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加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含练习解析)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等基本概念2、清楚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并掌握从v-t 图象看加速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加速度 (1)提出问题列车启动时加速较慢,小轿车启动时速度增加得较快;列车进站时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停下,速度减小得慢,小轿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停下来,速度减小得快.可见,速度的变化有快慢之分,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2)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3)表达式:va t∆=∆ 式中△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如果用t v 表示末速度,用v 0表示初速度,则0t v v v ∆-=,故也可写成t v v a t-=. (4)单位:m/s 2(5)矢量性:加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 的方向相同.要点诠释:0t v v v ∆-=,叫做速度的改变量,由于速度是矢量,求其改变量时要特别注意其方向性,如物体沿x轴方向做直线运动,初速度v 0=2m/s ,经10s 其末速度变为v t =7m/s ,两速度方向显然是一致的,则在10s 内其速度的改变量△v =v t -v 0=7m/s-2m/s =5m/s ,如图所示,我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速度改变量△v 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若仍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v 0=2m/s ,10s 后,末速度大小虽然仍是7m/s ,但方向相反,即7m /s t v '=-,如图所示,则速度改变量07m /s 2m /s 9m /s t v v v ''∆=-=--=-,在9m/s v ∆=-中的“-”号表示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号不表示大小,只表示方向.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第一次加速度2215m /s 0.5m /s 10v a t ∆===,与初速度v 0同向;第二次加速度2229m /s 0.9m /s 10v a t '∆-===-,与初速度v 0反向. (6)由va t ∆=∆所求应是△t 内的平均加速度,若△t 很短,也可近似看成瞬时加速度.要点二、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加速度a 的比较x/t或aatv v v-=m/s m/s、a、t决定a t v、、来决定的,由决定(后续学习由v t与v0决定,而且v a t=也由与△t决定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与△方向一致,而与v0向无关v v v-=或v a t=决定的方向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②速度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坐标系中,曲线在该点切即t0v v v-=要点三、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点诠释:(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时:对匀加速直线运动,v t>v0,a>0,加速度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对匀减速直线运动,v t<v0,a<0,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①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②既然加速度不变,则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同(△v=a△t).③在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要点四、从v-t图象看加速度要点诠释:(1)如果速度均匀增加或减小,说明物体的加速度不变,这样的直线运动,其v-t图象为一直线;反之,也可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甲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图乙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即a =k(斜率).可从图象上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由图甲可知2242/0.5m /s 4v a m s t ∆-===∆ 由图乙可知2204m /s 0.8m /s 5t a t ∆-'===-∆,负号表示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因此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求其加速度.(2)如果速度变化不均匀,说明物体的加速度在变化,其v-t 图象为一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某时刻的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大小.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要点五、如何判断物体做的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要点诠释: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有两个:第一,根据v-t 图象,看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的大小如何变化.若越来越大,则做加速运动,反之则做减速运动;第二,根据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间的关系.只要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就是加速;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就是减速.这与加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正、负无关.可总结如下:【典型例题】类型一、关于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例1、(2015 蚌埠市期末考)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 .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 .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即指物体增加的速度 【答案】B【解析】A 、根据公式va t∆=∆,v 大,v ∆不一定大,加速度a 不一定大.故A 错误; B 、加速度是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 正确;C、根据公式vat∆=∆.v∆大,加速度a不一定大,还与时间有关.故C错误;D、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故D错误.【总结升华】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课件ppt.ppt
v v
a t
0
t
v0
a>0
vt (vt > v0)
v0
a<0
vt (vt < v0 )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取初速度v0 的方向为正方 向,则:(1)加速直线运动:a与V的方向相同。
(2)减速直线运动:a与V的方向相反。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是恒量(大 小、方向都不变)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课堂练习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 那么在任意1s内( B、)C
解析: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2m/s²,( ) ,表示每秒内速度变化(增加)2m/s,即末速度比 初速度大2m/s,并不表示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 倍。
在任意1s内,物体的初速度就是前1s的末速度, 而其速度相对于前1s的初速度已经过2s,当a=2m/s² 时,应为4m/s。
所以,正确选项为B、C。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未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2m/s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高一物理必修一中,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针对高一物理必修一中的加速度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常用符号为a,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a)等于速度变化量(Δv)除以时间变化量(Δt),即a=Δv/Δt。
二、匀加速直线运动1.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征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均匀变化。
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成正比。
物体在此运动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包括加速度、初速度、末速度和位移。
2.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为:加速度(a)等于末速度(v)减去初速度(u)再除以时间(t),即a=(v-u)/t。
3.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位移(s)等于初速度(u)乘以时间(t)加上加速度(a)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s=ut+1/2at²。
4. 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位移(s)等于初速度(u)乘以时间(t)加上加速度(a)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s=ut+1/2at²。
三、图像法1. 速度-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直观地表示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
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直线下的面积表示位移。
2. 位移-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也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时间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四、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垂直下落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约为9.8m/s²,向下为正方向。
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满足以下规律:- 所有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同时落地;-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为9.8m/s²;- 物体下落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物理必修一加速度
B.甲一定先由A达到C
C.乙一定先由A达到C
D.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达到C
9、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1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例5: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此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t1内做加速运动,在t1~t2内做减速运动
B.物体在t1时刻前后的运动方向相反
C.物体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在0~t11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小于在t1~t2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例6: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1、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3秒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静止,历时2s。
画出V-T图,算出三个阶段加速度、位移大小分别为多少。
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若汽车以0.5 m/ 的加速度加速,则10s后的速度为?
