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药十大误区
家庭药物使用常见误区解析及正确方法介绍
家庭药物使用常见误区解析及正确方法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家庭药物的使用。
然而,在使用家庭药物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
本文将针对家庭药物使用的常见误区进行解析,并提供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过度依赖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是很多人对抗生素使用存在误解。
一些人一有感冒发烧就立刻使用抗生素,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感冒和发烧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疗感冒和发烧,还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抗生素在真正需要时失去了疗效。
正确的方法是,在感冒和发烧初期,可以通过休息、多喝水、适当使用退烧药等方法缓解症状。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二、滥用止痛药止痛药是家庭常备药物之一,但是滥用止痛药也是一种常见的误区。
有些人在头痛、牙痛等疼痛情况下,过度依赖止痛药,频繁使用,甚至超过剂量。
这样不仅无法根治病因,还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其他不良反应。
正确的方法是,在轻度疼痛时,可以先尝试其他方法缓解症状,如热敷、按摩等。
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止痛药。
三、忽视药物说明书很多人在使用家庭药物时往往忽视药物说明书,直接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感觉使用。
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
药物说明书中包含了关于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忽视这些信息可能导致药物使用不当,甚至出现不良后果。
正确的方法是,在使用药物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
四、过期药物的使用家庭药箱中往往会有一些过期的药物,而有些人在紧急情况下仍然会使用这些过期药物。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过期药物可能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性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正确的方法是,定期检查家庭药箱中的药物,将过期药物及时丢弃。
在购买药物时,注意选择适量的药品,避免药物过期。
家庭用药常见误区
家庭用药常见误区上个星期,周大爷在感冒服用药物之后感到非常不舒服,进而到医院去就诊,原来是因为周大爷重复服用药物造成药量过大导致的。
感冒药属于家庭常用药,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家庭用药常见的误区。
用热水服用药物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经常会使用热水服用药物,但是并不是全部药物都能够使用热水进行服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几类不可以使用热水服用的药物。
第一,助消化类型的药物,比如,胰蛋白酶、酵母以及多酶片等。
该类药物当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酶以及蛋白酶等,酶属于活性蛋白质,在遇热之后会呈现凝固状态,进而让其所具备的催化剂作用丧失,难以实现助消化的目标。
第二,止咳糖浆类型的药物,此类药物属于复方制剂,也就是说,在糖浆当中融化止咳药,非常粘稠,一方面,导致糖浆直接覆盖在我们已经发炎的咽部粘膜位置上,进而形成具备保护作用的“薄膜”,这样可以减轻我们的咽部粘膜发生炎症方面的反应,有效缓解咳嗽,避免刺激。
另一方面,在我们将止咳药物吸收以后,其能够将镇咳作用发挥出来。
如果使用热水进行冲服,便会将糖浆稀释掉,让其黏稠度不断降低,导致粘膜当中所涵盖的糖浆不断减少,难以形成相应的“薄膜”,这样也没有办法减轻刺激作用,没有办法缓解咳嗽现象,进而让止咳糖浆药物的作用与效用不断降低。
第三,维生素C。
此药物属于水溶性制剂,其并不稳定,在遇热之后非常容易被破坏,进而导致其丧失药物作用。
忽略服用药物的时间我们在生病之后,会出现过于强调对症下药的现象,觉得只需要对症下药便可以治疗好自身的疾病。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将药物所具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证其治疗最为理想的效果,一方面需要对症用药,根据药量进行服药,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服用药物的时间,适时进行服药。
这样不只是能够实现药物服用的预期目标与成效,也可以减轻我们患有疾病的实际症状,减轻由于服用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
睡前服用药物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大部分人都会在临睡之前服用药物,这样的习惯并不好。
我们可能觉得在服用完药物之后及时休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吸收药物。
十大致命误区,不良用药习惯需警惕!千万别再错了!
