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的矛盾性探讨豫剧翻译中的三个不可译性问题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豫剧英译研究——以豫剧《清风亭》为例
076《名家名作》·翻译[摘 要] 豫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豫剧在国际传播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豫剧英译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以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探讨豫剧英译中的适应性选择、选择性适应以及三维转换等问题,以期为豫剧在国际传播中找到更加贴切的表达方式。
[关 键 词] 翻译生态学;豫剧英译;《清风亭》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豫剧英译研究——以豫剧《清风亭》为例崔晓珂一、引言戏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豫剧,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源于中原腹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河南地方风格以及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其艺术形式独特、意蕴丰富,以唱腔大气、韵味优美、故事生动深受人们喜爱。
作为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豫剧承载着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释放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
因此,豫剧的海外传播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豫剧海外传播现状并不容乐观。
近年来,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等文化团体前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由于豫剧“走出去”的主要形式是专业团体的海外巡演,主要受众为海外华人以及海外豫剧爱好者,受众面十分狭窄且影响力有限。
同时,豫剧文化走出去离不开豫剧作品的译介。
豫剧翻译研究起步较晚,相较于其他影响力较大的剧种,豫剧英译研究与实践相对不足。
生态翻译学理论是由我国学者胡庚申教授于21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新的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其明确指出翻译是译者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开展的相关选择活动,并重点强调了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适应选择两个方面,同时生态翻译学主张“三维转换”,即以译者为中心,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
本文以文化“走出去”为背景,基于生态翻译理论,以豫剧电影《清风亭》翻译为案例,整体把握豫剧的翻译生态环境,对具体的翻译策略进行多维度分析,旨在通过研究为豫剧英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豫剧译者提供新的理论参考,同时为今后突破豫剧翻译瓶颈、实现豫剧高质量外译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中国古装剧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影视剧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它以其优美的古典文化和精美的服饰成为了观众喜爱的焦点。
而古装剧中的台词翻译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中文和其他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古装剧中的台词翻译中存在着很多不可译性,这也成为了进行古装剧翻译的难点之一。
本文将就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展开讨论。
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主要源自中文和其他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古装剧中经常出现一些古文辞藻和成语俚语,这些在中文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在其他语言中很难直接翻译。
比如一些古代典故和历史人物的名言警句,在中文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在其他语言中却可能无法直接表达出来。
对于这些台词翻译来说,翻译人员需要结合上下文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调整,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古装剧中的一些传统礼节和文化习俗也给台词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非常严格的礼节和等级制度,每一个称谓和称呼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而这些称谓和称呼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无法直接对应,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通。
比如一些官职头衔、尊卑称呼和亲属关系等,都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角色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翻译的贴合度和通顺度。
古装剧中的一些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也给台词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中国古代社会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比如饮食习惯、婚嫁仪式、节日庆典等,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而这些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无法直接表达出来。
因此在古装剧的台词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对这些文化特色有着深刻的了解,并结合剧情和角色特点进行恰当的调整和转化,以确保翻译的地道和情感的表达。
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可译性,主要源自中文和其他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传统礼节和文化习俗以及民族特色等方面。
在进行古装剧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对这些文化差异有着深刻的了解,并结合上下文和角色特点进行恰当的调整和变通,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因素及解决方法
管理创新○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因素及解决方法□李知娜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0摘要:由于不同的语言在语言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翻译中难免存在不可译性因素。
本文对不可译性存在的原因及翻译中的方言、诗歌的不可译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不可译性;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方言;诗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语言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翻译时,如果不考虑语言特征和地区、环境、制度、规则等不同性质的生活方式,就无法进行正确的翻译。
一个属于特定文化的人,理解其他文化,并翻译其语言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可译性因素。
