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模式
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条件
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条件实时数据采集监控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多源数据处理、历史数据处理、事件顺序记录(SOE)、图形显示、计算和统计及系统对时等。
1 实时数据采集通讯(1)故障切换期间不丢失通讯数据,从发生故障到完成切换时间≤3s;(2)向调度主站发送各种运行数据信息、实时测风塔数据、风电功率预测结果等。
2 数据处理(1)对量测值进行有效性检查,具有数据过滤、零漂处理、限值检查、死区设定、多源数据处理、相关性检验、均值及标准差检验等功能;(2)对状态量进行有效性检查和误遥信处理,正确判断和上传事故遥信变位和正常操作遥信变位;(3)自动接收主站下发的发电计划曲线、电压考核曲线,并自动导入实时运行系统;(4)对风电场功率和测风塔数据缺测及不合理数据进行插补、修正等相应处理。
3 控制与调节功能(1)控制和调节内容包括:断路器开/合、调节变压器抽头、设定值控制、有功调节控制、无功补偿装置投切及调节;(2)支持批次遥控功能,并保证控制操作的安全可靠;(3)风电场低压故障时,向风机提供无功优先控制策略设定;(4)满足电网实时运行要求的时间响应要求。
4 事件顺序记录(SOE)SOE 记录按照时间自动排序,具有显示、查询、打印、上传主站等功能。
5 历史数据管理历史数据管理将现场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定时存储、统计、累计、积分等综合数据处理,并可进行检索和使用。
历史数据内容至少保存1年,与风电功率预测相关的历史数据至少保存10年。
能够按照调度要求生成日报(包括风电日电量、风电限电电力、风电限电电量)等报表,并上传至省调主站。
风电历史数据包括风电场历史功率数据、风机信息、风机/风电场运行状态、历史测风塔数据、历史数值天气预报、地形及粗糙度、风电功率预测结果等数据。
要求如下:(1)风机/风电场历史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等运行数据(时间周期不大于1分钟);风机/风电场功率5、10、15分钟的平均数据;风机/风电场有功功率变化数据,包括1分钟、10分钟内有功功率最大、最小值的变化量,数据周期分别为1分钟和10分钟;(2)投运时间不足1 年的风电场应包括投运后的所有历史功率数据,时间分辨率不大于1分钟;(3)风电场10、70 米及以上高程的风速和风向以及气温、气压等信息,时间分辨率应不大于1分钟;5、10、15分钟平均风速数据;(4)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应和历史功率数据的时间段相对应,时间分辨率应为15 分钟,包括10、70、100及170 米等不同高程的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湿度等信息;(5)风电功率预测结果包括中期风电功率预测结果(数据周期1小时)、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结果(数据周期15分钟)、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结果(数据周期15分钟)。
几种常见的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模式
几种常见的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模式摘要:前置系统属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调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简要阐述了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模式。
希望能够为电力领域提供参考,提高数据采集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不同区域对电力系统供电量的要求不同,因此,电力领域需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通过电力调度的方法,达到平衡用电负荷的目的。
将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应用到电力调度的过程中,采集各区域用户的用电数据,是提高电力领域运行稳定性的基础。
根据数据采集模式的不同,调度效果通常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式加以研究。
一、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的构成及功能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前置系统的功能在于收集电力用户用电所产生的实时数据,而数据采集功能需依靠硬件功能的支撑来实现。
调度自动化系统前置系统硬件主要包括通信扩展板以及解调器等。
通信扩展板需属于系统前置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在于实现对信号接收以及发送过程的实时控制。
通信扩展板的路数,需与串行口的个数相同。
即,每一路扩展板,均需确保存在1个串行口与之连接。
当数据接收完成后,串行口可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解调器,以使用电数据的收集过程最终得以实现。
调度自动化系统前置系统的功能众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系统具有处理多种规约的信息的功能,因此能够与RTU实现信息交换。
(2)系统能够将交换所得到的RTU信息,通过全网广播的途径,传输到全网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更新时间一般为5s,共享实时性较强。
(3)系统管理方式分层管理为主,信息能够逐层发送,最终传输至一级调度部门。
(4)系统具有遥控以及遥调的功能,能够向RTU发送指令,并在全网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时钟,进一步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及实时性水平。
(5)系统具有遥测值归零处理的功能,应用的灵活性较强。
二、常见的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模式数据采集功能,属于前置系统的基础功能。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引言概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监控、控制和优化,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内容。
一、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1.1 监控系统: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监控系统是重要的一环。
监控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调度中心,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1.2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实现监控系统的关键步骤。
通过现场安装传感器和测量设备,采集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调度中心。
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至关重要。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调度员能够准确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等步骤,以提供给调度员实用的信息。
二、运行控制与优化2.1 运行控制: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
通过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调度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2 调度策略优化: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可以通过优化调度策略,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调度策略优化包括负荷分配、发机电组的启停控制、电力交换等方面,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运行。
