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杜牧的古诗(15篇)

杜牧的古诗杜牧的古诗(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牧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牧的古诗1《泊秦淮》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
其全文诗词如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言】《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⑴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⑵烟:烟雾。
⑶泊:停泊。
⑷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⑸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
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
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泊秦淮》。
著名诗人杜牧人物简介

杜牧诗歌的影响力与地位
杜牧的诗歌在现代文学中仍然具有较高的价值
• 他的诗歌作品被认为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和历史价值 • 他的诗歌作品对现代文学创作和鉴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被认为 是一种永恒的艺术
杜牧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声誉
• 他的诗歌作品被后人誉为唐诗中的瑰宝,与白居易、刘禹锡并称为三 大家 • 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被认为是晚唐诗人 的杰出代表
• 杜牧的诗歌题材广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 他的诗歌作品为后人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现象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他的诗歌技巧和风格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晚唐诗人的翘楚
杜牧诗歌的艺术风格与技巧
杜牧的诗歌具有清新俊爽、婉约细腻的艺术风格
•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他的诗歌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 表现力
• 他的诗歌作品被后世文人墨客传颂和 学习,成为古典诗歌的典范 • 他的诗歌风格和技巧对后பைடு நூலகம்诗人产生 了重要影响,被誉为文人墨客的楷模
杜牧诗歌对后世诗人的影响
杜牧的诗歌风格和技巧对后世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 他的诗歌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意 境表达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他的诗歌作品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 对仗、排比、拟人等,对后世诗人的诗 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启示
杜牧的官运并不顺利, 多次被贬谪
杜牧的仕途生涯对他的 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
响
• 参加进士考试,一举成名,被任 命为弘文馆校书郎 • 后任淮南节度使幕僚,开始了他 的政治生涯
• 在牛李党争中,因与李党关系密 切而被贬为黄州司马 • 后又被任命为睦州刺史,但因治 理不力而再次被贬为太常博士
杜牧简介及代表作品

杜牧简介及代表作品杜牧简介及代表作品导语: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杜牧简介及代表作品,欢迎大家参考!简介: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
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
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
工行草书。
《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
”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
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
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
《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
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
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
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
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
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
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
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
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
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轶事:杜牧性聪颖,刚直而有奇节。
其诗豪迈清新,有独创性。
身处晚唐,朝政败坏,民怨沸腾,在胸怀大志、报效无门的情形下,杜牧本就有之的风流、疏野、放荡一面,也有相当的显现。
杜牧写的古诗精选

杜牧写的古诗精选《念昔游三首》杜牧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作者十年浪迹江南,不受拘束的生活。
漫长的生涯中,诗人只突出了一个“自献自为酬”的场面。
两个“自”字,把他那种自斟自饮,自得其乐,独往独来,不受拘束,飘然于绳检之外的神态勾画出来了。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杜牧写的古诗精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云朝代:唐朝|作者:杜牧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芭蕉朝代:唐朝|作者:杜牧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龙丘途中二首(一作李商隐诗)朝代:唐朝|作者:杜牧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
唯看万树合,不见一枝开。
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
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猿朝代:唐朝|作者:杜牧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
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白头。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朝代:唐朝|作者:杜牧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洛阳朝代:唐朝|作者:杜牧文争武战就神功,时似开元天宝中。
已建玄戈收相土,应回翠帽过离宫。
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
疑有女娥西望处,上阳烟树正秋风。
念昔游三首朝代:唐朝|作者:杜牧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朝代:唐朝|作者:杜牧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中一作:衷)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哭韩绰朝代:唐朝|作者:杜牧平明送葬上都门,绋翣交横逐去魂。
归来冷笑悲身事,唤妇呼儿索酒盆。
商山麻涧朝代:唐朝|作者:杜牧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杜牧的资料

