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散文集代表作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干贝》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干贝》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干贝》引导语:《雅舍谈吃》说食物,讲渊源,用典流畅自然,讲了很多与吃有关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其中的《干贝》,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干贝应作乾贝,正式名称是江珧柱,亦作江瑶柱。
瑶亦作鳐。
一般简写都作干贝了。
干贝是贝属,也就是蚌的一类。
软体动物有两片贝壳,薄而大。
司贝壳启闭的肉柱二,一在壳之中央,比较粗大,在前方者较小。
这肉柱取下晒干便是干贝。
新鲜的江瑶柱,我在大陆上没有吃过。
在美国东西海岸的海鲜店里,炸江瑶柱是普通的食品之一。
美国人吃法简单,许是只会油炸。
油炸江瑶柱,块头相当大,裹以面糊,炸得焦焦黄黄的,也很可口。
嫩嫩的,不似我们的干贝之愈咀嚼愈有味。
江瑶柱产在何处,我不知道。
陆游《老学庵笔记》:“明州江瑶柱有二种,大者江瑶,小者沙瑶,可种,逾年则成江瑶矣。
”明州在今之浙江省。
是不是浙江乃产江瑶柱的地方之一?苏东坡《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似闻江鳐斫玉柱,更喜河豚烹腹腴。
”有注:“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瑶柱河豚鱼近之耳。
”看这位老饕“吃一看二眼观三”,有荔枝吃,还想到江瑶柱与河豚鱼!他所说的似是新鲜的江瑶柱,不是干贝。
干贝的吃法很多。
因是干货,须先发开。
用水发不如用黄酒发。
最好头一天发,可以发得透。
大的干贝好看,但不一定比小的好吃。
小的干贝往往味醇而浓。
普通的吃法如“干贝萝卜球”,削萝卜球太费事,自己家里做,切条就可以了。
“干贝烧菜心”,是分别把菜心和干贝烧好,然后和在一起加热勾芡。
“芙蓉干贝”是蒸好一碗蛋羹然后把干贝放在上面再蒸,不过发干贝的汤不拘是水是酒要打在蛋里。
以上三种吃法,都要把干贝撕碎。
其实整个的干贝,如果烧得透,岂不更好?只是多破费一些罢了。
我母亲做干贝,捡其大小适度而匀称者,垫以火腿片、冬笋片,及二寸来长的大干虾米若干个,装在一大碗里,注入上好绍兴酒,上笼屉蒸二小时。
其味之美无可形容。
梁实秋笔下的美食重拾梁实秋笔下的梁家菜梁实秋先生晚年寓居台湾、西雅图,“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尤其怀念故土的美食,著有《雅舍谈吃》一书,一粥一饭,娓娓道来,望梅止渴,以慰乡思。
梁实秋散文【经典散文】
梁实秋散文【经典散文】梁实秋散文【经典散文】章节一:序言本文通过梁实秋的散文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度思考的观点。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而著称。
本文将详细介绍梁实秋散文中的几个重要作品。
章节二:《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是梁实秋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故乡的美丽云彩,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思念之情。
该篇散文情感细腻,文笔流畅,读起来让人感受到家乡的美好。
章节三:《借问路人》《借问路人》是梁实秋的另一篇经典散文,通过一个路人的问答,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这篇散文引人深思,语言简洁明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章节四:《月》《月》是梁实秋的散文作品中唯美而富有哲理的一篇。
作者通过描绘月亮的美丽和变化,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这篇散文语言优美,内容深入人心,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章节五:《邀月》《邀月》是梁实秋的一篇诗意散文,通过邀请月亮共度美好时光,表达了作者对遥远记忆和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
这篇散文充满了诗意,情感充盈,给人以温馨而又深沉的感受。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附件为梁实秋散文选集,包括《故乡的云》、《借问路人》、《月》、《邀月》等多篇作品,供读者参考阅读。
法律名词及注释:1. 知识产权:指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所创造的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
2. 版权:指著作权人对其所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等。
3. 出版权: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通过出版物形式向公众传播的权利。
4. 著作权:指对文学、艺术作品享有的法律保护,包括作品的出版权、发行权和演出权等。
以上是本文的详细内容,涉及了梁实秋散文中的几个重要作品,附带了相关附件供参考。
法律名词和注释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感谢阅读本文!。
梁实秋的鸟读后感
梁实秋的鸟读后感《鸟》是梁实秋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书中收录了他多年来的散文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深刻而富有哲理。
读完这部书,我深受启发,感慨万千。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清新淡雅、含蓄典雅而著称。
而《鸟》这部散文集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书中的每篇文章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
在《鸟》这部散文集中,梁实秋以他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描绘了自然界的鸟类,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鸟儿的形态、习性和生活状态,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鸟儿的自由和灵动。
在读到这些描写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或者在空中翱翔的身影,感受到了它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除了对自然界的描绘,梁实秋在《鸟》中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在书中多次提到“鸟”的比喻,用鸟儿的形象来寄托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认为鸟儿是自由自在的,它们不受拘束,随心所欲地飞翔于天空之间,这种自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同时,他也通过对鸟儿的观察,引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让人不禁感慨生命的美好和珍贵。
在读完《鸟》这部散文集之后,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感悟。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宝贵,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同时,我也对梁实秋先生的文学功底和思想境界表示由衷的敬佩,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更是在思想上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总之,梁实秋的《鸟》是一部富有哲理和情感的散文集,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宝贵,更让人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读完这部书,我深受启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感悟。
