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形象解析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计算机网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和发展历程;2. 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常见术语和相关技术;3.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原理和各层协议的功能;4. 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特点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3 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2. 网络协议2.1 OSI参考模型2.2 TCP/IP协议族2.3 常见网络协议(如HTTP、FTP、SMTP等)3. 网络通信原理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2 数据的传输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3.3 数据的传输单位(比特、字节、帧、数据报等)4. 网络硬件设备4.1 网络接口卡(NIC)4.2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功能和区别4.3 网络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5. 局域网和广域网5.1 局域网的定义和特点5.2 广域网的定义和特点5.3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比较6. 网络安全6.1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6.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6.3 加密和认证技术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网络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逐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协议解析:以TCP/IP协议族为例,讲解其体系结构和各层功能,重点解析其中的IP、TCP和HTTP协议。

4. 实例演示:通过搭建简单的局域网,演示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网络设备的配置,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操作。

5. 课堂练习:开展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出示相关问题或情境,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6. 拓展延伸: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未来网络的展望和应用。

7. 总结反思: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回顾和思考,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整体认知和理解能力。

《认识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认识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2
按地理范围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 WAN)。
按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3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总线型网络、树型网络、 网状网络。
02
CATALOGUE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七层模型
01
02
03
物理层
负责传输比特流,提供机 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等 特性的接口。
01
从10Base-T到100Base-T,再到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
以太网的帧结构
02
包括前导码、帧起始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长度字
段、数据字段、填充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以太网的MAC层协议
03
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实现网
络中的多点接入和数据传输。
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
IEEE 802.11系列标准,包括802.11a、802.11b、 802.11g、802.11n、802.11ac等。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包括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无线路由器等设备。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原理
采用扩频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实现移 动办公和无线接入Internet等功能。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工具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实施、监控和维护的过程,以确保网 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网络管理涉及网络设备的配置、故障排查、性能优化和
安全防护等方面。
网络管理工具
网络管理工具是用于简化网络管理任务的软件或硬件设备,它们提供图形化界面和自动 化功能,帮助管理员更轻松地管理网络设备和服务。常见的网络管理工具包括网络管理

认识计算机网络(共39张PPT)

认识计算机网络(共39张PPT)
认识计算机网络XXX中学 XXX
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了解局域网中常见的三种拓扑结构。掌握局域网资源共享的设置方法。
引入:六度分隔理论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描绘的人际关系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局域网中的拓扑结构拓扑结构:网络中计算机与其他设备的地理分布和互连关系的几何构形。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局域网中的拓扑结构拓扑结构:网络中计算机与其他设备的地理分布和互连关系的几何构形。
校园网结构示意图
星型拓扑结构
计算机
计算机
……
教学楼
……
服务器
计算机
计算机
……
办公楼
连接全市中小学的教育网络
覆盖全国38个城市的南方航空 公司售票网
小明家里由3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学校电脑室网络
学校办公楼的网络
移动网络
局域网
城域网
广域网
实践练习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局域网中的拓扑结构思考:4台电脑如何连接可以形成网络?同学们,请在白纸上尝试画出您设想的连线图。 要求:每台电脑需要能够互相访问;使用的线要尽量少;
3. Internet互联网是(
)。
校园网局域网 C.广域网 D.城域网
C
考一考
4.下图是一幅网络结构示意图,它是属于( B)的网络拓扑结构。A.星型 B.总线型 C.环型 D.树型
学习小结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目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分类:LAN、MAN和WAN局域网中常见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和星型

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分类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分类ppt课件
组播地址:用来标识一组节点的地址 组成员:通常具有某种共同的特性
用一个地址表示一些主机可简化操 作,但同时增加了组管理的复杂性 。
H1
H2
H3
H4
图例:主机H1给主机H2和H4发送一个消息
消息
组播通信
广播网络——共享介质
共享介质
H1
H2
H3
H4
共享介质:所有主机发送和接收消 息都通过同一个介质进行。
拓扑结构:指计算机网络 的物理布局。
星型
环型
树型
全连通
消息只能沿着点 -点链路的这头 发到那头。
H1
点-点链路
点—点网络——单播
H2
点-点链路
H3
当两点之间非直接相连时,
? 如何找到对方,以及如何
传递报文?
考虑两种情况:
H4
• H1给H2发送消息 • H1给H3发送消息
消息
单播通信
点—点网络——多跳传输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关键点
计算机(用户终端)必须在 地理上是分散的
计算机必须具备独立计算 能力
所有计算机通过一个通信 系统连接在一起
提供多种资源共享
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流手段
交流:用户交流 • 即时通信 • 异步通信 • 文本 • 音视频
通信系 统
资源:硬件、软件、信息 • 文件/邮件/网页 服务 • 视频/游戏服务 • 即时通信服务 • 。。。
广播地址:用来标识全体节点的标识 符。
H1
H2
H3
H4
图例:主机H1给所有主机发送一个消息
消息
广播通信
广播网络——组播
组播(multicast):一对多的通信模式, 发送者将消息发给网络上具备某种公共 特性的节点。

趣味讲解计算机网络技术

趣味讲解计算机网络技术

趣味讲解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枯燥乏味的领域,但实际上,它充满了趣味和挑战。

今天,我们就来轻松愉快地探索一下计算机网络的奥秘。

1.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首先,让我们从计算机网络的起源讲起。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在战争中保持通信的可靠性,启动了ARPANET项目。

这个项目最终成为了现代互联网的前身。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个项目,我们现在可能还在使用电报和信鸽来传递信息呢!2. 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由许多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一个系统。

这些设备可以是个人电脑、服务器、路由器等。

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是一场大型的派对,每个设备都在发送和接收信息。

3. 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之间的通信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被称为网络协议。

最著名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它就像是通信中的“交通规则”,确保信息能够正确、高效地在网络中传输。

4. IP地址和域名每个连接到网络的设备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就像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

但是,记住一串数字是困难的,所以我们使用域名来代替IP地址,比如。

这就像是给每个房子贴上一个门牌号,方便我们找到它。

5. 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设备连接的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星型结构就像是一个中心点连接着许多星星,而环型结构则像是一串项链,每个设备都连接着前后的设备。