十大致命误区,不良用药习惯需警惕!千万别再错了!输液速度可以自行调节?创可贴是万能帖?止痛药可随意服用?由于缺乏全面、准确的安全用药知识,用药不对症、重复用药、迷信抗生素等是不少老百姓会犯的误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如何安全用药也显得日益重要。
今天我们就梳理出10个错误率较高的安全用药误区和值得注意的现象,一起来看看吧!一、自行调快输液滴注,严重可致死亡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输液(打点滴)的经历,不少人在打点滴的过程中,总是嫌速度太慢,自行去调快药液的滴速,殊不知这一小小的举动也许就会导致昏厥甚至死亡。
中国药学会安全用药科普传播委员会专家介绍首先,不赞成遇到发烧、感冒、腹泻等就去医院输液。
公众用药还是要遵循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的原则。
其次,如果需要输液治疗,一定要谨遵医嘱,切不可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
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儿童的输液速度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滴/分钟。
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脏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40滴/分钟为宜。
输液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温馨提示:如果在输液过程中遇到了心悸、心慌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向护士和医生报告,切不可自行调整或隐瞒,导致身体受到损害。
二、乱服止痛药,严重可致死亡很多网友不了解长期服用止痛片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中国药学会安全用药科普传播委员会专家介绍痛觉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可以作为某些疾病诊断的依据。
止痛类药物容易掩盖疾病本身的症状、延误针对病因的治疗。
遇到疼痛后简单地寻求止痛药的帮助,可能会错过对疾病最佳的诊治时间。
因此,在遇到某些不知原因的疼痛时,病人要积极就医查找病因,切不可盲目依赖止痛药。
如果需要使用止疼药物,每次服用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三天,服用时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家庭用药切忌任性
家庭用药切忌任性小病到药店,大病进医院。
我国民众自我药疗的比例正逐年升高,一些头疼脑热、感冒之类的小病都选择自己解决。
但在日常生活中,因民众安全用药的意识薄弱,导致错误用药的案例层出不穷。
据数据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常备药品,70%的家庭存在不当用药现象。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不仅造成患者及其家人身心受到影响,也给国家药品资源、卫生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甚至影响民众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
因此,及时发现家庭不当用药行为以及如何正确用药十分重要。
一、家庭用药误区1.只认商品名一些高血压患者只认商品名,不看化学名,在家备了好几种降压药。
但多数药物的成分相同,商品名不同。
若同时服用这些降压药,会造成用药剂量过大、用药不安全。
甚至一些患者就诊时,向医生描述自己所服的降压药,却不记得商品名,只知道药物的形态和颜色。
因此,慢性病患者用药应非常仔细,最好将药箱里常备的降压药,按照化学名归类,不能因商品名不同,就认为是不同成分的药,导致盲目服用。
2.过量服药孩子发热了,最好能多用点抗生素,退热见效快。
感冒咳嗽了,最好几包三九感冒灵、一整瓶川贝枇杷膏一起喝下去。
剂量大点没关系,只要“立竿见影”,如此现象层出不穷。
不少民众认为“药吃得多一点,病能好得快一点”,甚至就诊时主动要求医生多开药。
但在药理学上有一个严格的定义:盲目地增加药品剂量,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导致用药的不良反应。
3.错误的服药方式大部分口服药需站立用温开水服用,大部分人因生病而躺在床上服药,容易导致药品粘黏在食道上,造成损害。
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需采取半卧位姿势服用,若病人站着含服,可能产生体位性低血压,以致一时性贫血而昏倒。
此外,干吞药物、茶水服药、与酒同服等,也都是错误的。
4.儿童服用成人药在我国现有的3500多种药品制剂中,儿童专用的仅有60多种,占比不足2%。
因此大多数家长因药物没有儿童剂型,给儿童服用成人药物时,采用“儿童减半”的剂量标准,但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盘点家庭安全用药误区
盘点家庭安全用药误区作者:任斌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4年第08期误区1:喝酒后服药,没有副作用调查显示,大约58%的网友不了解酒精会对服用药物产生极大影响。
每个人的解酒能力不同,饮酒后有的人面红耳赤,有的人面色苍白。
不过,肯定的是饮酒后血管扩张,血压会有所下降,如果在饮酒后再口服降压的药物,那么很有可能血压就会降得过低,引起低血压。
另外,酒精对胃黏膜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如果酒后又口服阿司匹林等对胃黏膜刺激较大的药物,很有可能会加重胃病。
所以说,喝酒与吃药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此外,一些药物也会影响酒精的代谢。
如头孢类抗生素,以及甲硝唑、酮康唑等药物则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此时如果饮酒则会导致更多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可能致命。
所以,在服用药物时,应尽量避免饮酒,并留意说明书中的相关提示。
误区2:一天服三次药,变成一餐一次我们去药房或药店取药时,药师会告诉“一天三次,每次X片”。
所以,很多人以为一天三次是指一天三餐,饭前或饭后口服。
其实这是错误的。
在三餐的前后服药会使药物在白天体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甚至会造成药物中毒;而在晚上,一夜不服药,血药浓度必然下降,影响治疗效果。
