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指的是由于煤矿开采和矿山运营活动导致的地质灾害问题,如地面塌陷、水灾、毁坏和水源污染等。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有必要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进行充分的勘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本文将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问题主要包括地面塌陷、水灾、毁坏和水源污染等。
地面塌陷是由于煤矿开采活动导致的地下空洞塌陷导致地表下陷,进而引发地面塌陷。
水灾是由于矿山开采活动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或矿井废水排放导致的水体过量,进而引发水灾。
毁坏是由于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表和地下设施损坏,如建筑物倒塌、道路断裂等。
水源污染是由于矿井废水排放或悬浮物溢出进入水源区域,造成水源污染。
针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
需要对矿山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岩性、断层、褶皱等。
这些地质因素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了解矿山地质情况对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非常重要。
需要对矿山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和速度等。
了解矿山地下水情况对预防和治理水灾有重要作用。
还需要对矿井废水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矿山废水不会对周围水源造成污染。
还需要对矿山的地质灾害历史进行研究,包括过去发生的地面塌陷、水灾等情况。
通过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和机理,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山进行监测,包括卫星遥感、空中遥感等,通过监测矿山的地表形态变化和水体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踪迹,从而采取及时的防灾措施。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勘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通过对矿山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地质灾害历史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保护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在采矿业中,矿山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问题,对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成为了矿山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一、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1. 塌陷灾害2. 地面下沉和断层滑动3.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4. 煤与瓦斯突出5. 矿井冒顶二、矿山地质灾害的原因1. 地质构造和地质背景2. 工程开挖和采矿活动3. 地下水体和水文地质条件4. 长期采矿活动的影响5. 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地震、洪水等)三、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1. 预先评估和监测a. 通过地质勘探和预测,对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
b. 安装地震仪、地下水位监测装置等设备,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
2. 工程控制和支护a. 利用支护结构,如钢架、锚杆等,对岩石进行支撑和固定,防止塌陷和崩塌。
b. 软岩和断层等地质异常区域,采取加固和加固措施,以提高岩层的稳定性。
3. 水文控制和排水a. 合理排泄矿井内的地下水,控制矿井底板水位,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b. 加强水文地质调查,在矿山周边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
4. 灾害应急和救援a. 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计划、紧急救援措施等。
b. 建立专业的救援队伍,培训矿工掌握应急救援技能。
5. 矿山规划和经营管理a. 严格执行相应的矿山规划,合理布局矿区和采矿工作面。
b. 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加强对采矿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典型案例:中国某矿山某矿山位于中国的一个山区,矿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多种地质灾害隐患。
为了防治矿山地质灾害,该矿山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1. 开展地质勘探和预测工作,对矿山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
2. 对矿山进行了工程控制和支护,安装了大量的锚杆、钢架等支护结构。
3. 制定了详细的水文调查和排水计划,建立了高效的排水系统,降低了地下水位。
4. 建立了完善的灾害应急预案,并设立了专业的救援队伍。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察方法分析
一、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1.地质灾害问题。
以三友矿山的开采为例,这个矿山在开采的过程中有形成分步比较整齐和谐的平台,而且边坡度较大,但是存在问题就是浮石较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矿山的采场边坡较陡所以很不稳定。
根据相关专家的调查发现,边沿的坡石存在很多的碎块,偶然发现存在掉落的现象,但是目前还没有对人员产生较大的伤害,但是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存在较大的裂缝,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降低对人员的伤害,矿山已经对这个裂缝的区域加固了两个防护堤坝,有效的改善了这个环境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有效的进行了预防和治理。
2.水资源问题。
在矿山附近通常没有很大的地表水层,绝大部分的矿山区的地下水来源都是大气降水,整个水资源的排水过程是将水流引到邻近的相对地势环境比较低的地区,矿山的开采活动虽然不会对地下的水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但是会地表面的水资源以及表面的水资源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
3.地形地貌被破坏的问题。
矿山附近没有较大的水资源地区,所以矿山地区的植被也会受到一定的程度的影响,很多原始植被都会被破坏,矿山所占据的土地资源类型很多都是山坡和荒地,所以面对这样的矿产地形和教地貌,植被被破坏,矿山环境逐渐荒凉。
二、地质勘查中的风险因素地质勘查在减轻资源压力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供给能力的主要方法。
1.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简而言之就是由于在技术层面而造成的勘查风险。
在特定的环境下,其可以被叫做自然风险。
技术风险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地质勘查工作的深入,其开采深度将会逐渐增加,随着深度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其风险,因为深矿区的环境较为复杂,目前勘查技术方面依旧有很大的不足,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其勘查风险的程度。
2.市场环境恶劣。
