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园植物调查统计
昆明地区野生藤蔓植物资源调查
中 图分 类号 :6 7 3 ¥ 5 . ¥ 8. ;77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3 6 ( 0 8 0 —0 5 0 1 7 — 1 8 2 0 ) 2 0 8— 4
陈 晓 , 保 兰 , 岱 张 唐
( 南 林 学 院 园林 学 院 , 南 昆明 6 0 2 西 云 5 0 4)
摘 要 : 据 野 外 调 查 和有 关文 献 资 料 , 昆明 地 区的 野 生藤 蔓 植 物 资 源进 行 了调 查. 果 表 明 , 区 野 生 藤 蔓植 物 依 对 结 该 共有 6 4科 10属 3 4种 , 活 习性 以木 本 稍 占优 势. 中 攀援 植 物群 共 35种 , 匐植 物群 共 8 8 9 生 其 0 匍 9种. 攀援 植 物 群 中 缠 绕 类 有 11种 , 攀 类 有 8 7 卷 5种 , 附 类 有 l 吸 9种 , 刺 类 有 2 棘 8种 , 附 类 有 2种 . 赏 习性 按 花 色 以 白 色花 系 最 依 观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2期
20 0 8年 4月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Βιβλιοθήκη Vo . 3 No 2 13 .
Ap .2 0 r 08
Fo e t I v n oy an Pl n ng r s n e t r d an i
昆 明地 区野 生藤 蔓植 物 资源 调 查
Absr c Th n e t ai n o l in e o r e i n n r a i c o d n e wi il r n t a t: e i v si to n wid la a r s u c n Ku mi g a e n a c r a c t fed WO k a d g h
昆明植物园参观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篇一:昆明植物园参观实习报告昆明植物园参观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11年11月21日上午二、实习地点:昆明植物园三、实习目的:认识植物之美,识别地方特色植物的形态、观赏特性、生长习性和种植要求,了解植物造景在实践中的运用,培养种植设计技能。
四、实习内容:1、一位植物科学院的老师带领我们,给我们讲解植物园中植物的形状特性、生长特性、种植配置等,之后,同学们各自参观记录。
2、植物园简介昆明植物园距昆明市中心12公里,与古树参天的黑龙潭公园组成了一个着名的风景旅游区。
拥有60多年历史的昆明植物园总面积44公顷,是一个以引种云南名贵花卉、云南中草药、云南重要树木和云南珍稀濒危植物为主要内容的活植物收集园。
现已收集植物近4000种,设有10个专类植物园。
特色景区:茶花园是国内最具特色的专类园之一,共收集茶属植物近40种,云南山茶品种100多个,是国内外最早收集金花茶的专类园之一。
杜鹃园以收集常绿杜鹃为主,有锦绣杜鹃、大树杜.园内有一条银杏和枫树组成的林荫大道,每到深秋时节,黄叶飘飞、红枫似火,景色令人陶醉。
鹃等320余种。
木兰园有龙女茶、红花木莲、云南含笑等木兰科植物近90种。
百草园集有三七、重楼、云木香等名贵中草药1000余种。
树木园有红豆杉、金钱松、云南樱花等乔、灌木1170多种。
珍稀濒危植物区集有鸽子花、黄牡丹、杏黄兜兰等国家级保护植物近380余种。
展览温室有热带、亚热带植物2000余种。
3、植物识别:?常绿灌木①锦绣杜鹃 (图一)所属科属:杜鹃花科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达2米,分枝稀疏,幼枝密生淡棕色扁平伏毛。
叶纸质,二型,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长2.5—5.6厘米,宽8—18毫米,顶端急尖,有凸尖头,基部楔形,初有散生黄色疏伏毛,以后上面近无毛;叶柄长4—6毫米,有和枝上同样的毛。
花1—3朵顶生枝端;花梗长6—12毫米,密生稍展开的红棕色扁平毛,花萼大,5深裂,裂片长约8毫米,边缘有细锯齿和长睫毛,外面密生同样的毛;花冠宽漏斗状,口径约6厘米,裂片5,宽卵形,蔷薇紫色,有深紫色点;雄蕊10,花丝下部有柔毛,于房有密糙毛,花柱无毛。
昆明公园绿地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分析
和鸭跖草科均为 3种, 分别占植物总种数的 4. 92 % 。 ! 乔木 25种、 灌木 19种、 草本 15 种、 藤本 2种, 分别占植物总种数 的 40 . 98% 、 31. 15% 、 24. 59% 和 3 . 28 % 。 ∀ 春色叶植物 3 种、 秋色叶植物 19种、 常色叶植物 39种, 分别占植物总种数 的 4. 92 %、 31. 15% 和 63. 93 % 。由此可见, 昆明公园绿地中 的彩叶植物以乔木和常色叶树种为主。 2 . 2 彩叶植物的应用频率 在所调查的昆明市公园中 , 大 观公园、 西华园、 宝海公园、 昆明植物园和茶花公园绿地采用 的彩叶树种较多, 形成了较好的景观。应用数量较大、 频率 较高的彩叶树种有紫叶李、 银杏、 滇朴、 三角枫、 鸡爪槭、 金叶 女贞和红花檵木。紫叶李在大观公园绿地中的应用频率最 高 ( 65 % ), 在茶花公园应用频率最低 ( 25 % ); 银杏在茶花公 园中应 用 频 率 最高 ( 75 % ), 在 植 物 园中 应 用 频 率 次 之 ( 65 % ), 在西华园中应用最低 ( 15% ); 滇朴在茶花公园中应 用频率最高 ( 45 % ), 在宝海公园中应用频率最低 ( 25 % ); 三 角枫在昆明植物园的应用频率最高 ( 65 % ), 在大观公园最低 ( 15% ); 鸡爪槭在昆明植物园的应用频率最高 ( 65% ), 其次 是大观公园 ( 55 % ); 金叶女贞在昆明植物园应用频率最高 ( 55% ), 其次是西华园和宝海公园 ( 30% ); 红花檵木在宝海 公园和昆明植物园的应用频率最高 ( 45 % ) ( 表 2) 。 2 . 3 彩叶植物在公园绿地中的配置方式 2 .3 . 1 孤植。树姿优美、 叶色亮丽的孤植树一般处于景观构 [ 10] 图的中心位置, 能起到吸引游人视线、 突出景观的作用 。 大观公园游乐场入口处孤植的滇朴 ( 图 1), 其高大挺拔 的树形与背景中婀娜多姿的柳树, 形成强烈对比。秋季 , 滇 朴和柳树的黄叶 , 共同形成一幅充满秋韵的图景。 2 . 3 . 2 列植。列植是将同种树木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或 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植物种植方式。彩叶树以行列 形式栽植形成的景观, 除了比较整齐、 有气势外, 还极富感 染力 。 昆明植物园的枫香大道 ( 图 2), 其园路的一旁是一排高
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利用调查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年5月第23卷第9期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利用调查郑进炬,王勇,蔡文媾,余昌元,郑静楠,华朝朗(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51)摘要:基于云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基础,调查了人工培植利用情况,结果显示:云南省境内人工培植利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64科208种,总面积13511.9981亦,总株数81583万余株,主种源来源主要以野外采集为主;人工培植的目的以迁地保护为主,体现云南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生态文明发展观;人工培植单位分布在云南省14州(市)83个县级行政区,共有418家,以个体经营为主和苗木出售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人工培植后野生植物加工利用以药岛或保健晶为主,涉及的物种较少,后续开发利用的种类和领域前景广阔。
