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学科学术带头人简介
学科带头人黄述材料
学科带头人黄述材料黄述担任学科带头人的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描述:1.学术成就:黄述作为学科带头人,应该在学术领域具备一定的成就和研究实力。
可以简要介绍其在学术界的发表论文数量、论文被引用次数、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的文章等等。
同时还可以提及黄述是否曾获得过学术奖项,是否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重要的科研项目等等。
2.教学工作:作为学科带头人,黄述还应在教学工作方面有一定的成绩和贡献。
可以描述其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评价等等。
同时还可以提及黄述是否师从过著名学者,是否指导过博士生、硕士生,以及他们的论文在毕业后的发展等等。
3.学科建设:作为学科带头人,黄述应在学科建设方面承担一定的责任。
可以描述他是否组织学科团队,招募了一批优秀的研究人员,以及组织过什么学术交流、学术会议或者研讨会等等。
同时还可以提及黄述是否尝试推动学科的发展,比如与其他学科的合作,跨学科研究等等。
4.社会影响:作为学科带头人,黄述的社会影响力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可以描述其是否在学术界外具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是否被邀请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或者学术活动,是否接受过媒体采访等等。
同时还可以提及他是否参与过学科的评估和监督工作,是否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过专业意见等等。
5.团队合作:作为学科带头人,黄述应具备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合作,推动学科的发展。
可以描述他的团队规模、结构以及合作成果等等。
同时还可以提及黄述是否经常与其他学科带头人合作,是否与其他学科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等等。
总的来说,黄述作为学科带头人的材料应该从学术成就、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社会影响和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示他的专业能力和贡献。
这样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他在该学科中的突出地位和影响力。
孜孜不倦的学术拓荒者
孜孜不倦的学术拓荒者——记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百人计划”王青锋研究员王青锋校友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适应性进化学科组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武汉植物园主任助理、水生植物研究中心主任。
1990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1996年获武汉大学植物学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7月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讲师、1997年9月任副教授、2002年10月任教授,2003年5月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担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系副主任(1996-1997)、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2004-2008)。
1996年10月—1997年8月在乍得恩贾梅纳大学任援外专家,2002年8—12月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进修并获英语教学研究生学历证书,2006年8月—2007年6月在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进行访问研究,2007年7月—2008年12月在美国老道领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博士后。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1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学术拓荒自1990年以来,王青锋一直从事水生植物系统进化、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植物繁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学科组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水生植物繁育系统的适应性进化、若干被子植物代表类群的的分子系统地理学以及繁殖生态学研究。
在中国水生植物的分类、水生植物的适应性进化以及珍稀濒危水生植物的保护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开展了长期、系统的工作。
修订和编写了Flora of China中的泽泻科、花蔺科和水鳖科,发表水韭新种2个。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专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等科研项目15项。
已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6篇(其中SCI论文51篇)。
已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8名。
王青锋不仅在学术上成果丰厚,而且在行政岗位上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带头人和主要硕导简介学科带头人:李康平,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评估专家成员。
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省级项目5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18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题成果专著《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获国家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
主要研究方向:红色历史文化与当代实践研究。
廖声丰,教授,博士(后),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江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9项;发表学术论文30篇,出版专著1部;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二等奖2项。
主要研究方向:红色历史文化与当代实践研究。
平飞,副教授,博士(后),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哲学学会理事,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理事。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个,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6项;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主编著作2部;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奖、教育部社科司奖等共6项。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创新研究。
学院及硕士点简介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部。
2008年9月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下设9个教研部,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4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校级研究平台。
2003年获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2005年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点,2010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团队带头人孙长永教授简介一
施鹏鹏教授
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诉讼法与 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1980年 出生,福建晋江人,法国埃克斯· 马 赛三大“私法· 刑事科学”博士,西 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博士, 全面掌握法语、英语,具备德语、 意大利语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和初 步的听说能力, 2009被评为西南政 法大学教授,是目前西南政法大学 最年轻的教授。 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 《陪审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8年版),博士论文获得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论文 “法国庭前认罪答辩程序评析” (作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5期) 获第九届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获 奖作品名单二等奖。
学科(团队)带头人孙长永教授简介(四)