6.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就像我们出门要锁门一样,网络也需要保护,以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防火墙、加密技术等都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7. 无线网络无线网络让我们摆脱了网线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上网。

但是,无线网络也有它的缺点,比如信号可能会受到干扰,安全性也可能不如有线网络。

8. 云计算和大数据随着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了计算机网络的新宠。

云计算让我们能够通过互联网访问强大的计算资源,而大数据则帮助我们分析和处理海量的信息。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1. 网络层次划分2. OSI七层网络模型3. IP地址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5. ARP/RARP协议6. 路由选择协议7. TCP/IP协议8. UDP协议9. DNS协议10. NAT协议11. DHCP协议12. HTTP协议13. 一个举例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着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行沟通;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行一一介绍;1物理层Physical Layer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可靠的物理媒体;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物理层记住两个重要的设备名称,中继器Repeater,也叫放大器和集线器;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称这种数据块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与接收方相匹配;以及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有关数据链路层的重要知识点:1>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2> 基本数据单位为帧;3> 主要的协议:以太网协议;4> 两个重要设备名称:网桥和交换机;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传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如果您想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网络层,那就是“路径选择、路由及逻辑寻址”;网络层中涉及众多的协议,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协议,也是TCP/IP的核心协议——IP协议;IP协议非常简单,仅仅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传送服务;IP协议的主要功能有: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与IP协议配套使用实现其功能的还有地址解析协议ARP、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因特网报文协议IC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具体的协议我们会在接下来的部分进行总结,有关网络层的重点为:1> 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此外,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2> 基本数据单位为IP数据报;3> 包含的主要协议: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互联协议;ICMP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RARP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地址解析协议;4> 重要的设备:路由器;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传输层的任务是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为两个端系统的会话层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在这一层,信息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网络层只是根据网络地址将源结点发出的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结点,而传输层则负责将数据可靠地传送到相应的端口;有关网络层的重点:1> 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以及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2> 包含的主要协议: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3> 重要设备:网关;5会话层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6表示层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7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重点:1> 数据传输基本单位为报文;2> 包含的主要协议:FTP文件传送协议、Telnet远程登录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SMTP邮件传送协议,POP3协议邮局协议,HTTP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1网络地址IP地址由网络号包括子网号和主机号组成,网络地址的主机号为全0,网络地址代表着整个网络;2广播地址广播地址通常称为直接广播地址,是为了区分受限广播地址;广播地址与网络地址的主机号正好相反,广播地址中,主机号为全1;当向某个网络的广播地址发送消息时,该网络内的所有主机都能收到该广播消息;3组播地址D类地址就是组播地址;先回忆下A,B,C,D类地址吧:注:只有A,B,C有网络号和主机号之分,D类地址和E类地址没有划分网络号和主机号;注:一般的广播地址直接广播地址能够通过某些路由器当然不是所有的路由器,而受限的广播地址不能通过路由器;6回环地址7A、B、C类私有地址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也叫专用地址,它们不会在全球使用,只具有本地意义;随着互连网应用的不断扩大,原先的IPv4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即网络号占位太多,而主机号位太少,所以其能提供的主机地址也越来越稀缺,目前除了使用NAT在企业内部利用保留地址自行分配以外,通常都对一个高类别的IP地址进行再划分,以形成多个子网,提供给不同规模的用户群使用;这里主要是为了在网络分段情况下有效地利用IP地址,通过对主机号的高位部分取作为子网号,从通常的网络位界限中扩展或压缩子网掩码,用来创建某类地址的更多子网;但创建更多的子网时,在每个子网上的可用主机地址数目会比原先减少;什么是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是标志两个IP地址是否同属于一个子网的,也是32位二进制地址,其每一个为1代表该位是网络位,为0代表主机位;它和IP地址一样也是使用点式十进制来表示的;如果两个IP地址在子网掩码的按位与的计算下所得结果相同,即表明它们共属于同一子网中;在计算子网掩码时,我们要注意IP地址中的保留地址,即“ 0”地址和广播地址,它们是指主机地址或网络地址全为“ 0”或“ 1”时的IP地址,它们代表着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一般是不能被计算在内的;子网掩码的计算:下面总结一下有关子网掩码和网络划分常见的面试考题:1利用子网数来计算在求子网掩码之前必须先搞清楚要划分的子网数目,以及每个子网内的所需主机数目;1 将子网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2 取得该二进制的位数,为N;该二进制为五位数,N = 53 取得该IP地址的类子网掩码,将其主机地址部分的的前N位置1即得出该IP 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2利用主机数来计算1 将主机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2 如果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注意去掉保留的两个IP地址,则取得该主机的二进制位数,为N,这里肯定 N<8;如果大于254,则 