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摘要】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其理论基础、内容、方法、实施和意义。

通过建立相关理论基础,为构建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明确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就业岗位适应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等方面;探讨构建评价体系的方法,如定性定量相结合、综合评估等;接着,讨论评价体系的实施,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及反馈机制;分析其意义,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高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等。

未来,应加强对评价体系的完善,面临挑战包括数据获取难、评价标准不统一等。

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与高校教育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理论基础、内容、方法、实施、意义、展望、挑战、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随之而来的是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仅仅关注大学生就业率已经不能完全体现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

建立一个科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当前,虽然一些高校和相关部门都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评价工作,但普遍存在评价指标不够全面、数据采集不够规范、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等问题。

有必要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以提高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全面评价能力和准确度,为高校和政府部门提供更科学的参考。

在当前大环境下,建立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促进高校提升教育质量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有助于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全面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推动整个社会的就业信息透明化,推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研究意义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有效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们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科学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成为了高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以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主要基于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薪资、职业发展状况等单一指标,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价过于简单化,忽略了就业能力的真正发挥、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等重要因素,很难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实际情况。

为此,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应当更加综合化,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才能准确判断毕业生就业质量优劣,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发展服务和指导。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综合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应将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薪资等基本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并结合毕业生所在地区和所属专业性质等因素进行全面比较。

对于毕业生就业率,不能只看其数量,而要注重就业率的具体体现,如毕业生从事的工作是否与自身专业相关、就业机会是否具备良好的长远发展前景等。

对于平均薪资,需要注意其结构合理性,如具有人口属性的收入梯度特点的专业,需要加上外部实质性因素才能综合评价。

同时,还需要考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经历等因素。

综合评价标准还需要根据毕业生所在地区和所属专业性质等因素进行比较,例如一个地区的就业机会相较于其他地区可能更加优势,专业知识如同生态系统的能力,会因为熟练的技术和所学专业的特点而有区别。

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考虑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毕业生实际用来支持职业发展的手段。

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较强,意味着毕业生具有相对的优势,使毕业生在职场中无障碍发展。

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独立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同时其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职业技能等也应该在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进行考虑。

三、毕业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的考虑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与就业岗位的供给相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和择业信息等全方位的支持。

本文将就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1. 提升学校就业指导服务能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当加强专业化建设,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团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

学校可以邀请行业内专家、企业招聘人员等开展就业辅导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趋势。

2. 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学校应当及时收集和整理各种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途径和岗位信息。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关系,加强就业信息的对接和共享,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加强创业就业指导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学校应当加强创业就业指导,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创业就业。

4. 增设实习就业服务机构实习是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环,学校应当增设实习就业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实习信息、指导和推荐,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5. 建立校友资源库高校应当积极建立校友资源库,吸纳校友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包括就业内推、职业经验分享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生涯发展。

6. 加强心理辅导服务面对就业压力,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学校应当加强心理辅导服务,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保持积极的就业心态。

二、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 就业服务资源不足一些学校因为就业指导师资力量不足,实习就业资源不足等因素,导致就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学校应当加大对就业服务资源的投入,增加专业人力,并拓展与企业、政府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资源。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教育是国家建设的基础,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

而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为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将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对各方面因素的研究,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高校教育的真正价值,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助力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1.2 研究意义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

构建科学完善的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客观评价高校的教学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高校了解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为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评价体系的实施可以促使高校更加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比较和竞争,推动整个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意义重大,对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毕业生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工作。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到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对毕业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包括课程学习成绩、实习实践经验等方面。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却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和政策制定的迫切需求之一。

一、现状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中有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数量与用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失衡。

市场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培养情况之间存在不少矛盾,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现行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局限性目前,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就业指导中心、招聘会、就业信息发布等就业服务平台。

这些服务体系存在以下几个局限性。

1. 信息不对称。

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有限,往往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2. 缺乏个性化服务。

现行的就业服务体系以集中统一服务为主,缺乏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服务。

3. 对接不够紧密。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较少,就业指导中心和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

1. 加强“双向选择”。

高校应建立更加开放的校企合作机制,引导学生校内校外的双向选择,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匹配度。

2. 推动就业指导个性化。

针对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开设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包括职业规划、就业技能培训等。

3. 打破信息壁垒。

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实现就业信息的全面对接。

4. 强化实践教育。

开展更加多样化、灵活化的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并将实践成果纳入考核范围。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就业指导中心的师资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四、加强政策支持在构建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在政策上也应相应加强支持。

