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理论第六讲组织传播与组织文化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知识练习题含答案

传播学知识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A、人际传播学B、大众传播学C、自我传播学D、组织传播学正确答案:B2、组织传播中最常见的正式传播发生在 ( )A、上下级之间B、员工之间C、部门之间D、领导之间正确答案:A3、下列媒介中属于麦克卢汉所说的“凉媒介”的是 ( )A、广播B、电视C、电影D、图书正确答案:B4、德国一位社会学家认为,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所以社会犹如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这位社会学家是 ( )A、孔德B、西梅尔C、托尔曼D、韦伯正确答案:B5、最早提出“两级传播”这一观点的是()。
A、卡尔·霍夫兰B、拉扎斯菲尔德C、库尔特·卢因D、拉斯维尔正确答案:B6、二战前美国佩恩基金会研究某种媒介的传播内容是否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这种媒介是 ( )A、报刊B、电影C、电视D、广播正确答案:B7、《纽约太阳报》等在经济上成功的关键在于吸引尽可能多的读者,以获得尽可能多的A、售报收入B、发行收入C、广告收入D、印刷收入正确答案:C8、出现最早,但作为一种产业却发展较慢的印刷媒介是 ( )A、图书B、报纸C、传单D、杂志正确答案:A9、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 )的交流A、信号B、象征符C、语言D、意义正确答案:D10、1859年出版的《论自由》强调言论和出版自由的必要性,该书作者是( )A、约翰·弥尔顿B、托马斯·杰弗逊C、约翰·厄斯金D、约翰·密尔正确答案:D11、“大多数时间里,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
”伯纳德·科恩的这段话与 ( )一脉相承。
A、议程设置论B、枪弹论C、创新与扩散论D、两级传播论正确答案:A12、赖特认为,传播的功能除了监测环境、联系社会、传承遗产之外,还有 ( )A、宣传B、娱乐C、教育D、规范正确答案:B13、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A、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B、战争宣传研究的需要C、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D、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正确答案:C14、纯粹受众是指( )A、只接受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B、不仅接受信息而且传播信息的人;C、只接受新闻信息,并继续下传的人D、充当信息中转站,进而扩散信息的人;正确答案:A15、“火星人入侵”事件的发生,证明当时一种传媒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
传播学理论第六讲组织传播与组织文化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六讲组织传播与组织文化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4 大题,51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如果接收的信息的模糊性很高,组织就会采取一系列传播行为降低模糊程度,维克把这种系统行为称为()。
A.行动B.反应C.调整D.循环2.在适应结构化理论中,行动者监控其行动和行为的能力,称作()。
A.反思性B.监督性C.能动性D.自控性3.维克(1979)指出,在组织中,一些规则可以导致组织选择信息循环或互相反馈的方式减少讯息的模糊性,其中不包括()。
A.持续原则B.人事原则C.省力原则D.简化原则4.减少模糊性的过程可能会非常复杂。
为了整合这些规则和循环,轻松地理解信息,组织逐渐形成分三步走的策略。
这三个步骤不包括下列的()。
A.设定B.反应C.选择D.记忆5.下列哪一项不是减少模糊性的传播行为循环的步骤?()A.行动B.反应C.设定D.调整6.一般系统理论中,组织及其成员接到的信息,称为()。
A.反应B.反馈C.内涵D.流言7.组织生活的本质是()。
A.组织文化B.组织信念C.组织规则D.组织现实8.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组织文化理论的前提假设?()A.组织接受的信息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B.组织成员创造并维持组织现实(reality)的共享意义,这导致他们更好地理解组织的价值C.符号的使用和解释对于组织文化来说至关重要D.不同的组织,其文化不一样,对行动的解释也不一样9.帮助群体达成目标的物质资助,称为()。
A.配置性资源B.权威性资源C.人际资源D.整合资源10.组织文化的象征符号,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物理的表现形式B.设计的表现形式C.行为的表现形式D.语言的表现形式11.下列哪项不是适应结构化理论的前提假设?()A.群体和组织通过使用规则和资源实现生产和再生产B.传播规则既是互动的中介,也是互动的结果C.通过向我们提供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的信息,权力结构在组织中得以实现并且指导决策过程D.不同的组织,其文化不一样,对行动的解释也不一样12.对他人具有提供积极结果的能力的感知,称为()。
组织文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文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表象层B. 制度层B. 价值观层D. 行为层2.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什么?A. 组织结构B. 组织使命C. 组织价值观D. 组织战略3. 下列哪项不是组织文化的功能?A. 导向功能B. 凝聚功能C. 激励功能D. 阻碍功能4. 组织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创始人的价值观B. 组织的历史C. 社会文化背景D. 所有以上因素5. 组织文化变革的驱动力通常包括以下哪项?A. 外部环境变化B. 内部管理需求C. 员工个人需求D. 技术进步...(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2. 描述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3. 组织文化变革的常见障碍有哪些?4. 如何评估组织文化的强度?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该组织文化的特征,并提出改善组织文化的策略。
[案例描述:某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强调创新和开放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并给予充分的自由度去实施。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管理层发现员工之间的协作减少,创新项目也不如以前活跃。
]2. 假设你是一家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公司计划进入一个新的国际市场。
请分析组织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论述组织文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D4. D5. 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答案)二、简答题1. 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团队协作,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2. 组织文化通过塑造员工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工作态度,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能够引导员工朝着组织目标努力,并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传播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物理学B. 社会学C. 经济学D. 传播学答案:D2. 传播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信息源B. 传播媒介C. 接收者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传播的类型?A. 人际传播B. 大众传播C. 组织传播D. 个人传播答案:D4. 传播效果理论中,哪一种理论强调了传播者的影响力?A. 两步传播理论B. 创新扩散理论C. 沉默的螺旋理论D. 议程设置理论答案:A5. 传播学中的“5W”模式指的是什么?A. 五个传播的要素B. 五种传播媒介C. 五个传播的阶段D. 五种传播的效果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传播学之父是________。
答案:威尔伯·施拉姆2. 传播媒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3.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________来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认知。
答案:突出报道某些事件4.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答案:诺尔·诺依曼5. 人际传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双向性、互动性、个性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传播学中的“螺旋沉默”理论。
答案: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诺尔·诺依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当人们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可能会选择沉默,以避免被孤立。
这种现象会导致少数意见逐渐消失,而主流意见则越来越强大。
2. 描述一下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答案: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选择性报道某些事件或议题,能够影响公众对这些事件或议题的关注程度。