N>8,这就是说主机地址将占据不止8位;该二进制为十位数,N=10;3还有一种题型,要你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地址的规划和计算子网掩码;这也可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比如一个子网有10台主机,那么对于这个子网需要的IP地址是:10+1+1+1=13注意:加的第一个1是指这个网络连接时所需的网关地址,接着的两个1分别是指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ARP工作流程举例:3主机B确定ARP请求中的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匹配,则将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映射添加到本地ARP缓存中;4主机B将包含其MAC地址的ARP回复消息直接发送回主机A;5当主机A收到从主机B发来的ARP回复消息时,会用主机B的IP和MAC地址映射更新ARP缓存;本机缓存是有生存期的,生存期结束后,将再次重复上面的过程;主机B的MAC地址一旦确定,主机A就能向主机B发送IP通信了;逆地址解析协议,即RARP,功能和ARP协议相对,其将局域网中某个主机的物理地址转换为IP地址,比如局域网中有一台主机只知道物理地址而不知道IP地址,那么可以通过RARP协议发出征求自身IP地址的广播请求,然后由RARP服务器负责回答;RARP协议工作流程:1给主机发送一个本地的RARP广播,在此广播包中,声明自己的MAC地址并且请求任何收到此请求的RARP服务器分配一个IP地址;2本地网段上的RARP服务器收到此请求后,检查其RARP列表,查找该MAC地址对应的IP地址;3如果存在,RARP服务器就给源主机发送一个响应数据包并将此IP地址提供给对方主机使用;4如果不存在,RARP服务器对此不做任何的响应;5源主机收到从RARP服务器的响应信息,就利用得到的IP地址进行通讯;如果一直没有收到RARP服务器的响应信息,表示初始化失败;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有:RIP协议、OSPF协议;RIP协议:底层是贝尔曼福特算法,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metric是跳数,最大跳数是15跳,如果大于15跳,它就会丢弃数据包;OSPF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底层是迪杰斯特拉算法,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是带宽,延迟;TCP/IP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联网设备规定一个地址;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否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有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TCP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讯完成时要拆除连接,由于TCP是面向连接的所以只能用于端到端的通讯;TCP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数据流服务,采用“带重传的肯定确认”技术来实现传输的可靠性;TCP还采用一种称为“滑动窗口”的方式进行流量控制,所谓窗口实际表示接收能力,用以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TCP报文首部格式: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注:seq:"sequance"序列号;ack:"acknowledge"确认号;SYN:"synchronize"请求同步标志;;ACK:"acknowledge"确认标志";FIN:"Finally"结束标志;TCP连接建立过程:首先Client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Server段接受连接后回复ACK报文,并为这次连接分配资源;Client端接收到ACK报文后也向Server段发生ACK 报文,并分配资源,这样TCP连接就建立了;TCP连接断开过程:假设Client端发起中断连接请求,也就是发送FIN报文;Server端接到FIN报文后,意思是说"我Client端没有数据要发给你了",但是如果你还有数据没有发送完成,则不必急着关闭Socket,可以继续发送数据;所以你先发送ACK,"告诉Client端,你的请求我收到了,但是我还没准备好,请继续你等我的消息";这个时候Client端就进入FIN_WAIT状态,继续等待Server端的FIN报文;当Server 端确定数据已发送完成,则向Client端发送FIN报文,"告诉Client端,好了,我这边数据发完了,准备好关闭连接了";Client端收到FIN报文后,"就知道可以关闭连接了,但是他还是不相信网络,怕Server端不知道要关闭,所以发送ACK后进入TIME_WAIT 状态,如果Server端没有收到ACK则可以重传;“,Server端收到ACK后,"就知道可以断开连接了";Client端等待了2MSL后依然没有收到回复,则证明Server端已正常关闭,那好,我Client端也可以关闭连接了;Ok,TCP连接就这样关闭了为什么要三次挥手在只有两次“握手”的情形下,假设Client想跟Server建立连接,但是却因为中途连接请求的数据报丢失了,故Client端不得不重新发送一遍;这个时候Server端仅收到一个连接请求,因此可以正常的建立连接;但是,有时候Client端重新发送请求不是因为数据报丢失了,而是有可能数据传输过程因为网络并发量很大在某结点被阻塞了,这种情形下Server端将先后收到2次请求,并持续等待两个Client请求向他发送数据...问题就在这里,Cient端实际上只有一次请求,而Server端却有2个响应,极端的情况可能由于Client端多次重新发送请求数据而导致Server端最后建立了N多个响应在等待,因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所以,“三次握手”很有必要为什么要四次挥手试想一下,假如现在你是客户端你想断开跟Server的所有连接该怎么做第一步,你自己先停止向Server端发送数据,并等待Server的回复;但事情还没有完,虽然你自身不往Server发送数据了,但是因为你们之前已经建立好平等的连接了,所以此时他也有主动权向你发送数据;故Server端还得终止主动向你发送数据,并等待你的确认;其实,说白了就是保证双方的一个合约的完整执行使用TCP的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Telnet远程登录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和SMTP相对,用于接收邮件、HTTP协议等;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面向无连接的通讯协议,UDP数据包括目的端口号和源端口号信息,由于通讯不需要连接,所以可以实现广播发送;UDP通讯时不需要接收方确认,属于不可靠的传输,可能会出现丢包现象,实际应用中要求程序员编程验证;UDP与TCP位于同一层,但它不管数据包的顺序、错误或重发;因此,UDP不被应用于那些使用虚电路的面向连接的服务,UDP主要用于那些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例如NFS;相对于FTP或Telnet,这些服务需要交换的信息量较小;每个UDP报文分UDP报头和UDP数据区两部分;报头由四个16位长2字节字段组成,分别说明该报文的源端口、目的端口、报文长度以及校验值;UDP报头由4个域组成,其中每个域各占用2个字节,具体如下:1源端口号;2目标端口号;3数据报长度;4校验值;使用UDP协议包括: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NFS、BOOTP;TCP与UDP的区别: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UDP是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DNS是域名系统DomainNameSystem的缩写,该系统用于命名组织到域层次结构中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URL转换为IP地址;域名是由圆点分开一串单词或缩写组成的,每一个域名都对应一个惟一的IP地址,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一对应的,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DNS命名用于Internet等TCP/IP网络中,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查找计算机和服务;NAT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 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原因很简单,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l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DHCP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主要有两个用途: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给用户或者内部网络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HTTP协议包括哪些请求GET:请求读取由URL所标志的信息;POST:给服务器添加信息如注释;PUT:在给定的URL下存储一个文档;DELETE:删除给定的URL所标志的资源;HTTP中,POST与GET的区别1Get是从服务器上获取数据,Post是向服务器传送数据;2Get是把参数数据队列加到提交表单的Action属性所指向的URL中,值和表单内各个字段一一对应,在URL中可以看到;3Get传送的数据量小,不能大于2KB;Post传送的数据量较大,一般被默认为不受限制;4根据HTTP规范,GET用于信息获取,而且应该是安全的和幂等的;I. 所谓安全的意味着该操作用于获取信息而非修改信息;换句话说,GET请求一般不应产生副作用;就是说,它仅仅是获取资源信息,就像数据库查询一样,不会修改,增加数据,不会影响资源的状态;II.幂等的意味着对同一URL的多个请求应该返回同样的结果;在浏览器中输入后执行的全部过程2在客户端的传输层,把HTTP会话请求分成报文段,添加源和目的端口,如服务器使用80端口监听客户端的请求,客户端由系统随机选择一个端口如5000,与服务器进行交换,服务器把相应的请求返回给客户端的5000端口;然后使用IP层的IP地址查找目的端;3客户端的网络层不用关系应用层或者传输层的东西,主要做的是通过查找路由表确定如何到达服务器,期间可能经过多个路由器,这些都是由路由器来完成的工作,不作过多的描述,无非就是通过查找路由表决定通过那个路径到达服务器;4客户端的链路层,包通过链路层发送到路由器,通过邻居协议查找给定IP地址的MAC地址,然后发送ARP请求查找目的地址,如果得到回应后就可以使用ARP的请求应答交换的IP数据包现在就可以传输了,然后发送IP数据包到达服务器的地址;。

