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合集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 的最后胜利。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 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 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 理论。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 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 发,独创性地发 展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关于革命 的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了以前两个阶段的经验,建 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一 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 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 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 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 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 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 设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明确的。 大革命失败后,党对武装斗争的认识有了提 高,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了党领导的人民 军队,开展农村游击战争,开辟了建立人民 政权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就是无产 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 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具体发展方向。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 件,具有重大意义。

毛概第三章第三节

毛概第三章第三节
课间休息
解放战争时 期的人民民 主统一战线
目录 前页 后页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第一, 第一,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 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第二,必须坚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第二,必须坚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 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 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 第三, 第三,必须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结合起来, 结合起来,这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条基 本原则。 本原则。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 三位一体” 2.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位一体”关 系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 土地革命、 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进行土地 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 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 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 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革命;只有建立革命武装, 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革命;只有建立革命武装, 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 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 卫根据地的发展; 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 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 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 有可靠的依托。 有可靠的依托。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工农武装割据” (三)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 工农武装割据 城市的必由之路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主要内容就是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 土地革命、 结合,就是“工农武装割据” 结合,就是“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 城市的必由之路。 城市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一个一农民为主体的,落后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 题科学的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的解 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 展规律,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开辟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内容
① ②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 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 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 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 获得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 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 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 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④ ⑤
3.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 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 唯一正确的理论。 •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 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 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 统一战线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 容 依据
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 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 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 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 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以为代表,团结全国人民,领导和组织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个时期的经验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并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意义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1. 统一战线的创建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第一个基本经验是统一战线的创建和发展。

在领导革命斗争时,成功地建立了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统一战线。

通过巧妙地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和破坏敌人的统一战线,有效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这一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成为了世界革命的宝贵财富。

2. 武装斗争的实践和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第二个基本经验是武装斗争的实践和探索。

在革命斗争中坚持用枪杆子中的,成功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和运动战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的胜利。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民军队,为革命事业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一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武装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世界反帝反封建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民主革命的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第三个基本经验是认识和把握民主革命的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规律。

深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民主革命是当前的中心任务。

在这一基本理论指导下,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了包括土地革命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内的广泛的民主革命斗争。

这一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为世界反帝反封建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总结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是在20世纪上半叶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

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也为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第三章 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PPT课件

第三章  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PPT课件

冯玉祥
无 原,属李直氏系更,把其桂后軍倒归戈入相国向民。革盤命据軍中。国西北
部即陝西,最后响应国民革命军。
毛9 泽 东 思 想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中国的无产阶级应该 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 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 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 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 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 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革 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 统一战线。”(《中国革命与 中国共产党》 )
根本问题是
就是要放手发动
发展 工人、农民、城
进步
市小资产阶级和 人民武装力量
统一战线的
领导权
坚持无产阶 级的世界观 和中国共产 党的宗旨
政治 独立自主
统一战线 联合斗争
最根本的经
争取 争取中等资产阶
级,争取开明绅
中间 士,争取地方实
力派
验是正确处
坚持中国共 组织
产党对人民 军队、根据 地和群众运 动的绝对领
的领导劳权动阶级联盟
劳 4动、者对顽与固被势剥力削进行者斗与争剥的组“成有理非、基有本利的、有尽节可”原能则扩
非 劳 动 者 削 者 之 间 的 联 部分 不 可 缺 少 大
之间的联 盟


毛12 泽 本经验
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
坚持中国共 思想
产党的纲领、 路线、方针 和政策
理好与资产 阶级的关系
孤立 孤立大地主大资
顽固
产阶级,其代表 就是蒋介石国民
党集团

毛13 泽 东 思 想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请欣赏视频
皖南事变
毛14 泽 东 思 想

第三章毛概

第三章毛概

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时代特征

1.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种社会是一种畸形的社会。
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 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 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时代特征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 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 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1)这是由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条件决定的。
俄国十月 革命爆发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2)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 弱,无力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取得胜利。

