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16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13
墨梅图题诗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读诗赏图,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2)能力目标:培养想像力,提高朗读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卓尓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教学难点:品悟王冕笔下的梅花特点,体会他卓尓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诗境,激趣引入,释题,简介作者及诗歌题材。
1、媒体出示王安石的古诗《梅花》,引导学生认识梅花特点。
2、出示墨梅图,提问:画里的梅花和你平日见的梅花有什么不同?3、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梅花清新高雅,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冬,傲冰斗雪。
她最早告诉人们: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快要来了。
天气越冷,寒气越重,它的清香就愈加芬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题画诗《墨梅图题诗》。
4、释题:墨梅: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5、简介作者:王冕,字元章,号梅花屋主。
是元朝诗人、画家、书法家。
工于画梅,又擅长作诗。
因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而过隐居的生活。
6、题图诗:二、出示学习目标,齐读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3、体会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三、学习诗歌,理解大意。
(一)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和“诗画欣赏”的内容。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自己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墨梅池头树吾个个淡墨痕颜色清气乾坤学法:查字典,结合预习本,借助诗画欣赏理解。
3.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二)、自主学习(三)、学生汇报交流1、指名读古诗,老师范读,学生画朗读停顿节奏。
2、学生按节奏练习朗读。
(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3、交流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
池头树:池边的梅树。
吾:我。
个个:朵朵。
淡墨痕: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颜色:指梅花的色彩。
清气:梅花的清香,也指清高的气节。
乾坤:天地之间,人世间。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竹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6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感悟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单元入手、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单元,主题是《岁寒三友》。
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目录。
(指名汇报)(本单元有3篇主体课文,3篇拓展阅读。
)看了目录,你知道“岁寒三友”指什么?【板书:竹松梅】2.师:挺拔的翠竹,坚毅的青松,傲雪的冬梅,它们在岁寒中同生,深受古今文人敬慕,被誉为“岁寒三友”。
这节课,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第1课——《墨竹图题诗》,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墨竹图题诗】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郑燮)【板书:(清)郑燮】对他你一有哪些了解?(指名汇报)齐读“诗画欣赏”第一自然段。
二、解题质疑、揭示目标: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a.“墨竹”指用水墨画的竹子。
b.“图题诗”就是为一幅画题一首和画内容差不多的诗句,也叫题画诗。
)2.你还想了解什么?(指名说)(预设:a.郑板桥为什么要画这幅墨竹图?b.为什么要题写这首诗?c.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师: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请看学习目标:3.出示目标:(指名读)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师: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墨竹图题诗》,感受郑板桥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板书:诗情画意】三、自主学习、交流释疑:1.方法正确才会事半功倍。
请大家回忆一下。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学生汇报,老师归纳)2.请看自学与合作:(指名读)自学与合作: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温馨提示:这是一首题画诗,我们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学习感悟,可以结合古诗插图学习感悟,也可以联系“诗画欣赏”学习感悟。
(先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8分钟后全班交流。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竹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6
1、通过揣摩重点词句,结合联想等方式,运用关联式方法学习,联系背景资料,在多层次的朗读、理解中,体会板桥墨竹独特的文化内涵,感悟诗人透过诗画表达的感情,背诵此诗。(教学重点)
2、 学习作者托物抒情的表达方法,领悟其特点,感受名家的诗画魅力。(教学重点)
3、借助对比和引入资料的方法,打通“竹” 与“人” 风骨的关联,感受竹的风骨、人的品格。(教学难点)
(共同点3)作者都是诗书画擅长……
2、回顾学法——关联式方法
过渡语:让我们回顾一下,在《墨梅图题诗》中,我们是怎样关联的呢?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我们先由诗进入。
一赏墨梅,聚焦诗画;
再赏墨梅,图文关联;
三赏墨梅,诗文关联;
四赏墨梅,人梅合一。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样关联式学习方法来学习《墨竹图题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入课之初便关注了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关联,努力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为学生实效学习奠定基础。
三、关联赏竹,自主探知
(一)借助提示,自主学习
运用关联学习法,自主学习《墨竹图题诗》,从诗画关联、图文关联、诗文关联这三方面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联系点,进行思考、批注,看看你能发现哪些其中的关联?
