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环境、污染与自净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三、水体自净
3.生物化学净化作用 物理净化作用与化学净化作用,只能使污染物的存在 场所与存在形态发生变化。使水体中的存在浓度降低,但 不减少污染物总量。而生物化学净化可使污染物的总量降 低,使水体得到真正的净化。生物化学作用后,最终使有 机物无机化,由有害向无害转化。
三、水体自净
图1-3 天然水体中含氮有机物生物化学净化示意图
三、水体自净
河流中BOD及DO的变化曲线 (氧垂曲线)
作业:
1.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有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未经处理的
工厂污水排放形成 ,农田肥料和农药形成
。
2.水体自净的机理,包括物理作用、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和 生物作用,物理作用包括 、
、 和 。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包括 等。生物作用则包括 和 。
水处理工程技术
情境1 水质与水处理工程技术
本
单元1 水资源与水的循环
章
单元2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内
单元3 水体与水体污染
容
单元4 水处理工程技术与发展
单元3 水体与水体污染
知识目标:
1.掌握水体污染的概念; 2.掌握水体自净的机理。
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污染物的来源和性质; 2.能够应用水体自净解决实际问题。
三、水体自净
图1-4 天然水体有机物循环示意图
三、水体自净
沿受污点下游河段中,溶解氧及污染物质(BOD) 的变化曲线,反映了河段的受污染状态和自净规律,是水 体物理、化学、生物自净过程的综合特征。
有机物排入水体后,由于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而将水中 的溶解氧消耗待尽,使河水出现氧不足现象,或称亏氧状 态,而在此同时,大气向水体不断溶氧,又使得水体中的 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将耗氧过程和溶氧过程进行数学叠 加计算得出水中实际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形成的曲线称为 氧垂曲线。
第七讲 水体自净[优质ppt]
海水藻
颤藻
螺旋藻
B)浮游动物:
有四大类: 原生动物:
是动物界最原始最 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 轮虫: 多细胞低等无脊椎 动物,身体多为圆筒 形或纵长状。 技角类: 是小型甲壳动物, 统称水蚤,体短,分 节不明显。
桡足类: 亦为小型浮游甲壳动物,身
天然水的特点:
天然水是成份十分复杂的溶液,含有三大类物质:
1. 悬浮性物质(10-7-10-3m, um~mm)
1)无机悬浮物质:
主要来自地表,由于降雨径流的冲刷与搬运带入水体中, 为非溶性矿物微粒。
2)有机悬浮物质:
指水中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及微生 物(指水中细菌,真菌等)。
悬浮性物质 透光性 光合作用 水中溶解氧
体纵长,可明显地分为头胸部和 腹部,以藻类为食物。
轮虫
技角类
浮游动物
桡足类
3 水底生物:
是指生活在水体底部的各种动植物总称。根据生 存的场所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又细分为:
A)固着生物: 指以根或胶质柄固着在水底底泥或各种附着物上 生活的水草和藻类;还有某些原生动物亦可在水底 固着生活。
B)底栖生物
于底泥; ➢ 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不溶的物质而沉淀。
研究水体中底泥的意义:
污染物可被底泥固定或被消除,成为消纳污染物场所, 可使水本身得到自净;但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底泥 中的污染物也可以重返到水中,造成水的二次污染;
水体底泥是水生底栖生物的良好生活环境;
底泥各层的情况可以反映水体污染的状况(历史的 和现在的)。
可见,水体中DO含量是反映水体水质好坏的一个 重要参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
(三)影响水体自净的因素
澳门 香港 阳江市
海
福州市 厦门市 汕头市
南
海
台北市 台 湾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 布在长江口(杭州 湾)、珠江口、辽河 口等海域和少数人口 集中、工业发达的大 中城市沿海近岸海域 ;
2002年,全海域海水 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 机氮、磷酸盐和铅;
阳江市
广州市
珠
江
香港 澳门
珠江口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图
汕头市
图例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杭州市
上海市 宁波市
长江口(杭州湾) 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图
图例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一)水质污染分类
化学型污染——由酸碱、有机和无机污染造成的污染; 物理型污染——色度、浊度、悬浮固体、热污染、放
水温与太阳辐射条件及水体特性(水深、水温分层等) 有关。
(三)影响水体自净的因素
水体的流量、流速等水文水力学条件,直接影响水体 的稀释、扩散能力和水体复氧能力。
含沙量大小也影响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因泥沙颗粒 能吸附水中某些污染物,当污染物被泥沙吸附并沉降时, 水体就会得到净化。
(三)影响水体自净的因素
(3)持久性污染物
是指在地表水中很难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分
解、沉淀或挥发的污染物。 例如在悬浮物甚少,沉降作用不明显水体中的无机盐