我相信,这部书将会一直陪伴着我,给我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感悟。
梁实秋简介资料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
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实秋 - 生平年表】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
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
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
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
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
1924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
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
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
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
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
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
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
1966年退休。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
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
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
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萝卜汤的启示》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萝卜汤的启示》抗战时我初到重庆,暂时下榻于上清寺一位朋友家,晚饭时主人以一大钵排骨萝卜汤飨客,主人谦逊的说:“这汤不够味。
我的朋友杨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才是一绝,我们无论如何也仿效不来。
你去一尝便知。
”杨太太也是我的熟人,过几天她邀我们几个熟人到她家去餐叙。
席上果然有一大钵排骨萝卜汤。
揭开瓦钵盖,热气冒三尺。
每人舀了一小碗。
喔,真好吃。
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变泥,汤呢?热、浓、香、稠。
大家都吃得直吧哒嘴。
少不得人人要赞美一番,并且异口同声的向主人探询,做这一味汤有什么秘诀。
加多少水,煮多少时候,用文火,用武火?主人只是咧着嘴笑,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没什么,这种家常菜其实上不得台面,不成敬意。
”客人们有一点失望,难道说这其间还有什么职业的秘密不成,你不肯说也就罢了。
这时节,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开腔了,他说:“我来宣布这个烹调的秘诀吧!”大家都注意倾听,他不慌不忙地说:“道理很简单,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
”也许他说的是实话,实话往往可笑。
于是座上泛起了一阵轻微的笑声。
主人顾左右而言他。
宴罢,我回到上清寺朋友家。
他问我方才席上所宣布的排骨萝卜汤秘诀是否可信,我说:“不妨一试。
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
”当然,排骨也有成色可分,需要拣上好的,切萝卜的刀法也有讲究,大小厚薄要适度,火候不能忽略,要慢火久煨。
试验结果,大成功。
杨太太的拿手菜,不再是独门绝活。
从这一桩小事,我联想到做文章的道理。
文字而掷地作金石声,固非易事,但是要做到言中有物,不令人觉得淡而无味,却是不难办到的。
少说废话,这便是秘诀,和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是一个道理。
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梁实秋先生出身于北京的书香门第,他从年轻时就饱览京城景致,遍尝了京城的美食;加之他好学多才,随手拈来,每吃必有品味之佳作,其作品融入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掌故、名人佳句,以及三教九流的雅俗文化,颇具饮食文化之品位。
在京三十多年,梁先生去过许多名菜馆、小吃摊,如八大楼、八大居、全聚德、烤肉宛等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
谈时间梁实秋(最新)
引导语:在时间面前我们似奴仆,似乎如何英勇的人遇上它也得俯首称臣。
下面就是有关梁实秋散文《谈时间》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梁实秋《谈时间》原文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的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
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
因为时间即生命。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
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的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
我不打麻将,我不经常的听戏看电影,几年中难得一次,我不长时间看电视,通常只看半个小时,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
有人问我:“那么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需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
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能这样做。
我的好多的时间都糊里糊涂的混过去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翻译之所以完成,主要的是因为活得相当长久,十分惊险。
翻译完成之后,虽然仍有工作计划,但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
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
然而悔之晚矣。
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
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
我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
史书也很重要。
我出国留学的时候,我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的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回来了。
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
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雅舍
梁实秋
解题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在四川定居的住宅 名,他的代表作便是散文集《雅舍小品》, 而《雅舍小品》开宗首篇便是《雅舍》。 本文命名为“雅舍”,实际上是记述半 山腰的一间陋室。明明是“陋”,却偏要 称“雅”,这表现了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 的无奈,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自嘲、自讽,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情致和心态。
研析课文2、3、4、5段
1、从作者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在作者的眼中他的房子是“雅”还是 “不雅”? 2、作者认为雅舍之所以“雅”的原因是 因为它个性,雅舍的个性具体表现在哪 些方面?
