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精)
【趣学公基】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
【趣学公基】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
十四大确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
宏观调控有三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
一、经济手段
(1)经济计划
比如我国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发展规划、十年计划等。
(2)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
一般是间接调节,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手段→触动市场参与者利益→调节引导市场参与者的经济活动)
二、法律手段
国家制定和运用法律法规,包括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法律监督。
(1)经济立法,制定法律:
比如国家制定《个人所得税法》。
(2)经济司法:运用法律:
比如打击虚假广告、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3)法律监督:
比如根据《食品安全责任法》对食品行业进行安全大检。
三、行政手段
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禁止、整顿、查封、扣押、检查、监督、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一般都是直接调节,且带有强制性。
比如房地产调控政策,限售、限购;下令关闭污染严重的小煤窑等;国家旅游局规定:十一黄金周期间各旅游景点不得擅自涨价。
国家宏观调控
▪ D、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 有人认为,我国现阶段企业、政府和市场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厂长不找 市长找市场,市长不管厂长管市场。 试用 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这句话的合理性。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和产品 市场不能调节)
▪ 2.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有些领域和 产品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
不正当的
▪市 场
自 发
后果
经济行为
不 利
调
性
扩大收入差距
于
节 集中 的 表现 缺
盲 目
后果
性
造成两极分化
资源浪费 经济波动
经 济 正
陷
常
和
弱 点
滞 后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怎么调
无形手,有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 (2003年全国文综)不少农民“跟风种 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
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之所
以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市 场调节具有
▪ A、开放性
B、竞争性
▪ C、自发性
D、滞后性
▪ (2001年全国)针对当前商品价格违法事 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计委决定在全国 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全国统 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费 经济波动
发 展
性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
国家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 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 控制和调节
(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 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 经济政策:价格、财政、税收、利率、信贷等 经济计划:国家十年规划、五年计划等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及成效
浅析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及成效手段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按照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经济杠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主要是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问题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和控制。
要保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除确保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外,还要通过国家队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要确保宏观调控的准确性、及时性、稳定性何战略性,政府制定正确的调控目标和采取适当的调控手段是重要的。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这与目前其他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基本一致。
(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经济生产能力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以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系统的调整与变革,这种状况,称为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因此有发展,必定有增长,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一定是意味着经济发展.保罗克鲁格曼说:”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长期看它几乎意味着一切”,因此经济增长是一个很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考虑到人口的增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因素等,要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要求经济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又要避免大起大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就业,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发展。
我国的中长期经济增长率,主要依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和经济增长潜力确定;年度经济增长率,主要依据中长期的调控目标,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临时性因素确定。
温总理在 2010年政府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扶持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高科技产业等,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经济增率控制在8%左右。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整理]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1)主要手段:①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经济计划)。
②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③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注)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2)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的区别:A、经济手段是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来实施的,而行政手段是凭借政权的力量,采取强制措施(如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来实施的。
B、经济手段的调节具有间接性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而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快速的特点。
二、理解★★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1)从根本上讲,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2)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这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也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四,实践证明,这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有积极作用的。
(3)结论,不仅公有制经济要发展,而且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必然性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在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是国家管理经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手段。
宏
观调控的目标是通过影响整体经济的供给和需求,控制经济的增长速度、价格水平、就业水平和经济结构,以达到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在宏观调控中,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宏观调控的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
维持经济增长速度稳定,避免经济过热或过冷,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价格稳定目标
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控制通货膨胀率,维持价格稳定。
就业目标
促进就业,降低失业率,提高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
经济结构调整目标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宏观调控的手段
货币政策
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价值,实
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财政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影响国家经济总量和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经
济结构。
投资政策
通过引导和控制各种投资,调节投资结构和规模,引导社会资源向特定领域倾斜,推动经济发展。
区域政策
采取发展不均衡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调节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促进经济全面均衡发展。
宏观调控的实施需要政府具备准确的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把握能力,同时还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以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如何区分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含义不同。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来实施的。
