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最苦与最乐》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15《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15《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15《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本文选自,作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字,号任公,别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恩惠.契.约讹诈..弄巧成拙...斟酌3、解释下列词语。

契约恩惠悲天悯人卸却4、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词①失意,会使你冷静地反思自责,使你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努力克服不足,从而驾驭生命的帆船,乘风破浪,以求一搏,从失意的废墟上重新站起。

失意:__________②昨天是今年高考的最后一天,经历了几天紧张拼搏的考生们如释重负,开始设计自己轻松的假期。

如释重负:_______6、下列词语中加划线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洗濯(zhuó)酝酿(niànɡ)踉踉跄跄(liànɡ)获益匪浅(fěi)B.霎时(shà)猝然(cuì)头晕目眩(xuàn)忍俊不禁(jìn)C.贮满(chù)滑稽(jī)春华秋实(huá)随声附和(hé)D.雏形(chú)磅礴(bó)玲珑剔透(tì)苦心孤诣(zhǐ)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喧腾蹂躏海枯石滥慧心未泯 B.喑哑眩耀芊芊细草瘦骨嶙峋C.奢望弥漫心旷神怡窸窣作响 D.静谧虐杀闲情逸至轻飞曼舞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茶,滚滚红尘中偶尔的一颗散淡的心。

A.缭绕荡漾不是而是歇息B.环绕荡漾不是就是栖息C.环绕飘扬不是而是歇息D.缭绕飘扬不是就是栖息9、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到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最苦与最乐 课时练习 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最苦与最乐 课时练习 试卷含答案解析

《最苦与最乐》课时练习第2课时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贫、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我就连这个人的面也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了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

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了的,我对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层责任。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

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

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种种趣味。

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七年级下册语文 16.最苦与最乐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16.最苦与最乐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16.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读《最苦与最乐》回答: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第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B.课文第5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C.课文第5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用作论据,曾子的话用作论点。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答案】C【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解析】【分析】A.正确;B.正确;C.孟子和曾子的话都用作论据;D.正确。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指出,大部分加湿器抽检样品虽无安全问题,而且标志和说明问题较多。

B.我市文明办开展和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C.在旅游旺季,相关部门应该做出预警,避免人流聚集可能导致的踩踏现象不要发生。

D.圣贤豪杰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他们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所以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答案】D【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解析】【分析】A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而且”改为“但是”;B项,语序不当,应将“开展”和“策划”互换位置;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要”。

D.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

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 第4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 第4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走近作者梁启超,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散文家。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曾师从康有为,与他一起成为我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并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共计149卷,1000余万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巨人。

[来源:Z。

xx。

k主题解说本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

同时告诉我们,必须要对国家、社会、家庭乃至自己勇于担负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重点掌握(1)课文为什么在第1自然段不直接提出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答案?提示:因为把贫、失意、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许多人的想法。

如果否定了这些答案,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会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

以设问开头,还能引发读者思索,激起读者的共鸣。

(2)在作者笔下,“最苦”与“最乐”之间是什么关系?依据是什么?提示: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未尽责等于痛苦,尽责等于快乐,相辅相成。

依据是“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

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痛苦往坟墓里去”“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难点突破为什么文章的第一部分只谈痛苦就用了两个自然段,而第二部分痛苦和快乐都谈了却只用一个自然段?提示:只要看一看“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的论据就不难明白,第二部分中的痛苦是作者针对“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提出的。

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恩惠.()缠.着()契.约()招lǎn()循.环()xiè()却()监dū()死而后yǐ()2.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其意义。

(1)如(释)重负:。

(2)任重(道)远:。

(3)悲天(悯)人:。

(4)心安(理)得:3.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

×月×日星期三小雨转多云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①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及答案

最苦与最乐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契.约(qiè) 揽.住(lǎn) 悲天悯.人(mǐn)B.卸.却(xiè) 赔.礼(péi) 如释.重负(shì)C.恩惠.(huì) 缠.着(chán) 自投.苦海(tóu)D.坟墓.(mù) 大抵.(dǐ) 心安.理得(ān)【解析】选A。

“契”应读q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与其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