杜牧的资料1. 简介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唐朝文学家、文官。
他是晚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被誉为“晚唐四杰”之一。
杜牧的诗作以婉约派为主,以其深沉的情感和艺术的境界而著称。
2. 生平杜牧于803年出生在唐朝盛世的长安。
他的祖父是唐朝著名的学者杜荀鹤,父亲则是一位地方官员。
自小才华横溢的杜牧,被誉为当时的童子奇才,他的才华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和支持。
杜牧自幼酷爱文学和音乐,尤其钟情于诗歌创作。
他广泛涉猎古代文化,熟读先秦诸子、古文辞赋等,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以他温和的性格和才情出众而受到朝廷和文人的赏识。
杜牧在唐德宗时期考中进士,进入了官场,并历任过几个官职。
然而,他更加热爱文学创作,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写作上。
3. 诗歌成就杜牧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人生、自然、社会等各个领域,展现了他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诗歌以婉约派为主导,注重意境表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景物和情感的微妙之处。
他的作品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与传诵。
以下是杜牧的几首代表作品:3.1 《秋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4. 影响与评价杜牧以他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作品被后世多次收录在文学选集中,广为流传。
他对后世文学也有重要影响,许多后世诗人受到他的诗歌风格和运用的启发。
杜牧被誉为“晚唐四杰”之一,与刘禹锡、元稹、韩愈并称。
他的诗歌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5. 结语杜牧作为晚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然在文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他深情的文字和细腻的笔触引起了后世文人的深思和敬仰。
(1200字)。
杜牧诗词大全

杜牧诗词大全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7、《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8、《遣怀》唐·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9、《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0、《金谷园》唐·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1、《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3、《赠别二首》唐·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4、《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15、《秋浦途中》唐·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杜牧的生平介绍

杜牧的生平介绍杜牧的生平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字牧之。
杜佑之孙。
唐代文学家[27]、大和进士。
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
晚年长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牧的生平介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牧的生平介绍篇11、生平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佑的孙子。
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曾多年在地方官署中当幕僚,开成四年(839年)回朝任左补阙、膳部及比部员外郎,后出任黄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他祖父留下的樊川别墅中,因号为杜樊川。
2、作品杜牧的文学创作以诗歌最为突出,他的古诗受杜甫影响,多写社会政治题材,如《感怀诗》、《郡斋独酌》等。
他还善于用绝句的形式讽咏史事,寄托怀抱,如《赤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等。
杜牧的文章在晚唐也自成一家。
《阿房宫赋》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一篇,它以秦朝的奢逸亡国为戒,给唐代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大和年间任幕僚时,写了《罪言》等重要的论文。
他还注重研究军事,曾为古代兵书《孙子》十三篇重新作注,还写了《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军事论文,对唐代兵制的沿革、唐王朝与藩镇斗争的军事形势及有关战例,作了较为透辟的分析。
著有《樊川文集》。
清人冯浩有《樊川诗集注》。
3、评价杜牧继承唐代文学中的优良传统,主张文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他诗歌中的成功之作,实践了这一理论。
他愤慨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斥责大官僚将帅的昏懦苟安,反对藩镇拥兵自固,反对吐蕃、回纥统治者的掠夺骚扰。
后人把他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比他小十岁,很欣赏他的为人和诗篇,曾在给他的一首诗中写道: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杜牧的个人简介

