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研究文献综述
综述:中美贸易摩擦研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对策研究综述院(系、部)名称:财经学院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学生学号:071308××××指导教师:刘学华2011年 10 月 31 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对策研究综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指导老师:刘学华[摘要]本文综合了多个学者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客观展现了贸易摩擦的现状,并对背后的实质进行了挖掘,罗列了多种改善贸易摩擦的对策。
面对大量贸易摩擦产生的新形势,我们既要高度重视摩擦带来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影响,也要正确认识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客观必然性。
通过分析摩擦产生的诱因,积极寻求解决贸易摩擦的对策,为我国以及整个世界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中美贸易 ; 顺差; 经贸关系 ; 贸易摩擦近年来由于中美贸易顺差所引起的贸易摩擦层出不穷,对两国经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和其它国家之间产生的贸易摩擦具有相同的属性,但由于中美两国的国民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中美贸易摩擦也就相应地具有不同于一般国际贸易摩擦的特殊性质,也正因为具有这种特殊的性质,因而中美贸易摩擦一直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一)美中巨额贸易逆差田立群认为:中国对美顺差开始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时期,中国大陆的加工贸易,大部分是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工序而发展起来的。
上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设立大量的外资企业,其产品在我国加工、组装后依赖原有的销售渠道,主要经香港转口到美、欧等传统市场。
中国大陆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等,在中国大陆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这种贸易流程,导致了中国加工贸易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与出口市场的分离。
中美贸易摩擦研究综述:成因影响及对策
中美贸易摩擦研究综述:成因影响及对策【摘要】中美贸易摩擦作为全球经济的热点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和影响,并提出了多边合作、加强市场监管和促进贸易平衡等对策。
多边合作可以促进双方贸易关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可以有效防止贸易摩擦的发生;促进贸易平衡则有助于减少贸易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可能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 成因, 影响, 对策, 多边合作, 市场监管, 贸易平衡, 研究总结, 展望未来, 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美贸易摩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中美两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双方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变得日益密切。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逐渐升级,给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需要对其成因、影响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为未来制定有效对策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旨在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全面研究,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为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2 研究目的中美贸易摩擦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分析和探讨造成双方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全面客观地评估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完善和国际经贸体系的稳定。
研究中美贸易摩擦还有助于增进中美双方政府、企业和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为建立更加稳定、和谐的中美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深入探讨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1 从结构上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基本特征1.1 贸易摩擦的产品和行业结构呈持续扩展状态近几年,国际上各国都逐渐加强了对本国产业产品得保护,但凡是被认为对本国竞争力差的产业产品有危害或者有潜在危害的,都会对其进行反倾销、特别保障及其他限制措施。
其中涉及的产品分布各个行业,最初是纺织品和农产品等这些初级产品产业货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产业,随后扩展到钢铁、彩电等这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品。
特别是美国的相关贸易保护条款已经将保护的范围从一般的商品扩展到了知识产权、劳务以及投资等这些领域,因此容易更加频繁地与其他国家发生纠纷,进一步扩大了贸易摩擦的范围。
另外,中国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之后,在对外贸易摩擦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也开始成为贸易纠纷的高发产业。
1.2 同时存在多层次的摩擦从结构上来说,中国现在的对外贸易摩擦可以分为五个方面:①微观领域摩擦。
主要表现在对外摩擦的领域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从农产品到高技术产品和知识产权,波及范围广,并且摩擦的程度还在持续的激化;②宏观领域摩擦。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各自贸易保护的加强,各国之间贸易摩擦在不断的升温,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西方国家散布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等,这进一步恶化了我国对外贸易摩擦;③制度方面的摩擦。
当前,我国仍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无论是从规制、立法还是竞争政策等方面,都必然会与国外的政策发生矛盾和冲突,例如美国等这些发达国家不满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不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④投资领域的摩擦。
从现阶段我国对外投资贸易摩擦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在外国在中国直接投资的产品返销国外引起的摩擦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所带来的摩擦着两个方面。
2 从结构上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2.1 外部原因①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再加上世界经济格局一直处于动态变化,因此很容易会引发贸易摩擦。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经济学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一)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现状自从中美建交以来,中美双方就开始了贸易上的往来,随着中美关系的深入,中美贸易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