B.近日我市曾一度达到四级重度污染,防霾治霾依旧任重道远....C.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

D.投篮训练结束后,林书豪表示他会替补出场,他感慨等待一周后有了上。

场机会,感觉如释重负....【解析】选C。

“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心安理得”。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第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课文第4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C.课文第4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用作论据,曾子的话用作论点。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解析】选C。

孟子和曾子的话都用作论据。

4.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4、5段,回答(1)~(5)题。

(1)这两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答:【解析】此题考查对论点的概括能力。

论点要简明正确,是两段文字的核心。

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人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躲责任。

【知识链接】(2)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解析】常用的论证方法包括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根据选文内容“对号入座”。

第15课 《最苦与最乐》(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5课 《最苦与最乐》(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5课《最苦与最乐》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为学与做人梁启超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

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知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

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虾蟆贪嘴。

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

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

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

但仅仅有这点常识还不够。

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门职业,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

我们积了无数经验,发见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

我打算做这项职业,就应该有这项专门学识。

例如我想做农民吗:怎样的改良土壤,怎样的改良种子,怎样的防御水旱病虫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的成为学识的。

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

做工做商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

我想做财政家吗:何种租税可以生出何样结果,何种公债可以生出何样结果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的成为学识的。

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

教育家军事家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

我们在高等以上学校所求的知识,就是这一类。

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

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所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印板的。

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便手忙脚乱了。

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得有根本的判断力。

这种总体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练他,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

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我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他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

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昏浊的脑筋,着实将养他,叫他变成清明。

七下第四单元《最苦与最乐》知识点

七下第四单元《最苦与最乐》知识点

14.部编版语文七下第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文学常识】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广东新会人。

1889年中举人。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

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

著有《饮冰室合集》。

【内容思想】1.本文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者先谈未尽责任之苦,进而引出尽责任之乐,阐明了苦与乐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提出具体做法“人生应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鼓励人们勇于负责,学习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2.人生什么事最苦?“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3.人生什么事最乐?“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4.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应该像“君子”那样,“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5.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第一、二、三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四、五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六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全文按“分——总”的结构来写。

6.文章开篇用一串排比设问,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一一否定,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背负未来的责任。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先驳论后立论,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

7.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①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②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③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8.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①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划线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洗濯(zhuó)酝酿(niànɡ)踉踉跄跄(liànɡ)获益匪浅(fěi)B. 霎时(shà)猝然(cuì)头晕目眩(xuàn)忍俊不禁(jìn)C. 贮满(chù)滑稽(jī)春华秋实(huá)随声附和(hé)D. 雏形(chú)磅礴(bó)玲珑剔透(tì)苦心孤诣(zh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喧腾蹂躏海枯石滥慧心未泯B. 喑哑眩耀芊芊细草瘦骨嶙峋C. 奢望弥漫心旷神怡窸窣作响D. 静谧虐杀闲情逸至轻飞曼舞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心情放松了许多。

B. 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C. 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

D. 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做好这一民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A.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B.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缺主语,删掉“使”字)C.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

(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D. 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5.读课文《最苦与最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课文第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 课文第4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精选题高频考点(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精选题高频考点(含答案)

梁启超。
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C.《少年中国说》这篇散文是梁启超写的。
D.《谈语言》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
【答案】A
8.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
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
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
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
试卷第 2页,总 16页
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
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
A.③④②① 【答案】B
(3)____________: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 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4)___________: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答案】 (1)任重而道远: (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 (2)无入而
不自得: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3)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
试卷第 6页,总 16页
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圣贤.(_______)
②悲天悯.人(_______)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
①“____”改为“____” ②“____”改为“_____”
【答案】 (1)①(xián) ② (mǐn) (2)毫 豪 缆 揽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 知识积累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恩惠()缠着()契约()悲天悯人()弄巧成拙()讹诈()斟酌()娓娓动听()时髦()河堤()2. 辨字组词。

惠()慧()契()擎()缆()揽()陪()赔()毫()豪()3. 解释下列词语。

(l)契约:(2)达观:(3)心安理得:(4)悲天悯人:4. 文中引用了不少好句子,请对它们作出恰当的解释。

(l)“如释重负。

”(2)“任重而道远。

”(3)“死而后已,不亦远乎?”(4)“无人而不自得。

”5. 请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是哪种修辞手法。

(l)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2)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3)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我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脱?()(4)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6. 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A.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