关键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人工培植;资源利用;云南省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9-00117-051引言人工栽培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人工繁育基地的建立和规模化集约栽培,不仅丰富了林业生产用材树种、经济树种和生态防护树种的种源,而且有利于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发展,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挥2012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面启动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原云南省林业厅)随即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组织了区域内分布物种的调查,并增补了17种野生植物物种的调查也;对境内有栽培的野生植物均列入调查范围,旨在进一步摸清全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本底信息和消长动态,全面掌握调查物种的人工培植数量化信息,为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调查对象与方法2.1调查对象野生植物人工培植资源和加工利用状况调查是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旳,根据国家制定的《工作大纲》和《技术规程》,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状况调查的对象包括物种调查和人工培植单位调查两个方面,调查范围涉及云南全省共129个县级行政区域。
昆明植物
昆明植物园名录①百草园序号中文名拉丁学名科名用途 1 珍珠荚迷Viburnum foetidum (C.R.Wright)H.and.-Mazz忍冬科治咳嗽、肺炎、跌打损伤、脓肿。
2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忍冬科治疗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等症。
3 魔芋AmorphophallusrivieriDurieu. 天南星科解毒、止痛;治肿瘤、颈淋巴结核。
4 贴梗海棠ChaenomelslagenariaKoidz. 蔷薇科舒筋活络、和胃化湿、腰酸腿痛。
5 鹅掌楸Liriadendronchinense木兰科根药用;祛风除湿 6 川牛膝CyathulaofficinalisKuan苋科祛风湿;治腰膝疼痛、大骨节病7 抱茎柴胡Bupleurumlongicanle Wall. Ex DC 伞形科消炎解毒、祛风止痒;治疮毒等症。
8 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Lindl. 山茶科解毒、消食;治头痛、心烦口渴等症。
9 樟Cinnamomumcamphora (Linn.)Presl. 樟科治扭挫伤、感冒头痛。
10 何首乌Fallopiamultiflora(Thunb.)Harald蓼科治慢性肝炎、筋骨酸痛、失眠等症。
11 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 木兰科叶药用;可降血压。
12 巴豆Croton tiglium Linn. 大戟科治胸腹胀痛、风湿性关节炎、蛇伤。
13 算盘子Glochidionpuberum (L.)Hutch 大戟科清热、消带、止泻。
14 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udes (Lindl.)Lem. 夹竹桃科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痛疮热毒15 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 Sweet 唇形科活血通经、利尿消肿。
16 扁担藤Tetrastigmaplanicaule (Hook)Gagnep.in Lecomte葡萄科作垂直绿化植物。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4 期 李锡文 :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365
科都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特有科 。大血藤科或宜称为半中国特有科或准中国特有 。东亚特有的有 18 科 , 若 将含玉簪属 ( # F KHosta # FS) 的玉簪科从广义的百合科分出 , 则东亚特有的计 19 科 。在东亚特有科中 , 全 东亚分布的 9 科 , 中国 - 喜马拉雅分布的 7 科 , 中国 - 日本分布的 4 科 (表 2 及表 3) 。在东亚特有科中 , 特 别应提到青荚叶科 , 其中叶上生花的习性是极为独特的 , 但与其较为近缘的热带美洲 Dulongiaceae 科 (1 :8) 也具有相同习性 。这种东西半球叶上生花习性平行发展的情况 , 使人联想到 : 青荚叶科具有明显的热带亲 缘和东西半球种子植物区系的密切联系 。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1996 ; 18 (4) : 363~384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3
李锡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昆明 650204)
摘要 中国种子植物初步统计有 337 科 , 3 200 属 , 26 276~27 268 种 , 其中裸子植物有 10 科 , 36 属 , 191~195 种 , 单子叶植物有 57 科 , 679 属 , 4 493~4 661 种 。本文对我国种子植物分别就 科 、属 、种分布区类型 , 大小顺序排列 , 特有性等方面进行区系统计分析 , 并在种级水平上对各区 系地区或具体区系进行对比 , 为中国种子植物区系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素材 。 关键词 中国种子植物 , 区系统计分析 , 科 , 属 , 种
中国植物园
中国植物园沈阳树木园解说:沈阳树木园,位于沈阳南运河带状公园的中段,它是我国植物学家刘慎愕和王战,55年创建的。
当时叫沈阳植物园,后来因为这里主要是开展北方地带性树种的研究工作为主,在1977年,更名为沈阳树木园。
何兴元(中科院沈阳树木园园长):沈阳树木园呢,它是主要以收集东北地带性树种为主,另一个特点是属于处在大城市,一个大城市里面,所以它在改善环境方面,城市绿岛效应,这方面有它的优越性。