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美间的贸易更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是随着贸易的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升级,随之也就出现了很多有关中美贸易的研究课题。
面对日益激化的中美贸易摩擦,提出怎样的应对策略才能够有效得缓解摩擦成了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主要问题。
大部分文献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主要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的阐述,二是对引起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的总结,三是对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二)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成果1、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研究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张慧、詹春龙在《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分析》中指出: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各种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突出问题。
频繁的贸易摩擦对我国受国际市场疲软影响的外贸出口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购买美国货”的出台和对“中国制造”的歧视,反映了当前美对华贸易政策的主导思想, 正如张慧,詹春龙在《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分析的那样,现在的中美关系正面临着一个十分敏感的时期。
自中国2001 年加入WTO 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涉及到包括钢材、纺织品、玩具、汽车零部件在内的多个领域的产品。
据李亚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策略分析》中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美国对中国发起了15起贸易诉讼案件,占同期中国对外贸易诉讼案件的16.13%。
2009年1至8月,美国对中国发起了14起贸易诉讼案件,占同期中国对外贸易诉讼案件的17.72%。
同时WTO秘书处统计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美国政府已经对中国产品进行了至少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康达华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一个现状。
金融危机以来贸易摩擦研究综述
从2 0 0 8 年 下 半 年 开 始 , 由 美 国 次 贷 危 机 所 引起 的 金 融 危 机 席 卷 全 球 。美 欧 等 发达 国家 深 受 危 机 的 影 响 ,经 济 增 长 放 缓 甚 至 出现 衰 退 。为 保 护本 国产 业 ,一 些 国家 纷纷 重 拾 贸易 保 护 主 义措 施 。这 些 保 护 措 施在 形式 上 更 加 多 样 , 在保 护 手 段 上 更 加 隐 蔽 。 作 为 贸 易大 国的 中 国 ,首 当其 冲 成 为 一 些 国家 实 施 贸 易 保 护 的对 象 ,并 使 我 国成 为金 融危 机 以来 遭 受 贸 易摩 擦 最 多的 国家 。 对这 现 象 ,国 内学 者近 年 来 进 行 了多 角度 的探 讨 和 分 析 ,努 力 寻找 切 实 有 效 的解 决之 道 。本文 试 图 以2 0 0 9 — 2 0 1 3 年 为 限 , 对 此 期 间 国 内 学 者 所 展 开 的 相 关 研 究 进 行 较 为 系 统 的 回 顾 、 梳 理 与 评 述 , 以 期 为今 后 进 一步 展 开对 贸 易摩擦 的可持 续 研 究建 立必 要 的基 础 。 通 过 对 大 量 文 献 的 梳 理 , 从 总 体 上 看 , 学 界 针 对 金 融 危 机 以 来 贸 易摩 擦 的 研 究 主 要 围绕 四大 领 域 , 每个 领 域 具 体 又 包 含 若干 焦 点性 问题 : 围 绕 贸易 摩擦 所 涉产 品 和领 域 的分 析 ( 一 )货物 贸易摩 擦 《 1 9 9 4 年 关 贸总协 定》 以及与 其配套 的1 2 项具体 协议及 1 个 新 协 议 共 同构成 了W T O 的 多 边 货 物 贸 易 规 则 体 系 , 构 成 各 成 员 与 货 物 贸 易 有 关 的 权 利 和 义 务 。 货 物 贸 易 一 直 以来 都 是 世 界 贸 易 的 主 要 形 式 , 金 融 危机 以来, 以传 统货物 贸易为主 的贸 易摩 擦层 出不穷 。 崔 凡 、王 笑西 ( 2 00 9) 指 出 , 中 国 钢 铁 和 其 他 制 成 品 受 《 2 0 0 9 年美 国复 兴 与 再 投 资法 》 中规 定 的 “买美 国货 ”条 款 的 负 面 影 响 ,进 入 美 国政 府 采 购 市 场 的 壁 垒 变得 更高 。 以此 为 例 ,作 者 从 历 史 的 纬 度 深入 分析 了 “ 买 美 国 货 ” 条 款 的 实 质 , 揭 示 了 其 根 本就 是 新 贸 易保 护主 义 的典 型表 现 。 王 咏 梅 、刘 璎 ( 2 0 1 0 ) 通 过 模 型 分 析 指 出 , 湖 南 省 机 电 产 品 出 口 遭 受 国 外 绿 色 贸 易 壁 垒 的 影 响 , 绿 色 壁 垒 的 数 量 和 价 格 抑 制 效 应 以及 扩散 效 应会 扭 曲资源 配置 , 阻碍 自由贸 易 的发 展 。 农 产 品 贸 易 作 为 国 际 贸 易 中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金 融 危 机 引 起 的 全 球 新 一 轮 贸 易 保 护 主 义 对 我 国 农 产 品 出 口 贸 易 的 影 响 不 容 忽 视 。王 咏 梅 ( 2 01 1 )从 理 论和 实证 的角 度 具 体 论证 了浙 江 省 水 产 品 出 口增 长 率 和 出 口竞 争力 受 到 国外 绿 色 贸 易壁 垒 的抑 制 作 用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绿 色 贸 易 壁 垒 短 期 内 对 出 口增 长 率 和 竞 争 力 具 有 负 面 效 应 , 从 长 远 看 , 对 水 产 业 绿 色 观 念 的 普 及 、 国 际 化 标 准 的 制 定 、 质 量 安 全 监 管 水 平 的 提 高 以 及 抵 抗 市 场 风 险 能 力 的 增 强 等 方 面具 有 正 面导 向 效应 。 赵 雅 玲 、 王殿 华 ( 2 0 l 0 ) 从 我 国 食 品 进 出 口 角 度 出 发 , 通 过 对 欧 盟 食 品 安 全 标 准 内 容 的 分 析 , 以 及 我 国 食 品 安 全 标 准 与 欧 盟 的 比 较 , 指 出 食 品 安 全 标 准 构 成 贸 易 壁 垒 的 原 因 以 及 未 来 的 发 展 趋 势 ,并 结 合 我 国食 品安 全 标 准 存 在 的 问题 ,就 我 国如 何 突 破 欧 盟 食 品安 全标 准 壁 垒提 出对 策建 议 。 谢 国娥 、金 梦 琪 等 ( 2 0¨ )提 到 金 融 危机 爆 发 以来 , 我 国 纺 织 服 装 类 产 品收 到 的欧盟 委 员会 非食 品类 快速 预警 系统 通报 警 告显 著增 加 :美国消 费品安全委 员会对 我纺织服 装类产 品发 出召 回的次数 也 上升 。国外 技术 性 贸 易壁垒 不仅 制 约 了我 国纺 织服 装业 的发展 , 也 制约 了该行业对 劳动力 就业 的吸纳 。作 者通过对 我 国儿 童服装 出 口 面 临的 国内外不 同行业技 术要求 、标准 的比较及 典型案例 的研 究和 分 析 ,得 出了我 国儿 童服装 出 口频遭 国外技 术型贸 易壁垒 的原因 ,并针 对各种 情况 提 出了全面 的技术性 贸易壁垒应 对措施 。
中日贸易摩擦研究共3篇
中日贸易摩擦研究共3篇中日贸易摩擦研究1中日贸易摩擦研究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壮大,日本与中国贸易关系成为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贸易关系之一。
由于两国在区域内重要性,贸易中的摩擦频繁产生。
本文将从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及贸易摩擦的具体案例来探讨中日贸易摩擦的本质及解决途径。
一、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和日本都是东亚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1991年至2010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为9.9%,日本的GDP年均增长率为1%,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较日本高出10倍以上。