孙中山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3)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能够 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时代特征
2.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革命,已不是旧 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革命,这种革命 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 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在党成立后的十多年间,党经历了从大革命的 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又从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历史性 转变。这种胜利与失败的反复交替与鲜明对比, 促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科学揭示中国革命的规律 。
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时代特征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 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 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 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 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革命道路 和平斗争 (非暴力革命) 武装斗争
(暴力革命)
城市中心 农村中心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运动。 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 乏足够的认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召开八七会议,在会议上毛泽 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 装斗争的重要性。 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 山的斗争》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 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统一战线基本策略路线在中国 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运用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大革命时期)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
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
法论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1939年,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中 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 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 要的法宝。”
1、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 性所决定的。
凶残
武装斗争
可能性
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客观 条件 红色政权 存在发展 的条件 主观 条件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本章的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应注意弄懂以下问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5.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6.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本章的教学课时:这一章共分三节,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这三节基本上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计划安排8个学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国革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坚持“以城市为中心”,还是“先占乡村、后取城市”?中国革命胜利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深入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pptx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pptx
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就 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即 使进行了土地革命也不能巩固 其成果。同样,没有武装斗争, 也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 革命根据地。因此,进行土地 革命和建设革命根据地都离不 开武装斗争。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 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 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农村根据地是支持革命斗争的 人力物力的主要来源,是夺取全国 胜利的出发点。有了巩固的农村革 命根据地,武装斗争才能有可靠的 依托,土地革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1)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
命的基本内容。
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 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 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 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 就不能发动农民,根据地就失去了 群众基础,因而也不可能得到巩固。 所以,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都离 不开土地革命。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 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 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强有力 保证。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内容
即“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所谓“工农武 装割据”,是指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以土地革命为基本 内容,以武装斗争 为主要形式,以农 村革命根据地为战 略阵地的三者密切 结合的思想。
如何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 建设三者的关系?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 依据及其内容
1.依据----近代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认为,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这是由中国的基 本国情决定的!”
主要依据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 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 当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第 3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与基本经验

第 3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与基本经验

第 3 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与基本经验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到了十字路口。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突破了“城市中心论”的俄国革命模式,走出了一条与“俄国相反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思想,它成为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明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是党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一个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风格建设起来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个各革命阶级广泛参加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就等于正确地理解和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第 1 节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一武装斗争的中国特点1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武装夺取政权是革命的最高形式,这是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

除了这种共同特点外,中国革命还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对于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人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 1924 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几年中,我们党还不懂得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

1924 年至 1927 年,乃至在其以后的一个时期,对此也还认识不足,但是从 1924 年参加创建黄埔军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

经过北伐战争,党已掌握了一部分军队。

国民革命的失败,得到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

这个时期我们党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敌人力量的强大及其统治的残酷这两个特点所决定的。

前一个特点决定中国革命是长期的;后一个特点决定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的。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革命的特点时指出:“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

第三章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学校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及行事历工作安排,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我校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德育工作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围绕学校工作中心,精心安排了“文明守纪”、“良好习惯养成”、“光辉的旗帜”、“争先创优”等主题教育月活动,从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狠抓养成教育入手,注重务实,探索途径,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十分注重学生的常规管理,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是利用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品德熏陶。

二是以文明监督岗为阵地,继续强化了“文明班集体”的创建评比活动,通过卫生、纪律、两操等各项常规的评比,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三是继续加大值周检查的力度,要求值周领导、教师、学生按时到岗,在校门口检查、督促学生有秩序出入校园,从而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形成了良好的局面。

2.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力量,为了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素质水平,学校在第十二周组织开展了班主任工作讲座,在学期末举行了班主任工作交流,在活动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总结经验,交流心得,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3.充分发挥主题班队会的教育功能。

主题班队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特殊而卓见成效的方式之一。

为了充分发挥主题班队会的教育意义,第十三周,四(3)中队举行了“祖国美,家乡好”主题队会观摩活动,有效规范了我校主题中队会程序,强化了主题队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

二、学校管理工作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学期初,学校制定了出明确的目标计划及管理措施,做到了目标明确、工作具体,有效地增强了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⒉建立新中国。 3.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1、统一战线
(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①阶级状况决定: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
社会
②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
决定的。
(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可能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 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 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同盟及其关系:
内容 劳动者之 间的联盟 性质 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 础上的劳动阶级联盟 地位 主体 关系 基本的 主要的 处理 放手发展和 加强
劳动者与 非劳动者 之间的联 盟
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 间的联盟
组成部分
非基本的,不 可缺少的
尽可能扩大
(4)统一战线发展历程
1924年-1927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1927年-1937年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37年-1945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5年-1949年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49年-今天 爱国统一战线阶段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依据: 由近代中国国情决定的; 由中国革命的动力决定的; 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 中国的革命形势继续发展;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
内容:
三者结合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第三章第三节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第三节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第三节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教学目标:掌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充分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和革命道路,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情况,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依据、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深刻把握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的真理性,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发展之特殊性、规律性的关联把握;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必然性、正确性的分析。