陋室实情,雅是情趣
1、主雅、客雅——常有客到,主雅客来勤
2、景雅——地势较高,得月较先 便于欣赏自然美景
3、情雅——陈设简朴,布置俱不从俗 自由写作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2、就居住条件而言,梁实秋先生的 住所是一所怎样的房子?(将雅舍 有关的内容画出来) 3、概括说说雅舍的总特点、以及作 者对它的评价。
1、结构简陋,不蔽风雨 地点荒凉,行走不便 门窗不严,鼠子瞰灯,聚蚊成雷 大雨倾屋,满屋狼藉 3、有个性、可爱 陈设简朴
2、陋
言为心声,文见其人
——走近梁实秋
梁实秋(1903一1987),北京人,原籍浙江省杭县。名治华,字 实秋,笔名秋郎、子佳、程淑。1915年进清华学校,1923年留学美 国,曾入哈佛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光 华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青岛大学、中国公学、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49年到台湾,历任台湾省立师范 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主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 辑译馆馆长。一生著作甚丰,散文有《雅舍小品》行世,文学批评 论文集多种,经近40年的时间独力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他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梁实秋散文集赏析
梁实秋散文集赏析以下关于梁实秋散文集赏析是由的小编为各位编辑们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喝茶》赏析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品《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
但是,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山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都尝试过。
茶是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推茶是尚。
叉子,形进于茶,声进于(木贾),来源甚古,流传海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又茶。
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
北人早起,路相逢,辄问讯“喝茶么?”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孩提时,屋里有一把大茶壶,坐在一个有棉衬垫的藤箱里,相当保温,要喝茶自己斟。
我们用的是绿豆碗,这种碗大号的是饭碗,小号的是茶碗,作绿豆色,粗糙耐用,当然不能和宋瓷比,和江西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朴实敦厚的风貌,现在这种碗早已绝迹,我很怀念。
这种碗打破了不值几文钱,脑勺子上也不至于挨巴掌。
银托白瓷小盖碗是祖父专用的,我们看着并不羡慕。
看那小小的一盏,两口就喝光了,泡两三回就换茶叶,多麻烦。
如今盖碗很少见了,除非是到故宫博物院拜会蒋院长,他那大客厅里总是会端出盖碗茶敬客。
再不就是电视剧中也看见有盖碗茶,可是演员一手执盖一手执碗缩着脖子啜茶那狼狈相,令人发噱,因为他们不知道喝盖碗茶应该是怎样的喝法。
他平素自己喝茶大概一只用玻璃杯、保温杯之类。
《梁实秋散文集》讲解
《梁实秋散文集》讲解梁实秋,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他的作品透露出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底蕴,给人们带来了深思。
本文将对《梁实秋散文集》进行讲解,介绍其中的代表作品和他的写作风格。
一、《故乡》《故乡》是梁实秋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以记叙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文章开篇就将读者带入一个怀旧和思乡的情感氛围中。
通过对故乡风物、乡村生活和亲人的描写,梁实秋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在这篇作品中,梁实秋通过细腻而准确的文字描写,将家乡的美景、乡亲的善良以及亲情的温暖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笔触如同画家的刷子,在读者的心中勾勒出一幅家乡的美好画卷。
梁实秋以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将读者带回故乡,激发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小时候》《小时候》是梁实秋的另一篇经典散文,他以自己童年时光为素材,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思考。
梁实秋以纯真的语言描绘了小时候的无忧无虑与感受,勾勒出一个童年世界的独特韵味。
在这篇作品中,梁实秋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他通过对风味的描写、游戏的回忆和学校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引发了读者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思考。
三、《让我们摒弃盲目乐观与狭隘失望》《让我们摒弃盲目乐观与狭隘失望》是梁实秋的一篇讲演,他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人们在面对现实时盲目乐观和狭隘失望的心态。
他警示人们要保持理性思考和开放态度,摒弃片面和过度的情绪。
在这篇讲演中,梁实秋通过分析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维方式,表达了他对乐观盲目和悲观失望的态度。
他认为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待社会问题要既有信心又有冷静的思考。
梁实秋犀利而卓越的观点教育了一代人,引领人们思考和行动。
梁实秋的写作风格以真挚、纯净和深入人心为特点。
他善于运用寥寥数语,却能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描写生动而真实,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他的观点深入浅出,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总之,《梁实秋散文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梁实秋代表散文摘抄精选五篇