1. 加大对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现实困境、国际比较及优化路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现实困境、国际比较及优化路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现实困境、国际比较及优化路径目录一、内容综述 (1)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现实困境 (2)1. 信息不对称问题 (3)2. 制度化保障不足 (4)3. 评价标准不明确 (5)4. 激励措施不完善 (6)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国际比较 (8)1. 美国的“全景式”评价体系 (9)2. 英国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10)3. 德国的“实践导向”评价体系 (11)4. 国际比较的启示 (12)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 (14)1. 完善信息对称机制 (15)2. 强化制度化保障 (16)3. 明确评价标准 (17)4. 完善激励措施 (18)5. 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 (19)五、结论 (20)一、内容综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在实际操作中,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和国际比较的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困境进行深入剖析,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评价标准不明确: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缺乏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不同机构、不同学科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数据获取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涉及多个领域和层面,数据获取难度较大,且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性不强:现有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就业率等表面指标,而忽视了对毕业生职业发展、满意度等多维度的评价,无法全面反映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

国际比较方面,国外发达国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外高校普遍建立了包括职业发展、教学质量、毕业生满意度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发达国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高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持续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创业情况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对于高校毕业生质量的评价,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以便对毕业生的各项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同时也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一、指标分类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水平涉及多个方面,因此,可以将指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知识能力指标知识能力指标是指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

包括毕业生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比如,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实习报告、科技竞赛等方面的评价,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等。

能力素质指标是指毕业生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这些能力素质对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也需要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

3.人际关系指标人际关系指标是指毕业生在与同学、老师、同事、上司等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

这不仅是个人职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衡量毕业生能力的标志之一。

比如,毕业生在团队合作、沟通协调、领导力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以及毕业生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情况等。

4.职业道德指标职业道德指标是指毕业生在实践中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毕业生个人的职业成长、职业道德的培养有着关键的影响。

其中包括毕业生的诚信、责任心、职业操守等方面表现情况。

二、指标体系建立思路基于以上四种指标类型,建立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指标体系的框架首先,需要建立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框架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根据指标的类型和重要性进行排序和组合,形成一个清晰、稳定的评价体系。

2.确定指标体系的量化标准建立指标体系之后,需要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

因为对于不同的指标类型,其评价方法和标准也不同,因此需根据每个指标类型的特点,制定不同的量化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客观、可比性。

3.制定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案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框架和量化标准之后,需要制定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案,以确保评价过程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与评价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与评价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与评价【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展开研究与评价。

在分别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别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薪酬水平、职业对接能力、职业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研究。

接着在结论部分对就业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措施,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评价,有助于深入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评价、就业率、薪酬水平、职业对接能力、职业满意度、社会认可度、就业质量现状、措施、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和深化。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率和质量成为关注重点。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薪酬水平、职业对接能力、职业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明确毕业生就业的实际表现和现状,探究其就业率、薪酬水平、职业对接能力、职业满意度以及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提供参考,帮助高校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通过评价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可以为政府、社会以及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提升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本研究旨在客观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深入挖掘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直是教育界与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如何准确评价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1. 就业率就业率是评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就业率 = 就业人数 / 毕业生总数 × 100%2. 就业与专业对口率就业与专业对口率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该指标反映了毕业生所就业的工作与其所学专业是否相符,从而证明毕业生所受教育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就业与专业对口率的计算公式为:就业与专业对口率 = 就业与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人数 / 毕业生总数 ×100%3. 薪资水平薪资水平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毕业生的平均薪资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所学专业的市场价值。

薪资水平的计算可以根据毕业生的月薪或年薪进行统计分析。

4. 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反映了他们对就业情况的满意程度,包括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试等方式获取就业满意度数据。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1.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毕业生的相关数据,如就业率、就业与专业对口率、薪资水平等,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获取相关指标的数值并进行比较和推理,从而评价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编制调查问卷,涵盖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薪资待遇、就业满意度等内容,对毕业生进行调查并收集相关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评价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XJ K0 1 2 Cz j o 7 o。