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使得日本和中国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
二、中日贸易摩擦的本质中日贸易摩擦的本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贸易逆差、市场准入问题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贸易逆差自2012年开始,中日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2018年全年,中日贸易逆差同比增长40.9%,达到3034.7亿元人民币。
(二)市场准入问题另一个争议焦点是市场开放。
日本在汽车、家电、半导体等领域积极扩张,但中国对外资公司不平等对待,限制了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和经营自由。
(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也是中日贸易摩擦的一个焦点。
过去,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但现在,中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而日本对中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出质疑。
三、中日贸易摩擦具体案例(一)汽车行业中日贸易摩擦在汽车行业得到了最大的反映。
据2019年的数据,中国对日本的汽车进口额为154.1亿美元,而日本对中国的汽车出口额为125.4亿美元,中日汽车贸易存在较大的失衡。
在中国市场,日本汽车巨头如丰田和本田表现得十分活跃,但同样的情况并不适用于中国品牌在日本市场。
中国的汽车出口总额占总进口美元额的9.1%,其中对美出口总额达到305.1亿美元,而对日出口总额仅为126.4亿美元。
(二)日本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另一个争议焦点是日本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在派出外国工人问题上,日本制造业企业家遥领一先生曾经多次引发日本舆论的争议,指责中国工人“没素质、勤奋和不听从指挥”,并提议要征收外国工人健保和社保,但遭到中国政府和媒体的严厉谴责。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中美贸易摩擦论文-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摘要】本文根据西方主流的经典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了中美双边贸易的走向趋势,指出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而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是美国违背国际贸易的理论,限制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中国的出口。
就中国而言,解决中美双边贸易摩擦不应该主要通过派政府代表团赴美进行集中采购,而应采取继续深化市场经济导向的体制改革,遵守和利用WTO规则,在充分了解美国政治、经济运作机制的基础上,采取更有效的诸如自动出口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等对策。
一、引言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
不论是贸易金额,还是商品结构的涵盖面都有了巨大的增长与扩大.中美贸易额从1977年的2.9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200亿美元,中美贸易商品结构也由为数有限的产品种类扩大到几乎覆盖所有产品种类。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由当时的完全以初级产品为主,升级到目前的以初加工,甚至精加工产品为主。
这种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同中国经济发展的总状况相吻合,即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2003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美国也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
展望未来,在WTO的框架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存在着广泛的互利互惠的经济贸易利益;因此,可以预料中美贸易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综观过去25年中美贸易的发展历程,同其他重要或主要的贸易关系一样,中美贸易关系在发展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是一波三折。
新近的一轮贸易摩擦首先发生在美国对中国某些纺织品进行进口限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法院裁决了中国彩电企业对美国倾销。
而后又对从中国进口的家具产品进行反倾销。
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研究(全文)
进展ZG家贸易摩擦研究(全文)一、ZG与进展ZG家贸易摩擦问题的影响进展ZG家频繁地与ZG进行贸易摩擦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使我国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丢失前景广阔的进展ZG 家国际市场;而且还会加重我国本已十分严峻的就业负担,还会影响我国与进展ZG家的政治关系。
一是遭受严峻损失。
进展ZG家针对ZG逐渐增多的反倾销行为使ZG出口企业受到了极大冲击和巨大的损失。
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相对差等因素,它们时常陷入资金运转不周的困境。
对大企业而言,贸易摩擦引致的诉讼费、货物滞留港口费等一系列费用的发生也增加了其成本。
另外,限制了ZG相关出口地区的进展。
印度对我国绸缎实施反倾销,四川作为丝绸出口第一大省对印度的丝绸出口曾一度下降了25%,出口金额下降了50%。
二是丢失国际市场。
由于发达GJ的高门槛和卑视性政策,ZG企业往往倾向于把眼光转向广大进展ZG家的市场,并且把它作为一种习惯性思维。
在目前情况下,如果在进展ZG家出现同样的问题,那可能就意味着ZG可能丢失更多的国际市场。
这也就是所谓的“贸易转移效应失灵”现象。
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产品结构和种类单一、市场过于集中,在贸易摩擦发生后出口之路被封死,并且无力承担巨额的诉讼费用等相关费用,只能退出这些市场。
三是就业压力增加。
ZG与进展ZG家的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的雷同。
大多数出口商品是附加值不高的制造品。
从业人员素养也不是很高,主要是一些城镇下岗职工或者农村富余劳动力,而这些人员正是ZG隐性失业的大军。
ZG与进展ZG家的贸易摩擦,会使这批人集体失业,从而加重我国目前本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
如在中韩大蒜之战之后,很多以种植大蒜为生的农民没有了收入来源,一大批加工业人员也相继失业。
四是影响双方合作。
在经济和政治相互依赖的今天,经济贸易摩擦问题或多或少的影响ZG和进展ZG家之间的政治关系。
比如,在影响ZG与东盟各国政治关系的因素中,几乎都少不了经贸因素的影子。
贸易摩擦研究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缩小了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加剧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层出不穷。
当前,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及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已逐步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其中中美贸易摩擦格外引人注目。