梁实秋代表散文摘抄精选五篇梁实秋代表散文摘抄精选五篇导语: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这里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五篇梁实秋代表散文摘抄,希望你们喜欢。
一、《雅舍》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
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
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
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
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
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
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
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
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
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
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
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
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
梁实秋散文代表作
梁实秋散文代表作梁实秋散文代表作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梁实秋散文代表作,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跶(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
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
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雄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搏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
鸟到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
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月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候是独奏,有时候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
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不知到哪里去。
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
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
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看他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
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梁实秋散文【经典散文】
梁实秋散文【经典散文】
(作者简介)
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化评论家,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广为人知。
他的散文作品充满哲理性和文化内涵,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在长达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梁实秋留下了众多经典之作,以其准确的笔触和深入的洞察力,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
章节一:《温暖的家》
家,是一个人最温暖的避风港。
它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一种情感的凝聚。
梁实秋在这一章节中,深情地描绘了他对家的思念和对家庭的热爱。
章节二:《人间有味是清欢》
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常常蕴藏着最真切的情感。
梁实秋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和美好。
章节三:《山外静谧》
山水间的宁静和恬淡,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梁实秋用他敏锐的观察力,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唤起了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
章节四:《岁月如歌》
时间如梭,转瞬即逝。
梁实秋以他独特的文笔,道出了岁月流转中的喜怒哀乐,使我们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章节五:《与书为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梁实秋笔下的书籍,既是知识的源泉,也是心灵的寄托。
他深情地描绘了自己与书相伴的心路历程,让我们反思读书对于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章节六:《别样的乡愁》
乡愁是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它承载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风景的眷恋。
梁实秋用他独特的笔触,将乡愁的深沉与细腻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叹生活的不同面貌。
(附件)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
(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梁实秋