OSI模型解析

OSI模型解析

OSI模型解析OSI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概念,它将网络通信的过程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任务,共同协作完成数据传输。

本文将对OSI模型进行详细解析,深入探究每一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第一层 - 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主要负责将数据转换为传输所需的电信号,并通过物理媒介进行传输。

它关注的是数据的传输单位是比特(bit),包括传输介质、电缆规范、编码方式等。

物理层主要作用是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例如通过传输介质的选择和电平控制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第二层 -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直连的节点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将原始数据分割成数据帧,并通过物理层提供的物理媒介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有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LLC子层主要处理数据帧的逻辑连接控制,而MAC 子层则处理数据的访问控制和媒介争用的问题。

第三层 - 网络层网络层是OSI模型的第三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并通过路由器进行传输。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从源节点发送到目标节点,通过确定最佳路径和设置优先级来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此外,网络层还处理数据包的片段、拥塞控制等问题。

第四层 -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它通过端口号来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并通过传输协议(如TCP和UDP)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传输层提供了数据的分段、重组、流量控制和错误恢复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五层 - 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它通过提供会话控制机制和同步功能来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

会话层允许应用程序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建立连接,并提供同步点以确保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第六层 - 表示层表示层负责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的兼容性。

它处理数据的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解密、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等任务。

计算机网络(第1~3章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1~3章习题及答案)
2-04 名词解释:自己总结
2-0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些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牲 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 锁定装置等等。(2)电气特性 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 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 1 或 0。 (3)功能特性 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 电压表示何种意义。(4)规程特性 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当 t=s+x/C ,发送完最后一 bit; 当 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 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
对分组交换,当 t=x/C,发送完最后一 bit;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 经过 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 p/C,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
26、名词解释 协议栈: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由上层协 议到底层协议,再由底层协议到上层协议。 实体:当研究开放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时,实体泛指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软件或硬件。 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上的相同层。 协议数据单元:同等层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 客户:作为服务请求方的计算机进程。 服务器:作为服务提供方的计算机进程。
1-15 假定网络的利用率到达了 90%。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 多少倍? 答:根据公式,D=D0/(1-U),D0 为网络空闲时的最小时延,U 是利用率,则
D/D0=1/(1-U)=1/0.1=10
1-17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 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00kbit/s,传播距离为 1000km,信号 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2×108m/s。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三者区别(很形象)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三者区别(很形象)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三者区别(很形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网络功能。

本文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介绍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首先,我们可以把集线器比喻成一个电线的分配箱。

就像家里的电线箱一样,集线器的作用是将网络中的数据信号传输到各个终端设备。

它接收到的信号,会被无差别地传输给网络中的所有设备,不进行任何处理。

就好比你家的电线箱只是分发电力,而并不关注哪个家电需要使用多少电力一样。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交换机。

把交换机形象地比喻成一个交通枢纽,不同的交通线路在此交汇。

交换机的作用是根据MAC地址(网卡的物理地址)来指导数据的传输。

它会根据每个设备的MAC地址将数据封装,然后按照目的地进行有序转发。

就像我们家里的路由图一样,我们知道每个地方对应的交通线路,然后根据目的地来选择合适的道路进行行车。

最后,我们来看看路由器。

路由器可以形象地比喻成一个邮局的分拣员。

当你寄出一封信时,你只需要知道收信人的地址,然后把信交给邮局。

而邮局会根据地址将信件转发到目的地。

同样,路由器的作用就是根据IP地址找到要发送到的目标地址,并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传输出去。

简而言之,集线器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分配箱,仅负责将信号传输给所有设备。

交换机相当于一个交通枢纽,根据设备的MAC地址进行有序转发。

而路由器相当于一个邮局的分拣员,根据设备的IP地址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从功能上来说,集线器是最简单、最低级的设备,没有任何智能处理能力。

交换机稍微复杂一些,可以根据MAC地址进行中转和转发。

而路由器是最复杂的设备,它不仅具备中转和转发的能力,还能根据路由表来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集线器和交换机都是在同一个局域网内进行通讯,而路由器则可以在不同的局域网之间进行通讯。

总结起来,集线器相当于一个分配箱,交换机像一个交通枢纽,而路由器则是一个邮局的分拣员。

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网络功能,在计算机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ppt课件
25
FTP
FTP的使用:
账号、口令、FTP服务器地址; 许多FTP服务器允许用户用anonymous用户名登录。口令任 意, 一般为电子邮件地址。 命令格式: FTP <主机名/IP地址>
FTP常用命令:
CD、LS、DIR、GET、PUT、QUIT
26
6.1.4 域名系统
(1)问题的提出
(1)全局惟一性: 一个特定的主机名在整个互联网上是惟 一的。
(2)名字便于管理:分配名字、确认名字、回收名字。 (3)高效地进行映射:高效地将主机名映射为IP地址(或
将IP地址映射为主机名)。
29
1.因特网的域名结构 层次型命名机制
(1)层次型命名机制的概念 所谓的层次型命名机制,就是在名字中加入结构,而这种 结构是层次型的。
第6章 Internet技术与Intranet
掌握:Internet的基本概念 掌握:域名系统 熟悉:接入Internet方式 了解:Intranet网络
6.1 因特网概述
6.1.1 因特网的起源和发展
Internet的定义 Internet的简单定义为:Internet就是由多个不同结构的网 络,通过统一的协议和网络设备(即TCP/IP协议和路由 器等)互相连接而成的、跨越国界的、世界范围的大型计 算机互联网络。
16
④ 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GBNET
也称为金桥网,是金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原电子 工业部所属的吉通公司主持建设,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 决策服务。
17
6.1.3 因特网的基本的服务
1. WWW访问服务 2. E-mail(电子邮件)服务 3. FTP(文件传输)服务 4. BBS电子公告板 5. Usenet(新闻组) 6. IP电话 7. 网络会议(NetMeeting) 8. 电子商务