类、重金属等,可以通过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比值来 判定,BOD/COD≤0.3,判别其为持久性污染物。
(4)非持久性污染物
是指在地表水中由于生物作用而逐渐减少的污染物
水体自净
第二章水体污染与自净第一节水体污染(Water Contamination)一、向水体排污染物质,在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的情况下,水体中存在着一种正常的生物循环。
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表现稳定状态、生态平衡。
二、几个概念在了解水体污染之前,我们来了解下几个概念。
1、自净容量(同化容量)在水体正常生物循环中可以用同化有机废水的最大数量。
2、水环境容量(水体纳污能力)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所能接纳的最大允汗污染物负荷量。
水环境容量=自净容量(生化作用的去污容量)+差值容量(水体稀释作用)三、水体污染1.概念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水体功能受到破坏。
2.现象一般情况,影响水体生态平衡的关键是水中的DO。
DO<4mg/L时,鱼类就会死亡,生态平衡严重破坏。
如果DO↓,甲克类动物、轮虫类会死亡,水体发黑发臭。
3.影响水中氧平衡的因素有(DO)(1)有机污染的进入(BOD物质)→微生物↑,DO↓→缺氧、无氧→水体“黑臭”→有机污染的危害;(2)影响大气复氧的物质→油类污染(形成油膜);(3)热污染:4.其他影响水体生态平衡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1)有毒物:重金属,氰化物等;(2)酸碱物污染:影响水生生物适宜生长的pH值;影响天机盐的溶解度等等。
(3)悬浮污染:透光性↓→光合作用↓;鱼类呼吸堵塞;各种污染物载体等。
(4)N、P营养性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四、水体污染及危害1.粪便污水的污染2.城市污水的污染由于造成水体缺氧的污染物是有机体的排泄物和机体残余,故这类污染称有机物污染,简称有机污染。
3.工业废水的污染危害:危害人体健康;破坏水体生态平衡4.水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对地面水体的任何污染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二节水体的自净作用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或完全恢复原状。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体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水体污染的了解,并且研究水体自净的方法。
水体污染主要分为几个主要类别: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和生物污染。
每种污染物都对水体和生物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有机污染物主要是由废水排放、农业和工业活动引起的,如农药、化肥、工业废料等。
无机污染物主要是来自于地下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重金属污染来源于工业废料、矿山废料和燃煤废气等。
生物污染则主要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水体自净是指通过天然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将具有污染的水体完全净化的过程。
水体自净的过程可以分为物理净化、生物净化和化学净化等多个阶段。
物理净化主要是通过流动、沉淀和过滤等方法来清洁水体。
例如,在水体自然流动的过程中,碎屑颗粒会沉淀下来,从而净化水体。
在河流或湖泊中,过滤是一种重要的净化方式,通过过滤会去除水中的大颗粒物质,使水变得更清澈。
生物净化是指利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来去除污染物。
最常见的生物净化就是植物的吸附和分解。
例如,在湿地中,植物的根系可以吸附和分解大部分有机物质和重金属。
另外,水中的微生物如细菌和藻类也可以分解有机污染物,并净化水体。
化学净化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来去除污染物。
例如,氧化反应可以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害的物质。
另外,还有一些化学添加剂可以将重金属和其他有毒化合物转变为不活跃或不溶于水的形态,从而净化水体。
除了以上的净化方式,水体的自净还依赖于温度、光照、pH 值等环境条件的变化。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水体中的微生物和化学反应速率。
当然,水体自净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在目前人类活动频繁且污染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水体的自净能力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因此,我们仍然需要通过防止污染发生和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来保护水体。
在减少水体污染的同时,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
水污染和水体自净(课堂PPT)
水处理
给水处理
废水处理
▪ 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原水 混
沉
过
消 饮用水
凝
淀
滤
毒
最常用的地表水处理流程
.
23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废水处 理原则
改革生产工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排放量
例如,采用无水印染工艺可以消除印染废水的排放;采用无氰 电镀可使废水中不再含氰等。
溶解氧浓度随着有机物 被微生物氧化分解而大 量消耗,很快降到最低 点;随后,由于有机污 染物的无机化和藻类的 光合作用及其他好氧微 生物数量的下降,溶解 氧又渐渐恢复到原来的 水平。
.