(2)若汽车以3m/ 的加速度减速,则10s后的速度为?
根据下面这段话,画出V-T图并计算每一段的加速度,取向下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在高空一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静止跳下,在未打开降落伞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共经历了一分40秒的时间,打开降落伞的那一瞬间速度为980m/s。打开降落伞后,仍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50秒钟后,运动员做速度为30m/s的匀速直线运动。
物理高一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归纳在高一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度量,它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必修一中与加速度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加速度的定义与计算公式加速度定义为速度变化量与时间变化量的比值,可用以下公式表示:加速度(a) = (末速度(v) - 初速度(u)) / 时间变化量(t)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 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运动。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恒定,可用以下公式求解:末速度(v) = 初速度(u) + 加速度(a) ×时间(t)位移(s) = (初速度(u) + 末速度(v)) ×时间(t) / 2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忽略其他因素。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常数,取决于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
四、重力与斜抛运动的加速度在地面上的抛体运动中,考虑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
当物体斜抛时,其运动轨迹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独立运动。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而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力较小,加速度可以忽略。
五、平抛运动的加速度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投射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初速度大小相等,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分别变化的运动。
在平抛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自由落体运动相同。
六、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竖直上抛运动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投掷并受力向上的运动。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加速度可以表示为负值。
当物体达到最高点时,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然后开始下降,速度逐渐增大,大小与下落运动的速度相等。
七、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维持在轨道上需要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
向心力与物体质量、速度和曲率半径有关,其大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向心力(F) = 质量(m) ×加速度(a) = 质量(m) × (速度(v)² / 曲率半径(r))综上所述,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重要物理量。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一、加速度的概念。
1. 定义。
-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加速度。
- 用公式表示为a = (Δ v)/(Δ t),其中Δ v = v - v_0(v是末速度,v_0是初速度),Δ t=t - t_0(t是末时刻,t_0是初时刻)。
2. 单位。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或m· s^-2。
例如,汽车启动时加速度可能是2m/s^2,表示汽车每秒速度增加2m/s。
3. 矢量性。
- 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 v的方向相同。
- 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v>v_0,Δ v = v - v_0>0,加速度a与初速度v_0方向相同;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v < v_0,Δ v=v - v_0<0,加速度a与初速度v_0方向相反。
二、加速度与速度、位移的关系。
1.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例如,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但它做匀速直线飞行时加速度为零。
- 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
刚发射的火箭,加速度很大,但速度刚开始时比较小。
-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2. 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 根据v = v_0+at和x=v_0t+(1)/(2)at^2(位移公式,x表示位移),可以看出加速度影响物体的位移。
- 当加速度a不变时,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是二次函数关系。
如果a = 0,位移x = v_0t,是一次函数关系,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加速度的计算。
1. 根据定义式计算。
- 已知初速度v_0、末速度v和时间t,直接使用a=(v - v_0)/(t)计算加速度。
例如,一个物体初速度为2m/s,经过3s后速度变为8m/s,则加速度a=(8 -2)/(3)=2m/s^2。
2. 根据运动学公式计算。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课件
总结
加速度的实际应用
加速度的概念在工程、运动、 物理实验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深入了解它的意义对我 们理解世界非常重要。
难点梳理
容易错解点分析
通过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在理解加 速度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识别和纠正学习过程中常见的 错解点,帮助我们加深对加速 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3
位置-时间图和加速度
通过位置-时间图,我们可以看到加速度与位置变化的关系,加速度可以通过曲 线的弯曲程度来理解。
二维运动中的加速度
平抛运动中的加速度
在平抛运动中,物体的水平速 度保持恒定,而垂直速度受到 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斜抛运动中的加速度
斜抛运动中的加速度由水平加 速度和垂直加速度组成,轨迹 形状呈抛物线。
通过进行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斜抛运动中的加速度以及它对物体轨迹的影 响。
应用
加速度在交通工具中 的应用
加速度的概念在交通工具 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响着车辆的性能和驾驶 体验。
常见物体的加速度
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加速 度值,例如自由下落物体 的加速度和行人的加速度。
加速度与牛顿第二定 律
加速度与牛顿第二定律之 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它能 够帮助我们理解物体运动 背后的原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课 件
通过这个课件,我们将学习加速度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以及它与速度 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加速度
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率的大小,它可以使物体由静止状态 或者变速直线运动转变为加速运动。
加速度的单位及计算方法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它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与时间变化量,使用公式 a = Δv/Δt 来计算。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的教案(优秀5篇)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的教案(优秀5篇)高一物理必修一速度教案怎么设计篇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本节课为实验课,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测定物体牵引纸带的速度,并尝试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根据瞬时速度是在无限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粗略表示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教材这样处理更进一步加深了上节课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
当然这种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方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它的准确性,这要在下一章中学习,在此可不必要向学生介绍这种结论性的知识,以免冲淡学习重点,加重学生负担。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学到科学实验中探究的方法,而不是注重探究的结果多么完美,所以千万不能让学生养成不尊重实验事实、拼凑实验结果的习惯。
