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与孔子的“仁”之区别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与孔子的“仁”之区别到目前为止,仅有为数不多的著作专门对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和孔子的仁爱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研究者对孔子“仁”的理解大多出自对“樊迟问仁”一章的分析,其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中庸》《孟子》等有关材料的中相关言论的字义考查将“爱人”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然而事实上,同对任何哲学概念的理解一样,对孔子“仁”的思想理解,亦必须严格在上下文的语脉中进行,在《论语》的整体中来把握。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论语》中孔子“仁”并不是“亲密”、“亲近”的意思,而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大致有“善”和“正确”的意思;即使发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不是在说某一人际关系具有道德价值,而是在说主体自身具备德性;是从修正自身言行举止开始,直至天下无一物有所不当的推扩过程。
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从字义上看,是相亲、相吸的意思,从内容上看,是一种喜爱的情感,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义,同时只涉及人而不涉及物。
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与孔子的“仁”看似相似,实则存在巨大差异,几乎没有可比性。
标签:仁;友爱;道德准则;亲密;自身德性;人际关系到目前为止,仅有为数不多的著作专门对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和孔子的相关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而这些著作大多以孔子“仁”的思想作为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的比较点,进而从字源学、历史学、哲学等各个角度分析了两者的相似之处,但对两者的区别却言之甚少。
并且现有研究在将孔子的“仁”的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进行比较的时候,对孔子“仁”的理解大多出自对“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一句的分析。
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中庸》《孟子》等有关材料的中相关言论的字义考查将“爱人”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①。
这种分析方法及其得出的结论是很成问题的。
子思、孟子虽然被认为是孔子的后继者,但其思想与孔子究竟是何关系还有待研究;至于郑玄解《中庸》的言论和《说文解字》中的泛泛而谈,更不能拿来作为将孔子的“仁者”,“爱人”解为“亲”、“密”、“近”的依据。
浅析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友爱观
交流浅析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友爱观李璐瑶 天津外国语大学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念在人类历史进化的长河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多种思考的角度。
他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友爱是他讨论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当今社会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友爱观无论对于人际关系还是对于社会关系而言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在此,作者对《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的整体理解与感知,探讨书中的友爱观,浅谈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友爱;德性一、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概括根据一些古籍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亚里士多德写了一百七十本书,其中仅剩四十七本被保存至今。
并且这些作品都不够完整,大部分都是一些他演讲的笔记,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中,哲学的主要活动还是集中在与人进行一种口头的辩论这一形式上。
他的著作中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并且通过对他的老师柏拉图的观点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了老师的许多思想,他的主要思想包括:“没有天生的观念”、“一件事物的形式乃是这一事物的特征”、“自然界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包括‘目的因’、‘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等,其中《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体现的思想就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突出表现。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人类的德性成为了他所探讨的主要内容。
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设问:“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人们需要怎样做才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人们所追求的最高的德性是什么?”①,同时他还提到了三种快乐的生活方式,即追求财富的享乐生活、追求荣誉的政治生活与追求知识的沉思的生活,强调人只有同时达到这三种标准的适度才能够找到幸福与满足;这种对“中道”的追求,在人际交往中同样适用。
当然,友爱这一德性同样也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那么,亚里士多德又是如何看待友爱这一德性的呢?二、亚里士多德谈友爱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谈的“友爱”一词与我们今天所谈的“友爱”一词大不相同。
浅析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的友爱观及其现实意义
055[摘 要] 友爱是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这部著作中阐述的重要论题。
将对亚氏的友爱观中的实质、类型、特点以及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并说明导致友爱差距的原因对此提出解决意见,其具有的超时代意义正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所需要的理论价值。
[关 键 词] 友爱观;亚里士多德;现实意义浅析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的友爱观及其现实意义赖霏霏一、《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友爱的实质(一)友爱的内涵亚里士多德视友爱为一种在一般生活方面的愉悦性品质,是一种德性。
德性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中有所说明,基于过多或过少之间,即适度。