高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研 究 总 体 情 况
二 、 高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研 究 的 主要 内容
1 . 高校 毕 业生 就 业 质量 内涵 研 究
就 业 质 量 是衡 量 社 会 就 业 状 况 的 一 个 综 合 性 指 标 。 由
就业质量 研 究
涵 、就 业质 量 评 价 指标 体 系构 建 、就 业质 量 的 影 响 因素 和提 升 对 策 等 多个 方 面综 述 高校 毕 业 生 就业 质 量研 究进 展 。
关键 词 : 高校 毕 业 生
课 题 : 湖 南 省 “ 十二 五 ”教 育科 学规 划课 题 《 校 企 合 作 背 景 下 高职 学 生 就业 质 量 研 究 》成 果 ,课 题 号 :
伴 随 着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压 力 增 大 ,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问 题 也 日益 突 出 。 近 年 来 “ 大 学 生 身 价 等 同 农 民
工 ”“ 零 工 资 就 业 ”等 话 题 引起 社 会 各 界 对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生 就业 业 质 量 下 降 的广 泛 关注 。在 此 背 景 下 , 学 界 加 强 了对 高 校 质 量 内涵 理 解 也 不 尽 相 同 。 秦 建 国 ( 2 o o 7 ) 从 主 客 观 相 毕 业 生就 业 质 量 问题 研 究 , 并 产 生 了一 系 列 研 究 文 献 。检 结 合 的 视 角 出发 , 将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定 义 为 ,“ 大 学 索 国家 图书 馆 馆 藏 图书 书 目和 中 国知 网 ,截 至 目前 ( 2 o 1 2 生 所 能 获 得 的工 作 优 劣 及 工 作 固 有 的 特 征 满 足 大 学 生 要 求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重要。

高校毕业生的素质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等五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一、知识水平知识水平是高校毕业生的基础素质,也是最基本的评价指标之一。

知识水平包括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学科领域综合素养、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等方面。

专业课程的学习成绩、科学研究成果、专业文化知识等是评价毕业生知识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评价毕业生用人单位需要根据的重要指标。

能力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教育、讲座报告、学科竞赛等方式训练提高。

三、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评价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指标之一。

实践能力主要指学生在实践中所展现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等方面。

实践教育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实现。

四、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评价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法律意识、公民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

通过陶冶情操、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自我发展自我发展是指毕业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有很好的自我发展和实践的能力。

自我发展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就业创业前景、事业发展规划、自我认识和成长等方面。

总之,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有助于评价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水平,让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做出贡献。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与评价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与评价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与评价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和学生规模的迅速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政府、社会和高校都在加大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和评价力度,以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探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与评价,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参考。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概念与内涵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素养、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状态等方面。

就业质量既包括就业率和就业岗位匹配度,也包括就业待遇与就业满意度。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不仅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体现,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1.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大量的毕业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岗位分布、薪酬水平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整体情况和趋势。

2. 调查问卷法:通过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对就业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全面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3. 实地调研法: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毕业生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对毕业生的评价等,为高校提供更为具体和实用的就业指导。

1. 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就业率代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较强,就业质量较高。

2. 就业岗位匹配度: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是否匹配,是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高,可以提升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工作能力。

3. 薪酬水平:毕业生的就业薪酬水平是评价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薪酬水平高低不仅代表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是衡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

4. 就业满意度:毕业生对就业情况的满意度是评价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说明毕业生就业后是否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和发展。

基于用人单位维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用人单位维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用人单位维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考量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指标体系,其中用人单位维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用人单位维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全面评估,为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政策建议,帮助学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其中用人单位维度评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用人单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对象和目标。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适配度和满意度。

用人单位维度评价体系可以通过调研和统计数据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包括技能需求、知识储备、专业适配等方面。

用人单位维度评价可以为高校提供改进毕业生培养的依据和方向。

通过了解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和评价,学校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专业适应能力。

学校还可以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质量。

用人单位维度评价也对用人单位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通过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用人单位可以了解到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为招聘时的选择和录用提供参考。

一些评价结果也可以促使用人单位改善招聘方式和录用政策,提高招聘效果。

在建立基于用人单位维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充分调研和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评价指标需要科学合理,既要考虑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又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特点。

评价体系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及时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人单位需求和社会环境。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是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评价方式。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客观评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为高校提供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促进高校与社会经济的有效对接。

二、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客观全面地评价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全面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包括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岗位匹配度、就业薪酬水平、职业发展空间等多个方面。

3.实用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为高校提供改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建议。

4.动态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具有时效性,能够及时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变化。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1.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包括签订就业协议、参加国家统一招聘考试、自主创业等方式。

2.就业岗位匹配度: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程度。

3.就业薪酬水平:毕业生就业后的平均薪资水平。

4.职业发展空间: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的晋升空间和发展潜力。

5.就业满意度:毕业生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满意程度。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路径1.明确评价目标:确定评价体系的目标和意义,明确评价的对象和范围。