媒体的报道重点往往会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从而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和态度。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传播考试试题和答案

传播考试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研究的起点是()。
A. 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者D. 传播内容2. 传播学中的“5W”模式是由谁提出的?()A. 施拉姆B. 拉斯韦尔C. 麦克卢汉D. 霍夫兰3.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诺依曼B. 麦克卢汉C. 拉斯韦尔D. 霍夫兰4.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
A. 告知公众何事重要B. 塑造公众意见C. 引导公众行为D. 娱乐公众5. 传播学中的“两步传播”理论认为,信息首先从()传播到()。
A. 媒体到意见领袖B. 意见领袖到大众C. 大众到意见领袖D. 媒体到大众6.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选择媒介是为了满足()。
A. 信息需求B. 娱乐需求C. 社交需求D. 以上都是7. 在传播学中,传播效果的三个阶段是()。
A. 认知、情感、行为B. 知晓、理解、行动C. 接受、理解、记忆D. 感知、态度、行为8. 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认为,媒体通过()来影响受众对事件的理解和评价。
A. 选择性报道B. 强调某些方面C. 使用特定的语言D. 以上都是9. 传播学中的“螺旋沉默”理论认为,当个体感知到自己的观点与主流观点不一致时,他们可能会()。
A. 保持沉默B. 加入主流观点C. 改变观点D. 以上都是10. 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高估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这个理论是由()提出的。
A. 戴维森B. 诺依曼C. 麦克卢汉D. 霍夫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传播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媒介研究B. 受众研究C. 效果研究D. 内容分析12.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可以分为()。
A. 短期效果B. 长期效果C. 直接效果D. 间接效果13. 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包括()。
A. 线性模式B. 互动模式C. 系统模式D. 反馈模式14. 传播学中的“传播类型”包括()。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传播学中,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人物是:A. 李普曼B. 拉扎斯菲尔德C. 麦克卢汉D. 拉斯韦尔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传播的基本功能?A. 传递信息B. 娱乐C. 教育D. 破坏答案:D3. 传播媒介的“把关人”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A. 卡尔·霍夫兰B. 卢因C. 麦克内利D. 怀特答案:D4. 在传播过程中,反馈的作用是:A. 增加传播的不确定性B. 减少传播的不确定性C. 增加传播的效率D. 减少传播的效率答案:B5.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诺依曼B. 麦克卢汉C. 拉扎斯菲尔德D. 李普曼答案:A6. 传播效果研究中的“两步传播”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A. 拉扎斯菲尔德B. 麦克卢汉C. 李普曼D. 拉斯韦尔答案:A7.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A. 塑造公众意见B. 传递信息C. 影响公众议程D. 娱乐大众答案:C8. 在传播学中,以下哪一项不是传播模式的组成部分?A. 发送者B. 信息C. 接收者D. 反馈答案:D9. 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信息的编码和解码B. 信息的传播渠道C. 信息的组织和呈现方式D. 信息的接收和处理答案:C10. 传播学中的“螺旋沉默”现象是指:A. 公众意见的一致性导致少数意见的沉默B. 媒体的一致性导致公众意见的沉默C. 少数意见的一致性导致公众意见的沉默D. 公众意见的沉默导致媒体的一致性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 简述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答案: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主动选择媒介和内容,以满足自己的特定需求。
该理论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以及媒介使用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满足感。
2. 描述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
答案:第三人效应指的是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传播学理论组织传播与组织文化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组织传播与组织文化测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组织文化的特征?A. 强调团队合作B. 重视个人自由C. 强调价值观念D. 有自己的符号和象征2. 组织发生变化时,会影响组织文化的哪些因素?A. 认知因素B. 行为因素C. 环境因素D. 人力资源3. 下列哪个是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A. 组织结构B. 经营理念C. 团队构建D. 薪酬制度4. 组织文化形成的渠道主要有哪些?A. 管理层示范行为B. 统一的组织符号和语言C. 社交信息D. 简明化组织架构5. 组织传播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有哪些?A. 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B. 促进员工积极性C. 帮助员工理解组织和个人之间的联系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1. 组织文化是一种形式固定的东西,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 )2. 组织传播只是组织文化建设的辅助手段,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 )3. 社交信息只有对组织文化有益处,没有可能对组织文化造成负面影响。
( )4. 组织传播只是组织管理中的一个辅助工作,不是重要的管理手段。
( )5. 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全员参与,不是少数人可以决定的。
(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组织文化?它由哪些要素构成?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一种价值观念、信仰、行为方式和传统,即一个组织内所形成的共同的思想理念、行为准则和文化传统。
它由认知要素、情感要素、符号、象征和观念共同构成。
2. 组织传播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组织传播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归属感;促进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创新思维和行为;帮助员工理解组织和个人之间的联系,使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从而更好地为组织服务。
3. 组织文化形成的主要渠道有哪些?组织文化形成的主要渠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层示范行为,领导人的言行,以及领导人制定和推广的组织文化建设方案;统一的组织符号和语言,如组织标识、口号、座右铭等;社交信息,包括组织内部的交流、合作、知识共享等;简明化组织架构,通过对组织结构的简化来降低组织的复杂性,提高组织的透明度。
传播学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A. 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过程D. 传播内容答案:C2. 传播学中的“两步流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拉扎斯菲尔德B. 麦克卢汉C. 施拉姆D. 霍夫兰答案:A3.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诺尔-诺依曼B. 麦克卢汉C. 施拉姆D. 霍夫兰答案:A4.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报道重点会影响公众的()A. 信息获取B. 信息处理C. 信息记忆D. 信息理解答案:A5.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选择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A. 信息需求B. 社交需求C. 娱乐需求D. 所有上述需求答案:D6. 传播学中的“群体动力学”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群体内部的互动B. 群体与个体的关系C. 群体与环境的关系D. 群体的决策过程答案:A7. 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理论认为,意见领袖在群体中的作用是()A. 提供信息B. 影响他人C. 决策制定D. 社会控制答案:B8.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理论认为,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的影响A. 传播者B. 信息内容C. 受众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9. 