所以说,“一天三次”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这样由于间隔时间相同,可以使体内血药浓度在一天24小时之内都保持比较平稳,既不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此外,空腹服药是指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服;饭前服是指进餐前30分钟服;饭后服是指进餐后15~30分钟服。
误区3:自我用药,随意加大药量自我用药是指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物,用以缓解轻度的、短期的症状及不适,或者用以治疗轻微的疾病。
像感冒咳嗽、消化不良、便秘腹胀等,都是大家去药店购买药物,自我药疗适应症。
虽然自我用药很方便,选用的药物也相对安全,副作用小,但是患者必须重视药品说明书。
家庭用药常见误区【推荐下载】
家庭用药常见误区【推荐下载】导语随意用药,盲目用药,不仅没治好病,还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
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不生病?生病就得吃药,但往往有些人随意用药,盲目用药,不仅没治好病,还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
误区一:药品价高疗效好药品价格的高低,主要与它的原材料有关,原材料稀少,采集艰难,或工序复杂,药价便高,反之则便宜。
药品价格和疗效不成正比,譬如:硝酸甘油每片不过几分钱,但它时下仍然是公认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救命良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对症下药,不在乎药物价钱的贵贱。
误区二:盲目迷信新药有的人总是要求医生开些新药,他们认新药才是疗效好的药,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总希望从新药中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一般来说,临床上对新药和刚进口药的实际效果和毒副作用的观察时间不长,有一个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其中一部分可能经不起考验而淘汰,所以不能盲目迷信新药。
误区三:迷信补药有些患者认为,有病必虚,虚则必补,因此,生病就服用补药。
殊不知,补药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非包医百病的万灵药,补药只适用于虚症患者,且虚症患者也有不同种类,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若不加选择地滥用补药往往会加重病情。
如高血压患者,误服人参等补品,会使之血压骤升,甚至会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严重后果。
误区四:迷信偏方治大病一些患慢性病、疑难病的人,由于治病心切,往往盲目崇信偏方或秘方,不管是否对症,便贸然使用。
偏方在治某个病时也许会有一事实上效果,但它毕竟只停留于感性认识,而未升华到理性认识,使用者多是知其疗效而不知为何有效,更缺乏对其副作用或毒性的了解。
此外,偏方或秘方多是由非正规医生应用,方法不统一,也可因用法不当酿成大祸,更有那江湖游医用此作为招摇撞骗、谋取病人钱财的幌子。
因此,切忌盲目崇信偏方、秘方,误己害人。
误区五:以多为胜有的病人看病,见医生只开二三种药,便疑心药少治不好病。
殊不知,医生处方用药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治病用药唯以药能对症为原则,而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临床喜欢开大处方的医生,疗效未必佳。
家庭用药避免走入误区
家庭用药,要避免走入误区如今很多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一旦有了小伤小病,备用的药物可解燃眉之急。
然而,如果用药不当,就会贻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专家提醒,家庭用药要避免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价格高的药物疗效好药物的疗效与药物的价格不一定成正比。
药物的价格虽有高低之分,但疗效却不是通过药价来衡量的,治疗效果如何,关键要看用药是否对症。
只根据症状用药不同的疾病可能会出现类似甚至相同的症状,如感冒和炎症都可引起发烧,有些患者发烧后,常自行服用感冒药,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患者不能仅根据症状来用药,要在明确诊断后针对具体的疾病来用药。
用热水服药很多人习惯用热水来服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用热水服用,以下几类药物不宜用热水送服:一是助消化类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等;二是止咳糖浆类药物;三是维生素C。
躺着服药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局部炎症,严重时甚至会损伤食道壁。
因此,服药时最好取坐位或站位。
干吞药物这种服药方法也容易损伤食道,造成的后果甚至比躺着服药还严重。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
用矿泉水服药矿泉水里含有铁、钙、镁、锌等微量元素和金属离子,易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可使四环素类药物、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抗菌作用减弱,使强心甙类药物的毒性增强等。
同样,也不宜用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送服药物。
对着瓶口喝药在喝糖浆制剂时,如对着瓶口喝药,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地控制服药的剂量。
服药时喝水过多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够了。
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药物的溶解吸收。
而对于止咳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来说,喝完后5分钟内最好不要喝水,以便形成保护膜,减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咳嗽。
多种药物同服多种药物同服,则很难避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甚至还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如羚羊感冒片属于碱性药物,复方阿司匹林属于酸性药物,两者合用后疗效会降低;在服用避孕药的同时如果服用了抗结核药物等,则容易造成避孕药失效,导致意外怀孕。
家庭用药有哪些常见误区和盲区导致不安全用药?