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C.《少年中国说》不是梁启超的文章。

D.《谈语言》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

7.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段落,你认为该怎样分?并说说各大段的论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段:从到。

论点:第二段:从到。

论点:第三段:从到。

论点:三个论点间的关系:8. 课文用一串排比设问句开篇,反复阅读课文,体会这种开篇方式的优点。

想一想:以这种方式开头的文章,你以前读过吗?如读过,把你读过的文头抄录在下面,然后和本文开头作一对比分析。

9.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对这个话题,能不能谈一些你自己的想法?二. 强化阅读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精选题高频考点(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精选题高频考点(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15.《最苦与最乐》精选题高频考点(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词语理解。

(1)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入而不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

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4)___________: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答案】(1)任重而道远: (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

(2)无入而不自得: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3)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

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4)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恩惠.(_____)缠.着(_____)契.约(_____)招lǎn(_____)循.环(_____)xiè(_____)却监dū(____)死而后yǐ(_____)【答案】恩惠.(huì)缠.着(chán)契.约(qì)招lǎn(揽)循.环(xún)xiè(卸)却监dū(督)死而后yǐ(已)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ì(____)约悲天mǐn(____)人如shì(____)重负死而后yǐ(____)rén(____)人志士【答案】契悯释已仁4.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如释.重负(____)恩huì(____)契.约(____)zòng然(____)xiè却(____)揽.(____)监dū(____)凡.属(____)【答案】shì惠qì纵卸lǎn督fán二、选择题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契.约(qiè) 包揽.(lǎn) 恩惠.(huì) 悲天悯.人(mǐn)B.圣贤.(xián) 监督.(dū) 坟墓.(mù) 逃躲.(duǒ)C.卸.却(xiè) 安分.(fēn) 纵.然(zònɡ) 缠.着(chán)D.达观.(ɡuān) 赔.礼(péi) 循.环(xún) 如释.重负(shí)【答案】B6.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含答案)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一、为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1.契.约音:义:2.恩惠.音:义:3.悲天悯.人音:义:4.卸.却音:义:5.如释.重负音:义: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1.失意,会使你冷静地反思自责,使你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努力克服不足,从而驾驭生命的帆船,乘风破浪,以求一搏,从失意的废墟上重新站起。

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昨天是今年高考的最后一天,经历了几天紧张拼搏的考生们如释重负,开始设计自己轻松的假期。

如释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判断对错1.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2.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3.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4.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一)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②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七年级语文下册《15 最苦与最乐 练习》 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15 最苦与最乐  练习》  含答案

15 最苦与最乐练习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恩惠()如释重负()契约()揽()悲天悯人()卸却()监督()凡属()恩惠(huì)如释重负(shì)契约(qì)揽(lǎn)悲天悯人(mǐn)卸却(xiè)监督(dū)凡属(fán)2.解释下列词语失意: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悲天悯人:达观:契约: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仁人志士:心安理得:海阔天空:①失意:不得志。

②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③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④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⑤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6)契约:旧社会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合同、文书、字据等。

(7)任重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

(8)死而后已:一直走到死的时候才放得下。

(9)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10)心安理得:事情做得合理,对己对人都是很坦然。

(11)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3.请把下列语句和出处连接起来古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俗语无入而自得孔子任重而道远孟子如释重负曾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

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

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课后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恩惠.(huì) 赔.礼(bèi) 如释.重负(shì)B.契.约(qiè) 大抵.(dǐ) 海阔.天空(kuò)C.招揽.(lǎn) 排解.(jiě) 悲天悯.人(wén)D.循.环(xún) 监督.(dū) 圣贤.豪杰(xián)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勘探队员以欢呼迎接黎明,如释重负后兴高采烈地又继续勘查。

B.你整天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叫人怎么能和你亲近?C.推行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实有赖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面的合作。

D.这是我应得的报酬,我自觉拿得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3.请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 )(2)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3)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 )4.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B.课文第五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课文第五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