传播学中的“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人们依赖媒介是因为媒介能够满足他们的()A. 信息需求B. 社交需求C. 娱乐需求D. 所有上述需求答案:D10. 传播学中的“文化研究”理论主要关注的是()A. 文化产品的生产B. 文化产品的传播C. 文化产品的消费D. 文化产品的批判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调查法C. 内容分析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2.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理论包括()A. 短期效果B. 长期效果C. 直接效果D. 间接效果答案:ABCD3. 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包括()A. 线性模式B. 循环模式C. 互动模式D. 系统模式答案:ABCD4. 传播学中的“传播媒介”包括()A. 报纸B. 电视C. 互联网D. 移动电话答案:ABCD5. 传播学中的“传播受众”研究包括()A. 受众的分类B. 受众的接收行为C. 受众的心理特征D. 受众的社会影响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理论的主要观点。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控制研究的研究对象是( )A、传播效果B、传播主体C、受众D、传播内容正确答案:B2.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的是( )A、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内向传播正确答案:A3.在传播过程中无疑居于最优越地位的是( )A、传播技巧.B、传播对象C、传播者D、受传者正确答案:C4.集权论的“圣经”是指( )A、《独立宣言》B、《论自由》C、《君主论》D、《论出版自由》正确答案:C5.传播是人类社会中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元化的。
大众传播功能研究的重点是( )A、社会功能B、经济功能C、个人(个体)功能D、政治功能正确答案:A6.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创立于( )A、1848年B、1920年C、1936年D、1923年正确答案:B7.内容分析的对象性特征是( )A、显性内容B、定量性C、客观性D、系统性正确答案:A8.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倚性》两部著作的学者是( )A、戈夫曼B、英尼斯C、梅罗维茨D、麦克卢汉正确答案:B9.收集反馈迅速,获得的反馈信息准确率高,不易产生误差的采集数据的方法是( )A、仪器记录法B、日记法C、回忆式电话询问法D、即时式电话询问法正确答案:D10.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A、李普曼B、韦伯C、麦库姆斯D、温达尔正确答案:B11.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数据模拟技术B、信息高速公路C、信息化工程D、数据压缩技术正确答案:D1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的传播学者是( )A、罗杰斯B、拉斯韦尔C、贝雷尔森D、霍夫兰正确答案:D13.蒂奇诺认为,造成社会“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信息量不足B、阶级压迫C、传播媒介的托拉斯化D、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于有利的状况正确答案:D14.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效果叫( )A、短期的预期效果B、消极效果C、长期的预期效果D、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正确答案:D15.“传播”一词源自拉丁语communis,基本意思是( )A、“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渠道”B、“与他人建立共同的联系”C、“与他人建立共同的关系”D、“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正确答案:D16.克拉帕的观点极端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 )A、宏观效果理论B、强大效果论C、有限效果论D、适度效果论正确答案:C17.创立二级传播理论、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的传播学奠基人是( )A、韦尔伯·施拉姆B、保罗·拉扎斯菲尔德C、库尔特·卢因D、卡尔·霍夫兰正确答案:B18.在我国,信息服务的主要用户为。
传播学的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的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之父是哪位学者?A. 卡尔·马克思B. 弗洛伊德C. 威尔伯·施拉姆D. 马歇尔·麦克卢汉答案:C2. 传播学研究的起点是?A. 信息B. 媒介C. 受众D. 传播效果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传播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媒介研究B. 受众研究C. 效果研究D. 心理学研究答案:D4. 传播学中的“两步传播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B. 库尔特·勒温C. 马歇尔·麦克卢汉D. 威尔伯·施拉姆答案:A5.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A. 告知公众B. 引导公众讨论C. 塑造公众意识D. 娱乐大众答案:C6.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卡尔·霍夫兰B. 诺尔·诺依曼C. 马歇尔·麦克卢汉D.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答案:B7.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媒介如何满足受众需求B. 受众如何使用媒介C. 媒介对受众的影响D. 受众对媒介的反馈答案:A8. 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主要关注媒介如何?A. 选择信息B. 呈现信息C. 解释信息D. 分析信息答案:C9. 传播学中的“螺旋理论”认为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是?A. 信息的传递B. 信息的接收C. 信息的反馈D. 信息的存储答案:C10. 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会?A. 高估媒介对他人的影响B. 低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C. 高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D. 低估媒介对他人的影响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哪些?A. 传播效果理论B. 传播媒介理论C. 传播受众理论D. 传播控制理论E. 传播内容理论答案:ABCD12.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可以分为哪些类型?A. 短期效果B. 长期效果C. 直接效果D. 间接效果E. 个人效果答案:ABCD13. 传播学中的“传播过程”包括哪些要素?A. 发送者B. 信息C. 媒介D. 接收者E. 反馈答案:ABCDE14. 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有哪些?A. 线性模式B. 循环模式C. 互动模式D. 系统模式E. 网络模式答案:ABCDE15. 传播学中的“传播媒介”包括哪些类型?A. 印刷媒介B. 电子媒介C. 数字媒介D. 社交媒介E. 传统媒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传播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传播学概论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 )A、心理层面、态度层面、行动层面B、认知层面、态度层面、行动层面C、认知层面、态度层面、精神层面D、认知层面、精神层面、行动层面正确答案:B2.研究战时宣传最为著名的学者是( )A、施拉姆B、李普曼C、拉斯韦尔D、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C3.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娱乐性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发挥协调功能B、提供信息C、集中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D、分散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正确答案:D4.“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英尼斯B、梅罗维茨C、麦克卢汉D、戈夫曼正确答案:C5.西方传播学界认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是( )A、1654年B、1465年C、1456年D、1546年正确答案:C6.在拉斯韦尔模式中具备较强不确定性的环节是( )A、效果B、传者C、媒介D、受者正确答案:A7.《人民的选择》的作者是( )A、卡兹B、拉扎斯菲尔德C、李普曼D、施拉姆正确答案:B8.一般认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学者( )A、米德B、施拉姆C、拉扎斯菲尔德D、阿多诺正确答案:B9.“文化指标研究”起源于20世纪( )A、60年代初期B、50年代中期C、80年代D、60年代后期正确答案:D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目前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的是( )A、集权主义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正确答案:C11.英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森提出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主要观点是( )A、游戏说B、社交性功能C、工具性功能D、自我中心性功能正确答案:A12.