杜牧的个人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的诗。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字牧之。
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时期人。
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
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杜牧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
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资料《杜牧的诗》。
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
工行、草书。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
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
《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
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唐代诗人杜牧的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杜牧的生平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
杜牧以七言绝句著称,以咏史抒怀为主,创造了晚唐诗歌的高峰,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代诗人杜牧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杜牧的生平简介杜牧唐朝乃至整个古代有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家。
杜牧,字牧之,所以也可以叫他杜牧之,晚年一直住在樊川的家中,号樊川居士,由于是家里的第十三个孩子,也称“杜十三”。
杜牧读书勤奋,从小就展示出了过人的文才,而且关心国家边防之事,仔细研读并注解了《孙子》这本书,自己也会写一些策论文书。
其中的一篇平虏策论得到了当朝宰相李德裕的认可,被运用到了实际中,还取得了成功。
公元822年至839年,杜牧不断涉足政事,在26岁的时候考中进士,正式踏入仕途,到各地任职。
期间,杜牧当过弘文馆校书郎、监察御史、膳部员外郎等职。
公元842年至847年,杜牧处于外放状态,在地方担任刺史。
晚年的杜牧最终回到了长安,住在樊川,一直到去世。
杜牧的诗杜牧的诗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偏向豪迈,一种偏向香艳,前者杜牧在描绘的时候往往较为伤感,有时是吊古,有时是感怀,表达的思想感情立意奇特。
后者多用清新的笔调记录下不同的景物,诗的基调也以赞美为主。
杜牧平生忧国忧民,又有满腔的抱负,再加上他为人细腻情感丰富,也就成就了杜牧的诗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之致,这在晚唐时期都是无人能及的,甚至在整个唐代都找不出第二位。
杜牧能在日常景观中发现独特的美,而且能找到和眼前基调最切合的意境,并通过画面的描述和情思的寄托,赋予诗歌生的灵性,对自然的歌颂也是杜牧自身抱负抒发的体现,诗中往往也蕴含着杜牧在晚唐真实的感受。
在诗歌的表达上,杜牧多用率真直赋寓理于事,也正因为如此,杜牧的诗又有豪爽俊朗的风格,他的诗歌形象鲜明,极具感染力,这与他擅长用比喻、寄情于景、以景表情活用对比等手法有密切的联系,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把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一派风格通过散文的形式夹杂着议论,杜牧的诗成为后人学习的目标。
杜牧的诗句古诗

杜牧的诗句古诗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杜牧的诗句古诗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二0首杜牧的古诗…… 渡吴江[杜牧]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 句[杜牧] 幽人听达曙,聊罢苏床琴。
鱼多知海熟,药少觉山贫。
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
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绿水棹云月,洞庭归路长。
春桥垂酒幔,夜栅集茶樯。
箬影沉溪暖,苹花绕郭香。
经冬野菜青青色,未腊山梅树树花。
半破前峰月。
…… 蔷薇花[杜牧]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幛依旧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 7夕[杜牧] 云阶月地1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 即事[杜牧] 小院无人雨长苔,满庭修竹间疏槐。
春愁兀兀成幽梦,又被流莺唤醒来。
…… 金陵[杜牧] 始发碧江口,旷然谐远心。
风清舟在鉴,日落水浮金。
瓜步逢潮信,台城过雁音。
家乡何处是,云外即乔林。
…… 吴宫词2首[杜牧] 越兵驱绮罗,越女唱吴歌。
宫烬花声少,台荒麋迹多。
茱萸垂晓露,菡萏落秋波。
无遣君王醉,满城嚬翠蛾。
香径绕吴宫,千帆落照中。
鹤鸣山苦雨,鱼跃水多风。
城带晚莎绿,池边秋蓼红。
当年国门外,谁信伍员忠。
…… 怅诗[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中途寄友人[杜牧] 道傍高木尽依依,落叶惊风到处飞。
未到乡关闻早雁,独于客路授寒衣。
烟霞旧想长相阻,书剑投人久不归。
何日1名随事了,与君同采碧溪薇。
……中途寄友人[杜牧] 道傍高木尽依依,落叶惊风到处飞。
未到乡关闻早雁,独于客路授寒衣。
烟霞旧想长相阻,书剑投人久不归。
何日1名随事了,与君同采碧溪薇。
…… 题孙逸人山居[杜牧] 长悬青紫与芳枝,尘刹无应免别离。
立刻多于在家日,樽前堪忆少年时。
关河客梦还乡远,雨雪山程出店迟。
却羡高人终此老,轩车过尽不知谁。
杜牧的介绍