2.3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集成: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也需要适应新能源的集成。
通过对新能源的预测、控制和优化,实现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比例。
三、故障检测与快速恢复3.1 故障检测: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故障检测。
故障检测可以通过分析电力系统的数据,识别出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以便调度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3.2 快速恢复:一旦发生故障,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可以通过快速恢复功能,迅速恢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调度自动化PAS系统各模块功能简介
PAS各模块功能简介电网应用软件(PAS),以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采集的实时数据为基础,对电网进行分析计算,为电网调度提供理论分析工具,改进电网的经济运行特性,提高电能的质量。
主要功能模块有:1.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功能中的最基本功能。
它根据电网描述数据库和遥信信息确定地区电网的电气连接状态,并将网络的物理模型转换为数学模型,为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安全分析、无功/电压优化等应用功能提供网络分析功能。
1.1.图库一体化的网络拓扑建模方式,可大大提高网络建模速度,减少人为的错误;1.2.以电网基本接线单元(开关和相关的刀闸)进行网络的建模,多个元件同时输入,端口实现自动编号;1.3.拓扑分析以电网基本接线单元为基础,采用快速数学搜索方法,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接线方式,如单母线、双母线、双母线带旁路母线、环形结线、倍半断路器结线、旁路隔离开关等;1.4.电网基本接线单元库中有大量电网常用的各种常规和非常规的接线方式,对于不存在的接线方式可以通过绘图的方式快速定义;1.5.【1.6.设备(变压器、线路、并联补偿设备等)信息采用直接录入铭牌参数的方式进行录入,内置计算功能可由铭牌参数计算出电气参数,便于设备参数的维护。
同时可直接录入电气参数(标幺或非标幺);1.7.对拓扑分析生成的电气岛自动进行带电检查,并确定死岛、活岛状态。
在单线图上以不同的颜色显示设备的带电状态,实现动态着色;1.8.对拓扑分析生成的每个活的电气岛自动设置平衡节点(平衡机);1.9.拓扑分析的结果可数据库保存,便于查询和统计;可生成标准的数据文件(IEEE、BPA),为离线计算软件提供实时电网数据端面。
2.状态估计~状态估计根据SCADA提供的电网实时信息,电网部件参数和网络拓扑分析的结果,实时的计算出电网内各母线电压(幅值和相位)和潮流的最优估计值,自动统计量测系统的质量指标。
2.1.自动调用网络拓扑分析功能,根据遥信信息生成计算所需的电气岛和对应的量测系统;2.2.可利用线路或变压器的有功、无功潮流量测、母线注入有功无功量测、母线电压量测、零注入量测、零阻抗支路潮流量测;2.3.可检测和辨识开关信息中的错误,在画面上显示,并可自动在拓扑分析中使用正确的遥信信息;2.4.可检测和辨识坏数据,显示其结果,并在状态估计时使用辨识结果代替坏数据;2.5.:2.6.量测粗检测功能:指出两端量测值不平衡的支路,潮流不平衡的母线,并指出无潮流量测的支路,无注入量测的母线,无电压量测的母线,指出不可观测节点;2.7.当有载调压变压器(LTC)有潮流量测且各端母线有电压量测时,可估计分接头位置;2.8.提供量测系统维护功能:修改实时遥信,人工置入无遥信刀闸的状态、无分接头2.9.2.10.量测权系数,改变收敛精度、改变迭代次数限值;2.11.#2.12.启动方式有三种:人工请求启动(研究方式)、定时启动(自动连续运行)、事件启动(对网络状态的变化快速反应);2.13.在人工请求启动(研究方式)下可研究历史断面的量测,诊断可能存在的问题;2.14.指出量测系统的薄弱环节,指出关键量测及其位置,为量测系统的配置提供指导;2.15.采用多次估计技术,在计算中自动调节量测的权重,提高计算的精度,并同时保证计算的稳定性;2.16.在有足够量测时(保证可观测)自动剔除质量差的量测,过滤掉坏数据,提高计算精度;2.17.~2.18.估计结果的分析:显示被过滤掉的量测,显示不合格的量测,坏数据列表,量测误差列表,便于维护人员分析;2.19.自动维护母线负荷预报模型,对不可观测区用母线负荷预报的结果进行状态估计;2.20.可对历史断面进行保存,可以设置保存周期,可以保存每天典型时刻的断面和典型日的断面,可自动判断每日的最大最小负荷时刻,保存最大最小负荷时刻的断面;2.21.自动进行实时网损的计算和统计,计算无功补偿设备的网损灵敏度和电压灵敏度;2.22.自动统计和保存实用化考核所需的各种统计指标,生成所需的统计报表。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一、概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运行控制、故障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操作的过程。
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二、系统架构1. 数据采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电力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采集。
这些指标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以及设备状态、故障信息等。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调度中心。
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环节。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调度中心。
常见的通信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如光纤、电缆)、无线通信(如微波、卫星)等。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信网络需要具备高速、低时延、抗干扰等特点。
3. 数据处理与分析调度中心接收到传输过来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数据处理算法和模型,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和预测。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取出电力系统的潜在问题和优化方案,为运行决策提供参考。
4. 运行控制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调度中心可以下发控制指令,对电力系统进行运行控制。
例如,调整发机电的输出功率、调节变压器的变比、切换路线的供电方案等。
这些控制指令可以通过自动化装置实现,也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实现。
5. 故障处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还具备故障处理的功能。
当电力系统浮现故障时,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到故障信号,并进行故障定位和隔离。
同时,还能够根据故障类型和位置,自动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功能特点1. 实时监测: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各项指标和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运行控制:通过数据分析和运行评估,系统可以下发运行控制指令,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运行控制。
3. 故障处理: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到电力系统的故障信号,并进行故障定位和隔离,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系统
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它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负责采集和处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种实时和非实时数据,是电网调度中心各种应用软件主要的数据来源。