因此,重视贸易摩擦问题,对其进行文献的综述与回顾,就成为最为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贸易摩擦,文献综述,中美贸易在国际经济领域,贸易摩擦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期著名的贸易争端包括Anslo-Hanse 贸易战,Franco-Italian贸易战以及Hawley-Smoot贸易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21世纪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更是席卷全球,此时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贸易保护形式更加多样化,手段更具隐蔽性,且具有更高的保护效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贸易摩擦的主体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人们熟悉的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日益频繁的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贸易摩擦的研究领域,国外拥有大量的文献,随着中国的“入世”以及中国贸易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因此近年来国内贸易摩擦相关文献也不乏其数,但作为最基础的研究工作——对其文献进行综述与回顾却是非常重要的。
贸易摩擦分析1.贸易摩擦成因分析许多关于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是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的。
Gilpin从国际体系的结构主义出发,提出当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区经济充分发展,足以脱离对核心区的依附并使投资条件有利于边缘地区时,核心国家就会采取保护主义的经济策略,而这种策略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核心区经济的衰退以及边缘地区经济的起飞,老的核心区与新的核心区就会在市场、原材料以及投资方面不断发生冲突,而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各种贸易摩擦,这种贸易摩擦会一直持续到新的核心国的完全崛起之后。
贸易摩擦现状研究论文(全文)
贸易摩擦现状研究论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XX年全球贸易总额急剧萎缩。
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虽然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由于应对有方、措施得力,仍以全年1.2万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在国际贸易市场所占份额进一步提升,加之我国经济领先复苏,有关GJ对我国防范和戒备心理增强,导致贸易摩擦事件增多,使我国本就复杂的外贸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稳妥应对,趋利避害,确保出口贸易保持持续恢复势头,推动经济健康平稳较快进展。
一、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基本情况20XX年全年,我国实现出口总额120XX.8亿美元,同比下降16%,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各主要出口国出口贸易也受到严峻冲击,我国占全球出口市场份额仍然上升到9%以上,取代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全球贸易总额急剧下滑、各国国内经济进展困难和矛盾增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加剧。
20XX年是我国遭遇贸易摩擦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全年共有22个GJ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高达12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102%,均达到历史最高值。
其中,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案件涉案总额达76亿美元,为上年的5倍多。
同时,印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进展ZG家也先后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在严峻冲击全球贸易体系、引发贸易战的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复苏以及我国经济健康稳定进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由于我国外贸结构调整转型工作才刚刚起步,相当数量的产品和企业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策略上,片面追求出口数量,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以及廉价劳动力的支撑,不仅给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巨大压力,本身不可持续,而且极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
同时,由于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不多,往往会遭受巨额损失。
部分GJ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最终拖累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贸易摩擦研究文献综述——兼论中美贸易磨擦
贸易摩擦研究文献综述——兼论中美贸易磨擦关于贸易摩擦研究文献综述——兼论中美贸易磨擦的论文报告摘要: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介绍关于贸易摩擦的研究文献,包括贸易摩擦的定义、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综述。
其次,结合近年来中美贸易磨擦的情况,进行相关案例分析,探讨贸易摩擦对双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贸易摩擦的定义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贸易出现非正常阻碍和不平衡的现象。
通常包括关税、壁垒、限制进口、歧视待遇等对国际贸易的干扰措施。
二、贸易摩擦的成因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
其他原因包括货币政策的变化、技术和竞争环境的改变、政治因素的影响等。
三、贸易摩擦的影响贸易摩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流量和价格上。
从贸易流量上看,贸易摩擦会降低进口和出口的数量,影响贸易的利润率和价格。
此外,贸易摩擦也会使得产品质量下降,对消费者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四、贸易摩擦的应对措施贸易摩擦采取的对策包括通过谈判、调解、仲裁等和平手段解决,以及采用一些非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此外,还可以采取通过本国外交政策的优化来避免贸易摩擦。
五、中美贸易磨擦分析1. 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超过加入前的三倍。
这引起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强烈反弹,认为中国的廉价出口威胁了美国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2.美国的贸易赤字多年来占据全球贸易总额的50%以上,其中70%以上是在亚洲地区的,这引起了特朗普的强大反击,认为中国、日本等国家的货币操作和技术转移对美国的国际贸易做法的影响很大,制定了美国优先政策。
3. 2018年美国宣布对进口不锈钢和铝制品征收关税是引发贸易磨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是全球钢铁产量的一半以上,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也采取了报复措施。
4. 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看法有很大的分歧,美国不断实行力量扩张,而中国则努力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
这也是中美贸易磨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美贸易摩擦研究综述
中美贸易摩擦研究综述提要中美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