另外及植物园起到科普作用,在城市中间,方便游人和学生前往。
解说:沈阳树木园,地处北温带,是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中最北的一个。
占地五公顷,树木园的任务是引种驯化国内外主要的树种,同时还围绕杨柳科、松科和非豆科固氮树种系统研究。
沈阳树木园的建园,是按照自然配置,仿照自然群落,栽培每一个植物,主要是以东北地带性树种为植物园的骨架树种。
经过40年的生长,和自然更新,如今以蔚然成林,形成具有多层次的森林层落。
树木园引种栽培了国内外桥灌木500余种,其中国外树木50余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树木25种,尤其是东北地区受到威胁的濒危植物有60余种。
东北绣线梅、刺秋等稀有树种以保存在树木园内。
园内建有濒危植物区、水杉区等10余个展区。
其中园中的展览温室,收集保存和热带、亚热带植物450余种。
为了增加植物园的植物物种,沈阳树木园都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植物园建立了种子交换和业务联系。
这些国家都与沈阳树木园,处于同纬度上,这样有利于植物的引种成功。
沈阳树木园被誉为大城市中的小森林,经过40多年的建设,树木园以成为沈阳城中的绿洲。
周围钢筋水泥的楼房与树木园森林的外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里以成为具有科学内涵的生态公园。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解说: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地区是中国科学院1988年建立的。
植物园占地有100余公顷,主要从事具有横断山区域形式的杜鹃花树和报春花树等珍惜濒危植物的保存和研究。
庄平(中科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园长):后来为什么我们决定建这个植物园,就因为这个比如说报春花、杜鹃花,这一类的亚高山的植物,没有一个很好的保存基地,而这一块又正好是横断山一些珍惜濒危植物的一个非常丰富的地方。
昆明植物园景点
昆明植物园景点昆明植物园是一处拥有众多珍稀植物和风景如画的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
它是中国最大的植物园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植物园之一。
昆明植物园是一处极具生态和文化价值的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昆明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有来自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
其中,樱花、杜鹃花、玫瑰花、牡丹花等花卉是昆明植物园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
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时,游客们涌来欣赏樱花的美丽。
而在夏季和秋季,杜鹃花和玫瑰花也是昆明植物园最为吸引人的景点之一。
此外,昆明植物园还有许多珍稀的植物,如银杏、松柏、红豆杉、黄杨、紫薇等,这些植物的种植和保护,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学习和观赏机会。
昆明植物园的建筑风格也非常独特,它融合了中式、西式和东南亚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园林建筑风格。
园内建筑物多为仿古建筑,如翠湖亭、百草园、西山池等,这些建筑物和园林景观相得益彰,构成了昆明植物园独特的风景线。
昆明植物园还有许多特色景点,如石林、竹林、水景、荷花池等。
石林景点是昆明植物园最为独特的景点之一,它由一组奇特的石头构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
竹林景点则是昆明植物园最为清新的景点之一,这里的竹子生长茂盛,给游客们带来了清新的感觉。
水景和荷花池则是昆明植物园最为浪漫的景点之一,这里的水景和荷花池非常漂亮,让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昆明植物园还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活动,如植物展览、园林文化节、昆明植物园国际马拉松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也促进了昆明植物园的发展和宣传。
总的来说,昆明植物园是一处非常值得游览的景点,它不仅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而且还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景点。
如果你来到昆明,一定要来昆明植物园走一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魅力。
昆明植物园部分植物名录
昆明植物园部分植物名录
09生物第二实习小组
一、昆明植物园简介:昆明植物园昆明植物园始建于1938年,是一个集科研、科普、旅游和教学实习为一体、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多昆明植物园正门功能综合性植物园,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亚热带植物多样性及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基地和山茶、木兰、秋海棠等植物的引种栽培中心。
昆明植物园拥有60多年历史的昆明植物园总面积44公顷,是一个以引种云南名贵花卉、云南中草药、云南重要树木和云南珍稀濒危植物为主要内容的活植物收集园。
现已收集植物近4000种,设有茶花园、杜鹃园、树木园、蕨类园、木兰园、裸子植物展区、温室花卉区等10个专类植物园。
二、调查结果。
昆明植物园参观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篇一:昆明植物园参观实习报告昆明植物园参观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11年11月21日上午二、实习地点:昆明植物园三、实习目的:认识植物之美,识别地方特色植物的形态、观赏特性、生长习性和种植要求,了解植物造景在实践中的运用,培养种植设计技能。
四、实习内容:1、一位植物科学院的老师带领我们,给我们讲解植物园中植物的形状特性、生长特性、种植配置等,之后,同学们各自参观记录。
2、植物园简介昆明植物园距昆明市中心12公里,与古树参天的黑龙潭公园组成了一个着名的风景旅游区。
拥有60多年历史的昆明植物园总面积44公顷,是一个以引种云南名贵花卉、云南中草药、云南重要树木和云南珍稀濒危植物为主要内容的活植物收集园。
现已收集植物近4000种,设有10个专类植物园。
特色景区:茶花园是国内最具特色的专类园之一,共收集茶属植物近40种,云南山茶品种100多个,是国内外最早收集金花茶的专类园之一。
杜鹃园以收集常绿杜鹃为主,有锦绣杜鹃、大树杜.园内有一条银杏和枫树组成的林荫大道,每到深秋时节,黄叶飘飞、红枫似火,景色令人陶醉。
鹃等320余种。
木兰园有龙女茶、红花木莲、云南含笑等木兰科植物近90种。
百草园集有三七、重楼、云木香等名贵中草药1000余种。
树木园有红豆杉、金钱松、云南樱花等乔、灌木1170多种。