17
水体自净
a——有机物分解的耗氧曲线(累积耗氧量) b——水体复氧曲线(累积复氧量) c——氧垂曲线 CP——最缺氧点(氧垂点)
娱乐旅游和
水
水上运动
水能利用
航运、景观用水
7
生态用水 .
水循环和污染
▪ 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或放射性
等方面的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 群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无机污染物质、无机有 毒物质、有机有毒物质 、需氧污染物质、植物 营养物质、油类污染物 质 悬浮物质污染、热污 染、放射性污染
生物法
主要是利用微生物 的作用,使废水中 呈溶解和胶体状态 的有机污染物转化 为无害的物质。根 据微生物类别可分 为好氧生物处理和 厌氧生物处理。
实际废水处理中往往是多种方法组合使用
.
25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按照不同处理程度分)
一级处理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6水体污染与自净
稀释
通过加入清洁的水,降低污染物浓度,使水质得到改 善。
挥发
某些溶解度较低的气体可以自然挥发,从而降低水中 的溶解性污染物。
化学净化
中和
通过酸碱中和反应,降低水体的酸碱度,减少对 水生生物的毒性。
氧化还原
通过化学反应,使水中的还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 得以转化,降低毒性。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总结词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是指由有毒有害化学 物质引起的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工 、制药、染料等产业。
VS
详细描述
有毒有害物质包括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 、酚类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具有致癌、致 畸、致突变等危害,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 康造成严重威胁。
03 水体的自净作用
CHAPTER
物理净化
水体污染与自净
目录
CONTENTS
• 水体污染概述 • 水体污染的类型 • 水体的自净作用 • 水体污染的防治 • 水体污染与自净的实例分析
01 水体污染概述
CHAPTER
水体污染的定义
定义
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产 生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导致水质下降, 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影响人类和其他 生物正常利用的现象。
总结词
某河流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质恶化 ,但通过自然净化作用逐渐恢复。
详细描述
某河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受到了严重的工业废水和生活 污水排放的污染,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水体浑浊,生物 多样性减少。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治理措施的 加强,河流的水质逐渐恢复。自然净化作用发挥了重要 作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开始逐渐恢复,水体逐渐变得 清澈透明。
04
水体污染的影响
环境学概论 3水体污染
③总有机碳量(TOC):水中溶解性和 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全部碳量 ④ 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全部被 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而氢、 氮、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和二氧 化硫等。此时氧化所需的氧量称为总需 氧量。 • 在水质状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BOD5与 TOC或TOD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通过实验建立相关,则可快速测定出 TOC,从而推算出其他有机物污染指标。
• 用BOD、DO两组方程式来表达水质变化。则 S-P模型的基本形式:
dL k1 L dt dc k1 L k2 (cs c ) dt
这两个方程式是耦合的。当取边界条件时
L 0
• 可得解析解为
L L0e k1 L0 k1t k2t k2t C C ( e e ) ( C C ) e s s 0 k2 k1
(一)河流 • 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 • 污染扩散快 • 污染影响大 (二)湖泊(水库) • 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类型复杂 • 污染稀释和搬运能力弱 • 生物降解和累积能力强
(三)地下水 • 污染来源广泛 • 污染难于治理 • 污染危害严重 (四)海洋 • 污染源多而复杂 • 污染持续性强 • 污染扩散范围大
• 常用的表示耗氧有机物污染的指标有: ① 化学耗氧量(COD):在规定条件下, 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 化剂的量。常用的氧化剂K2Cr2O7、 KMnO4。 2K2Cr2O7+3C+8H2SO4→ 2K2SO4+2Cr2(SO4)3+3CO2+8H2O ② 生化需氧量(BOD):指在好气条件下, 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 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 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第1节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公式适用条件:
①公式只考虑了有机物生化耗氧和大气复 氧两个因素,固仅适用河流截面变化不 大、藻类等水生植物和底泥影响忽略不 计的河段; ②仅适用于河水与污水在排放点处完全混 合的条件: ③所使用的 k 值必须与水温相适应; ④如沿河有几个排放点,则应根据具体情 况合并成一个排放点计算或逐段计算。
2.转化处理 (1)化学转化: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 淀等 (2)生物转化:好氧、厌氧法。
三、污水处理方法按按处理程度分类
1.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 的固体污染物质。 2.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 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 3.三级处理:是在一级、二级处理后进一 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够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