既然友爱是一种德性,在任何时候的生活中以及任意的交往关系中必然存在的品质,亚氏尤其强调发生在朋友之间的友爱。
他说:“因为,即使享有所有其他的善,也没有人愿意过没有朋友的生活。
”[1]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动作者或倾向者主动地、有意愿地在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里表现出来的爱、喜爱以及类似于爱这样的情感,这个过程无论是情感的主动方抑或承受方都是基于快乐的、令人愉悦的。
(二)友爱的种类在共同生活的情况下,友爱作为其重要的特质之一。
亚里士多德将友爱分为快乐的友爱、有用的友爱、和善的或德性的友爱。
快乐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在亚氏看来,并不是基于理智,以追求愉悦、当下的事物为目的性的,因为前两种快乐都是因能从对方得到的好处而爱的。
例如,有的人与机智或者有财富地位的人相处,不是因对方自身的品质,而是因他能带来的快乐。
所以,那些因对方能够给自己带来愉悦感或快乐,因有用而友爱,这样的友爱是偶性的并不持久。
显然,快乐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也并不是真正的友爱,亚里士多德认为善的友爱才是完善的。
“而完善的友爱,由于友爱双方的本性,把一切相似的本性都包含于其中了。
”[2]完善的友爱的存在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相互都能因对方自身之故而希望对方好,希望双方不只是暂时性得到某种有利的东西,而是持久性得到前进的健康发展。
这种意愿的持久性因为好人和拥有德性品质的人都会“因其自身”,这种情感并非偶性,这也是善的友爱的特点之一——持久性。
亚里士多德友爱观
亚里士多德友爱观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他对友爱的观点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在他的众多哲学著作中,友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被他视为人类幸福和道德理想的基石。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友爱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中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也是人类个体与他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他将友爱分为三种类型:友谊为利益、友谊为喜悦和完美的友谊。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谊为利益是最低级的形式,人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他人交往;友谊为喜悦是次级的形式,人们因为相互带来的乐趣而彼此结交;而完美的友谊是最高贵的形式,这种友谊建立在双方对对方道德品质的认同和珍视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的真正目的是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友爱使人进一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互动来发掘自身的潜力。
通过友爱,个体才能在道德和智慧的引导下成为更完善的人。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是一种通过行动来实现的品德,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
他将友爱视为一种选择,一个人选择去追求善良、公正和真理,并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建立真诚而亲密的关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友爱的实践同时也是政治伦理学的核心。
在他的政治学著作《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政治友谊”的概念。
他认为,个体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友爱关系是现实政治秩序的重要基础。
政治友谊不同于私人友谊,它是建立在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基础上的,旨在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幸福。
亚里士多德强调政治友谊的重要性,认为没有友爱的社会是无法实现和谐与稳定的。
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友爱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友爱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情感和关系,它也是社会和谐与共同进步的基石。
在当今充满竞争和冲突的社会中,友爱的意义更加重要。
通过培养友爱精神,我们可以建立起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关系,促进和谐的社会发展。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点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道德指导。
生命价值教育的三维向度——亚里士多德友爱理论的教育思想透视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生命价值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谈论生命教育的首要课题,作为把人当作最终目的的主体活动,生命价值教育强调培养个体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对生命价值的赋予及对其意义的追求。
近年来我国生命价值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深层追问。
”[1]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科技革命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物欲的满足与精神的空虚使人们更加关注对生命价值的追寻。
何为生命的价值?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就有了这样的追问,生活在战乱后仍处在变革时期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在思考人之价值时提出了友爱理论,并将之视作家庭、社会与城邦得以凝聚的纽带,在论述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对待生命、智慧、精神与教育的态度也得以彰显。
友爱是亚里士多德馈赠给人类并教导人如何在正确处理群己关系的过程中探寻生命价值的教育哲学元问题。
本文尝试在对亚里士多德友爱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透视其蕴含的深刻教育思想。
一、友爱论的基本内涵阐释(一)向死而生——跨越轮回的平等生死观亚里士多德的友爱理论建立在他对生命平等公正的态度上,尊重生命本真的自然规律,向死而生是对生命的根本性反思,蕴含着人生目的论的终极追求,他的理论中的生死观有着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人是注定有死的生物。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灵魂与生活比喻为驾驶马车,理性的驭手控制着非理性的马,每个人都天性地希望着善,当欲望和激情听从理性的指挥时,他就是上升的,当理性不能有效控制欲望和激情时,他便是下降的。
在希腊人的观念里,向上是好的,是生命的升华,向下是恶的,是生命的堕落,人是注定有死、有着向下的宿命的生物,因此,追寻能使人生命向上的事物本质上就是在追寻着善与不朽。
第二,友爱面向所有人。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不同于现在我们所指存在于朋友之间的友爱,在古希腊时期,友爱的指向对象极其宽泛,存在于任何共同体中的任何两个人的关系,即任何两个人在任何共同体中发生的所有实际的相互交往的关系都被称之为友爱。
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的道德教化意义
