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 作文热点素材 饶宗颐先生去世,真正的大儒时代结束了

合集下载

饶宗颐深度素材

饶宗颐深度素材

人物概述饶宗颐(Jao tsung-i),1917年生,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

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岭南学报》。

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

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

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

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

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

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学、敦煌饶宗颐(10张)学、古文字学、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中外关系史、音乐、词学、经学、潮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目录学、简帛学等,均有专著,已出版著作100多种(其中专著逾60种),发表论文1000多篇,诗文集十余种,书画集45种。

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

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

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

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

饶教授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

他知识渊博,精通多种外语。

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

饶教授为国际汉学界及海内海外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饶宗颐是我国当代的文化明星,其对于历史、考古、文学、经学、教育、书画等不同领域均有涉猎,又是杰出的翻译家。

香港大学副校长曾引用余秋雨的话说:“香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漠了。

”有人以为饶先生可以与季羡林齐名,并称之为“南饶北季”。

专家叹服:“只要触角所及,饶宗颐莫不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饶宗颐的谈话,昭示了这位饱学之士对“国本”始终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语文 作文热点素材 饶宗颐先生去世,真正的大儒时代结束了

语文 作文热点素材 饶宗颐先生去世,真正的大儒时代结束了

饶宗颐先生去世,真正的大儒时代结束了【素材回放】2018年2月6日凌晨,国学大师饶宗颐去世,享年101岁。

提到饶宗颐,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北钱南饶"、“北季南饶”。

这也是个有意思的对比,很显然,北边有两位,分别是钱钟书、季羡林,南边只有一位,便是饶宗颐,按照武侠里的说法,饶宗颐先生这是“以一敌二”。

他的离世,无疑标志着一个时代真的结束了.钱钟书说饶宗颐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我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能得到钱、季两位先生如此高的评价,说一句“饶宗颐是大师中的大师并不为过”.关于饶宗颐,还有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不过这是个悬案,先说这句评价——“只要有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有报道说这句话出自金庸之口,也有记录说这是余秋雨说的。

不管是谁说的,这个评价没人质疑过,观点经得起推敲。

1饶宗颐去世,人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再次说起“国学大师"这四个字。

当年有人纷纷争抢“国学大师”的帽子往自己头上戴的时候,饶宗颐既犀利又幽默地表了态,“我不是大师,我是大猪”.(季羡林与饶宗颐)有必要重复一下饶宗颐这句语录的产生背景: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人去世后,一片“大师"的帽子纷纷送上,聒噪不已,有心急的媒体以“究竟谁将成为新一代的国学大师”为题展开调查,饶宗颐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张其成、冯其庸、傅佩荣.眼看着季老至死都没摘掉的帽子就要戴到自己头上,饶宗颐的一句“我不是大师,我是大猪”,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将大师与大猪对应起来,充分体现了饶宗颐老人的智慧,他比任何人都能明辨出大师这个称谓2在这个时代所蕴涵的危机和压力,当大师被学术混子们挣来抢去的时候,它其实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

饶宗颐进一步解释道,“‘大师’是佛家说法,我又不是和尚,所以我不是大师。

”这句简单易懂的话,十分朴素地向公众解释了“大师”的来源以及不愿意当大师的缘由。

【素材解读】饶宗颐先生真是全才啊,罗列他涉猎的文化领域:敦煌学、甲骨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诗词、书画,会发现多数都是冷门,都是少人继承的事业.饶宗颐曾开玩笑说,在文化界他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如今游子进入天堂,他留下的背影,显得愈加孤寂.最近这两年,甚嚣尘上的“大师饥渴症”有所缓解,伪国学大师人人喊打。

国学大师饶宗颐逝世

国学大师饶宗颐逝世

国学大师饶宗颐逝世作者: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8年第04期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2018年2月6日凌晨于香港逝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号选堂,祖籍广东潮州,1917年8月生于广东潮安,家学深厚,自学成才,曾先后执教于无锡国专、华南大学等校。

1949年饶宗颐迁居中国香港,曾先后执教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其间曾担任京都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法国远东学院、耶鲁大学客座教授,1978年退休,被世界多所著名大学聘为荣誉教授。

其研究领域囊括上古史、敦煌学、甲骨学、简帛学、词学、史学、经学、礼乐学、宗教、书画、音乐等,出版著作60余部,通晓英、法、德、日、梵等6门语言。

1962年因《殷代贞卜人物通考》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的“汉学儒莲奖”。

汉学界一直有“北季南饶”“北钱南饶”的说法,将饶宗颐与季羡林、钱锺书齐名,称为大师。

从甲骨文到莫高窟,从梵文、希腊楔形文到楚汉简帛,他无一不晓。

钱锺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称他为“心目中的大师”,法国汉学家称赞他是“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当代最伟大的汉学家”。

多维解读大师的背影,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大师们无疑是灿烂的群星。

古往今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而一部文化发展史,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一部文化大师史。

文化有如浩瀚的大洋,汇聚了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的心力,而文化大师则更像大江大河,集结起涓涓细流,直入东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而中华文化则为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纵观中国历史,文化大师们往往历经艰难而百折不回,治学不倦,弦歌不辍,赓续了文化传统,维系着文化命脉。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参详近代以来文化大师们的生平,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

这种自信来自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来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通。

由此而生发的爱国、爱乡之情,使他们尽管处在外患深重、国脉如缕时,也不改初衷,坚信中华有重光之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一代通儒饶宗颐