珍稀濒危植物区集有鸽子花、黄牡丹、杏黄兜兰等国家级保护植物近380余种。
展览温室有热带、亚热带植物2000余种。
3、植物识别:常绿灌木①锦绣杜鹃 (图一) 所属科属:杜鹃花科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达2米,分枝稀疏,幼枝密生淡棕色扁平伏毛。
叶纸质,二型,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长2.5—5.6厘米,宽8—18毫米,顶端急尖,有凸尖头,基部楔形,初有散生黄色疏伏毛,以后上面近无毛;叶柄长4—6毫米,有和枝上同样的毛。
花1—3朵顶生枝端;花梗长6—12毫米,密生稍展开的红棕色扁平毛,花萼大,5深裂,裂片长约8毫米,边缘有细锯齿和长睫毛,外面密生同样的毛;花冠宽漏斗状,口径约6厘米,裂片5,宽卵形,蔷薇紫色,有深紫色点;雄蕊10,花丝下部有柔毛,于房有密糙毛,花柱无毛。
昆明植物园百草园介绍
昆明植物园百草园介绍
昆明植物园百草园是昆明植物园中一个独特的景点,也是许多游客喜欢去探索的地方。
这个园区以其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景观而闻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在百草园中,游客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草本植物,包括草药、观赏植物等,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感受到植物的神奇与美丽。
百草园不仅是一个展示植物的地方,也是一个普及植物知识的场所。
园区内有着丰富的植物信息展板,向游客介绍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用途,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
除了观赏植物,百草园还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园区内铺设着幽静的小径,绿草如茵,花香四溢,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漫步散心,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园区内还设有各种休闲设施,如凉亭、休息椅等,让游客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放松身心。
百草园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植物文化节、草药体验活动等,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游园体验,也增加了游客对植物的了解和认识。
总的来说,昆明植物园百草园是一个集观赏、学习、休闲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无论是植物爱好者、游园赏景者还是休闲度假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乐趣和满足。
欢迎各位游客前来百草园,感受大自然
的魅力,领略植物的奇妙之处。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云南“成绩单”
极小种群野生物种,是 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
云南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是全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的、受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个 濒临灭绝的野生植物种类得到有效保护,多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群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云南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成绩背后又面临哪些问题?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云南“成绩单”开展拯救保护15年云南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云南有高等植物19333种,野生植物 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一种植物常与其他多种生物共存,若一种植物 灭绝,将会导致10〜30种生物陷入生存危机。
种群数量少、生境狭窄或呈间断分布、人为干扰严重和濒临灭 绝,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最显著的特点。
由于物种种群数量己达到或低 于其最小生存数量,并且很多物种生境范围比较狭窄,有的仅零星分布 于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路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一旦遭遇 较强的自然灾害、人为干扰或一些偶然因素,这些个体或种群就会 瞬间消失。
“云南受威胁的高等植物数量占全国受威胁植物总数的52. 70%。
在保护我国植物种质资源方面,云南任重道远。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 研究所昆明植物园主任、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 主任孙卫邦说,基于物种受威胁状况及长期的保护实践,2005年,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优先开展拯救保护极小种群野生物种(动物与植 物)的概念。
“为保护极小种群野生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拯救现存 物种资源。
2009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小额赠款项目——极小种群物种 保护行动’在全国率先启动,成为云南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重点 和亮点。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王哲说。
实际上,每一个物种的最小生存种群大小不一,需要进行研究才 能确定是否属于极小种群。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植物最小生存种群的研宄 成果,结合云南省长期的保护实践和我国的国情,研宄提出了物种的成 熟个体小于5000株,每个隔离种群的成熟个体不超过500株,作为我国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抢救性保护”的指导性标准。
昆明景观植物表—超详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蝶形花亚科车轴草属 地被植物 罂粟科罂粟属 独尾草科芦荟属 天南星科喜林芋属 防已科千金藤属 大戟科大戟属 旅人焦科鹤望兰属 茄科烟草属 木兰科木兰属 凤梨科 花卉 盆景植物 草本植物 藤本 园景树 花卉 草花 园景树 草本
