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习的动力 1、目的性 2、反应性 3、主动性
动作学习理论
(一)意向和言语对动作学习的调节作用
如人们想达到一个目的时,首先将这种要求通过传入神经传 递到大脑,在大脑中意识化,然后由大脑发出指令,再由传 出神经传达到执行命令的器官,产生这种功能效应,从而达 到预想的目的。 动作学习的关键是意识到这种意向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2.意图化 引导员在制定课题时,必须掌握孩子是 否能完成这一课题,通过语言作用使课题意 识化。如一个手足徐动型的患儿,在引导做 上肢外展的课题时,往往容易出现上肢痉挛 内收,原因是课题没有得到意识化,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这时引导员可插入一个中间的导入课题, 让患儿仰卧位,用语言发出把“将左上肢举到 头上方”这一课题表达出来,使患儿意识到举 手这一课题,并在脑中意识化。如果做到了这 一中间目标,就能将上肢从头的上方再外展, 防止出现痉挛性内收。
不能很好的控制头部,在中线内活动困难.当他 坐在椅子上,因髋关节不能充分屈曲,而出现双臂向 后屈曲,两脚悬空,足、臀、手都不能固定(图17-4、 17-5 )。
返回
图17-4 正常儿童基本动作模式
图17-5脑性瘫痪患儿与正常儿童动作模式比较 a脑性瘫痪患儿 b正常儿童
英国”痉挛协会”的学者经过多年的观 察总结,发现了基本动作模式的发育规律,将脑 性瘫痪患儿与正常儿童进行了比较,从而体会 到,在引导式教育体系中,引导员在制定课题时 要有目的,应按照基本动作模式。学习基本动 作模式的过程,就是学习正常功能的过程、使 患儿在各种姿势中尽量保持正常模式。
③ 在中线内活动,包括头部控制及对称
④ 固定身体的能力 ⑤ 髋关节的活动 ⑥ 重心的控制 ⑦ 转动 脑瘫儿童在基本的动作模式上大多存在不同程度 的缺陷
(三)正常儿童的基本动作模式 “基本动作模式”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痉挛协会 顾问物理治疗师爱丝德.葛顿与他人合作共同提出 的。他们认为一个人所有的动作都有一个基本的模 式,这一动作模式保持下去,维持生物的、社会的 要求才能得到保证。 脑瘫患儿在基本动作模式上大多存在不同程度 的缺陷,所以在引导患儿学习某课题时,必须运用 基本的动作模式。
木条台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2.床 木条台是引导式教育中重要的促通工具, 竖条板容易抓握,可用于床上课题和坐位站起 的课题,这样的床便于孩子学习上下床,借助 于握持竖条板的力量滑下或逐步地上床。床头 带横杆的床可供孩子在卧、坐、站立时抓握、 可用于下蹲、站起的课题,也可用于就寝。
矮凳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强调目标引导行动
言语本身的协调作用 外部的指令语言 内在的语言
言语协调的四个阶段: 预备阶段:听从成人简单指令, 主要依靠节律和视觉。 第一阶段:遵从成人的指令,自 己的言语节律也有帮助。边说边 做困难。
由 他 人 协 调
第二阶段:运用自己的言语节律 帮助其动作
第三阶段:可用语意自我协调, 并可运用内在言语来计划和协调 运动功能
自 我 协 调
(二)习作或任务分析
习作分析:将某一复杂的功能活动,如步行、 进食、穿衣等习作拆分成许多简单的步骤,并 用特定的诱发技巧,使儿童能主动地进行每一 步的学习,最终把这些步骤组合成一连串的次 序,加以重复练习,就能完成某一习作,学会 自己解决问题。
(三)基本动作模式
① 抓握及放开手 ② 伸直手肘
3.矮凳 表面足够大,使儿童在自己坐时双手能 平放在凳子上,以固定身躯做好。在矮凳的四 周有沟,帮助儿童在需要时抓紧凳边,或用绷 带固定。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4.木棒等 木棒、套圈等各种玩具,用于两手或单 手抓握木棒抑制不自主运动,如两上肢瘫痪 程度不一致的患儿,两手握棒使较好的一侧 肢体带动较差的一侧肢体。
图17-15引导式教育体系中常见用具 a.梯背椅 b.带横杆的床 c.木条台 d.木棒、胶圈 木箱 f.双耳杯
e.
