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人体解剖考试题库汇总
人体解剖复习题库绪论一、名词解释1.解剖学姿势: 为说明人体局部或器官及结构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一种姿势,即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冠状面: 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也叫额状面。
3.矢状面: 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纵切面,4.纵切面: 指与器官长轴平行的切面。
5.横切面: 指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
6.嗜酸性: 是细胞和组织内的碱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合力强者。
二、填空题1.解剖学的研究方法是借助___肉眼__观察;组织学的研究方法是借助____显微镜____观察。
2.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手掌____向前_____,下肢并拢,足尖____向前______。
3.人体共有____九_____大系统,即____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___。
4.人体按部位可分为______头、颈、躯干、四肢_______等四大部分。
5.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称_______水平面__;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__矢状面_______;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称为____冠状面_______面。
6.与器官长轴平行的切面叫_____纵切___面,与器官长轴垂直的面叫____横切____面。
7.以正中矢状面为准的方位术语是______内侧____和____外侧______。
8.用于描述人体形态的轴有____垂直轴、矢状轴_和___冠状轴________。
9.用于描述人体形态的断面有_____冠状面、矢状面______和_____水平面_____。
三、单项选择题1.矢状面是指(B)A.从上到下,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 B.从前到后,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面C.从左到右,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 D.从左到右,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面E.从前到后,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面2.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B)A.内和外 B.浅和深 C.上和下 D.内侧和外侧 E.近侧和远侧3.描述人体各局部或器官、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为(C)A.前和后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上和下 E.近侧和远侧4.组织学教学标本常用的制片是(A)A.石蜡切片B.火棉胶切片C.冰冻切片D.组织压片E.超薄切片5.扫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C)A.生物膜内部结构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C.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D.细胞内的多糖E.细胞核内的结构6.透射电镜主要用于观察(B)A.细胞表面的立体结构B.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C.活细胞的生长情况D.细胞内部的物质转运情况E.以上均不是7.光镜和电镜观察的组织切片均为(A)A.普通切片B.冰冻切片C.固定后切片D.超薄切片E.未固定切片8.冰冻切片主要用于研究(D)A.核酸 B.糖类 C.脂类 D.酶 E.肽类9.能被伊红染成粉红色的结构为(C)A.细胞核B.核糖体C.胶原纤维D.染色质E.以上均不是10.能被苏木精染成紫蓝色的物质不包括(D)A.染色质B.尼氏体C.胶原纤维D.核糖体E.粗面内质网四.简答题1.简述石蜡切片HE染色标本的制作过程。
名词解释解剖学姿势
名词解释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是指人体在解剖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位置和姿势。
这些姿势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和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相互关系而设计的。
解剖学姿势的选择取决于所研究的器官和结构以及研究的目的。
解剖学姿势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姿势:
1. 背卧位:被试者平躺在背部,双臂自然放置在身体两侧。
这是最常用的姿势,用于研究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和骨盆等区域的解剖结构。
2. 俯卧位:被试者面朝下平躺,双臂自然放置在身体两侧。
这种姿势常用于研究背部、臀部、下肢和腰椎等区域的解剖结构。
3. 侧卧位:被试者侧身躺在一侧,上臂向前伸展,下臂弯曲放在头部下方。
这种姿势常用于研究胸腔、腹腔、肾脏和肝脏等器官的解剖结构。
4. 仰卧位:被试者仰卧在背部,双腿伸直放平。
这种姿势常用于研究下肢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解剖结构。
5. 半坐半躺位:被试者半躺半坐,头部微微抬起,腿部略曲。
这种姿势常用于研究胃部和肠道等内脏的解剖结构。
以上只是常见的几种解剖学姿势,根据研究的需要,还可以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姿势。
不同的姿势可以使研究者更好地观察到
解剖结构,描绘解剖图和制作模型。
解剖学姿势也有助于研究者进行手术操作的模拟练习,从而提高手术技能和减少手术风险。
在实际解剖学研究中,解剖学姿势通常是与解剖学标本和解剖学工具相结合使用的。
研究者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姿势和工具,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人体内部结构的组织和功能。
解剖学姿势的应用使得解剖学研究更加方便、可视化,为其他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解剖学姿势的名词解释
解剖学姿势的名词解释解剖学姿势是指在解剖学研究中,为了更好地展示和研究人体结构、内脏器官等而采用的特定体位。
这些姿势可以帮助解剖学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也可以用于临床解剖学教学、手术操作和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剖学姿势及其名词解释:1. 仰卧位:被解剖者仰卧在工作臺上,上肢屈曲于体侧,下肢伸直。