随着我国矿山工程行业的不断进步,这就给有关勘查单位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然而在我国到现在为止相关单位依旧没有组建出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这就使得工程地质勘查单位长期处于一个混乱、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得不到一个有效的发展。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析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析0.引言矿山地质灾害在地质灾害学科当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导致矿山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地质灾害的产生,甚至直接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矿物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促使我国采矿业发展异常迅速,我国矿山具有种类多、影响大以及分布范围广泛等特点,并且多数矿山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其灾害隐患较为突出,不容忽视,严重的威胁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就必须了解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这样才能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
1.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人为或者自然地质作用而导致的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的恶化情况,这种情况对于矿山采矿工作极为不利。
我国矿山的类型有很多,而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有井下突水、滑坡崩塌、以及深井岩爆等。
1.1 井下突水井下突水从地质上来看,主要是在含水层出现,由于一些人为的违规操作或者是在一些非正常的开采条件下进行采矿工作,当开采工作遇到采空区或者是地下暗河、积水巷道以及溶洞等这些含水地质时,非常容易出现隔离岩层失控不稳的情况,从而直接引发地质灾害。
这种类型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在水体之下的采矿工作发生频率最多,所以必须针对这方面来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对策[1]。
同时,矿洞当中出现突水也通常是由于矿洞范围的水文地质较为复杂的原因导致,这种水文地质其内部通常是由断裂层和软弱的断裂构造构成,直接造成顶板和底板的相对稳定较差,而且矿坑突水通常所造成的破坏性比大,具有规模大、突发性强以及矿洞采矿工作恢复困难的特点。
1.2 地表滑坡坍塌地表滑坡塌陷这种地质灾害类型通常在地下以及井巷开采的矿山内出现得较为普遍。
主要是在矿山采矿到一定的程度时,矿洞内部会出现面积空间比较大的采空区。
如果在这些采空区内所具有的矿柱数量不足或者是相关矿柱因为受损而失去相应的支撑能力时,就很容易出现坍塌的情况。
在那些矿体掩埋比较浅的矿区尤为显著,特使在一些开采起来比较平缓的礦区,像煤矿矿区等,这类矿区出现地面塌陷的情况更为普遍。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是指在采矿、处理矿物、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的一种对矿山环境造成危害的不安全现象。
环境地质灾害不仅给矿山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针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勘查方法至关重要。
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
由于矿山的地质结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矿山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概率和频率。
其中,滑坡和泥石流是矿山地质灾害中比较常见的类型。
水文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面塌陷、溶洞、地下水污染等。
地下水的开采和排放,以及矿山挖掘过程中的排水都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环境的破坏。
地下水环境的改变可能导致地面下陷和溶洞等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
3、煤与瓦斯灾害煤与瓦斯灾害是煤矿开采中比较严重的灾害之一。
由于矿井煤层地质条件的限制和矿井开采的影响,煤与瓦斯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预测和防治,将会给矿山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是勘查地质灾害的最基本方法。
该方法通过实地勘查,通过物理展示,确定地质灾害类型、范围和危害程度。
(2)遥感与检测法遥感技术和检测技术是勘查地质灾害的重要工具。
其中,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和航空遥感图像,可获取矿山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物信息和空间分布等。
通过检测技术,可以获取矿山地质灾害相关物理或化学特性的参数。
2、水文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地质调查是水文地质灾害勘查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获取区域地质地貌、地下水岩性和水位、水流等水文地质参数,推测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
(2)水文数值模拟法水文数值模拟法是通过水文地球物理学的理论依据,综合分析地质灾害的相关因素,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系统的恢复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模拟和预测。
现场调查法是判断煤与瓦斯灾害情况的基本方法,可以通过矿井口瓦斯浓度检测、地质圈闭特征调查等方式了解矿井内的瓦斯情况。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是指在矿山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工程建设等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如滑坡、崩塌、地裂缝、岩体稳定性等,这些灾害不仅威胁到矿山内部的工人生命安全,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民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对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勘查是非常重要的。
矿山区域内,特别是坑口附近,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底部为洼地或狭谷,附近为高山或丘陵等地貌。
这样的地形地貌往往会增加矿山的滑坡和崩塌的风险,容易导致大规模的灾害发生。
2.岩体性质矿山岩体自身的性质也是产生地质灾害的一个因素。
矿山岩体中的断层、裂隙等结构会影响岩体的稳定性,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灾害。
3.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也是影响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因素之一。
矿山的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不断注入的水量与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相关。
矿山水位的高低、水压的大小等给矿山地质灾害带来了许多隐患。
二、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1.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历史资料,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山的历史地质灾害情况。
2.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是评估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风险的重要方法。
可以通过观察地貌、岩石的断层裂缝变形情况、植被情况等,了解矿区内的各种灾害情况。
3.测量记录法这是一种量化勘查的方法,通过工程测量手段对矿山进行测量,记录矿体的尺寸、形状、坡度、倾角等参数,计算岩体的稳定系数,以及预测灾害的可能性。
4.遥感技术法遥感技术常常被用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预警和监测。
