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7:2.1荒漠化的防治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一、选择题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1~2题。1.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2.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3~5题。
3.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草地退化D.土壤侵蚀
4.甲、乙两地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分别是( ) A.甲: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甲:防风固沙、吸烟除尘;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甲: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乙:吸烟除尘、保护农田
5.丙、丁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丙,其理由不包括( ) A.地形起伏大,土层薄
B.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C.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D.土地生产能力高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①华南②华东③华北④东北⑤西北⑥西南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7.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
C.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8~9题。
8)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D.夏季风强劲,台风影响大
9.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红色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植树种草,抵御风沙
B.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
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我国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规划期内要确保我国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内蒙古高原
B.荒漠化—华北平原
C.红漠化—南方低山丘陵
D.石漠化—长江中下游平原
11.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
①土壤肥力得以恢复②耕地面积减小③粮食产量持续减少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不同,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陆面积和轮廓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D.海陆位置和地形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反映出( ) A.同一植被覆盖度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5.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二、综合题
16.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重点开发区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下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图中甲和乙、丙阴影区分别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
(1)简要分析甲区成为重点开发区的有利条件。
(2)图中乙是阿尔泰山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说出该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并说明限制
其开发的原因。
(3)丙区的主要生态任务是荒漠化的防治。在沙漠边缘的绿洲,防治荒漠化的主要
措施有哪些?
17.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图(乙图)
(1)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2)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
(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
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为什么?
——★参考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汉代以来,由于塔里木河下游出现荒漠化现象,人类生产活动范围会向水量较多的上游方向移动。第2题,协调整个流域的合理用水,是解决塔里木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
3.D
4.A
5.B
『解析』第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土壤侵蚀在我国分布最广,是图中反映出的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4题,甲位于东北农牧交界地带,森林的作用应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位于西南地区,森林的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第5题,丙、丁两区域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丙位于东南丘陵,该地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同时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易于流失,流失后危害严重。
6.C
7.A
『解析』第6题,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的成因主要表现为沙丘入侵农田、草场,东北地区主要表现为滥垦、滥伐森林,华北地区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第7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新出现的沙漠化主要是由于滥垦、滥伐森林,造成植被破坏引起的。
8.C9.C
『解析』第8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包括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第9题,我国南方红色荒漠化主要是由于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红色土壤裸露;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