通过对不可译性存在的原因及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因素进行分析来探讨其解决方法。
一、不可译性存在的原因不可译性现象存在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语言上的差异和文化上的差异。
翻译是跨语言的活动。
由于不同的语言都在字形、语音、词汇、句法、文体风格等不同层面上表现出差异,若原语中的某些因素,在译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或相似的表达方式,此时则会产生不可译性。
翻译又是跨文化的活动。
由于受不同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生态等的影响,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
若原语中所要表达的文化现象,在译语中不存在表达这类文化现象的词语,表达这些文化词汇或文化观念就会变的非常困难,此时会产生不可译性。
二、方言的不可译性方言是指一种语言中根据其使用地区或社会阶层而分化的语言体系或只在某地区使用而不是普通话的语言。
方言一般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被广泛应用于诸多文学作品当中。
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方言是作者根据特定的意图构思出来的,因此在作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不考虑原文中方言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社会的意义而进行翻译,那么其译文的效果达不到原文所表现出来的效果。
且在原文所使用的语言和译文所使用的语言的方言体系不同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原文的特定方言与译文的方言相对应。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中国古装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精美的古代服饰、精湛的演技和深奥的哲理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对于那些尝试将古装剧的台词翻译成其他语言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个困惑的问题,那就是古装剧台词中的不可译性。
古装剧台词中的不可译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古装剧台词中融入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元素。
这些元素包括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等方面,涉及到很多特定的概念、习惯和价值观念。
对于外国观众来说,这些元素很难理解和熟悉,因此在翻译时很容易产生歧义或失去原本的意义。
古装剧台词中常常使用了古代汉语,这种语言在形式和词义上都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古老的词汇和释义,以及特殊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这些特点使得古装剧的台词对于外国观众来说更加晦涩难懂,从而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古装剧台词中经常包含有讽刺、双关和隐喻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理解方式。
要想准确地传达这些意思,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
古装剧台词中的人物情感和心理描写往往十分细腻和复杂,不仅需要翻译人员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他们能够理解原著中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从而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面对以上的不可译性,翻译人员可能会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处理:他们可以选择保留一些不易翻译的元素,比如特定的文化背景、语言形式和修辞手法等。
这样可以保留原著的独特魅力,但同时也可能让观众产生困惑和误解。
翻译人员可以尝试将古装剧台词中的古代元素与外国观众熟悉和理解的元素进行对比和搭配,以便更好地传达原著的含义。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剧情和角色关系,但可能会失去一些原著的独特之处。
翻译人员还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类似的词语、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来替代原著中的特定元素,以便更好地适应外国文化和观众的接受程度。
这种策略可以增加翻译的流畅性和可读性,但可能会失去一些原著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风格。
从运动发展观看豫剧行当英译中的不可译性
从运动发展观看豫剧行当英译中的不可译性
姚旭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2015(000)022
【摘要】豫剧行当英译不仅仅是为译语读者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在传递信息的
过程中传播悠久的中原文化以及灿烂的华夏文明。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运动发展观分析豫剧行当及其内涵,提出目前豫剧行当翻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豫剧行当深刻的文化和艺术含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语言之间的障碍将会逐渐缩小,豫剧翻译也将在时代的发展中找到更合适的翻译方法,“不可译性”或将在豫剧行当翻译中得到缓解。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姚旭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不可译性在《红楼梦》谐音双关修辞英译中的部分表现
2.论李白诗歌英译中修辞的不可译性及补偿手段
3.从戏曲行当的美学价值及其规律来看当前豫剧的行
当4.从翻译的矛盾性探讨豫剧翻译中的三个不可译性问题5.论李白诗歌英译中修
辞的不可译性及补偿手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翻译的矛盾性探讨豫剧翻译中的三个不可译性问题
从翻译的矛盾性探讨豫剧翻译中的三个不可译性问题1 翻译的矛盾性不可译性与可译性是对立统一的。
所谓对立,是指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
所谓统一,是指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翻译这个统一体之中,并贯穿于翻译发展的始终。
因此,翻译包含着矛盾,而不可译性和可译性的主次之分,决定着翻译是否可以进行。
一般意义上说,翻译是一种夸域的交际行为,在此过程中,信息不仅从一种文字领域传递到另一种文字领域,而且也从一种文化领域传递到另一种文化领域。
与此同时信息也会在传递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原信息的内容与特点有的被遗漏,有的则经过替换或二度创作得以再现。
若遗漏的多,再现的少,就表明原信息不可译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原信息是不可译的;如果遗漏的少,再现的多就说明可译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原信息是可译的。
不可译性与可异性一直是语言学家、文学家、翻译家争论的焦点之一。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者也考虑到翻译会出现不可译性与可译性的问题,所以多采用音译的方法进行翻译,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梵语翻译过来,用于译音的汉字丧失了其自身的原意,而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
古意大利先贤们则更决绝,他们干脆将翻译看作对原作的亵渎,遂将翻译者看作背叛者。
美国著名翻译家Eugene A. Nida根据语言交际功能观点提出了“高层次的对等”和“低层次的对等”两个概念。