学生活动:思考,批注,自主探寻关联点。
【设计意图】为学生留出学习、静思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
4、第四板块整体贯通,人竹合一——(教学难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从第一板块以诗切入,到第二板块诗画关联,到第三板块图文对接,再到本版块“诗、画、文”的整体贯通,不断撬动着同学们的理解与感悟走向深入。
①借助竹之对比,突破难点
对比一:板桥墨竹与他人对比(出示多图)
对比二:板桥竹形特点与别人竹形特点的对比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竹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4
1墨竹图题诗(清)郑燮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①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释义: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发出的萧萧之声,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
3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释义: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1.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情画意。
3.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相关背景资料。
一导入新课1☜2①首句给人一种悲凉凄寒之感,是实写。
次句是虚写,是作者由竹子的声音产生的联想。
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3②第三句既是写自己,又是写所有为民解忧的父母官,拓宽了诗的内涵。
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既照应了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松、竹、梅在岁寒中同生,为人们所敬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
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郑板桥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天,我们一道欣赏他的《墨竹图题诗》。
二自主学习1.解词。
劳顿:劳累。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赈济灾民。
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2. 图题诗。
诗、画是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气节。
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欣赏图画。
三交流合作学习1.学习“诗画欣赏”第2自然段。
(1)朗读。
(2)分析内容。
介绍郑板桥作这首诗的背景及被罢官的原因,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正值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他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不思眠。
在一个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他立即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0
1墨梅图题诗(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句导读:“个个”让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怒放的情景,表现了梅花不畏艰险、傲霜斗雪、凌寒独放的品格。
“淡”字让人联想到梅花的高洁。
]释义:我家洗砚用的池塘边有一棵梅树,树上朵朵梅花都带着淡淡的墨痕。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这两句诗有什么寓意?]释义: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情画意。
2.边读边欣赏,就自己喜欢的诗句展开想象进行鉴赏。
3.体会作者不向统治者妥协,厌恶社会上腐败风气和甘愿过隐居生活的志向。
作者相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历代许多有志之士都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
二自主学习1☜2①这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冕.(miǎn ) 乾坤..(qián kūn ) 妥协..(t uǒ xié) 卓.(zhuó)尔不群 花蕊.(ruǐ) 厌恶.(wù) 2.词语解释。
妥协: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卓尔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三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1.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诗句的意思。
(1)注释。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洗砚池:这里是借用,指画家洗砚台的池塘。
池头树:池头,就是池边。
池边有树,所以说“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淡淡的墨痕。
清气:清香,也指清高的气节。
乾坤:天地。
(2)译文。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一枝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奇;花朵只用淡墨轻染,仅花蕊加墨重点,清新俏丽,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
一、二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三、四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虽然外表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雅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8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读出古诗的韵味,正确理解重点词及古诗句的意思。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创设情境、图画欣赏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在诗画的感染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淡泊名利的气节和人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淡泊名利的气节和人品。