遥感技术主要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可以对矿山地质灾害情况及其影响范围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总之,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勘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矿山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工和环境的安全。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摘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水灾等多种类型。
这些灾害的成因主要与地质构造、工程活动和气候因素等密切相关。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会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及时有效地勘查方法是预防和治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关键。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包括地质调查、遥感技术和地下水文地质勘查等多种手段。
最终目的是为了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保护矿山周边的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关键词: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影响、勘查方法、综合防治、重要性。
1. 引言1.1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加工和排放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人为活动和矿山地质特点等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灾害。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不仅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连锁反应,给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了解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影响以及有效的勘查方法对于及时预防和治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类型包括山体滑坡、地面沉降、水土流失、水资源矛盾等。
这些灾害类型各有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成因主要有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了解这些成因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破坏、土地资源浪费、生产设施损坏等,严重影响了矿山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地勘查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地质勘查、水文勘查、遥感技术等。
这些勘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深入研究和勘查拟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矿山区域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矿山是人类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矿山深度较大等特点,往往容易发生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对矿山环境和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认识和勘查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1. 地质灾害类型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变动引发的地震、地表塌陷、岩体滑坡、岩溶塌陷、岩溶水灾等多种类型。
这些地质灾害往往在矿山开采、采空区回填、引水引矿等作业过程中频繁发生,对矿山环境和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2. 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灾害不仅对环境造成直接威胁,同时也会引发污染、水土流失、绿地破坏等环境问题。
矿山地质灾害导致的地表沉降和堆积物滑动等现象会改变地貌,破坏生态环境,对周边地区的水土资源造成威胁。
由于矿山地质灾害会破坏矿山设施和设备,导致生产中断和设备破坏等问题,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损失。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勘查的第一步是通过地质调查,全面了解矿山所处地质环境。
地质调查主要包括采集矿山周边地质构造、地层构造、地震活动性等数据,通过对地质构造动态特征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分析,评估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
2. 岩体稳定性分析对于容易发生岩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矿山,需要开展岩体稳定性分析。
通过对岩石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研究,结合矿山地质条件和开采方式等因素,对矿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
这样可以评估矿山岩体的稳定性,及时发现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3. 地质雷达勘查地质雷达勘查是一种高效的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通过地质雷达设备可以实现对地下构造的无损检测。
地质雷达的应用可以有效检测地下裂隙、岩体空洞等潜在地质灾害隐患,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现代矿山地质灾害勘查的重要手段,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对矿山区域进行遥感监测和分析,快速掌握矿山区域的地貌特征、地表形变等信息,及时发现地质灾害迹象,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是指矿山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各种灾害事件。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会对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需要深入了解其产生机理,并采用科学的勘查方法进行预测和评价。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地质构造破坏、地裂缝、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山体滑坡、岩溶塌陷、地下水突涌等。
这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地质大环境、岩性、地下水等因素密切相关。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包括室内分析和野外调查。
室内分析主要是对勘查区域的地质地貌、构造特征、地下水位等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测试获取岩土力学参数、水文地质参数等。
野外调查是对地质灾害现象进行现场观察和测量,通过地质钻探、探槽、地质勘探等技术手段,获取地下岩层和地下水位的信息。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调查、地形测量、地震勘查、地热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地质钻探和地电勘查等。
地质调查是通过对勘查区域的地质地貌、岩性、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规模。
地形测量主要是使用地形测量仪对矿山附近的地形进行测量和绘制,为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预测提供依据。
地震勘查是通过地震勘探仪器对地下的地震波进行监测和分析,了解地下岩层的结构和变化,从而预测地震灾害的可能性和规模。