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
经济计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年度计划等。
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后,便可选择相应的经济参数来具体实施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如税率的变动)、货币政策(如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行政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采取强制措施(如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来实施的。
(2)地位不同。
经济手段是市场经济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是独立的利益主体,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
经济手段的调节既可以使企业的活动纳入国家目标范围,又可以不使企业丧失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地位。
行政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补充,它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
当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都不能有效地调节经济活动时,这时就需要适当的行政手段进行调节。
(4)特点不同。
经济手段的调节具有间接性,它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其模式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经济活动的主体”。
经济手段有利于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
而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但行政手段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
(5)作用不同。
经济手段最终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起作用。
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的经济利益的调整,可以有效地平衡供给和市场的矛盾,平抑物价,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而行政手段的使用一般不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行政手段是由国家掌握和控制,体现着统一意志和行为。
只要运用恰当便能动员社会力量,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创造条件。
宏观调控经济手段
2、 金融手段
金融手段的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影响投资等经济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
金融的调节工具在主要有:
1) 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变动准备金率,可以调节商业银行的自由准备金额度以及存贷款利率,使信贷规模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2)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自贴现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因此,通过调整再贴现率便可调节银根的松紧,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结构。
1、 财政手段
财政手段的核心就是通过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的调节影响有效需求,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它包括:1)财政收入制度,或称为税收政策,即通过增税或减税以及税种的选择调节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收入和资金的再分配。2)财政支出政策,即通过财政预算支出的增减以及财政赤字的增减影响总需求,实现收入再分配。3)财政补贴政策,即在初向结构失衡等情况下,提供各种形式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府补贴,以保护特定的产业以及产区经济。
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通过实施主体来辨别: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实行经济手段;立法 司法部门实行法律手段;具体行政部门实行行政手段。
活学活用
广东省政府逐渐完善了差别电价政策体系,出台了惩罚性电价政策。截止 2013年底,广东省已经公布了5批共78家实行惩罚电价的超能耗限额标准企业, 对促进企业进行改造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这是广
行政手段
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取 缔和罚款,国务院关于 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 过快上涨的规定
联系
国家宏观调控是三种手段综合运用的结果,在宏观调控中, 主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
强力总结 如何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1、通过调控手段的关键词来辨别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政策、经济计 划、财政与税收、国债、利率、信贷等是经济手段;立法、司法、打 击、查处是法律手段;命令、指示、规定、公布举报电话等是行政手 段。
动参加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 济关系,通过经济司法活动, 保证各种经济政策的执行、经 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 违法犯罪行为。
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
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 定等措施进行调节和管理。 具有直接、快速的特点
经济手段
制定十二五经济发 举例 展规划、实施适度
宽松的货币政策
法律手段
制定《反垄断法》 《食品安全法》, 依法打击问题食品
2、具体表现: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3、特点:稳定而透明,能对经济活动主 体形成强大的约束力
三、行政手段
1、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 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和规定等 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任务及手段
(1)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三、党有能力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第二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第一、共同富裕这个根本目标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3)实践证明,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已基本形成和不断完善。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3、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的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常。
D、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他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
02
计划手段,主要是指导性计划,突出其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
01
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
04
法律手段,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
03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节: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政策
经济手段
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汇率政策等。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收支预算,实现对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 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税收在调节经济时具有直接性、多样性、广泛性和强制性。 (1)通过税收总量的增减变化,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财政支出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资和建设、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等。 金融货币政策主要是指国家运用控制货币发行量、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运行。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是以国境为核算依据。
GNP=GDP+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收入-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收入=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变量
国民收入(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NI=NNP-间接税 个人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消费+投资
管好用好国有财产。
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承担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建设;
01
02
03
04
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教学要点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 盈余财政政策又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它是指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 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财 政赤字,致使出现或增加财政盈余, 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消除总 需求膨胀的效应。
• 赤字财政政策又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它是指通过减税而减少国家的财政收 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 刺激社会需求,或通过扩大政府财政 支出的规模,来扩大社会需求。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四)行政手段
•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行 政调控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依靠行政机 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指标、 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形式,按照行政 系统、行政层次来直接调节和管理国民经 济的手段。
