1-R(-),如氯沙坦losartan16、请简述主张硝酸酯类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的意义及其注意事项有哪些?答:硝酸酯类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其优势互补,在疗效上发挥协同作用,宜选用作用时间相近的药物,通常选择普萘洛尔与硝酸异山梨醇酯合用。

两药能协同降低耗氧量,同时β受体拮抗剂能对抗硝酸酯类所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硝酸酯类可缩小受体拮抗药所致的心室容积增大和心室射血时间延长,二药合用可互相取长补短。

合用时用量减低,副作用减少,但由于两药都可降压,如果血压下降过多,使冠脉动脉流量减少,对心绞痛不利。

17、请简述列举人工冬眠的适应症有哪些?1)严重创伤2)感染性休克3)高热惊厥4)中枢性高热5)甲状腺危象6)大面积烧伤7)妊娠高血压综合症8) 子痫18、抗高血压的应用原则:1)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2)平稳降压;3)根据病情和合并症选药;4)保护靶器官;5按药物作用特点联合给药;6)剂量个体化19、利尿药的分类、代表药、部位、机制?答:按照药物的效能分类如下:20、请简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1)正性肌力药,如地高辛2)利尿药,如呋塞米,螺内酯3)RAAS(-),包括ACEI和AT1-R拮抗药,如氯沙坦4)β受体阻断药,如卡维地洛,美托洛尔5)扩血管药,如硝普钠,硝酸酯类,哌唑嗪.请简述强心苷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不良反应?药理作用如下:1)加强心肌收缩力;2)减慢心率;3)减慢房室结传导。

21、请简述糖皮质激素用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答:目的为:抗炎、抗内毒素、抗休克、减轻毒血症症状,防止发生感染性休克。

方法:大剂量突击疗法。

注意事项:抗炎、不抗菌,故要加足量有效抗菌药。

22、请简述抗消化溃疡类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答:1)抗酸类如氧化镁、氢氧化铝;2)胃酸分泌抑制药,a..M胆碱受体阻断药,如哌仑西平;b.H2受体阻断药;c. H+/ K+-ATP酶抑制药,如奥美拉唑;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