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成员的通道上的“第一关”是( )A、选择性反馈B、选择性记忆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接触正确答案:D13.信息的分类,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为( )A、语言、符号和图像B、客观信息类C、指导性信息类D、说服性信息类正确答案:A14.批判学派引起的学界革命的直接策源地是在( )A、美国B、英国C、加拿大D、德国正确答案:B15.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的是( )A、自由主义理论B、社会责任论C、使用与满足论.D、社会参与论正确答案:A16.约于15世纪初产生的报道商业、政治消息的手抄新闻信札( NewsLetters )出现在()A、长安B、威尼斯C、法兰克福D、罗马正确答案:B17.“培养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它是什么的有机组成部分?( )A、传播效果研究B、讯息系统分析C、制度分析D、文化指标研究正确答案:D18.世界电视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阶段是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50年代正确答案:B19.各种随机抽样形式的基础是( )A、等距随机抽样B、整群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20.关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后者指的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B、后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C、前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D、后者是以告诉人们“想些什么”的方式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来正确答案:B21.194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施拉姆B、拉斯韦尔C、霍夫兰D、李普曼正确答案:B22.对于报刊是“直接民主制喉舌”的观点,李普曼的看法是( )A、既不赞同也不反对B、予以批评C、同意D、非常赞同正确答案:B23.意见领袖的最早提出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贾尼斯C、饱户弘D、沃卡尔特正确答案:A24.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赖特B、帕森斯C、拉斯韦尔D、默顿正确答案:A25.我国首次对传播工作者的意识和心态进行调查的是( )A、武汉大学舆论研究所B、复旦大学舆论研究所C、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D、北京大学舆论研究所正确答案:C26.下列属于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茨著作的是( )A、《谷登堡的灿烂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B、《媒介即讯息》C、《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D、《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正确答案:D27.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内容分析法B、实地考察法C、定性分析法D、实验心理学法正确答案:D28.提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两个概念的学者是( )A、英尼斯B、梅罗维茨C、麦克卢汉D、戈夫曼正确答案:A29.在大众传播中,收集受众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是( )A、受众调查B、受众测试C、受众分配D、受众分析正确答案:A30.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又被称为( )A、意见领袖调查B、拉氏调查C、伊里调查D、竞选调查正确答案:C31.娱乐节目、体育比赛及一切渲染爱情、暴力、罪恶的信息属于( )A、说服性信息B、指导性信息C、维持性信息D、复原性信息正确答案:D32.与传播实践结合最密切的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 )A、传播控制B、传播效果C、传播媒介D、传播功能正确答案:B33.被视为传播学控制研究领域的“一项最杰出的研究成果”是( )A、《论出版自由》B、《报刊的四种理论》C、《独立宣言》D、《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正确答案:D3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施拉姆C、霍夫兰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C35.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A、温达尔B、韦伯C、李普曼D、麦库姆斯正确答案:B36.在我国被很多人称为典型调查的抽样形式是( )A、判断抽样B、定额抽样C、雪球抽样D、偶遇抽样正确答案:A37.各类模式中最常用的是( )A、5W模式B、数学模式C、图像模式D、文学模式正确答案:C38.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 )A、个性化B、优势C、反馈机制D、整体倾向性正确答案:D39.在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中,继“选择课题”之后的是( )A、确定研究客体B、分析资料C、搜集资料D、研究设计正确答案:A40.“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属于某种( )A、有限效果论B、宏观效果理论C、强大效果论D、适度效果论正确答案:D4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的“脱离部落文化阶段”,指的是( )A、“地球村”来临时期B、电子传播时期C、文字印刷传播时期D、口头传播时期正确答案:C42.为了克服由于大众传播的“拟态环境”所造成的西方民主制的危机,李普曼的设想是建立( )A、新大众传播媒介国有化B、对事实负固定责任的组织C、新闻检查机构D、全球化的网络媒体正确答案:B43.《舆论学》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重大影响,该名著的作者是( )A、拉斯韦尔B、施拉姆C、李普曼D、霍夫兰正确答案:C44.随着文字的产生,特别是15世纪中期印刷机的出现,人类的视听两种通道开始分离,社会信息的主要通道是( )A、视觉通道B、听觉通道C、感觉通道D、触觉通道正确答案:A45.政党报刊的特点是( )A、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B、以政论为主C、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D、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正确答案:B46.“街头访谈”这种抽样形式属于( )A、偶遇抽样B、判断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机械抽样正确答案:A47.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了富有新意的有关传播功能分析的书是( )A、《功能分析与大众传播》B、《传播学概论》C、《大众传播:一个社会学的视角》D、《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正确答案:D48.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创立于( )A、1848年B、1920年C、1936年D、1923年正确答案:B49.人类传播发展史上书面文字发明前漫长的历史时期被称为( )A、口语传播阶段B、大众传播时代C、电子传播阶段D、手抄传播阶段正确答案:A50.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构筑出一幅传播学大厦蓝图的学者是( )A、怀特B、拉斯韦尔C、施拉姆D、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B51.默多克—戈尔丁一派在批判性传播研究中,又被称为( )A、社会文化学派B、政治经济学派C、行政管理学派D、经营管理学派正确答案:B52.“使用与满足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 )A、40年代B、30年代C、70年代D、60年代正确答案:A53.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人物是( )A、葛兰西B、霍克海默C、卢卡奇D、霍夫兰正确答案:B54.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反馈B、信息C、噪音D、循环正确答案:A55.在现有的符号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符号是( )A、推理符号B、表象符号C、数理化符号D、语言符号正确答案:D56.讯息的不一致性产生的过程是( )A、输入—输出B、编码—译码C、发射—接收D、表述—理解正确答案:C57.“自我修正”观点属于( )A、自由主义理论B、集权主义理论C、共产主义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正确答案:A58.通过研究儿童的谈话,发现传播个人功能的瑞士心理学家是( )A、托尔曼B、施拉姆C、皮亚杰D、斯蒂芬森正确答案:C59.把申农度量信息不确定性的熵和力学中的熵直接联系起来的是( )A、维纳B、拉扎斯菲尔德C、布里渊D、施拉姆正确答案:C60.传播学研究的出发点,贯穿这门学问的一条主线是( )A、传播效果B、传播模式C、传播对象D、传播方法正确答案:A61.西方发达国家黄色报刊的特征是( )A、刊载低级趣味内容为主B、刊载政论为主C、读者限于部分外围群众D、读者局限于组织成员正确答案:A62.在传播学研究中,作为正式调查的抽样形式是( )A、随机抽样B、雪球抽样C、偶遇抽样D、非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63.“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影响和制约舆论是通过营造( )A、两级传播B、意见环境C、意见领袖D、议程设置正确答案:B64.梅罗维茨的理论认为,应当把情境视为( )A、社会系统B、信息系统C、环境系统D、组织系统正确答案:B65.传播学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基本理论和( )A、调查方法B、实验方法C、模型公式D、研究方法正确答案:D66.