这个姿势适用于解剖头颈部、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等部位。
2. 俯卧位:被解剖者俯卧在工作臺上,上肢伸直于体侧,下肢伸直。
这个姿势适用于解剖背部、颈椎和下肢等部位。
3. 侧卧位:被解剖者侧卧在工作臺上,上肢位于头顶或胸部,下肢屈曲于腹部。
这个姿势适用于解剖头颈部、胸腔和腹腔等部位。
4. 直立位:被解剖者站立或坐立,上肢自然垂放,下肢并拢。
这个姿势适用于解剖全身和四肢等部位。
5. 卧位:被解剖者仰卧或俯卧在床上或其他支撑物上。
这个姿势适用于解剖术前手术规划、手术操作等。
6. 趴位:被解剖者趴在工作臺上,臀部高于头部。
这个姿势适用于解剖背部、腰椎和盆腔等部位。
7. 头低位:被解剖者仰卧或坐卧位,头部低于心脏位置。
这个姿势可以用于研究头颈血管解剖,也可以用于手术操作时减少出血。
8. 近端身体位:被解剖者靠近工作臺,身体与被解剖部位之间的距离较近。
这个姿势可以方便解剖者的操作,并提供更好的视野。
9. 远端身体位:被解剖者离工作臺较远,身体与被解剖部位之间的距离较远。
这个姿势可以保持被解剖部位的固定,方便研究和操作。
10. 英腿位:被解剖者坐位,双脚交叉抬起。
这个姿势可以展示髋关节和髋关节周围的结构。
总之,解剖学姿势在解剖学研究和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帮助解剖学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也可以用于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中。
正确的姿势选择可以提供更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有助于准确解剖和研究人体结构。
解剖学名词解释解剖学姿势的概念
解剖学名词解释解剖学姿势的概念解剖学名词解释:解剖学姿势的概念引言:解剖学姿势是解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人体解剖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解剖学姿势被定义为一种特定的身体位置或姿态,用于研究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和系统的解剖结构。
简而言之,姿势是解剖学中描述和研究人体内部结构的基本参考框架。
1. 什么是解剖学姿势解剖学姿势是指在医学解剖学研究中,为了方便观察和研究人体结构,特定的人体姿势或位置。
在解剖学中,常用的姿势包括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坐位和直立位等。
不同的姿势适用于研究不同的解剖结构。
2. 常见的解剖学姿势2.1 仰卧位仰卧位是指体位仰卧于直线面上,头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这种姿势常用于研究头颈部、胸部、腹部和骨盆等部位的解剖结构。
2.2 俯卧位俯卧位是指体位俯卧于直线面上,头部略转向一侧。
这种姿势常用于研究背部和臀部等区域的解剖结构,特别适用于观察脊柱和骨盆。
2.3 侧卧位侧卧位是指体位侧卧于直线面上,头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这种姿势常用于研究侧卧位的脊柱和侧卧位的腹部结构。
2.4 坐位坐位是指体位坐立于直线面上,头部保持直立。
这种姿势常用于研究头颈部、上肢和下肢等部位的解剖结构。
2.5 直立位直立位是指体位站立于直线面上,头部正直直立。
这种姿势常用于研究下肢、骨盆和脊柱等部位的解剖结构。
3. 解剖学姿势的重要性解剖学姿势在人体解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姿势能够使解剖学家或医学生更方便地观察和研究人体结构,有助于提高解剖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姿势可以改变人体内部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征。
此外,在临床医学和手术中,正确的姿势能够提供更好的手术暴露和操作视野,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4. 解剖学姿势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解剖学研究或临床操作时,必须注意正确选择和掌握姿势。
首先,姿势选择应根据具体研究或操作的解剖结构来进行。
不同的结构可能需要不同的姿势才能较好地显示和观察。
人体解剖学复习考试资料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
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24、钩形足(胫神经),马蹄内翻足(腓总神经损伤)25、腕下垂(桡神经损伤),环、小指爪形手(尺神经损伤),猿手(正中神经损伤)。
26.小网膜分两部分,右侧者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左侧者成肝胃韧带。
27.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35.固有鼻腔的粘膜可因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嗅区和呼吸区两部分。
36.喉腔侧壁由二对粘膜皱襞,上一对称前庭壁下一对称声襞,喉腔最窄处在声门襞。
37.两侧声襞之间及两侧杓状软骨之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
38.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
48.主动脉弓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三大分支。
49.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
50.腹腔干自腹主动脉发出后,立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三支。
51.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深面,房室结位于房室膈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
52.上腔静脉由左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汇成,注入右心房前还收纳奇静脉。
53.头臂静脉由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
54.静脉角是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成头臂静脉形成的夹角。
55.上肢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56.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尺侧部,沿前臂内侧上行至肘窝。
解剖学姿势的基本概念
解剖学姿势的基本概念解剖学姿势是指人体处于特定的身体姿势以进行解剖学研究和操作的一种方法。
它是为了方便解剖学教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而设计的姿势,可以使解剖学家更好地观察和研究人体结构各个部分的位置、形态、关系和功能。
解剖学姿势是解剖学的基础,对于了解人体结构、研究疾病和进行手术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解剖学姿势的选择有赖于解剖学的目的和需要,以及对于所研究结构的最佳展示。