难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解题质疑1.猜谜语引出岁寒三友之梅花,通过视屏欣赏梅花傲霜斗雪的动人画面。
2.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3.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领略元代王冕笔下与众不同的梅花。
理解墨梅是什么?题诗是什么意思?4.朗读并理解了诗题,欣赏墨梅图。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熟读古诗。
3.引:现在呢,让我们静下心来,带着你们心中的疑问仔细地默读古诗,相信你们能解决心中的疑问。
(1)出示自学提示,生读诗思考。
(2)交流:同学们,这墨梅有什么特点,你从古诗中找到答案了吗?问: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写重点词语?知道了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谁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3)同学们,墨梅还有什么特点吗?(三)品诗赏画,入境悟情。
1.配乐赏画。
(课件出示几幅梅花图与墨梅图对比)来说说这几幅画有什么不同?结合诗画欣赏说说王冕画中的墨梅有什么特点?2.结合背景,创设情境,朗诵古诗3.出示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4.全班交流(结合背景资料说)相机板书:淡泊名利卓尔不群5.指导写作方法(借物喻人)。
6.有感情朗诵。
(五)升华主题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相信同学们对梅已有了全新的认识,下没我们来写写吧。
(在收集的美化图片上写下感受、想法,后展示)(六)拓展作业接下来,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留的作业。
1.收集赞梅诗歌,积累赞梅佳句。
2.写写你身边像梅花一样的人六、板书设计:墨梅图题诗(元)王冕淡淡的墨色淡泊名利超凡脱俗清香的气味卓尔不群借物喻人。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墨梅图题诗》认识了解题画诗。
2.初步感受题画诗诗意与画意的融合。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题画诗诗意与画意的融合。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师:孩子们,泱泱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
其中,国画是中华文明之瑰宝。
梅,又是画家最钟爱的题材。
二、赏图1.配乐出示《墨梅图》师: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著名画家王冕的一幅《墨梅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来描述为我们描述这幅画?2.反馈:师点播3.创设情境、调动感官,欣赏画面师:来,调动你的感官,踮起脚,凑上前去,闻一闻吧;伸展你的双手,用心去感受含苞待放的花蕊吧。
你闻到(师结:联想和想象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画的意境)4.小结:一幅《墨梅图》,构图新奇,用墨讲究,意境深远,孩子们刚才和老师一起从构图上整体着手,从用墨和线条细微处入手去欣赏了这幅图。
三、品诗(一)解诗题师:其实这幅画上王冕还题了一首诗,我们把它叫做(板书:《墨梅图题诗》)大家先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能读出节奏就更好了。
2.抽读,点评预设:砚,乾坤(读准:读得真好,他把这两个字都读正确了;读不准:学生纠正)3.断节奏师:是呀,读诗歌特别要注重节奏和韵律,这首诗大家觉得应该怎么划分节奏(ppt出示)来,带着节奏齐读4.吟诵师:同学们,诗歌不仅要读,还要会吟,你们敢不敢放声吟诵出来?来,孩子们,站起来,站端正,还可以加上你的手势5.小结:孩子们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更读出诗的韵味。
(二)明诗意1.师:如果你们领悟了诗意,你一定会读得更加的入情入境,孩子们再看看这首诗,勾出你不能理解的地方(PPT出示重点字词)乾坤(天地)、洗砚池2.悟诗情师:想要了解一首诗歌想要表达的情感,一定少不了(对诗歌背景的了解),这个背景包括(诗人背景和创作背景)PPT出示诗人背景,生读背景PPT出示创作背景,老师读师:你能猜一猜,作者写这首诗,想表达什么情感呢?师带领孩子梳理诗情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的好颜色是指(梅花鲜妍的外表),梅花的清气是指(梅花的香气),那作者画这幅画,写这首诗就只是写梅花吗?(ppt出示王冕的生平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好颜色是指(梅花鲜妍的外在)清气指的是(梅花的香气),所以,作者放弃的是(梅花鲜妍的外在),追求的是(梅花的香气),结合诗人厌弃官场腐败,故辞官回乡过上隐居生活不要的是(名利),留下的是(气节)所以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拒绝友人的推荐,拒绝当官,说明作者不要的是(名利),留下的是(气节),所以作者(淡泊名利)3.讲写法师:那么同学们,这首墨梅图题诗表面上是写梅,实际上是以梅花自喻(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志向)。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语文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_0
《托物言志·小练笔》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单元“岁寒三友”拓展训练教材分析竹与松、梅一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们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受到人们的喜爱。
历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吟颂松、竹、梅的诗篇很多。
作为小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对于传统文化应该起到传承的作用。
在“岁寒三友”这个单元当中,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年代等多个维度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体会“梅竹松”的品性。