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的道德教化意义作者:萨如拉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8期萨如拉(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摘要]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是他的伦理学的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友爱是生活中的重要的德性。
友爱基于共同性也要作为朋友必须有共同生活的过程,朋友是另一个自我,爱朋友等于爱自己。
亚里士多德把友爱分为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实用的友爱等三种,并且强调善的友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友爱。
对于我们社会的目前状况来说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友爱;德性;亚里士多德[中图分类号] 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610( 2015 )08 - 0052 - 02[作者简介]萨如拉,女,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友爱的内涵从道德观点来看,朋友交往方面最为显著受到推崇的德性是友爱。
友爱就是两个朋友或伙伴之间开出的花朵,它是两个相似的、相互帮助、相互被爱的两个朋友之间的一种非常亲密的感情。
(一)友爱概念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友爱是,“它是一种德性或包含一种德性。
而且,它是生活最必需的东西之一,因为即使享有所有其他的善,也没有人愿意过没有朋友的生活”。
从他的观点来看的话,友爱是人的一生当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无论是老年人、年轻人或穷人富人都是离开不了朋友。
社会是人和人的关系所维系的,有朋友来帮助会少犯错,所以跟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使我们生活更快乐、更幸福的。
“友爱”是古希腊人的生活上的各种交流活动当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的德性。
那今天所谈的友爱和古希腊时代谈的友爱是有很大的不同点。
现代意义上的友爱,是指兄弟般的,特别好的亲密的感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或伦理德性,很薄的一层意义。
如今的友爱跟古希腊时代的友爱意义比较那时候的内容广泛的很多。
这里所说的友爱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比如,包括同性和异性,也包括一个家庭里面的任何内部的关系;既包括城邦公民之间的友爱关系,也包括君主对属民的友爱等等。
亚里士多德友爱观
浅析亚里士多德友爱观(陈书云201110007)摘要《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的第一部伦理学专著,亚里士多德在此书中着重阐述了他关于友爱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不仅是某种德性,也是生活中最必需的东西;友爱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实用的友爱;友爱是联系城邦的纽带。
亚里士多德关于友爱的思想是西方近现代伦理思想的主要渊源和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我国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和价值。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友爱;德性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有两卷是专门论述友爱的,可见亚里士多德对友爱问题之重视。
他之所以如此关注友爱的问题,是和他所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的。
在他生活的时代,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这种政体要求每个公民都必须参与到共同的政治生活中来。
每个公民还得参加城邦共同的祭祀和庆典活动,这就使得与他人的交往和共同生活成为公民日常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事务。
在希腊人的生活中,与朋友的关系是除了家庭关系之外最重要的关系。
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交往德性,即友爱。
因此,友爱成为古希腊社会一个流行的话题。
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讨论过友爱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友爱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论述。
一、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的理论渊源任何一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同他生活的时代背景相关,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并对前人的相关思想进行扬弃。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也是如此。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是建立在古希腊友爱观的基础之上,并且更多的受到柏拉图的影响,是对古希腊友爱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古希腊时期的友爱思想友爱在古希腊时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这与希腊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背景相关。
希腊社会讲的友爱观既不同于我们今天政治上的团结友爱,也不同于今天人们所讲的友爱观念。
希腊语中的友爱是指“把两个人相互吸引到一起的友爱关系。
论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
Ju l fC ogigU i rt o Si c n eho g(oi i csE io ) N . 2 1 oma o hnq n e i f c neadTcnl ySc lS e e di o7 0 0 n v sy e o ac n tn
,
爱是 单方 面 的 , 而友爱 是 相互 的 。在 柏拉 图那 里 ,
爱被 描述 为爱 者 的单方 面 的感 情 。在这 种爱 中 , 者 爱
对被 爱者 的爱 可能 得到也 可 能得不 到被 爱者 的 回报 。 由于 爱是 极端狭 隘 的 , 方往 往会 限制 对方 与他人 的 双
友谊 , 因此 这种 爱一 旦失 败 , 易造 成身 心 的苦痛 。 极 与 爱不 同 , 爱 只是在 被爱 者对 爱者 的爱 感 到愉 悦并作 友 出相应 回报时才 存在 , 就是说 友爱 是相互 的。 二 , 也 第 爱 仅 仅 是 一 种 情感 ( 或者感受 )而友 爱更多 的是一种 , 德性 。亚里士 多德认 为 , 柏拉 图把爱 界定 为不善 不美的 欲是不恰 当的 . 因为欲 通常是追 求 肉体 快乐 的 , 常常 且 跟理性相 冲突。友爱不是不善不美 的欲 , 它本 身就是一 种德性 , 是使人追求人生的最大幸福_ 理智 的思辨 活 动—— 德性 。在亚里 士多德看来 。 爱只不过是友爱 中的
动 , 就使得 与他人 的交往 和共 同生活 成为 公 民 日常 这