杜牧的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杜紫微,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唐代文坛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与李白、杜甫、王之涣并称。
他的作品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清新婉约,语言简练优美,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杜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饱读诗书。
他的父亲是一位官员,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使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杜牧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出色的文才,他的诗词被当时的文人称赞为“风韵犹存,神采飞扬”。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牧的作品主题广泛,包括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抨击社会弊端等。
他的诗歌常常以婉约的笔触表达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作品不仅写景描绘细腻,而且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他的诗作《秋夕》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恢弘的气势,被誉为唐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杜牧的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政治和社会的作品,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批判。
他的诗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贫苦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了诗歌创作,杜牧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曾任散骑侍郎、检校工部侍郎等职务,为政府出谋划策。
他在政治上秉持中庸之道,主张稳定和改革并重。
他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得到了当时的皇帝赞赏和重用。
杜牧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他曾多次遭到贬谪和流放。
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追求文学和政治事业的发展。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杜牧的诗歌和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后人广为传颂,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政治理念也为后世政治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他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杜牧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他的一生充满了风雨,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中国文学和政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杜牧的诗(精选10篇)

杜牧的诗(精选10篇)杜牧的诗【篇1】朝代:唐朝|作者:杜牧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杜牧的诗【篇2】朝代:唐朝|作者:杜牧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杜牧的诗【篇3】朝代:唐朝|作者:杜牧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赊。
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杜牧的诗【篇4】朝代:唐朝|作者:杜牧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
美人何处在,明月万山头。
杜牧的诗【篇5】朝代:唐朝|作者:杜牧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
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
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
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
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
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
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
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
刳隍by万寻,缭垣叠千雉。
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
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
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
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
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慑惴。
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
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
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
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
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
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
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
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
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
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
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襁。
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
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
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
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
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
只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
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
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
苍然太行路,翦翦还榛莽。
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
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
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杜牧的诗句

杜牧的诗句1.唐·杜牧《秋夕》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唐·杜牧《赠别》诗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3.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4.唐·杜牧《遣怀》诗句:“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5.唐·杜牧《叹花》诗句:“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6.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句:“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7.唐·杜牧《旅宿》诗句:“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8.唐·杜牧《书怀》诗句:“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9.唐·杜牧《题乌江亭》诗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10.唐·杜牧《赠渔父》诗句:“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11.唐·杜牧《题禅院》诗句:“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12.唐·杜牧《不寝》诗句:“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13.唐·杜牧《长安秋望》诗句:“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14.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诗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15.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庙》诗句:“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16.唐·杜牧《春日古道傍作》诗句:“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
”17.唐·杜牧《初冬夜饮》诗句:“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18.唐·杜牧《题敬爱寺楼》诗句:“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
”19.唐·杜牧《送人》诗句:“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20.唐·杜牧《题齐安城楼》诗句:“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21.唐·杜牧《南陵道中》诗句:“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22.唐·杜牧《题菊花》诗句:“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
杜牧生平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被誉为“小杜”。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牧出生于陕西长安(今陕西西安),祖籍山西太原。
他的家族世代为官,父亲杜审言曾任监察御史。
杜牧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勤奋好学,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的学问。
他的文学才华很早就显露出来,十四岁时就开始创作诗歌。
杜牧的一生经历了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变迁。
他早年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等。
他在游历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战乱、灾荒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深感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
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的气概,又有婉约柔美的意境。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他的诗歌作品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夕》、《泊秦淮》、《江南春》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其中,《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以描绘秋天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秋夕》则以抒发离别之情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亲情、友情的深厚感情;《泊秦淮》以描写江南水乡为题材,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江南春》则以描绘江南春天的景象为线索,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杜牧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誉为“诗中之杰”,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他的诗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启示,许多文人墨客都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诗歌创作技巧和精神风貌。
同时,杜牧的诗歌也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除了诗歌创作,杜牧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评论家。
他的文学评论作品《樊川文集》对后世文学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文学应该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他的文学评论观点对后世的文学评论产生了极大的启示,许多文学评论家都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文学评论方法和精神风貌。
杜牧最著名的40首古诗

杜牧最著名的40首古诗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7、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8、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9、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0、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2、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3、紫薇花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14、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5、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6、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17、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18、旅宿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9、月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
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心。
古代诗人名人杜牧人物介绍PPT