非语言传播的高级层次是( )A、类语言B、图像C、艺术D、体语正确答案:C67.影响受众有选择性的传播行为的,是信息的( )A、共享性B、普遍性C、可获得性D、特殊性正确答案:C68.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的模式是( )A、“传播单位”模式B、德福勒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5W模式正确答案:D69.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传播层次是( )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自我传播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构成传播流程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 )A、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B、英尼斯《传播的偏倚性》C、卡兹的《人际影响》D、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E、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正确答案:ACE2.关于申农—韦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B、模式中的信源相当于传者,信宿相当于受者C、这本来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信过程模式D、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E、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正确答案:ABCDE3.下列项目中,属于大众传播中的定量化形式反馈的是( )A、报刊发行量B、广播节目视听率C、电视节目视听率D、书籍销售量E、唱片销售量正确答案:ABCDE4.组织传播是( )A、组织肌体的防腐剂B、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C、组织关系的粘合剂D、组织功能的润滑油E、组织活力的源泉正确答案:ABCDE5.传播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过程,具有( )A、社会性B、全球性C、不同个性D、共同性E、区域性正确答案:AD6.布雷多克把5W模式变成7w模式添加的环节是( )A、信宿B、信源C、情境D、动机E、噪音正确答案:CD7.艾玛蒂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的论据有( )A、社会的发展具有的上限B、传播者本身具有的上限C、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D、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E、现有知识已达到的上限正确答案:CDE8.语义内容分析可以细分为( )A、归因分析B、指定分析C、语句分析D、断言分析E、词章分析正确答案:ABD9.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缺陷有( )A、忽视传播占有方式及使用情况的重要性B、使用的是静态的方法,缺乏动态分析C、把人类文明发展史等同于传播史D、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E、忽视了人们通过媒介发生的相互作用而几乎只关注人们面对面交流中的相互作正确答案:ACD10.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有不同的特点。
传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是指()A. 传播的对象和内容B. 传播的过程和方式C. 传播的目的和效果D. 传播的意义和方法答案:B2. "Lasswell传播模式"中的五个要素分别是()A. 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B. 传播者、媒介、信息、频道、意义C. 传播者、媒介、信息、信道、效果D. 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反馈答案:D3. 媒介中的"速度"属性主要指()A. 信息在媒介中传输的时间B. 媒介对信息的处理效率C. 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速度D. 媒介对信息的传送距离答案:A4. "短首长尾"是指()A. 长尾效应是现代传媒环境中的主流趋势B. 频道传播中,少数内容占据大多数传播资源C. 大众传播存在一定的传播瓶颈和壁垒D. 长尾内容通常指的是传统媒体中的长期大众关注的事物答案:B5. "文化挖掘"是指()A. 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B. 文化符号在传播中的变异和重构过程C. 传播学的一个分支领域D. 媒介对文化信息的传递和承载答案:A二、判断题(共10题)判断题中,正确的选项请标注"√",错误的选项请标注"×"。
1. 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的一门学科。
(√)2. 媒介单向传播模式下,受众是被视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
(√)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播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 微博是一种典型的寡头传播媒介。
(×)5. 文化挖掘的目的是从大众文化中发掘出更多的精品文化内容。
(√)6. 出版媒介属于新媒体范畴。
(×)7. 在媒介依存理论中,媒介被视为信息传递的中介工具。
(√)8. 传播学旨在提高人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9. 消费者参与广告传播过程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
(×)10. 社会网络理论主要研究个体在社交网络中的地位和结构。
传播试题及答案

传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人行为B. 社会互动C. 组织结构D. 信息传播答案:D2. 传播的四大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信息传递B. 教育C. 娱乐D. 经济答案:D3.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传播学理论?A. 沉默的螺旋B. 议程设置C.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D. 两级传播答案:C4.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A. 信息的接收者B. 信息的传递者C. 信息的加工者D. 以上都是答案:D5. 传播效果研究中,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的区别在于?A. 效果的强度B. 效果的持续时间C. 效果的类型D. 效果的测量方法答案:B6. 传播媒介的类型包括?A. 印刷媒介B. 电子媒介C. 网络媒介D. 以上都是答案:D7. 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指的是?A. 政府官员B. 社会名流C. 具有影响力的个人D. 媒体工作者答案:C8. 传播学中的“回音室效应”是指?A. 信息在封闭环境中不断重复B. 信息传播的无序性C. 信息传播的快速性D. 信息传播的扩散性答案:A9. 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信息的编码方式B. 信息的传播渠道C. 信息的接收方式D. 信息的组织结构答案:D10. 传播学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关注的是?A. 信息的传播效果B. 信息的传播渠道C. 信息的接收者D. 信息的传播者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传播效果?A. 信息内容B. 传播媒介C. 接收者的心理状态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2.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能够?A. 决定公众讨论的议题B. 改变公众对议题的看法C. 影响公众的行为D. 塑造公众的认知答案:ABD3.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以下哪些现象?A. 少数意见的沉默B. 多数意见的强化C. 意见领袖的作用D. 社会压力的影响答案:ABD4. 传播学中的“两级传播”理论涉及到以下哪些概念?A. 意见领袖B. 信息扩散C. 信息过滤D. 信息反馈答案:AB5. 传播学中的“传播障碍”可能包括?A. 信息不完整B. 信息误解C. 信息过载D. 信息偏见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传播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传播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传播理论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马斯洛B. 麦克卢汉C. 诺尔-诺依曼D. 拉扎斯菲尔德答案:C2. 在传播学中,"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A. 决定公众的个人偏好B. 塑造公众的价值观C. 影响公众对重要事件的认知D. 改变公众的行为模式答案:C3. 传播效果的"两步流程"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A. 霍夫兰B. 拉扎斯菲尔德C. 施拉姆D. 麦克卢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理论属于传播学中的"效果理论"?A. 传播流理论B. 认知失调理论C. 媒介依赖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B|D2. 传播学研究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传播效果?A. 传播者信誉B. 信息内容C. 接收者态度D. 传播渠道答案:A|B|C|D三、判断题1. 传播理论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主动选择媒介内容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