昆明实习植物调查表
序号 植物名称 芭蕉 大叶柳 滇山茶 鹅掌楸 风轮草 旱柳 灰莉 毛格力特菊 三角枫 三叶爬山虎 唐菖蒲 仙客来 香樟 叶子花 银边吊兰 油麻藤 朱砂根 金叶假连翘 羽叶薰衣草 栀子花 榕树 桂花 山茶 矮牵牛 白三叶 冰岛罂粟 不夜城芦荟 春芋 金线吊乌龟 光棍树 鹤望兰 红花烟草 红花玉兰 鸿运当头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Chlorophytum capense Caulis Mucunae ardisia crenata Duranta repens ‘ Variegata’ Lavendula pinnata Gardenia jasminoides Ficus microcarpa Osmanthus fragrans Camellia japomica Petunia hybrida Vilm Trifolium repens Papaver nudicaule A.nobilis Philodendron selloum Stephania cepharantha Euphorbia tirucalli Strelitzia reginae Nicotiana X sanderae Magnplialiliiflora Desr. 紫茉莉科叶子花属 百合科吊兰属 豆科油麻属 紫金牛科紫金牛属 马鞭草科假连翘属 唇形科薰衣草属 茜草科栀子属 桑科榕属 木樨科木樨属 山茶科山茶属 茄科矮牵牛属 Acer buergerianum Miq. Parthenocissus semicordata Gladiolus gandavensis Cyclamen persicum 槭树科槭属 葡萄科地锦属 鸢尾科唐菖蒲属 报春花科仙客来属 拉丁名 Musa basjoo Salix magnifica Camellia reticulata Liriodendron chinense Clinopodium chinensis O.Kze. Salix matsudana Fagraea ceilanica 科属 芭蕉科芭蕉属 杨柳科柳属 山茶科山茶属 木兰科鹅掌楸属 唇形科 杨柳科柳属 马钱科灰莉属 种类 园景树 行道树 花灌木 绿篱 水生植物 园景树 花灌木 花坛花卉 园景树 藤本 水生植物 花坛花卉 园景树 藤本 花卉 园景树 盆花 地被 地被 花坛花卉 盆景树 园景树 园景树 花卉 出现频度 生长状况 Sol Cop2 Cop2 Cop1 Cop1 Cop1 Cop1 Sol Cop2 Cop3 Cop3 Cop1 Cop3 Cop3 Cop2 Cop3 Sol Cop3 Cop2 Cop2 Cop1 Cop3 Cop3 Cop2 Sol Cop2 Sol Cop1 Sol Sol Cop2 Sol Cop1 Sol 强 强 较强 较强 强 强 较强 较强 强 强 较强 强 强 强 强 较强 强 一般 强 强 一般 较强 较强 一般 较强 较强 强 强 强 中强 中强 强 强 强 中强 强 一般 较强 较强 强 强 一般 强 一般 较强 较强 一般 较强 一般 一般 较强 强 孤植 林植 群植 丛植 孤植 林植 丛植 林植 孤植 群植 丛植 孤植 孤植 孤植 孤植 孤植 群植 孤植 孤植 散点植 群植 孤植 孤植 群植 孤植 孤植 强 强 强 较强 强 较强 较强 抗性 强 强 强 强 较强 中强 一般 配置方式 丛植 列植 孤植 群植 群植 对植 群植 应用效果 观花、观叶 观叶、观株型 观花、观株型 观叶、观株型 观叶 观叶、观株型 观叶 观花 观叶、观株型 观叶、垂直绿化 观花、观叶 观花 观叶 观花、垂直绿化 观叶 观叶、垂直绿化 观叶 观叶、绿篱 观花 观花 观株型 观花、观株型 观花 观花、垂直绿化 观叶 观花 观株型 观叶 观叶, 观株型 观花 观花 观花 观叶 调查地点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翠湖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世博园
昆明植物园实习报告
昆明植物园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植物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运用,我选择了昆明植物园作为实习地点。
昆明植物园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亚热带植物多样性及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基地,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平台。
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植物园的植物种类、结构和功能,提高自己的植物识别和保护能力,同时了解植物园在科研、科普和旅游等方面的工作。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植物识别与分类在昆明植物园,我跟随导师参观了各个专类园,如茶花园、杜鹃园、木兰园等。
导师详细介绍了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分布区域,使我对植物的识别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提高了自己的植物识别能力。
2.植物保护及生态学原理昆明植物园内有众多珍稀濒危植物,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植物园在植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
导师向我讲解了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人工繁殖等。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植物进行保护,如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病虫害等。
3.科研与科普工作昆明植物园不仅是植物资源的保存和研究基地,还承担着科研和科普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植物园在植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如山茶、木兰、秋海棠等植物的引种栽培研究。
此外,植物园还通过举办各类科普活动,普及植物知识,提高公众对植物保护的意识。
4.旅游与教学实习昆明植物园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植物园的旅游接待工作,学习了如何为游客提供讲解和服务。
同时,植物园还开展教学实习活动,吸引了许多高校的学生前来实践。
我借此机会与其他院校的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实习总结通过在昆明植物园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植物学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深刻认识到植物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保护植物资源的责任。
昆明植物园植物列表
欣赏;制作编织品
114
无花果
FicuscaricaLinn.
桑科
欣赏
115
矮棕竹
RhapishumilisBlume
棕桐科
欣赏
116
迎春花
JasminumrudiflorumLindl.
木樨科
绿篱
117
大叶黄杨
EvonymusjaponicusThunb.