地热勘查是通过地热勘探仪器对地下的热能分布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地下水和岩层的物理性质,从而预测地热灾害的可能性和规模。
地电勘查是通过使用地电勘查仪器对地下电阻率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结构,从而预测地下岩体稳定性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规模。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主要包括室内分析和野外调查,通过综合分析不同勘查方法所得到的信息,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和可能性进行研究和预测,为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矿山地质灾害原因分析
矿⼭地质灾害原因分析2019-08-27⼀、矿⼭环境地质现状矿⼭环境地质指矿区地质环境现状,以及矿⼭建设和采选过程中⼈为因素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由此产⽣的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问题的总称。
因矿⼭的建设和采选⽽引起的环境问题种类主要有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地质灾害。
1、环境污染。
(1)⽔环境受到破坏。
矿⼭废⽔严重污染环境,⾦属矿⼭⽣产运⾏时产⽣的浮选尾矿浆、尾矿和废⽯淋浴液、⽣产废⽔以及⼚区⽣活污⽔以pH值低且含有⼤量可溶性离⼦、重⾦属及有毒、有害元素等为特征,排放后破坏矿区的⽔均衡系统,污染地表⽔和地下⽔,使矿区⽔环境质量变坏。
(2)矿⼭废弃物污染环境。
矿⼭开采时形成的废渣、废⽯、弃⼟堆积在采区附近占压⼟地和植被,使原有的地貌环境、⽔⽂地质条件受到破坏,易导致⽔⼟流失,也对泥⽯流的发⽣起到相当的作⽤。
⽽在另⼀⽅⾯,矿⼭中岩⽯⼤多重⾦属离⼦含量较⾼,矿⼭废弃物的乱堆乱放,岩⽯中的有害元素长期受阳光、⾬⽔和空⽓的作⽤析出,污染环境。
2、资源破坏。
(1)矿产资源的浪费。
某些地⽅受经济利益驱动盲⽬审批,⽆偿获证,使那些不具备⽣产条件的企业持证开采,浪费和破坏了矿产资源,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损害了⽣态环境,⽽且由于矿业产业集中程度低,科技含量不⾼,经营规模松散,导致矿产资源流失。
(2)⼟地资源的破坏。
矿⼭的建设和⽣产造成对⼟地资源的占⽤和破坏,必须引起⾼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除尽量少占或不占良⽥外,要积极开展造地复⽥,在复垦的⼟地上种植庄稼,发展森林和建设村庄,适应⼈民群众改善⽣活和⽣态环境的需要。
3、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按照灾害发⽣的时间快慢可将其分为两⼤类,⼀类为突变性地质灾害,如地震、泥⽯流、崩塌、滑坡、⽔⼟流失等。
另⼀类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如沙漠化、荒漠化、地⾯沉降等。
与矿⼭较密切的主要有:(1)滑坡、崩塌、泥⽯流灾害。
在矿⼭开采过程中,地下岩⽯的应⼒发⽣改变,以前的岩⽯应⼒均衡被破坏,以及矿⽯废渣的乱堆乱放,易造成边坡的不稳固,在外⼒诱发下,极易产⽣滑坡、崩塌及泥⽯流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分析
矿山地质灾害分析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采掘、运输、尾矿处理等矿山活动中,由于自然地质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的严重的、突然的、毁灭性的地质事件。
矿山地质灾害对矿山生产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危害。
因此,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及原因矿山地质灾害种类主要有地质体变形、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冒顶、煤炭火灾、瓦斯爆炸等。
其原因包括:•1.自然原因:包括地震、地质构造、地下水、气候、岩石物理力学及化学特性等因素;•2.人为原因:包括采矿技术和方法、采区设计、开采速度、采场固化、采空区处理、矿井通风、排水及通讯等因素。
矿山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在矿山地质灾害的评价中,应当考虑地质环境、矿石矿物学特性、矿山工程、地质力学特性、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开展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1.地质条件评价地质条件评价是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包括岩层、构造、成因、变质、侵蚀、沉积、岩溶等。
地质条件的评价不仅能反映地质环境的特点,也能反映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从而根据不同矿山地质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工程条件评价工程条件评价是对矿山工程和设备状态的评价,包括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技术水平、管理制度的规范程度、科技创新的能力等。
通过对矿山工程的评估,可以确定矿山结构和开采方式的科学性,采用合理的手段,避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
3.力学条件评价力学条件评价是对矿山地质力学特性的评价,包括岩石的力学性质(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压缩强度等)、岩体的裂隙性质(裂隙类型、密度、大小等)、岩体的应力状态(张、压、剪等)以及岩体破坏的方式与范围等。
通过对矿山地质力学特性的评价,可以评估矿山结构的稳定性,提供矿山开采所需的基本参数。
4.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生概率和目前防御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综合评价矿山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
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为矿山地质灾害防范提供科学的依据,指导防灾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矿山工程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
矿山工程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对于矿山工程来说,地质灾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矿山工程的开发过程中,地质灾害可能会给人员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合理有效地采取防治措施,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矿山工程中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的分类1. 地质灾害的常见类型2. 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与影响因素3. 矿山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二、矿山工程中的地质灾害1. 模糊区的破坏2. 岩层变形与滑坡3. 地下水的突泉和渗漏4. 地面塌陷和沉降三、矿山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预测与监测技术a. 地震预测b. 高精度监测技术c. 地质雷达技术d. GP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 地下水防治a. 井筒抽水b. 地下水封堵c. 人工降水3. 岩层支护与防护a. 锚杆喷射支护技术b. 高压注浆技术c. 人工产生地震波技术4. 针对地面塌陷和沉降的防治a. 合理开挖与填土技术b. 定向爆破技术c. 高效固结剂的应用四、矿山工程中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理1. 灾害发生后的快速应对措施a. 人员疏散与安全避难b. 事故现场的救援与抢修c. 灾害信息的及时传递与报告2.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a. 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的建立b. 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的开展五、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1.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2. 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补贴政策六、地质灾害防治的前景与展望1.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与发展2. 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总结:地质灾害对于矿山工程具有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因此在矿山工程开发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地质灾害的预防与防治。