梁实秋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中文名: 梁实秋国籍: 中国民族: 汉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03年1月 逝世日期: 1987年11月3日 代表作品: 《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名家简介梁实秋,1949年生于湖南湘潭,1978年考入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后又拜著名花鸟画大家苏葆桢门下,勤学苦练,专攻葡萄,得到苏先生的倾心教诲,又融入自己对国画的理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现为中国美协湖南分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彩墨葡萄研究会副会长,圆明画苑签约画家。
梁实秋擅长写意花鸟画,尤精于画彩墨葡萄,是当代中国画坛彩墨葡萄的实力派代表人物。
其笔下葡萄珠圆玉润、晶莹剔透,硕果累累的葡萄在水墨丹青之中透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90年其作品《硕果丰收》获湖南省美术创作优秀奖;1993年荣获“世界书画名人”称号;1997年出访新加坡举行个人画展;2001年参加全国“明星杯”中国画大展,作品受到高度评价;2003年作品《秋实图》获《新思维艺术书画展》二等奖。
其传略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当代书画名人》等。
葡萄寄语葡萄是丰收、吉祥的象征。
葡萄的紫色象征富贵、吉祥,绿色象征生命和春天;葡萄的硕果累累寓意丰收,国泰民安;其果实众多,寓意多子多福,古人常用葡萄来期盼生活的富裕和人丁的兴旺;其珠圆玉润可寓意财源滚滚和团圆美满等等。
彩墨葡萄技法彩墨葡萄,以中西结合的方式增加了葡萄国画的真实感和生动感。
彩墨葡萄在设色方面,极为难于把握,浓艳易俗,平淡失真,梁实秋注重取古法而创新,在保存中国画笔墨气韵等优势的同时,将西方绘画中的科学技法和色彩原理等引入中国画创作中。
他的葡萄作品以色为骨,以形传神,吸收古人用色优点,同时采用西画用色长处,加以融会贯通。
有关美食的散文集
关美食的散文集
1. 《雅舍谈吃》:这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集,主要收录了梁实秋关于饮食文化的散文。
梁实秋的文笔优美,对食物的描绘细腻入微,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闻到、尝到食物的美味。
2. 《五味》:汪曾祺的这本书讲述了各地美食的酸甜苦辣咸,以及背后的人生百味。
汪曾祺的散文风格朴实自然,他的文字就像一道家常便饭,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3. 《食事》:这本书是作家林文月的饮食随笔集,主要记录了她在日常生活中与饮食相关的所见所闻所感。
林文月的文字清新淡雅,她对食物的描绘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4. 《人间滋味》:汪曾祺的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美食散文集,主要收录了汪曾祺关于各地美食的散文。
他的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赞美,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5. 《唐鲁孙谈吃》: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
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写下了中华吃文化之精髓所在。
这本书中既有名菜佳肴,也有小吃逸事,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散文集都以美食为主题,但每位作家的写作风格和角度都有所不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
自考语文课文知识要点提示考点精解议论文课文《谈时间》梁实秋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考点精解
《谈时间》
梁实秋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冢作品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学创作,其散文集
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本文是议论性随笔。
2.主题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时间虽然极为可贵,却也常常被人劫夺。
再由人生的短暂说到时间的可贵。
由时间的可贵说到我们要珍惜时光,由时光易逝说到如何利
用未逝的时间。
文章最后提出要珍惜时间,正确看待时间和价值问题,要求人们认真思考是“以
心为形役”还是选择“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
3.旁征博引
本文善于旁征博引来论理说事。
作者能将中西方文学典故融会贯通。
如运用希腊化时期犬儒哲学家狄奥根尼珍视阳光的故事引出17世纪英国文学家和诗人约翰逊博士对阳光和光阴的
一番议论。
用《淮南子》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来说明惜时的重要性。
用《论语》“逝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来说明时间稍纵即逝。
用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冬天一到,春天
还会远吗?”形容岁月的变迁,等等。
梁实秋的作品
1937,商务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1944,黄河书局
《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1945,重庆黄河出版社
《咆哮山庄》(长篇小说)英国
E.勃朗特著,1955,台.商务
《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1956,台.正中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1967,文星
《雅舍译丛》(诗文集)19851986,远东
《骂人的艺术》(杂文集)1927,新月
《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新月
《偏见集》(评论集)1934,台.正中
《约翰孙》(评论)1934,商务
《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台.正中
《实秋自选集》1954,台北胜利书局
《谈徐志摩》(散文)1958,远东
《梁实秋选集》1961,台北新陆出版社
《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台.正中
《雅舍杂文》
1983,台.正中
《雅舍谈吃》(散文集)1986,九歌
《英国文学史》1985,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
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1928,新月
《结婚集》(短篇小说集)瑞典斯特林堡著,1930,中华
梁实秋的作品有那些啊?