2.1 水体污染 一、基本概念 1.水体污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 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 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改变 ,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
能受到破坏。
两类污染:
(1)点源污染:未经妥善处理的污水集中排入水体引起
(2)面源污染:污染物随地面径流(农田肥料、农药)进入 水体或大气中污染物由于沉降、降雨进入水体。
城市污水处理流程
(2)水质质量系数(P)法
Ck—地面水体各种污染物的统一最高标准; C0i—各种污染物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见附录10 例:对于有机污染物,采用BOD、COD、NH3-Ni、 DO为指标,当P<2表示河流未受有机物污染, P≥2表示河流受到有机物污染。
P=∑Ck/C0i
2.预断评价
是指人类活动对水质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 预先的断定和评价,其数学模式和生态 系统模式可参考有关文献
三、河流氧垂曲线方程
环境保护专题复习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 1、特点:①数量大、②品种多、③变化大 2、危害:①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细微颗粒随风飘逸造成大气 环境污染;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释放有害气 体;垃圾填埋会逸出沼气;焚烧时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等。② 对水环境的影响:垃圾倾倒于河流,会使水体受到污染;缩减江 河湖泊的有效面积;使河湖的排洪和灌溉能力降低;有害物质的 渗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③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渗入 土壤,杀死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有害成分还会在植物 体内蓄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3、措施: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垃圾的排放;②垃圾 分类回收,集中处理;③垃圾再生资源化;④加大科学研究,提 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⑤禁止随意倾倒和垃圾转运处理;⑥加 强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答案⑴ 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⑵ 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 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 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I)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 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3、海洋石油污染 ①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海域封闭且风力较小,海水的流动性 差;沿海地区工业生产产生大量的废油排入海洋;沿海大陆架的 石油开采,运输,加工造成污染;海上航线上石油泄漏 ②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油膜覆盖海面,海水难以与外界发生 交换,石油氧化分解消耗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油膜挡住阳光 ,阻碍海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海水中生物直接吸食石油中毒而 死亡。 ③海洋石油污染的措施: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 分解;沉降: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吸收:利用麦秆,泥炭 等物质吸收,然后集中处理;围栏:小面积油污可用围栏圈住回 收;放任: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燃烧:油层厚 达2毫米时即可用燃烧法清除。
简述水体自净作用的类型
简述水体自净作用的类型
1、物理自净作用:是指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通过物理作用被稀释、
扩散、对流、挥发等作用而减少或消失。
例如,水体中的污染物随着水的流动而扩散,或者在阳光下挥发。
2、化学自净作用:是指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而被分解、
化合、氧化、还原等作用而减少或消失。
例如,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者被氧化剂氧化为无机物。
3、生物自净作用:是指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通过生物作用而被吸收、
代谢、排泄等作用而减少或消失。
例如,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者被植物吸收并代谢为有机物质。
4、生态自净作用:是指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平衡作
用而被减少或消失。
例如,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可以被水生生物吸收或降解,或者被植物覆盖而减少水的流速和污染物质的扩散。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课件
危害
营养盐类污染物会导致水 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爆 发、水华等问题,影响水 体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处理方法
采用生物、化学或物理方 法进行去除和净化。
热污染Leabharlann 定义热污染是指高温、低温水 流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的 负面影响。
危害
热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死 亡、生长受阻等问题,同 时还会影响水源水质,对 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物。
水体污染的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
水体污染可能导致饮用水水质恶化, 从而引发消化道疾病、传染病等,对 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破坏生态环境
水体污染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 殖,破坏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造成 不可逆转的损害。
制约经济发展
水体污染会影响工农业生产,阻碍经 济发展。同时,水体污染也会导致水 资源短缺,加剧水资源危机。