卫矛科
欣赏
118
110
钻柱兰
Pelatatheriainsectifera(Rchb.f.)Ridl.
仙人掌科
欣赏
111
美人蕉
CannaindicaLinn.
美人蕉科
欣赏
112
小石榴花
Punicagranatumvar.nana(Linn.)pers
石榴科
欣赏
113
棕桐
Trachycarpusfortunei(Hook.f.)H.Wendl
柏科
欣赏
79
秋海棠
Begoniagrandisvar.grandis
秋海棠科
欣赏
80
指叶毛兰
EriapanneaLindl
兰科
欣赏
81
长苏石斛
Dendrobiumbrymerianum
Richb.f.
兰科
欣赏
82
蝴蝶兰
Phalaenopsiscv.
兰科
欣赏
83
三叶爬山虎
Parthenocissushimalayana
106
紫荆
CeraisChinensisBunge
苏木科
欣赏;药用
107
昆明地区野生藤蔓植物资源调查
昆明地区野生藤蔓植物资源调查
陈晓;张保兰;唐岱
【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
【年(卷),期】2008(033)002
【摘要】依据野外调查和有关文献资料,对昆明地区的野生藤蔓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藤蔓植物共有64科180属394种,生活习性以木本稍占优势.其中攀援植物群共305种,匍匐植物群共89种.攀援植物群中缠绕类有171种,卷攀类有85种,吸附类有19种,棘刺类有28种,依附类有2种.观赏习性按花色以白色花系最多,按果色以红色果实最多.对昆明地区的野生藤蔓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4点建议.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陈晓;张保兰;唐岱
【作者单位】西南林学院园林学院,云南,昆明,650024;西南林学院园林学院,云南,昆明,650024;西南林学院园林学院,云南,昆明,65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7.3;S757.2
【相关文献】
1.梅州地区野生藤蔓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前景 [J], 许衡;杨和生
2.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平原地区常见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Ⅰ) [J], 古丽·艾合买提;冯蕾;秦新政;陈竞;买尔哈巴;杨新平;刘爱民;王志华
3.昆明地区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J], 翟书华;邹晓菊;刘开庆;程威;崔华灿;李绍萍
4.昆明地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J], 翟书华;李绍萍;邹晓菊;崔华灿
5.昆明地区可开发乡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J], 高雪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明地区植物概况-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省级精品课植物生物学实践课程辅助教材昆明地区种子植物野外实习手册(送审稿)主编王跃华申仕康参编刘天猛徐涛王焕冲张瑞菊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10月前言植物学野外实习是对植物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检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野外丰富的植物资源,轻松愉快的自然环境,使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复习,形成更加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有利于引导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学习钻研科学问题,逐渐成长为具有生物科学理论素养,见多识广,思路灵活,有创新能力的生命科学工作者。
如何提高我校植物学专业教学水平是我校植专教师迫在眉睫、正努力解决的问题。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且植物分类学知识作为植物专业学生基本知识构成之一,通过植物学野外实习,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改革植物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研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植物学分类知识体系,促进我校植物学专业建设。
课题组根据当前教育改革精神和数十年植物学野外实习经验,编写了《昆明地区种子植物野外实习手册》。
该手册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了昆明地区植物概况;第二章系统编写了进行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组织框架;第三章汇总了中国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习见植物科识别特征、昆明地区习见种子植物名录。
该手册已能够较好的适用于昆明地区植物学野外实习、调查的参考。
总之,种子植物野外实习是植物分类学理论、实验课的重要组成和辅助部分,我们力图通过本教学实践,使学生系统掌握一定数量的科、属概念及相当植物种类的识别和分类特征,了解分类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前人的一些分类研究成果,同时训练学生切实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及基本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科研的能力,体现了我校生命科学各专业历代教师一贯倡导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最后,该手册作为我校植物学精品课程系列教材,欢迎各位同仁参阅并提出指导意见,促进我校植物学精品课程建设。
昆明植物园简介
昆明植物园简介各位朋友,今天我要带你们走进昆明植物园,那可真是一个神奇又好玩的地方,就像是大自然在昆明安了一个超棒的“植物乐园”。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老同学阿珍一起去昆明植物园。
刚到植物园门口,那郁郁葱葱的树木就像绿色的卫士在欢迎我们。
阿珍兴奋地说:“哇,感觉这里面肯定藏着好多有趣的植物。
”我也满心期待地拉着她就往里走。
一进园,首先来到的是温室区。
那温室可大了,像一个个透明的城堡。
我们走进热带植物温室,一进去就感觉热气扑面而来,仿佛一下子从昆明的春天穿越到了热带的夏天。
里面的植物那叫一个奇特,有巨大的旅人蕉,那叶子又宽又大,阿珍站在旁边,惊讶地说:“这叶子比我人都大,要是能拿它当扇子,肯定特凉快。
”这时候,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有学问的大叔笑着说:“这旅人蕉可不光是叶子大,它还能储存大量水分呢,在热带地区,可是很多旅行者的救星。