答案:正确2. "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高估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答案:正确3. "框架理论"认为,媒介通过特定的框架来呈现信息,从而影响受众对事件的理解和解释。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传播学中的"螺旋沉默"理论。
答案:"螺旋沉默"理论是由诺尔-诺依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公共讨论中,当个体感受到自己的观点与主流意见相悖时,可能会选择沉默,以避免社会孤立。
这种沉默反过来会加强主流意见的主导地位,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螺旋效应。
2. 描述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答案:"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选择性报道某些事件和议题,能够影响公众对哪些议题是重要的认识。
组织文化试题及答案

组织文化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A. 组织结构B. 组织战略C. 组织价值观D. 组织流程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组织文化的组成部分?A. 仪式B. 故事C. 规章制度D. 符号答案:C3. 组织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创始人B. 地理位置C. 行业特点D. 所有以上答案:D4. 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激励B. 约束C. 引导D. 所有以上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组织文化的显性特征?A. 组织标识B. 组织口号C. 员工行为D. 组织价值观答案:D6. 组织文化变革的目的是:A. 提高员工满意度B. 提高组织效率C. 适应外部环境变化D. 所有以上答案:D7. 组织文化诊断的方法不包括:A. 问卷调查B. 观察法C. 访谈法D. 试错法答案:D8. 组织文化与组织战略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制约D. 相互排斥答案:B9. 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员工满意度B. 员工忠诚度C. 组织凝聚力D. 所有以上答案:D10. 组织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A. 制定规章制度B. 明确组织使命C. 确定组织价值观D. 建立组织结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组织文化的类型包括:A. 家族型B. 创新型C. 市场型D. 官僚型答案:A, B, C, D2. 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A. 导向功能B. 凝聚功能C. 激励功能D. 约束功能答案:A, B, C, D3. 组织文化变革的阻力可能来自:A. 员工的抵触B. 管理层的保守C.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D. 组织资源的有限性答案:A, B4. 组织文化与组织战略的关系体现在:A. 组织文化支持战略实施B. 组织战略影响文化建设C. 组织文化与战略相互独立D. 组织文化与战略相互影响答案:A, B, D5. 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包括:A. 明确组织使命B. 确定组织价值观C. 制定规章制度D. 进行文化培训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传播学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传播学概论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称为( )A、媒体B、传媒C、媒介D、渠道正确答案:D2.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 )A、社会合意B、大众话题C、媒介议题D、公众意见正确答案:A3.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 )A、唯意志论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技术决定论观点D、本能论观点正确答案:A4.因家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这种情况印证了( )A、社会关系论B、社会结构论C、个人差异论D、社会分类论正确答案:A5.传播学逐渐形成一门具有多科性、集纳型特征的边缘学科,并逐步得到整理和系统化,是在20世纪( )A、20年代B、30年代C、50年代D、40年代正确答案:D6.决定受众是众多的而不是寥寥无几的大众传播的特性是( )A、混杂性B、广泛性C、分散性D、隐匿性正确答案:B7.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噪音B、信息C、反馈D、循环正确答案:C8.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的基本观点是( )A、媒介是不独立的B、媒介是第四权力C、观点的自由市场D、提出社会责任理论正确答案:A9.传播学诞生于( )A、中国B、英国C、日本D、美国正确答案:D10.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 )A、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B、短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C、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长期效果D、短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正确答案:A11.赖利夫妇模式中的次属群体指( )A、基本群体B、社会结构C、社会总系统D、初级群体正确答案:B12.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观的“主流”的过程中,作用尤其强大的是( )A、电视B、图书C、广播D、报纸正确答案:A13.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著名的拉斯韦尔模式是在( )A、1948年B、1940年C、1943年D、1983年正确答案:A14.在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之间的信息是( )A、实得信息B、潜在信息C、人工信息D、先验信息正确答案:C15.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申农—韦弗模式B、德福勒模式C、拉斯韦尔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正确答案:D16.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全球一村C、媒介即讯息D、冷、热媒介之分正确答案:C17.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量小,但得到的信息却较多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随机抽样C、整体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正确答案:B18.控制分析的研究是针对( )A、社会B、受众C、传播者D、政府正确答案:C19.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康德B、申农C、维纳D、施拉姆正确答案:C20.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被用于( )A、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B、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C、试图找出调查中“非读者”不读报的原因D、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正确答案:D21.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B、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C、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D、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正确答案:B22.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具备不同的特点。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及其社会影响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传播学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是:A. 信息的传递B. 信息的接收C. 信息的编码与解码D. 信息传播的效果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大众传播的特点?A. 广泛性B. 快速性C. 互动性D. 权威性答案:C3.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麦克卢汉B. 施拉姆C. 麦克康贝尔D. 科恩答案:D4. 传播效果的强弱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传播媒介B. 信息内容C. 受众态度D. 传播环境答案:B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传播学理论?A. 两步流程理论B. 螺旋沉默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认知失调理论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答案:“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诺伊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公共意见形成过程中,人们倾向于不表达与主流意见相悖的观点,以避免社会孤立。
因此,当人们观察到自己的观点与周围大多数人不同时,他们可能会选择沉默,这导致少数意见的沉默,而主流意见则被放大,形成一种螺旋式的沉默效应。
7. 解释“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意见领袖是指在特定领域或群体中具有较高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人物,他们能够引导和影响他人的观点和行为。