SCADA 系统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数据通信、SCADA 系统支撑平台、前置子系统、后台子系统等。
数据采集包括反映物理过程特征的数据的产生,数据发送、接收和数据处理;监视控制不仅包括对物理过程的直接控制,还包括管理性控制,只下发调控指令,由厂站端或者下级调度人工调控。
通常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安放在厂站端,与主站端监控系统并不在一起,所以要实现数据采集和直接控制功能需要双向数据通信,普通认为数据采集是信号上行的通信,而直接控制是信号下行的通信。
一个 SCADA 系统通常由一个主站和多个子站(远方终端装置 RTU 或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组成。
主站通常在调度控制中心 (主站端) ,子站安装在变电站或者发电厂(厂站端) ,主站通过远动通道或者广域网实现与子站的通信,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
国分为五级调度,主站除接收子站信息,还以数据通信方式接受从下级调度控制中心主站转发来的信息,又向上级调度控制中心主站转发本站的信息。
厂站端是 SCADA 系统的实时数据源,又是进行控制的目的地。
SCADA 所采集的数据包括摹拟量测量 (又称为“遥测”),状态测点 (又称为“遥信”) 和脉冲累加量 (又称为“遥脉”)。
SCADA 系统的主站分为前置子系统和后台子系统,二者通过局域网相联相互进行通信。
前置子系统主要完成与厂站端及其它调度控制中心的通信,并将获得的数据发送给后台子系统。
后台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SCADA 把这些最近扫描的已经处理的反映被监视系统状态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画面联结数据库,于是画面就直观地给出该系统状态的正确景象。
SCADA 为每一个量测量赋予一个状态和记录数值的变化趋势,当设备处于不正常状态或者运行限值已被超过时通知调度员。
浅谈前置系统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
浅谈前置系统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摘要】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前置系统虽在许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报文收发、遥信状态灯诸多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从介绍前置系统的硬件和功能,以及分析前置系统在运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对日后电网运转及维护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可靠性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前置系统(Front End System)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实时数据输入、输出的中心,主要承担了调度中心与各所属厂站之间、与各个上下级调度中心之间、与其它系统之间以及与调度中心内的后台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通信处理任务,也是这些不同系统之间实时信息沟通的桥梁。
信息交换、命令传递、规约的组织和解释、通道的编码与解码、卫星对时、采集资源的合理分配都是前置系统的基本任务,其它还包括报文监视与保存、站多源数据处理、为站端设备对时、设备或进程异常告警、维护界面管理等任务。
1 前置系统的硬件结构SCADA系统中的实时数据来自前置系统,因此前置系统的可靠运行时SCADA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
为了保证前置机服务器的可靠性,通常选用工业控制机作为前置机服务器。
工业控制机按工业环境中连续运行的标准设计、制造,对机器各部分做了防尘、防静电、加固等处理。
并通过“看门狗”等硬、软件自恢复措施,使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很高。
SCADA系统通过前置机实现与N个RTU之间的双向通信。
为了实现1对N的通信,前置机上要配置多路通信扩展板。
假如一个多路通信扩展板可以完成8路全双工通信,则配置4块多路通道扩展板,就可以完成1对32的收发控制。
8路通信扩展板上必须有8个串行口和一些相关控制电路。
每一个串行口的接收信息来自解调器的输出,每一个串行口的发送信息送至解调器的输入。
由于前置机服务器处于双机运行状态,一个解调器的输出应该同时接到两台前置机服务器中相对应的两个串行口上,以便使两台前置机服务器能够同时接受到某一个RTU 送来的信息。
调度自动化系统
调度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网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是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高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它已成为电网调度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从80 年代初在油田电网开始试验、应用,经过20 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覆盖 4 座电厂、27 座110KV 变电所、32座35KV关口变电所、19座6KV变电所的较完善的实时监控系统。
油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现场实时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设备;调度数据分析和指挥系统。
承担的业务有:电网三遥数据的接受、处理、显示、下发业务;对处理后的两遥数据还可进行高级应用分析业务;调度员培训仿真业务;电网调度优化检修实时智能操作票业务、 1 0座变电所无人值班集中监控业务等。
主要运行设备有:前置系统2 套、数据服务器8 台、磁盘阵列 1 套、网络交换机 3 台、数据工作站32 台等。
综合自动化变电所监控设备32 套,常规变数据采集终端(RTU)45台。
随着油田电网运行管理的完善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将不断向着更加安全高效、信息准确、功能齐全的方向发展。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结构图1、1电网调度SCADA 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一种电网运行实时监控系统。
通过对变电站数据的采集、处理,经过光纤、微波等传输设 备,将电网现场运行参数反馈至电力调度中心主站系统,经 过主站计算台分析处理,再现到调度员工作台上,使调度员 能够随时掌握电网动态信息,从而实现对变电所现场运行设 备的监视和控制,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 节和报警、及时发现各类事故等功能。
有效减轻调度员的工 作强度,提高调度人员指挥效率和事故处理速度。
变电所实时监视图ttft Ln's_i :UU _4*I ;'JLJ -U':-IJ!J J±|E 0 0 x *开蛙工啊:■ D^itol ^IDDO!: dr-#l JwC s J J_J _J_J:'耳它工誓曲Diiitail }^1M)D - oiWrL oP-^ri- Ji*] ;:羊护:;陨丹工作站; ■: nimiil^LMD :: DiBiT^JFlIH^;: 0:s*HlXPHHlll :Rlth-J.J 期丄创,」 ■ ai. NP-J*■』 呱厦工怖洁 : ^FLIDO |plr loirJ7X 尸、G OOG—I I KCEM I T TPJ 比昭和…二至越采节战 r»n ■ IKi] j is 視工;;生产凹廈工怦站 :;Di t >-tail 丽】』応;Di^t#ljF|O(Mk1、2电网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是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用于培训电网调度 员的计算机数字仿真系统。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采集及安全监控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采集及安全监控【摘要】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在助推着我国电网的发展。
电力调度作为电网运行的最为基础的工作,对数据的采集和监控的要求也越高,从而通过基础的数据对运行电网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整体运行的可靠和安全。
本文对SCADA 调度系统中的数据采集进行分析。