高层次的对等要求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要使目的语读者或听众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作出的反应与原语读者或听众基本一致;低层次的对等要求译文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读者或听众能得到与原语读者或听众对等的理解或欣赏。
译语与原语只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相等。
所以,高度的对等是达不到的,尤其当两种语言或文化差异较大时,更难以达到。
人们产生和理解语言的方式,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绝对一致,所以,Nida的翻译理论只要求反应基本一致,而基本一致实际上就已经表明翻译中存在着不可译和可译性。
英国著名翻译J.C.Catford通过将翻译的不同层次进行分析研究,把不可译分为语言方面的不可译和文化方面的不可译。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中国古装剧自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风靡大江南北,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剧中的台词。
这些古语文化中的文脉巨大,因此,它们在翻译时常常会遇到许多不可译之处。
一、形式翻译不能让台词失去传统色彩中国古装剧的台词大多源自诗歌和古籍,因此在语言上充满传统色彩和艺术气息。
而英语所用的句式、表达形式和语调则与汉语存在巨大的差异,难以保持同样的气息和神韵。
翻译者在翻译时除了要保持句式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古旧感之外,还要考虑它的流畅性、自然语调和可读性。
二、意义翻译需要充分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和思想在台词中得到了片段化的呈现。
因此,翻译者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才能准确地理解和传达台词的真正含义和情感。
否则,翻译中的某些细微差别可能会使整个对话的意义产生误解。
三、情感翻译需要平衡表面与深层含义中国古装剧中的许多对白情感深刻,富于情感,并且还隐含了许多深层含义。
翻译者不仅需要理解文本的表面意义,还要揭示其中更深入的感情和含义。
这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语调和句子结构等手段实现平衡。
四、语言翻译需要在传达准确性和自然性之间取得平衡中国古装剧中的台词要求翻译者尽可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同时还要遵循英语的语言规则和语言使用习惯。
尽管在翻译中无法完全保持原文的句式和结构,翻译者也需要通过选择恰当的词汇和语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当然,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其中某些元素失去自然感。
总之,中国古装剧的台词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富有情感的艺术表现,但也存在许多不可译性。
对于这些台词的翻译,翻译者必须在面对翻译难点时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以确保翻译的准确和自然。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中国古装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台词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间的差异,古装剧的台词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一些无法完全翻译的不可译性。
首先,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系统,其语言文字、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都与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
在古装剧的台词中,常常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词汇、典故和成语,这些都是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并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古代文人常常使用典故和历史上的名言警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些典故和名言在翻译时难以准确表达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其次,中文语言具有大量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而且这些词语和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在古装剧的台词中,可以看到严谨的文言文和富有情感的口语之间的交替使用,这种语言特点会对翻译造成一定困难。
另外,中文语言中的讽刺、嘲讽和幽默等表达方式在翻译时也很难传达出来,因为需要考虑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
最后,古装剧的台词还涉及到情感交流方面的问题。
中文语言中有许多词语和表达方式可以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感受,但是这些情感在翻译时可能会因为语言和文化差异而受到限制。
例如,在中文语境中,有时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人物的情感,这些比喻和象征在翻译中很难准确地传达出来,会导致人物情感的传达不够精准或者失真。
综上所述,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存在不可译性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
为了更好地表达中文古装剧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翻译人员需要掌握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精湛的语言技巧,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翻译水平,以使翻译作品更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感召力。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摘要】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从语言特点的挑战、文化差异的影响、古代礼仪与现代文化冲突、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以及文学内涵的难以翻译等多个维度剖析了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困难之处。
在古代礼仪与现代文化冲突方面,深度的文化底蕴使得部分古装剧中的礼仪与现代观念产生分歧,导致翻译难以准确传达原意。
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文学内涵也增加了翻译的困难度。
结合以上种种因素,可以看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的不可译性,这也使得翻译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挑战性。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不可译性、语言特点、文化差异、古代礼仪、现代文化冲突、委婉含蓄、文学内涵。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中的古装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
随着中国古装剧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其翻译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在翻译古装剧台词的过程中,译者们往往会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古代中国的语言特点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古文化词汇和成语的运用上。