一代通儒饶宗颐

南国的午时让人昏昏欲睡,饶宗颐却兴致勃勃。谈到这段往事,饶先生仿佛回到风华正茂的少年时光,继之又流露出对先贤的深沉怀念。他说,近代香港文化的发展,与叶公绰是分不开的,他召集了一大批文化人来港,奠定了香港文化发展的基础。当时香港的华人富商有古代“养士”的传统,像“南北行”高、陈等老板都邀集了不少前清翰林、进士等“太史公”,在香港大学等文化殿堂任教或著书立说,以自己的财力资助他们的文化艺术活动,使中华文化在香港百年殖民历史下仍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开了香港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传统。港大图书馆大门上叶公绰书写的对联“高楼风雨,南海衣冠”,正概括了这样的史实。
1992年9月马王堆发掘20周年之际,内地学术界出版了《马王堆汉墓文物》,全文发表了《刑德》乙篇,饶宗颐以最快的速度于10月份写出《马王堆〈刑德〉乙本九宫图诸神释——兼论出土文献中的颛顼与摄提》一文,不但对帛书《刑德》九宫图进行了复原研究,而且对该图中所列诸神名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考证。如考证位于四仲的四方神名:“东方木,其神大皋,西方金,其神大皋,西方的‘大’字,必是‘少’字之写误,即大昊与少昊。”简明扼要几句话,就将令人晕头转向的迷惑点明了;接着是破解帛书本北方之神“湍王”即“颛顼”,令人豁然开朗,并指出:“颛顼之名,未见于出土文物,是图作‘湍王’,乃是首次,故极可贵。”这些富于首创性的解读,成为经典性的诠释。
看过屈原《离骚》的读者,一定记得开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但“摄提”是什么?众说纷纭,读者不甚了了。饶宗颐考证帛书《刑德》四隅神名的西南“聂氏”,指出“氏”与“是”古文通用、“是”与“提”经常借用;而“聂”、“摄”通假。结论是:“聂氏”即“摄提”。他从《周易·坎》九五爻辞、《说文》、《公羊传》、《初学记》、《左传》等古籍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然后指出:“摄提星名,本随斗杓所指,《史记》索引引纬书《元命苞》云:‘摄提之为言提携也,言能提摄角。’《御览》星下引《天官六星占》:‘岁星一曰摄提’(“摄提贞于孟陬”,即岁星恰值孟陬正月时节),石氏(石申)有《摄提六星占》。聂氏之为摄提,既是星名,亦为神名。《淮南子·地形训》云:诸稽、摄提、条风之所生也。为八风神之一,摄提出现于考古材料,此为初次,原亦作‘聂氏’,以往有人认为摄提格为外来语,此可证其不确。”文章发表至今,凡是研究帛书《刑德》的学者,无不认同饶宗颐的见解。

2018年最新高考作文素材(关注最近辞世的大师)

2018年最新高考作文素材(关注最近辞世的大师)

2018年最新高考作文素材(关注最近辞世的大师)——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辞世的名人一月【周有光】(1906.1.13-2017.1.14),111岁,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二月【杨世铭】(1925.1.5-2017.2.4),92岁,江苏无锡人,传热学家,中国传热学教学的开拓者之一,194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

1953年获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1956年至1959年任教于交通大学,1959年至1985年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

编著了中国第一本《传热学》教材,该教材曾再版多次,至今仍是业界权威教科书。

【任新民】(1915.12.5-2017.2.12),102岁,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

【范瑞娟】(1924.1.6-2017.2.17),93岁,女,别名范竹山,浙江新昌县黄泽镇(今属嵊州)人,越剧范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

【谢学锦】(1923.5.21-2017.2.24).94岁,上海市人,著名勘查地球化学家,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名誉所长、中科院院士。

四月【徐玉兰】(1921.12.27-2017.4.19),96岁,女,,浙江新登人,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代表作有《北地王》、《西厢记》、《春香传》、《红楼梦》、《追鱼》、《西园记》等。

【杨洁】(1929.4.7-2017.4.15),88岁,女,四川营山人,电视导演、制片人,1982年-1988年历时6年时间拍摄完成我国首部神话电视连续剧《西游记》。

五月【吴文俊】(1919.5.12-2017.5.7),98岁,祖籍浙江嘉兴,生于上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一模联考试卷讲评

一模联考试卷讲评

•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 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 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 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 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醉翁亭记》欧阳修
• ⑴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 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⑶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 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 也。 • ⑷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 ⑸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太守之乐 其乐。 • ⑹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⑺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 之酒也.
•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将中国传统 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她以 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 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 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 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 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 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 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 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 子是 , 。 •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 。 •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 是: , , 。 •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 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 。 •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 正确的态度是: , ? •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 是: , 。

“饶宗颐的三心”作文训练及例文两篇

“饶宗颐的三心”作文训练及例文两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饶宗颐是著名国学大师,他达古通今,学贯东西,在学问的天地里硕果累累。

有人说:“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

持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着,而不为执着所累,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一、心怀三心,奔赴远方好奇心,孩童心,自在心,是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秉持之三心。

他亦因此成为一代宗师,达古通今,学贯东西。

吾辈青年,身逢盛世,肩负重任,亦应心怀此三心,执着于智慧的求索,去奔赴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怀好奇之心,方能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爱因斯坦有一言直击人心:“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悟出苯分子的结构,好奇心驱使他对蛇的盘绕卷曲进行细致的观察思考;牛顿对一个苹果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十分好奇,从而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看吊灯摇晃而产生好奇,最终发现了单摆……由此观之,好奇心驱动人类发明创新,而人类也从中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怀孩童之心,方能温柔地看待人世间的美好。

很喜欢《小王子》中的一句话:“使生活如此美丽的,是我们藏起来的真诚和童心。

”臧克家老先生即使到了九十多岁,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

每次散步,小孩子见到了他,总是老远就“臧爷爷”喊个不停,他们的臧爷爷也乐于和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

当小孩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时,他会边哄小孩边给他们些糖果吃。

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孩子王”。

诚然,怀孩童之心,并不是所谓的幼稚,而是简单明了的生活状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怀自在之心,方能看淡浮华,追寻本心。