”我们正围着旅人蕉好奇地研究,突然听到一阵“嗡嗡”声,原来是一群蜜蜂在旁边的花丛中忙碌着。
阿珍有点害怕,往我身后躲了躲,说:“这么多蜜蜂,不会蜇我们吧?”大叔连忙解释:“别怕,只要你们不主动招惹它们,它们忙着采蜜,不会轻易攻击人的。
”接着我们走到了杜鹃园。
哇,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简直美极了。
我正陶醉在这美景中,阿珍拉了拉我的胳膊说:“你看,那边有个画家在画杜鹃花呢。
”我们走过去,看到一位画家正专注地对着一丛杜鹃花作画。
阿珍好奇地问:“画家叔叔,你为什么要画杜鹃花呀?”画家抬起头,笑着说:“这杜鹃花太漂亮了,它的颜色、姿态都很迷人,我想把它的美留在画布上。
”我也凑过去看,赞叹道:“叔叔,你画得可真像,感觉这画里的杜鹃花都要活过来了。
”画家谦虚地说:“还得再润色润色,这昆明植物园的杜鹃花给了我很多灵感。
”再往里走,有一片竹园。
里面的竹子各种各样,有高大挺拔的毛竹,也有矮矮胖胖的佛肚竹。
我和阿珍在竹园里穿梭,阿珍还调皮地学着熊猫的样子,抱着一根竹子说:“我是熊猫宝宝,这竹子可真好吃。
昆明入侵植物调查-曼陀罗
昆明地区入侵植物状况调查学号姓名班级入侵植物就是指因人为或自然原因,从原来的生长地进入另一个环境,并对该环境的生物、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损失,给人类健康造成损害,破坏生态平衡的植物。
一、基本调查情况1、调查对象:曼陀罗2、学名:D. stramonium L3、分类:茄科曼陀罗属4、调查地点:云南农业大学老校区篮球场旁边5、调查时间:2013年6月26二、调查对象的形态特征描述在热带为木本或半木本,在温带地区为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单叶互生,花两性,花冠喇叭状,五裂,多少唇形,有重瓣者;雄蕊5,全部发育,插生于花冠筒;心皮2,2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
蒴果。
花萼在果时近基部环状断裂,仅基部宿存。
全体密被细腺毛和短柔毛。
茎粗壮,下部灰白色,分枝灰绿色或微带紫色。
叶片广卵形,顶端急尖,基部不对称近圆形,全缘而微波状或不规则的疏齿,侧脉每边7—10条。
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直立或斜升;花梗初直立,花萎谢后渐转向下弓曲。
花萼圆筒状而不具棱角,向下渐稍膨大,5裂,裂片狭三角形,有时不等大,花后宿存部分随果实增大而渐大呈五角形,果时向外反折;花冠长漏斗状,下半部带淡绿色,上部白色,花开放后呈喇叭状,边缘有10尖头;子房密生白色柔针毛。
蒴果俯垂,近球状或卵球状,密生细针刺,针刺有韧曲性,全果亦密生白色柔毛,成熟后淡褐色,由近顶端不规则开裂。
种子扁肾形,褐色。
花果期6—9月。
三、目前对该入侵植物危害性的相关研究曼陀罗原产地为美洲,全株有毒,果实和种子毒性较大,主要危害棉花、豆类、薯类、蔬菜等。
明朝末期作为药用植物引入中国,《本草纲目》(1593年)记载。
为旱地、果园和苗圃杂草,或入侵林缘、路旁和草地。
全株含生物碱,对人、哺乳动物、鱼类和鸟类均有强烈的毒性,其中以果实、种子毒性最大。
四、目前对该入侵植物综合利用的研究全株有剧毒,其叶、花、籽均可入药。
味辛、性温,药性镇痛麻醉、止咳平喘。
主治咳逆气喘、面上生疮、脱肛及风湿、跌打损伤,还可作麻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名:野八角学名Illicium simonsii拉丁名Illicium simonsii Maxim 科八角茴香科属八角属形态特征乔木,高达9米,少数可达15米;幼枝带褐绿色,稍具棱,老枝变灰色;芽卵形或尖卵形,外明显具棱。
叶近对生或互生,有时3-5片聚生,革质,披针形至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通常长5-10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狭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窄翅;干时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在叶面凹下,至叶柄成狭沟,侧脉常不明显;叶柄长7-20毫米,在上面下凹成沟状。
花有香气,淡黄色,芳香,有时为奶油色或白色,很少为粉红色,腋生,常密集于枝顶端聚生;极短,在盛开时长2-8毫米,直径1.5-2毫米;花被片18-23片,很少26片,最外面的2-5片,薄纸质,椭圆状长圆形,长5-11毫米,宽4-7毫米,最大的长9-15毫米,宽2-4毫米,长圆状披针形至舌状,膜质,里面的花被片渐狭,最内的几片狭舌形,长7-15毫米,宽1-3毫米;雄蕊16-28,2-3轮,长2.5-4.2毫米,花丝舌状,长1-2.2毫米,花药长圆形,长1.4-2.4毫米;心皮8-13枚,长3-4.5毫米,子房扁卵状,长1.2-2毫米,花柱钻形,长1.5-2.5毫米。
生长习性生于海拔1 700-3 200 (-4 000)米杂木林、灌丛中或开阔处,常生于山谷、溪流、沿江两岸潮湿处。
也有成片纯林的。
分布区域产于四川西南部(西昌、会理、普格)、贵州西部和云南西北、东北部、中部。
缅甸北部和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观赏性八角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秋、冬一树翠绿,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
园林用途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沙壤或轻粘壤的酸性土壤地生长,是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网林带的理想栽培树种。
中文名:锦带花学名Weigela florida(Bunge)A. DC.拉丁名Weigela florida(Bunge)A. DC.科忍冬科属锦带花属形态特征锦带花属落叶灌木,高达1-3米;幼枝稍四方形,有2列短柔毛;树皮灰色。
芽顶端尖,具3-4对鳞片,常光滑。
叶矩圆形、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疏生短柔毛,脉上毛较密,下面密生短柔毛或绒毛,具短柄至无柄。
花单生或成聚伞花序生于侧生短枝的叶腋或枝顶;萼筒长圆柱形,疏被柔毛,萼齿长约1厘米,不等,深达萼檐中部;花冠紫红色或玫瑰红色,长3-4厘米,直径2厘米,外面疏生短柔毛,裂片不整齐,开展,内面浅红色;花丝短于花冠,花药黄色;子房上部的腺体黄绿色,花柱细长,柱头2裂。
果实长1.5-2.5厘米,顶有短柄状喙,疏生柔毛;种子无翅。
花期4-6月。
生长习性生于海拔800-1200米湿润沟谷、阴或半阴处,喜光,耐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瘠薄土壤,但以深厚、湿润而腐殖质丰富的土壤生长最好,怕水形态特征多花含笑为亚热带常绿林中的稀有树种,树干通直圆满,高达20米至25米,树冠紧凑,呈塔形,终年常绿清香,叶面深绿色,叶背苍白色,别具一格。
早春开花,花期长达3个至4个月,花色金黄,兰花香型。
穗状的聚合果红艳夺目。
该树在园林中种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色,平滑,幼枝纤细,直径2-3毫米,被灰白色平伏毛。
叶革质,狭卵状椭圆形、披针形、狭倒卵状椭圆形,长7-12 (14) 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苍白色,被白色长平伏毛;中脉凹入,常残留有白色毛,侧脉纤细,每边8-12条,网脉细密,两面稍凸起;叶柄长1-1.5 (2.5) 厘米,被平伏白色毛;托叶痕长为叶柄长之半或过半。