【关键词】SCADA;电网调度;数据采集SCADA调度系统作为电力系统主要的调度网络,其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整体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而作为基本的SCADA电网调度系统来讲,分站报警、分电压报警等方式成为其主要的预警方式,而这些预警方式的由来,是依靠其强大的数据采集和监控能力,从而为整体电网调度提供最为基础的数据。
因此,本文对电网调度中的数据采集和监控进行了探讨。
1.数据采集的重要性分析电网调度自动化已成为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调度手段,而其重要性和作用则主要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对整体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实时监控。
电网在正常运行时,通过调度人员监视和控制电网的周波、电压、潮流、负荷与出力:主设备的位置状况及水、热能等方面的工况指标,使之符合规定,保证电能质量和用户计划用电、用水和用汽的要求。
第二,实现对电网的经济性运行。
如何使得电厂所发的电能被最大化的利用,从而使得监控电网的电力运行得到均衡,是电网调度的主要的作用。
如城市用电和农村用电,城市白天用电和晚间用电对电能需求不同。
因此,加强对电网的调度可提升电能利用的能力,节约电压和降低电源的损耗。
第三,实现对电网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通过数据的采集,可查看电网运行中的任何的变电站、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同的算法,实现对故障的排除和定位,从而使得对电网运行检查的高效化的处理,提升了电力部门处理事故的能力。
同时还可改变传统的通过人工排查的方式才能查到的故障,提高了电网检查的安全性。
如针对特高压±800kv的线路检查,通过人工的排查存在很大的危险,因此,通过调度系统则可大幅度减少危险系数。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二次安全防护简介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二次安全防护简介发表时间:2017-11-22T10:59:10.3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作者:吴俊洪[导读] 本文介绍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二次安全防护,在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中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永仁供电有限公司云南楚雄州 651499摘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直接为电网运行服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本文首先介绍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并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二次安全防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二次安全防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用电质量和用电需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迅猛发展和日趋复杂的电网,更多的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将电网的实时数据、非实时数据、电网系统结构,设备参数等进行采集处理后形成自动化控制系统。
在目前的电网调度运行中,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成为了电网调度运行实时监控的主要操作系统。
在其运用中表现出强大的集中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功能。
1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种综合数据处理系统,包含了电网运行实时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及控制手段,其目标在于远程对电网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及紧急事故处理,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故障恢复能力,切实减少因事故对电网造成的损失。
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其应用中具有数据采集、监视和远程控制的功能但在各级调度系统实施应用过程中根据各级调度职责范围、自动化现状、设备基础和人员素质水平,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根据实际需求情况确定总体功能。
2 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SCADA)的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由数据通信、实时数据采集系统、SCADA系统支撑平台、前置数据处理系统、后台监控系统等组成,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控制层,也是系统搭建的基础平台,为自动化系统各个平台模块提供主要的数据来源及数据分析。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一、概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运行管理和调度控制的过程。
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标准格式。
二、系统架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普通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1.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实时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2.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电力系统的状态信息和运行指标。
3. 运行监控模块:负责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警。
4. 调度控制模块:负责制定电力系统的调度策略,并通过控制指令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调度控制。
5. 人机界面模块:提供给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监控和控制的界面,包括图形显示、报表查询等功能。
三、功能需求1. 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2. 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生成运行指标和报表。
3. 监控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报警信息。
4. 制定电力系统的调度策略,包括负荷调度、电网优化等。
5. 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包括开关操作、调节设备参数等。
6. 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监控和控制。
四、技术要求1. 数据采集模块应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数据采集能力,能够实时采集各个节点的数据。
2. 数据处理模块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快速生成运行指标和报表。
3. 运行监控模块应具备实时监测和报警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
4. 调度控制模块应具备灵便的调度策略制定和控制指令生成能力,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确控制。
5. 人机界面模块应具备友好的界面设计和操作方式,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监控和控制。