还记得辗转多国仍坚持自费回国讲学的叶嘉莹吗?“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

”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2018语文压轴卷(二)作文【刘希国】

2018语文压轴卷(二)作文【刘希国】

语文压轴卷(二)作文22.【审题】此题有两个焦点“儒家文化的仁义”和“挤公交车的尴尬”,原本是相对独立事件,没有什么关联,这位提问的同学硬要扯上关联,可以说,写这类文章得经历反随意关联的逆推考验。

题目的主体部分完全可以当成今年流行的第21题(逻辑谬误)的出题素材,我们要分析这位同学的逻辑谬误在何处,进而逆推他偷换概念、不明概念、误读曲解经典乃至忽视传统文化的精髓。

好文章应该有思辨价值,即承题的时候不否认这位同学的“问题”,从而站在存在即时合理的角度指出他困惑的核心所在——他是要找一个能立竿见影马上指导行动的思想武器,再冠冕堂皇地称之为:儒德的现实化或现代化。

“对儒家文化,我们有所了解,像‘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这句话的“可是”蒙蔽了我们,让我们误以为审题重心在“奉行儒德与主张个人权益的矛盾”。

其实不然。

“可是”取消了“儒家文化”和“那样做导致挤不上公交”的独立性,强行扯上关系。

所以高分作文在立论之前,要界定“困惑”的荒谬和儒家文化、儒学精神的真正意义,此谓拨乱反正。

中上等作文可以浅化为“儒家美德的知行不统一”现象的看待。

但如果对儒家文化一窍不通,文章会死在科学性不足上。

驱动是“你将怎样用书信方式回应这样的提问?”每一个考生需要扮演子思而后“回应”之,“回应”的对象是“那些困惑的同学们”,文章要有明确的写作对象。

或是以第一人称“我”对“你们”的娓娓道来,这个题目能写成封信或演讲稿。

【立意】(一)类似“天文家掉井”,儒家文化关注的点并不局限于家长里短。

(二)儒家思想调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能拿假恶丑现象来涵盖人与人交往的全部。

(三)批判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反智主义思潮,不当小市民,要涵养人生大格局。

千载儒文化,今朝犹可行————答学弟学妹问亲爱的同学:你好!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很高兴。

你能提及儒家种种理论又将它们放于生活场景,证明你在思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你能由古书所写,联想到现代化的社会,证明你在思考旧道理和新时代的关系。

2018届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

2018届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

2018届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 1.赞誉严复据日前的人民日报新媒体报道,正在福州考察的国务院专程来到严复故居进行考察。

据报道,工作人员说,《政治学》等经典名著都由严复首次翻译引入国内。

补充道:还有《国富论》和《论法的精神》。

他指着展柜内的《天演论》说,严复的翻译确实做到了信、达、雅,这本书我插队时也读过。

赞誉严复:严复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他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2.开发商推倒的抗日名将墓碑9月30日,“吉林抗日第一人”冯占海将军外孙张先生跟本报取得联系说:“我在网络上看到我外公冯占海将军的墓碑,被吉林市某开发商给推倒了。

看完网络上的照片后,我很气愤,也很痛心。

遗忘与记忆、尊重历史道德良知。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3.巴西家佣的“历史性时刻”巴西日前正式颁布扩大家庭佣人17项新权利的宪法修正案。

包括合理控制工作时间、给予加班补偿费用、强制性工龄保证基金及失业保险等。

法案首次赋予巴西家佣与其他工人一样的权利。

巴西社会党参议员利迪策林感慨道:“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

”巴西许多中产阶级家庭都习惯聘请家佣。

这些家庭通常有两道房门,一道是主人的,一道是佣人的,家佣一般不能从正门进。

巴西是一个对劳工保护相对严格的国家,但家佣们却一直是被权益忽略的人群。

他们在社会偏见和艰苦环境中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却难以享受劳动法的保护。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4.清华城管25岁的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毕业生韦伟,突然成了媒体热议的新闻人物。

最近一个月内,韦伟先后参加了广西柳州市不同城区的两次城管部门招考,最终都以优异的成绩入选。

“一纸文凭不过是代表自己的学习经历,并不能说明什么,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工作经验、人生阅历,当机会来到时就能稳稳抓住。

”今年以来,各地城管相继出现的负面新闻,加上招工难、就业难等因素的作用,这一抉择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点“疯狂”,有人由此感慨清华北大的“天之骄子”已经走下神坛,有人怀疑他是想借此炒作博出名,也有人将他的选择当作是就业难的一个例证……面对如潮质疑,小韦则拿着录用通知书淡然一笑:“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5.医生反回扣遭逆淘汰“个别人不能团结合作,造成矛盾滋生,必须清理才能有利于医院发展。

风骨饶宗颐:一个人要有正气,才能立足于世

风骨饶宗颐:一个人要有正气,才能立足于世

风骨饶宗颐:一个人要有正气,才能立足于世原标题:风骨 | 饶宗颐:一个人要有正气,才能立足于世导语: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今日凌晨逝世,享年101岁。

他没有耀眼的学历,却独辟蹊径,达古通今,学贯东西。

他长于开风气、出奇兵,在许多陌生的领域开荒播种,在许多新鲜的风景中着人先鞭。

他诗、书、画、乐俱佳,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钱锺书称他为“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最善于发现问题,最能提出问题”,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有人说:饶宗颐“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

持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著,而不为执著所累。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让我们读一本饶宗颐的小传,纪念这位大师的传奇人生。

《饶宗颐传:香江鸿儒》严海建著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可复制的饶宗颐饶宗颐常常用因缘来解释自己的成就。