第二章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学校:平谷二中年月日星期第节课题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科目信息技术课时 1 班级教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认识计算机网络一些基本功能、连接方式和简图2. 了解互联网与因特网及其互之间的关系。

3. 了解TCP/IP协议一些基础知识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学会交流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教学难点地IP地址与域名的理解教学准备课前准备:第三节演示文稿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用时导入: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QQ号吗,QQ用来干什么的?那QQ是通过什么来联系的?这节课我们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网络结构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些相互连接的、自主的计算机集合。

信息的传递可依靠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

计算机网络使人们实现远距离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1、网络连接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是两台计算机的连接。

三台以上用一条同轴电缆连接成”总线网”听讲观看ppt理解网络结构的分类与发展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510用双绞线、光缆通过集线器、交换机连接成“星形网”还可以连接成环形网。

2.网络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作用是共享资源和交流信息资源共享中的资源,指的是网络中的所有的硬件、软件和数据信息资源。

共享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合法用户都能使用网络中的各种资源。

二、互联网互联网就是用路由器将一些局域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的集合。

路由器是一台专用计算机,为网络传输的数据组选择最佳传输路径。

路由就是路径的选择。

集线器是网络上的设备的公用连接点。

交换机将数据包转发给特定的端口,而不是像传统的集线器那样将数据包广播给每个端口的设备。

看形状加深理解听讲查看教材图了解具体图观察理解通过观察加深理解系统记忆图形样式通过实际观察加深记忆和理解掌握技能51010。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大一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大一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大一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

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以及一些常用的网络协议。

下面将对大一学习计算机网络时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进行概要介绍。

1. OSI模型计算机网络中的OSI模型是一种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的理论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协议。

理解这个模型有助于我们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协议,它是一种将数据传输分割为多个数据包进行传输的协议。

它包括IP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IP协议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传输,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和流控制,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传输。

了解TCP/IP协议对于理解网络通信有很大的帮助。

3.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了解这些拓扑结构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网络架构。

4. 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IPv4地址由32位表示,IPv6地址由128位表示。

子网掩码用于指定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掌握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对于进行网络配置和管理至关重要。

5. 网络设备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关和防火墙等。

交换机用于局域网内的数据交换,路由器用于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网关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防火墙用于网络安全。

了解这些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对于搭建和维护网络有很大帮助。

6. HTTP协议HTTP协议是万维网上常用的协议,它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

HTTP协议使用URL来指定资源的位置,并使用请求和响应进行通信。

《计算机网络》课程比喻教学方法探讨

《计算机网络》课程比喻教学方法探讨

的通信 过程应 该 分成几 个 环节 ?每 个 环节 主要 负责 什 么任务 ? 都应该 做 一些规 定 . 于人 们在 全世 界不 便 同的地方 使用 不 同的设 备都 可 以联 到 网上 .便 于全
世界 不 同的厂 家可 以根 据各 个环 节 的任 务制 造相 应
2 几 个 问题 的比喻教 学
纳 诚 几 个 环 喧 陔 划 分 成 , 个 环 节 呢 ? 每 一 环 节 要 L 一
靠性 . 需要 增加 传 输层 . 输层 负 责提 供端 口到端 E 传 l 的通信 在 传 输层 的支 持下 .完整 的信息 传送 平 台就搭
建 好 了 . 叮 以 利 用 这 个 平 台 开 发 相 应 的 服 务 . 就 就 这
根据 网络通 信 的总任 务 .设 想一 下其 中包 括 哪
些环节 : 甲地 乙地 都会 有 多 个 用 户 , 要 交换 ; 间 需 中 环节 需要 经过 多 点转 发 . 需要 路 由 。根据 网络本 质 , 画一 条 甲地 主 机 到 乙 地 主机 的各 环 节 的节 点 示 意 图 , 作互 联 网模 型I 称 l J 括 甲地 主机 、 。包 甲地 交换 机 、
能具 体地 究 成卡i 的功 能 . 足 分层 . } 应 就 、 以普通 邮 局 的 邮件 系统 为例 .让 学 生 拿一 封信 的传 送伞 过 程来 考
虑 , 局 的邮 件 系统是 否 应 该分 层? 邮 如 果 分 2层 : 户一 f 局 . 用 f . I f 5
是 应用 层 的任 务 可 以利 片 这 个平 台传送 文 件 ( T j FP
思路
盘 果分 3层 : 户一 邮局一 铁 路 【 】 用 如果 分 4层 :用 广 一 邮 局~ 邮件 分拣 中心一 铁 j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以高效、快速、便捷的方式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传输和共享,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功能进行全面的介绍,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资源的网络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等;根据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不同类型;根据功能分为客户/服务器模型、对等模型等不同类别。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架构1. 边缘部分边缘部分由用户终端设备组成,包括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2. 核心部分核心部分由网络设备组成,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负责数据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3. 通信链路通信链路包括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物理链路用来连接网络设备,逻辑链路用来传输数据。

4.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规则和约定,用于保证数据的传输和处理的顺利进行。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 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如点对点通信、广播通信等。

2. 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使得不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共享硬盘、打印机等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分布式处理计算机网络可以将处理任务分布到不同的计算机上进行处理,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性能。

4. 信息存储与检索计算机网络提供了数据存储和检索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存储和检索各种信息。

5. 远程登录和控制计算机网络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远程登录到其他计算机上,并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

形象理解osi模型

形象理解osi模型

形象理解osi模型OSI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model),即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基于开放系统互连的概念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模型。

该模型分为七层,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整体上构成了网络通信的基础。

下面我将用中文介绍OSI模型的每一层,以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用途,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的第一层,负责传输比特流。

它定义了如何通过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纤)传输数据。

该层处理物理连接、电压和时序等问题。

它的功能类似于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确保比特能够在网络中有效地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的第二层,主要负责点到点的数据传输。