在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通过分享信息、提供解释和表达观点,帮助信息在群体中传播和接受,从而加速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强信息的说服力。
8. 描述“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答案: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包括认知效果、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
认知效果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感效果指的是信息对接收者情绪的影响,如引起共鸣、激发情感等;行为效果则是指信息对接收者行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如改变态度、促使行动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理论的适用性与挑战。
传播学 第六章 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群体: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下,依据共同的 价值观和信仰而聚合到一起的人群。
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 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 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有助于 社会秩序的维持。
调和整体运作的过程,可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
位以及其隶属或平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其传 播形式可分为两种,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一般来说,横 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纵向传播则有单向流动的 性质,可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非正式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 渠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如 交谈、私人交往等等;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 兴趣小组或联谊会等等。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 动的过程,它包括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两个方面。
信息输入,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 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以企业为例:如 调查室、计划部、市场调查部或营销部等等。还有 DSS(决策支援系统)、MIS(战略信息系统)、POS (销售数据系统)等等。
集合行为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把集合行为中 的传播看作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1、结构性压力;2、触发性事件;3、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
一、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之父是哪位学者?A. 卡尔·马克思B. 弗洛伊德C. 威尔伯·施拉姆D. 马歇尔·麦克卢汉答案:C2. 传播的基本过程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信息编码B. 信息传递C. 信息解码D. 信息反馈答案:D3.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次不包括以下哪项?A. 认知效果B. 情感效果C. 行为效果D. 社会效果答案:D4. 传播媒介的“四大理论”不包括以下哪项?A. 魔弹论B. 有限效果论C. 强大效果论D. 两步流理论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演绎法答案:D6.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诺尔-诺依曼B. 麦克卢汉C. 施拉姆D. 拉扎斯菲尔德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A. 信息寻求B. 个人关系C. 社会整合D. 心理疗愈答案:B8.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A. 告知公众什么是最重要的B. 引导公众如何思考问题C. 影响公众对事件的情感反应D. 改变公众的行为模式答案:A9. 以下哪项不是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A. 个体框架B. 组织框架C. 社会框架D. 文化框架答案:A10. 传播学中的“螺旋沉默”理论认为沉默的原因是?A. 社会压力B. 个人兴趣C. 媒体偏见D. 经济因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传播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传播理论B. 媒介研究C. 受众研究D. 传播效果答案:A、B、C、D12. 传播学中的“两步流”理论认为信息传播的路径包括以下哪些?A. 媒介到意见领袖B. 意见领袖到受众C. 媒介直接到受众D. 受众到媒介答案:A、B、C13. 传播学中的“知识鸿沟”理论认为影响知识获取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社会经济地位B. 教育水平C. 个人兴趣D. 媒介使用习惯答案:A、B、D14. 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认为以下哪些?A. 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B. 媒介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大于对他人C. 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等于对自己D. 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小于对自己答案:A15. 传播学中的“媒介依赖理论”认为媒介的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信息传递B. 社会控制C. 社会整合D. 个人娱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传播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不依赖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
传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传播学的基本要素?()A. 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受众B. 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反馈C. 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效果D. 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媒介答案:A2.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5W”传播模式?()A. 哈罗德·拉斯韦尔B. 赛义德·伊尼斯C. 马克思·韦伯D. 威廉·肖克利答案:A3. 以下哪个属于大众传播的特点?()A. 传播速度快B. 传播范围广C. 传播内容丰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传播学的基本功能?()A. 信息传递B. 情感沟通C. 价值引导D. 娱乐消费答案:D5. 以下哪个属于新媒体?()A. 电视B. 广播C. 报纸D. 网络媒体答案:D6. 以下哪个属于传播学的四大理论流派?()A. 功能主义B. 批判主义C. 系统理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个是传播效果研究的核心问题?()A. 传播者B. 信息C. 传播渠道D. 受众答案:D8. 以下哪个属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A. 实证研究B. 定性研究C. 定量研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网络传播的特点?()A. 互动性强B. 传播速度快C. 传播范围广D. 信息真实性高答案:D10. 以下哪个属于传播学的重要理论?()A. 使用与满足理论B. 媒介依赖理论C. 议程设置理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的基本要素包括传播者、________、传播渠道、受众。
答案:信息2. “5W”传播模式中的五个要素分别是传播者、信息、________、________、受众。
答案:传播渠道、效果3. 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包括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方式多样4. 传播学的基本功能包括信息传递、情感沟通、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理论第六讲组织传播与组织文化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4 大题,51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如果接收的信息的模糊性很高,组织就会采取一系列传播行为降低模糊程度,维克把这种系统行为称为()。
A.行动B.反应C.调整D.循环2.在适应结构化理论中,行动者监控其行动和行为的能力,称作()。
A.反思性B.监督性C.能动性D.自控性3.维克(1979)指出,在组织中,一些规则可以导致组织选择信息循环或互相反馈的方式减少讯息的模糊性,其中不包括()。
A.持续原则B.人事原则C.省力原则D.简化原则4.减少模糊性的过程可能会非常复杂。