诗人生平
迁官外放
会昌四年九月(844年9月)杜牧迁池州刺史,这年四十二 岁。池州治所秋浦县(今安徽贵池)。会昌五年(845年7月) 武宗下诏禁毁佛教。杜牧对于这一措施是很赞同的,后来 他在宣宗大中年间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记》,详细叙述武 宗禁毁佛教事。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得宰柏周墀的帮 助,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
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经典作品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 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 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 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 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 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相关资料
赌酒取姬
晚唐大诗人杜牧跟著名诗人张祜极为要好。一次,作客淮南 的张到官府赴宴时,看到杜也在座。而当时,两人都爱恋座 中一位漂亮的歌妓,于是决定索取骰子用赌输赢的方式来决 定谁有权去继续爱恋。杜牧当下遂开始悠然吟道:骰子逡巡 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张祜一听,也不甘示弱地接口续 吟着:但须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因露指尖。语音刚落,两人 就不觉大笑着,反而把原本赌酒取妓的事儿给忘了。
第三部分
诗词特点
诗人成就
古诗
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 为一体,气格紧健,造句瘦劲,如《感怀诗》《杜秋娘诗》《张好 好诗》《李甘诗》《郡斋独酌》《雪中书怀》《落中送冀处士东游》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压招以诗赠行》《池州送孟迟先辈》《题池 州弄水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杜牧的简介资料

杜牧的简介资料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他以其婉约的诗风和独特的笔墨著称于世,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牧生于唐德宗建中元年(803年),出生于一个世家子弟之家。
他的父亲是唐明宗时的太常寺博士杜审言,祖父是唐元和年间的泾阳郡守杜光庭。
杜牧自小聪明好学,有志于诗文之道。
他年少时即以才华横溢而闻名,非常得到家族的重视和期望。
杜牧自幼聪明好学,跟随父亲杜审言学习诗文,受益匪浅。
唐宪宗时,他考中进士,成为士族之一。
在进士的一生中,他深受当时文学风气的熏陶。
在贞元年间,他考中进士,职官拜秘书郎,后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期间历经辽西军篡位、唐宣宗復辟、黄巢起义、上元起义等重大事件。
杜牧以其婉约的诗风和独特的笔墨著称于世。
他的诗歌清新婉约,充满了忧愁和哀怨的情感,常以写景抒怀为主题,表达个人抑郁情绪,被誉为“抒情唐人之冠”。
他的代表作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江南春行》等。
其中,他的《夜雨寄北》被誉为其代表作之一,包含了他对悲伤和失意的思考。
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诗写出了诗人因思忆而感到悲伤与失望的情感,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引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思索。
此外,杜牧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风格独特,言简意赅,富有哲理和思考。
他以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社会现实和人性世态,并运用巧妙的比喻和讽刺,以批判时弊及愤懑情感。
杜牧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他还是唐代重要的政治家之一。
他曾担任秘书省的官职,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建议,并在政治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他主张修复国家疆土,提倡文风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备受赞誉。
然而,杜牧的一生并不被赋予很大的官职和机会。
由于时政动荡,唐朝面临内外的压力,杜牧的政治理想和主张并没有完全实现。
在晚年,他淡出政治舞台,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和教育工作。
杜牧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832年)去世,享年五十岁。
【诗人大全】杜牧简介_杜牧的资料介绍

【诗人大全】杜牧简介_杜牧的资料介绍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生平杜牧,字牧之。
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时期人。
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
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杜牧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
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
工行、草书。
《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
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
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
《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
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
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
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
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
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
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
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
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
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唐代诗人杜牧简介及代表作