家庭用药有哪些常见误区和盲区导致不安全用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都有自己购买和服用药物的情况,家庭用药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由于自身缺乏用药常识,导致存在一定的误区,如对用药量、时间段等方面不能正确的拿捏,容易出现用药过度的情况,稍有不慎,将会危害人体健康安全,因此,必须要认识和了解家庭用药常见误区和盲区,尽可能的避免误区,确保家庭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家庭用药常见误区有哪些?(1)过于追求疗效,滥用药物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治疗疾病,因此,一定要严格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度的基本原则,做到合理用药,并将安全性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确保用药合理。
如许多儿童在用药时,家长很容易会忽视用药原则;或者自身用药安全意识不足,认为多服用剂量效果更好,给儿童服用成人的剂量;再者是部分家长过于追求疗效,在孩子生病时坚持给孩子输液,认为打吊瓶孩子的病会好的快。
(2)认为自行停药没关系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认为是药三分毒,知道长时间服用药物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所以部分患者在感觉到病情有所好转或症状减轻时,便会停止服用药物,也未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
通常情况下,药物治疗周期较长,且见效慢,特别是感染性疾病,必须要保障疗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感染状况,如果疗程不够,则会转为慢性感染疾病,部分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是坚决不能随意停药的,患者的依从性如果比较差,不遵医嘱服用药物,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的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3)胰岛素有依赖性部分糖尿病患者听说要打胰岛素时,会坚决拒绝,不配合治疗,部分患者在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状况下,宁愿受高血糖之苦,也不愿意打胰岛素。
其中很多人都认为,打胰岛素会上瘾,再也离不开,并且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无法接受。
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对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有效之外,对于发现不久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比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对控制患者血糖有非常大的好处。
家庭用药误区不得不防
一直用同样的处方药。 误区三:家庭药箱里的处方药家人都能用 即使是
本刊提醒:患者在不了解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应 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
每次感冒用药应不同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 张 征
有些人一感冒,会到药店凭经验买几种常用的感冒药自行服用,然而却发现上次起效的药物,这次不管用 了。其实,每次感冒症状不同,所以用的药也应该不一样。
首先,市面上所售的感冒药,多是针对感冒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如右美沙芬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 氯苯那敏(扑尔敏)可以减轻感冒引起的流鼻涕、打喷嚏;伪麻黄碱可收缩毛细血管、减轻鼻塞。因此,即使都是感 冒,如果每次的症状不同,用的药物也要有所区别。
其次,复方与“单方制剂”的感冒药各有对应的治疗范围。若只有一种症状,建议选择成分单一或种类较少的 药。例如,感冒时只出现发热或疼痛可以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若同时出现发热、咳嗽、打喷 嚏、鼻塞等多种症状,可选择美扑伪麻等复方感冒药。但需注意,含有扑尔敏的复方感冒药可引起嗜睡,白天不宜 服。儿童特别是 2 岁以下幼儿,很多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一般不建议用复方感冒药,确实需要时遵医嘱服用。
再次,多数感冒药并不能杀灭感冒病毒,如果服药后症状不见好转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
68 RRJK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家人,所患的疾病也不一定相同。如果家人同时患 上流行性感冒,可以选用缓解症状的非处方药。但如 果家里有人入睡不好,不能都用同一种安眠药。例如 高血压引起的失眠,主要应从控制血压人手。神经因 素引起的失眠,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种 类的安眠药。
家庭用药误区多
家庭用药误区多许多家庭都备有小药箱,这是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旦有小病小伤,备用的药物便可解燃眉之急。
然而,如果用药不当,也会贻误病情,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现举例简述如下:时间错位不少人服药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视了夜间。
如某药1日2次口服,应每隔12小时服1次;1日3次,应每隔8小时服1次。
可不少人却在三餐时间服用,这样白天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而夜间很低,影响疗效。
药量过大通常治疗量是指既可获得良好疗效又较安全的剂量。
若超量服用,即可引起中毒。
尤以小儿、老人为甚。
因此随意加大剂量是十分错误而又极其危险的。
药量偏小有人为了预防疾病或害怕药物的毒副作用,以为采用小剂量比较安全。