本文从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特点、影响及我国的策略等方面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综述一、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一些研究者从中方和美方两个方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从美方的角度来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丁家云,2004;于铁流、李秉祥,2004;苗迎春,2004;岳晋峰,2005;周骏宇、周文贵,2007);美国全球战略中包含遏制中国的策略(丁家云,2004;苗迎春,2004;陈泰锋,2005;王丽娜,2008);美国国内政治的干预(丁家云,2004;陈泰锋,2005;王丽娜,2008;甄亚丽,2009);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陈泰锋,2005;韩国立,2007;王丽娜,2008);美国经济的衰退(成健,2009);美方对国内市场份额进行战略调控(甄亚丽,2009)等因素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从中方的角度来看,我国商品结构不合理、档次低、质量差(丁家云,2004;陈泰锋,2005;成健,2009);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增长过快、出口秩序紊乱(丁家云,2004;陈泰锋,2005;韩国立,2007);外贸依存度过大(陈泰锋,2005);外贸经营体制不完善(成健,2009);应对贸易摩擦的战略战术不高(陈泰锋,2005)等因素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也有研究者从心理、制度以及政治角度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
李春顶(2007)认为,从心理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源于美国人的失衡心理、妒忌心理;从制度角度来看,美国的政策制定制度决定了政府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一旦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影响到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就会制造障碍,贸易摩擦由此而生;从政治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美国的“集体行动”等政治行为以及美国制造的“中国威胁论”。
还有研究者从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进行探讨。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研究综述
完全市 场竞争条件下不存在 贸易摩擦 。古典的贸易理
论, 无论是亚 当 ・ 密的绝对优势 理论 , 斯 还是大卫 ・ 李嘉 图 的 比较优势 论或者赫 克歇尔—俄林 的要 素禀赋论都 是 以
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存在 贸易摩擦 。不完全竞争市
场 理 论 分 析 涉 及 两 个 方 面假 定 。 首先 , 定 进 行 贸 易 的 两 假
2 0世纪 8 O年代末和 9 O年代初期 , 有关美 国对外 ( 特
别 是 对 日) 易 收 支 和经 常项 目不 平 衡 问题 的讨 论 在 美 国 贸 兴 起 。 鲁 格 曼 ( mg nPR.的 维持 可 能 性 理论 预 见 到 , 克 K ma,. )
ma ) n 等人 这一理论认为 , 。 工业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是不完 全 的, 工业 品的生 产存在规模经 济 , 因此一 国政府可 以通
一
市场失灵或者经济扭曲, 便会引起贸易摩擦。巴格瓦蒂0 .
B awa ) hg t 和琼斯( Jn s利用 2 2 2 i R.o e) x x 模型 阐释了国际经 济扭曲现象并 导致贸易摩擦 。要解决 贸易摩擦 , 就需要完 善贸易市场体系 ,同时满足帕累托最优 的两个必要 条件 ,
从 而 消 除 国 际 贸 易 扭 曲 问 题 , 国 际 贸 易调 整 到 完 全 竞 争 将
、
中美贸易摩擦成 因的
微 观 理论 述 评
市场条件下运行。 Dai acnJ vdB ro t , 也是 以两 国企 业之 间的竞 争均衡 以及
对 中美 贸 易 摩擦 成 因 的 理 论 分 析 , 内外 学 术 界 硕 果 国
累累。 中美贸易摩擦是国际贸易摩 擦 的个案 , 其成 因及其 理论分析是寓于 国际贸易摩擦共性 中的特殊性。传 统的国
【文献综述】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经济学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贸易不断增加,摩擦不断增加,贸易保护手段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同一产业引发贸易摩擦的形式发生新的变化,对美顺差进一步增加,除了双方的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外,中国对美国贸易从原来逆差转为顺差,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研究主要成果:(1)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韩志欣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对策分析》中(2011)认为:经济上: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
政治上:,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对外贸易政策倾向,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即在出口贸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则,在进口贸易上则坚持保护主义,要求实现所谓的“公平贸易”。
在这种政策的主导下,只要美国经济衰退或者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会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从而引发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杨志龙在《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策略》中(2004)中认为:1.贸易赤字。
中美贸易不平衡一直是困扰两国双边贸易的最大问题,美国不断以此为借口挥动贸易壁垒的大棒。
2.中美经济发展不平衡。
美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其市场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多数国家都不愿因某个产品而起贸易摩擦,影响对美国贸易的整体,这种经济实力的不对称,使得美国成为多数世界贸易摩擦的始作俑者。
3.美国的对华贸易限制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
在美国可以自由进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美国却对其国内企业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
(2)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雷达、于春海(2004)认为国际经济学的传统理论无法为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提供合理的解释,原因是传统理论在考虑内外均衡关系时主要关注两者之间的总量平衡,而忽视内外均衡的结构性互补关系。
他们认为通过考察内部结构调整对外部环境的要求,并结合中美两国当前的经济结构特征可以看出,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两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的特征和潜在的互补关系。
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原因观点综述
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原因观点综述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原因观点综述【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贸易摩擦;原因;观点;综述【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收集分析,对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原因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其中,在国外方面,着重分析了中国与各国发生贸易摩擦的共同原因;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发生贸易摩擦的不同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如何正确看待并有效应对摩擦,己成为国内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现将近期我国理论界关于贸易摩擦原因的探讨做一综述,以便于读者了解有关研究现状,对政府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有所帮助。