通过进行地质灾害的分类与分析,了解不同类型灾害的特点和危害性,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用以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扩展。
同时,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矿山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是指由于矿山采矿活动对周围环境地质造成的危害及损害。
这些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着矿山的生产和发展,也严重威胁着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进行分析。
1. 塌陷由于采矿导致的煤层失去支撑,或因地表下沉而导致地面塌陷。
这种事故可能会导致建筑物损坏,道路和桥梁的破坏,和街道的断层,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2. 滑坡和崩塌由于采矿活动增加坡度,降低坡面稳定性,导致山体滑坡和崩塌。
这种事故往往会造成土石流,危及矿工和矿区人员的生命安全。
3. 地下水问题由于采矿活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出现泉水喷泉、水管破裂等问题。
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洪水、淹没、坍方等重大灾害。
4. 地震采矿活动会影响地表和地下设备的动态平衡,增加地体应力,加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矿山位于地震带上,应该对地震特别注意。
1.远程遥感勘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多源信息,利用遥感图像获得相关信息来把握区域特征、了解地形地貌,实现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预防和预警。
2.现场实地考察人工調查矿山環境、实施型地勘察,对潜在灾害區域的地理、气候、水文、地质和人文等矿山环境信息进行了解与调查,以保障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预测监测。
3.傳感器及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傳感器及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對矿山环境地勘調查非常有效,它非常精确、直接地反映出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结果,并及时提出警告。
4.数值模型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进行模拟分析,可以准确预测和识别矿山环境地质灾害。
矿山的地质灾害监测和矿山地质灾害预测可以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实时信息。
而且,数值模拟技术可以通过验证实验和相关口径的检验来确定其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总之,地环境地质灾害对矿山的生产和员工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挑战,勘查矿山的环境和地质情况可以通过现场勘查、远程遥感、传感器、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和数值模型等技术效手段。
矿山地质灾害分析
矿山地质灾害分析摘要:由于我国很多企业的违规开采,极大的破坏了矿山的生态环境和地质水文状况,引起了矿山地质灾害的频频发生,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就必须要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预防措施一、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如,地裂缝、地面坍塌、滑坡、泥石流等。
按照成灾与灾祸爆发的时间来分,可以分为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和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
更多的按照灾祸成因关系和空间分布来分类。
1、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1.1矿坑火灾矿坑火灾常见于矿井外部,针对硫化矿床,硫化物在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聚集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自燃,从而引起矿山火灾。
矿山火灾危害巨大,不仅造成了对矿物资源不可挽回的浪费,而且对于当地的树木、农作物、水质等都造成了永久性的污染,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
1.2地热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地热危害逐渐明显起来,而且随着矿井的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地热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矿山一般含硫成分比较高,这更加造成了地层的温度升高。
地热造成了开采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开采中的设备和机器在高温下受到破坏,对整个开采进程造成了阻碍,严重影响了矿山的正常运转。
2、地下水位引起的灾害2.1矿坑突水涌水矿坑突水涌水是常见的地下水位引起的灾害。
由于地下水含量丰富而且分布不均等特点,如果挖掘工作之前对当地的水位和聚水地区勘测不准确,造成开采工作中打破水层或者水窟,就会导致大量的水涌进矿井被淹。
矿坑突水涌水严重损害了矿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破坏矿井的采掘设备,对整个采掘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2.2溃沙涌泥坑内溃沙涌泥是伴随着矿坑突水涌水的一种地质灾害,采掘过程中如果遇到蓄水溶洞,溶洞中聚集着大量的泥沙和岩屑,这些泥沙和岩屑会随着突水和涌水灌到矿井和巷道中,另外一些地裂缝和透水断层也会使浅部第四纪的沉积物随着径流涌入矿井中。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1. 引言1.1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重要性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是矿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直接影响着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滑坡、岩爆等会造成矿山设施的损坏以及人员财产的损失,严重影响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例如矿山地质灾害引发的水土流失、水污染等不仅会对周边农田和水域造成影响,还会危及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也会对矿区周边居民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当地质灾害频发时,可能导致居民流离失所、道路交通受阻,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
深入分析和研究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保障矿山生产安全和周边环境的稳定,更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充分认识到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理矿山地质灾害,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勘查方法的必要性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是矿山开采活动中常见的灾害形式,对矿山生产、环境和人员安全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勘查方法至关重要。