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描点法作图象的思想方法,向学生讲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描点法,图象的物理意义。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要补充一些更为典型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不一定是物理方面的图象,要突出图象的直观性,使学生对图象的作用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为本节建立物理图象来分析、寻找物体运动的规律打下基础。
高一物理速度的教案有哪些篇二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2、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1)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一次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讲述比较详细,通过两种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比值法定义速度。
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在高中物理中,必修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公式。
对于学习物理的人来说,掌握这些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必修一物理中的各种公式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公式。
1. 速度公式速度公式是必修一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具体公式如下:v = s/t其中,v 表示物体的速度,s 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t 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距离除以物体运动的时间。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是必修一物理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趋势。
具体公式如下:a = v/t其中,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 表示物体的速度,t 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量除以物体运动的时间。
3. 动能公式动能公式是必修一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动能。
具体公式如下:E = m*v^2/2其中,E 表示物体的动能,m 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速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物体速度的平方除以 2。
4. 重力势能公式重力势能公式是必修一物理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
具体公式如下:E = mgh其中,E 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m 表示物体的质量,g 表示重力加速度,h 表示物体的高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物体高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5. 电势能公式电势能公式是必修一物理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电势能。
具体公式如下:E = Φ/t其中,E 表示物体的电势能,Φ表示物体的电势差,t 表示物体充电的时间。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电势能等于物体电势差乘以充电时间。
以上就是必修一物理中各种重要的物理公式。
这些公式对于学习物理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并能够更好地解决物理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所有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所有公式引言:高中物理必修一是一门基础课程,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公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这些公式,并解释其含义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运作,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1. 速度公式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其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速度与其位移和所用的时间有关。
通过计算速度,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其公式为: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加速度与速度变化和时间有关。
通过计算加速度,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加速或减速情况。
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原因。
其公式为:力=质量×加速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施加在它上面的力和物体的质量。
通过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物体所受的力或者物体的质量。
4. 力的平衡公式力的平衡公式描述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条件。
其公式为:合力=0。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当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通过应用力的平衡公式,我们可以解决物体平衡的问题。
5. 动能公式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
其公式为: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通过计算动能,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能量转化和传递情况。
6. 功率公式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其公式为:功率=力×速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功率与施加的力和物体的速度有关。
通过计算功率,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工作效率和能量转化率。
7. 重力公式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其公式为: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通过计算重力,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在地球上的受力情况。
8. 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公式总结第一章是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开篇章节,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量的测量。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公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
本文将对第一章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公式进行总结。
1. 速度公式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可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速度公式为:速度= 位移/ 时间。
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位移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加速或减速快慢的物理量,可以用加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加速度公式为:加速度= (末速度- 初速度)/ 时间。
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时间的单位是秒(s)。
3. 重力公式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可以用重力公式进行计算。
重力公式为:重力= 质量× 重力加速度。
其中,重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重力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4. 力的公式力是描述物体受力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可以用力的公式进行计算。
力的公式为:力= 质量× 加速度。
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5. 功的公式功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效果大小的物理量,可以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功的公式为:功 = 力× 位移× cosθ。
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力的单位是牛顿(N),位移的单位是米(m),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单位是弧度。
6. 功率公式功率是描述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大小,可以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功率的公式为:功率= 功/ 时间。
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功的单位是焦耳(J),时间的单位是秒(s)。
7. 能量公式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可以用能量公式进行计算。
能量的公式为:能量= 功。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件.ppt
a v t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LOGO
a增大,v增加的快
a与v1同向
加速运动 (v增大)
a减小,v增加的慢
加速度减小的运动不一定是减速运动
!