常见的解剖学姿势包括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和坐位。
仰卧位是指患者面朝上平躺于床上,四肢伸直,头部正中位。
这种姿势适合于观察胸部、腹部、颈部、头部和上肢等结构。
在该姿势下,胸腔和腹腔可自然张开,方便观察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同时,仰卧位还可用于手术操作,如胸腔开放手术、心脏手术、甲状腺手术等。
俯卧位是指患者面朝下平躺于床上,头部稍向一侧。
这种姿势适用于研究背部、下肢、骨盆和腹膜后等结构。
它使腹腔和盆腔内脏向下移位,有利于观察肠道、肾脏、骨盆脏器等结构。
临床上,俯卧位还可以用于肾脏手术、脊柱手术等。
侧卧位是指患者侧躺于床上,上肢伸直并置于体侧,下肢弯曲屈膝。
这种姿势适用于研究侧卧部位的结构,如肋骨、肩胛骨、骨盆等。
它使侧部结构暴露,并能较好地展示这些结构的形态和关系。
临床上,侧卧位还可以用于肩关节手术、骨盆手术等。
坐位是指患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上肢垂放于体侧,下肢垂直放置于地面。
这种姿势适合研究头部、脖颈、颈椎、骶髂关节等结构。
它使头部和脖颈处于自然的直立位,便于观察和研究这些结构。
在坐位下,还可以进行有关头部和颈椎的手术操作。
除了上述常见的姿势外,根据解剖学研究的需要,还可以采用其他特殊姿势。
比如头低位(Trendelenburg位)是指患者面朝上,头低体高45度左右,适用于观察头、脖颈等结构。
头高位(Reverse Trendelenburg位)则是指患者面朝上,膝下放枕头,头部略高于体干,适用于研究胸腔、腹腔等结构。
总之,解剖学姿势是解剖学研究和操作的基本方法之一。
解剖知识点
解剖知识点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
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
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
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
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人体标准解剖姿势
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人体解剖姿势是指人体在解剖学研究中采取的特定姿势,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关系。
正确的人体解剖姿势对于医学教学、临床诊断和手术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人体标准解剖姿势。
1. 仰卧位。
仰卧位是指人体仰面平躺的姿势。
在解剖学研究中,仰卧位常用于观察头颈部、胸腹部和四肢的解剖结构。
在临床医学中,仰卧位也常用于检查和手术操作,如头部CT扫描、心脏手术等。
2. 俯卧位。
俯卧位是指人体俯面平躺的姿势。
在解剖学研究中,俯卧位常用于观察背部、臀部和下肢的解剖结构。
在临床医学中,俯卧位也常用于检查和手术操作,如脊柱手术、下肢骨折复位等。
3. 侧卧位。
侧卧位是指人体侧面平躺的姿势。
在解剖学研究中,侧卧位常用于观察头颈部、胸腹部和盆腔的解剖结构。
在临床医学中,侧卧位也常用于检查和手术操作,如脑部MRI检查、腹部手术等。
4. 俯卧头侧位。
俯卧头侧位是指人体俯卧着,头部偏向一侧的姿势。
在解剖学研究中,俯卧头侧位常用于观察头颈部和面部的解剖结构。
在临床医学中,俯卧头侧位也常用于检查和手术操作,如颅脑手术、面部整形等。
5. 仰卧头侧位。
仰卧头侧位是指人体仰卧着,头部偏向一侧的姿势。
在解剖学研究中,仰卧头侧位常用于观察头颈部和面部的解剖结构。
在临床医学中,仰卧头侧位也常用于检查和手术操作,如口腔手术、颈部CT检查等。
6. 趴卧位。
趴卧位是指人体俯卧在桌面或床上,头部向一侧或双侧转向的姿势。
在解剖学研究中,趴卧位常用于观察胸腹部和盆腔的解剖结构。
在临床医学中,趴卧位也常用于检查和手术操作,如胃肠镜检查、盆腔手术等。
以上就是常见的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不同的姿势适用于不同的解剖结构和临床操作,正确的姿势能够提供清晰的解剖信息,有助于医学教学和临床诊断。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解剖学标准操作,确保解剖结构的准确观察和诊断操作的顺利进行。
人体解剖学姿势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姿势名词解释【人体解剖学姿势名词解释】1. 引言人体解剖学姿势是解剖学领域中的重要基础,它们通过一系列特定的体位和姿势,使解剖学家能够更好地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解释和探讨一些常见的人体解剖学姿势,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
2. 解剖学姿势的定义和作用解剖学姿势是指特定的体位和姿势,通过排列身体部位和关节的位置,使解剖学家能够清晰地观察和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这些姿势的使用对解剖学的研究至关重要,它们可以提供可重复和标准化的条件,使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靠性。
3. 常见的人体解剖学姿势(1)仰卧位(Supine Position)仰卧位是最常见的人体解剖学姿势之一。
在该姿势下,被研究者平躺在背面,面向上方,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两腿自然伸直。
这种姿势可以使解剖学家观察到胸腔和腹腔内的器官,如心脏、肺部、胃等。
(2)俯卧位(Prone Position)俯卧位是另一种常见的姿势,研究者面朝下平躺在床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两腿也自然伸直。
这种姿势适用于观察和研究脊椎、胸腔和腹腔的后部结构。
(3)坐位(Sitting Position)坐位是一种更直立的姿势,研究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双腿伸直或弯曲,身体保持直立。
这种姿势适用于观察和研究腹部、骨盆和下肢的结构。
(4)侧卧位(Lateral Position)侧卧位是指研究者侧躺在床上或平面上,一个侧面向上,双手靠着身体侧面,身体呈弯曲状态。
这种姿势常用于观察和研究躯干、颈部、肩膀和髋部的结构。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人体解剖学姿势在解剖学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不同的姿势,解剖学家可以更好地观察和研究人体内部结构,进而深入了解其生理功能及疾病发生机制。
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体的复杂性。
总结本文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常见的人体解剖学姿势进行了解释和探讨。
通过了解这些姿势的定义、作用和应用领域,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解剖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点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