单元开篇三个“诗画欣赏”选取的都是名家名诗名画,对于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主题解析《墨梅图题诗》、《墨竹图题诗》、《苍松怪石图题诗》三首诗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融为一体,在诗人笔下,梅、竹、松也化作了一种品格,墨梅超凡脱俗;青竹傲岸不屈、谦虚有节;苍松奋发向上。
字面上在赞誉梅竹松,实际上在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表现了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风气而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气节与品格。
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节课意在理解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赏析这种写法,并拓展延伸指导写发运用。
“托物言志”,即借助一种事物,通过对它生活习性或者生长环境以及自身透露出来的品质的描写,达到与作者所追求的人生感悟和精神品质的相一致,从而引导人们应该具备这样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志向。
教学中注重把握以下三点:1. 让学生回味“岁寒三友”中作者对梅、竹、松的观察以及感悟;2. 理解这种写法中物与人的相似点和共通处;3. 作者要传达的人生志向是什么。
教学中借助专题学习网站,恰当运用交互电子白板渲染意境,引导观察想象理解事物,进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努力让语言文字叩击学生的心灵,水到渠成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品读、感悟、赏析诗,感知托物言志写法。
2.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特点,挖掘其内涵的精神品质。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竹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2
质疑—解疑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北师大版第十一册教材《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质疑—解疑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以《墨竹图题诗》为例“疑”是思维的发动机。
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质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只有在阅读中认真思考,发现问题,主动质疑,才能进一步地去探究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教学中,教师就应以学生的自学、质疑、解疑为教学的主要环节,遵循以下步骤:“自学存疑—梳疑导学—自主探疑—点拨释疑—学后生疑。
”以学生的质疑贯穿教学,以质疑作为教学的灵魂。
那么如何有效帮助学生质疑、解疑,在质疑与教学重难点间架起一座桥梁呢,我以《墨竹图题诗》一课为例加以说明。
一、了解学情,探寻问题《墨竹图题诗》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岁寒三友”单元,开篇三首图题诗的第二首,课文包括诗、画和诗画欣赏,三部分内容。
图题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细赏诗画,画富有气韵,竹枝细挺,墨叶浓密,书竹相衬;诗富有格调,凄清之境,夜不能寐,牵肠挂肚。
诗画交融,展现诗人放粮罢官,悲悯百姓,特立独行。
文中的诗画欣赏成为学生赏画、悟诗、品人的有力拐杖。
诗画人一脉相承,气息贯通,高妙的艺术形式传达了创作者卓尔不群,关爱悲悯的高洁情操。
(一)初读课文,提出问题:对于这样一首“图题诗”,学生在初读课文后会提出哪些问题呢?我们来看:1.“扬州八怪”指哪八怪?(4人)2.“些小”“吾曹”“岿然不动”“进士”“放赈”“劳顿”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6人)3.“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是什么意思?4.郑燮为什么不等上级批复就自己开仓放粮?(8人)5.为什么郑板桥那么喜欢画竹?(3人)6.为什么郑燮和别人画竹不同,把竹干画得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呢?(7人)7.为什么郑燮听到竹叶声就想到百姓受苦受难的情景?(6人)8.郑燮为什么整日为灾民奔波,非要管他们?自己踏踏实实做官不好吗?(3人)9.为什么朋友说郑燮糊涂?难得糊涂表明诗人什么态度?(4人)10.为什么诗人不直接写诗,却要借图抒发情感呢?(5人)(二)评价梳理,分类问题:面对众多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词句意思”“画作赏析和写法”“诗人情感”“课外资料”四个维度进行分类。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14
课题:《咏梅组诗》教学时间:11月13日教学目标:1.感知梅这一意象的文化内涵。
2.学习借物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感知梅这一意象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学习借物抒情的手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梅导语: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花一叶,一丘一壑,原本是安静的风景,可在诗人眼中、心里、笔下却活跃起来,流动起来。
虽然我们不都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黄蘖禅师曾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崔道融曾道: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师:诗人用极简的语言让我们体会到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
王安石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陆游曰: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师:每一个字都道出了梅的寒霜傲骨。
王安石曾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冕曾言: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晁补之曾言: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二、赏梅。
1.导语:梅香正浓,让我们相约赏梅。