返回
梯背椅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二)使用方法: 1 .椅子 孩子站在椅背后用双手抓握椅背横木,能 促进上肢肘关节伸展,也可练习抓握与松手, 这时如果举起上肢可以学习站立。 椅子下面都钉上光滑的木板,孩子可推 着它练习步行,wenku.baidu.com在梯背椅子上由底向高逐步 抓握横木,使孩子学习到上肢上举。
学习理论
功能失效是儿童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和正常的儿童一样通过同样的方法学习,给他适 当的引导
运动功能失调的儿童康复的主要目标,是协助他 们重建被阻挠的学习过程 恰当的建立目标
引导式教育目标:
有效功能
替代
功能失效
(一)学习的内容: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追求个人的全面性发展 “全人模式”
(二)学习的连贯性和重复性
图17-2
6 ~ 8个月正常儿童运动模式
9~10个月, 成为四点支持位和高爬位,
并将为自己拉起站立做准备。在这时期同样需 要髋关节屈曲。双肘关节的伸直支撑身体。进
行四爬或高爬时有一个肢体在活动,而其余三个肢 体固定于身体支持面上。另外,孩子的双手和双脚
以及躯干都要在中线上活动,这样才能使四爬和高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六、诱发技巧
引导式教育重点强调如何使用所有的诱发 技巧来达到有意识的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引 起孩子的活动以及帮助他们进行主动和有目标 的活动,以刺激孩子性格的逐渐成长。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1.言语诱发
方便、灵活,
口头指示+节律性意向 是一个重要的诱发技巧,帮助患儿去计划、控制高难度 动作,使患儿能长时间专注于习作程序中。 2.视觉诱发
专业团队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六、引导式教育促通方法
1.机械关系的促通 应用运动的重力和肌肉本身的弹性,促通 瘫痪孩子肌肉的功能活动,如当孩子上肢的屈 肌瘫痪,腕关节掌屈,抓握能力减弱时,可以 设定一个使其腕关节背屈的课题来促通他的抓 握能力。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完成腕关节背屈的课题时即要用语言的 指令来让孩子 “把腕关节背屈”还要用一 些实际的动作反复地进行使腕关节背屈,如 让孩子用双手托球上举或两肘支撑在桌子上 两手掌根部托住自己的下颌部等方法进行。
引导式教育的疗育过程中需进行的几 种基本动作模式: 1.坐位至站起课题 2.步行课题 3.起床课题 4.排泄课题
5.更衣课题 6.饮水课题 7.游戏的课题 8.抓握及向中线发育课题 9.课堂与幼儿园的课题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一、评定;原则:全人评定
认知 (知)
技巧 (行)
态度
(意)
认知
认识日常事物 认识自己身体困难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3.引导要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地引导,就是要符合生长发育规 律,引导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根据生长发育的特点,结合患儿具体情况,设 计出治疗目标。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4.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促通 小儿生理发育、心理成熟是由内外界因素 结合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受外界影响的因 素越多,发生变化的机会就越多,引导式教育 通过集团教育给予集体的力量、兴趣与智慧。 集体超过了个人,从学习机会、精神及身体方 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引导式教育
南方医院康复科 简颖敏
目录
• 第一节 • 第二节 概述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概述
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又称为 Peto疗法或集团指导疗法,是由匈牙利学者Andrew Peto教授创立的,主要针对运动障碍的残疾儿童和成 人的特殊教育和康复方法。
此方法不同于其他疗法,主要是通过他人的引导、 诱发、教育,最大限度的调动功能障碍者本身自 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节律性、意向性激发 患者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引导式教育既达到功能训练目的,又有助于性 格的发展。