殊不知,这样非但无效,反而会贻误病情,甚至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时断时续药物能否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是否保持恒定的浓度,若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也就难以控制病情治愈疾病。
疗效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时间,于是医生按病情规定了疗程。
如尿路感染至少连续用药7-10天,才能治愈。
若用药两三天后,见尿路刺激症状有所缓解便停了药,结果会使疾病迁延数日,甚至病情加剧。
***************************************1.与过多摄入脂肪、偏食有关:肥胖的直接起因是机体长期处于能量的入超。
中小学生有无偏食习惯与是否肥胖有直接关系,学生中不喜欢吃蔬菜、米面杂粮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这一点从学生吃剩的餐盒中可以看到,而喜欢吃高脂肪食物,营养的摄入量大大高于正常所需,形成脂肪堆积。
造成肥胖。
因为学生偏食,许多家长常常过分担心孩子缺乏营养,除了正常的膳食外,放学后买些糖果、糕点之类等诱人口味的食品任其食用。
2.与缺乏运动有关:摄入过多或即使摄入较正常但消耗过少,都能引起肥胖。
而对每一个人来说,体力活动是决定其能量消耗多少的一种最重要的因素。
许多学生长期缺乏适当的运动,入超的能量就会转化为体脂而导致肥胖,再因肥胖而不喜欢运动,就更加促进了肥胖,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安全用药常识第一期底稿
安全用药基本常识(一)2012.04.28家庭用药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家庭用药常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多表现在常见“小毛病”的治疗上,如感冒、发热、咳嗽以及上火等常见疾病。
一般家庭药箱中都常备这类药物,用起来也会比较随意。
但是引起这些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用药不对症,不但无效,还会加重病情,对此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此外,家庭用药还常常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用药剂量过大用药都有一定的剂量标准,然而有的人随意加大剂量,这样做是不安全的。
按正常的治疗剂量服用可获得良好效果,若超过正常剂量则会导致中毒,尤其是孕妇、老人和儿童。
误区二:用药剂量偏小有人为了预防疾病或害怕药物的不良反应,会擅自减少用药剂量,认为这样比较安全。
其实这样非但无效,更会贻误病情,甚至还会产生耐药性。
误区三:不按时服药很多人服药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视夜间。
有的药一日服2次,应每隔12小时1次;有的药一日3次,应每隔8小时一次,可是病人往往在三餐时服用,这样白天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而夜间很低,不利于药效的发挥。
误区四:用药疗程不足治疗疾病用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治愈。
若用药两三天,症状稍有缓解就停止用药,可能导致慢性感染。
误区五:用药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
若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就可能无法控制疾病发展。
误区六:随意更换药物药物疗效的发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伤寒用药需3—7日,结核病需半年。
如随意换药不仅不利于治疗,还会使病情复杂化,出了问题也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误区七:该停药时不停药物治疗疾病只要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就可停药,否则会引起二重感染、依赖性,以及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
误区八: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以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癫痫病、抑郁症、高血压、冠心病等。
如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易导致旧病复发危及生命。
误区九:儿童用大人的药一般小儿肝肾功能还不健全,解毒功能比较弱,所以用药时应了解药物的性质及注意事项。
不可不知的家庭用药误区
不可不知的家庭用药误区(图源:网络)对于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很多人会自行服药。
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药师余俊先提醒公众,应避免走入五大用药误区。
误区一:感冒“多药齐下”见效快。
有些人为了感冒好得快,干脆几种感冒药一起吃。
余俊先指出,不同厂家生产的感冒药里面可能会含有相同的成分,如果盲目同时服用,很可能会造成类似于重复用药或超剂量用药的情况,对健康不利。
误区二:高血压长期服药无窍门。
很多高血压患者往往都有一种思维定式,只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就可以一劳永逸。
殊不知,高血压治疗的根本,是不能让早上的血压升高,更不能让夜间的血压过低,所以降压药在病人早上还没有起床或刚起床的时候吃效果最好。
目前降压药物是控制血压的最有效方式,要严格遵照医嘱,定时定量,防止漏服。
如果高血压病人出现漏服现象,也不可以凭感觉添加或停止用药。
误区三:胰岛素会上瘾。
胰岛素并没有成瘾性,有些病人需要终身注射是治疗疾病的需要。
是否需要终身注射或者注射多少胰岛素,需要医生对患者的胰岛功能作出全面评估。
对于Ⅰ型糖尿病和胰岛功能很差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必须及时接受胰岛素治疗。
误区四:维生素可以随便吃。
城市里许多白领上班时间紧,工作压力大,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很多人希望通过服用维生素等保健品维持健康。
对此,余俊先指出,保健品只能起到预防和调节机体亚健康状态的作用,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只要保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每天有半个小时能晒太阳,就完全没有必要补充维生素。