(出示目标)2.你可高声朗读,也可轻轻吟诵,但一定要读准字音。
3.挑选喜欢的诗读给大家听。
墨梅图题诗(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指名1人读,评价后全班齐读。
好:诗歌的节奏读得真好,学习他的方法大家也一起来一遍。
不好:若你能将诗歌的节奏读出来会更好,大家一起读一边。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指名1人读,评价后喜欢这首诗的同学一起来读或男女生赛读。
好:你的声音真洪亮,读得字正腔圆,谁还喜欢这首诗?起立一起来读一遍。
不好:勇气可嘉,若能读出节奏感诗歌会更有意境。
谁还愿意读读?指名读后男女生赛读。
《卜算子·咏梅》(现代)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语文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_0
《走近“松竹梅”》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多方面了解岁寒三友,打通语文与艺术之间的通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2.通过活动,进一步感受“松竹梅”内在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和善于交流合作探究的精神。
4.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知识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1.小组分工搜集资料(1)查找关于松竹梅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了解有关松竹梅的知识。
(2)查找关于松竹梅的古诗文,对联、书画作品等,并能背诵积累相关知识。
(3)搜集生活中具有松竹梅品格的人物事迹,在小组内讲相关人物故事。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3.学生准备:教科书搜集有关松竹梅的诗词创作松竹梅书画作品,钢笔或水性笔,毛笔,墨水等。
活动重点1.赏析并进一步了解题画诗。
2.积累有关松竹梅的对联、古诗文等。
3.感受“松竹梅”的精神品质,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坚毅挺拔的青松,凌寒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
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古今文人墨客所敬慕,被誉为“岁寒三友”。
本单元以此为主题。
本堂课设计几个环节“赏松竹梅的风采”“品松竹梅的神韵”“品松竹梅的神韵”“讲松竹梅的品格”“颂松竹梅的高洁”,学生通过欣赏本单元的几篇诗文和插图,微课,对松竹梅的相关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使学生受到祖国悠久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水平并展示个人朗诵和书画等才能。
在本次活动中,一方面拓展和加深感受岁寒三友的风骨和品格,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书画才能的平台,在活动中体会题画诗的诗情画意和汉字的形体之美、音韵之美。
活动流程课前热身:诗词大比拼(引入主题“松竹梅岁寒三友”)中国诗词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语文功底特别深厚,同学们积累了大量的诗词,谁来背一首你积累的诗?(请两三个学生) 好,现在我来考考你们,接下来请同学们补充完整这些诗句(课件出示:出一句,补充一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同学们,诗中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发现了吗?请同学们连起来读一读,再读一遍。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11
古诗教学设计
墨梅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学生当小老师,走近诗人及其所处的朝代。
理解诗人中隐士的情怀。
二、朗读古诗:
断句,语速,语调,节奏
1、自由读。
2、同桌齐读。
3、男女生配合读。
4、拍手读。
5、表演读。
6、朗诵擂台赛。
三、理解诗意。
四、诵读诗歌并抄写。
五、画一画这首古诗,制作一幅诗画一体的作品。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六、猜测诗歌表达的多种意思。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10
《墨梅》教学设计《墨梅》是一首题画诗。
此诗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代表作。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诗人借墨梅为喻,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六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要感受古诗的文化精髓,仅仅是从诗歌的表面去理解,并不能真正的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歌蕴含的意境。
为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就要让学生去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领悟诗歌的意境美,体会和学习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并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在本堂课中还是让学生以读为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要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同时,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意。
2、感受诗人借咏梅贞洁自守,淡泊清高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1、以读感悟,体会诗情。
2、文图合并,感受情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2、激发学生爱梅的情感,学习梅花的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教学准备:生:提前预习古诗。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前热身:出示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四组,一方面复习了六年级第一学期所学文中人物的品质,一方面为降低学生总结概括王冕的品质做铺垫。