勘查方法的必要性在于能够全面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的情况,预测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通过勘查,可以研究地质构造、岩性、构造断裂等地质条件,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勘查方法还可以帮助识别地质灾害隐患,早期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矿山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勘查方法还能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现场勘探和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演变趋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矿山环境的安全稳定。
地质灾害评价则可以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进行科学评估,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勘查方法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科学勘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质灾害问题,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稳定。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657号(社会管理类262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1.08.09•【文号】医保函〔2021〕172号•【施行日期】2021.08.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657号(社会管理类262号)提案答复的函医保函〔2021〕172号王欣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肿瘤免疫治疗及免疫相关检测纳入医保的提案》由我局主办,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将免疫相关药物、相关检测纳入医保为适应临床医药科技进步和参保人员用药需求的变化,我们建立了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医保目录调整工作。
目前,2020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西药和中成药总数为2800种,通过医保准入谈判将价格昂贵的免疫药物如奥希替尼、曲妥珠单抗、奥拉帕利等降价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有效减轻了患者负担。
在诊疗项目方面,国家层面采取排除法规定了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和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未将免疫检测的相关诊疗项目排除在外。
各省(区、市)医保部门根据医疗技术发展、本地区医保基金运行等实际情况,确定了本省的诊疗项目支付范围。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同,纳入的具体项目和支付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
据了解,部分地区已将部分免疫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二、肿瘤诊疗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建立健全肿瘤诊疗规范体系。
组织国家癌症中心、中华医学会等发布了一系列肿瘤诊疗指南、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
制订发布110余个肿瘤诊疗临床路径,并加大培训推广力度,推进临床路径应用。
制定印发《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等,规范肿瘤检测技术临床应用。
二是加强肿瘤诊疗质量监管。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分析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分析矿山地质灾害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自然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对矿山产量和煤矿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附近的居民、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至关重要。
要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调研和评价,掌握地质情况、地质灾害隐患、地下水、地表水水质等相关信息,为矿山开采和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和标准,对于已有矿山要进行改造和治理,对于新矿山要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在矿山选址时要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地表植被等因素,避免选择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
对于地表塌陷、滑坡等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要进行及时的修复和治理。
还要实施强化的监测体系,通过地质勘查、遥感技术、地面观测等手段对矿山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监测和预警。
当地质灾害隐患达到一定程度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防范,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要加强对矿山开采活动的监管和管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加强安全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对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首先要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意识。
要加强对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优化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尽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要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进行处理和排放,确保不对地质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已经存在的矿山废弃物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要进行治理和修复,恢复地质环境的自然状态。
要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中来。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选址、规划设计、监测预警、治理修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并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分析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分析一、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各种灾害,包括地质灾害和环境灾害。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环境灾害包括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
矿山地质灾害对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尤为重要。