他说,他今天成为一个学人,这是有因缘的。

因缘很重要,就是条件好,应该有的条件都成熟了。

有些人大半辈子的经历都花费在创造条件上了,很可惜,很浪费光阴。

而他没有这些曲折,似乎是生下来就机缘已熟,于是命定要做学问。

当然因缘并不是无来由的,正如我们熟知的那句话: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饶宗颐曾说:“很多的因缘围绕着我,我确实比较幸运,但也说明我有做这些事情的条件,不是任何人都有这个因缘的。

”一生得天时地利人和学人成功,当然以内缘因素为首要,不过也多有外缘背景。

饶宗颐一生,颇得天时地利人和,内缘与外缘相得益彰。

饶宗颐幼时的家学渊源即为一般人所不及,其自小就养成好学多思,耽于想象的习惯,且读书全凭兴趣,这是不可多得的基础。

当一般儿童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知识的接受者的时候,饶宗颐却异常地早熟,学习全是就性之所近,很早就开始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是其后来走上治学一途的重要基础。

所作研究全是为己之学,而不是出于功利性的外在目的,且总是能居于主体地位,不迷信权威,具有怀疑精神,见常人所未见。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县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县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县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代通儒饶宗颐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是自己“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国外把它誉为“东洲鸿儒”“汉学泰斗”“东方达·芬奇”,华人社会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他就是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

2018年2月6日凌晨,饶宗颐先生于香港仙逝,享年101岁。

博而专精,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均取得显著成就,他还精通梵文。

虽至百岁高龄,平日作诗词书画音律,仍笔墨挥洒不息。

饶先生最可贵的,如此高龄,本可闲适,但他并没有忘记肩上的重担,仍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奔走呼吁。

他早早预言,21世纪将是我们国家踏上“文艺复兴”的新时代,并提出建立“新经学”。

他说,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已不是科学或物质的问题了,近年我们这方面突飞猛进,物质生活甚至已有过犹不及的态势,有些人开始价值观混乱或扭曲了。

“新经学”中的“经”是经典的意思。

饶宗颐认为,重温国学经典,有助于建立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重新树立中国人传统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之成为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常道,以达到天人互益的境界。

饶先生从不吝啬表达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的持续性文化,从没有间断过和转换过。

”中华文化是一种传播交流型的大文化,它早就走出去了,“东学西渐”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古代就有。

我们影响过欧洲的一些思想家,特别是法国的。

他说:“外国汉学家对我们的传统,兴趣大着呢!”最近的趋势是汉学全球化,我们的学者,应持平地、谦虚地、自信地与外国学者平等交流。

“我一直说文化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东西,中华文化从上古至今就是如此。

现在全球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华人,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传播得更好。

”要想传播好,需要自身先精通。

中国的传统学问重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要求学者做通人。

【审题立意】2019年高考作文满分素材与范文”2018去世的文化名人: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审题立意】2019年高考作文满分素材与范文”2018去世的文化名人: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想在自然传播状态下,能最大面积触及到的人群,最深
程度抵达的时间边界,便是属于一个人的时空。同时,
唯有若干个“他的时空”一起发力,分别召唤到更多相
似的灵魂,且牵引出下一条更澎湃的精神河流时,“时源自代”才真的存在谢谢!
【审题立意】
2019-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素材与解读
【审题立意】
2019-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素材与解读
引。现在我们懂了,当时过境迁,就如刺绣背面看似杂乱
的走线,只有当你翻过来方知深意,柳暗花明,原来一些
人大放光彩的片段,可能藏着一个行业崛起的“高光”新
纪元。
解读应用
回望2018年文化名人的告别日历,我觉得这样的表达虽 褒奖至极,但不算辽阔。你们逝去,我们长大。怀念,
是因为你们的灵魂太亮。不舍,是我的“青春期”太长。 想象之中,被你们影响的时光,永远都不会老去,永远 站在我们初见的路口,笑着挥手。2018告别日历没有那 么沉重,所有灵巧私密的时间刻度常驻心间,捕捉和珍 惜到逝者稀缺的闪光点,我们改变了。这就是告别的涵 义。
【审题立意】
2019-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素材与解读
2018去世的文化名人: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素材回放
素材回放
“2018年怎么还没过去呢?”去年临近末尾的
时候,文化名人的讣告还在手机屏幕弹出,这一年,
名人的逝者名单爆炸式增长:霍金、饶宗颐、李敖、 单田芳、金庸、二月河……对于90后来说,告别的 时间表提前了,被迫进行的怀念又太过于集中。
【审题立意】
2019-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素材与解读
解读应用
【素材解读】 我们之所以为文化名人的逝去而悲伤,是因为他们的
作品悄无声息陪伴数年后,化作了少年回忆一片理所应当

作文素材之大家大师:大师已逝十载,国人犹记“三辞”

作文素材之大家大师:大师已逝十载,国人犹记“三辞”

作文素材之大家大师:大师已逝十载,国人犹记“三辞”正文:做纯粹学人行不言之教季羡林先生是一位熔铸古今、汇通东西的大学问家,也是在全球化时代能引领时代学术思想文化潮流的大思想家。

著名学者张中行曾说:“季羡林学识广博,淹通中国古典,谙详西洋哲学,纵观古今,驰骋中外,正论顺生,旁说禅道,都见地非凡。

”香港学者饶宗颐说:“季羡林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

他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从来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做起学问来,一定要‘竭泽而渔’。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与世长辞。

十年后的今天,光明悦读版约请季先生生前的学生和旧友撰写文章,共同缅怀名副其实的大思想家和大学问家。

转瞬之间,季羡林先生已离开我们十年了。

其间,往事不断浮上心头,总觉得先生没有远去。

随着岁月的流逝,先生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而我对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能够承蒙先生教泽,追随先生治学31年,实乃人生幸事。