(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严谨认真;碧血丹心、忧国忧民、赤胆忠心;舍己为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淡泊名利、鄙视流俗、贞洁自守)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导入课题课件出示含有“梅”的三首古诗,让学生朗读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说说诗中的“梅”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6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创设情境、图画欣赏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在诗画的感染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淡泊名利的气节和人品。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淡泊名利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一)情景激趣,导入课题。
1.大家喜欢梅花吗?老师带来了几张漂亮的梅花图,一起欣赏,好吗?2.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设计意图]: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方法。
所以在学习课文前,我通过声、像并茂的梅花美图欣赏,直观地体现出梅花的美丽与傲霜斗雪的精神,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促发学生激动的情绪,产生表达欲望和学习热情。
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迅速地对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基调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3.是啊,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就爱咏梅,画梅。
以梅喻人,在陆游的诗中,梅花是“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贞自我,在毛泽东诗中梅花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乐观革命战士.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墨梅图题诗》这首诗可谓是赞梅的上乘之作.(板书诗题:墨梅图题诗)[设计意图]:讲述文人墨客对梅花的喜爱并通过诗词赞美梅花,让学生受到优秀诗文的感染和激励,也对所学诗歌及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读诗题,自主质疑.1.墨梅是什么?题诗是什么思?谁写的?(王冕)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王冕的文章吗?谁知道王冕,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诗题,为下面自主质疑做准备。
并通过知识的迁移促进学习新的知识,即从以前学过的《王冕学画》知道王冕的基本情况。
学生简介王冕,加深对诗作者的了解,也可以达到检查预习的目的。
2.朗读并理解了诗题,你还想知道什么?预设:墨梅特点?为什么写诗?3.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疑问一起学习这首绝美的题诗,欣赏他那独特的墨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5
问“画”松竹梅拜“诗”岁寒三友一、导入新课1、理解“岁寒三友”:松竹梅2、为什么称为“岁寒三友”?(引读诗句)3、出示三首古诗(理解“题画诗”,背诵《惠崇春江晓景》)二、学习《墨梅图题诗》1、解诗题2、知诗人(生介绍,师补充)3、读古诗,正音,断句再读,齐读4、明诗意:有什么方法?给出3种方法。
5、理解词义。
古诗常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要把古诗译成优美的语言,需要我们抓住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才能在译文中展现古诗的美。
文中勾画梅花特点、作者的目的。
尝试美美的翻译古诗。
6、“清气”其实指的就是?(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和卓尔不群的人品)7、是的,梅花凌寒独自开,傲霜而立的品性从古至今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李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拓展了四首非常有名的咏梅诗。
一起来读一读。
——说一说你喜欢哪首或哪句?为什么?8、带着我们的喜爱之情,尝试背诵三、学习《墨竹图题诗》《题长松图》1、出示学海导航,自学3分钟2、解题3、走进诗人作者,才能让我们明白其题诗作画的目的。
认识郑燮、启功(生读、师补充)4、读古诗,正音,断句,齐读5、明诗意(三种方法)《墨竹图题诗》(1)理解重点词语(2)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联想?(了解写作目的)(3)朋友说他糊涂,他却写下了“难得糊涂”四字来表明态度,映照了诗中的哪句呢?——理解“一枝一叶”(4)正是郑板桥的这份不可动摇的爱民之心,让他在被罢官后,百姓来挽留之际,毅然又作了一副墨竹图,并题诗一首。
(5)为什么郑板桥那么爱竹?找原因——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题长松图》(1)从诗画欣赏中找到古诗的解释(2)前一句有形有色,后一句有声有韵,不仅做到了诗画结合,而且诗乐结合。
(3)这首诗的创作目的呢?(4)是的,越是艰难逆境,越是不屈不挠,这是我们看到松的高贵品质。
让我们再从补充的两首诗中去感悟一番。
读四、总结1、岁寒三友有什么共同特点?共同的精神品质?2、三首古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背诵)3、回顾本节课学到的诗画欣赏的方法。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6
1、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同学们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赏画-配乐有感情朗读古诗。(课件出示)
3、集体背诵古诗。
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检查反馈:(课件)
(1)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2)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单元
8
教学内容
墨梅图题诗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3、揭示题目:
4、据题质疑:
(1)理解“墨梅”,这里的“墨梅”是什么意思?