1. 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矿山地质灾害监测是指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对矿山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
常见的监测手段包括地质勘探、地震监测、遥感监测等。
通过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有序地进行预警和抢险,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2. 强化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了减少矿山地质灾害对矿山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危害,需要在矿山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在矿山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风险,选址和布置矿山设施时要避开灾害隐患区,采取加固和支护措施等。
在矿山建设和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加强监督和管理。
3. 完善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在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后,对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和部署的文件。
完善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可以有效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应急预案要包括灾害预警机制、救援力量和资源调配、灾后重建方案等内容,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做到迅速、有序、高效的救援和恢复工作。
二、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分析1.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管理矿山开采过程会带来地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矿山开采前,对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确定环境保护措施和整改对策。
规划管理是指通过矿山规划,合理布局和利用矿产资源,减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是指通过改进和优化生产过程,减少和避免产生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地质灾害分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概述由于矿产开采过程势必改变原有稳定的矿藏条件,改变了当地的地质环境,而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改变了地质环境所引起或诱发的灾害被称为矿山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和破坏。
我国的矿产开采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矿产开采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这种条件下的矿产开采导致矿山地质环境不断恶化,矿山地质灾害事故频发。
危及生命的矿难和环境灾害时有发生,近年来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因此,根据我国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及发展规律、特点,将矿山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分类,并根据其各自特点提出防治灾害的措施,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2、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就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而言,采矿活动的范围仍多数被限定在地球表面和岩石圈层内部。
在矿脉开采之前,矿区地质环境是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而采矿过程,是从地壳内部的土壤、岩石圈层挖出大量的土石方,对地质环境进行了巨大的破坏,使其处于非稳定状态。
我们可以看出,不论钻井开采、掘坑开采、注液开采,还是露天开采,都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环境,这种不平衡性的出现导致了地壳物质的不稳固,进而容易引发灾难性地质改变。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很多,若单从灾害发生的速率加以区别,可分为突变型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另一种就是缓发型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沉降,水体污染等。
然而,在我们最常用的地质灾害分类,常常是以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和成因关系来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深入探究,才能根据各种地质灾害类型制定相宜的防治措施。
人为地质作用过程中不合理或者不科学改变地质环境,进而诱发的地质灾害基本涵盖了除火山喷发之外的所有地质灾害类型,本文将就其特点简要分类阐述。
2.1岩土圈层形变灾害这部分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采矿活动改变了矿区的地质环境,导致地区地下和地表岩土圈层形变,进而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2.1.1诱发性地震由于采矿活动致使岩土圈层结构性失衡,这种失衡状态反映在岩土圈层内部就是地震与断层错位。
短时间的断层剧烈错位容易产生诱发性地震。
由于人为地质改变而诱发的浅源性地震,深度小,危害和破坏力却十分巨大。
小震级的地震,就可能致使井下和地表岩土圈层的剧烈改变,从而对建筑物、地表结构造成危害。
2.1.2断层错位断层错位也是圈层结构性失衡的一种表现,不过由于断层错位具有缓发性,能量在缓慢积聚,短时间内不易被测量和察觉。
但是,可以预见,随着开采活动的不断进行,矿脉被采空后,断层积聚能量会在短时间释放,终究会造成巨大的危害,这种灾害对矿山及周边地质环境的破坏力也十分巨大。
2.1.3地面圈层形变地下岩土圈层的形变,往往导致地表岩土圈层下陷、沉降、开裂等,进而引发危害性巨大的矿山地质灾害。
例如,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矿区地面沉降,地面开裂。
一般的矿区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井巷开采的矿山地区。
矿脉埋藏较浅,矿区地面平缓,地面塌陷与沉降的现象较为常见。
而矿脉埋藏深、距地表较远的开采区,如果不能及时回填矿渣,就有可能发生大面积塌陷,地面塌陷、沉降和开裂不仅可破坏水土、建筑物,还可能毁坏道路、水库等公共资源与建筑,造成更大的危害。
2.1.4斜坡岩土体运动这一类灾害是由于采矿区地质边坡或地表断层边缘结构不稳造成的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例如采矿边坡失稳,常常会造成边坡岩土滑坡,岩崩等灾难,泥土边坡在雨后形成流动性土体,形成灾害性泥石流等。
这些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造成的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形成不稳定结构。
此一类型矿山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或掘坑开采矿山。
这种灾害常常瞬时发生,但造成结果危害性更大,如矿山山崩,往往使矿产毁于一旦,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危害极大,是此类灾害的典型例子。
2.1.5矿坑工程灾害不合理的矿山开采手段与落手的开采方式,常会造成矿山地下工程灾害事故的发生,如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等。
这些灾害均是因为矿井、矿坑内的岩土圈层发生地壳应力变化,而导致岩层、土层应力突然释放,导致大量岩石、碎屑,并向坑井内突进,给矿井开采带来危害,危急矿工安全并造成财产损失。
例如坑内岩爆就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巨大的岩石圈层应力作用状况下,一旦因采掘面不能维持平衡,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圈层应力突然释放,导致岩石破裂迸裂,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从而给矿山带来毁灭性灾难。