这就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译者需要在保留原作风貌的还要考虑如何让目标语言的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与现代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也会影响到台词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古代礼仪、宫廷规矩等元素在剧中的表达往往需要译者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传达给观众。
对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传播和推广中国优秀的文化和艺术作品。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中国古装剧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而其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元素是其独特魅力的来源。
由于古装剧台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其翻译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对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更能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理解。
研究中国古装剧台词的翻译不可译性,也能拓展翻译研究的范畴,丰富翻译理论,为跨文化传播和翻译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英译问题刍议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英译问题刍议中国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戏曲也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舞台,需要将其独特的魅力传播给外国观众。
然而,戏曲跨文化传播中的英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英译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戏曲因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对于外国观众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
在戏曲的英译过程中,如何准确地传达中文戏曲的内涵成为了一个挑战。
首先,英译者需要深入理解戏曲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包括戏曲剧情、情感表达和角色塑造等方面。
其次,英译者需要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以使戏曲的独特之处能够得到准确而生动的传达。
在实际英译过程中,英译者常常面临戏曲特有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难题。
中国戏曲中的歌词、唱腔、表情等在英语中难以准确表达,并且与西方观众的审美习惯存在差异。
因此,英译者需要在保持戏曲风格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灵活处理翻译的问题。
此外,英译者还需要考虑到戏曲剧情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戏曲中的传统故事往往与中国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而对于外国观众来说可能不太熟悉。
在英译过程中,英译者需要通过加入适当的背景信息和注释,让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戏曲。
此外,在戏曲跨文化传播中,英译的内容和形式也对其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英译者需要审慎选择表达方式和词汇,以便让外国观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同时,英译者还应该注意平衡传统和现代的特点,以保持戏曲在现代社会的吸引力。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多种新媒体和平台为戏曲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除了传统的演出形式外,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中国戏曲得以向全球观众传播。
在英译过程中,英译者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将戏曲以更具吸引力和知识性的方式呈现给外国观众。
总之,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英译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任务。
英译者需要具备深厚的中文戏曲和中国文化的理解,灵活运用翻译策略,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并善用新媒体平台,以使中国戏曲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推广。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中国古装剧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影视界的瑰宝,汇聚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底蕴,其语言表达也成为了中文语言特色的一部分。
然而,在将其翻译成其他语言时,会出现“不可译性”的问题。
一、语言差异引起的翻译难度在翻译古装剧时,语言差异是造成不可译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许多习惯于现代汉语职业日常使用的人会感到陌生,甚至难以理解。
特别是古代汉语中有很多成语、俚语、谚语、戏曲台词等需要翻译,这些语言表达方式可能在其他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或者对应的表达方式与原文的语言效果不同。
例如,在古代汉语中经常用“一波三折”的成语形容曲折的故事情节,这样的成语在英语中很难有对应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翻译古装剧时,翻译人员需要对古代汉语的特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要以语言文化背景为出发点或参照,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
在古装剧中,引入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也是造成不可译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中国古代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其中涉及到的价值观、信仰、道德规范、习俗礼仪等都与其他国家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以保持原文的历史文化风貌和传达情感。
例如,在中国古代,人们对父母有深厚的敬意,认为父母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因此“孝”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种传统和信仰在西方文化中并不普遍存在,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在翻译时将这种文化差异考虑进去,以避免造成误解或翻译不当的情况。
在观看古装剧时,人们不仅需要理解其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历史文化背景,还需要了解每个台词背后的文化语境,这也是造成不可译性的原因之一。
文化语境指言语背后所包含的文化认知,包括习俗、信仰、道德等,这种文化语境在不同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关注文化语境的准确传达。
例如,在中国的一些习俗中,人们认为结婚时要穿红色的婚礼服,因为红色代表幸福和祝福。
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被认为是婚礼的颜色,代表纯洁和爱情。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中国古装剧一直以来备受观众喜爱,其中不仅有华美的服装和精湛的演技,更有深刻的思想和内涵。
然而,许多观众也反映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无法直接翻译的问题,这就是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首先,古代汉语的语言结构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