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
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
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
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解剖学姿势的名词解释
解剖学姿势的名词解释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相互关系的学科,而解剖学姿势则是指在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使用的特定体位。
这些姿势被用于增强可视性、方便手术、采集标本以及进行疾病诊断等目的。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解剖学姿势进行解释。
1. 仰卧位:仰卧位是指人体面部向上平躺的体位,通常用于手术或检查,使医生可以容易地观察患者的面部、胸部和四肢。
仰卧位也常被用于进行全身麻醉手术。
在仰卧位中,患者的腿部通常会被抬高以减轻血液回流所带来的不适。
2. 俯卧位:俯卧位是指人体面部向下平躺的体位,在解剖学研究中常用于观察背部和臀部结构。
俯卧位还被用于进行腰椎穿刺、手术操作和检查等。
在俯卧位时,患者的头部通常会被侧向转动,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 侧卧位:侧卧位是指身体侧面向下平躺的体位,在手术和病理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侧卧位能够使医生方便地观察和操作肋骨、腹股沟区域以及下肢。
其中,左侧卧位常被用于胃肠道手术,而右侧卧位则常用于心脏手术。
4. 趴卧位:趴卧位是指人体面部向下平躺于床上,双臂自然垂放的体位。
在研究解剖学或进行背部手术时,趴卧位是常用的体位之一。
这个姿势可使医生更方便地观察背部骨骼和肌肉结构,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手术。
5. 负倾卧位:负倾卧位是指患者的下肢略高于头部的体位。
这种姿势被用于降低颅内压力,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
在一些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负倾卧位可减少颅内出血和脑梗塞的风险。
6. 剪刀位:剪刀位是指患者腿部位于不同高度的侧卧位,一条腿稍微 extends,另一条腿屈曲90度。
这种姿势常用于子宫手术,例如剖腹产或子宫切除术。
剪刀位可以提供更好的手术曝光度,使医生容易观察和操作。
除了上述常见的姿势,还有一些特殊的姿势在特定的解剖学研究或手术中使用。
例如坐位姿势常用于脑脊液穿刺和椎管外麻醉;足底位则常用于髋关节手术和产科手术;双腿抬高位常用于腹部手术,以降低腹部腔内压力。
总结起来,解剖学姿势是医生在进行解剖学研究和手术操作时用于调整患者体位的特定方式。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1.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 内侧和外侧----是描写人体各局部或器官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大小而言的术语,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
3. 骺线----成年后,长骨体与骺之间的骺软骨骨化后的遗迹。
4. 板障----颅骨顶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丰富的板障静脉。
5. 椎管----各锥孔贯通,构成容纳骨髓及其被膜等的管道。
6. 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其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7. 隆椎----第7颈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体表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8.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交界处向前微突的横嵴,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常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9. 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而形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10. 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与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的内侧,内有神经,血管经过。
11. 颅囟----新生儿颅顶骨的骨缝间较大的未骨化的膜性部位,主要有前(额)囟和后(枕)囟。
12. 翼点----为颅侧面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的H形交界处,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13. 蝶筛隐窝---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体间的间隙,内有蝶窦的开口。
14. 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和蝶骨以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15. Luschka关节----即钩椎关节,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为椎体钩,椎体沟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的唇缘相连接而成。
如果过度增生肥大,可致椎间孔狭窄而压迫脊神经。
16. 腕骨沟----8块腕骨弧形排列而形成的掌面凹陷的浅沟,参与腕管的构成。
17. 桡神经沟----肱骨中部后面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经过。
18. 髋臼----由髂,坐,耻三骨的体构成,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解剖学姿势名词解释
标准解剖学姿势名词解释
标准解剖学姿势是在解剖学中使用的一组姿势,用于展示身体的不同部位和组织。
这些姿势使解剖学家能够观察和研究身体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解剖学特征和功能。
1. 仰卧位:病人仰卧在床上,脸朝上,四肢自然放松。
这个姿势通常用于检查和研究颈部、胸部和腹部的解剖结构。
2. 侧卧位:病人侧躺在床上,身体与床平行。
这个姿势通常用于观察和研究侧面解剖结构,如骨骼、肌肉和内脏。
3. 俯卧位:病人俯卧在床上,脸朝下,四肢自然放松。
这个姿势通常用于观察和研究背部和下肢的解剖结构。
4. 坐位:病人坐在床或椅子上,脊椎直立。
这个姿势通常用于观察和研究头部、颈部和上肢的解剖结构。
5. 半坐位:病人半坐在床上,角度介于仰卧位和坐位之间。
这个姿势通常用于观察和研究腹部和胸部的解剖结构。
6. 曲卧位:病人卧在床上,屈曲状态。
这个姿势通常用于观察和研究肢体关节的解剖结构,如膝关节和肘关节。