为了整合这些规则和循环,轻松地理解信息,组织逐渐形成分三步走的策略。
这三个步骤不包括下列的()。
A.设定B.反应C.选择D.记忆5.下列哪一项不是减少模糊性的传播行为循环的步骤?()A.行动B.反应C.设定D.调整6.一般系统理论中,组织及其成员接到的信息,称为()。
A.反应B.反馈C.内涵D.流言7.组织生活的本质是()。
A.组织文化B.组织信念C.组织规则D.组织现实8.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组织文化理论的前提假设?()A.组织接受的信息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B.组织成员创造并维持组织现实(reality)的共享意义,这导致他们更好地理解组织的价值C.符号的使用和解释对于组织文化来说至关重要D.不同的组织,其文化不一样,对行动的解释也不一样9.帮助群体达成目标的物质资助,称为()。
A.配置性资源B.权威性资源C.人际资源D.整合资源10.组织文化的象征符号,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物理的表现形式B.设计的表现形式C.行为的表现形式D.语言的表现形式11.下列哪项不是适应结构化理论的前提假设?()A.群体和组织通过使用规则和资源实现生产和再生产B.传播规则既是互动的中介,也是互动的结果C.通过向我们提供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的信息,权力结构在组织中得以实现并且指导决策过程D.不同的组织,其文化不一样,对行动的解释也不一样12.对他人具有提供积极结果的能力的感知,称为()。
A.专家权力B.合法权力C.参照权力D.回报权力13.组织成员分享的关于组织的故事,称作()。
A.仪式表演B.社会表演C.文化适应表演D.热情表演14.执行权力与控制的表演,被称为()。
A.仪式表演B.社会表演C.文化适应表演D.政治表演15.定期重复发生的传播行为被称为()。
A.仪式表演B.热情表演C.政治表演D.文化适应表演16.组织成员们互相热心传播的故事的表演,被称为()。
A.仪式表演B.社会表演C.文化适应表演D.热情表演17.对他人因职务或位置所具有的能力的感知,称为()。
A.专家权力B.合法权力C.参照权力D.回报权力18.下列哪一项不是仪式表演的内容?()A.个人仪式B.群体仪式C.任务仪式D.社会仪式19.对由特定的知识或专业所产生的能力的感知,称为()。
A.专家权力B.合法权力C.参照权力D.回报权力20.帮助群体达成目标的人际关系资助,称为()。
A.配置性资源B.权威性资源C.人际资源D.整合资源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21.以下()是非正规的组织传播的功能。
A.传送小道消息B.联络感情C.形成组织制度压力D.形成组织规范压力22.组织传播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A.信息B.相互依赖C.网络D.过程23.组织就是“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组成的网络”。
下列关于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人以上B.非专业化的部分分工C.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D.组织系统里没有明显的阶层24.组织传播中的社会文化学派主要包括()方面。
A.可以被声明的组织价值观和文化B.建立关于信息传递的形式和规则C.反映组织价值观的人工产品和行为D.对发展所持的理所当然的假想25.正规的组织经常采用的形式包括()。
A.会议B.文件的传递C.电话、传真D.面对面的交流26.组织传播是哪些群体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A.组织内部成员之间B.组织与组织之间C.组织与环境之间D.环境与环境之间27.正式组织的特点包括哪些()。
A.专业化的部门分工B.职务分工C.岗位责任制D.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28.关于组织传播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传播的功能有两种:手段性的和满足性的B.手段性的功能以交流为手段,达到某种事务性的目的C.满足性的功能以社会-情感需求的满足为主要目的,对组织运转而言可有可无D.满足性的组织传播功能在绝大多数组织中占有首要地位29.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可能产生哪些问题()。
A.互动较多B.传播的信息量小C.冗余信息多D.精确度增加30.正规组织的传播方向可以分为()。
A.自上而下的传播B.自下而上的传播C.组织内部的横向传播D.组织与外部的横向传播三、填空题(该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31.组织研究的基本学派有:()、()和()。
32.根据普尔和乔内尔·罗恩(1989)的理论,群体决策时使用的不同路径可分为()、()、()。
33.群体和组织通过()和()实现生产和再生产。
34.组织文化的象征符号,包括()的表现形式、()的表现形式、()的表现形式。
35.如果接收的信息的()很高,组织就会采取一系列传播行为降低(),维克把这种系统行为称为()。
36.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资历来自()和()的延伸,它们会影响决策的过程。
37.传播规则既是互动的(),也是互动的()。
38.定期重复发生的传播行为被称为(),分为四种:()、()、()、()。
39.组织传播的方向包括:()、()、()和()。
40.建国后,中国社会的特有组织形式是:()。
41.维克(1979)指出,在组织中,一些规则可以导致组织选择信息循环或互相反馈的方式减少讯息的模糊性,其中包括()原则、()原则、()原则和()原则。
42.组织成员们互相热心传播的故事的表演被称为();体现文明、礼貌,鼓励组织成员相互协作的表演被称为();执行权力与控制的表演被称为()。
43.组织传播包括两类:()和()。
44.公共关系的英文是(),简称()。
45.一般系统理论中,组织及其成员接到的信息,称为()。
四、问答题(该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
)46.什么是“刻板印象”?47.举例说明组织减少模糊性的原则。
48.组织减少信息模糊性有哪些步骤?试分别加以论述。
49.简述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特点及其意义50.试举出3个以口号传达组织价值的案例,并对其优劣加以分析51.什么是组织?传播学理论第六讲组织传播与组织文化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4 大题,51 小题,共100 分一、单选题1.D2.A3.D4.B5.C6.B7.A8.A9.A10.B11.D12.D13.C14.D15.A16.D17.B18.B19.A20.B二、多选题21.AB22.ABCD23.BD24.ACD25.ABCD26.ABC27.ABCD28.AB29.BC30.ABCD三、填空题31.空1.古典学派空2.人际关系学派空3.人力资源学派32.空1.单一路径空2.复杂的循环路径空3.解决导向型路径33.空1.规则空2.资源34.空1.物理空2.行为空3.语言35.空1.模糊性空2.模糊程度空3.循环36.空1.时间空2.空间37.空1.中介空2.结果38.空5.仪式表演空1.个人仪式空2.任务仪式空3.社会仪式空4.组织仪式39.空1.由上而下空2.由下而上空3.组织内部的横向传播空4.组织与外部的横向传播40.空1.单位41.空1.持续空2.人事空3.成功空4.省力42.空1.热情表演空2.社会表演空3.政治表演43.空1.正规的空2.非正规的44.空1.public relations空2.PR45.空1.反馈四、问答题46.“刻板印象”是指直接或间接经验导致的判断偏颇。
现实中我们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对事物做出判断,于是我们经常根据基模来推断缺失的信息。
我们对一个群体了解得越少,越容易用旋板印象来看待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容易产生负面印象;而我们对一个群体了解得越多,则越容易把他们看做是不同的个体,容易产生正面印象。
47.组织减少模糊性共有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组织必须分析信息的模糊性、使用何种规则减少模糊性、应使用的传播循环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如果讯息具有高度模糊性,组织有没有处理这种模糊性的规则,结果会导致组织使用许多传播循环来减少信息的模糊性。
组织会研究它受到的信息(输入的信息)的模糊程度,然后决定是否拥有足够的规则对减少模糊性的传播循环进行指导。
第二个原则是,如果组织在降低模糊性时只有少数几个规则可以使用,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循环来过滤信息。
第三个原则是,使用的循环越多,获得的额外信息和调整就越多,消除的模糊性也越多。
举例略,参见韦斯特、特纳:《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刘海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章。
48.三个步骤:设定、选择和记忆。
设定,指的是组织如何接收和解释信息。
在这个步骤中,组织必须分析输入的信息,确定其模糊程度,并且赋予其意义。
在决定如何处理模糊性时时,组织会重复使用现存的规则。
如果发现没有足够的规则减少模糊性,组织就会使用不同的传播循环来有效地帮助理解信息。
维克指出,这个行动阶段是组织成败的关键。
如果一所大学没有花力气解释潜在申请的信息,它就无法有效地知道学生在选择大学过程中的想法和关注的东西。
选择,指的是组织分析并选取最佳方法获得额外的信息以减少模糊性。
在这一阶段,组织必须决定使用哪种规则和循环。
如果信息仍然不清楚,组织就要寻找可以获得的资源,或者是否具有其他的传播循环可以帮助组织进一步理解输入的信息。
记忆,指的使人们能够达成目标的集体记忆。
在记忆阶段,组织保存信息以供将来使用。
这个阶段要求组织确定什么有用,什么需要忽略或消除。
如果某个规则或循环有助于组织减少信息的模糊性,那么很可能它就会被用来指导组织在相似问题上的决策。
49.非正式渠道是指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包括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其特点是:交流的信息广泛而自由;信息交流具有双向性、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
非正式渠道能弥补正式传播渠道的不足,在组织内营造积极健康活跃的人文环境,增进成员的一体感和向心力,调动成员积极性的发挥,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50.案例不限,贴近“符号可能会以口号的形式传达意义”的方向即可。
51.组织是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活动的社会集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