它将物理层提供的数据流组织成帧,并定义了如何访问传输介质,以及如何检测和纠正传输错误。

数据链路层还负责数据的传输确认和流量控制。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是OSI模型的第三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发送到目标节点。

它使用IP地址来识别不同的计算机,并通过路由选择算法来确定数据包的最佳传输路径。

网际协议(IP)是网络层的核心协议,用于实现跨网络的通信。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是OSI模型的第四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

传输层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来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它处理数据的分段、排序和重组,同时提供流量控制和错误恢复等功能。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是OSI模型的第五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或连接)。

它提供了会话控制和同步功能,确保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顺利进行。

会话层还控制了数据交换的方式,如半双工或全双工。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是OSI模型的第六层,主要负责数据的格式表示和转换。

它处理数据的加密、压缩和解压缩,以及数据的编码和解码。

表示层确保应用程序能够正确地解释接收到的数据。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是OSI模型的最高层,提供了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口。

位似相关知识点总结

位似相关知识点总结

位似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组地理上分散的、自治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包括多样性、分布性、互连性、开放性和共享性。

1. 多样性:计算机网络是由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所组成的,如路由器、交换机、网卡、中继器等。

2. 分布性: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可以跨越城市、国家甚至地球。

3. 互连性: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各个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4. 开放性: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允许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和协议加入网络。

5. 共享性:计算机网络的核心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如打印机、存储设备,软件资源如数据库、文件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由多种设备组成,其中包括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

1. 终端设备:指连接在网络上的各种计算机系统,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

2. 通信设备:用来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桥、中继器、网关等。

3. 网络媒体:数据传输的媒介,包括有线网、无线网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根据规模和覆盖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1. 局域网(LAN):覆盖范围较小的网络,通常在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校园内,传输距离有限。

2. 城域网(MAN):覆盖范围较大,通常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传输距离比局域网长。

3. 广域网(WAN):覆盖范围更大,通常是在不同城市或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4. 互联网(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各种不同网络通过路由器相互连接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协议计算机网络通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协议,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DNS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和SMTP协议等。

计算机网络 无线网络划分

计算机网络  无线网络划分

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划分与有线网络一样,无线网络可根据数据传送距离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它分为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城域网(WMAN)和无线个人网(WPAN)四种不同类型。

1.无线局域网(WLAN)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是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他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利用电磁波完成数据交互,实现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

通常被形象的描述为“最后100m”的通信需求。

无线局域网让用户几乎可以从任何地方接入网络,如办公桌、会议室、咖啡厅,或者企业园区或校园中的另外一个办公楼。

同时无线局域网可以为员工提供最大限度的灵活性、生产率、工作效率,大幅度地增强他们与同事、业务伙伴和客户之间的合作。

WLAN采用IEEE 802.11系列标准。

2.无线广域网(WWAN)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是指传输范围可跨越国家或不同城市的无线网络,由于其网络覆盖范围大,通常需要特殊的服务提供者来架设及维护整个网络,一般用户只是单纯以终端连线装置来使用无线广域网络。

无线广域网让用户可以通过远程公用网络或专用网络建立无线网络连接。

通过使用由无线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的若干天线基站或卫星系统,这些连接可以覆盖广大的地理区域,例如若干城市或者国家(地区)。

WWAN标准由IEEE 802.20和3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构成。

3.无线城域网(WMAN)WMAN(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通常用于城市范围内的业务点和信息汇聚点间的信息交流和网际接入。

它的有效作用距离要大于WLAN,其有效覆盖区域为2km~10km,最大可达到30km,数据传输速率最快可达70Mbps。

WMAN采用IEEE 802.16标准。

4.无线个人网(WPAN)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是指在个人活动范围内所使用的无线网络技术,这类技术的主要用途是让个人使用的资讯装置,如手机、PDA、笔记型计算机等可互相通信,以达到交换数据的目的。

ip形象演变案例

ip形象演变案例

ip形象演变案例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是指互联网中网路间的通信协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的形象也经历了多次演变。

下面将以人类的视角,通过描述IP的历史演变,展示其形象的变化。

1. IP的诞生在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IP被视作一种可靠的通信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分成小块进行传输,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IP的形象可以比喻为一位可靠的邮递员,将信息准确地送达给收件人。

2. IP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IP的功能不断扩展。

除了传输数据,它还可以分配网络地址,实现网络设备的连接。

IP的形象逐渐演变为一位智慧的调度员,可以高效地管理网络资源,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3. IPv6的推出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IPv4(第四版互联网协议)的地址空间逐渐不够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v6被提出并推广。

与此同时,IP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它变成了一位慷慨的土地分配者,为每个网络设备提供了更大的地址空间。

4. IP的安全性问题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IP也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之一。

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IP的形象变成了一位勇敢的守护者,不断升级自己的安全防护能力,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5. IP的智能化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互联网。

IP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并具备智能化的能力。

IP的形象逐渐变成了一位智能助手,能够自动识别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6. IP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P的形象也将继续演变。

未来的IP可能具备更高的传输速度、更强的安全性和更智能的功能。

它将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互联网体验。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IP的形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演变。

从最初的可靠邮递员、智慧调度员,到慷慨的土地分配者、勇敢的守护者,再到智能助手,IP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IP的形象也将不断进化,成为一个更加强大、智能化的存在,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网络世界。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2.计算机网的分类方法:1.局域网:几米——10公里小型机,微机大量推广后发展起来的,配置容易,速率高,4Mbps—2GbpS。

位于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单位内,不存在寻径问题,不包括网络层。

2.都市网:10公里——100公里对一个城市的LAN互联,采用IEEE802.6标准,50Kbps——l00Kbps,位于一座城市中。

3.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几百公里——几千公里。

发展较早,租用专线,通过IMP和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网状结构,解决循径问题,速率为9.6Kbps——45Mbps如:邮电部的CHINANET,CHINAPAC,和CHINADDN网。

4.互联网: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技术,它是将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按某种协议统一起来的一种高层技术。

计算机的正面影响的负面影响:一、多媒体技术的正面影响首先,在通讯领域,“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使高速传输丰富多彩的综合信息成为可能。