5.长板凳 分开双腿 避免儿童髋关节内收畸 形 增加坐姿稳定力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6.其他 双耳杯能促进腕关节背屈抓握、双手抓握 抑制不自主运动等。 球有助于两手同时运动及腕关节背屈等。 绳子、步行平行杠,在拉好绳子或步行平行杠 内进行步行练习 。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四、小组形式 引导式教育根据年龄、功能残疾性质和程度等分 成小组,每组10~30人,配有3~5名引导员,把小组 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在小组内对每一个组员而言,每 天的活动安排是共同的,他们一起进食,如厕,学习 独走,一起唱歌,做游戏等。小组为孩子们促进人际 关系及与他人交流提供了良好机会,这一点是人格发 展的基础。
认识基本动作模式
认识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步 骤
技巧
认识各人有不同的能力
态度
掌握基本的动作模式
掌握基本功能活动的 技巧 掌握解决困难的技巧
主动完成自己要做的事
有解决困难的決心 欣赏自己和同学的努力
二、制定目标 六大范围(粗大运动功能、精细活动、自理、认知、沟通、社交) 三个方面(知、行、意)
制定目标的方法
Peto教授认为,脑瘫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困难,学
习困难使儿童不能发展适应或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脑 损伤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因此认为脑瘫儿童是低能儿 或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儿童。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 都是通过同样的方法去学习,存在着智力、情绪、社交、 性格和体能等各方面同步发展的要求。而人的大脑有一 定的可塑性,因此要克服脑瘫儿童的学习困难,要给他
每个课程都要有丰富的视觉内容使患儿去学习视觉的技能。
3. 触体诱发 固定儿童身体的某一部分,给正在活动的另一部 分提供支持。 4.情感诱发 一个有爱心、了解儿童的感受,鼓励独立性格的 环境,是引导式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 5、社交的诱发 通过小组、同伴的评语等形式进行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1)动作分析 (2)级别
(3)时间
(4)重复次数 (5)距离
(6)质量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三、训练用具及使用方法
(一)训练用具 主要的有: 1.各种大小不同的背靠椅,椅背上带有距 离相等的横木,称之为梯背椅。 2.床,一种是用木条组成床面的床,一种 是有床头的床。 3.各种长短、粗细不同的木棒。 4.大小不等的胶圈或塑料圈。 5.各种球等。
1~5个月的正常儿童能完成以下动作模式: ①抓握或紧握自己的脚。 ②伸展手肘。 ③髋关节的屈曲活动。 ④固定身体某一部位去活动其他部位。 ⑤在正中线内活动,包括头的控制及 对称 (图17-1 ) 。
图17-1 1 ~ 5个月正常儿童运动模式
6~8个月的婴儿已会坐,小儿从仰卧位 能使自己的身体旋转90,转为垂直位后坐起。 在坐位上同样可以见到髋关节屈曲,肘关节 的伸直,两上肢去支撑身体 (图17-2) 。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5.节律性意向 节律性意向是引导式教育采用的一种利用言语 来调节行动的诱发技巧之一。它有两个元素,节律 和意向。节律就是指动作的节拍,可以帮助行动有 障碍的孩子发展动作的节拍感。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
意向是指一个人想要达到某个目标的意识, 当我们把这个意向用语言讲出来,就建立了语言 和动作之间的连惯性,从而促进学习动作的过程。 例如躺卧习作,引导员发出指令:“我躺下”, 这时患儿重复“我躺下、1、2、3、4、5”,同时 实施这一动作。口令就是这一动作的意识,数字 1~5 就是调节动作的节奏。
爬活动得到保证 (图17-3) 。
第一节
概述
图17-3
返回
9 ~ 10个月正常儿童运动模式
在小儿各阶段的运动发育中,髋关节的 屈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如果因某种原 因髋关节不能充分屈曲,则会影响小儿抓自 己的脚,影响坐位或四点支持位和高爬位的 姿势的取得,这样就影响了小儿的运动发育。
脑瘫患儿的运动发育模式与正常儿童的 “基本动作模式”相反,脑瘫患儿的抓握能力较 差,重者不能抓握,或有的能抓住物体而不会放 松。 固定身体能力差,不能独立的活动身体一部 分而同时又不影响其它部分的活动,例如:向前 方取物时肘关节不能伸直。
适当的指引和指导,不应改变环境来迁就脑瘫儿童,而
是让他们去努力适应环境。
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学方法
有效功能: 维持个人生理和社会要求的正常功能或能力(包 括精神方面) 功能失效: 由于心理、生理、解剖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使不 能以正常的方式或在正常范围内进行活动,并使 其行为与其自身或所处环境的期望之间不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