本文主耍对网络检索到的2004年到2006年11月的有关贸易摩擦的文献进行整理。
文献主耍来源于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具体搜索方法是对该网2004年以来的期刊分别作“贸易摩擦”、“贸易争端”、“经贸摩擦”的题名检索,共检索到271篇可供参考的文献,其中基本涵盖了国内核心期刊、专业期刊两年多的全部相关研究成果。
一、外部共性原因引发贸易摩擦(一)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姜跃春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根深蒂固是贸易摩擦激化的根本原因,而由于WTO某些规则的模糊性,当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时,这种保护倾向尤为严重。
蒋学文认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当经济发展不平衡时,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会激烈碰撞。
作者通过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与现代战略性贸易理论比较,表明现代理论强调国家政策保护对贸易发展、利润重新分配的重要性,从而引起摩擦。
(二)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吴凤娇认为,给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是发达国家为遏制中国经济崛起所设置的战略壁垒,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否认,而不仅仅是贸易壁垒层面的技术问题。
李金玲、李晓燕认为,WT0成员在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首先要推定调查对象生产的同类产品是否具备市场经济条件。
当中国政府或企业不能对此充分证明时,进口方就会随意选择替代国价格判定其倾销行为成立与否。
贸易摩擦研究文献综述兼论中美贸易摩擦
贸易摩擦研究文献综述兼论中美贸易摩擦一、本文概述贸易摩擦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到国际贸易的稳定和繁荣,也涉及到各国经济的安危。
中美贸易摩擦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复杂性和严峻性更是令人瞩目。
本文将梳理已有的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文献,并对其做出评价和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这场贸易战涉及到了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等多个领域,对两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成因以及影响,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
本文的目的在于梳理已有的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文献,总结其中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和特点,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归纳的方法进行研究。
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数据,并对它们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揭示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我们还采用了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以验证我们的结论和建议。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特点:中美贸易摩擦涉及到了多个领域,包括关税问题、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中美贸易战的长期存在,同时也反映出两国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和分歧。
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其中,贸易争端是主要原因之一,它涉及到两国在利益分配上的分歧。
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等问题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增加了贸易壁垒,阻碍了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它破坏了两国之间的互信关系,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它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和跟风效应,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环境。
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建议:要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并非易事。
针对以上分析的结果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对话和沟通;第二,寻求共同利益点;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第四,扩大民间交流;第五,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等。
(完整word版)中美贸易摩擦文献综述
(完整word版)中美贸易摩擦文献综述贸易摩擦文献综述——中美贸易摩擦的“为什么”前言: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
在国际经济领域,贸易摩擦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期著名的贸易争端包括Anglo.Hanse 贸易战,Franco.Italian贸易战以及Hawley.Smoot贸易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21世纪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更是席卷全球,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贸易摩擦的主体范围也不断扩大。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备受关注,本文将对其着重分析。
正文:截止2009年,中国连续14年位居全球贸易摩擦目标国榜首,全年共有21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16起,涉案金额27亿美元。
随着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日益频繁,以2010年9月为例:9月1日,美国商务部裁定对中国进口铝型材征收6.2%-137.7%的反补贴税9月13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中国进口无缝钢管征收13.66%-53.65%的反补贴税,及48.99%-98.74%的反倾销税9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维持对中国输美三氯异氰尿素反倾销税令,税率75.78%-285.63%,实施期限5年,此外,还裁定维持对中国输美高锰酸钾反倾销税令,税率39.63%,期限5年9月21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中国输美铜版纸征收17.64%-178.03%的反补贴税,及7.6%-135.83%的反倾销税9月27日,中国商务部最终裁定对美国白羽肉鸡征收50.3%-105.4%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9月28日美国商务部最终决定对中国铜管征收11.25%-60.85%的反倾销税由此可见,中美间贸易摩擦频繁,影响领域广泛,中美贸易摩擦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美贸易摩擦的文献综述
中美贸易摩擦的文献综述作者:周乔希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5期【摘要】 2017 年至2018年,美国先后宣布针对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三个方面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针对美国从中国进口中的500多亿产品加增关税。
针对总统备忘录特朗普公布了增加关税的商品清单,中国用同等金额的增税商品名单进行反击。