a增大,v减小的快
a与v1反向 减速运动
(v减小)
a减小,v减小的慢
加速度增大的运动不一定是加速运动 !
LOGO
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
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和速度变化率Δv/Δt 的关系?回答以下问题
1.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吗?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也一定大吗? 3.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一定为零吗?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LOGO
速度
表示运动的快慢
v
表示速度的变化大小
速度的改变量
Δv=vt-v0
加速度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答案:B
LOGO
解析:“速度变化得越多”,是指 Δv 越大,但若所用时间 t 也很大,则Δtv就不一定大,故 A 错。“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 速度的变化率Δtv越大,即加速度 a 越大,B 正确。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 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 以后就反向运动,故 C 错。
加速度
LOGO
加速直线运动:
v1
Δv
v2
减速直线运动:
v1
v2
Δv
v是矢量,故Δv 也有方向!
加速度
4. 矢量性
加速直线运动:
v1
Δv
v2
LOGO
减速直线运动:
v1 v2 Δv
a
a
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a与v1 同 向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4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a
b
v v2 v1
a
t t 2 t1
v2
∆v
v1
O
∆t
t1
t2
t/s
小三角形水平的直角边代表时间间隔∆t,竖直直角边代表速度的变化量∆v 。
从曲线的倾斜程度就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比值
∆
∆
就是加速度的数值。
思考:A、B两物体的速度哪个变化快?
2
0.5m/s
A物体的加速度为
;
v/m·s-1
a
m / s 2 2m / s 2
t4 6
2
1.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斜率越大,说明加速度越大,
斜率为零,说明加速度为零,即速度保持不变。
2.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即物体做加速运动;
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物体做减速运动。
动学中的“加速”,将“总确诊病例人数的减少”类比成运动 学中的“减速”,
将增加和减少的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据此,“确诊人数增加出现减缓趋势”
可以类比成运 动学中的(
A
)
A. 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 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四
从v-t 图象看加速
v(m/s)
△t;当△t极小时,变化量 △D与△t之比就是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变化率。
显然,变化率在描述各种变化过程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速度和加速度就是两
个很好的例子。
【例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备注:“/”表示分号(或除号)“——”的后面是符号的表示以及单位)1、加速度公式:a= v/t =(v t-v o)/ta——加速度——m/s2v——速度变化量——m/st——时间变化量——s概念: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段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v t=v o+atv t——末速度——m/sv o——初速度——m/sa——加速度——m/s2t——时间——s3、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x=v o t+(1/2)at2x——位移——mv o——初速度——m/st——时间——sa——加速度——m/s2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v2-v o2=2axv——末速度——m/sv o——初速度——m/sa——加速度——m/s2x——位移——m5、自由落体运动概念: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用g表示,也叫重力加速度。
(g=9.8m/s或g=10m/s2;如果题目没有特别的说明,都按g=9.8ms2进行计算。
)基本公式:v t=atv t——末速度——m/sa——加速度——m/s2t——时间——sh=(1/2)at2h——高度——ma——加速度——m/s2t——时间——sv t2=2ahv t——末速度——m/sa——加速度——m/s2h——高度——m6、重力公式G——重力——Nm——质量——kgg——重力加速度——m/s27、弹力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
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
性质:相互作用力胡克定律:F=k x ; x=|x t-x o|(x t——末长度;x o——原长)。
F——弹力——Nk——劲度系数——N/m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m8、摩擦力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v-t图像。哪个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为什么?
v/m·s-1 6
4
2
O 246
注意:加速
度为负值表示速 度减小,此时, 加速度方向与速 度方向相反
1、前2秒内的加速度
a v2 v0 4 1 m / s2 1.5m / s2
“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 得快”描述的是三种不同的情况。 “速度大”,是指位置变化快 。 “速度变化大”,是指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别大。
“速度变化得快” ,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
3. 非常学案P15 变式突破2
5. 以下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D A. 加速度为0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可能增加 C. 物体的加速度增加,其速度不一定增大 D.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
三、从 v-t 图象看加速度
思考:A、B两物体哪个的速度变化快?