古代汉语采用了许多与今天相差甚远的语法结构、用词方式和修辞手段,这使得直接翻译很难保持原本的意境和情感色彩。
例如,在古代汉语中经常使用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情感和思想,但这些手法在翻译时却常常无法保持原貌,需要加以转译或注释。
其次,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十分复杂和繁多。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概念和制度都与今天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翻译古代汉语文本时,需要对当时的文化和历史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够准确而恰当地传达原本的意义和内涵。
此外,中国古装剧中的一些情节和台词涉及到一些独特的中国文化和价值观。
例如,古代中国的婚姻制度、家庭观念、男女关系等方面的概念和传统,在翻译时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说明和解释,才能够使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古代中国的思想和文化。
最后,由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和多样,因此,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
这也使得在翻译古代汉语文本时,需要对具体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有着更细致的分析和认识,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综上所述,中国古装剧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在翻译古代汉语文本时,需要面对很多不可译性问题,需要对具体的语言、文化和历史背景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一、语言层面的不可译性在中国古装剧中,台词的表达往往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比如成语、典故、古诗词等。
这些语言现象在翻译中常常会带来挑战,因为它们可能在目标语言中没有一一对应或准确的表达方式。
“兔子不吃窝边草”、“花好月圆”、“青梅竹马”等成语和典故,在英文中可能无法找到确切的对应表达。
在翻译中国古装剧台词时,译者需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尽量选择符合目标语境的表达方式。
中国古装剧中常常出现的辞藻华丽、富有诗意的语言也是不可忽视的翻译难点。
这些语言现象往往涉及修辞手法、押韵、古文化特色等,而这些特点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无法得到完美的再现。
翻译中国古装剧台词时,译者需要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尽可能寻找与其相匹配的目标语言表达方式。
中国古装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台词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宗教、哲学、伦理、审美等文化元素。
这些文化内涵往往是中国独特的,而在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可能找不到一一对应的概念或现象。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他们的性格、命运、情感纠葛等都是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的,是其他文化无法完全理解和体验的。
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化观念等也是中国古装剧台词不可忽视的文化特征。
宴会上的酒令、挑担子的俏皮话、儒家思想的影响等,在翻译时会面临着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挑战。
翻译中国古装剧台词时,译者需要对目标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的传达和再现。
中国古装剧台词往往融合了历史事件、人物传说、民间故事等多种历史元素,这些元素与当代文化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时间距离和认知差异。
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对话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是基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特色而构建的。
而这些历史元素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可能会引起误读或产生不同的理解。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军事战争、官僚体制等也是中国古装剧台词中不可忽视的历史特征。
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及其解决策略
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及其解决策略摘要: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取决于翻译文本的内容, 是否能在源语与译语间找到相对应的翻译。
文章主要探讨哪些情况下翻译不可译以及不可译之原因, 有哪些策略来解决翻译不可译的现象。
但在现实翻译实践过程中, 总能找到相适应的翻译方法对文本进行翻译, 以满足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都能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关键词:翻译的可译性; 不可译性; 实例;一、翻译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对于源语言和源语文化, 有其独特性。
文化作为社会背景, 是受历史因素影响的。
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 呈现方式也各不相同。
语言作为外在的表达方式之一, 也是最为清晰明了的方式, 在不同使用者之间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文字, 作为一种书面语言, 是口头语言的衍生, 自然也保留了语言的这些差异性。
而我们在这里探讨的, 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 最终都是落实在字面上呈现出来的, 所以都可以归属于文字一类的翻译。
我们在使用语言文字表达时, 会有几种表达功能上的分类:一类是cognitive and expressive function;一类是culture function;还有一类是aesthetic function。
第一类认知表达功能类的语言文字, 在翻译实践中, 通常认为是可译的。
因为它指的是人类社会中共有的事物和共同的情感, 不同民族间都有相同的对等语与之对应。
人类在某些方面普遍存在着相同的对等语, 例如:感情方面、历史方面、社会经济方面等等。
因为这些相同点的普遍存在,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才可以顺利进行。
第二类文化功能类的语言文字, 在翻译实践中, 通常认为是部分可译的。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它包含着信仰、法律、道德、风俗等以及与人相关的方方面面。
这一复杂体在不同的文化圈之间有一部分是共通的, 另外一部分则是某一特定文化圈层所独有的。
正因如此, 翻译这类文本时就会产生障碍。
最后一类艺术功能类的语言文字, 在翻译实践中, 往往是不可译的。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英译问题刍议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英译问题刍议作者:代芳芳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5期摘要:中国传统戏曲的翻译和跨文化传播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戏曲的传播和翻译遇到了一些困难。
本文归纳了中国戏曲翻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翻译的文化对等和跨文化传播策略的角度对戏曲的英译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中国戏曲翻译应注意的问题和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翻译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