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都有一个最高承受值,一旦过量,可能导致轻度甚至严重的中毒。
误区五:激素类药膏可以长期使用。
很多皮肤病患者随便滥用激素类药膏。
余俊先指出,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类药膏,用药部位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干燥、发黑或呈鱼鳞病样变化,以及出现脱发、多毛等。
余俊先提醒,对于外用药要谨慎使用,不要因其是“外用”就乱用。
居民在使用外用药时,首先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其次尽量不要在患者的面部等皮肤较薄处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家庭用药常见误区
忽视药物相互作用的后果: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 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如何避免忽视药物相互作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物,注意药物说明书上的药物相互作用提示
合理储存药物
药物应存放在阴凉、 干燥、通风良好的地 方,避免阳光直射。
药物应存放在儿童无 法触及的地方,以防
儿童误食。
药物应按照说明书上 的要求进行储存,避
免过期失效。
药物应按照说明书上 的要求进行储存,避
免变质失效。
定期清理过期药物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家中 药物,避免过
期药物使用
过期药物可能 失效,甚至产
生毒性
过期药物应妥 善处理,避免
污染环境
定期清理过期 药物,确保用
药安全
提高用药安全意识
01
03
症状:恶心、呕吐、头晕、头痛 等
04
预防措施: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用药
重复用药
1
原因:患者对药 物不了解,认为 多服用效果更好
2
3
4
危害:可能导致 药物过量,引起
不良反应
建议:遵循医嘱, 不要随意增加药
物剂量
预防:了解药物 说明书,咨询医
生或药师
阅读药品说明书
01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适应 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
不随意改变建议调
整用药方案
定期检查药物
检查药物的 有效期和生
产日期
检查药物的 包装是否完
好
检查药物的 储存条件是 否符合要求
检查药物的 使用方法是
否正确
抗生素滥用
家庭用药科普知识
家庭用药科普知识家庭用药十大误区误区一:加大药品剂量效果好。
药物剂量和效应的关系,可分为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治疗量、极量(最大有效量)、最小中毒量、致死量等,用药剂量在最小有效量、治疗量、极量范围内是安全的,才有治疗作用,大剂量用药,会加大出现毒性反应的几率,造成身体伤害,甚至死亡。
误区二:用抗生素病好的快。
抗生素同样也不包治百病,相反滥用抗生素会带来很多的危害:诱发细菌耐药。
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
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损害人体器官。
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
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等;导致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
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造成社会危害。
滥用抗生素会引起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导致群体性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有病吃药不见效,甚至无药可用。
慎重使用抗生素,学会合理用药,坚持做到“四不”原则:1、不自行购买。
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凭想当然到药店买药,而应有病先看医师,凭处方购药。
2、不主动要求。
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确有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需要专业的评估,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不要动辄要求医师开抗菌药。
3、不任意服用。
抗生素类药要谨慎使用,最好到医院确诊后,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千万不要盲目乱用。
4、不随便停药。
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因为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误区三:药到要病除。
即使在正确诊断的前提下,因患者个体差异,药物没有100%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同时,一般疾病的治疗都需要一段时间(所谓疗程)。
退烧药、止吐药、镇痛药、催眠药等给一次药就有可能奏效;但抗菌药、抗寄生虫药等常常给药达到一定的次数和时间,才可能见效。
家庭常备药物使用误区解析
家庭常备药物使用误区解析家庭是人们生活的港湾,而家庭常备药物则是保障家庭健康的重要工具。
然而,由于缺乏正确的药物知识和误解,很多人在使用家庭常备药物时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将就家庭常备药物使用误区进行解析,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这些药物。
误区一:过度依赖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并不适用于病毒感染。
然而,许多人在感冒、咳嗽等病症出现时,盲目地使用抗生素。
这种行为不仅无法治疗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感冒等病症出现时,首先要确定是否为病毒感染,如果是,应该采取对症治疗,如休息、饮食调理等,而不是过度依赖抗生素。
误区二:滥用止痛药止痛药是家庭常备药物中常见的一类,用于缓解轻度疼痛。
然而,一些人在面对疼痛时,过度滥用止痛药。