2.确定评价指标: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高校培养目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3.建立数据采集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数据采集和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开展评价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评价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5.持续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与展望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促进高校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成为了高校教育质量监控的重点之一。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薪资、综合素质等成为了评价高校毕业生质量的主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评价高校毕业生的质量,本文将研究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一篇、就业率
就业率是评价高校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就业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以及对当前就业市场的适应性。

除此之外,就业率也可以借此反映出高校毕业生毕业前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

第二篇、平均薪资
平均薪资是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平均薪资的高低可以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的岗位质量以及工作能力的水平。

第三篇、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评价高校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评价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学科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第五篇、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评价高校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职业规划可以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以及对就业市场的了解程度。

高校毕业生仅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掌握程度是不够的,他们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拓展能力。

总之,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需要考虑很多指标,以上仅是其中部分。

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不断改进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入到就业市场中,尽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但大学本身也担负着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的责任。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与意义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高等教育开始逐渐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切实的指标体系,对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择业态度、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等充分评估。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检验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对于教育提高产生促进作用。

三、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1.毕业生求职过程的体验评价指标:指的是大学生在求职的全过程中,在面试、笔试过程中的表现等。

2.毕业生就业创业指数:指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包括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比例、薪酬水平等方面的水平评估。

3.毕业生成长发展指数:指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潜力评估,包括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人际关系、语言水平等因素的评估。

4.毕业生满意度指数:指的是毕业生对于大学教育提供的就业教育信息、方案、资源支持等情况的评估。

5.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指毕业生在职业生涯的就业质量水平评估,包括工作地点、工作性质、岗位待遇等方面。

四、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是毕业生就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应用于:1. 对高校及教师就业教育教学质量指导和监控。

2. 对于学生着眼于提高就业能力,在人力市场上取得优势。

3.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与就业市场接轨。

五、结论通过以上对于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解析、构成分析和应用说明,不难看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高校毕业生教育的规划与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建立科学合理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毕业生的就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应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同步推进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与评价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与评价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与评价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形势也变得愈加严峻。

在此情况下,就业质量成为衡量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与评价方法。

一、就业质量的定义就业质量是指毕业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会、回报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情况。

它由多个方面组成,如就业前景、薪水福利、职业能力提升等。

二、研究方法1.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通过聚焦小规模个体的研究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因此,它适合对单个毕业生的经历和情况进行深入探究。

对于该方法的数据收集方法一般包括面试和深度访谈等。

定量研究借助于统计学方法来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适合于全面评估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

评估中可以测量各个方面的指标,比如就业率、年薪、职业发展以及学历等级等。

三、评价指标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一些通用的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1.就业率:计算毕业一年后就业的毕业生和毕业生总数的比例。

一般来说,就业率越高,说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越好。

2.年薪水平:对毕业生就业后的年薪做出评估,一般可分为多个档次进行评价,以便更准确地反映毕业生就业薪资的整体档次。

3.就业类型:毕业生的就业类型可以分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大企业、小企业、创业以及其他等类型。

这些类型的差异恰恰反映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选择状况以及就业质量。

4.职业发展情况:毕业生进入职场后,他们的职业发展水平也需要进行评估。

比如,可以在职业阶层上对各个档次做出详尽评价。

5.学历等级:普通专科、普通本科、研究生等多个学历等级不同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差异不容忽视,需要进行全面比较。

四、结论本文介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与评价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法,同时介绍了通用的评价指标。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法和指标中发现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及就业质量的现状,为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及职场表现提供实质性帮助。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就业质量评价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现状分析以及提升策略,旨在为高校和毕业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就业质量评价标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价标准应该是多维度的,综合考量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薪资水平、职业发展空间等因素。

其中,就业率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整体情况。

其次,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也至关重要,毕业生是否能够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其职业发展的起点和方向。

此外,薪资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也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考量因素,体现了毕业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高校扩招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凸显。

其次,部分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再者,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就业率低、薪资待遇不高、职业发展空间狭窄等问题。

此外,一些毕业生就业观念不够现代化,对就业市场缺乏了解,导致就业能力不足,难以适应职场需求。

三、提升策略为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高校应该优化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接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另外,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与提升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测评指标体系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而对于高校来说,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并顺利就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因此,本文将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测评指标体系,以期能够为高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就业率指标就业率是评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个指标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能够直观地衡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在测评指标体系中,应将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分析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而为高校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就业岗位匹配度指标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就业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是否与其专业对口,是否能够得到符合自身意愿和能力的就业岗位。