2002年10月,作为主要撰稿人的教材《刑事诉讼法学(上、下)》(法 律出版社1999年修订本,徐静村主编)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 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2年1月,被评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1年12月,作为主要研究人员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 研究”项目(徐静村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重庆市教学 成果奖一等奖; 2001年7月,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7月,专著《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获得全国第四届中 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0年11月,作为主要撰稿人的教材《刑事诉讼法学(上、下)》(法 律出版社1997年版,徐静村主编)获得司法部“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 果一等奖; 2000年11月,论文“审判中心主义及其对刑事程序的影响”获得司法部 “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优秀论文奖”。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一)中国史李健胜教授李健胜,男,1975年8月生,青海省贵南县人。
历史学博士,省级骨干教师。
青海师范大学黄河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主要从事先秦史及思想文化史研究,兼及青藏高原区域历史。
在《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1部。
其中《文本与政治变迁——思想文化史视域中的秦汉君主专制及其建构》(《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3期)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先后出版专著《先秦文化批判思想研究》(2006年)、《子思研究》(2009年)、《清代—民国西宁社会生活史》(2012年)、《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2012年)、《<论语>与现代中国:阐释及建构》(2013年)、《早期羌史研究》(2014年)、《国家、移民与地方社会:河湟汉族研究》(2015年)7部,参著4部,其中《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一书获青海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文本与政治变迁——思想文化史视域中的秦汉君主专制及其建构》一文获青海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早期羌史研究》一书获青海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奖1次,省级优秀教学奖1次。
主编“丝绸之路青海道”丛书(2017)。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09CZS029)1项,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关系的历史发展研究”(13&ZD059)子课题“儒学与藏族、羌族、蒙古族哲学关系的历史发展研究”。
杜常顺教授杜常顺,男,教授,1963年12月生,历史学博士,博导。
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
现为青海师大人文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宗教文化。
中文系教授的学术研究领域学术界学术带头人评价
中文系教授的学术研究领域学术界学术带头人评价中国的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其研究领域也因此广泛而深入。
在中文系教授中,有一些学者以其在特定学术领域的卓越研究成果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而享有盛誉。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文系教授的学术研究领域,并评价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一、汉字学中文系教授李教授在汉字学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李教授长期从事汉字起源、发展和演变的研究,他的论文发表于多个知名学术期刊,并且被引用和引用率极高。
他还发表了几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著,其中《汉字的演化与韵律》一书被誉为是这个领域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位学术带头人,李教授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项目,他的学术观点对于推动汉字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古代文学王教授是中文系古代文学领域的权威学者。
他的研究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时期和体裁,特别是对唐宋诗词和元曲的研究突出。
王教授发表的多篇论文被广泛引用,并且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所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丛书》系列是该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
作为一位知名学术带头人,王教授还担任多个重要学术期刊的编委,并积极推动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三、现代文学陈教授在中文系现代文学领域卓有成就。
他对于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尤其专注于研究鲁迅、钱钟书等重要作家的作品和思想。
陈教授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一些作品被选入重要学术期刊和多本学术年鉴。
他的研究被认为对于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内涵具有重要的贡献。
陈教授也是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他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项目,促进了学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综上所述,中文系的学术研究领域涵盖了汉字学、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等多个学科。
李教授、王教授和陈教授分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学术成果和贡献,他们是学术界的佼佼者,对于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不仅在国内有目共睹,也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知名导师及著名学者介绍(供专业考研同学参考)
一、教育技术学部分知名导师介绍1.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我国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有:***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等。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2.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
***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育指导组副组长,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等多项学术兼职。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科学理论、计算机辅助教育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3.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4.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校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
***高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专家,***基础教育司教育资源建设项目专家工作组副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5.桑新民(南京大学)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
2003 年获首届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开发6.丁新(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
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
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较为系统地引入了国际远程教育基础理论,多次参与***有关远程教育重大改革和发展项目的设计与论证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远程教育7.徐福荫(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信息传播研究所所长、教育技术学学科教育电视方向学术带头人。
结构工程实验室主要研究人员简介
结构工程实验室主要研究人员简介李丽娟,女,博士,教授,广东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学会疲劳与稳定分会理事。
“空间结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编委。
国际期刊“C o m p u t e r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s”、“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S p a c e S t r u c t u r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 i a l s”、“M e c h a n i c s o f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 M a c h i n e s”审稿人,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
长期从事结构工程、工程力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厅级以上研究课题29项,参加研究课题多项,从事的工程技术服务主要有:工程材料性能检测、工程结构计算分析、钢结构设计咨询、结构性能检测和加固等。
曾以第一获奖人获省级自然科学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著作和教材3部,获软件著作版权1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36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篇,其中47篇被S C I和E I索引收录,7篇被I S T P收录,论文他引总213次,单篇论文最高引用25次。