7. 背位:病人仰卧在床上,背部与床平行。
这个姿势通常用于观察和研究背部的解剖结构,如脊柱和肩胛骨。
8. 前位:病人仰卧在床上,脸朝下,四肢自然放松。
这个姿势
通常用于观察和研究前面的解剖结构,如颈部和胸部。
标准解剖学姿势的选择取决于需要观察的具体解剖结构和目的。
通过使用这些姿势,解剖学家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人体的解剖学,从而为医学研究和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简述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
简述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Standard anatomical position)是一种常用的描述人体姿势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解剖学、医学和生物力学等领域。
以下是对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的详细解释和描述。
一、定义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规定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这是一种标准化的姿势,用于描述人体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和相对关系。
二、特点1.直立姿势:人体直立,身体与地面平行,无前后倾斜或侧向偏移。
2.眼睛平视:眼睛向前平视,视线与水平面垂直。
3.上肢自然下垂:上肢放松,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4.下肢并拢:下肢并拢,脚尖向前,与地面垂直。
5.肌肉松弛:全身肌肉放松,无紧张或收缩。
三、应用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广泛应用于解剖学、医学、生物力学等领域,用于描述人体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和相对关系。
在医学影像学、手术操作、康复治疗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四、注意事项1.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只是一种标准化的姿势,实际的人体姿势会因个体差异、疾病或运动状态而有所变化。
2.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不能用于描述活体的动态姿势,因为活体的姿势是不断变化的。
3.在进行人体测量和比较时,应使用相同的人体姿势,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五、与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相关的概念1.解剖学姿势(Anatomical position):人体自然直立,两眼平视,四肢并拢,掌心向前,下肢直立,足尖向前。
这个姿势是解剖学中描述人体结构和器官位置的基础姿势。
2.身体方向(Body orientation):身体方向是指身体各部分相对于地球重心的方向。
在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中,身体的上方向是头部的方向,下方向是脚部的方向,前方向是腹部的方向,后方向是背部的方向。
3.轴(Axis):轴是指通过身体某一点的一条假想的直线。
在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中,通过身体中线的轴称为矢状轴,垂直于矢状轴的轴称为冠状轴,平行于矢状轴的轴称为垂直轴。
大学正常人体解剖学考点
绪论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人体解剖学中常用的描述解剖位置的切面有哪些?矢状面(纵切面)、冠状面(额状面)、水平面(横切面)第一章(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2、骨的构造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
3、颈椎:椎体小、横突有孔2、胸椎:有肋凹、棘突长伸向下后方3、腰椎:椎体大、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4、骶骨:呈三角形,有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左右两缘。
前后面分别有骶前后孔、骶骨中央有骶管。
5、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位于胸廓背面脊柱的两侧。
有三角、三缘和两面6、颅中窝:中央是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
其两侧,由前向后,依次有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和棘孔等。
7、颅后窝:窝的中央有枕骨大孔,孔的前方为斜坡。
在枕骨大孔前外侧缘处有舌下神经管内口。
孔的后方有枕内隆凸,两侧有横窦沟,横窦沟转向前下内为乙状窦沟,向下终于颈静脉孔。
8、鼻房窦: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空腔称为鼻房窦,包含额窦、蝶窦、上颌窦、筛窦,皆与鼻腔相通。
上颌窦最大,位于鼻腔两侧的上颌骨内,开口于中鼻道,由于窦口高于窦底部,故在直立位时不易引流。
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的会合处。
9、下颌骨:l块,居上颌骨的下方,可分为一体和两支。
下颌体居中央,呈马蹄铁形,其上缘有容纳下颌牙根的牙槽。
下颌支向上伸出2个突起,前突称为冠突,后突称为髁突,髁突的上端膨大称为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相关节。
下颌支内面中央有一孔,称为下颌孔,由此孔通人下颌管,此管贯穿骨质,开口于颏孔,管内有分布于下颌牙的神经和血管通过。
下颌体和下颌支会合处形成下颌角,角的外面为粗糙面,有咬肌附着10、关节:关节面:两骨互相接触的光滑面,一般是一凸一凹互相适应。
凸的叫做关节头,凹的称为关节窝。
关节面为关节软骨所被覆,关节软骨很光滑,还有弹性,因此它的存在,可以减少运动时两骨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振动。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是指在解剖学研究中,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研究人体内部结构而采用的特定姿势。
正确的姿势可以使解剖学家更清晰地观察和理解人体的结构,有助于准确地描述和定位各种器官和组织。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1. 仰卧位。
仰卧位是指人体仰面朝上躺卧的姿势。
在解剖学中,这是观察胸部、腹部和四肢的理想姿势。
在这个姿势下,解剖学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胸腔和腹腔内的器官,比如心脏、肺部、肝脏、胃肠道等。
同时,四肢的伸展也有利于观察关节和肌肉的结构。
2. 俯卧位。
俯卧位是指人体俯面朝下躺卧的姿势。
这个姿势适用于观察背部、臀部和下肢的结构。
在这个姿势下,解剖学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脊柱、骨盆、臀部肌肉和下肢骨骼的结构。