A物体的加速度为 0.5m/s2
v/m·s-1
6
A
B物体的加速度为 0.2m/s2
4
V-t 图像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2
B
k v a
O 5 10 15 t/s
t
v(m/s) a b
v2
∆v
v1
∆t
O
t1
t2
t/s
小三角形水平的直角边代表时间间隔∆t,竖直 直角边代表速度的变化量∆v 。
问:①谁的速度变化大?
②谁的速度变化快?
v x 如何比较它们速度改变的快慢?
和速度里面一样,用比值法。
t
计算它们平均每秒钟 速度的变化量,即单位时间
内速度变化多的物体速度改变快!
思考与讨论 普通的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都能达到
100 km/h。但是,它们起步后达到这样的速度所 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一辆小汽车在20 s内 速度达到了100 km/h,而一列火车达到这个速度 大约要用500 s。
⒊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⒋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m/s2
读“米每二次方秒”
例1、飞机的速度由0 增加到360 km/h ,飞 机的速度变化了多少?若这一变化所用时间 为40s 则飞机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解: 已知v1 =0, v2= 360 km/h =100m/s
① 加速直线运动 ②减速直线运动
a
v1
Δv
v2
v1 v2 Δ v
a
结论:
Δv
v2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初速度v1
v1
v2 Δ v ① 加速直线运动,a的方向与v1方向相同;
② 减速直线运动, a的方向 与v1方向相反。
结论: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 度方向无关。
非常学案:变式突破1
C 1.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
2
1 30m / s 0 7.5m / s2
t t
4s
猎豹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
速度0 30 s 300km/h(约83m/s)
速度平均1 s 增加为
v v v
2
1 83m / s 0 2.8m / s2
t t
30s
速度0 0.005 s 250m/s 速度平均1 s 增加为
v v v
1.飞机的速度变化为:v=v2-v1=100m/s
2.由加速度的定义有:
a1
v2 t
v1
v t
100m/s2 2.5 m/s2 40
练习:非常学案 P15 例1
加速度是矢量,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v的方向相同
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直线运动) 1:矢量图示:
速度的变化量△v △v = v2-v1
t02
2
2、2s—4s的加速度
t/s
0
3、4s—6s的加速度
a v6 v4 0 4 m / s2 2m / s2
t46
2
小结:
变化
△x 速度 v = —△—t
快慢
位置 加速度
变化
△v a = —△—t
快慢
速度
位置 变化的快慢 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速度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又称为速度的变化率。
2
1 250m Leabharlann s 0 5104 m / s2t t
0.005s
炮弹的速度变化,比飞机的速度变化快得多!
一、加速度
⒈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 的比值。
⒉ 定义式:a v v2 v1
t t
v1----初速度(时间△t开始时的速度) v2----末速度(时间△t末了时的速度) a ----加速度(时间△t范围内的加速度)
)
A、静止不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D 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叙述中,结论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为零 C、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D、加速度的大小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
2
1 28m / s 0 0.06m / s2
t t
500s
△v/△t 不同
小汽车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
羚羊 猎豹
速度0 4 s 25m/s
速度平均1 s 增加为
v v v
2
1 25m / s 0 6.25m / s2
t t
4s
速度0 4 s 30m/s
速度平均1 s 增加为
v v v
6、 一只足球以10 m/s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运动, 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20 m/s的速度向正西 方向飞去,运动员与足球的作用时间为0.1s, 求足球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00 m/s2, 向西
学案:细嚼慢咽
结论:
a v v2 v1
t t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 度不一定大。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 零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结论: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加速度大,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大。
结论: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没有必然联系。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变化量:在自然界中把某个量 变化 了多少叫变化量.
2.变化率定义:
某量D的变化量△D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 间△t 的比值△D/△t ,叫做这个量的变化率。
3. 物理意义:
描述某量D的变化快慢,不表示某量D的变化
量△D的大小。
1s
举例:2m/s
6m/s
3m/s 3s 9m/s
谁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它们的速度平均 1 s各增加多少?
速度0 20 s 100km/h(约28m/s)
速度平均1 s 增加为
v v v
2
1 28m / s 0 1.4m / s2
t t
20s
速度0 500 s 100km/h(约28m/s) 速度平均1 s 增加为
△v相同,
v v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