因此,就业岗位匹配度是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高校应该通过调查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其就业岗位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并将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应度作为测评指标之一,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三、薪酬水平指标大学生就业的薪酬水平是考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是否能够找到具有竞争力的工作,并且薪酬水平是否令人满意,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在职场中取得良好发展。

因此,薪酬水平指标应被纳入测评指标体系中,以评估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经济效益。

四、就业稳定性指标大学生在就业后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工作,也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方面。

高校应该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并将持续就业的时间作为一个指标来测评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呈现出毕业生就业后的实际情况。

五、职业发展指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其职业发展。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是否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是否能够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关系到其就业质量的长期稳定性。

因此,职业发展指标应被纳入测评指标体系中,以评估大学生在职业发展方面的表现。

六、创业能力指标随着中国创新创业的热潮,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和能力也成为评估其就业质量的重要方面。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如何科学地评价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对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和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一套完善的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学生在课内外的综合表现、综合素质、就业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在课内表现方面是评价的基础。

这包括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成绩、课程完成情况以及出勤率等。

还可以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等因素。

学生在课外表现方面也需要加以评价。

这包括学生在社团、实验室、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实践经历等。

这些经历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就业质量是评价高校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就业质量主要包括就业岗位的满意度、工资待遇、就业率等。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可以客观地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创新能力也是评价高校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方面。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对学生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学生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的评估,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还可以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道德品质、自身管理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

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摘要:近年来,我们频频能够从媒体上看到毕业生起薪低、频繁跳槽以及劳动合同的短期化等报道。

在这之前,大多数专家学者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主要侧重于就业数量上。

但随着高校的扩招,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研究在近几年逐渐兴起。

本文通过介绍大学生就业质量含义、评价体系现状以及意义,证实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迫切性,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设计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以供学校、企业等评价主体参考。

关键字: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引言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我们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重点工作。

为了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我们必须对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

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成了改革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就业质量影响高校形象,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初次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工作的关键指标。

它在一定时期促进了高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推动就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但是,该指标仅从量的方面评估就业工作水平,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和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就业工作的改进。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就业质量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即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

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我认为,除硬性指标就业率之外,大学生就业质量还包括大学生的工作收入、专业对口、工作满意度等弹性指标内容,主要体现于主观感受层面。

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量,并不难很好地反映就业的质;而大学生就业的质量不仅能反映就业的“优劣”、结构、层次和性质,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就业的量。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

一方面,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包括影响就业质量的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构建的指标体系,其内部的各指标之间应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系统地、相互联系地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做出全面的评估。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由于评价问题的复杂性,有些因素很难量化,所以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使用。

通过对每项因素指标设置权重值,在实现对定性指标定量分析的同时,也能对定量指标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力求能系统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和本质。

通用性与可比性原则。

为了使评判的结果对不同层次的高校都适用,并便于在各高校横向间和高校自身纵向间进行比较,需要设计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使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横向、纵向比较。

独立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有统一的分类基准,各项指标都有明晰的内涵,指标的外延互不交叉和重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同时为了保证评价的有效实施,就必须使评价指标体系所使用的方法易于理解和操作。

指标不宜多,应易于采集和具有强操作性。

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问题评价指标单一,主要通过就业率来体现,重“量”而缺少对“质”的评估评价主体单一,多为高校采集信息,将统计得到的数据反映到地方再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发布,期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高校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可能会弄虚作假,刷高就业率。

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必须签订就业协议才允许参加毕业答辩,学生到淘宝网购买就业协议书的丑闻近年来数见不鲜。

评价方法缺少科学性。

过于简化,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就业质量的全面反映。

就业质量评价既要包括数量指标,也要包括质量指标,能够真正帮助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实现就业质量和数量两个维度的全面监测。

就业质量的动态呈现。

通过建立动态数据库,可以对历届大学生不同时间点的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横纵向比较,通过不同指标的查询,方便教育机构、高校和社会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

就业质量的趋势预判。

通过分析以往收集的高校就业质量数据,我们可以从中探索就业质量的变化规律,对其为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走向进行预判,为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学生家长等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填报志愿等方面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就业质量的危机预警。