1978年10月,我在未名湖畔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季先生。

他穿一身藏蓝色的中山装,操一口乡音浓厚的山东腔,慈眉善目,平易朴实。

先生甫一开学即给我们研究生上了一课,主讲如何治学。

他指出,无论从事印度哪个领域的研究,都应当学习印度的历史、哲学与文化,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他主张,在确定选题之后,必须做好有关文献的检索工作,穷搜有关图书资料,然后再写论文,而在写作中则要言必有据,不断查询各种工具书,以减少事实记忆和文字差错;在掌握英语的同时,应当学习对象国的语言,并尽可能不断提高汉语水平。

在谈到学术规范时,他强调,做研究必须老老实实,凡引用别人的东西,哪怕只是一句话,亦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

在谈到写文章时,他推崇“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严谨治学精神。

先生语言平实,却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让我们受益终身。

我入学之时,先生已近古稀之年。

然而,他在摆脱“文革”的梦魇之后,似乎重新焕发了青春,开始争分夺秒地投入工作。

(最新整理)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作文题审题解析讲评:写给2035年十八岁的你

(最新整理)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作文题审题解析讲评:写给2035年十八岁的你
一定要避免空话,套话,大话,洋洋千言,而看不到 “我”。如何化大为小,小中有大,就要求学生有开 阔的视野和胸襟,有高耸的品味和格局,还很大程度 靠文采语言来决高下。
Excellent courseware
拟题
我们这一代——写给2035的你 小溪就这样成为了江河 涓滴成河,青春接力 适逢鼎盛时代,绽放筑梦年华 仰不愧于祖国,俯不怍于你们 我18岁后的17年——写给18岁的你 盛放的烟火,那一朵是我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 均水平,是我国科技进入领先跑道的映照;
“村村通”“精准扶贫”,是全民共同致富,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奏;
Excellent courseware
对象意识
想象今后17年的奋斗历程,告诫2035的18岁 一代接力前行。注意这一代的奋斗历程与国家、 民族前行轨迹的相关相连。
Excellent courseware
摘抄:
开篇二:处在戊戌年的伊始,你可能平心静气地穿街 过巷,可能起早贪黑地砥砺前行。不管如何,我们都 要在此地启程,十几年后,抵达一个叫做2035的时光 小站。而其间的旅程,也可以冠以当下时髦的名称— —中国梦。
开篇三:十几年,只是时间长河里一方窄窄的水域, 只是人类行程中一串浅浅的脚窝。可之于亿万中国人, 则可能旧貌变新颜,可使沧海变桑田。2035年,离我 们近吗?它还藏在难于预见的未来,我们尚只能猜想 它大致的样子,离我们远吗?它又随着时间指针的律 动,在一步一步走向我们。
注意命题中隐藏的作文要求:“想象……”, 点明了特定的时间界点,以及阅读对象。你是 亲历者,也是过来人,可以写自己的切身体验, 可以对下一代人有祝愿期许,是对己,也对人。
Excellent courseware

我与饶宗颐先生的忘年交

我与饶宗颐先生的忘年交

我与饶宗颐先生的忘年交作者:王国华吴睿娜来源:《世纪》2018年第02期【引言】2018年2月6日凌晨,著名国学大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饶宗颐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i01岁。

笔者联系长住香港的国务院参事王国华,他发来信息说:“悲痛欲绝!昨天下午刚与他女儿约好,下周一下午四点与饶老见面,谁知昨夜12点45分仙逝,己成永别。

实在接受不了!心痛如绞!好在他走得安详自在。

”王国华在香港《大公报》担任了17年董事长、社长,是资深传媒人。

2008年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

饶宗颐先生2009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二人一位是馆员、一位是参事,且年龄相差30岁,由于同在香港,并一起为中华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向国家建言献策,因此结下了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他们之间的交往已有20多载。

在香港跑马地,饶宗颐先生生前常在居所“爱宾室”与王国华纵论儒学、宗教、书法、养生之道。

因中华文化而结缘我和饶公的交往始于儒学,我们的友谊也由于探讨中华文化而逐渐加深。

正是因为文化上的亲近达到感情上的亲近,最后达到忘年交的程度。

20世纪80年代末,我当时担任山东出版总社社长,主持了大型文化工程《孔子文化大全》的编纂工作,有幸结识了一批韩国、新加坡及港台地区的儒学专家。

饶宗颐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1988年汉城奥运会期间,我赴汉城举办“孔子文化展”。

在同韩国人谈判之前,我拜会并请教了饶宗颐教授。

饶公认为,韩国在传承儒学、教育民众、净化社会方面做得相当好,儒学研究也是走在前列的,特别是“儒学与现代化”的讨论在韩国媒体上是热门话题。

他建议“汉城孔子文化展”要把握正确方向,弘扬正宗儒学,不可歪曲儒学。

现在有些所谓“新儒学”的人,站在外国人的立场上,沽名钓誉,脱离了儒学的真谛。

后来“孔子文化展”在韩国获得了成功。

1990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在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的支持下,“孔子文化大展”在香港举办。

当时,国内对弘扬孔子文化仍有较大争议,而港台地区的一批学者却给予了大力支持,认为这是文化界的一件大事。

刘悦笛饶宗颐:中国最后一位“百科全书通人”走了!【纪念饶宗颐先生专题之三】

刘悦笛饶宗颐:中国最后一位“百科全书通人”走了!【纪念饶宗颐先生专题之三】

刘悦笛饶宗颐:中国最后一位“百科全书通人”走了!【纪念饶宗颐先生专题之三】饶宗颐先生,中国最后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通才型人物,于2018年2月6日仙逝,享年101岁。