(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师: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教具学具资料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墨梅》及王冕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教师活动(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王安石的诗叫《梅花》,你们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梅香正浓》优质课教学设计_4
梅香正浓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课文,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理解“梅香”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民族存亡之时英雄们的崇高气概。
重点难点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
一、导入:寒冷的冬天到来,万物萧瑟,百花凋零。
有一种花却傲霜斗雪,暗自飘香……它就是。
看到梅花,会想到哪些与梅花有关的诗词?王安石的《梅花》王冕的《墨梅图题诗》卢梅坡的《雪梅》看到雪中盛开的梅花,你会想到哪些成语?迎霜傲雪,无所畏惧,永不屈服高雅圣洁,超凡脱俗,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文章――《梅香正浓》二、检查预习(过三关)•第一关:读准字音:寡廉鲜耻崇敬虬枝峥嵘纵情逸乐拜谒捐躯昏庸高官厚禄殉国自刎尸骸飨堂楹联召集瞻仰体恤戕害伫立怂恿第二关:猜词语1. 十分喜爱。
2. 拜访、拜见.3. 官大,待遇高。
4. 尸骨。
5. 挂或贴在堂屋柱子上的对联.6. 形容人没有操守不知羞耻.7. 杀害、残害。
第三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重点写了史可法的英雄事迹。
)三、学习新课1、看史可法像,自由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史可法。
在扬州史公祠内,每年慕名来此拜谒的人络绎不绝,那么史可法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记述了发生在史可法身上的哪几件事?你们能不能尝试用四字短语归纳每件事的大意?规劝皇帝――忧国忧民;誓守扬州――英勇无畏铮铮气节浩然正气;气绝身亡――宁死不屈2、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说说你的感受。
3、史可法的事迹带给我们的是---(崇敬)(感动),(伤感而肃然)4、带给我们感动的仅仅是史可法一个人吗?还有哪些人?(交流岳飞文天祥秋瑾的资料)这些民族英雄的事迹令人崇敬,同时也引起了作者的思索,让作者感慨万分。
让作者感慨的是:每当我们的民族处于危亡之秋,……师:在这里出现了两类人,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呢?生:对比。
师: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手法?生:突出体现民族英雄的气节与精神。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9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别人夸赞,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诗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构思:教学本课时从诗文入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训练朗读技巧,注意语气,教师再引导学生作浅易的赏析,然后采用全班交流的形式,结合诗画欣赏理解诗的内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欣赏临摹的墨梅图导入新课。
二、掌握字词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冕(miǎn)乾坤(qián kūn)妥协(tuǒ xié)卓(zhuó)尔不群花蕊(ruǐ)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超凡脱俗:超出一般人,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卓尔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三、理解诗文意思: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别人夸赞,只愿留下清香之气在满满的天地之间,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高尚品质。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高洁端庄、超凡脱俗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独善其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四、思考下面三个问题:(1)王冕作诗的原因:王冕青年时代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参加科举屡试不中,于是他焚毁文章,永绝仕途,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墨梅图题诗》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2、理解“疏密相间”、“或偃或仰”、“力透纸背”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学习并尝试进行书画欣赏,感受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中国书画的艺术魅力。
4、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和卓而不群的人品。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和卓尔不群的人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四季轮回,寒冬又至。