郭永昌,男,博士,副教授,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结构工程实验室主任,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
于香港理工大学(T h e H o n g K o n g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土木工程系进行合作研究。
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1项、校博士及青年基金各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横向项目5项。
学科带头人个人陈述
学科带头人个人陈述我是一名学科带头人,深知这份责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作为学科带头人,我深深明白自己的使命和使命的重要性。
我一直致力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不断引领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作为学科带头人,我在学科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功底。
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探索学科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
我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为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次,作为学科带头人,我在学术领域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合作伙伴。
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与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科研究成果的传播和推广。
我不断鼓励和支持学科团队的成员,激发他们的学术研究激情,共同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再次,作为学科带头人,我在学科教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我积极参与学科的教学和指导工作,倡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才能培养,致力于培养一批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人才。
我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最后,作为学科带头人,我将继续发扬学科带头人的优良传统,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力,为学科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将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开拓学科发展的新领域和新领域,为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和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不懈努力,为学科的腾飞与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将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开拓学科发展的新天地,为推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愿我们共同携手,共同努力,共同为学科的崛起和繁荣而努力拼搏!。
学术研究带头人推荐材料
学术研究带头人推荐材料
尊敬的评审委员会:
我非常荣幸地推荐 {候选人姓名} 担任学术研究的带头人。
我相信他/她具备出色的学术能力、领导才华和卓越的研究成果。
以下是我对他/她的推荐理由:
学术能力
{候选人姓名} 的学术能力非常突出。
他/她在 {领域/学科} 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发表多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他/她深入了解当前的学术动态,善于把握研究方向与重点,并能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领导才华
{候选人姓名} 在学术研究领域展示出了卓越的领导才华。
他/她带领团队开展研究项目,成功引领团队完成了多个重要课题。
他
/她具有协调沟通能力,能够激励团队成员追求卓越,同时也善于
与其他专家及合作伙伴合作,推动学术研究的合作与发展。
研究成果
{候选人姓名} 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她的研究
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多个国际权威期刊引用。
他/她的研究对领域的发展和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学术界
带来了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
综合考虑 {候选人姓名} 在学术能力、领导才华和研究成果方
面所展示出的优秀表现,我坚信他/她具备担任学术研究带头人的
资质和潜力。
他/她将能够带领团队开展具有创新性与影响力的研究,推动学术界的发展与进步。
最后,我全力推荐 {候选人姓名} 担任学术研究的带头人,相
信他/她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谢谢您的认真考虑。
此致,
{推荐人姓名}
{推荐人职务}
{日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责任教授简介胡新文,1963年3月生,湖南桃江人。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留学回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
2000年5月任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常务副院长,2001年8月任院长,现任海南大学党委委员、农学院院长。
兼任海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组专家,海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海南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海南省儋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组成员,海南省博士院士产业促进委员会常务理事,海南省生物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多年来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植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现在微生物学。
从事真菌学、植物基因工程和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多篇。
完成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农业部科研项目4项,校科技基金项目2项。
目前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著作奖、湖南省优秀图书奖、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湖南师范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热作两院科技成果一等奖、海南省优秀论文奖、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先后应邀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讲学考察。
先后获全国科教兴国创新人才奖、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海南省劳动模范、海南省突贡专家、海南省教学名师、海南省道德模范、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黄惜,男,1969年10月生,海南省琼海市人,汉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热带生物抗逆分子机理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本科、德国哥廷根大学硕士、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比勒菲尔德大学博士后。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资助获得者、海南“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第二研究所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考核办法
第二研究所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考核办
法
第二研究所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考核办法完整版
一、考核目的
本考核办法的目的是评估第二研究所的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在相关领域的学术能力和领导潜力,为选拔和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
提供科学依据。
二、考核内容
1. 学术能力评估: 考核委员会将评估考核对象在其所属学科领
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考核对象需提供个人学术成果、发表的
论文及学术活动等相关材料。
2. 领导能力评估: 考核委员会将评估考核对象在学科带头人岗
位上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考核对象需提供团队建设、项目
管理、人员培养等相关材料。
3. 学术声望评估: 考核委员会将评估考核对象在学术圈内的声
望和影响力。
考核对象需提供学术交流、学术组织任职、学术荣誉
等相关材料。
三、考核流程
1. 提交申请: 考核对象需向研究所提交考核申请,附上个人资料、学术成果和相关材料。
2. 考核评估: 考核委员会将对提交的材料进行评估,并可能要
求考核对象参加面试、演讲等环节。
3. 成绩发布: 经过评估后,考核委员会将公布考核对象的考核
成绩和评估意见。
四、考核结果
根据考核成绩和评估意见,研究所将对考核对象做出相应决策,包括但不限于选定为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提供继续培养机会等。
五、考核期限
本考核办法的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将进行修订。