斯人一去不复返,此番再难见公影,世上已无饶宗颐,天上又现文曲星!治学之“古法”与“新意”饶公一走,学界纷纷为之叹息,惜大众媒体鲜有报道。

这种叹息实乃一种大感喟:恐怕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也许不止一个甲子年,再产生出饶公这样的历史性人物,可能性实在太小了,甚至会不会还有饶公这样的通人再现世上,也是个大疑问也!饶公治学,既有“古法”,也有“新意”,实乃接续了王国维所创的中国学术传统。

西人曾评说写《神曲》的大诗人但丁,将他的历史地位定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在百余年来的中国学术史上,倒是也有一位通才型的国学大师,也拥有此种地位,那就是王国维,可谓非他莫属。

近日应邀到清华大学博物馆观瞻“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在赴清华之前又先赴昆明湖凭吊,远眺鱼藻轩处投湖处,1927年6月2日静安先生就在此自绝。

其实,从这位国学大师离世往前算起,他在国学研究方面著述喷涌的时间,也就那么十多年而已,走的时候刚五十一虚岁。

我们都不敢想像,如果再给王国维三十年,哪怕是就十年,那么中国学术界的状况将会得到多大的改观,因为他的影响力真是全景式的。

如果说,饶公广博治学的方式,与哪位学人更近似的话,那应该还是王国维,而且,他的百岁年纪几是静安先生一倍,因而有了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致力于学问。

根据他自己归纳的研究领域之分殊,其所深涉的领域分为八类:第一,敦煌学;第二,甲骨学;第三,词学;第四,史学;第五,目录学;第六,楚辞学;第七,考古学金石学;第八,书画。

有人说敦煌学是为“核心”,也有人把目录学作为“枢纽”,但我总觉得,诸类学问之间,基本上还是平行及交叉的关联,但如此之博,后人未能望其项背也。

除此八大类之外,我们倒还可以在上面继续“做加法”:从大的方面来说,除了倡导“新经学”研究,饶公对道教史与佛学研究亦多有考究,可谓“三教合一”;从小的方面而论,对其家乡的“潮州学”研究可谓治学起点,除了书画之外的音乐史研究,与敦煌学和甲骨学并称“三大显学”之简帛学,饶公都有涉猎并深入其中。

一代通儒饶宗颐逝世:什么样的人才配称“国学大师”

一代通儒饶宗颐逝世:什么样的人才配称“国学大师”

一代通儒饶宗颐逝世:什么样的人才配称“国学大师”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第14期他达古通今,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学贯东西,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

钱钟书称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是自己“心目中的大师”,而他也与这两位大师被先后并称为“北钱南饶”和“南饶北季”。

2018年2月6日凌晨,一代通儒饶宗颐先生在香港去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一生出版过60余部著作,3000万言。

在他身上有很多第一:第一位系统研究殷商贞卜的学者,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第一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诸于世……他曾把自己的著述归纳为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

他还是一位资深的古琴家,其研究成果《宋季金元琴史考述》是中国近现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古琴艺术发展的断代史。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曾说过:“中华文化什么样子?就饶公这样!饶公是中华传统文化呈现于20世纪的最好典型。

我可以说:50年之内,不会再出第二个饶宗颐!”饶宗颐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儒商之家,跟一般孩童不同,他最喜欢的不是玩耍,而是学习。

饶宗颐曾在《选堂清谈录》里自述:“我家以前开有4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

”少年时期的广泛涉猎,为饶宗颐奠定了坚实的学养基础。

1935年,18岁的饶宗颐被破格招聘进入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职艺文纂修。

抗日战争爆发后,饶宗颐在中山大学出版了《潮州艺文志》,填补了潮州艺文领域系统的著作实录的空白,成为研究潮州历代文献的里程碑式著作。

此后,饶宗颐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院校教授。

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并先后在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任职教授。

【高中记叙文阅读】《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阅读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阅读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阅读答案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①底,望百之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①底,望百之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永远不要磨磨蹭蹭,在中流中你会感到轻松自在。

,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②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这是他自己的描述。

他的山水画更具创新性,形成了自己的画派。

"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涉及面广,人往往有无边?世界上的学者中没有第二个人。

",并直言“最近,中国有各种各样的大师,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③1917仲夏时节,饶宗义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家庭。

他的父亲饶娥是岭南著名的学者,他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

”南社”饶氏天骄楼的10万册藏书更是名扬天下。

这种家庭氛围深深印在饶先生的童年记忆中。

16岁的饶宗义岁那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

到了18年,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震惊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的地方志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23岁时,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的要求,开始编纂《古史辨析》第八卷,这意味着他刚刚赢得了“弱者之冠”五四”对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不幸的是,他的相关手稿在出版之前就被战争摧毁了。

然而,战争并没有阻碍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他最终于29日去世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

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1982,65岁的饶宗颐先生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双重证据法”。

材料作文成主角背范文时代结束

材料作文成主角背范文时代结束

材料作文成主角背范文时代结束“我发现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点,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时,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

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

”6月7日下午,教育评论人士熊丙奇看过网上公布的高考作文题后,这样感慨。

像往年一样,高考第一天,社会舆论的焦点都集中在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上。

宿构作文、模版作文、主题先行作文一向被各界诟病,却养活了一个庞大的作文培训市场。

这种强化的作文训练被指“严重扼杀了中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家长耗资甚巨。

然而,记者发现,今年对高考作文的诟病少了很多。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作文改革低调提速了。

作文考试一向有“高考风向标”之称。

今年材料作文盛行,是否预示了未来高考开放式题目将在文综、理综等其他科目中逐步展开?就此,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

“从标题作文到材料作文的变化只是形式上的,你有没有注意到高考内容方面的改革?这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林蕙青说,高考出题是一种导向,要体现核心价值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林蕙青历任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高校学生司司长,多年来一直是高考的改革的研究者、执行者、推进者。