生 活 中一项必 不可 少 的事务 。在 希腊人 的生 活 中 , 与 朋 友 的关 系是 除 了家庭 关系 之外最 重要 的关 系 。 正是 在 与他人 的交 往 中 . 与人之 间产 生 了一种 特殊 的交 人 往 德性 , 即友 爱 。 因此 , 友爱 成为 古希腊 社会 一个 流行 的话 题 。 在荷 马 时代 已经有许 多关 于诸 神 之间 以及英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及其启示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及其启示亚里士多德根据三种可爱的事物划分了三种不同的友爱,即快乐的友爱、有用的友爱和德性的友爱,亚里士多德的这三种友爱观思想对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友爱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上的一种德行品质,对友爱做出一种正确的定义,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标签:亚里士多德;友爱;德性;共在1.友爱的界定在古希腊,友爱本身就是指“两个人之间的任何相互吸引”[1],既包括同性和异性的爱,又包括建立在家庭和家庭外,城邦公民的治理和被治理的关系上。
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五伦:“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套道德标准即五种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都可称作为友爱。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术》里也给友爱下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定义:“姑且把友爱定义为替某一个人想往我们以之为善的事物,是为了这人而不是为了我们自己,并根据我们的能力尽量这样去做。
朋友是对人友爱而又受人友爱的人。
凡是认为彼此间有这种关系的人就会认为彼此是朋友。
假定了这些之后,就必然要得出这一结论,即朋友是共享我们的欢愉并且分担我们的痛苦的人,他们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2]亚里士多德对友爱的理解与我们当今时代对友爱的理解不同,它不等同于朋友之间的友谊,而是具有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刻的含义,它是指包括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任何相互吸引的关系,如孟子说的兄弟、父母与子女、君臣等之间的关系都包含在友爱之中。
只是这些友爱又有各自的不同和分类,不同的友爱之中包含不同的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是一种德行或包含德性,而且它是生活最必需的东西之一。
因为即使享有所有其他的善,也没有人愿意过没有朋友的生活”。
从这两句话的内容我们可以分析出亚里士多德对友爱的定义的标准主要有两点。
一是德性和善,因为真正的友爱是一种想永久地拥有善的欲望,我们都是向善并追求善的。
二是共同生活,因为无论是穷人或富人,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或小孩,都需要和朋友分享幸福与分担痛苦,都需要陪伴,而这需要共同生活才能实现。
会饮篇七人观点
《会饮篇》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其中讨论了爱的本质和人的本性。
以下是《会饮篇》中七位发言者的观点:
1. 狄奥提玛:她认为爱是对美的追求,而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
她认为,爱是对超越个人之上的、普遍的美和善的追求,这种追求使人超越个人的局限,达到更高的境界。
2. 苏格拉底:他认为爱是一种内在的热情,它可以驱使人去追求智慧和美德。
他主张,只有通过了解爱的本质和本性,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实践爱。
3. 阿伽通:他认为爱是神灵中最幸福、最美、最善良、最年轻的,寓居在神和人的心灵里。
他强调爱可以使人变得更好、更幸福,而这种改变是从内心开始的。
4. 阿里斯多芬:他认为爱是一种欲望,它促使人去追求完整和完美。
他认为每个人都渴望完整和完美,而这种渴望就是爱。
5. 厄律克西马库:他认为爱是对生命的追求,他强调通过追求生命的永恒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6. 泡塞尼阿:他认为爱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人超越个人的局限,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意义。
他认为爱是普遍存在的,它超越了个人和社会的限制。
7. 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爱是一种友爱,它基于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
他认为,通过相互支持和合作,人们可以共同实现他们的目标和理想。
这七位发言者的观点虽然不同,但都强调了爱的积极面和普遍性。
他们都认为爱可以驱使人去追求更高、更好、更完美的境界,使人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同时,他们也都认为爱是超越个人之上的,它可以超越个人的局限和社会的限制,成为一种普遍的存在。
关于爱的哲学观点
关于爱的哲学观点
1. 柏拉图的爱理念: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爱被视为对美的追求和对理念的向往。
他认为爱是一种灵魂的共鸣,引导我们朝向更高的存在和真理。
2.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亚里士多德将爱分为三种类型:亲情、友情和爱情。
他认为真正的爱是基于良善和互惠的,能够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幸福。
3. 康德的道德爱:康德将爱看作是一种基于义务和道德法则的情感。
他认为爱应该是无私的,基于对他人的尊重和善意,而不仅仅是情感的冲动。
4. 尼采的爱与生命:尼采将爱视为一种驱动力量,能够激发个体追求权力、创造力和个人的成长。
他认为爱是生命的本能和动力,能够超越道德和伦理的限制。
5. 存在主义的爱: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和萨特强调个体的自由和选择。
他们认为爱是一种存在方式,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和共享的经验来实现个体的真实性。
这些只是爱的一些哲学观点的简要概述,每个学派和思想家都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解释。
爱的哲学观点反映了人类对于情感、关系和存在的思考,对于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友爱与自爱之间——亚里士多德友爱论浅谈
他 的同时代 的希 腊人 , 他也像 他 的同时代人那 样判
断, 并且 总是 以这种身份来呈 现 经过 比较 与区分而
好人那 里得到善 。一个人是 因为疾病 的存在才与 医
收稿 日期:0 6 0 — 8 20 — 6 1
—
1 6一
维普资讯
‘ 具有 了一致性的希 腊 的常识道 德 ’ ㈣ 而 常识感 强的理 论 , 方面在 现 实 中符 合人 们 的经 验 , 易 一 容 得到理解和接 受 , 另一 方面 又难 免带有现 实中的偏 狭和 局 限, 体现在 友爱 这 方 面 , 是 以朋 友 的互 惠 就 为基础 , 缺乏那种激 情 的爱 的成分 。
专 门用 两卷 的篇幅对友爱进行讨论 , 而本人在进 行 研 读 的过 程 中, 有一个 问题 , 那就是 朋 友之 间给 予 对方 的到底是什么 。
为 自身而存在 的友爱 , 像他对 柏拉图的善型不 感 正 在关 于什么样 的人 才能产 生友爱这个 问题 上 ,
亚 里士多德和他 的老师有很大不 同, 柏拉 图认 为友 爱 不 能产 生 于 同 类 人之 间 , P t r q a e i “ o e u r l wt t rs h
友 爱的平 等 , 亚里 士 多德 看来 , 同于正 义 在 不
己 , 么他 理所 当然 知道 自己最 需 要什 么 , 那 显然 他
也 知道 当朋友变 坏 的时候 ,最需 要道 德上 的帮助 , 可 他 却吝 惜 于给予 这种 帮 助 ,这 不 能不 说 是个 悖
论 。而 且, 一开始的讨论 中, 里士多德认 为友爱 在 亚
关键词 : 友爱 ; 自爱; 大度 ; 大薯 最 中图分 类号 : 8 — 2 B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19 2 0 ) 4 0 1— 3 1 7— 7 4(0 6 0 —0 6 0
友爱——通往幸福之路——解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九卷
⑦赫西俄德‘神谱》,124。 ③赫两俄德‘神谱》,2lI-226。
④赫西俄德‘神谱》,226234.