基于就业质量的动态呈现和趋势预测,通过设定就业形势发展的危急状况警戒线,在危机状态出现前预先发布警报信息,为相关部门提前干预提供参考。

主要掌握毕业生在就业后的一定时间内,在没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外,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变化和发展情况,提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一旦出现就业质量危机,可以及时针对相应情况进行干预和化解,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应是一个“数量与质量双重维度,高校、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和毕业生四方共同参与,可对毕业生进行连续跟踪调查,就业质量评价、未来预判、危机预警等多种功能”的完善体系。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学者史淑桃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指标主要有薪酬福利、劳动关系和个人发展三个指标;李斌提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结构由毕业生就业前的主客观指标(毕业生综合能力、就业服务质量、失业率)、就业岗位指标(就业条件、就业环境、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指标(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职业展望、社会保障水平)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组成”。

在这里,笔者将就业率、个人满意度、单位满意度和就业成本等作为4项一级指标,其中,就业率包括初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2项二级指标,个人满意度包括岗位与兴趣适配率、专业一致性、薪酬水平与福利、工作要求与压力、个人发展空间、工作稳定性与社会认可度6项二级指标,单位满意度包括职业能力评价、职业素养评价与专业水平评价3项二级指标,就业成本包括物质成本与机会成本2项二级指标。

总和10项二级指标作为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衡量指标。

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离校前就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比率,包括国内外工作、自主创业、专升本、攻读研究生或双学位、出国留学等。

总体就业率与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方法一致,只是截取的时间段不同,总体就业率即截至每年12月底,根据统计数据算出当年“已就业人数”与“参加就业人数”的比值。

个人发展空间是指企业、社会给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得到提升的机会,包括职业培训、岗位晋升等。

社会认可度是指毕业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交际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肯定。

社会认可度越高,个人满足感越强,满意度越高。

就业成本中的机会成本是指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而放弃升学、留学机会的成本。

如果升学、留学的价值高于就业的价值,则就业的机会成本更高,就业质量越差。

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概念模糊综合评判法是指在模糊环境下,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某种目的对一事物作出综合评价的方法,也称为模糊综合决策。

由于评价因素的复杂性、评价对象的层次性、评价标准中存在的模糊性以及评价因素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定性指标难以量化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人们难以用绝对的“非此即彼”来准确描述客观现实,难以用经典数学模型加以统一度量。

例如,就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或用人方的主观感受,不是单纯的仅就业率等量化指标就能表明的。

因此,建立在模糊集合基础上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从多个指标对被评价实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判,它把被评判事物的变化区间做出划分,一方面可以顾及对象的层次性,使得评价标准、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在评价中又可以充分发挥人的经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符合实际情况。

模糊综合评判可以做到定性和定量因素相结合,扩大信息量,使评价数度得以提高,评价结论可信。

本文选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定性化指标定量化,以做出科学的测评。

建立评价模型(一)确定评价指标集建立一级指标集U={U1,U2,K,U n},二级指标集Ui={U i1,U i2,K,U in},其中i=1,2,3,…,n是各二级指标集的指标个数。

同理可得三级、四级指标集。

本文设定一级指标集为个人满意度、单位满意度、就业成本三个指标,对应相应的二级指标集。

即U={U1,U2,U3},U1={ U11,U12,U13,U14,U15,U16, U17 },U2={ U21,U22,U23},U3={ U31,U32}。

(二)确定评语等级论域设每个指标评价结果有m个等级,则评语集为V={V1,V2,V3,Vm}。

假定本文有五个等级即m=5,V={V1,V2,V3,V4,V5},评语集V={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三)确定各因素的权重U1,U2,U3的权重分别为A1,A2,A3,求和Ai=1,权重集A=(A1,A2,A3);U1 的权重集A1 =(A11,A12,A13 ,A14,A15,A16,A17),U2的权重集A2 =(A21,A22,A23 ), U3的权重集A(四)建立单因素模糊综合判断矩阵由专家对各指标进行等级打分,对结果进行统计,最终得到专家的评价统计表。

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单独从一个因素出发进行评价,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合V 的隶属程度,称为单因素模糊评价。

在构造了等级模糊子集后,就要逐个对被评价对象从每个因素上进行量化,也就是确定从单因素来看被评价对象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进而得到模糊关系矩阵。

对单个指标来说,对各个评语的隶属度为V上的模糊子集。

Ri=(r i1,r i2,……,r in),例:对单位满意度指标的模糊综合判断矩阵为R1= r11 r12 …r15r21 r22 …r25r31 r32 …r35假设R1=含义是(五)综合评判Bi=Ai*Ri=( A11,A12,A13 ,A14,A15,A16,A17)* r11 r12 …r15r21 r22 …r25r71 r72 …r75归一化处理经过归一化处理,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得出评价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论停办、减招教育质量低、前景黯淡的专业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缺乏个性和特色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