3. 侧卧位。
侧卧位是指人体侧面躺卧的姿势。
这个姿势适用于观察头颈部、胸部和腹部的结构。
在这个姿势下,解剖学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侧面的器官和组织,比如颈部的血管、肺部、肝脏、肾脏等。
4. 仰卧头侧位。
仰卧头侧位是指人体仰面朝上躺卧,头部向一侧转动的姿势。
这个姿势适用于观察头颈部和面部的结构。
在这个姿势下,解剖学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头颈部的骨骼、血管、神经和面部的肌肉结构。
5. 仰卧膝胸位。
仰卧膝胸位是指人体仰面朝上躺卧,双膝弯曲向胸部靠拢的姿势。
这个姿势适用于观察腹部器官的结构,比如肝脏、胃肠道和肾脏。
在这个姿势下,腹部的压迫可以使解剖学家更清晰地观察到腹部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总结: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对于解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姿势适用于观察不同部位的结构。
在进行解剖学研究时,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解剖学家更清晰地观察和理解人体内部结构,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介绍的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医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解剖题题库(含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解剖学姿势: 为说明人体局部或器官及结构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一种姿势,即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嗜酸性: 是细胞和组织内的碱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合力强者。
二、填空题1.解剖学的研究方法是借助肉眼观察;组织学的研究方法是借助显微镜观察。
2.人体按部位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等四大部分。
3.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称为水平面;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矢状面;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称为冠状面。
三、单项选择题1.能被伊红染成粉红色的结构为(C)A.细胞核 B.核糖体 C.胶原纤维 D.染色质 E.以上均不是2.能被苏木精染成紫蓝色的物质不包括(D)A.染色质 B.尼氏体 C.胶原纤维 D.核糖体 E.粗面内质网上皮组织一、名词解释1.内皮:是分布于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表面光滑。
2.间皮:是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能分泌浆液。
3.腺上皮: 具有分泌功能的一类上皮,称为腺上皮。
二、填空题1.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上皮组织根据其分布和功能可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3.上皮朝向体表或体腔的一面称游离面,朝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面称基底面。
4.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中,主要起封闭作用的是紧密连接,有传递信息作用的是缝隙连接,此外还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等结构。
三、单项选择题1.人体的组织是由(E)A.形态相同的细胞群构成 B.功能相同的细胞间质构成C.细胞群和细胞间质构成 D.形态相同的细胞和功能相近的细胞间质构成E.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2.关于上皮组织的特点,下述哪项是错的? (E)A.细胞多而密 B.细胞间质少C.细胞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D.细胞排列紧密 E.内有丰富的血管3.分布于呼吸道内表面的上皮是(C)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C.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 E.变移上皮4.分布于膀胱内表面的上皮是(B)A.复层扁平上皮 B.变移上皮 C.内皮D.间皮 E.单层柱状上皮四、简答题1.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简述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是身体处于自然状态,即身体的长度和宽度相等,头部的方向与地面垂直,眼睛向前平视,脊柱处于正常的生理弯曲,双臂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
这种姿势可以方便地观察和研究人体各部分的结构、形态和相互关系。
在解剖学中,通常采用标准解剖学姿势来描述人体结构和特征。
这是因为这种姿势能够准确反映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体解剖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姿势不正确、肌肉紧张等),可能会影响解剖学测量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解剖学测量时,应该尽可能保持标准的解剖学姿势。
简述人体解剖学姿势
简述人体解剖学姿势人体解剖学姿势是指人体在不同的位置和动作中所呈现的姿势或姿态。
通过研究人体解剖学姿势,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并为临床医学和运动训练提供参考和指导。
人体解剖学姿势可以分为静态姿势和动态姿势两种。
静态姿势是指人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姿势,而动态姿势则是指人体在运动或活动过程中的姿势。
在人体解剖学中,常用的静态姿势包括站立姿势、坐姿和躺姿。
站立姿势是指人体直立且重心均匀分布的姿势,这是人类特有的姿势,也是人体各个系统协调工作的基础。
坐姿是指人体在坐着的状态下的姿势,可以分为正坐和侧坐两种。
躺姿是指人体处于平躺或仰卧的状态下的姿势,可以分为平躺和仰卧两种。
不同的静态姿势对于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站立姿势可以使人体的骨骼系统得到锻炼,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健康和稳定。
坐姿可以减轻人体下肢的负荷,使人体能够更好地放松和休息。
躺姿可以使人体的肌肉得到放松和休息,有助于维持肌肉的柔韧性和弹性。
动态姿势则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在人体解剖学中,常用的动态姿势包括行走、奔跑、跳跃、抓取等。