就是城邦的雏形。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能自给自足。奴隶承担了必要的 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役,使城邦公民有闲暇从事其他社会活动。随着城邦的发展,城邦与 外界的沟通日益密切,城邦经济得以日益繁荣。 作为早期国家的一种形态,古代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以公民为主体,联合周 围农村地区而形成的“小国寡民"般的社会共同体。血缘共同体的性质是城邦最重要的 特征。“血缘共同体"这一概念可以解释城邦社会生活的许多现象,包括希腊人的思想、 文化和哲人们的理论。在城邦社会里,公民身份以血统为依据,通过出身获得。当然, 城邦社会在公民大会上取得普遍同意之后,也可决定“收养"新的成员。如此这般以血 统为依据结合的社会,自然是,也必然是自治的。在这段时期,古希腊人的道德思考主 要表现在:对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诸神的行为规范的描述,以及神话英雄们所展现出来 的人格魅力的颂扬。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荷马的两部史诗对于英雄们的英勇尚武、舍 生取义、’崇尚智慧和认同命运的讴歌支配着城邦公民的精神生活。① 在公民与城邦的关系上,公民的存在以城邦的同时存在为前提,失却了城邦,公民 将不成其为“公民",不但无政治权利可言,人身安全都无从保障。个人@生活无论如 何优裕,一旦国家被毁,仍无法逃脱共同毁灭的命运。然而,只要国家是安定的,个人 即使遭遇不幸,也总有机会摆脱出来。公民与城邦这种休戚与共的关系必然衍生出公民 对城邦的强烈依附感,并提升为城邦范畴内的爱国主义精神。既然已经通过血缘与社会 联为一体,个人就不会去想像某种分立的个人生活或分立的个人权利。正如伯利克里@所 言“雅典人为城邦而生,不是城邦为雅典人”。这种观念在希腊人的思想中持久不衰。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是政治动物,要过共同生活。 由于构成城邦公民行为习惯的中心内容是他们所拥有的共同信仰,而他们信仰的内 容又是来源于诗人们所提供的有关神话传说,古希腊人的道德思考主要表现在对希腊神 话传说中关于诸神的行为规范的描述以及神话英雄们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的颂扬中。 在很长的历史岁月中,荷马的两部史诗对于英雄们的英勇尚武、舍生取义、崇尚智慧和 认同命运的讴歌支配着城邦公民的精神生活。所以荷马的两部史诗,对于城邦公民来说 就成了《圣经》般的存在,史诗里被传颂的英雄以及诸神对于人的命运的君临,为城邦 公民树立了道德楷模和宗教原则。回。 雅典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黄金时代享受了从经济到文化的社会各个领域的兴盛,这 样的兴盛和繁荣的深度和广度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有的。而后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 争,并以雅典失败告终。希腊城邦奴隶制由此开始走向衰落,黄金时代也随之成为过去。 再后来,北方马其顿的兴起,迅速使得一切城市国家成为过时的陈迹。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对之前的各种传统思想做了总结,并以自
“残缺的友爱
“残缺的友爱王宏健一何谓友爱?在日常希腊语中,友爱亦即philia,不只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朋友之间的爱,而是泛指人和人之间的爱,既包括亲人之间的爱,也包括夫妻之间的爱等,泛指一切人伦。
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这里所谈的友爱,不是专指友情,也包括亲情和爱情。
Philia这个词本义是喜欢、有倾向,它可以指爱马、爱父亲、爱智慧等等。
但是,随着语言使用的推进,它逐渐地演变成单指对人的爱。
和柏拉图有所不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则比较贴近生活。
他把友爱和城邦公民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讨论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友爱。
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之所以需要朋友,是因为两个人的力量——无论是思考上还是行动上——要比一个人强。
并且,正是那些有钱人更需要朋友:如果没有朋友可以给予,纵有太多财产又有何好处?而且,财产越多,风险越大,没有朋友,我们很难保持这些财产。
二那么,这三种友爱的区分标准何在?希腊人看待世界的两个标准是持久性和自足性。
依照这两重标准,我们来评判三种友爱的高下。
第一种为了利益的友爱,显然是一种手段;而后两种,基于快乐和基于德性,都是以自身为目的的,也就是自足的。
基于快乐的友爱,是因为对方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基于德性的友爱,是因为对方本身的“好”——尽管这种“好”往往也会带来快乐。
要区分后两种友爱,就涉及持久性这一标准。
基于快乐的友爱往往是短暂的;相反,由于德性是一种稳定的、潜在的能力,它就更容易保持。
这样看来,基于德性的友爱是三者之中最高级的,因为它兼具持久性和自足性双重标准,而前两者则各自有所欠缺。
在此,我们试图理解这三种友爱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利益与快乐的关系。
人之所以追求利益,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扩张自己的地盘,从而为未来提供保证,在这个意义上,利益就是未来的快乐。
追求利益的人并不是放弃了快乐,而是要将快乐保存在利益中,让未来的快乐有所保障。
其次是德性与快乐的关系。
德性可以被认为是后天习得的、产生快乐的能力,亦即快乐的根源所在。
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清单
亚⾥⼠多德的美德清单
勇敢———尤其是战⽃中的勇敢
节制———既享受快乐⼜要适度;在希腊⼈看来,⼀个能够在性爱、⾷物和饮酒⽅⾯保持克制的⼈是有美德的,今天的⼈也许仍旧这样认为。
慷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乐善好施
⼤度———花钱⼤⽅⽽且招待周到
⾃豪———对⾃我的⾏为的认同
温和———但适当的时候发怒也很重要
友爱———⼀个在希腊⼈看来⾮常重要的美德,它不只是个⼈的快乐和需要
诚实———不要撒谎
机智———有美德的⼈要能讲笑话或者开玩笑。
亚⾥⼠多德并不像有些⼈那样将“⼀本正经”等同于有道德
羞耻———对个⼈的荣誉很敏感,当名誉受到玷污时会适度地感到不舒服,⽽“感到内疚”似乎就根本不⽤说。
公正———公平地对待他⼈的感觉
XXXXXXXXXX。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及其现代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及其现代意义作者:石晶晶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20期内容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是对古希腊友爱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对友爱的阐述详细而具体,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友爱的深刻内涵。
通过深入阅读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重点分析其友爱哲学的现实意义。
希望能够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能从现实的角度来提高我们对友爱的认识,并推进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发展。
关键词: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友爱友爱教育和谐社会一.亚里士多德友爱思想的历史背景“复旦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宿舍命案”、“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等校园恶性事件频发,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关注。
校园安全事件连发令人唏嘘。
近日,阅读了西方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其“友爱”观点及其所具有的超越时代的思想仍能触动我们思考与借鉴。
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思想史上系统阐述伦理学理论的第一人,其对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我们研究伦理学问题就必然要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而研究他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不得不读。
作为一部结构严谨的传世之作,却花大篇幅讨论一个话题,“友爱”问题在《尼克马可伦理学》中的重要地位也由此可见。