在2日后,特朗普对外宣称另外追加进口1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
前后总共15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从美国的总进口额,因此中美贸易战的说法甚嚣尘上。
中美摩擦问题一直存在,本文将针对中美贸易统计数据、贸易摩擦实质和贸易摩擦的争议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贸易战贸易保护主义五年经济缓慢增长后全球贸易在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出现回升,全球贸易仍笼罩在日益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疑云下。
翟凡(2017)指出在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浪潮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是去全球化的重要代表任务之一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2018)谈到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复苏是有害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马弘(2018)在提到特朗普对经济全球化持有敌视和怀疑态度,为了中期选举的政治目的特朗普提出了对华强硬的关税政策,试图强化外部矛盾削弱美国政府内部矛盾的关注度。
中美贸易摩擦争端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一、中美贸易在统计数据上的差别1.中美两国使用不同的统计口径扩大了两国间贸易不平衡数据孙继山(2017)指到美方计算的对华逆差数据缺乏可信度。
2017 年,美国官方统计最新数据显示美中货物贸易赤字达3756.72亿,但是根据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中美货物贸易顺差为2758 亿美,两者之间差值约为1000亿美元。
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统计遵循的是联合国秘书处颁布的《国际商品贸易统计概念和定义》的国际标准。
美国沿用由IMF《国际收支平衡手册》于1948年制定的计算方式,该计算方法未因全球价值链的改变而进一步修改,无法真实反映全球经济利益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发达国家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例。
[内容提要] 在国际经济领域,贸易摩擦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期著名的贸易争端包括Anslo-Hanse贸易战,Franco-Italian贸易战以及Hawley-Smoot贸易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21世纪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更是席卷全球,此时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贸易保护形式更加多样化,手段更具隐蔽性,且具有更高的保护效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贸易摩擦的主体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人们熟悉的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日益频繁的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贸易摩擦的研究领域,国外拥有大量的文献,随着中国的“入世”以及中国贸易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因此近年来国内贸易摩擦相关文献也不乏其数,但作为最基础的研究工作——对其文献进行综述与回顾却是非常重要的。
贸易摩擦分析 1.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许多关于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是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的。
Gilpin从国际体系的结构主义出发,提出当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区经济充分发展,足以脱离对核心区的依附并使投资条件有利于边缘地区时,核心国家就会采取保护主义的经济策略,而这种策略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核心区经济的衰退以及边缘地区经济的起飞,老的核心区与新的核心区就会在市场、原材料以及投资方面不断发生冲突,而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各种贸易摩擦,这种贸易摩擦会一直持续到新的核心国的完全崛起之后。
与此同时,Katzenstein的研究也表明,在国际政治经济霸权的周期变化中,往往会带来频繁的经济摩擦,无论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霸权的上升时期还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霸权的崛起,抑或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霸权地位的衰退,再或20世纪7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的崛起,国际经济领域的摩擦都有极为显著的变化。
事实往往是在霸权上升时期,霸权国家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际政治经济的开放,贸易摩擦也相应减少;而当霸权衰落时,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保护主义和更深层次的贸易摩擦就会源源不绝。
进入21世纪,Comoxy和Baumol则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们指出面对一个以制造品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以及从规模经济中获益的大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一国生产能力的提高通常会损害他国的整体福利,国际贸易有可能导致各贸易国之间的重大利益冲突,而非全面提升各贸易国的福利,这意味着一国生产能力的提高往往以牺牲他国的总体福利为代价,允许贸易伙伴与本国产业进行有效竞争,并以此来提高生产能力有可能会使本国全面受损,而不是造福全体公众。
更精确地说,一个工业化国家将从其非常落后的贸易伙伴发展新产业从而使生产率获得普遍提高中受益,但是,该贸易伙伴的进步一旦超过了某一发展状态,就会再次引起国家利益的冲突。
显然,在国家利益冲突的过程中,贸易摩擦在所难免。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首先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国家间不会出现贸易摩擦问题,但如果市场失灵,比如相互交往的两个国家间出现国际经济扭曲问题时,便会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而要根除这种贸易摩擦,就必须消除国际经济扭曲问题,即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其中依据H —O理论创立的特殊要素模型,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的贸易和产业调整理论,即是对贸易摩擦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应用理论。
其次是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分析视角涉及两个领域:第一个领域假定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的企业均为垄断企业,研究集中于战略性贸易理论。
尽管它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但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由于各国的政策介入能够改变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收益后果,结果便会由于追求收益的重新分配而引起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
其中,日本学者广濑宪三在战略性贸易理论中加进了制度因素,强调国家间的经济制度的不同有可能导致国际贸易摩擦。
近来对日美贸易摩擦的研究也表明,国家间的结构性障碍和制度差异是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个领域假定相互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的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存在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在这一领域作出贡献的主要学者有帕那格里亚(A.Panagariya)、三边信夫和后藤纯一等人。