2007-03-19 21:11 №争霸天下 | 分类:书画美术 | 浏览17111次
2007-03-20 21:56 提问者采纳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合著,1923(自费刊印)
《浪漫的与古典的》(评论集)1927,新月
《实秋文存》1971,蓝灯
《西雅图杂记》(散文)1972,远东
《梁实秋散文集》主要情节
《梁实秋散文集》主要情节梁实秋(1903-1987),是中国现代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他以散文创作成就卓著,被誉为中国散文的奠基人之一。
《梁实秋散文集》是一部收录了他多篇经典散文作品的成集。
本文将主要介绍梁实秋散文集中的主要情节。
第一篇:《春》梁实秋的《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散文以春天为主题,描绘了大自然在春天中的瑰丽景色。
他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春天的花朵盛开、昆虫鸟鸣以及大地复苏的情景,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梁实秋通过描写细腻而深入的春景,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第二篇:《故乡》《故乡》是梁实秋散文集中很具特色的一篇作品。
他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他回忆起小时候的童年生活,描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通过描写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梁实秋引领读者重温了他的童年记忆,让人们感受到家乡的温馨和亲切。
第三篇:《雨巷》《雨巷》是梁实秋散文集中一篇扣人心弦的作品。
散文以雨巷为背景,描写了一个雨天的街道,通过雨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和烦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
梁实秋运用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将雨巷中的人物和故事刻画得淋漓尽致,读者仿佛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雨巷中的阴郁和困苦。
第四篇:《诗》《诗》是梁实秋散文集中一篇以写诗为主题的作品。
他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唐诗宋词的推崇。
通过与一位诗人的对话,梁实秋让读者了解到诗歌创作的艰辛和诗人的心路历程。
他深情地描绘了诗歌的力量和美妙之处,引导人们对于诗歌产生更深的思考和欣赏。
第五篇:《月夜》《月夜》是梁实秋散文集中一篇以月亮为主题的作品。
他以月夜的宁静和神秘感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人与月亮的对话。
他通过对月夜中的景物和情感的描写,展示了对于月亮的崇拜和对夜晚的感悟,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宇宙的思考和探索。
梁实秋散文集中的每篇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情节和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思考,他将生活的点滴和思想的追寻融入到散文中,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启迪。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核桃酪》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核桃酪》(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核桃酪》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核桃酪》引导语:核桃酪是北京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之一,以核桃为主原料烹制而成的甜品,呈浆状,色浅灰而略红,细腻香甜,润滋不糊口,是一种高雅的京味甜食。
梁实秋散文作品集代表作
梁实秋散文作品集代表作精选1.《旅行》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
闹饥荒的时候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乡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之后,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 —寿终正寝。
至于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以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
说穿了“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
号称山川形胜,还不是几堆石头一汪子水?我记得做小学生的时候,郊外踏青,是一桩心跳的事,多早就筹备,起个大早,排成队伍,擎着校旗,鼓乐前导,事后下星期还得作一篇《远足记》,才算功德圆满。
旅行一次是如此的庄严!我的外祖母,一生住在杭州城内,八十多岁,没有逛过一次西湖,最后总算去了一次,但是自己不能行走,抬到了西湖,就没有再回来─—葬在湖边山上。
古人云,“一生能着几两屐?”这是劝人及时行乐,莫怕多费几双鞋。
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其中是否含着有多少苦恼的成分呢?出门要带行李,那一个几十斤重的五花大绑的铺盖卷儿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难关。
要捆得紧,要捆得俏,要四四方方,要见棱见角,与稀松露馅的大包袱要迥异其趣,这已经就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所能胜任的了。
关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开看看,看完之后便很难得再复原。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很多人在打完铺盖卷儿之后就觉得游兴已尽了。
在某些国度里,旅行是不需要携带铺盖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随时洗换的被单,─—旅客可以无牵无挂,不必像蜗牛似的顶着安身的家伙走路。
携带铺盖究竟还容易办得到,但是没听说过带着床旅行的,天下的床很少没有臭虫设备的。
我很怀疑一个人于整夜输血之后,第二天还有多少精神游山逛水。
我有一个朋友发明了一种服装,按着他的头躯四肢的尺寸做了一件天衣无缝的睡衣,人钻在睡衣里面,只留眼前两个窟窿,和外界完全隔绝,─—只是那样子有些像是KKK,夜晚出来曾经几乎吓死一个人!原始的交通工具,并不足为旅客之苦。
我觉得“滑竿”“架子车”都比飞机有趣。
《梁实秋散文集》故事梗概
《梁实秋散文集》故事梗概梁实秋(1903年-1987年)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家、译者和文化评论家。
他的散文作品以独特的笔触和叙述方式,深深触动了广大读者的心灵。
本文将简要介绍梁实秋散文集中的几个故事,包括《寒夜》、《雨巷》和《饥饿》。
《寒夜》是梁实秋散文集中一篇极富感伤色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主人公孤单地行走在空无一人的街头。
他看到了庭院里的小猫、垃圾箱旁的破旧报纸堆,以及远处寒冷的灯火。