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看,中国戏曲都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缩影。
中国戏曲传达了华夏儿女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描述了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
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我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
随着中国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我们迫切需要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弘扬光大。
中国戏曲这一独特的艺术和文化形式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戏曲的翻译和跨文化传播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戏曲的传播和翻译遇到了一些困难。
笔者认为调查中国戏曲翻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中国戏曲更好地翻译和传播,因此从翻译和跨文化传播结合的角度进行戏曲的英译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一、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中国戏曲的译本被许多人认识和接受。
事实上,中国戏曲的译本传播到海外可以追溯到历史上十七世纪五六十年代,如英国人珀西(Thomas Percy)翻译了作品《好逑传》,并且传播到海外。
早期中国戏曲的翻译和传播在数量上很少,但到十九世纪后期关于我国戏曲的翻译和研究的作品大大增多,例如英国人约翰·法兰西斯·戴维斯(Sir John Francis Davis)英译了我国的戏曲《老生儿》;阿灵顿(L.C.Arlington)对中国戏曲的历史进行了探究,出版了《自古至今的中国戏剧》;英国学者杜威廉(Dolby William)的《中国戏剧史》等。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论中国古装剧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中国古装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剧情和台词往往给观众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和感动。
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中的一些台词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挑战,即不可译性。
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化是丰富多样的,其中涵盖了很多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古代的官职称谓、礼仪习俗、文人雅士的修辞技巧等等,这些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可能没有对应的词汇或概念。
直接翻译这些词汇可能会使得观众无法理解其具体含义和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
古代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和哲学观念也给翻译带来了挑战。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强调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佛教的“诸行无常”等等,这些思想理念在中文中可能有很精细的表达方式,但在其他语言中却很难传达出同样的意思和感觉。
翻译师往往需要通过借用相关的外语词汇或者通过一些注释来解释这些哲学观念,以保持原作的意境和意义。
中国古装剧中的一些韵文和对古典文学的引用也带来了翻译的困难。
古代中国文学中有很多优美的诗词和传世名篇,这些典故和引用在文化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常常难以找到合适的对应表达。
在翻译古装剧台词时,翻译师往往需要寻找一些具有相似美感和韵味的语句来取而代之,以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原作中的美感和情感。
中国古装剧台词的不可译性主要来自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方式。
翻译师在面对这些台词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修养,通过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创意,尽可能地传达出原作的意义和美感,使得观众能够在观看中体验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戏剧翻译中三个重要原则
戏剧翻译中三个重要原则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重要的课。
这节课主要讲解了戏剧翻译中的三大原则:统一性、等值性和忠实性。
第一个原则是翻译要忠实于原著,要做到准确、清晰、无误。
因为源语文化跟目的语文化有差异,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方式。
戏剧的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是用翻译的手段可以解决的,翻译只能尽量去接近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但是没有一种翻译方法可以做到完全相同,这也正是翻译中的忠实性问题。
所以,忠实是翻译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原则是要尽量减少源语文化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
比如说,在翻译《威尼斯商人》时,要尽量保持“诚实”这个优良传统。
这是由于威尼斯的居民非常喜欢戏剧表演,因此,他们对商人讲的话都会严格把关。
当然,文化是相互交融的,我们也不能忽略另外两个原则,那就是可接受性和简洁性。
第三个原则就是翻译的民族特色问题。
例如,中国古代历史剧和外国古代历史剧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中国现代的红色经典也和外国经典不同,它们的形成过程更是具有本土特色。
所以,要想翻译好经典戏剧作品,就必须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让经典中国化,让戏剧中国化。
第二个原则是把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但不是任意胡编乱造,而是把源语文化作为翻译的基础,通过翻译把源语文化介绍给目的语文化,同时翻译的每一个词句都要符合目的语文化的习惯。
因为中国的戏剧和西方戏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戏剧方法,也不能根据西方人的欣赏习惯改变中国戏剧的风格。
第三个原则就是翻译的民族特色问题。
例如,中国古代历史剧和外国古代历史剧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中国现代的红色经典也和外国经典不同,它们的形成过程更是具有本土特色。
所以,要想翻译好经典戏剧作品,就必须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让经典中国化,让戏剧中国化。
当然,光知道以上三个原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认真研究其中的细节问题,比如怎样才能保证翻译的质量呢?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翻译人员。
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初探
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初探
刘汉杰