5.(2017·辽宁葫芦岛月考)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和最乐》预习和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和最乐》预习和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十五课《最苦与最乐》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戊戌维新运动(即戊戌变法 )领袖之一。

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

曾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其著作多收入《饮冰室合集》中。

2.作者是一生思考、探索不息的学者。

从《最苦与最乐》我们可以学习卓如先生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体味其中折射出的作者的价值取向。

如果能进一步结合当前的生活现实,联系实际,定能有助于我们培养自己对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认识。

内容主题《最苦与最乐》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论述人生的责任,即负责任是便背上身心的重担,是人生最大的苦,而尽责任正是人生最大的乐,时时尽责,更时时快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关键字词揽lǎn: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

失意:不得志。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qìyuē: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条款、文书。

监督jiān dū:监察督促。

排解:解脱。

循环:往复回旋。

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悲天悯mǐn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

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要点点拔文章的论点是: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论证时作者将重点放在“快乐”的反面“痛苦”上面,先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再来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开篇用了一连串的排比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并将“贫”“失意”“老”“死”等人们常以为的人生最大痛苦一一加以否定排除,然后提出了自己的合理答案:“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人教部编版七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和最乐预习和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和最乐预习和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十五课《最苦与最乐》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戊戌维新运动(即戊戌变法 )领袖之一。

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

曾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其著作多收入《饮冰室合集》中。

2.作者是一生思考、探索不息的学者。

从《最苦与最乐》我们可以学习卓如先生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体味其中折射出的作者的价值取向。

如果能进一步结合当前的生活现实,联系实际,定能有助于我们培养自己对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认识。

内容主题《最苦与最乐》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论述人生的责任,即负责任是便背上身心的重担,是人生最大的苦,而尽责任正是人生最大的乐,时时尽责,更时时快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关键字词揽lǎn: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

失意:不得志。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qìyuē: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条款、文书。

监督jiān dū:监察督促。

排解:解脱。

循环:往复回旋。

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悲天悯mǐn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

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要点点拔文章的论点是: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论证时作者将重点放在“快乐”的反面“痛苦”上面,先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再来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开篇用了一连串的排比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并将“贫”“失意”“老”然后提出了等人们常以为的人生最大痛苦一一加以否定排除,“死”自己的合理答案:“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附解析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18分)1.下列加下划线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契约(qiè) 揽住(lǎn)悲天悯人(mǐn)B. 卸却(xiè) 赔礼(péi) 如释重负(shì)C. 恩惠(huì) 缠着(chán) 自投苦海(tóu)D. 坟墓(mù) 大抵(dǐ)心安理得(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喧腾蹂躏海枯石滥慧心未泯B. 喑哑眩耀芊芊细草瘦骨嶙峋C. 奢望弥漫心旷神怡窸窣作响D. 静谧虐杀闲情逸至轻飞曼舞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心情放松了许多。

B. 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C. 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

D. 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做好这一民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A. ③④②①B. ④③①②C. ①②④③D. ④③②①5.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A.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B.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最苦与最乐》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

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二、故事背景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思考话题。

对此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

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三、理解词义1.失意:不得志。

2.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3.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4.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5.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6.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语出《礼记·中庸》。

7. 任重而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

语出《论语·泰伯》。

8.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直走到死的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语出《论语·泰伯》。

9.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

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四、问题归纳1.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2.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3. 这两段文字论述的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4. 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有何作用?本题运用道理论证作用分析法。

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告诉大家,那些圣贤、豪杰是极有责任感的人,正因为他们喜欢把什么都揽在身上,所以会终身都背负重担,但他们却能以此为乐,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5. 引用“有人说”的话摆出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预设出可能存在的反对说法,并将其提出来讨论,一来能增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加严密;再者也可以借此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6.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7.本文的语言风格凝重却并不呆滞,而是轻捷自如,有一股灵动之气,表现在哪些方面?语言的灵动表现为句式、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

如文中排比句的大量运用,读起来就非常流畅自然。

另外,文章还引用了古语、俗语、名人名言等,而且每次引用的表述都不一样。

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表述非常自然。

又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个“哩”字,轻灵之气何其足也!8.本文标题是“最苦与最乐”,为什么在论述什么是“最苦”时用了两段(①②段),而在论述什么是“最乐”时反而用了一段(③段)?作者给“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这个分论点提供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原来作者所谈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