五、安全要求1. 系统应具备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的能力,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 系统应具备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的能力,确保惟独授权人员才干进行系统操作。
调度自动化系统前置网络配置方式分析探讨
调度自动化系统前置网络配置方式分析探讨发表时间:2017-10-17T14:12:54.7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作者:陈丽萍[导读] 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在实时性、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文中从前置网络的配置方式入手,详细探讨了五种前置网络配置方法的优缺点,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前置网络组建有实用意义。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供电局广西玉林 537000)摘要:前置系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了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端与厂站端之间实时数据通信处理任务。
随着厂站接入数量急剧增加,通道数量增加,前置网络、通道的配置趋于复杂化,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在实时性、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文中从前置网络的配置方式入手,详细探讨了五种前置网络配置方法的优缺点,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前置网络组建有实用意义。
关键词:前置网络调度自动化配置方式1.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智能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不断增加,对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也趋于复杂化、多样化,而前置系统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实时数据输入、输出的中心,主要承担着调度中心与各厂站间、与各个上下级调度中心之间实时信息沟通任务。
由于地县一体化的要求,电网调度自动化厂站接入数量急剧增加,通道数量增加,前置网络、通道的配置复杂化,如何保证最大冗余的容错能力,提高故障恢复能力,是厂站采集数据采集实时性、可靠性的一个重要部分。
2.电网调度自动化远动通道现状分析变电站的远动通道包括两种类型:四线通道和网络通道,而网络通道一般又分为调度数据网通道、网络专线通道两种。
四线通道采集的数据通过终端服务器接入前置机进行数据处理,数据网通道采集的数据经数据网交换机直接接入前置机,专线网络通道采集的数据通过多个交换机,直接从变电站连接到前置系统的专线汇聚交换机中,中间未经过路由器等设备。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目标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减少人为操作的风险,提高调度决策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和架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控制装置,实时采集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然后根据设定的调度策略和规则,通过自动控制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和调度。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架构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 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参数,以及设备的状态信息。
2. 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包括负荷状态、设备健康状况、故障诊断等。
3. 调度决策系统: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结合调度策略和规则,进行调度决策,包括负荷调度、设备控制、故障处理等。
4. 自动控制装置:根据调度决策系统生成的指令,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调度,包括开关操作、发电机调整、负荷分配等。
5. 监控和人机界面系统: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提供人机界面,方便调度员进行操作和监测,包括显示设备、报警系统等。
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和应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应用:1. 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采集和处理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分析负荷特性、设备健康状况等,提供准确的运行状态信息。
2. 调度决策支持: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结合调度策略和规则,提供调度决策的支持,包括负荷调度、设备控制、故障处理等。
3. 自动控制和调度:根据调度决策系统生成的指令,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调度,实现负荷平衡、设备优化运行等。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安全监控功能
—பைடு நூலகம்
4 5—
科技论坛 l f i
谢炜 俊
科
电网调度自 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安全监控功能
( 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 , 广东 惠州 5 60 ) 100
摘 要: 多年工作经验 。 了电网调度 自 根据 阐述 动化 系统是 电网安全和经济可靠运行的保障, 电网调度 中 在 具有主导作用。首先介绍 电网调度 自 动化 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安全监控功能, 然后论述 了其发展现状, 最后对电网调度 自动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 词 : 电网调 度 自动 化 系统 ; 据 采 集 ; 数 安全 监 控
加强监护。 同时在值班时做好历史数据的收集 电网系统调度控制的基本任务在于保证 系 能质量文件格式之间数据应该如何存储交换的问 通 , P DF文件分两层 : 物理层和逻辑层。 物理层 与归档 , 建立详实 、 完整 的设备 台帐。同时要对电 统的安全运行 , 以质量合格的电能满足用户用 电 题 。 Q I 与实际存储的内容无关 , 通 网运行方式 、电网主设备的运行状况和 当值检修 的需要 , 并使发电成本为最低 。 传统的电网系统调 描述文件的物理结构 , 度控制中心需要采集和处理的数据数量多 , 实时 过唯一性标识符来 区分文件的特定元素;逻辑层 工作,傲到心中有数 ,并针对当时天气和运行方 提前做好事故预案。b . 严格执行调度规程 , 杜 性差 , 已无法满足要求 。特别是在事故情况下, 丧 使用物理层定义好 的结构 ,利用特定标记在文件 式 , 分 绝习惯性违章 : 调度员在受理工作票时, 必须严格 失时机可能就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科学技术的发 中建 立元 素 , 层分 级 描述 所要 记 录 的事 件 。 展为调度 自动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用电子计 P DF的物理结 构 P DF文件 由一系列具 把关 , QI QI 对工作票所列任务 、 安全措施及要求逐项审 不合格的工作票必须重新办理 ; 认真填写和审 算机对电网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实现 电网调度 自 有链接关系的记录组成 ,每个记录都包含记录头 核 , 仔细核对设备编号、 停电范围以及 动化系统。 调度 自 动化系统收集 、 电网运行实 和记录体两部分。记录的链接关系存储在记录头 查调度指令票 。 处理 可以通过修改记录链接方便地改变记录结构。 相关措施的落实情况 , 严格执行工作票 “ 三审” 制 时信息 , 通过人机联系系统把电网运行状况集 中 中。 而有选择的显示出来进行监控 。