他们的模型都有一个相似的分析步骤,即首先分析存在外部效果和规模经济时国内自给自足的经济均衡,然后探讨与外部经济联系条件下的均衡,接着比较两种经济均衡的收益水平,如果一国在自给自足时的收益水平大于转入与外部经济联系时的收益水平,那么该国一定会返回到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并有可能与相互贸易的国家发生贸易摩擦。
2.贸易摩擦福利效应分析 (1)理论分析。
传统的评估贸易摩擦福利效应的研究表明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种为贸易摩擦使所有国家的福利都恶化,例如Gros认为,在关税战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获利。
第二种认为贸易摩擦中一国福利的增加以另一国的福利恶化为代价。
Johnson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一国在贸易战中的福利比在自由贸易中的福利更好。
而且,根据贸易品的需求和供给的相对价格弹性可以预期关税战中的得益和损失。
相对于他国而言,一国的得益是其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的正函数,是其进口供给价格弹性的负函数。
如果一国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高,而进口供给价格弹性相对较低,那么,即便是在外国报复的情况下,该国仍可以通过实施最优关税而获利。
Whalley利用一个简单的两国模型描述了最优关税战中的得益和损失。
在该模型中,假定每个国家都生产进口晶和出口晶,在每个国家都实施最优关税的条件下,仅仅考虑不同国家不同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下的福利效应。
Whdley的结论表明,规模相同的国家(大国与大国、小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税战使双方均受损,规模不同的国家间的关税战往往是大国得益而小国受损。
(2)实证分析。
在有关贸易摩擦福利效应的研究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实证分析,Whalley进一步对规模相同国家间关税战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与理论分析相同的结论。
他发现,如果欧共体(EEC)征收175%的关税将使其国民收入提高1.9%;如果美国征收160%的关税将使其国民收入增加2%;如果日本征收200%的关税将使其国民收入增加1.8%。
但是,当所有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世界其他国家),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参与行动)同时征收178%的关税时,全球福利将下降4%。
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在关税战中大国之间相互侵害的能力,也表明,如果小国之间不合作报复大国的话,那么很容易在与大国的关税战中被大国剥削而受损。
另外,Gasiorek等在运用局部均衡模型对汽车产业的分析后,认为北美在同欧盟和日本间的关税战中获利匪浅。
Markusen和Wigle发现,在纳什均衡关税和自由贸易之间,美国实际上是无差异的,但是加拿大在自由贸易中的情况要好得多。
Perroni和Whalley运用CGE模型对七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和欧盟在全球纳什关税战分别增加了525亿美元和1284亿美元的福利,而其他五方(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其他西欧国家以及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其他地区)却损失了1.39兆美元,从而整个世界总的福利损失为1.21兆美元。
这些研究基本证实了Johnson有关市场权力的角度的结论,表明国家大小和最优关税率之间有积极的相关性。
3.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目前许多学者提出贸易摩擦产生于内生政治过程,这表明经济学家对贸易摩擦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已经从传统贸易理论拓展到贸易的政治经济学领域。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起源于对纯贸易理论无力解释现实中贸易干预政策存在性的困惑。
现实国际经济领域中大量的现象表明:无论是传统的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没有为解释现实中贸易干预的政策存在性提供一般性的坚实的“科学”依据,这促使经济学家从新的角度思考贸易政策的本质。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另辟蹊径地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出发,引入公共选择(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范式,在纯贸易理论与政治学框架间搭起桥梁来分析贸易政策决策的“内生”过程以及结果,从政策决策过程的角度来探究贸易干预的水平、结构、形式和变化。
与此同时,贸易的政治经济学为贸易摩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目前,在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成果颇丰。
在对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早期关于贸易关系的研究,认为政府可以免于政治压力的影响,从而其行动完全为了公共福利而具有慈善性。
这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学者有:Johnson的经典论文《最优关税与报复》,Mayer认为贸易协定是两国政府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均衡结果。
这些经济学家应用博弈论的方法于贸易政策、政府实施报复、自由化或者一个混合战略,目的在于实现本国福利最大化。
尽管他们强调了对外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间的互动特征,但他们将政府视为公共福利的慈善侍者而没有任何私利,让人不禁怀疑他们是否抓住了现实世界中政府的真正目标。
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Peltzrnan等人指出:政府很少追求那些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政府寻求的是那些使之政治支持最大化的政策,这些政策通常反映的是那些最有影响力的自利集团的利益。
实际上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很早就开始关注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形成的影响,这方面最早的文献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学、压力和关税》。
在这本书中,Schattschneider对利益集团对1929-1930年的美国斯穆特—霍利法案(Smoot-Hawley Act)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开创了研究美国利益集团在贸易政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先河。
上世纪50年代,C.P.Kindlebergert发表了“集团行为与国际贸易”。
他提出,在某些情况下,对国际贸易的分析可以从国家层次上的集团行为中找到有用的工具,它分析了欧洲国家不同利益集团的地位变化。
显然Schattschneider 和Kindleberger对利益集团影响贸易政策形成的分析主要借鉴的是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以后,就有学者对利益集团影响贸易政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Gordon Tullock就明确提出了关税是利益集团游说结果的观点。
到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印年代之后,许多学者研究了贸易保护的内生形成过程,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Grossman和Helpnmn 发展了一个正式的框架,将国内政治引入国际贸易关系的分析当中,假定政府既关注一般选民的利益,又重视来自特殊利益集团的政治捐助,分析了两个层面的博弈,即国内利益集团与政府官员间的战略互动以及国际领域政府间的战略互动。
他们通过非合作与合作的关税博弈模型分析,表明了国内政治如何决定了政府的国际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