这些景象引发了他对孤独、温暖和人生的思考。
《雨巷》是梁实秋散文集中一篇流传广泛的故事。
故事以雨夜的街巷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漫步雨巷的情景。
梁实秋通过描写细腻的语言,勾勒出雨滴从天而降,皮鞋踩在湿漉漉的地面上的声音,以及街角的小餐馆散发出的诱人香味。
这些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亲身体验了雨巷的湿冷和幽暗,唤起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饥饿》是梁实秋散文集中一篇极具冲击力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婆婆在饥饿中挣扎求生的经历。
老婆婆身无分文,风雪中支撑着找寻食物的希望。
梁实秋以真实而残酷的描写,表达了贫困和饥饿带来的痛苦与无助,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的温暖和助人之心。
除了以上提到的故事,梁实秋散文集中还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题材和主题。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以及对历史和人物的描述,展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见解。
每篇故事都以其深刻的道理、细腻的情感和动人的笔触,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总之,梁实秋散文集让读者在阅读中体验到了文字的魅力和情感的共鸣。
他的故事梗概饱含着对人生、孤独、温暖、贫困、助人和人性的思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通过这些故事,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梁实秋的散文艺术,更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感悟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像是王尔德说过,“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友谊存在的。”就一般而论,这话是对的,因为如有深厚的友谊,那友谊容易变质,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谊。过犹不及,那分际是很难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但似乎以同性为限。并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赖于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但年长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显着几分老成。老气横秋则令人望而生畏,轻薄儇佻则人且避之若浼。单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为他的情感无所寄托,漂泊流离之中最需要一个一倾积愫的对象,可是等他有红袖添香稚子候门的时候,心境就不同了。
梁实秋散文集代表作
梁实秋
散文
特点是简洁、典雅、幽默,他的散文作品博古通今,经常引用外国著作、中国古代名人事例,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梁实秋散文,一起来看看吧!
梁实秋散文1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当然父子兄弟是无可选择的永久关系,夫妇虽有选择余地,但一经结合便以不再仳离为原则,而朋友则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不过,说穿了,父子夫妇兄弟都是朋友关系,不过形式性质稍有不同罢了。严格地讲,凡是充分具备一个好朋友的人,弟弟。反过来亦然。
“君子之交淡若水”,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不过“狎而敬之”是很难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MarkTwain说:“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如果不开口向你借钱。”这真是慨而言之。朋友本有通财之谊,但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难望的事是借出去的钱,一般人为最倒霉的事幼莫过于还钱。一牵涉到钱,恩怨便很难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长中的友谊都被这阿堵物所戕害!
规劝乃是朋友中间应有之义,但是谈何容易。名利场中,沆瀣一气,自己都难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而在对方则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谁又愿意别人批他的逆鳞?规劝不可当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伤他的颜面,不可在他情绪不宁时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我总以为劝善规过是友谊的消极的作用。友谊之乐是积极的。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共享快乐,比共受患难,应该是更正常的友谊中的趣味。
梁实秋散文2
烧饼油条是我们中国人标准早餐之一,在北方不分省分、不分阶级、不分老少,大概都欢喜食用。我生长在北平,小时候的早餐几乎永远是一套烧饼油条——不,叫油炸鬼,不叫油条。有人说,油炸鬼是油炸桧之讹,大家痛恨秦桧,所以名之为油炸桧以泄愤,这种说法恐怕是源自南方,因为北方读音鬼与桧不同,为什么叫油鬼,没人知道。在比较富裕的大家庭里,只有作父亲的才有资格偶然以馄饨、鸡丝面或羊肉馅包子作早点,只有作祖父母的才有资格常以燕窝汤、莲子羹或哈什玛之类作早点,像我们这些“民族幼苗”,便只有烧饼油条来果腹了。说来奇怪,我对于烧饼油条从无反感,天天吃也不厌,我清早起来,就有一大簸箩烧饼油鬼在桌上等着我。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像九品中正那么严格,也自然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构造原是一样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我想一来只是指品学而言,二来只是说不要结交比自己坏的,并没有说一定要我们去高攀。友谊需要两造,假如双方都想结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远交不起来。
我们的古圣先贤对于交友一端是甚为注重的。《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我觉得近代的作家在这个题目上似乎不大肯费笔墨了。这是不是叔季之世友谊没落的象征呢?我不敢说。
古之所谓“刎颈交”,陈义过高,非常人所能企及。如Damon与Pythias,David与Jonathan,怕也只是传说中的美谈吧。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你出门在外之际对于你的妻室弱媳肯加照顾而又不照顾得太多者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和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一旦真铸成了友谊,便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