运行人员可借此 如插入新记录或删除旧记录 ,而不必重写整个文 度 , 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 , 进行初审并 签名 , 由 再 具体酌数据是存放到记录体 中的每个记录头 监护人审核并签名 ,最后并经调度值长复审后并 统观全局 , 集中全力指挥全网安全、 经济和优质运 件 。 可加大考核力度, 建立相应 行。 都用一个全球唯一的标记符 (UD来标识 , G I) 它是 签名方可执行 。同时 , l电网调度 自 动化系统设计 全局变量。 记录头还包括用标签 来标识的记 制度 。 真正提高工作票 、 调度指令票的合格率 。c . 必须使用调度术语 : 调度员 电网调度 自动化系统 目标在于提高 电网安 录类型( 容器记录、 监测设置记录、 数据源记录等) 下达倒闸操作命令时 , 、 全运行水平 , 提高故障恢 复能力、 切实减少损 失。 记录头的大小、记录体的大小以及指向下一个记 发布命令时 , 必须互报单位 、 姓名 , 使用统一规范 通过电能质量数据集成与分析系统 , 可 的调度用语 , 严格执行发令、 复诵、 录音记录和汇 调度 自动化 系统应使其具有数据采集和监视 、 控 录的链接 。 制( A A 的功能, S D) C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 中应根据调 对区域电网从不同侧面了解和预知 电压和电流质 报等制度, 下令时, 思想集中 , 声音清晰, 确保由调 可对电能质量 度下达的指令正确无误。 度职责范围、 调度 自 动化现状、 基础设备 自 动化条 量以及系统整体运行的质量状况 , 件 , 由低至高的、 按照 由易到难 的原则恰 当确定总 可能造成的危害、 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做出判断 , 4结论 体功能。 从而为电网公司对电能质量 的治理提供科学 的 决 对电网调度 自 动化系统性能、 可靠性的提升 。 系统实现基于用户的要求构造 满意的人 机 策依据 , 并为解决相关的电能质量纠纷提供重要 提出了 相关针对性措施 , 有助于切实提高电网安 全 运行水平 , 提高处理事故能力 。 停电损失 , 减少 界面 ,常用的构造人机界面的美工工具都具有动 依据。 画属性, 包括“ 颜色、 大小、 位置、 文本 、 角度、 闪烁、 3 电网调度 自 动化系统安全监控功能分析 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隐藏” 等属性, 这些属性可以简单地与以监控变量 电网系统综合 自 动化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 参考 文献 或 内存变量为参数的表达式连接,系统提供高效 础, 以数据通信为手段 , 以信息共享 为目标。它可 【 魏新晨 , 1 】 聂清潭. 电网调度 自动化 系统方案设计 电度采集、 保护和重合闸、 四遥、 研 究Ⅱ. 成 果纵 横 . o ,1 ) 】 科技 2 5 (Z . 0 的画面刷新机制 , 保证图形元索属性随变量表达 以实现如下功能: 2刘建国. 电网市场发展 中的电网调度 自动化 系 式属性的变化而变化 ;系统提供独立功能的控件 五防、 故障录波, 同时可以实现专家系统。现在应 『1 用于显示系统的报警信息, 曲线棒 图等 , 这些控件 用较广泛的是分层分布式综合 自动化系统。它是 统阴 . 技创 新 导报 ,0 8(2 科 2 0 ,1) . 也可以以某种单位与监控点变量或表达式及其历 以新型的面向间隔的设计代替传统 的面向功能的 『 司徒友. 3 1 电网系统调度运行存在 的问题 与解 决 史数据库连接, 完成有关的查询和显示功能。 系统 设计, 电网调度的安全控制体现在如下几点 : 方 法探 讨m. 东科 技 ,09 (2 其对 广 20 , 】 2. 的基本图形元素、 控件等还可形成满意的人机界 a . 建立实时数据库 : M E C L 以 SX E 为界面和 V B为 『 邢 大鹏. 4 1 电网调度安全性评价管理 系统的设 计 面, 达到对 R u 智能仪表 、 T、 板卡以及程序流程等 内核,实现操作票计算机数据生成和数据存储功 和研 究『1 D. : 成都 西华大学,0 8 2 0. 的控制 , 可以达到采用通用语言编程的效果和满 能。调度员可利用该库提供的权限和存档操作票 『 Y 伟佳. s- l 电网调度 自 动化 系统的发展 方向探析 意程度。 调用功能 , 在已有操作票基础上进行修改和组合 , f. 信 息 ,0 9(9. J科技 ] 20 , 】 1 2电能质量数据集成与分析系统体系结构 进而生成所需操作票 , 并利用计算机打印 , 避免了 电能质量数据集成与分析系统 由电能质量 手工写票的诸多不便和人为错误而威胁电网调度 数据监测、 电能质量数据采集转换 、 电能质量数据 安 全运 行 。 . 据共 享 : 数据 采集 装 置( D安 装 b数 将 I ) E 分析 3个部分组成 ,采用分层方式实现对电网电 在开关设备上或离开关设备较近的地方 , 再通过 能质量的分析和管理。 监测设备一般安装在现场 , 专用的通讯网相连 , 实现数据共享。 并将数据传输 实现变电网系统电能质量的实时数据采集和数据 至监控机和工程师站 ,在整个变电网系统的层次 存储 ;电能质量数据采集和转换模块负责数据读 上实现数据共享。这样大大减少了控制信号屏及 取转换工作 , 将采集的 P DF Q I 格式数据解析后存 二次系统的设置 , 系统的实时性、 可靠性高 , 灵活 储到 S L Sr r Q ev 数据库中;电能质量数据分析模 性好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管理 e 块由电能质量数据分析与计算部件、电能质量分 水平, 实现实时安全控制 。 析数据库 、应用服务器以及 We b服务器组成 , 负 调度人员一旦发生误下令、 误调整等误操作 , 后 果往 往 更为 严重 ,会 造 成 电网 系统 大 面 积停 电 责电能质量综合指标的分析计算工作。 从监测设备上读取 的数据 以 P D F文件格 和不良社会影响。 QI 因此 , 在控制电网调度安全运行 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场 , 防止误操作的 式保存 , 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 为了 需要解析 P DF 工作中, Q I 更应重视预防调度员的责任感。 主 文件 ,将 数据 保存 到数 据库 中 。P D FPw r 措施和制度外 , Q I( e o Q ai aaIt cag o a) 一 种 标 准 的 电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 ._运行值班的 ulyD t n rhne Fr t t e m 是 a 合理安排值班力量 , 明确值内分工 , 及时沟 责 任 编辑 : 卫 国 孙 能质量数据交换格式 , 它的出现解决 了不同的电 质量 :
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前言现代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一方面面临大机组(大水电和大火电机组)、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和区域电网互联的传统难题;另一方面,需要应对大规模集中并网和小型分布式接入的间歇式新能源发电的新挑战。
电力系统规模和运行机理日益复杂,人类驾驭大电网的能力亟待提高。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与控制的大脑,其作用日益显著。
与此相适应,需要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科学研究,培养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管理和研发的专门人才,以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和控制的水平,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1.我国电网调度分层结构电能的特点之一是不能储存。
电能从分散在广大地域上的发电厂发出,经高压变电站升压,经高压输电线、降压变电站、配电网直到用户。
图1 EMS和DMS在电力系统中的关系1.1电力系统组织和结构分层调度中心是对发电厂、变电所、线路等进行调度控制的中心,由于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跨地区系统,必须实行分层管理。
我国电网实行的统一调度分层管理:设有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调)、网调、省调、地调、配调/县调。
随着西电东送、全国联网的推进,国调的作用将发生改变。
调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①充分利用发供电设备和调节手段向用户提供合格的电能;②在不发生超过设计规定的条件下,使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对用户不间断供电;③合理使用燃料、水力等资源使电力系统在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达到最大的经济性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调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1)电力系统运行计划的编制;(2)电力系统运行控制;(3)电力系统运行分析;(4)继电保护、通信和调度自动化等设备的运行管理;(5)有关规程的编制和人员培训等专业管理。