GSM智能电话、电视会议、综合业务数字网等技术,或者促成隔“时空”的“面对面”对话。

其次,在经济领域,一方面促成了一种新的产业—多媒体产业。

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视讯会议来谈生意、进行产品宣传、企业形象设计等已进入初步运用阶段。

第三,多媒体技术作为科技手段来促进科技的发展。

科研方面,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得到广泛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把卫星传来的资料变成与资料来源处相似的“真实环境”。

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资料的搜集、舆与处理,对科技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在教育领域,一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以信息处理的高速高容量、多媒体和交互性,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另一方面,渐渐影响教育教学的观念,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

第五,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

人们手中转着遥控器选择喜爱的节目;手指轻触按键控制视盘的播放;移动鼠标玩生动的游戏;用GSM智能电话联络生意;发电子邮件求职;在家庭平台上购物和学习等等。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从三个方面影响生活:一是作为“信息时代”的警时钟,影响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二是作为“信息社会”的积极分子,介入经济、通讯、教育、科技和日常生活的内容之中;三是作为“信息世界”和“学习化社会”新的传播处理手段,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计算机网络课心得体会7篇

计算机网络课心得体会7篇

计算机网络课心得体会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心得体会、汇报材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reflectio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计算机网络课心得体会7篇先在头脑中回想起当时的感受,然后动笔写下你的心得体会吧,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的经历,都可以成为有价值的心得体会,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计算机网络课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然,事情总是变化的,小不点和小明吵架了,这些天小不点老是给小暗打电话,小明心里想:“操,他是不是在说我坏话啊?”于是小明决定偷听小不点和小暗的通话,但是他又不能出院子,怎么办呢?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决定:
首先他告诉自己院里管电话的王大爷说:“你给李大爷打个电话说小暗搬到咱们院子了,以后凡是打给他的电话我来接”,王大爷没反映过来(毕竟年纪大了啊!)就给李大爷打了电话,说:“现在我来管理小暗的电话了,孙已经不管了”,结果李大爷就把他的通讯录改了,这叫做路由欺骗。
1、居委会的赵大妈告诉了孙大爷关于李、王两位大爷的电话(同时赵大妈也告诉了李、王关于孙的电话),这就叫静态设定路由
2、赵大妈病了,孙大爷自己到处打电话,见人就说:“我是小暗他们院子管电话的”,结果被李、王二位听到了,就记在了他们的通讯录上,然后李、王就给孙大爷回了个电话说:“我是小明(小不点)他们院子管电话的”,这就叫动态设定路由
过了几天,小丽的男朋友又给小丽打来了电话,对方报的电话是“7654321”,王爷爷一看通讯录,靠:
门牌电话
一号门 1234567 (这个是小明的)
一号门 7654321 (注意:这个原来是小丽的,但是被小明改了)
……
王爷爷不知道改了啊,于是就去找一号门的小明了,小明心里这个美啊,他以小丽父亲的口吻严厉的教训了那个男的和小丽之间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结果那个男的恭恭敬敬的挂了电话。当然小丽并不知道整个事情的发生…
然后有一天小不点要找小暗,结果自然是小不点给李大爷打电话说:“大爷,我找小暗”(这里省略了李大爷去查小暗电话的过程,假设他知道小暗的电话),李大爷一找通讯录:“哦,小暗的院子的电话是孙大爷管着的,要找小暗自然先要通知孙大爷,我可以通知王大爷让他去找孙大爷,也可以自己直接找孙,那当然是自己直接找孙方便了”,于是李大爷给孙大爷打了电话,然后孙大爷又把电话转到了小暗家。
小不点知道了小明偷听他和小暗的电话,于是就和小暗约定好了密码。小不点在家里把要说的加密了之后告诉小暗。土豆-〉星期三,地瓜-〉请客,笨蛋-〉小不点家。于是小不点告诉小暗:土豆笨蛋地瓜。小明听了???不懂。。。。郁闷了。。。这是加密。
除此之外,小丽也知道了小明改他家的电话号码了。于是王爷爷就登门一个一个把电话和门牌号记下来。并且藏起来不允许外人修改,只能自己有钥匙(密码)。这是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当有人改了电话号码的时候,就得找王爷爷改。麻烦是麻烦了,但是安全了。不过小明偷偷的把王爷爷的钥匙偷配了一把(盗窃密码成功),于是他还可以修改。这样么,就这样了。
你家门口的李大爷:就是你的网关
你的班主任:就是你的DNS服务器
传达室的电话交换机:就是你的DHCP服务器
同上,李大爷和王大爷之间的对话就叫做路由。
另:如果还有个小朋友叫做小暗,他住的院子看门的是孙大爷,因为小暗的院子刚盖好,孙大爷刚来不久,他没有李大爷和王大爷办公室的电话(李大爷和王大爷当然也没有他的电话),这时会有两种情况:
小不点:李大爷,我想找班主任查一下小明的电话号码行吗?
李大爷:好,你等着。(接着李大爷给你的班主任挂了一个电话,问清楚
了小明的电话)问到了,他家的号码是211.99.99.99
小不点:太好了!李大爷,我想找小明,你再帮我联系一下小明吧。
李大爷:没问题。(接着李大爷向电话局发出了请求接通小明家电话的请
门牌(MAC)电话(IP)
一号门 1234567 (这个是小明的)
二号门 1234567 (注意:这个被小明改了,但是他一时头晕改错了)
……