她曾对考试中心的同事说,你们在全力以赴保证高考安全的同时,要多思考“考试内容的改革,这是永恒的主题”。

高考指挥棒怎么指,学校就会怎么做。

所以,林蕙青指出,今年高考作文题是在旗帜鲜明地引导素质教育,激发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活跃年轻学生的思维,“要体现改革,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这一看似不经意的改革,事实上影响深远:老师要调整教学思路,学生要重新锤炼自己的语言,阅卷人要给过去的评分“老套路”松绑。

而且,作文改革更牵动了考试市场的利益变局。

也许不久,“作文强化班”会逐渐淡出培训市场。

据记者粗略统计,xx年全国和分省命题的高考作文试题共有17道。

从作文的立意上看,呈现出三大特点其一,倡导高尚品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饶宗颐先生去世,真正的大儒时代结束了【素材回放】2018年2月6日凌晨,国学大师饶宗颐去世,享年101岁。

提到饶宗颐,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北钱南饶”、“北季南饶”。

这也是个有意思的对比,很显然,北边有两位,分别是钱钟书、季羡林,南边只有一位,便是饶宗颐,按照武侠里的说法,饶宗颐先生这是“以一敌二”。

他的离世,无疑标志着一个时代真的结束了。

钱钟书说饶宗颐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我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能得到钱、季两位先生如此高的评价,说一句“饶宗颐是大师中的大师并不为过”。

关于饶宗颐,还有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不过这是个悬案,先说这句评价——“只要有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有报道说这句话出自金庸之口,也有记录说这是余秋雨说的。

不管是谁说的,这个评价没人质疑过,观点经得起推敲。

饶宗颐去世,人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再次说起“国学大师”这四个字。

当年有人纷纷争抢“国学大师”的帽子往自己头上戴的时候,饶宗颐既犀利又幽默地表了态,“我不是大师,我是大猪”。

(季羡林与饶宗颐)有必要重复一下饶宗颐这句语录的产生背景: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人去世后,一片“大师”的帽子纷纷送上,聒噪不已,有心急的媒体以“究竟谁将成为新一代的国学大师”为题展开调查,饶宗颐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张其成、冯其庸、傅佩荣。

眼看着季老至死都没摘掉的帽子就要戴到自己头上,饶宗颐的一句“我不是大师,我是大猪”,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将大师与大猪对应起来,充分体现了饶宗颐老人的智慧,他比任何人都能明辨出大师这个称谓在这个时代所蕴涵的危机和压力,当大师被学术混子们挣来抢去的时候,它其实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

饶宗颐进一步解释道,“‘大师’是佛家说法,我又不是和尚,所以我不是大师。

”这句简单易懂的话,十分朴素地向公众解释了“大师”的来源以及不愿意当大师的缘由。

【素材解读】饶宗颐先生真是全才啊,罗列他涉猎的文化领域:敦煌学、甲骨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诗词、书画,会发现多数都是冷门,都是少人继承的事业。

饶宗颐曾开玩笑说,在文化界他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如今游子进入天堂,他留下的背影,显得愈加孤寂。

最近这两年,甚嚣尘上的“大师饥渴症”有所缓解,伪国学大师人人喊打。

但总是有人忍不住“造大师”的冲动,比如网友曾有这样的提问,某既能搞音乐、拍电影、又能录制脱口秀、担当综艺节目导师的人,算不算“大儒”?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把一名杂家称为“大儒”,表明这个时代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已经浅薄到了令人齿冷的地步。

真正的大儒时代早就结束了。

如果饶宗颐先生还活着,勉强还能说大儒潜于世,现在这最后一位大儒也走了,我们也就只能在故纸堆里怀念大儒、想象大儒了。

【适用话题】淳厚博雅泽被后世回忆和怅惘向一代大师致敬大师已去,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将在后世长久流传终其一生,从求学问道到处世为人,都没有背弃文人应有的风骨与修养在探讨什么样的人才配称“国学大师”时,正透露出我们自身的一种文化焦虑“大师”对于真正的大师而言,是否将这样的标签给予他们,或许并不重要。

在他们看来,2只要踏踏实实治学,勤勤恳恳探究,就足够了但凡大师,都是能耐得住寂寞的用心治学之人,积几十年之功,终有所成。

他们所具备的是独有的理念和品格,这也是当今时代的人们所稀缺之物【素材锐评1】饶宗颐:命里注定做学问,不敢当“大师”钱钟书称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将他视为“心目中的大师”,而他也曾与这两位大师先后并称为“北钱南饶”和“南饶北季”。

能被称为大师的学者相继远去,已过期颐之年的饶宗颐也没有度过这个寒冬,于2月6日凌晨逝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出版过60余部著作,3000万言。

在他身上有很多第一:第一位系统研究殷商贞卜的学者,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第一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诸于世……他曾把自己的著述归纳为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

在中国音乐史方面他也建树颇多,是一位资深的古琴家。

其研究成果《宋季金元琴史考述》是中国近现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古琴艺术发展的断代史。

就像武侠小说里,高手总会有“双峰并峙”,大师与大师之间也常常惺惺相惜。

饶宗颐与钱钟书于1980年在北京相识。

钱钟书已届古稀,饶宗颐小他7岁。

初次见面,饶宗颐送给钱钟书一本诗词《晞周集》,是他上世纪70年代初客座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时所作;钱钟书回赠了一本亲笔批注的《管锥编》。

1998年,钱钟书逝世,北境大师空缺,不久即由季羡林“递补”。

2009年,季羡林也走了,留下的空缺至今无人能实至名归,饶宗颐大概是有些寂寞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说过:“中华文化什么样子?就饶公这样!饶公是中华传统文化呈现于20世纪的最好典型。

我可以说:50年之内,不会再出第二个饶宗颐!”1917年,饶宗颐出生于广东潮安。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要创造全新的文学面貌;蔡元培担任了北京大学校长;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俄国……出生于这样的年代,注定饶宗颐的学术之路必有波澜,而是否能壮阔就要看他的奋斗了。