• 它具有强制性、纵向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二、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一)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
1.经济手段的特点。 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 通过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 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 以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协调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运行,达到 宏观调控目标的调节手段。
• 经济杠杆是国家掌握和利用 的各种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 它是和商品货币关系特别是 和价值规律及市场机制相联 系的范畴。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货币供应和货币 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它是由信贷政 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 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 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 货币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社会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 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 机制这一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
宏观调控的几种手段
01
02
03
汇率制度选择
根据国情和国际环境,选 择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汇 率制度,如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等。
外汇储备管理
通过外汇储备的积累和运 用,维护国际支付能力, 稳定本币汇率,防范金融 风险。
资本流动管理
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 测和管理,防范国际资本 异常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冲 击。
04 产业政策
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 件,提高教师待遇,促 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医疗卫生政策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医疗保障制度完善
政府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疗保障覆盖范围,提高医 疗保障水平,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
创业扶持政策
政府鼓励和支持创业,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场地、 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教育公平 政策,保障每个公民平 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 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教育质量提升
政府加强对教育质量的 监管和评估,推动教育 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 水平和质量。
教育投入增加
05 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政策
产业政策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等方式,推动 区域经济发展。
投资政策
通过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等方式,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产业发展等。
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 民生。
区域协调政策
城乡规划
通过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产业技术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探究三
长江三峡
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
思考:我国为什么能 进行这么巨大的工程 建设?
加强宏观调控
1.Why: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坚持公有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2.What: 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 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不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但它们又是与自己的基本制度结合 在一起的,因而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探究一
材料: 普通百姓买空调,已不再是新鲜事,这得 益于我国空调行业的迅速发展。2003年,我国空调 年产量达3000万台。空调行业既有国有企业、集体 企业,也有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各种所有制 企业在市场上各显神通。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是国 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1、这则材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这 种看法的误区何在?
探究二
增 加 农 民 收 入 的 政 策 措 施一号文件:
2004年春节刚过,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 合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 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被称为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6个一号文件。 “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的是农民 增收问题。
思考: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 济的什么特征?
在调控楼市 中,我国政 府分别采取 了什么手段?
5、《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 :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或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 用权,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为加强房地产交易管理,广州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 地产管理法》及有关规定制定了《广州市房地产交易管理办法》。
关于国家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
关于国家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区分第一,含义不同。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行政手段则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第二,内容不同。
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
经济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
经济计划在我国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计划、五年规划、年度规划等。
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指导和影响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一切准则和措施,它包括财政政策(如国债的发行,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方向的调整)、货币政策(如货币发行量的调整)、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利率的调整,存贷款政策的调整等)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如通过对某些商品价格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汇率政策、税收政策(如税目及税率的调整)等。
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经济立法、经济执法和法律监督。
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指标、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
第三,任务不同。
经济手段的任务在于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则主要是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调控范围不同。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市场上经济活动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行政手段的运用要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和限度内。
比如,在生产领域,对一些不符合国家投资结构政策和技术政策要求的产品要用行政加以干预;在社会分配领域要侧重国民收入再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在交换领域,政府要运用行政手段强制人们遵守市场规则,以保证市场公平竞争;在消费领域则着重调节社会消费基金总额,如工资总额,社会集团购买力等,防止消费基金增长过快。
国家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区分
国家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区分国家宏观调控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和管理,以达到稳定经济发展、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和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
其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中常用的工具。
然而,它们在实施过程中有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这三种手段的区分。
首先,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核心手段之一,指的是通过改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国家预算、税收和政府支出等来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给量等手段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信贷条件,以达到稳定物价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目的。
金融政策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信贷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以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