此时窗外寒气逼人,万物萧疏,然而自然界却仍有一些植物,蔚然长青,给世间带来了无限生机。
坚毅挺拔的青松,凌寒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古今文人墨客所敬慕,被誉为岁寒三友。
今天我们单来说梅,瞧,它迎雪吐艳,凌寒飘香,既有冰肌玉骨仙姿,又能先于百花而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它作为傲骨的象征,和高洁操守的象征。
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梅花图,想欣赏吗?课件出示《墨梅图》,仔细看看这幅图上的梅花和你们刚才看到的梅花有何不同?理解“墨梅”单用墨来画成的梅花。
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在这幅画上除了画有一支水墨梅花还有什么?(两首题诗和几个红色印章),对,这就是中国画的特色!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尤其是上面的题诗,更有画龙点睛的功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题诗,欣赏这幅画作。
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走近作者
指名读资料。
三、检测字词
开火车读,齐读。
四、初读诗歌
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的读上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评价)。
2.老师也禁不住想读一读呢,同学们想听吗?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划出节奏来,看谁善于倾听。
3.根据划出的节奏,再练读一遍。
(学生展示)
4、齐读古诗。
五、品读诗歌
1、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将它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请同桌两个人结合着注释,互相说说诗意。
2、交流汇报,前两句诗意。
课件出示诗意
(1)在这两句诗中,关于洗砚池还有一个典故呢,想听吗?(课件出示)
(2)这两句诗写出了梅的什么特点?(淡淡的色彩)板书。
(3)结合水墨画知识理解“淡”字的含义。
师: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五种,如清墨、淡墨、重墨、浓墨、焦墨。
这里“淡”既是画梅的技法,也象征梅花不追求华丽的外表,朴素淡雅的品格。
(4)谁来试试将梅花的清新淡雅,读出来呢?(指名读,评价)。
师:我仿佛看到了这淡雅的梅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3、交流汇报后两句诗意。
课件出示诗意
(1)这两句写出了梅的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板书。
(2)问:这墨梅与我们常见的红梅、鲜艳的花朵,有何不同
呢?(指名答)。
小结:这正是墨梅的与众不同之处,让我们大声齐读这句诗,来赞美墨梅的超凡脱俗吧!
过渡: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淡淡的色彩和清香的气味进行描写,下面我们来看看“诗画欣赏”中,是怎样描写这梅的。
六、诗画欣赏
1、自读“诗画欣赏”部分,找出描写梅的语句。
(生汇报)
2、学生结合上下文以及文中插图,理解“疏密相间”、“或偃或仰”的意思。
师讲解“力透纸背”的意思。
3、让我们再来感受这精彩的语言吧!(齐读)。
过渡:你们看,这段文字,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带领我们欣赏了这别具一格的画面与画法,这就是在告诉我们观察的方法,这便是赏画。
4、“我是小小鉴赏家”,四人小组结合,用自己的话,带领组员鉴赏这幅墨梅图。
4、全班交流汇报。
七、感悟人品
1、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梅花都有鲜艳的颜色,为何王冕要将梅花用淡墨表现并描写出来呢?
课件出示背景资料。
(1)学生自读。
(2)材料中王冕几次拒绝为官?为什么拒绝为官?故事中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汇报,师相机板书:卓尔不群,淡泊名利)。
3、古诗中哪句诗体现了诗人这样的情感?
4、课件出示后两句诗。
这句诗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结合诗句,结合材料,你还能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王冕呢?(生畅谈)
5、结合自己的感受,再读后两句诗。
6、“只留清气满乾坤”中的“清气”仅指梅花的香气吗?还指什么?(诗人的清高的气节)。
7、那就通过我们的读,将这浩然正气充盈在这天地之间吧!(齐读)。
8、出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难怪人们这样称赞王冕,欣赏王冕的做人态度吗?读出你对他的敬佩。
9、是呀,不想做官为名利,只求正气存人间,这就是王冕。
让我们再次怀着敬佩之情齐读这首诗。
(配乐加动作)小结:一幅墨梅图,一首题画诗,诗人自然的将自己的人品、气节融在了这诗中、画中,这是什么写法呢?(托物言志)板书。
八、拓展升华
1、王冕的另一首咏梅诗《白梅》,与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诗
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白梅》) 指名读,简要赏析。
2、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咏梅、赞美,以梅之高洁表白自己,陆游在他的《卜算子.咏梅》中吟诵道……(师生同吟),毛泽东一代伟人也高声唱道……(师生同吟)。
总结:同学们,我们不仅要爱梅、赞梅,更要学习梅的精神和品格!真正的勇者不会向往春天,只会在艰苦的环境里慢慢积淀自己的力量,只有不断磨砺自己,经历“严寒”后,方能散发出阵阵“清香”。
最后,老师把这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齐读。
九、板书设计
墨梅图题诗
元王冕
梅人
淡淡的色彩淡泊名利
清香的气味卓尔不群
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