他所论述的友爱,不仅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朋友关系,还包括人与人之间任何的接近关系,比如家庭内的父母子女、夫妻关系和家庭外的任何交往关系甚至性爱。
英国著名学者罗斯说,友爱在希腊中具有更宽的意义,它可以代表两个人之间的任何相互吸引。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友爱”在社会现实中的意义,不惜花费大量篇幅来分析阐述其友爱的观点,不禁引起我进一步的好奇,友爱为何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发现这跟亚里士多德所处的古希腊时代环境有关。
当时,雅典已丧失盟主的地位,城邦内部开始显露出各种危机。
古希腊半岛上战火不断,人们无法过宁静的家庭生活,所以将更多的理想诉诸于朋友间的慰藉。
亚里士多德关于友谊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关于友谊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伦理学》中详细讨论了友谊的概念和价值,他认为友谊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亚里士多德将友谊分为三种类型:利他主义的友谊、享乐主义的友谊和美德主义的友谊。
利他主义的友谊是基于相互利益和互惠的,两人之间的友谊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建立的。
这种友谊是暂时的,当利益消失时,友谊也可能会结束。
享乐主义的友谊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快乐,两人之间的友谊是为了享受彼此的陪伴和愉悦而建立的。
然而,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友谊也是暂时的,因为人们的兴趣和快乐可能会改变。
美德主义的友谊是最高级别的友谊,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共享道德价值观的基础上。
这种友谊是持久的,不受外部条件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通过追求道德美德和优秀品质,人们才能建立这种纯粹的友谊。
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友谊对于个人的幸福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
友谊能够帮助人们培养品德美德,增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他认为,通过友谊,人们可以共同追求真理、美和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友谊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安慰、支持和快乐,在困难和挫折中给予人们力量和勇气。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谊是一种重要的美德,通过不同类型的友谊,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完善和幸福。
读书报告之——《尼各马可伦理学》
回归本质友谊——《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友谊观一、《尼各马可伦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著作,是西方伦理史上最早的伦理学专著。
至于书名的由来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其父老尼各马可,也有说是因为本书是由其子小尼各马可编辑而成。
《尼各马可伦理学》通篇内容主要为亚里士多德对于善、德性和幸福的理解与诠释。
亚里士多德写作此书或者说他的伦理思想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古希腊时期,是西方文明的繁荣发展时期。
古希腊时期,经济发达、城邦林立、教育、哲学、艺术都欣欣向荣。
政治上以城邦制为主,城邦即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
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
其中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以及僭主制。
在各个城邦的各种政治制度中到底哪一种政治制度才是最好的?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国家应该怎样对公民进行教育?政治的目的是什么?都是当时的哲学家在追问的问题。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产生。
正如以上所说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与当时的政治背景紧密联系。
此外,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和伦理学是关于人的哲学。
因此,《尼各马可伦理学》与其另一部专著《政治学》被称为姊妹篇。
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作者来说,政治学的研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人的幸福,或者,人的幸福在于何种生活方式;其次要研究何种政体能最好地帮助人们维护这种生活方式。
欲解答前者,就要研究人的道德或习惯,这就是本书要承担的任务;欲阐明后者,就要研究适合这些道德或习惯的好的、正确的政制,这是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要从事的工作。
二、《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逻辑线索《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主要逻辑线索可归纳为: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有目的,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最终目的即最高善就是幸福—→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所以,人们通过在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中拥有幸福达到最高善。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友爱论共和主义的解释
作者: 黄梦晓[1];郭峻赫[2]
作者机构: [1]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合肥230601;[2]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广东珠海519000
出版物刊名: 学习与探索
页码: 56-63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亚里士多德;政治友爱;共和主义;德性友爱;利益友爱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友爱论为如何实现公民团结,揭示了一条既非共同体主义也非个人主义的制度性路径.当代学界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友爱论的解读主要有两种进路:具有共同体主义倾向的研究者将政治友爱解读为德性友爱,表现为基于公共善共识基础上的团结友爱;具有个人主义倾向的研究者将政治友爱解读为利益友爱,表现为基于契约关系互惠互利的公民合作.实际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友爱论背后蕴含了一套制度性供给与安排.政治友爱的前提是公民享有自由和平等身份地位的政治统治这一制度性境况,可以概念化为一种免于他人恣意支配的非支配境况.这种制度性境况指向的是共和政体,一种将冲突和分歧中的人们带到良性和审议的政治生活的制度性安排.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友爱对于协调当代强调个人自主的自由主义与强调公共善的社群主义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亚里士多德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论友爱
孙学功
【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36)002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是他的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是生活中最为必需的德性,友爱的基础在于共同性.他强调作为朋友就要共同生活,所以,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许多朋友.朋友是另一个自我,对朋友的爱就是对自己的爱.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的这些思想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传统有可能在今天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复兴.