长期大量使用止痛药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性和药物滥用性。
因此,在使用止痛药时,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避免过度依赖。
误区三:忽视药物储存条件家庭常备药物的储存条件对药效的保持至关重要,然而,一些人往往忽视这一点。
药物应该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此外,药物的有效期也需要注意,过期药物可能会失去药效或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及时清理过期药物,保持药物储存环境的良好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四: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家庭常备药物的剂量是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的,因此,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药物中毒,而过低的剂量则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在使用家庭常备药物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来使用,避免随意更改。
误区五:不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家庭常备药物中的一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即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了解药物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误区六:自行停药在使用家庭常备药物时,一些人往往出现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的情况。
十大用药误区你了解吗
十大用药误区你了解吗基于现代化生活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日程生活水平的提升。
而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升广大民众也是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不管是老年人、成年人还是青少年与儿童只要是发现自身有相关症状,就会立即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看到这里相信有的人则会出现这样的想法,难道生病了不应该吃药吗?是的,生病了确实应该吃药,这样才能够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扩展。
但据相关调查显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绝大多数人都普遍缺乏一定的安全用药知识。
记得一天在家中上网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位父亲发现自己出现了很严重的咳嗽症状,于是就去医院就医。
在经过相关检查之后医生给他开具了含有可待因成分的口服药物。
回到家之后这位父亲在服药之后病情有了一定的好转,此时家中刚刚满3个月大的孩子也正好出现了咳嗽的症状,为了避免孩子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他的妻子心想“同样都是治咳嗽的药,大人都能吃,孩子应该也能吃。
”于是这位妻子就将她丈夫所吃的药物切了半片并用工具磨碎了,沾着糖喂给了孩子。
在喂药半个小时之后孩子窒息死亡。
在现实生5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只是一小部分,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用药安全素养低下。
2018年,我国中药医学会联合国家药监局根据80多万次的网络药品安全知识竞赛梳理出了公众误识率较高且存在潜在风险大的十大用药误区,那么这十大用药误区你了解吗?误区一:追求疗效滥用药安全是用药的前提,也是必须。
只有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用药。
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家长都严重忽略了用药安全,常常在孩子咳嗽或者是流鼻涕时将成人服用的药物减量给孩子服用,或者给孩子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认为这样能够好的快一点。
这一做法是错误的,并不可取。
多位专家强调儿童身体器官的发育并不成熟,缺乏一定的解毒功能与抵抗功能,如果将成人药减量给孩子服用,非常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毒性反应。
静脉注射确实具有疗效快的特点,但易出现不良反应。
家庭用药误区多
家庭用药误区多误区之一:服药时一律用热水人们习惯于用热水吃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用热水服用。
以下几类药就不宜用热水服用:1、助消化类: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
这类药中主要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或兼含上述几种酶。
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对食物有催化作用,遇热后会凝固变性而失去应有的助消化作用。
2、止咳糖浆类:这类药为复方制剂,是糖浆中溶有止咳药,因而一般比较黏稠。
患者服用此药后一方面糖浆会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轻咽部黏膜的炎症反应,使咳嗽得到缓解;另一方面,止咳药被人体吸收后能够直接发挥镇咳作用。
若用热水冲服这类药,则会使糖浆稀释,降低其黏稠度,使黏附在黏膜上的糖浆减少,不能形成保护膜,也就不能缓解咳嗽,这样就会使止咳糖浆的药效降低。
3、维生素C:该药的性质不稳定,遇热后易被破坏而失去药效。
误区之二:服药的时间随意而定大部分人在患病后,只注重对症选药,认为只要对症下药就能治好病,其实不尽然。
要使药物发挥最佳的疗效,除了对症用药、按量服药外,适时服药也是十分重要的。
选择好恰当的服药时间,既可使药物达到预期的效果,缓解疾病的症状,还可减轻因服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误区之三:睡前服药许多人都有在晚上临睡前服药的习惯,认为服完药后立刻休息,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其实不然。