经济手段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操作性,可以迅速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其次,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
法律手段可以通过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方式发挥作用。
立法是国家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其中包括行业法规、经济法律等,用于约束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
司法是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过程,通过对违法行为进行司法裁决和判决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执法是指国家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惩罚,以保障法律的实施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法律手段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稳定的规范力度和约束力度,可以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秩序。
最后,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另一种手段,主要通过政府行政管理机关的机构设置、规章制度、行政命令等手段来实施。
行政手段主要涉及到资源配置、市场监管等方面,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
行政手段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直接性,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和行政管理手段来调整和引导市场行为。
然而,行政手段的操作性相对较弱,可能会面临行政效率低下、监管不足等问题。
综上所述,国家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各具特点。
谈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谈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摘要: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文着重讨论应该宏观调控的手段与可能产生的问题。
关键字: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手段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目标1、必要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2、重要性: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我国的宏观调控仍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宏观调控业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
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投资增幅仍然偏高,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明显。
二是基本建设贷款继续增加,贷款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三是煤电油运供求关系依然相当紧张,电力迎峰度夏的形势严峻。
四是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依然较大。
五是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粮食库存下降较快。
上述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之所以反复出现,是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的。
这些“深层原因”归纳起来,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机制转换滞后,增长方式粗放。
不真正解决结构、体制和增长方式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就不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就随时可能再度出现。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实行。
归纳起来,能够概括为规划引导、政策调控、法律规范、信息导向和行政干预五个方面。
1)规划(计划)引导。
国家规划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计划不同,它以宏观经济为主要对象,主要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和重大问题,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强调规划总体上的指导性,对企业不再具有行政约束力。
它是整个宏观调控机制的中枢和核心。
2)政策调控。
经济政策既是宏观调控的依据,也是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经济政策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流通政策、分配政策、价格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是宏观调控政策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影响投资的最主要政策。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遵循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原则。
3)法律规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规则需要法制化。
法律规范是宏观调控的法律依据。
法律作为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的手段,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4)信息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引导各类经济主体行为的主要因素,往往对经济主体的决策起决定性作用。
即时而准确的信息无论是对实施宏观调控职能的政府主管部门,还是对被调控的各类经济主体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建立向全社会公开的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做好经济预测和预警工作,增强信息引导。
5)行政干预。
行政干预是政府机构使用行政权力对市场、企业和相关经济活动所实行的超经济行政强制。
行政干预是宏观调控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干预理应减少到最低限度,但必须保留必要的行政干预。
使用行政干预手段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且必须在法律范围内实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区分
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
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实行宏观调控,发挥其整体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 三者有着严格意义的区别:第一, 含义不同。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 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行政手段则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 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第二,内容不同。
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
经济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
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指导和影响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一切准则和措施, 它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汇率政策、税收政策等。
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经济立法、经济执法和法律监督。
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指标、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
第三,任务不同。
经济手段的任务在于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则主要是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调控范围不同。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市场上经济活动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行政手段的运用要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和限度内。
比如,在生产领域,对一些不符合国家投资结构政策和技术政策要求的产品要用行政加以干预;在社会分配领域要侧重国民收入再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在交换领域,政府要运用行政手段强制人们遵守市场规则,以保证
市场公平竞争;在消费领域则着重调节社会消费基金总额,如工资总额,社会集团购买力等,防止消费基金增长过快。
第五,特点不同。
经济手段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这表现在它确定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量调控、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布局,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通过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来影响和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法律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 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
行政手段具有直接、快速和强制性的特点,它的作用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呈垂直性。
行政手段是国家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或规范企业行为的指令,它通过行政系统上下级隶属关系的强制力量进行。
在严重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衡等非常时期,间接的经济手段难以产生快速强烈的效应,此时动用严厉的行政手段往往能立竿见影。
第六,执行的主体不同。
执行经济手段的主体有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手段的国家机关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而行政机关则是执行行政手段的唯一机关。
第七,地位不同。
宏观调控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第八,发展趋势不同。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将不断得到强化, 而行政手段则逐步趋向缩减 (但不会最终消失。
其次,三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表现在:第一,三者的目标、任务相同: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第二,三种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发挥着宏观调控手段的整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