【期刊名称】《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在翻译中,原语与译入语之间由于源流截然不同,在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方面,有根本的差异,所以有些语言文字不能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完整地把它再现出来;译入语本身缺乏相应有的表达方式,或缺乏对等的表达形式.从语言学角度,根据不同的相关因素分析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刘汉杰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经贸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9
【相关文献】
1.从佛教量论看翻译的实质及类型划分--兼论翻译理论中的不可译性问题 [J], 肖平;杨金萍
2.双关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以及双关翻译方法 [J], 安文婧
3.从翻译的矛盾性探讨豫剧翻译中的三个不可译性问题 [J], 姚旭
4.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中的可译与不可译性\r——以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翻译为例 [J], 金念念
5.从几则修辞格翻译实例谈英汉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J], 段胜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论翻译中的不可译性李琦【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任何两种语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互通互译的,但也存在一小部分的不可译现象.从汉英两种语言文字差异、音韵差异及表现形式差异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翻译中的“不可译性”.【期刊名称】《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9)001【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翻译;差异;不可译性【作者】李琦【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语学院,广东珠海519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一、引言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转换,由于各民族的文明化进程大体相同,思维方式和生活内容也大同小异,语言的生成原理也都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流与翻译是可能的,即语言间具有互译性(translatability)。
然而这种互译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因为这两种语言在结构、语法、词汇、发展状况、文化背景乃至所暗含的心理因素、民族情感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故而在翻译时自然会出现一些不可译(untranslatability)的现象。
本文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翻译中的这种“不可译性”。
(一)语言文字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分属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因此,两种语言很少有绝对对应的词汇,大部分词汇不是在使用方式上就是在文化意义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有个经典的英文故事:“This is a story about four people: Everybody, Somebody, Anybody and Nobody.There was an important job to be done and Everybody was sure that Somebody would do it. Anybody could have done it but Nobody did it. Somebody got angry about that, because it was Everybody’s job. Everybody thought Anybody could do it but Nobody realized that Everybody wouldn’t do it. It ended up that Everybody blamed Somebody when Nobody did what Anybody have done.”这个故事突出了英语中 Everybody, Somebody,Anybody and Nobody这四个单词的词义及词性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翻译的矛盾性探讨豫剧翻译中的三个不可译性问题摘要: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豫剧已经有至少三百年的演出历史,在此期间,无数艺术家为了其发展呕心沥血。
近年来,随着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豫剧已经成为中原文化的一张名片,并远传国外。
本文首先对“翻译矛盾性”的定义进行了阐释,并用这一理论对豫剧翻译中的三个不可译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豫剧翻译时,译者不应使用替换或二度创作的策略,应在保持传播到世界各地。
豫剧原有韵味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豫剧这一文化精髓关键词:翻译矛盾性;可译性;不可译性;豫剧翻译;问题1 翻译的矛盾性不可译性与可译性是对立统一的。
所谓对立,是指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
所谓统一,是指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翻译这个统一体之中,并贯穿于翻译发展的始终。
因此,翻译包含着矛盾,而不可译性和可译性的主次之分,决定着翻译是否可以进行。
般意义上说,翻译是一种夸域的交际行为,在此过程中,信息不仅从一种文字领域传递到另一种文字领域,而且也从一种文化领域传递到另一种文化领域。
与此同时信息也会在传递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原信息的内容与特点有的被遗漏,有的则经过替换或二度创作得以再现。
若遗漏的多,再现的少,就表明原信息不可译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原信息是不可译的;如果遗漏的少,再现的多就说明可译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原信息是可译的。
不可译性与可异性一直是语言学家、文学家、翻译家争论的焦点之一。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者也考虑到翻译会出现不可译性与可译性的问题,所以多采用音译的方法进行翻译,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梵语翻译过来,用于译音的汉字丧失了其自身的原意,而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
古意大利先贤们则更决绝,他们干脆将翻译看作对原作的亵渎,遂将翻译者看作背叛者。
美国著名翻译家Eugene A. Nida根据语言交际功能观点提出了“高层次的对等”和“低层次的对等”两个概念。
高层次的对等要求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要使目的语读者或听众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作出的反应与原语读者或听众基本致;低层次的对等要求译文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读者或听众能得到与原语读者或听众对等的理解或欣赏。
译语与原语只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相等。
所以,高度的对等是达不到的,尤其当两种语言或文化差异较大时,更难以达到。
人们产生和理解语言的方式,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绝对一致,所以,Nida 的翻译理论只要求反应基本一致,而基本一致实际就已经表明翻译中存在着不可译和可译性。
英国著名翻译J.C.Catford通过将翻译的不同层次进行分析研究,把不可译分为语言方面的不可译和文化方面的不可译。
导致语言方面不可译的原因是由于原语和目的语语言单位和形式的差异,而导致文化方面不可译的原因则是目的语中缺少原语的文化特征与文化载体。
所以,翻译包含着不可译性和可译性。
他们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对立统一的。
可译性是相对的,不可译性是绝对的。