影响社会稳定
水体污染可能导致社会不满情绪,影 响社会稳定。
02
水体污染物的种类与特 性
有机污染物
定义
有机污染物是指含有碳的化合物 ,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农药、化肥等。
危害
有机污染物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 作用,影响水体生态平衡,同时还 会污染水源,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
处理方法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去 除和净化。
02
水体污染通常包括地表水污染和 地下水污染。
水体污染的来源
工业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 污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生活污水
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 放,也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 。
农业污水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 化肥等,经过雨水冲刷进入水 体,也是水体污染的来源之一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亮层:补偿深度以上, 自养生物占优势; 深底层:补偿深度以下,
异样生物占优势。
三、 陆地地表水的环境条件
3.水库水环境条件 水库环境条件介于河流与湖泊之间,兼有河流与 湖泊的特性。
四、水体的物质循环
1.水体的水循环
1.水体的水循环
自然界水循环发生和形成的主要作用因素:
水的相变特性和气液相的流动性决定了水循环的 可能性; 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对水的重力和热力效应是水 循环的源动力;
大气流动的方向和强度、地表形态、地质结构及
土壤、生物等决定了循环方式等。
1.水体的水循环
水循环按范围划分,可分为大循环(外)和小循 环(内)两种。 水循环按是否受人类影响划分,可为自然循环和 社会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
断地利用其中的地下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
活动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1. 天然水的物质组成
( 3)溶解物质:粒径小于 10-9m。包括溶解性气体、 离子、有机物、微量元素等。 (a)溶解性气体
溶解氧 DO: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来源一是空气中
的氧溶解于水;二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是评 价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标志。
CO2: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大气的溶入。 H2S:来源于无氧条件下,有机物的分解。
淡水:1Kg水总盐量<1.0g;
每一类再按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分成三组:
•钙组( Ca2+ )、镁组(Mg2+ )、钠组(Na+)。
每一组再按阴阳离子相对关系分为四个型:
第Ⅰ型:HCO3->Ca2++ Mg2+ 第Ⅱ型:HCO3-<Ca2++ Mg2+<HCO3-+SO4-2 第Ⅲ型:HCO3-+SO4-2 <Ca2++ Mg2+或 Cl->Na+ 第Ⅳ型:HCO3-=0
四、水体的物质循环
2.水体的盐循环 天然水体由于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的原因,使水 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盐类,如钙盐、镁盐、磷 酸盐等。 水体的盐循环是通过溶质径流、溶质弥散及何种 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溶质增减作用进行的。 水体的盐循环及固体径流作用总的趋势是将各种 陆源物质不断从高地运往低地,从陆地运往海 洋,使海洋称为地球上最大的沉积环境。
一、水体
2.1 水体的组成与分类
水体中化学组成十分复杂,物理、化学、生物作
用更是错综复杂。一般水体的温度自水面向下递 减;溶解氧含量也向下迅速减少、即由氧化环境 转变为还原环境;阳光也自上向深处减弱,由强
光环境变为弱光环境。团此水生生物自上而下出
现不向的变化。
2.1 水体的组成与分类
水量及分类
2. 水体底质
底质是水体中非可溶性物质及超量溶解性物质的
沉积产物,又称为底泥。底质的特征可以反映水
体及其水质的历史演变过程,
底质的发育程度是水体年龄和自然衰变的标志。
水体底质按空间和化学稳定性可分为两层:下层
属于历史沉积的稳定的终态产物,处于相对还原的
环境;上层属新近形成的沉积物,与水进行着积极
(2)胶体物质:粒径在10-9~ 10-7m 范围内物质,
在水中呈高度分散状态,不易沉降。
可以是无机矿物胶体(硅、铝、铁等氧化物),有
机胶体子化合物)。 胶体物质在水体中的主要作用:一是着色,二是对 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1.水体的水循环
由上图可以看出,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是交织 在一起的,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自然循环,又对水 的自然循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水的自 然循环体系中,人类的活动和用水循环应是有节制
的,必须与自然循环相协调,使得排放到自然水体
中的再生水能够满足水体自净的环境容量要求,做
到“天人合一”,方能永续生存与发展。
六、天然水体的分类
(1)舒卡列夫分类法 该方法主要考虑HCO3-、SO4-2 、Cl-、Ca2+、 Mg2+、 Na+(K+)六种主要离子。 首先,将当量比超过12.5%的阴离子按表中的 次序排横序列,再将当量比大于12.5%的阳离子按 表中的次序排纵序列,按方阵组成 49 种不同类型。 再按水的矿化度将每类分成 4 组: A 组 ―― 矿化度 小 于 1 . 5 g/L , B 组 矿 化 度 1 . 5 - 1 0 g/L,C 组 矿 化 度 10g/L-40g/L,D组矿化度大于40g/L。
河水中含有部分Na+和大部分的Ca2+。 Na+ 、Cl-、SO42-——高矿化度离子。
1. 天然水的物质组成
(c)有机物 •天然水中的有机物大多是生物生成物(水生物经微 生物分解后的产物、有机腐殖质),主要化学成分 为C 、H、O组成,占总成分的98.5%。 •有机物经化学、生物化学作用最终分解为无机物。
2.1 水体的组成与分类
天然水 • 天然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的溶液,含可溶性物 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 水 • 纯净的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无色、无味、透明, 液体。 • 水不仅有极强的溶解力,还有较强的渗透力。水在自 然界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它通过渗透土壤、冲刷 岩石,富集了土壤和岩石中的盐分和有机物。水汽在 空中凝成水滴和下降过程中吸收、溶存了空气中不同 的气体和各种飘尘、杂物。自然水体中还生存着各类 水生生物。因此,自然界里不存在纯净的水。
2.1 水体的组成与分类
必须清楚水和水体的概念是不同的!