唐代诗人杜牧简介及代表作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唐代诗人杜牧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杜牧简介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代表作杜牧绝句代表作品《过华清宫绝句》《清明》《赤壁》《泊秦淮》《山行》《秋夕》《江南春》《题乌江亭》《寄扬州韩绰判官》《赠别(其一)》《遣怀》《过勤政楼》《念昔游三首(其一)》《念昔游三首(其二)》《念昔游三首(其三)》《沈下贤》《长安秋望》《齐安郡后池》《题齐安城楼》《初冬夜饮》《屏风》《屏风绝句》《秋浦途中》《题桃花夫人庙》《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题木兰庙》《读韩杜集》《兵部尚书席上作》《送隐者一绝》《南陵道中》《叹花》《金谷园》《有感》《怅别》《紫薇花》《七夕》《登乐游原》《鹭鸶》《书怀》《叹花》杜牧律诗代表作品《早雁》《九日齐山登高》《润州二首(其一) 《梅》《题扬州禅智寺》《村行》《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感怀诗》《宣州送裴坦判官往》《登九峰楼寄张祜》《齐安郡中偶题二首》《送国棋王逢》《商山麻涧》《题武关》《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送刘三复郎中赴阙》《羊栏浦夜陪宴会》《送杜顗赴润州幕》《河湟》《旅宿》杜牧散文代表作品《阿房宫赋》《罪言》《守论》《原十六卫》《李贺集序》《上安州崔相公书》《答庄充书》《上周相公书》《战论》《上李太尉论边事启》《上昭仪刘司徒书》《上司徒李相公论用兵书》、《注孙子序》《唐故岂府巡官裴君墓志铭》《礼部尚书崔公行状》《黄州刺史谢上表》杜牧人物评价李商隐《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刻意伤春复伤别,短翼差池不及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诗歌 ●咏史怀古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诗歌 ●写景题咏
《山行》
秋
銀燭秋光冷畫屏,
夕
杜牧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這是一首描寫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淒涼
不管是感慨时事,抒发襟怀,还是咏史怀古,写
景题咏酬赠,大都溢露出豪宕俊爽的意气和悠远
飘逸的情韵。尤其是论史绝句,议论警拔,别具
一格。
杜牧的诗以俊爽豪宕、雄姿英发的风格卓
立于晚唐诗坛,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 邈。”
——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
如何鉴赏怀古咏史诗?
杜 牧 诗 三 首
走进作者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祖父 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
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
入辅为相。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 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 中书圣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 施展抱负。
——项羽乌江自刎。题目,江东子弟。 2: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 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2分钟)
——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耻是男儿” 因为只 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 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 “时不利”,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3、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 知”。
4、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为什 么会千古流传?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批评。诗人对历 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惋惜之意, 亦有与项羽惺惺相惜之情。借古抒怀。 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 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 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B、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 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 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 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 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 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有 其他解释) 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 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 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 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 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 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 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 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一、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 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 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 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 匙。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 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三、领悟感情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 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 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第二种 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 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 现实。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 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
四、分析写法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 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有 议论引发的。在章法上,或作 正反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咏史诗鉴赏步骤: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 忧天下——明世) D、写作技巧?
心情的詩。
杜牧诗歌 ●感慨时事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杜牧诗歌
●小结
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但生活在盛世不
再、大厦将倾的时代;虽满怀抑郁怀旧情绪,但
生性豪俊,因此他的诗歌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自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A、李清照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肯:怎肯)
王安石的观点是什么?
——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 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 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自主阅读《华清宫绝句》9分钟 分小组按照以上步骤鉴赏(5分钟)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 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 诗人写作的目的。 D 写作技巧。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唐明皇在华清为搏杨贵妃一笑,让人送来 荔枝。 B 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这首诗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寄寓自 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对唐玄宗和杨贵妃骄 奢淫逸生活的批判。 “一骑红尘妃子笑” 形象地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构成 鲜明的对比,就收到比直抒己见更强烈的 艺术效果。
C 诗人写作的目的。 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 讽刺。一切有责任感、有忧患意识的文人们在 看待历史时,无不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 畅的笔调,将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 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 史感慨。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用到这一方法。 D 写作技巧。 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 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骄奢的生活的讽 刺。
学习《题乌江亭》(15分钟)
1、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 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 2、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3、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4、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 为什么会千古流传?
1、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 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