当翻译者遇到根植于原语文化的语言文字或声音动作时应该放弃替换或二度创作的策略,保留其原有风味,最好是不去翻译。
豫剧的翻译亦是如此。
2 豫剧翻译中的三个不可译性问题豫剧是我国流布地区最广、演职人员最多、艺术水准最高、欣赏群体最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豫剧诞生在明清时代,至今已越三百年。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豫剧不断兼收并蓄,吸取其他表演方式,融化借鉴其他艺术精华,经过几代艺术家励精图治、艰苦创作,终于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之近年来,豫剧不断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在传播中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感情、提高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上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是,国内翻译界对豫剧的翻译研究甚少,这与其日益突显的作用相比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研究发现,豫剧在翻译过程中,其原内容与特点遗漏的多,再现的少,不可译性做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豫剧的不可译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1腔调的翻译豫剧是一门戏曲艺术,其曲调唱腔皆出自民间,是无数艺人和劳动人民世代相传、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
它并非由某一位专业艺术家创作加工出来的。
相反,豫剧是由演员、乐师、艺术家、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创作、加工、润色、提高、发展和传承的艺术。
因此,其腔调会因为时代和艺术家的不同而不同。
另外,腔调所创造的艺术效果也是不同的。
例如,身为豫剧五大名旦之一的陈素真的唱腔以粗狂、高亢、激越为主,给人一种古朴醇厚、委婉明丽的感觉,而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则以花腔见长,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George Leonard Trager 在他1958 年出版的Language inCulture and Society 中首先提出Paralanguage (副语言)的概念,副语言就包括对语言起修饰成分的副语言符号如Volume(音量)、Tone (音色)、Speed (音速)、Intonation (语调)以及Sign (叹息声)、whistle (口哨声)等。
按照这种理论是否可以把豫剧唱腔当作一种副语言,将豫剧特有的唱腔通过英语中的Oh,Ah,Ya ( h)等来加以再现?著名豫剧大师崔兰田擅长表现旧社会受压迫妇女的悲苦生活。
其嗓音清亮,纯净,圆润;吐字讲究,清楚,干净;唱腔质朴而不失坚实,韵味淳厚。
其表演的《秦香莲》,《桃花庵》等深受观众的喜爱。
“宁可三天不吃盐,也要看看崔兰田”,成为观众对她的盛赞。
新中国成立后,她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表演,受到一致好评。
崔大师尤其擅演悲剧,其唱腔哀怨深沉,缠绵委婉,感人肺腑。
接过来这杯茶,我两眼泪如麻,夫君京都招驸马,我、我流落宫院抱琵琶,可恨他一朝成富贵,忘恩负义他弃结发。
”秦香莲》选段豫剧《秦香莲》讲的是陈世美为了自己的富贵荣华狠心抛下妻子秦香莲和孩子的悲情剧。
经过崔兰田多年的舞台实践和不断研究、探讨、改进、提炼、润色、锤炼和提高,将秦香莲见到陈世美后的愤、恨、悲、愁、怨五种感情融汇在她那精妙绝伦的哭腔中:第一句“接过来这杯茶”的唱腔体现出秦香莲悲恨交加、欲言难止的感情;接下来“我两眼泪如麻”则似说若唱,似唱若怨,似怨若泣,似泣若诉,琵琶”终于成为了全剧最精彩的核心唱段。
崔兰田如”字的哭腔充满伤感,抽泣、哽咽,唱不下去,说不出来,哭又不敢做声的压抑感情,充分表现出封建社会妻子受丈夫压迫,践踏,摧残的悲苦。
然后“我流落在宫院,我、我抱琵琶”这句唱腔充满深深的悲怨和控诉,观众可以通过流落”和“我、我”领会到秦香莲被丈夫抛弃的悲苦与无助,展现出封建女性以丈夫为生活依靠和精神寄托的悲惨命运。
而从“忘恩负义”的“负义”二字在很高的音调上急转而下然后徐徐回颤,唱出了封建妇女对封建婚姻双方不平等的审判。
“负义”两个词后又加上拉的很长的哭腔,把秦香莲内心的愤、恨、悲、愁、怨的复杂情绪在极度压抑后,如决堤的江河一般一泻千里让其内心情感得以最大程度的宣泄,使观众得到一种畅快自然的艺术享受。
但在翻译的过程中,豫剧唱腔的内容和特点遗漏过多,导致唱腔艺术特色的丧失。
不可译性做了矛盾主要方面,所以豫剧唱腔是不可译的,强行翻译是不可取的。
2.2地方特色的翻译众所周知,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而发展起来的。
豫剧诞生在开封境内,后又吸收河南民间小曲、谚语、歇后语、俗语以及河南方言中的土话等,可谓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所以,豫剧具有地域性突出,乡土文化特色强的特点。
但是,翻译后其地方特色将大大减弱,甚至消亡。
有些译员认为原语的乡土文化特色可以通过替换来转嫁,例如,把原语方言用目的语方言替换,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原语的地域特色。
如果,按照这种理论,是否可以把豫剧地方特色用地方方言来加以再现?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又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方言区众多。
美国北方方 言:以夸张的“ o ”音出名,女n talk , walk , off , coffee 这四个词,纽约市人会发成:twok , wok , woff , kwoffee (这 里的“o ”均为长音“喔”)。
倘若将豫剧用纽约方言翻译会 如何呢?豫剧大师马金凤是豫剧六大名旦之一。
马大师的《穆桂英挂帅》以高亢、清脆、甜美、朴实的风格生动展现了豫剧 的地方特色。
“……王伦贼一马三箭射的稳,在旁边可气坏了他们兄妹二人,他两个商商量量才把那校场进,同住那满朝文武夸 他武艺超群……”穆桂英挂帅》选段还可以用来表示厌恶与不欣赏的意思。
叠词“商商量量”表示不鲁莽 ;另外,有别于普通话,这里“稳” 、“超”、“群”都 话特有的“可( ke 读作汉语四声中的去声) ”。
在翻译的过程 所以,豫剧地方特色是不可译的,强行翻译是不可取的。
2.3 豫剧表演身段的翻译 豫剧是用来表演的。
其根植于中华历史文化的创作背景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迥异的人物造型,独到的服装道具,以及传达出来的深邃感情都需要通过表演者的身段展现抖袖,一正冠,可谓颦一笑皆有文章。
如何在译文中展现这些身段就是英语豫剧 的又一难题。
如何翻译出豫剧表演者的表演和身段?有译者提出可此唱段中贼”本非小偷, 而是贬义词, 在河南地区 “贼读作汉语四声中的“去声”并且在“气坏”之前加上河南中,豫剧地方特色遗漏过多,不可译性做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出来。
一抬手,以参照西方戏剧剧本来翻译。
首先介绍故事背景,舞台装饰和演员装扮,而后通过添加舞台说明的办法来介绍人物动作,解释其心理,描写人物神态,提示舞台设计,表示场景交换。
常香玉大师是常派的创始人,表演方面、唱腔方面、艺术方面的特点都很突出。
常大师非常注重表演的每一个细节,大到抬手拂袖,小到一颦一笑都充满艺术性,表演细腻传神,规范精到,富有一种阳刚之气。
观众不仅为其优美圆润的唱腔征服,更为她精湛的表演身段折服。
其代表作《花木兰》经久不衰,成为豫剧经典绝唱。
更留下“自古豪杰有万千,沧海横流谱诗篇,古往今来多评论,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名句。
刘大哥讲的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花木兰》选段翻译一般只能部分展现豫剧的表演和身段,缺乏艺术感染力。
在翻译的过程中,豫剧表演和身段的内容与特色遗漏过多,不可译性做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豫剧表演和身段是不可译的。
3 结论 翻译豫剧的目的是让其走出国门,让世界人民感受到豫剧的独特魅力。
但是,英译后的豫剧是否适宜演出,是否能 够被外国人民认可与接受?日本的柔道()译成中国功夫译成“ Kungfu ”,均按日语和汉语本身的解、熟悉、学习中国的特有的文化和传统,不应该“软化” 我们的脊梁, 把自己独有的概念削了往 “洋”词汇里面硬塞。
豫剧翻译时,译者不应使用替换或二度创作的策略,而应该 保持豫剧原有的风味。
由于本人能力、时间、研究设备和资料的种种问题,对于豫剧翻译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仅为豫剧英译提供 了一个用翻译矛盾性观点探讨豫剧翻译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