水体、天然水、水的概念是顺序包容的。
水体应包括水、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沉积物、水 生生物及运载介质等,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1 水体的组成与分类
二、水体的形成条件
• 储水的空间条件 • 相对阻水的边界条件 • 充足的水源条件
三、 陆地地表水的环境条件
微量元素: P、Cu、Ca、Fe、Si、Mn、F、Cr、As、Hg等。
1. 天然水的物质组成
一般水体中的特征离子:
海水中:一般Na+、Cl-占优势; 湖水中:Na+、Cl-、SO42-占优势; 地下水硬度高,就是其中Ca2+、Mg2+含量高,苦水 或咸水地区,地下水中Na+、HCO3-含量较高;
1.水体的水循环
水体
极地冰川和 永久积雪 深层地下水 湖泊
更新时间
10000年
水体
海洋
更新时间
2500年
1400年 17年
高山冰川 沼泽
1600年 5年
土壤水
大气水
1年
8天
河水
生物水
16天
几小时
水循环对研究水利工程的意义
通过水循环认识到水体是一个动态系统-全局观 念(一处污染要影响到全局,全地区,全流域, 认识到水体一旦污染很难治理; ) 水的循环在地球上起到输送热量和调节气候的作 用,对地球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生存都有重 大的作用与影响。
六、天然水体的分类
2. 天然水的形态分类 天然水按其空间赋存形态可分为:
大气降水 地面水(河流、湖泊、沼泽、海洋、水库等) 地下水
3. 天然水的功能分类
饮用水、工业用水、水源水、农用水、养殖用水 、娱乐及环境水、蓄能水、航运水、纳污水等9种水 体类型,顺次包容。
六、天然水体的分类
4.天然水中总盐分分类
舒卡列夫分类表
阴离子 阳离子 Ca2+ Ca2++ Mg2+
HCO3-
HCO3+SO42-
HCO3-+ SO42+Cl15 16
HCO3
-+Cl-
SO4-2
SO42+Cl-
Cl-
1 2
8 9
22 23
29 30
36 37
43 44
Mg2+
Na++Ca2+ Na++Mg2+ Na+
3
4
10
11 12 13 14
17
18 19 20 21
24
25 26 27 28
31
32 33 34 35
38
39 40 41 42
45
46 47 48 49
Na++Ca2++Mg2+ 5 6 7
(2)阿列金分类法
将天然水按主要阴离子分为三大类:
•重碳酸盐(HCO3-)类,符号[C]; •硫酸盐(SO42-)类,符号[S]; •氯化物(Cl-)类,[Cl]。
2.水体的盐循环
五、天然水体的组成和特点
1. 天然水的物质组成 天然水是有水和各种介质组成的及其复杂的综合体。 天然水中除了水生生物外,还有各种溶解性物质和 非溶解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是固态的、液态的或 气态的,当其进入水中则呈现均匀或非均匀混合状 态。 根据介质粒径的大小,天然水中的物质可分为:悬 浮物、胶体物质、溶解质(包括溶解性气体、主要 离子 、微量元素、有机物)。
1. 天然水的物质组成
(1)悬浮物:粒径大于10-7m(0.1微米以上) 与水呈机械混合状(小块物质)。如泥沙、藻类、
原生动物、细菌、及其他不溶物质。
悬浮物质对水体产生如下影响:
使水着色有色(色度);
浑浊度; 异味,异嗅;
成为污染物的载体(悬浮物质具有很大的比表面
积)。
1. 天然水的物质组成
某湖泊夏季温度、氧气垂直分布图
夏季:上层暖水,深层水温较低,在4℃左右; 秋季:上层水温变冷直到和深水层一样,湖泊等温。 冬季:寒冷地区,湖面结冰,形成逆向温度结构。
三、 陆地地表水的环境条件
湖泊补偿深度:湖水中光 照强度对深度递减,光合 作用减弱,当光照强度等
于水面日光辐射的1%的相