3幸好,饶宗颐家学渊源,父亲饶锷是闻名岭南的学者,建立的“天啸楼”是潮州最大的藏书楼。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饶宗颐“躲进书楼成一统”,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

他说自己的5个基础都来自家学:一是写诗填词,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饶宗颐曾说:“我家以前开有4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

”1935年,18岁的饶宗颐被破格招聘进入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职艺文纂修。

这份工作让他几乎看遍了馆中收藏的地方志,构成了他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体系。

此后,饶宗颐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院校教授。

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并先后在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等任职教授。

他周游世界,只为讲学,被学术界誉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2011年,社长位置空缺了6年的“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饶宗颐当选为第七任社长,他的前辈有吴昌硕、赵朴初、启功……长年在外讲学,使得饶宗颐“名声在外”,荣誉等身,1962年就获得了有汉学界诺奖之称的法兰西学院汉学“儒莲奖”。

但似乎国内知道他的人越来越少,当然他也从来不在乎。

有人当面称颂他是“大师”,饶宗颐笑言:“大师?我是大猪吧(潮汕话里,‘大师’与‘大猪’谐音——记者注)。

现在‘大师’高帽满天飞,太多了。

其实大师原来是称呼和尚的,我可不敢当。

”季羡林倡导“天人合一”,饶宗颐进一步提出一个新概念“天人互益”——一切事业,要以益人而不是损人的原则出发和归宿。

“我们要从古人文化里学习智慧,不要‘天人互害’,而要制造‘天人互益’的环境,朝‘天人互惠’的方向努力才是人间正道。

”活得久,有时候会让人忘了他传奇般的学术成就,而把时光当成关键词。

曾经有记者采访饶宗颐,跟他握手时觉得手温暖有力,就问他是如何养生的。

不过,真正的大师就是大师,饶宗颐的回答也和养生节目的那些“大师”不一样。

饶宗颐笑着说:“我是坐在葫芦里。

”这源于元代诗人的一句话,“一壶天地小于瓜”,清静达观、身心愉悦,自然长寿。

2017年11月,“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巡回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百岁4高龄的饶宗颐仍精神矍铄,亲到现场参加开幕式。

饶宗颐说,父亲为其取名“宗颐”,就是让他宗法宋代理学家周敦颐。

周敦颐的《爱莲说》有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个名字,饶宗颐不负。

早在2011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把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编号为10017的小行星,命名为“饶宗颐星”。

今日巨星陨落,但先生的为学为人,依然如星辰璀璨。

【素材锐评2】饶宗颐去世:什么样的人才配称“国学大师”饶宗颐去世:什么样的人才配称“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一生治学所及,博泛无匹,可视为20世纪人文学术之显学与新学的全息缩影。

饶选堂宗颐先生昨日凌晨(2月6日)仙逝,哲人其萎,学林艺林同声哀悼。

在近三十多年间,内地知识界和文化界对其评价有过一些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学术逐渐复兴,随着眼光转向外界,人们发现竟有这样一位久居香港的学者和艺术家博通至此,举凡人文学科的各个门类,其人几乎无不涉及。

在上世纪90年代的“传统文化热”中,饶宗颐与钱钟书、季羡林等学者成为偶像级人物,“南饶北钱”“南饶北季”的称誉由此出现。

然而,“博通”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与想象,但却不是现代学术的常态。

随着后来学术精细化、科学化之风盛炽,“通人”钱钟书的偶像地位被“专人”陈寅恪取代,饶宗颐也不再成为学术界顶礼膜拜的对象,晚年更以文人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饶宗颐先生一生治学所及,博泛无匹,可视为20世纪人文学术之显学与新学的全息缩影。

他对学术史的发展有非常明确的认知,对自己在潮流和大势中所处的位置和起到的作用5也相当自觉。

2003年,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大陆版则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推出,共14卷20册,分别为史溯、甲骨、简帛学、经术礼乐、宗教学、史学、中外关系史、敦煌学、潮学、目录学、文学、诗词学、艺术及文录和诗词等。

这套学术文集的分类和编排是否合理姑且不论,但大体呈现了饶宗颐学术世界的面貌,据之足以了解先生治学的路径与转捩。

在这套丛书中,饶宗颐看到了近百年学术史旧学发潜、新知递生的趋向,令他感到幸运和欣慰的是,他出生的1917年,正是王国维考证先公先王之年,而甲骨面世迄于世纪之交,恰当期颐,他不无自豪地说:“当代学术之显学,以甲骨、简帛、敦煌研究之者成就最高,收获丰富,影响至为深远,余皆有幸参与其事。

他若楚辞与楚学之恢弘、滋大,而垂绝复兴之赋学与文选学,余皆曾致力,不无推动之绩。

至余所开拓之新业,如潮学,比较史前文字学与悉昙之学,则亦薄著微劳”。

李泽厚从《登幽州台歌》中看出陈子昂内心那种“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饶宗颐预20世纪学术之流,身处其间,自然而然有“得风气之先”的感受。

而时移势易,前辈同辈渐次凋零,那种“开先”的孤独感则未免转为“独守”的孤独感了。

20世纪80年代以后,饶宗颐多次受邀访问内地,参与学术研讨、考古发掘和文化考察,此一时段则陆续出版《云梦秦简日书研究》《楚帛书》《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及《甲骨文通检》等,增进了两地学术与文化交流。

千禧之初,先生即已感慨,晚近以来地不爱宝,新写本不断出土,学术界当另有新境界、新事业展开,“古典重温,新义滋起,或可能导致未来之文艺复兴,谨拭目以俟之”。

先生今归道山,语犹谆谆,希冀在焉,来者可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