六、附则
本考核办法由研究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实施。
研究所保留对本办法进行解释和修改的权力。
科研苦旅终有甘——记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学术带头人牛利及团队
科研苦旅终有甘——记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学术带头人牛利及团队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21年第4期肖贞林南迁记从长春到广州,从冰天雪地的东北到闷热潮湿的岭南,直线距离跨越3000公里以上,气温从零下一二十摄氏度到接近30摄氏度,最高时可以有四五十摄氏度的温差。
还远不止于此,南北两地的环境差异、文化背景差异、饮食习惯差异,更有从科研院所到高校的体制差异,这些都是3年前摆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牛利面前的一系列难题。
2018年,投入重金重建的广州大学为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布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他们投入5000余万元,并以牛利团队为基础筹建起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方向覆盖从基础科研到应用基础及工程技术、应用开发等整个链条。
“说实话,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牛利坦率地讲,“但是科学研究之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挑战和突破局限的过程。
广州大学地处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区域,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最优质的科研资源,能够打造更大的平台,为国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位想在科研路上有所作为的学者而言,恐怕都是难以拒绝的。
”同时,在牛利看来,身为一支团队的带头人,同样也要为团队以及团队成员的未来发展承担责任,在关键的十字路口,知道带领团队往哪个方向走,这也是团队带头人的一项基本素质。
所以,综合考虑之后,牛利带领着包括7名教授在内的17名成员加入广州大学并成为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骨干成员,开启了一段全新挑战的科研旅程。
出生于1968年的牛利,博士毕业之后先后在芬兰、丹麦、日本等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与交流,饱经世界名校的熏陶与磨砺,对于长期钻研的分析化学领域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认知。
他有着东北人基因里特有的幽默细胞,作为化学领域专家,在日常的交流、教学以及学术报告中,牛利经常能以通俗而风趣的语言,将深奥的化学学科介绍、知识应用等专业内容以大众化的方式呈现,让每一位听者“听得懂、听得乐”,从而对分析化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科学术带头人简况
1
的价值
注:由本人填写,不要另加附页。
Ⅰ-2-2( 续 )
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前
承
诊断超声诱导早孕绒毛及子宫蜕膜细 1
担
胞调亡的研究
的2
超声辐射对子代安全性的研究
项目来源 医院 医院
起讫时间
科研经费
本人承担 任务
1
1
主
要
科 3
研
项
目
指 情 入学年月 毕业年月
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
本人署名
或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时间
次序
的
论
文 1 中南五省胎儿生长发育指标研究
、
专
2000 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 4
奖
4 2000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奖
著
各类型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的腹腔镜手术
2000 广州市科学技术四等奖
4
2
、
方法研究
2003 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
本人署名次
有
或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时间
序
1 各类型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的腹腔镜 2000 年获广州市科学技术 3 等奖及 2
代
2 手 少术 儿方 青法 春研 期究 妇科学
20人03民年卫获生广出东版省社科(学2技00术2 年3 )等奖 参编 4 万字
表
2
3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妇产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参编 3 万字
(1) 妇科腹腔镜临床及实验研究 (2)妇科肿瘤临床及实验研究
(3)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及压力性尿失禁诊治研究
全国妇科泌尿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镜学组副组长; 国内外学术兼职情况 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肿瘤学组成员; 广州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一级学科带头人级别
一级学科带头人级别
一级学科带头人级别,指的是在高等教育学校或科研机构中,负责某个一级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学者或专家。
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对学科领域具有深入的理解和领导能力。
一级学科带头人级别的学者,通常担任学院、研究所的学科带头人,负责该学科领域的学术指导、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他们在学科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并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一级学科带头人级别是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中重要的学术职务,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和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
他们通过组织学科研究、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习以及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一级学科带头人级别的学者在学术界具有崇高的地位,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中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为学术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对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级学科带头人级别的学者之间通常也会开展合作研究,组织学术会议,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的发展。
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声誉也为吸引更多优秀的学者加入该学科领域,推动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在一级学科带头人的领导和带动下,学科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中心学科学术带头人简介
胡亦海(教授):男,1954
年出生,教授。
武汉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体育学学会
运动训练学分会常委,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
常务理事、湖北省运动训练学专业委员会主
任委员。
长期从事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领域
理论与方法研究,曾经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
基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
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
外重大国际体育学术会议和中文核心期刊
发表和出版学术论文60余篇;撰写出版学
术专著、编著、教材10余部。
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体育总局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先后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授予“体育科技专家”、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优秀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湖北省授予“湖北省青年科技精英”、“湖北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批“湖北省优秀硕士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同时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学术委员会名单与主要人员
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漆昌柱教授:男,1966年出生,博士,武汉体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
先后在运动心理系、教务处和研究生部从事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
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体育与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学研究课题23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40多篇,独著或参编学术著作、教材9部。
其中,3篇论文获省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3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