2.2地下水位异变灾害矿山开采过程中,深层开采有时会破坏地下水自由浅水层或层压含水层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引起地下水位和矿山地质环境的改变,造成灾害性后果。
2.2.1矿坑突水涌水矿坑、矿井突水、涌水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之一。
由于地下水位的短时间迅速改变,致使矿坑突然进水。
这种矿山地质灾害突发性强、规模大,导致后果也十分严重。
采矿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的排空速度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穿透隔水断层,或者骤遇蓄水溶洞、暗河,导致地下水大量涌人,造成坑井被水淹没,造成人员伤亡或其他严重灾难性后果。
这种灾害在盗采严重矿山频发,多数因为开采技术低下,私挖乱采的盗采现象存在,相互均有可能突破蓄水坑洞,引发灾难性后果。
2.2.2坑内溃沙涌泥坑内涌砂是矿坑突水的伴生灾害,当矿坑采掘过程中遭遇富含泥沙的蓄水层或溶洞,突破隔水层后,泥沙和岩屑随水一起涌入矿坑,造成涌浆灾害。
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潜水层也常会因为断层错位,夹杂沉积物下漏涌人坑内,其结果是使矿坑被泥浆阻塞,设备和开采人员被泥沙掩埋,致使矿山遭受灾难性后果。
2.2.3地下水漏失由于矿山开采,破坏了地下水埋藏条件,造成地下水的水源补给跟不上消耗的速度。
比如矿山开采造成地下河流的改道,过分开采破坏潜水层,这些地质环境的改变,造成地下水位超常下降,从引发地下水源枯竭灾害,进而引发河水漏失、泉水干涸,造成局域性干旱区。
2.3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这类矿山地质灾害常常是因为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后,一些偶发因素造成的突变性的灾难性后果。
2.3.1瓦斯爆炸瓦斯爆炸灾害最常见于大小煤矿,由于矿坑通风条件不良,使瓦斯在封闭空间内积聚到一定程度,偶然因素引发爆炸。
这种灾害常常造成矿山开采人员群死群伤,矿井被剧烈的爆炸损毁,造成巨大的人员与财产损失。
2.3.2煤层自燃由于煤层开采,是一部分开采矿面暴露在空气中,部分煤矿石因氧化放热导致温度逐渐升高,热量集聚后温度升高速度骤然加快,温度升高到煤的着火点时,便会引起燃烧。
煤层自燃现象在古今中外时有发生,我国每年因为煤层自燃破坏煤炭资源多达2亿吨,经济损失巨大。
2.3.3矿山火灾矿坑火灾常见于煤矿的煤矸石山和硫化物矿床,因为煤矸石和硫化物也能氧化生热,进而引发火灾。
矿山火灾对周围环境的大气危害也十分严重,一些常年燃烧的矿山,使当地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小气候发生改变,矿区周围苗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状况堪忧。
2.3.4地热矿山开采过程中,凡需通过深入岩土圈层开采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等,当达到一定深度后都会遇到矿井温度升高的危害。
通常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米以后,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大,地温非常高,也会导致矿工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2.4矿山环境化学污染灾害采矿、选矿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物质造成环境污染,也是矿山地质灾害日趋凸显的一种形式。
这些废弃物未经有效处理,直接堆弃或者无序排放,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这种环境灾难还会引发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盐渍化、地下水断流等相关次生灾难。
这些污染事件的后果,往往长期影响人与动物的身体状况,导致国民经济和资源、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
2.4.1尾库、场库灾害许多矿山开采,都伴随着矿场与尾矿库的存在。
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体不能承受压力决堤后形成泥石流造成巨大的危害。
尾矿库溃坝常常因为坝体稳定性在日益增加的压力,或因废矿液溢出,坝体管涌而发生决堤。
尾矿溃堤给矿区人民生产生活都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性后果,同时也会给当地水土环境造成污染和长期危害。
2.4.2水土环境污染矿山开采废水矿坑地下水、选矿、冶炼污水、尾矿渗漏水等,都会造成矿区水源与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废液中的重金属污染元素、有毒有害元素的存在,也会长期存留在土壤中,形成持久性的环境灾害。
矿业废水量大,多数来不及处理,直接被无序排放进入环境水体,直接或间接造成区域性水土环境污染,致使矿区地表水、地下水源、农田遭受长期污染。
这种如此危害性常常是潜在性的,其危害性更大。
2.4.3土地退化露天开采和掘坑开采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一个影响因素。
在露天开采和掘坑开采过程中,地表植被、土坡土体的破坏,尾矿的扩展都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
而大量的采矿排水,致使土地盐碱化。
3、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由于矿山的地质灾害都在深部发生,勘查多采用遥感信息技术与物理勘查方法。
3.1地球信息技术综合方法目前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遥感集合“3S”技术,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可能的分布、发生地点与区域。
如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地质灾害发生的高危点位精确定位,并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叠加分析,预测灾变发生趋势。
3.2地球物理勘查方法主要指应用物理手段,探测岩土圈层相关信息,确定采空区、断层位移、磁场变化等可能的灾害伴发信息,对地质灾害进行提前分析与预测。
地球物理勘查矿山地质灾害的方法主要包括高密度电阻率法、视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浅层地震法等。
这些方法是预测潜在矿山地质灾害重要技术手段。
3.3环境化学勘测方法在矿山地质灾害预防过程中,人们也常常使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
例如对矿区环境污染的监测,化学探测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这种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确定污染因素、预测污染趋势、追溯污染源、划分污染区,为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4、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综上所述,矿山地质灾害由于时空特点与产生条件各有特点,随着矿山地质勘查的手段逐步应用,我们应针对上述分类和勘查手段,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才能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有些矿山地质灾害我们能从主观上加以预防,有些地质灾害由自然诱因引起,我们不可能有效预防,因此我们制定具体的防治手段应包括如措施:(1)建立和完善矿山开采前的风险评估与环境评估,并制定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体系。
做到开采前严格评估,开产中积极防范,开采后积极恢复,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土地复恳纳入法规,强制推行。
(2)加强宣传,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矿山开采人员素质,增强其对地质灾害的危机感与警觉性。
提高矿山生产过程中全员防灾、减灾技能与手段,强化矿山地质灾害的防、险避险、抢险培训。
(3)开发与应用先进的信息化、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地球化学勘查手段,对矿山地质进行严密监视,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灾害施行实时监测、动态监测,建立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现矿山地质与环境生态动态跟踪与管理体系,避免重大人员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