教学内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一)对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讨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不同于欧洲革命,也不同于苏联革命道路,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原因和条件: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革命影响下的良好群众基础;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革命的战略阵地。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1.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阶段++++++++++++++++合作以开展城市工人运动和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为工作重心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2.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根据地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奠定基础-----------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马列主义与在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3.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确立(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依据和内容1.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2.中国革命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所以我们要革命(2)革命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的重要作用农民是中国的主要群众(3)革命形势----------城乡不平衡反革命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所以他们要转战农村,2.中国革命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旧中国是由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旧中国是一个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半封建国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即使很弱小的力量也能够在反动势力的裂缝中生存下来第二、国民大革命的广泛影响----------海陆丰武装起义的农民。

7、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和基本经验

7、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和基本经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945年)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在 西安发动西安事变
•中共派叶剑英、秦邦宪、 周恩来组成代表团到西安调 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年—1949年)
1949年6月,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北上的亲笔信
2.武装斗争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 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根本原因) 经济不平衡:地方性的自给 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 政治不平衡:国内处于军阀 割据与混战状态
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 有北方
第二,国民革
命的政治影响及良
好的群众基础 (客观原因)
袁文才
王佐
第三,全国 革命形势的继续 发展 (客观原因)
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1928—1935)
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潜心研究中国革命 道路的理论。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必然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情决定必须走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三湾改编”确定 了把党支部建立在 连队上,使红军完 全置于共产党的绝 对领导之下。
“古田会议”制定了 党对军队领导的政治、 思想和组织原则及措 施,阐明了党对军队 领导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 惟一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空洞的口号, 而有具体的内容。一方面,反映在建军的 宗旨上,即战争年代常说的“为谁扛枪, 为谁打仗”。另一方面,还反映在日常处 理对内对外关系的具体行动上,并由此产 生了人民军队特有的纪律。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①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无议会可 用,工人没有罢工的合法权利, 人民没有言论结社的自由。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武装斗争
军队建设思想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党的建设
原因之一:
农民小资产阶级党员出身的党员占多数, 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成为主要矛盾。
原因之二:
长期在农村发展,且处于战争环境,使党 组织建设容易涣散。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党的建设
思想建设
战士在学习
延安的整风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 无产阶级一样深受压迫, 革命要求强烈。 (左翼集团)
敌人内部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激 烈的斗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可与其某一部分、某一派别结 成暂时的统一战线(右翼集团)
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压迫,在一定 时期一定程度上可以参加革命,或保 持中立。(中间集团)
3.党的建设
首先是扩大党的组织
组织建设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实行正确的干部路线 和干部政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建设
理论联系实际
作风建设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和自我批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党的建设
政治建设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黄克功之死被誉为毛泽东“挥泪斩马谡”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毛邓第三章(下)

毛邓第三章(下)

• 3、双方没有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 定的组织形式。 • 4、处于复杂的国际环境。
问题1: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大资产 阶级始终被排除在统一战线之外。
问题2: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问题3:以蒋介石为首的顽固势力曾 经是我们暂时的盟友。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任务:反对美蒋反动派 阶级基础: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

皖南事变(3)

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1941年1月17日发布命 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 下令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 • 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坚决的回击,命令 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 奇为政治委员。不久,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 城正式成立。随后,新四军扩编为9万余人。同 时,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发言人的名义发表谈话, 揭露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的真相。在一片反对 声中,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更陷于孤立。 • 1941年3月,蒋介石被迫“保证”决不再有 “剿共”的军事行动。至此,国民党发动的第 二次反共高潮被彻底击退。(人民网)
它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 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它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列 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 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 法论意义。

皖南事变(2)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 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 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 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 击。 • 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 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 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 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 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中心开 始向农村转移
湘 赣 边 界 秋 收 起 义
1927年10月27日 工农革命军到达
井冈山
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1928—1935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奠基阶段——井冈山时期
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井冈山的斗争》
井冈山的斗争
毛泽东
(1)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
命的基本内容。
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 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 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 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 就不能发动农民,根据地就失去了 群众基础,因而也不可能得到巩固。 所以,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都离 不开土地革命。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 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 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强有力 保证。
中国的红色政权 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
1928年10月 1928年11月
提出了 “工农武装 割据”的思想,初步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 律
1930年1月,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文标志以乡村为中心、先在乡村建立和发展红色 政权,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的初步形成。
左图为井冈山斗争雕塑。
右图为井冈山茨坪。
第二,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 之经历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 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 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第五、党的领导的有力和政策的正确,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 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 依据及其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中撰写理 论著作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宣布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七届二中全会会场