【总页数】3页(P127-129)
【作者】孙学功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02.233
【相关文献】
1.友爱是通往幸福之路——亚里士多德友爱论探析 [J], 杨丹
2.在友爱与自爱之间——亚里士多德友爱论浅谈 [J], 李丽丽
3.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友爱论:共和主义的解释 [J], 黄梦晓;郭峻赫
4.亚里士多德三种友爱的关系探究——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 [J], 王哲奇
5.友爱与政治:从亚里士多德到现象学 [J], 陈治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陈媛媛摘要:对友爱的认识,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把友爱看作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东西”。
他区分了友爱和爱,把友爱划分为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德性的友爱三种不同的类型,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他的友爱观对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陈媛媛(1985-),女,河南周口人,西南大学(重庆北碚400715)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 级伦理学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9-12-12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有两卷是专门论述友爱的,可见亚里士多德对友爱问题之重视。
他之所以如此关注友爱的问题,是和他所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的。
在他生活的时代,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这种政体要求每个公民都必须参与到共同的政治生活中来,除共同的政治、军事事务外,每个公民还得参加城邦共同的祭祀和庆典活动,这就使得与他人的交往和共同生活成为公民日常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事务。
在希腊人的生活中,与朋友的关系是除了家庭关系之外最重要的关系。
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交往德性,即友爱。
因此,友爱成为古希腊社会一个流行的话题。
在荷马时代已经有许多关于诸神之间以及英雄人物之间的友爱事迹的记载。
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讨论过友爱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友爱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论述。
一、友爱与爱之区分友爱和爱,就其作为人的情感而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以致于柏拉图常把友爱的意义和爱等同起来。
亚里士多德对友爱和爱做了严格区分,这反映在他对柏拉图友爱观(或者爱情观)的批判中。
柏拉图认为爱(友爱)是一种自身不美不善而又追求美善的欲,这种欲常常绕开理性,沉溺于美的形体而不能自拔。
爱之产生也就在于这种欲的存在,人是因欲才爱的。
这种欲因自身是不美不善的,因此它企图通过追求和占有美和善的形体来弥补自身在美善方面的匮乏。
爱是迷狂的,它对美的形体的欲求是那么的强烈和固执,以致于它不顾一切地追求美的形体。
在这种爱欲的驱动下,爱者对被爱者的爱是极端自私的,他总是试图把被爱者占为己有,独享被爱者的全部感情,而绝不允许其他任何人来分享。
一旦这种爱得不到被爱者的回报,他就会陷入极大的恐慌和痛苦之中。
对柏拉图的这种友爱观,亚里士多德是持批评态度的。
他指出,柏拉图简单地把友爱和爱等同起来是不恰当的。
友爱和爱作为人的情感虽然具有某种相似性,但两者却是不同的。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爱是单方面的,而友爱是相互的。
在柏拉图那里,爱被描述为爱者的单方面的感情。
在这种爱中,爱者对被爱者的爱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被爱者的回报。
由于爱是极端狭隘的,双方往往会限制对方与他人的友谊,因此这种爱一旦失败,极易造成身心的苦痛。
与爱不同,友爱只是在被爱者对爱者的爱感到愉悦并作出相应回报时才存在,也就是说友爱是相互的。
第二,爱仅仅是一种情感(或者感受),而友爱更多的是一种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把爱界定为不善不美的欲是不恰当的,因为欲通常是追求肉体快乐的,且常常跟理性相冲突。
友爱不是不善不美的欲,它本身就是一种德性,是使人追求人生的最大幸福—理智的思辨活动—德性。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爱只不过是友爱中的一个特例。
爱作为一种感受,是不可选择的,它不具有道德价值。
而“德性则是某种选择,至少离不开选择”。
“对于感受我们既不称赞,也不责备”。
“只有德性和邪恶才受到称赞和责备”[1]32。
爱虽然在本性上听从实践的吩咐,追求美善,而友爱本身就是爱智,它比爱更高级、更优越,它是处置着爱的那个命令者[2]98。
二、友爱的内涵及其特性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所谓友爱,“就是某种德性,或者是赋有德性的事情,或者说是生活所必需的东西,谁也不愿意去过那种应有尽有而独缺朋友的生活”[1]163。
在他看来,友爱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富人、穷人,或者老年人、青年人都离不开朋友。
穷人,需要朋友的救济;富人,需要朋友来承受其恩惠以满足其行善的需要;老年人,需要朋友的照顾;年轻人,则需要朋友来帮他少犯错误。
然而,是不是在任何两个人之间都能产生友爱呢?亚里士多德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在弄清楚了什么东西可爱之后,才会更清楚些。
“并非所有的东西都为人所喜爱。
只有可爱的东西才为人所喜爱。
”[1]165 那么,什么是可爱的东西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可爱的东西有三种:一是有用的,二是使人快乐的,三是有德性的。
可爱的东西对人产生了吸引的力量,使一个人对他人产生了善意。
然而,对人有善意,是不是马上就可以与对方做朋友呢?当然不是。
仅仅有善意是不够的,善意只是友爱的起点,只有“相互之间的善意才是友爱”[1]165。
也就是说,只有当一方对另一方有善意,并且自愿地以实际行动去为对方做有善意的事情,同时对方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报这种善意时,我们才说他们之间有了相互的善意,这样友爱才会在两个人之间产生。