1.2电力系统调度的分层控制世界各国电力系统都采用分层调度控制。
全系统的调度控制任务分属于不同层次,下级调度除完成本层的调度控制任务外,还要接受上层调度的命令并向其传达有关信息。
采用分层控制的优点主要是:(1)与组织结构相适应:(2)系统可靠性提高;(3)系统响应改善。
自动化生产中的实时生产调度系统
自动化生产中的实时生产调度系统自动化生产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它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然而,在自动化生产中,为了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生产调度变得尤为重要。
实时生产调度系统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一、实时生产调度系统的基本原理实时生产调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含了多个模块和功能。
其核心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时数据采集:实时生产调度系统通过与生产设备和传感器的连接,实时获取生产环境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速度等。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实时生产调度系统将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算法和模型,对生产现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评估和判断。
3. 调度决策与优化:基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实时生产调度系统能够进行智能调度决策,包括任务的分配、工艺的调整、设备的调度等,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调度。
4. 实时监控与反馈:实时生产调度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现场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状态、生产进度的情况等,并通过反馈机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调整。
二、实时生产调度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实时生产调度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和特点:1. 生产计划与调度:实时生产调度系统能够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对生产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度。
它能够根据生产能力、设备状态和工艺要求等因素,自动优化任务的顺序和时间,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设备协同与调度:实时生产调度系统能够对生产设备进行协同调度和控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协同工作。
它能够根据设备的状态和生产需求,自动调度设备的开关机、速度和运行顺序等,实现设备的优化利用。
3. 质量控制与优化:实时生产调度系统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优化。
它能够监控生产环境的各种参数和指标,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和处理,以确保生产质量和产品的一致性。
4. 实时监控与报警:实时生产调度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现场的运行状态,并能够根据预设的规则和标准,对异常情况进行实时报警和处理。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一、引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运行调度和故障处理等工作的自动化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标准格式内容。
二、系统监测1. 数据采集:系统应能实时采集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关键参数,并以可视化形式展示。
2. 故障检测:系统应能自动识别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如短路、过负荷等,并及时报警。
3. 负荷预测:系统应能根据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负荷情况,以便调度员做出相应决策。
三、运行调度1. 调度策略:系统应提供多种调度策略,如经济调度、安全调度等,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2. 发机电组调度:系统应能自动调度发机电组的出力,以维持电力系统的平衡。
3. 输电路线调度:系统应能自动计算输电路线的负荷分配,以避免过载或者过低负荷。
4. 调度命令下达:系统应能向各个控制设备下达调度命令,并确保命令的及时执行。
四、故障处理1. 故障诊断:系统应能自动诊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2. 备用方案:系统应能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负荷情况,提供备用方案,以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3. 故障恢复:系统应能自动切换到备用方案,并监控故障恢复过程,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数据分析与优化1. 数据分析:系统应能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实用的信息,为运行调度和故障处理提供参考。
2. 优化算法:系统应能根据电力系统的实时状态和需求,自动优化调度策略,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3. 报表生成:系统应能生成各类报表,如电力系统运行情况报表、故障处理报表等,以供管理人员参考。
六、安全保障1. 数据安全:系统应采取加密、备份等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数据安全性。
2. 系统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和容错性,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
3. 权限管理:系统应设立不同的权限级别,确保惟独经过授权的人员才干进行操作。
七、总结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见的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模式
发表时间:2017-10-30T12:00:53.9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作者:宋博言张炜琦王建树
[导读] 摘要:前置系统属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调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简要阐述了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模式。
希望能够为电力领域提供参考,提高数据采集效率的目的。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前置系统属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调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简要阐述了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模式。
希望能够为电力领域提供参考,提高数据采集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
不同区域对电力系统供电量的要求不同,因此,电力领域需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通过电力调度的方法,达到平衡用电负荷的目的。
将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应用到电力调度的过程中,采集各区域用户的用电数据,是提高电力领域运行稳定性的基础。