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 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 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 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 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
第二,近代中国农民转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 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P80
解放区农民踊跃报名参军
送家属参军
第三,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特 别是敌我力量的对比状况决定的。 中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 占据中心城市,实行残酷的统治, 而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地区。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 向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并在这一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国革 命道路的理论。
● 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一文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 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 因和条件。 ● 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 文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以武 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三者密不可分,是 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思想的提出,为农村包围 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的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革命的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①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国情所决定的。近代中国 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 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 建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 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中国 无议会可用,工人没有罢工 的合法权利,人民没有言论 结社的自由。
——
毛泽东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第一,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 第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 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第三,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 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的革命理论。
1.统一战线 • 统一战线在中国的特殊性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具有特殊性;
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导致中国革命
的长期性和残酷性;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革命发
展的不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大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第一
中国社会两头 小,中间大, 无产阶级革命 性坚定,但人 数太少,力量 薄弱
2、在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 共产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行无 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必须保持党在 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3、必须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 对资产阶级实现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无产阶级必须处理好统一战线中的 进步、中间、顽固三种势力。处理时必 须坚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 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 步探索的过程 。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共一大成立后,我党注 重工人运动和民众运动
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使 我党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 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要夺取国家
政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去实现,革命的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 式
红一方面军第四军在检阅阵容
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 战略阵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群众赤卫队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实践 井冈山地区农民自卫军领袖
袁文才
王 佐
奠基阶段——井冈山时期
油 画 : 毛 主 席 在 井 冈 山 上

基本形成阶段——赣南闽西时期
中央根据地中心——瑞金全景
1919年毛泽东在《民众大联合》 中指出,改造中国的根本的方 法是民众的大联合。“种田的 要和种田的联合起来,以谋我 们种田人的种种利益;做工的 要和做工的联合起来,以谋我 们工人的种种利益——这样, 由许多小的联合,进为一个大 的联合”,实现了民众大联合, 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可能性和现实性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大国----根本原因
B、国民革命的影响----必备的客观条件
C、继续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重要的客观条件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必要的主观条件
E、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最重要的 主观条件
东方不亮西方亮 黑了南方有北方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 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 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 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农村包围城市
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毛泽东
1930年1月

成熟阶段——1936年以后 标志道路理论的完整确立 并达到成熟
战争和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和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共产党人》 发刊词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 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在抗日战争中的运用
1、统一战线有两个联盟:无产阶级和其他 劳动者的联盟,无产阶级和非劳动者之 间的联盟。 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主要指 工农联盟。 第二个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的联盟。
两个联盟之间的关系: 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争取农民、 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巩固工农联盟,才 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第二个联盟也非常重要,只有建立这个联盟,联 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 的敌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 的全部领导权,中国革命的胜利采油完全的保 障。
三湾改编: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 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 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官兵平等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会师
西江月 井冈山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对 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 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二
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
党对军队的领导是通过思想领 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 的。
人民战争的思想
三大战役中农 民的支援
3.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一,党有一个良好的思 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从一 第二,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 开始就是按列宁的建党原则 阶级基础。 建立的。 第三,毛泽东同志的完整的 建党学说,为中国共产党 建设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我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我们有充足的力量 尊重他们的利益 我们对顽固势力进行坚决斗争并 一步步取得胜利
孤立顽固势力,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有理 有利 有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
1924—1927年的第一次国 共合作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 民主统一战线
3.继续发展的革命形势
主观 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毛泽东在论述红色政权存在和 发展的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工 农武装割据”的总概念。这是中 国革命新道路理论中最具特色的 思想。 所谓“工农武装割据”,是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 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 基本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 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革命的广泛影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客观条件
海陆丰武 装起义的 农民。
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客观条件
全国都布满了干柴,革命 的星星之火必将成为燎原之势。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逐步
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始
了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新时
● 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 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 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科 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种深刻矛盾,认为现时 的红色政权虽然还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 快发展起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把 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必然性
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 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 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 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 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 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 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
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和
战争解决问题。
中国共产党发动城市中心暴动的教训
中国革命的战略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由着重发动 工人转向主要依靠农民,由组织民众运动转向开展 武装斗争,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