如果服完药后马上睡觉,特别是当服药时饮水量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黏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
而有些药物的腐蚀性较强,在食道中溶解后会腐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溃疡。
此症状较轻者可能只是在吞咽时感到疼痛,严重者可伤及血管黏膜而引起出血。
许多人患有药物性食管溃疡就是因为他们习惯在临睡前服用有腐蚀性的药物,如抗生素胶囊、感冒胶囊、或是颗粒状的止痛药等而造成的。
另外,有些药物是不宜在睡前服用的,如降压药,止咳药等。
误区之四:药量过大或偏小一般来说,很多疾病只要患者按照规定剂量服药即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如果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常见家庭用药的几个误区【推荐下载】
常见家庭用药的几个误区【推荐下载】导语现在许多的家庭都会备有家庭用药,但是对于家庭的用药的正确用药都了解吗?常见的家庭用药的误区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日常的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伤病,如果不是很严重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自己服药来治疗,那么对于一些常见的家庭用药的误区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药量过大通常治疗量可获得良好效果,若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然而有的人随意加大剂量,这样十分危险。
药量偏小有人为了预防疾病或害怕药物毒副作用,认为小剂量比较安全。
其实这样非但无效,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
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
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就可能无法控制疾病发展。
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尿路感染需要7-10天,才可治愈。
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就可成为慢性感染。
当停不停一般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后就应停药,否则会引起毒副作用如二重感染、依赖性,以及蓄积中毒等。
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癫痫病、抑郁症、高血压、冠心病等。
如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
否则旧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
换药随意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时间,如伤寒用药需3-7日,结核病需半年。
如随意换药使治疗复杂化,出了问题也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多多益善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常可增强疗效。
但配合不当会产生拮抗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招致毒性反应。
小儿用成人药小儿肝、肾功能差,解毒功能弱。
所以应了解药物的性质及注意事项。
氟哌酸可引起小儿关节病变和影响软骨发育,应禁用。
以病试药有人患疑难杂症久治不愈,屡找偏方、验方使用。
这样不少人病情加重,失去手术时机,病情恶化,难以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用药十大误区
1、时间错位:不少人服药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视夜间,按照要求,有的药一日服两次,应每隔12小时1次,有的每隔8小时1次。
可是病人往往在就餐时服用,这样就导致白天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而夜间很低,影响疗效。
2、药量过大:通常治疗量科获得良好效果,若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随意加大剂量会十分危险。
3、药量偏小:有人为了预防疾病或害怕药物毒副作用,认为小剂量比较安全。
其实这样非但无效,反而贻误病情,甚至可产生耐热性。
4、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
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就无法控制疾病发展。
5、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尿路感染需要7—10天才可治愈。
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可能引发慢性感染。
6、当停不停:一般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后就应停药,否则会引起毒副作用如二重感染、依赖性,甚至会蓄积中毒。
7、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抑郁症、高血压、冠心病等。
如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会旧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
8、随意换药: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时间,如伤寒用药需3—7日,结核病需半年。
如随意换药,将使治疗复杂化,出了问题也难以找出原因。
9、多多益善: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常可增强疗效,但配合不当会产生抵抗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导致毒性反应。
10、以病试药:有人患疑难杂症久治不愈,屡找偏方、验方使用。
这样会使不少人病情加重,失去手术时机,病情恶化,难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