行走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方式之一,它涉及到人体的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同工作。
奔跑是一种速度较快的移动方式,它需要人体有较强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跳跃是人体一种具有爆发力的运动方式,它需要人体有较强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抓取是人体上肢的一种基本动作,它需要人体的手部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调工作。
通过研究人体解剖学姿势,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并为临床医学和运动训练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临床医学中,人体解剖学姿势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运动训练中,人体解剖学姿势的研究可以帮助教练和运动员更好地掌握运动技巧和姿势,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
人体解剖学姿势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内容。
通过研究人体解剖学姿势,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并为临床医学和运动训练提供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
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
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
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
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
其形态特点:(1)股骨头答,关节盂下而浅,周缘有盂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
(2)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腱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腱加强而较薄弱。
肩关节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
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
18.试述髋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答:髋关节有髋臼和股骨头构成。
其形态特点:(1)髋臼周缘的髋臼唇增加了髋臼的深度,从而紧抱股骨头。
(2)关节囊紧张而坚韧,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囊内,但股骨颈后面的1/3在囊外。
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骨折之分。
(3)关节囊前方、前下方、后上方均有韧带加固,后下方则较薄弱。
(4)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关节窝与股骨头之间,内含营养股骨间的血管。
髋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但运动幅度较肩关节小。
19.试述膝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答: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前方的髌骨共同构成。
它的形态特点:(1)关节囊广阔松弛,前壁有股四头肌腱、髌骨和髌韧带加强;外侧有腓侧副韧带、内侧有胫侧副韧带加强。
(2)关节腔内有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前后移动。
(3)关节腔内还有呈“C”形的内侧半月板以及呈“0”形的外侧半月板,半月板有加强关节稳固性和增加灵活性作用,还可以缓冲运动时震荡,膝关节可作屈、伸运动,在半屈膝状态下,可作旋内、旋外运动。
20.试述斜方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项部和背上部。
起点: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1/3、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尚可上提肩胛骨;下部可使肩胛骨下降。
21.试述膈肌的形态、裂孔、作用及通过的结构。
答: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向上凸隆呈弓窿形;外周是肌性部,中央部分使腱膜称中心腱。
膈上有三个裂孔:(1)主动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裂孔的左前方,约平第10胸椎,有食管及迷走神经通过;(3)腔静裂孔:位于食道裂孔右前方的中心腱内,约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
作用:膈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舒张时,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
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可协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
22.试述三角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肩部。
起点: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23.试述股四头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大腿前面。
起点:股直肌起自客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于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
止点: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括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缘,向下延续为髌韧带,至于胫骨粗隆。
作用:是子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有屈髋关节的作用。
24.试述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小腿骨后方。
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侧两个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比目鱼肌起自腓骨后面上部和胫骨。
止点:三个头会合向下续为跟腱,至于跟骨。
作用:上提足跟,屈髁关节及屈膝关节。