就会是计算机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出现重复的IP地址”,最终会导致王爷爷不知所措,于是通知一号门和二号门,你们的电话重复了。这样小丽就知道有人在破坏她的好事,这个现象叫做“骗局被揭穿了”
求,最后一关当然是被转接到了小明家那个院子的王大爷那里,然后王大
爷把电话给转到小明家)
就这样你和小明取得了联系。
至于DHCP服务器嘛,可以这样比喻:
你家院子里的居民越来越多了,传达室李大爷那里的电话交换机已经不能满足这么多居民的需求了,所以只好采用了一种新技术叫做DHCP,居民们开机的时候随机得到一个电话号码,每一次得到的号码都可能会不同。
还记得王爷爷是院子的电话总管吗?他之所以能管理电话是因为他有一个通讯录,因为同一个院子可能有2个孩子都叫小明,靠名字无法区分,所以通讯录上每一行只有两项:
门牌电话
一号门 1234567 (这个是小明的)
二号门 7654321 (这个是小丽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王爷爷记性不好,但这总不会错了吧(同一个院子不会有2个“二号门”吧)?每次打电话人家都要说出要找的电话号码,然后通过通讯录去院子里面敲门,比如人家说我找“1234567”,于是王爷爷一比较,哦,是一号门的,他就去敲一号门“听电话”,如果是找“7654321”,那他就找二号门“听电话”。
再后来,小不点还是不断的和小暗联系,而零落了小明,小明心里嘀咕啊:“我不能总是这样以小暗的身份和小不点通话啊,外一有一天露馅了怎么办!”于是他想了一个更阴险的招数:“干脆我也不偷听你们的电话了,你小不点不是不给我打电话吗!那我让你也给小暗打不了,哼哼!”,他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
他联系了一批狐朋狗友,和他们串通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大家一起给小暗院子传达室打电话,内容什么都有,只要传达室的孙爷爷接电话,就会听到“打雷啦,下雨收衣服啊!”、“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你妈贵姓”等等,听的脑袋都大了,不听又不行,电话不停的响啊!终于有一天,孙爷爷忍不住了,大喊一声:“我受不了拉!!!!”,于是上吊自杀了!
假设你的名字叫小不点,你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你的邻居有很多小伙伴,在门口传达室还有个看大门的李大爷,李大爷就是你的网关。当你想跟院子里的某个小伙伴玩,只要你在院子里大喊一声他的名字,他听到了就会回应你,并且跑出来跟你玩。
但是你不被允许走出大门,你想与外界发生的一切联系,都必须由门口的李大爷(网关)用电话帮助你联系。假如你想找你的同学小明聊天,小明家住在很远的另外一个院子里,他家的院子里也有一个看门的王大爷(小明的网关)。但是你不知道小明家的电话号码,不过你的班主任老师有一份你们班全体同学的名单和电话号码对照表,你的老师就是你的DNS服务器。于是你在家里拨通了门口李大爷的电话,有了下面的对话:
以后小不点再找小暗,李大爷就转给王大爷了(其实应该转给孙大爷的),王大爷收到了这个电话就转给了小明(因为他之前已经和小明说好了),小明收到这个电话就假装小暗和小不点通信。因为小明作贼心虚,害怕明天小不点和小暗见面后当面问他,于是通信断了之后,又自己以小不点的名义给小暗通了个电话复述了一遍刚才的话,有这就叫数据窃听
这里小明的行为叫做“ARP欺骗”(因为在实际的网络上是通过发送ARP数据包来实现的,所以叫做“ARP欺骗”),王爷爷的通讯录叫做“ARP表”
这里要注意:王爷爷现在有两个通讯录了,一个是记录每个院子传达室电话的本本,叫做“路由表”,一个是现在说的记录院子里面详细信息的本本,叫做“ARP表”。
有句命言是“人们总是在追求完美的,尽管永远也做不到”(请记住这句话,因为这是一个大名人–也就是我,说的)
这里李大爷的通讯录叫做路由表。
李大爷选择是自己直接找孙大爷还是让王大爷帮忙转接叫做路由选择。
李大爷之所以选择直接找孙大爷是有依据的,因为他直接找孙大爷就能一步到位,如果要王大爷转接就需要两步才能完成,这里的“步”叫做“跳数”,李大爷的选择遵循的是最少步骤(跳数)原则(如果他不遵守这个原则,小不点可能就会多等些时间才能找到小暗,最终结果可能导致李大爷因工作不力被炒鱿鱼,这叫做“延时太长,选路原则不合理,换了一个路由器”)
王爷爷的制度中有一条是这么写的“每个月要重新检查一下门牌号和电话的对应本(也就是ARP表)”,这个动作叫做“刷新ARP表”,每个月的时间限制叫做“刷新ARP表的周期”。这样小明为了让那个男的永远不能找到小丽,之后每个月都要偷偷改一次那个通讯录,不过这样也是不得不做的事啊!
补充一点,小明是很聪明的,如果通讯录(ARP表)被改成了这样:
原文中没有提到子网掩码和ARP地址解析,我认为子网掩码在这个模型中可以理解为判断电话号码匹配的一种机制,因为电话号码是按照区域分配不同的号段,号段匹配上了说明你在区域子网内,则可以进行通信。
ARP地址解析则可以理解为当王大爷接到李大爷打来的电话,通过相应的门牌号找小丽的过程。
这里的电话号码就是传说中的“IP地址”
这里的门牌号就是传说中的网卡的’MAC‘地址(每一块网卡的MAC地址都是不一样的,这是网卡的制造商写死在网卡的芯片中的)
小明心里想“奶奶的,老子泡不到你也别想泡”,于是他打起了王爷爷通讯录的主意,经过细心的观察,周密的准备,他终于发现王爷爷有尿频的毛病(毕竟是老人啊…),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白天,王爷爷去上厕所了,小明偷偷的摸进传达室,小心翼翼的改了王爷爷的通讯录……
这就是最简单的DDOS攻击,孙爷爷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现象叫做“数据报处理模块有BUG”,孙爷爷的自杀叫做“路由器瘫痪”。如果是我,就会微笑着和他们拉家常,例如告诉他们“我早就听了天气预报,衣服10分钟前已经收好了”或者“那你妈是人还是妖”或者“和你奶奶一个姓”等等,我这种健全的心理叫做“健壮的数据报处理,能够抵御任何攻击”
孙爷爷瘫了之后,小不点终于不再给小暗打电话了,因为无论他怎么打对方都是忙音,这种现象叫做“拒绝服务”,所以小明的做法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拒绝服务攻击”。
小明终于安静了几天,…
几天后,小明的院子来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名字叫做小丽,小明很喜欢她(小小年纪玩什么早恋!)可是小丽有个很帅的男朋友,小明干瞪眼没办法。当然这里还是要遵循上面的原则:小丽是不能出院子的。那个男的想泡小丽自然只能打电话,于是小明又蠢蠢欲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