“相互爱着的人们都希望对方过得好,他们也正是因此而成为朋友。
”[1]166 这就是说,相互性是友爱的特性之一。
共同的生活,是友爱的另一个特性。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共同生活是产生友爱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成为朋友的最主要的标志”[1]171。
朋友,就应该经常生活在一起,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不能在一起生活的人,是不能成为朋友的。
就算是已经成为朋友的两个人,如果他们身处异地,相互远隔,那么分离的时间久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也会慢慢淡忘。
这就是希腊诗句所说的,“久别古人疏”[1]170。
朋友之所以要共同生活,是因为朋友之间的亲密感情是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朋友之间要相知相识也离不开共同生活。
正如希腊谚语说的,“只有吃尽了咸盐,人们才能相知”[1]168。
在共同生活中久经考验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友爱还有一个特性,即相似性。
这是就友爱发生的原因于双方相同而言的。
有用的友爱和快乐的友爱,因双方都期望从友爱中获得好处或者快乐而相似。
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两种友爱的相似性,只是在某些特定方面的相似性。
只有德性的友爱(善良者之间的友爱)才具有最大的相似性,因为善良的人们彼此都是有德性的,而德性在本性上就是相似的。
亚里士多德说:“善良者的友爱是完美的,而且在德性方面相类似。
他们互相希望在善上相类似。
”“善良的人们既有总体的快乐,也有相互间的快乐。
每个人都要做一些己所固有的快乐的事情,其行为也是这样,善良的人们的行为都是相似的。
”[1]167 当然,上述的相似性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
具体来说,友爱发生的原因于双方可以是相似的,也可以是不相似的。
有用的和快乐的友爱,可能存在于一个好人与一个坏人之间,或一个好人与一个不好不坏的人之间,或两个坏人之间,或一个坏人与一个不好不坏的人之间,或两个不好不坏的人之间,而德性的友爱,只存在于两个善良的人(好人)之间。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似乎可以把友爱看作是,人们为了某种善(有用的、快乐的或德性的)在与他人交往和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伦理德性。
三、友爱的三种类型根据人身上三种可爱的性质,亚里士多德把友爱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德性的友爱。
有用的友爱,是相互因对方对自己有用处而发生的,双方并不是为了对方的善,而只是为了从对方得到好处才成为朋友的。
一旦他们觉得对方不能再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时,他们的友爱很快也就消失了。
这种以实用为目的的友爱,多见于老年人中,因为老年人所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好处。
当然,它也存在于那些爱占便宜的年轻人和壮年人之中。
快乐的友爱,则是因双方能够从友爱中感受到快乐而产生,双方是为了得到快乐而交朋友的。
这种友爱,多见于青年人之中。
“这些人是凭感情而生活的,特别追求那些使他们快乐而当下存在的东西。
他们会很快地成为朋友,也会很快地断绝往来。
快乐改变了,友爱也随着改变了。
而青年的爱是改变很快的。
”[1]167 只有德性的友爱,才是最完美的,它只存在于两个有德性的人即好人之中。
德性的友爱,是双方彼此为了对方的善而产生的。
只有好人才能够做到因对方之故而真心希望对方好,他们相信,“爱着朋友的人就是爱着自身的善、自身的好。
因为一个好人在成为朋友时,也就是成为朋友的善。
每一方都是对自身的善,并且都以同样的愿望和快乐回报对方。
”[1]171 所以,只有这种友爱才最能体现出友爱的实质,才最有资格被视为友爱自身。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那种为了有用和快乐的友爱,都是偶性的友爱。
在偶性的友爱中,“一个朋友之所以被爱,并非由于他是个朋友,而由于他们有的能提供好处,有的能提供快乐。
所以,这样的朋友很容易散伙,难于长久维持。
因为,他们如不再是令人快乐和对人有用,友爱也就此终止了。
”[1]166 德性的友爱则不同于偶性的友爱。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那些为了朋友自身而希望朋友为善才最是朋友,因为,他们是为了朋友的自身,而不是出于偶性。
只要善不变其为善,这种友谊就永远维持。
只有德性才是恒常如一的。
”[1]167— 30 —德性的友爱之所以能够恒常如一,根本就在于友爱的双方都是有德性的人,而德性在本性上是相似的。
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的友爱是最高级的友爱。
当然,德性的友爱与有用的和快乐的友爱并非没有关系,德性的友爱本身就包含着有用的友爱和快乐的友爱中相互愉悦和相互助益的属性。
一个好人必定是能够使他的朋友感到愉快、对他的朋友有所助益的人。
有用的友爱和快乐的友爱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快乐的友爱比有用的友爱要更高尚一些,它更接近德性的友爱。
因为,因快乐而形成的友爱是非功利的,而有用的友爱则是功利的。
“在快乐中有着更大的慷慨,因有用而形成的友谊则处处充满着斤斤计较。
”[1]172 因此,快乐的友爱相对于有用的友爱而言,更容易维系。
而且,快乐的友爱的双方如果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那么这种友爱是可以从快乐的友爱上升为德性的友爱的。
四、友爱在伦理学中的意义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友爱不仅是希腊人“生活所必需的东西”,而且是维系城邦共同体的纽带。
城邦的治理离不开正义,但也需要友爱来维系,两者不可偏废。
对于城邦立法者来说,友爱甚至比正义更重要。
“友爱把城邦联系起来,与公正相比,立法者更重视友爱。
他们的目的就是加强类似于友爱的团结,另一方面则是致力于仇恨的消除。
”[1]164 两个人一旦成为了朋友,就不必再讲公正,因为朋友彼此不会做于对方不公正的事情。
而公正的人要成为朋友,就需要一些友爱了。
倘若人人都相互友爱,那么城邦的纷争自然就会减少,凝聚力就会增强。
城邦公民间的友爱固然少不了有用的友爱和快乐的友爱,但这两种友爱是不稳定的和易变的【实际还是普遍的自由】。
因此,出于城邦长治久安的考虑,统治者们就需要引导人们形成德性的友爱。
只有善良的人之间的友爱(即德性的友爱),才能最大地增进城邦的团结,减少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