25.食道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狭窄位于咽与食道相续处,距中切牙15cm处,第二个狭窄位于食道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处,第三个狭窄位于食道穿过膈的食道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处。
26.小网膜分两部分,右侧者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左侧者成肝胃韧带。
27.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28.麦氏点: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
29.肛瓣:各肝柱下端由半月形粘膜皱襞相连形成。
30.齿状线:各肝瓣和肝柱的下端共同连成一锯齿状的环形线,是皮肤和粘膜的分界线。
31.肝门:为肝脏面的横沟,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32.直肠子宫陷凹:位于直肠、子宫之间,由腹膜在此转折形成是女性腹膜腔的最低点。
33.直肠膀胱陷凹: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由腹膜在此转折形成是男性腹膜腔的最低点。
34.胃的形态、分部、及其位置。
答:胃的形态:胃有上下两口、前后两壁、大小两弯。
上口为入口叫愤门,与食道相接;下口为出口叫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
胃前臂朝向前上方;胃后壁朝向后下方。
胃的右下缘为凹缘,称为胃小弯,该弯的最低点弯曲成角状,称角切迹;胃的左下缘为凸缘,称为胃大弯。
胃的分部:胃可分为四部分。
靠近愤门的部分叫愤门部;愤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为胃底;胃的中间大部称为胃体;在角切迹至幽门之间的部分称为幽门部。
幽门部紧跟幽门而呈管状的部分称为幽门管;幽门管向左至角切迹之间稍膨大的部分,称为幽门窦。
胃小弯和幽门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
胃的位置:胃在中等充盈时,其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位于腹上区。
愤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1腰椎右侧。
当胃特别充盈时,胃大弯可降至脐一下。
胃前壁的右侧贴于肝左叶下面;左侧则被膈和左肋弓所掩盖;剑突下,胃部分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该处是胃的触诊部位。
胃后壁与左肾、左肾上腺及胰相邻。
胃底与膈、脾相贴,胃大弯的后下方有横结肠横过。
35.固有鼻腔的粘膜可因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嗅区和呼吸区两部分。
36.喉腔侧壁由二对粘膜皱襞,上一对称前庭壁下一对称声襞,喉腔最窄处在声门襞。
37.两侧声襞之间及两侧杓状软骨之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
38.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
39.肺的位置及形态。
答:位置:份额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膈的上方,肺尖高出胸廓上口。
形态:分为左肺和右肺。
左肺因心脏偏左,较右肺窄而长,右肺因膈下有肝,较左肺宽而短。
肺的形态略呈圆锥形,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
肺尖钝圆,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所以在锁骨上方进针时,要避免损伤肺尖造成气胸。
肺底略向上凹陷,贴膈。
肋面较凸隆,与胸廓前、后外侧壁的肋和肋间肌接触。
内侧面对向纵隔,此面中央为肺门,由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成束,策划能够为肺根。
肺的前缘锐利,右肺前缘近于垂直,左肺前缘的下半有心切迹。
肺的后缘钝圆,贴于脊柱的两侧。
份肺的下缘也较锐利伸向膈与胸壁之间。
左肺有一条由后上斜向前下方走行的斜裂(叶间裂),此裂深达肺门,将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
右肺除由与左肺相应的斜裂外,沿有一水平裂(右肺副肋)它起自斜裂,水平向前。
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
40.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
答:左右肺的体表投影:两肺前缘的投影均起自锁骨内侧估上方2-3cm处的肺尖,向内下方斜行,经胸锁关节的后面,至胸骨角之中点处左右则靠拢右肺前缘由此几乎垂直下行,至第6胸肋关节处移行于右肺下缘;左肺前缘略直下行至第4胸肋关节水平,沿肺的心切迹作弧形弯曲,至第6肋软骨中点处移行于左肺下缘。
胸膜的体表投影:两侧胸膜顶及胸膜前界的投影,与两肺尖的肺前缘的投影基本一致。
两侧胸膜下界的投影,比两肺下缘的投影约低两个肋。
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左侧起自第6肋骨,两侧均向外下行,在锁骨中线上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上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上与第11肋相交,在接近脊柱时则平第12胸椎棘突。
41.肾区: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当肾有病变时,叩击或触压常引起震痛或压痛。
42.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的粘膜由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称膀胱三角,此区缺少粘膜下组织,粘膜直接与肌层紧密结合,无论在膀胱空虚或膀胱充盈时,粘膜总是保持平滑状态。
膀胱三角是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43.冠装切面上,肾的内部结构可见哪些?答:在肾的冠装切面上,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
肾皮质位于肾实质的表层,肾髓质位于肾实质的深层。
肾皮质深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
肾髓质由15-20个针锥体构成。
肾锥体的尖称为肾乳头,伸向肾窦。
漏斗状的肾小盏包绕肾乳头,2-3个肾小盏汇合成一个肾大盏,肾大盏再集合成肾盂,肾盂处肾门后移行为输尿管。
44.输尿管的三个狭窄位于何处?有何临床意义。
答:输尿管第一个狭窄位于起始处,第二狭窄位于小骨盆入口处,第三个狭窄位于膀胱壁内段,这些狭窄部位常是结石易滞留处。
45.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是什么?有何临床意义?答:女性尿道的特点是短、宽、直,易于扩张,所以较易于引起尿道逆行感染。
46.简述肾的外形与位置。
答:肾的外形似红豆,由前后二面、上下二极和内外二缘,其中内侧缘是肾门,为肾的管道出入的部位。
其位置与第12肋关系密切,左第12肋跨过左肾后面中部,右第12肋跨过右肾后面的上部;左肾上极平T11中部,下极平L2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