花蕾狭椭圆体形,稍弯曲,被金黄色平伏柔毛,花梗长3-7毫米,直径约3毫米,具1-2苞片脱落痕,密被银灰色平伏细毛;花被片白色,11-13片,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5-3.5厘米,宽4-7毫米,先端常有小突尖;雄蕊长10-14毫米,药隔伸出成长尖头;雌蕊群长约1厘米,雌蕊群柄长约5毫米;雌蕊长约4毫米,子房卵圆形,长约2毫米,密被银灰色微毛,花柱约与子房等长。
聚合果长2-6厘米;扭曲,蓇葖扁球形或长球体形,长6-15毫米,顶端微尖,有白色皮孔。
花期2-4月,果期8-9月。
生长习性喜温暖阴湿环境。
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分布区域产于云南(西部、南部、东部、北部)、四川(西南部、中部)、湖北西部(利川)。
生于海拔1 300-2 700米的林间。
缅甸也有分布。
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观赏性含笑树冠浑圆, 绿叶葱笼, 开花时节苞润如玉、浓香扑鼻,是庭院观赏、园林绿化、美化环境的理想树种。
因其种类丰富, 株形大小不一、高矮多态, 可根据园林绿化的不同需要选择。
中文名:日本花柏学名Chamaecyparis pisifera (Sieb. etZucc.) Endl.拉丁名Chamaecyparis pisifera (Sieb. etZucc.) Endl.科柏科属扁柏属形态特征乔木,在原产地高达50米;树皮红褐色,裂成薄皮脱落;树冠尖塔形;生鳞叶小枝条扁平,排成一平面。
鳞叶先端锐尖,侧面之叶较中间之叶稍长,小枝上面中央之叶深绿色,下面之叶有明显的白粉。
球果圆球形,径约6毫米,熟时暗褐色;种鳞5-6对,顶部中央稍凹,有凸起的小尖头,发育的种鳞各有1~2粒种子;种子三角状卵圆形,有棱脊,两侧有宽翅,径约2~3毫米。
生长习性中性树种,喜阳光,略耐阴。
喜温凉湿润气候,可-10 ℃低温,不耐干早。
分布区域原产日本。
中国青岛、庐山、南京、上海、杭州、长沙、北京等地引种栽培,供庭院观赏。
观赏性日本花柏枝叶细柔,姿态婆娑,园林中孤植、丛植、群植均宜。
在草坪、坡地上前后成丛交错配植,丛外点缀数株观叶灌木,相衬成趣。
园林用途日本花柏四季苍翠,枝叶茂密,宜列植或丛植,由于耐修剪,也可修剪成球形或作绿篱。
列植地甬道、纪念性建筑物周围,亦颇雄伟。
其园艺品种可植于庭院、门边、屋隅。
在规则式园林中列植成篱或修成绿墙、绿门及花坛模纹,均甚别致。
中文名:苎麻学名拉丁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科荨麻科属苎麻属形态特征亚灌木或灌木,高0.5-1.5米;茎上部与叶柄均密被开展的长硬毛和近开展和贴伏的短糙毛。
叶互生;叶片草质,通常圆卵形或宽卵形,少数卵形,长6-15厘米,宽4-11厘米,顶端骤尖,基部近截形或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牙齿,上面稍粗糙,疏被短伏毛,下面密被雪白色毡毛,侧脉约3对;叶柄长2.5-9.5厘米;托叶分生,钻状披针形,长7-11毫米,背面被毛。
圆锥花序腋生,或植株上部的为雌性,其下的为雄性,或同一植株的全为雌性,长2-9厘米;雄团伞花序直径1-3毫米,有少数雄花;雌团伞花序直径0.5-2毫米,有多数密集的雌花。
雄花:花被片4,狭椭圆形,长约1.5毫米,合生至中部,顶端急尖,外面有疏柔毛;雄蕊4,长约2毫米,花药长约0.6毫米;退化雌蕊狭倒卵球形,长约0.7毫米,顶端有短柱头。
雌花:花被椭圆形,长0.6-1毫米,顶端有2-3小齿,外面有短柔毛,果期菱状倒披针形,长0.8-1.2毫米;柱头丝形,长0.5-0.6毫米。
瘦果近球形,长约0.6毫米,光滑,基部突缩成细柄。
花期8-10月。
生长习性生于山谷林边或草坡,海拔200~1700米。
在中国,苎麻一般都种在山区平地、缓坡地、丘陵地或平原冲击土上。
土质最好是砂壤到粘壤。
但地下水位在1m以内或易淹水的土地不宜种植。
若茎高1尺以上降霜,则危害更重。
苎麻的宿根年限为10~30年,多至百年以上。
生育期头麻约80~90天,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全年生育期230天左右。
头麻幼苗5~6寸以上降霜时,将受冻害,生长点枯死,造成分枝,脚麻多,生长不良。
茎叶茂盛,根蔸发达,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良限。
土壤pH值以5.5~6.5为宜,低于4.5或高于7.6的,应加以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科柏科属刺柏属形态特征乔木,高达12米;树皮褐色,纵裂成长条薄片脱落;枝条斜展或直展,树冠塔形或圆柱形;小枝下垂,三棱形。
叶三叶轮生,条状披针形或条状刺形,长1.2-2厘米,很少长达3.2厘米,宽1.2-2毫米,先端渐尖具锐尖头,上面稍凹,中脉微隆起,绿色,两侧各有1条白色、很少紫色或淡绿色的气孔带,气孔带较绿色边带稍宽,在叶的先端汇合为1条,下面绿色,有光泽,具纵钝脊,横切面新月形。
雄球花圆球形或椭圆形,长4-6毫米,药隔先端渐尖,背有纵脊。
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圆形,长7-10毫米,径6-9毫米,两年成熟,熟时淡红褐色,被白粉或白粉脱落,顶端有3条辐射状的皱纹及3个钝头,间或顶部微开裂;种子3粒,稀1粒,半月圆形,具3-4棱脊,顶端尖,近基部有3-4个树脂槽。
生长习性喜光,耐寒,耐旱,主侧根均甚发达,在干旱沙地、在肥沃通透性土壤生长最好。
向阳山坡以及岩石缝隙处均可生长,作为石园点缀树种最佳。
在自然界常散见于海拔1300~3400米地区,但不成大片森林。
分布区域为中国特有树种,自温带至寒带均有分布,中国台湾省也有。
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南等地。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海拔500米以下之山地及内蒙古乌拉山之海拔1400米地带,以及河北小五台山、华山、山西北部以及西北地区海拔1400~2200米之高山。
自温带至寒带均有分布,中国台湾省也有。
产宜、溧和太湖沿岸丘陵;南京、上海等地庭园中栽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产于台湾、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高山区,常出现于石灰岩上或石灰质土壤中。
百姓一般把这种由刺柏风化蜕变成的香材称为:柏君香、本地檀香、土檀香。
一直被当地人应用于制香,寺院祭祀,土方治病。
观赏性边材淡黄色,心材红褐色,纹理直、均匀,结构细致,比重0.54,有香气,耐水湿。
可作船底、桥柱、桩木、工艺品、文具及家具等用材。
刺柏小枝下垂,树形美观,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多栽培作庭园树。
也可作水土保持的造林树种。
园林用途由于刺柏树形优美,耐寒耐旱,抗逆性强,叶片苍翠,冬夏常青,果红褐或蓝黑色,具有良好的净化空气、改善城市小气候和降低噪音等多种性能,是城乡绿化和新农村建设中首选的树种之一。
[3] 在城市绿化中是最常见的植物。
可配植,丛植,带植。
带植刺柏对污浊空气具有很强的耐力,在市区街心、路旁种植,生长良好,不碍视线,吸附尘埃,净化空气刺柏丛植于窗下、门旁,极具点缀效果。
夏绿冬青,不遮光线,不碍视野,尤其在雪中更显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