正因为这样,在谈快乐的时候便必须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既然第一部分已经用了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第二部分来谈快乐就无须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清快乐与痛苦的关系就行了。

五、课文主题本文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背负应尽而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最苦与最乐一、基础精练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ì( )约悲天mǐn( )人如shì( )重负死而后yǐ( )rén( )人志士2.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走进人生的春天,固然要以浓烈的深情抒写壮志,畅快的豪情_______锐气,但更需要以清醒的头脑_______躁动,以厚道的心地_______偏激,以沉稳的步履_______沉醉。

A.激荡沉淀稳住踏破B.踏破稳住沉淀激荡C.激荡稳住踏破沉淀D.踏破沉淀激荡稳住3.请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是哪种修辞手法。

(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 )(2)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3)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4)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 )4.下面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改正。

(1)创建卫生城市不仅能够完善城市进一步基础设施,而且可以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

在县区级卫生城市“三城同创”活动中,(2)全区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要让“城市是我家,洁净靠大家”的观念入心入脑并化为自觉行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欣赏有才与用才①“时势造英雄,英雄亦能造时势”,但历史上能“造时势者”实属少数,更多的时候,我们读到的是一些比较哀怨的声音。

左思有“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的慨叹,王勃有“冯唐易老,李广难逢”的感慨,苏轼更是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自喻,他们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翻开历史,如冯唐、李广身负雄才,却难遂志愿者,车载斗量,正如古人所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百里奚出游列国求仕,历经宋、齐不用,身为虞大夫而虞国亡,后来在秦国主政,却促进了秦国的崛起。

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何也?“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司马迁一席话道出其中奥妙,人才不仅在于发现,还在于使用,而用与不用又恰在于用人者之明与不明。

倘若不量才而用,视宝玉为瓦砾,人才与庸才又有什么区别?③当然,天下人才无数,而赏识者因时间、精力乃至视野所限,并非能识遍所有人才。

因此,生逢其时的有才之士,不应去学姜太公钓于隐溪,而应有勇气展露才华,甚至毛遂自荐。

④韩信有大将之才,跟随项梁无所知名,后跟随项羽,积极进言献策,亦不被采用,官职仅为郎中。

后来跟随汉王,多次主动与萧何交谈,始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并获得萧何力荐。

默默无闻的韩信能担任大将军之职,虽离不开萧何知人的才略、离不开汉王善任的胆识,但更离不开毛遂自荐的自信和审时度势的智慧。

倘若韩信一意消沉,自己不努力争取,今天世上怕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还有韩信这个将才了。

⑤以上几人,百里奚、韩信终能施展才华,冯唐、李广却只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慨叹。

同样是生逢其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遭遇。

⑥我们身处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身边也不缺乏各种各样优秀的人才。

要想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实现人生的理想抱负,不仅需要有虚怀若谷、求才若渴的“伯乐”,更需要有勇于担当、积极向上的“千里马”。

只有这两者兼备,才会成就事业。

所以,一个人有才华,并且受到赏识和重用,才有得到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章最后一段加点词“这两者”具体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有朝一日,你也会成为人才。

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将如何施展才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课外拓展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表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2)公使吏禁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逾月,而国莫之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用今天的熟语怎样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链接梁启超的爱国励志名言1.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府。

2.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

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

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

3.学生在学校时,令其研究一切社会应用之事,则学校愈多,国家愈进步;……总之,学校与社会万不可分离:在学校时,于社会应有之知识研究有素,毕业后断不患无人用之;在学校养成一种活动之能力,将来在社会上可以不必求人,亦足自立。

4.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5.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6.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7.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

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8.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9.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10.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11.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12.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13.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参考答案最苦与最乐1.契悯释已仁2.A3.(1)设问(2)引用(3)反问(4)对比4.(1)语序不当,可改为“创建卫生城市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2)搭配不当,可删去“的高低”“的大小”。

(或:在“成功”后加上“与否”;将“成功”改为“成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