根据数据采集模式的不同,调度效果通常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式加以研究。
一、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前置系统的功能在于收集电力用户用电所产生的实时数据,而数据采集功能需依靠硬件功能的支撑来实现。
调度自动化系统前置系统硬件主要包括通信扩展板以及解调器等。
通信扩展板需属于系统前置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在于实现对信号接收以及发送过程的实时控制。
通信扩展板的路数,需与串行口的个数相同。
即,每一路扩展板,均需确保存在1个串行口与之连接。
当数据接收完成后,串行口可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解调器,以使用电数据的收集过程最终得以实现。
调度自动化系统前置系统的功能众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系统具有处理多种规约的信息的功能,因此能够与RTU实现信息交换。
(2)系统能够将交换所得到的RTU信息,通过全网广播的途径,传输到全网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更新时间一般为5s,共享实时性较强。
(3)系统管理方式分层管理为主,信息能够逐层发送,最终传输至一级调度部门。
(4)系统具有遥控以及遥调的功能,能够向RTU发送指令,并在全网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时钟,进一步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及实时性水平。
(5)系统具有遥测值归零处理的功能,应用的灵活性较强。
二、常见的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模式
数据采集功能,属于前置系统的基础功能。
常见的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模式,主要包括主备终端服务器值班模式、按口值班模式、分组设计模式以及分层控制模式4种,具体如下:
(一)主备终端服务器值班
主备终端服务器值班模式下,前置机以双机配置为主。
主前置机功能在于采集并传输信息、备用前置机的功能则以监控为主。
该模式下,主备终端服务器一般呈相互对应的关系。
两者的硬件之间相互连接,软件及硬件的构成,均较为简单。
该数据采集模式的优势在于便利性强,但通常也存在灵活性差的特点,两大服务器的功能无法相互置换。
当某一终端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数据采集便无法实现。
(二)按口值班
前置机的按口值班模式,属于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的主要数据采集模式之一。
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下,各个数据采集设备需单独发挥各自的作用,以确保数据的采集以及传输过程能够有效实现。
按口值班模式的出现,有效克服了传统数据采集模式的缺陷,要求加强对设备的监控,使设备能够同时发挥作用,以提高数据的采集效率。
传统的终端服务器值班模式,以分组值班为主,值班效率较低。
按口值班模式下,终端服务器均被规划到了具体的端口下,控制的系统性以及集成性有效提升,控制效率极大提高。
与主备终端服务器模式相同,按口值班模式下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前置机配置方法,同样以双机配置为主,“双机”分别指主机及备用机。
视数据采集需求,可将系统通道设置为单通道或双通道两种形式。
单通道即单独开放主机或备用机,此时,数据的采集、传输等,均需通过同一通道来实现,监控也仅需针对同一通道而进行即可。
双通道状态下,两台机器需同时开放,此时,前置机需同时承担不同的功能,即:控制一台机器传输数据,同时监控另一台机器的运行状况。
上述数据采集模式,解决了主备终端服务器模式存在的服务器功能固定的缺陷。
但需注意的是,该模式下,负责收集并传输数据的通道,必须具有与RTU交换信号的功能。
如两个通道均无法与RTU交换信号,则意味着通道的硬件或畅通性出现了问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必定会受到影响。
(三)分组设计
分组设计模式,要求将同一数据采集系统,分为不同的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均配备各自的主机,均具有RTU数据交换的功能,但仅能够交换部分数据。
各个子系统之间无联系,功能的实现相互独立。
数据采集子系统在获得相应数据之后,需将数据传输给主机。
主机与主机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整体的数据采集系统。
采用分组设计模式实现数据采集,各子系统之间的功能独立性较强。
当一个子系统发生故障时,其他系统仍可正常运行,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及可靠性较强。
但随着电网数据量的增加,数据采集对子系统功能、数量以及采集速度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必须设计一种与现代化电网特点相适应的数据采集模式,才能够达到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效率的目的。
较主备终端服务器值班模式以及按口值班模式相比,分组设计模式的数据采集效率更高。
但该模式并未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应用时,需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以确保所选择的数据采集模式,能够与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需求相符合。
分组设计模式的适用范围如下:(1)数据采集规模较大的主站系统,采用统一的采集模式采集数据,主机所面临的压力较大,发生故障的几率较高,对系统稳定性的提升不利。
可采用分组设计模式采集数据,以便解决由统一采集数据对主机运行稳定性所带来的影响。
(2)可以以电力数据的来源为依据,通过分组设计模式采集电力数据。
电力领域可将处于同一地区的电力数据,共同归纳到某一子系统的管辖范围内,提高用电数据采集的明确性,为电网调度过程提供保证。
(3)以提高管理的便利性为目的,将不同的电力数据分为不同的组别,分别由不同的子系统管理。
(4)将RTU信号划分为普通信号以及GPRS信号两种类型,分别有不同的子系统负责采集数据。
(四)分层控制
分层控制的模式,属于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的新型模式之一。
该模式下,每一集控站,均具有独立的前置系统以及数据库。
将分层控制模式应用到电力用户数据采集过程中,能够使数据采集的层次性得以提升。
采用分层控制模式采集用电数据,安全性以及冗余度较强,每一集控站的功能对其他集控站均无影响,数据采集的效率一般较高。
该数据采集模式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运行及
维护费用高等方面,解决上述问题,是未来电力领域有关技术人员需关注的重点。
结论:
通过对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数据采集有关问题的研究发现,随着电力领域的发展,前置机数据采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
但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当前所应用的数据采集模式,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电力领域应将数据采集技术的优化以及系统功能的改进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使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建国,杨胜春,单茂华.面向未来互联电网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架构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37(21):52-59.
[2]]姚建国,杨胜春,高宗和,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1(13):7-11.
[3]马韬韬,郭创新,曹一家,等.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34(9):7-11.
[4]刘风华,丁贺龙,张永平.关于NAT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6,27(10):1814-1817.
[5]韦玉芳英.多学科交叉渗透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论坛,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